女性言语特点与犯罪的关系

女性言语特点与犯罪的关系
女性言语特点与犯罪的关系

女性言语特点与犯罪的关系

作为一种表达,犯罪对犯罪个体来说是一种言语,犯罪的特点与个体

语言的特点高度一致。

首先,犯罪的逻辑性存有于言语的逻辑性中。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

反映事实结构并且与事实具有同样的逻辑形式,语言就是对事实的描述,所以,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留声机唱片、音乐思想、乐谱、声波,彼此之间都处在一种图式的内在关系中,这就是语言和世界之

间的关系,它们的逻辑结构都是共同的。”[3]对犯罪来说,犯罪

言语就是犯罪的图像。关于犯罪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是什么

原因,最终都落脚到犯罪人身上,引起犯罪人世界图像的变化,而这

种世界图像的变化必然体现到语言上。语言是存有的家,也是犯罪存

有的家,犯罪的原因均可包容于语言中。“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图像离不开实在,犯罪人的语言是被环境所决定,正是在这个点上,

实证学派主张决定论,不过,“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

在这里面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同时也

“为自己立法”的思想,就是在这个点上,古典学派主张自由意志论。实际上二者是有机统一于语言中的。

其次,犯罪的意向性存有于言语的意向性中。行为的指向与言语的指

向是一致的。个体描述人和事时所使用的词语和结构,往往比事物本

身更有意义。意向性的存有使语言与心灵与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对此,塞尔提出“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分支”的命题,指出,人通过自己

的意向把那些使意向状况得到满足的条件转移给了相对应的对象,从

而把自己的意向加给了本身并不存有意向的对象身上。[4]所以,

行为只不过是人类言语的一部分;心灵通过意向,把语言和行为结合

在一起,使人类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

意向作为语言和行为的共同根基,保证了语言和行动的协调。值得注

意的是,即使“语言的界限明显来自意向性的界限”,但塞尔同时特

别强调了语言在表达事物中的特殊作用,他指出:“甚至能够说离开

由语言提供的描述系统,我们就不可能有社会性的意向系统”。[4]19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哲学家赋予语言以本体论的地位。对

犯罪来说,语言是犯罪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传统犯罪学或以行

为人为中心,或以行为为中心,但都未能给予语言以充分的重视,这

是不可取的,语言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空间,协助我们

克服传统主客二分研究模式的局限,更全面地理解犯罪和犯罪人。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指出,“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

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这里只有很多特殊情况的总和,其公式

如下(1+1′+1′′+1′′′……)。”[3]330对性别

差异来说,男性的言语和女性的言语也是不同的,其公式应该是(1

+1′)。言语差异带来犯罪差异,女性犯罪特点与女性言语特点密

不可分。

(一)女性言语的特点

语言学家泰南提出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世界的概念。[5]男女言语

差异首先体现在词汇使用上。女性常使用闪避词,以避免直截了当的

表态;多用强化词、感叹词,以达到夸张效果。在句法使用特征上,

差别表现得更明显,在语言表达上男性倾向于使用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女性趋向于婉转的表达方式。一些调查发现,女性使用疑问句

的次数是男性的2.5倍。在语言的取向上,女性带有比较多的情感

色彩,属于情感型。男性则注重事实,情感色彩较弱。[6]两性沟

通风格差异也是明显的,男性的谈话多为公共性谈话,像报告式、主

题式的谈话,不主动,其目的在提供信息,展示自己的才能;女性的

对话方式采私下谈话,以寻求亲密关系,像情感式或人际关系式的谈话,主动谈话,其目的在于促动彼此的亲密关系,重视支持、肯定与

和谐。两者差别体现在说话的出发点是注重地位还是强调关系。

(二)女性言语特点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1.低犯罪率

女性以交际为中心,注重对方反应。语言较温柔的特点使女性与谈话对象发生冲突的概率较低,所以,女性的犯罪率也较低。而男性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注重维护自我地位,语言较刚硬的特点使男性与言语对象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较高,所以,男性的犯罪率较高。德国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泰德认为,在当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犯罪女性大致为犯罪总数的10%~20%,在发展中国家则是3%~5%之间。[7]我国天津市的统计数字也说明了这点。[8]从宏观上考虑,女性的低犯罪率与女性语言受控制水准较高相关。韦伯区分了两个领域:由男性主宰的公共生产领域以及妇女和家庭所属的家庭消费领域。这个区分对资本主义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和家庭的分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分化,使妇女成为非正式社会控制中的工具。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监管,而且这项任务就落到母亲自上,于是,妇女发现她们被封闭在小家庭中,而不能去自由面对外面的世界。哈根认为,妇女是被过度社会化的,更确切地说,她们所受到的控制过多。[9]这种控制鲜明地体现于语言中。在西方社会,公共领域属于男人独占的领地,女性在公众生活中的历史性沉默,以及女性在政治和文学表述中发声的尝试,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主题。女人必须在公共领域保持沉默,英语中有相当多的词语是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妇女的,如骂街、悍妇、长舌妇、唠叨、母老虎、泼妇骂街、母夜叉、鸦雀、碎嘴子、应声虫、八哥、多嘴多舌等。[6]113在很多研究中,与发声相对,沉默通常被看作是被动和软弱的象征。[10]这些被否认了语言水平的人,她们的经验不能广为人知,所以她们不能影响其他人的生活或历史过程,相对应的,她们犯罪的机会也较小。

2.犯罪类型差异

男女语言差异也体现在犯罪类型上,男性语言直接而肯定,较少使用调节结构,附加疑问句,说话音量大,通过增大音量强调重点,发音不够标准,句法不规范的成份较多,所以,男性犯罪中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利用身体的暴力犯罪较多,而女性说话比男性更含蓄,通过音调变化来突出重点,语言较标准得体,所以,女性犯罪中隐蔽侵害被害

人的非暴力的犯罪较多。男性犯罪中抢劫、伤害、聚众斗殴和强奸占

据主要地位,表现出直接性、暴力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而女性犯罪中,具有直接暴力色彩的抢劫罪的比重远低于男性犯罪,其余主要犯罪均

为非暴力性的犯罪,总体表现出间接性、非暴力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女性柔婉的言语方式是社会塑造的结果。大众认可的女性气质(fe

minine)是:女性要有同情心,要温柔。人们都惯于把女性的

谈话看成是无聊的、模糊不清的、感情色彩浓厚的,而且往往词不达意,唠唠叨叨;而男性的谈话则被看成是有逻辑性的,简洁明了的,

既讲究实际又富于自制。[11]这种刻板印象内化就转化为性别言

语特点。

3.犯罪动机差异

男女语言取向的不同,也影响了男女犯罪目的的差异,男性语言以自

我表现为目的,而女性语言以交流感情为中心,所以,男性犯罪的感

情色彩较女性为弱。而功利色彩较女性为强。45.5%的女性犯罪

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加上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的,所占比例更高。[8]35从中非常明显体现出感情因素在女性犯罪中的份量,这与

女性话语特点一致,女性话语的目的是交流感情,而内容多为婚姻家庭。

4.男女语言差异也影响了犯罪对象的差异

男性语言自我中心使男性更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所以,男性的犯罪

率上升的同时被害率也随之上升。天津市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女性犯罪的受害人中,有62%是女性犯罪者本人理解的,而男性

犯罪的受害人中,理解的只有34.2%,低于女性27.3个百分

点[8]36,这说明女性更倾向于在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熟识

的人中间实施犯罪活动。这与女性的语言场相关,女性交流对象多为

熟人,所以,熟人之间的语言冲突较多,而男性社会活动面较广,言

语对象中陌生人所占比重较大。女性语言的情感色彩与女性的生理特

征相关。美国女性主义者韦斯特认为,女性并不是在本质上、必然地、不可避免地、总是或永远是与其他人分离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

至少是在四个循环的、关键的肉体体验阶段,她是与其他人联系在一

起的。这四个阶段是:怀孕本身的经验,异性的插入(可能导致怀孕

的行为)的被侵入和“连接”阶段,每次月经的体验(代表了怀孕的

潜在可能性),及怀孕后哺乳的体验。[9]352女性的语言特点

源于男性无法体验的“连通性”。吉利根发现,女性语言认同是在关

系的语境中被界定的,而且是由责任和关爱的标准衡量的。她的一个

女性被访者描述说,单独一个人不和其他人联系好像是“一个巴掌拍

不响,缺少了些什么”[9]352,在关系导向下,女性语言带有

丰富的感情色彩。

作为一种表达,犯罪是具体的生动的,既有理性内容也有丰富的感性

内容。不过,科技理性意识形态化,人类知识追求计算、精确、可控

制的要求带来“人”的物化和犯罪的概念化。凯尔森指出:“法律人

的概念不过是法律规范综合的人格化。人,一个被个别地规定的人,

仅仅构成这些多数规范统一体的因素。在法律上,一个人仅仅在他

“具有义务和权利时”才存有,离开义务和权利,就无所谓人了。”[12]将“man”与“person”区分开来,反映了科技理

性的要求,但是,这种格式化的认知使我们忘记侵犯者是一个存有主

义现象的危险,我们的理论化变成了不能解释生活的现实主义存有的

分析减少主义的过程。在抽象化的理解中,我们没有接触到恶行的活

生生的事实,没有接触到我们作为道德动物经常面对的恶的诱惑,越

来越科学化的犯罪学越来越失去与人性的联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语言是存有的家,犯罪是作为行为人的言语而存有的,表达了行为人

的内在体验。这种内在体验的存有导致“(对于罪犯来说)犯罪的念

头令其兴奋,犯罪的实施令其兴奋,甚至被捕获也令其兴奋。当他绞

尽脑汁想出反驳指控的方法时,也常常激动得难以自抑。”[9]3

53从存有主义的角度讲,“要看,但不要说”,[13]35只有

从“凝视”中走出来,进入“倾听”之中,将女性犯罪作为女性的言

语来倾听,感受其中的生命意志,感受其情绪体验,才能全面理解女

性犯罪。(本文女性言语特点与犯罪的关系

论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西南政法大学 本科学年论文题目:论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法学院法学专业 2011 级 5 班 学号 2011031270 姓名林婉君 指导教师胡江 成绩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制 2013 年 11 月 20 日

论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林婉君法学院2011及学号:201103127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问题不断增加,女性犯罪率也不断增长,关于女性杀人方面的犯罪越来越多,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研究女性杀人犯罪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女性杀人犯罪概述,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的探讨与分析,进一步了解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行为特征,并针对预防女性杀人犯罪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女性的杀人犯罪率,达到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女性杀人犯罪;犯罪心理;心理成因;犯罪行为;行为特征; 预防措施 一、女性犯罪与女性杀人犯罪概述 女性犯罪,即指女性实施的犯罪。传统的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都是以男性犯罪进行研究的,但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女性犯罪在犯罪中的总体比重还是比较低,但在发展趋势上,女性犯罪比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犯罪类型日益多样,手段更加高明,危害越来越大。根据我国有关统计,1987年女性案犯只占全部案犯的2.5%[1]左右,然而近年来,女性犯罪已经占到全部犯罪的10%[2]左右。因此,对女性犯罪群体给予关注是十分有 [1]李晓明:《中国犯罪学论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年版,(P)293。 [2]梅传强.《犯罪心理学》,2010年7月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P)150。

犯罪原因系统解析

犯罪原因系统解析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昔日同窗,到江西医学院学生薛荣华连刺7人(2死5伤),再到云南大学暴力猥亵室友。这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发人深省,催人猛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高素质、高智商、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相继涉足犯罪。一时间大学生犯罪引起了社会对道德、大学教育、学校管理等诸多问题进行着拷问。 学生暴力犯罪是指在校学生实施的, 以其他在校学生或老师为实施对象的暴力犯罪行为, 它是校园暴力犯罪现象中最为典型一种形式。的犯罪主体的责任年龄范围也不仅限于刑法所要求的16 周岁以上或14 周岁以上, 只要是在校( 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等) 学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因此, 学生暴力犯罪主体年龄可以低于14 周岁( 这实际上是由保证研究的连续性的需要所决定的) 。近年来, 这种学生暴力犯罪现象越发普遍且其性质也日益严重。 案例。。。。。。。 类似这样的大学生暴力的案例,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里是屡见不鲜的,这也在时时拷问着社会的良知,促使着我们去探求这种暴力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犯罪原因是一个多质多层次的、综合的、变化的、彼此互为作用的相关系统。下面我将运用储怀植的犯罪原因系统来一步步剖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何为犯罪原因系统 犯罪原因系统是由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既是有机的又是动态的,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结构,其构成因素呈若干层次和等级。其层次大致可分为:1.犯罪原因:主要包括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这两点原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犯罪数量的多寡,决定犯罪情节的轻重,对犯罪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犯罪产生的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其中包括时空条件、犯罪的工具条件和侵害对象(人,财,物)等,这些条件都并不产生犯罪,但会对犯罪的引起、加强等起着催化的作用。3.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发生存在着某种间接关系的原因,其主要内容有:气象、昼夜等因素。它对犯罪的发生仅有一些次要的、间接的影响作用,只是提供了某种可实施犯罪的机会,但不直接导致犯罪的发生。 综上我们认为,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既不是单一的因素,又不是分层次的多元性因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组成的原因系统。所以当社会和个体的至罪因素制造出潜在的犯罪人,其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催化下,就有可能转化为实在的犯罪人行为。 二.学生暴力犯罪原因的社会原因 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是指与犯罪产生有关的各种因素,它包括诱发犯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管理和人文自然环境等条件。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来分析。 (一)学生暴力犯罪的宏观社会因素 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它影响着犯罪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整个社会犯罪率的高低。主要有(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犯罪增多,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和建设中制度不到位有关。(3)文化因素:习俗、风尚、道德、文艺、大众传播、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对犯罪的形成和产生有重要影响。如宣扬暴力的读物、视听材料、色情网站等最容易刺激青少年萌生性犯罪、盗窃。 我认为以下原因可能与之犯罪有直接的关联性 1.贫富分化与学生暴力犯罪

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01 试卷总分:100 1 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 整句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 × 2.(4分) 要是交际有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这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 × 3.(4分) 言语交际中的互通式传播,最适宜于座谈会、日常生活中的群体聊天。()√ × 4.(4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孔子所说,这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修辞。()√ × 5.(4分) 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 √ × 6.(4分) 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但音节词语。()√ × 7.(4分) 所谓双生,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 × 8.(4分) 散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 × 9.(4分)

短句指形体长,词语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 × 10.(4分)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的是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4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的“质”指的是()。 A、文章有文采 B、语言的质朴、明白 C、文采与质朴的结合 D、语言的生动 12.(4分) “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洁白的,海蓝的,鲜红的,碧绿的……”(刘白羽《火》)。这句话属于()。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D、偏句倒装 13.(4分) 北宋宋祁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被王国维称为“境界全出”的是()。 A、红杏 B、枝头 C、春意 D、闹 14.(4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鲁迅《故乡》)这句话属于()句。 A、询问 B、奇问 C、设问 D、反问 15.(4分) “士兵拍手了,在接吻的时候。士兵又拍手了,又在接吻的时候”(鲁迅《为“俄国歌剧团”》)。这句话属于()。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当前女性官员腐败的四种表现形式

当前女性官员腐败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有数据显示,近5年来女性官员的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去年前11个月的职务犯罪人数比2009年全年上升33%。当女性官员也腐败的时候,她们对党和国家的腐蚀作用,并不比男性官员小。总的来看,女性官员腐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色谋权。在一些男性官员拥权贪色抱红颜的时候,一些女性官员为获得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更善于以色谋权拥知己,主动利用对方的权力攫取利益,或者积极配合男性贪腐犯罪行为。如,曾被称为三湘第一女巨贪的湖南省建工集团原副总经理蒋艳萍屡屡利用色相,从一个仓库保管员升至副厅级的湖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仅用了10多年时间。又如,近日被中纪委通报的山西**市委原副书记张秀萍和高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晓波,均被指与他人通奸,这是中纪委首次对女性贪官用此表述,具有极强的震慑作用,也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慎待手中的权力,不能以色谋权。 二是为情所累。相对于男性而言,为兼顾家庭和工作,女性的付出会更多一些。尤其是身处官场的女性,当手中握有一定权力时,常常会为了家庭和子女的发展铤而走险。如原广东省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触犯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一案正是源于为家族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与李启红相比,原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郭宝云案更为典型。郭宝云离异后,把儿子当成感情寄托,为扶持儿子发大财贪污受贿93万多元,违法违纪为子女牟利近3000万元,于2004年被判刑18年。 三是为美而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能让自己青春永驻,一些女性官员在美丽面前变得毫无抵抗力,大肆谋取不当利益来为美丽投资,导致美容腐败现象频发。如,**市原国税局女局长刘光明,不仅为了留住容颜花费大量钱财去美容,而且前后花500万元去香港等地整容,光臀部整形费就达50万元,使得旧貌换新颜,平添了许多以色谋权的资本。又如,原北京市财政局干部杨苹利用担任经济二处处长和农业处处长的职务之便,共受贿70.8万元,杨苹将其中的55.8万元用于美容,约占受贿款的八成。 四是物欲至腐。近年来,因受虚荣心的影响而接受贿赂的案例在女性职务犯罪中也十分常见。诸如名表、名包、高档皮鞋、名牌衣物等奢侈品都是很多女官员的心头爱。如有著名LV女王之称的辽宁**市原副秘书长江润黎,在国土规划部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大量贿赂。之后专门用一座190平方米的宅子来存放奢侈品,包括48块劳力士名牌手表、253个LV手提包和600多件金银首饰,所有物品合计2200多件,总价值超过420万元。

浅谈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点 教育文档

浅谈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点 0 引言 语言与性别的突破性进展始于1975年Robin Lakoff出版的《语言和女性的地位》一书。Lakoff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语言学教授,她被普遍认为是语言和性别研究的创始人。Lakoff 作了大量有关性别和权力的研究并发表了近一百篇文章,她详细描述了的女性语言的特性。Lakoff对女性语言的研究极大影响了之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 1 女性语言的特点 在父权社会的长期控制下,女性被迫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她们无疑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女性所接受的教育也告诫她们忽视自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正如Lakoff在她的著作《语言和女性的地位》一书中提到:“女性的边缘化和无力感既反映在她们想要说的话语中也反映在他们实际的交谈方式中。恰当的女性话语应避免表达强烈的个人情绪,女性更青睐于表达自己的不确定性,她们对主观世界的表达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女性的语言被看成是一个物体,她们的性本质决定了她们必须使用委婉的表达方式,而她们的社会角色也被视为男性的派生品和附属物。”(Robin Lakoff, 1973: 46) 《语言和女性的地位》一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介绍了女性的语言,而这些女性语言的特征现在常常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

它激励学者们跨越国界、阶级和种族使用不同的策略来研究语言和性别。除了性别以外,《语言和女性的地位》一书也以阶级、权利和社会公平著称,Lakoff在书中提到女性的语言在很多方 面区别于男性。 首先,女性更趋向于避免作正面的回答,例如她们经常使用诸如“sort of”(有点儿),“kind of”(有些),“it appears that”(看起来)等等这类的词语。女性喜欢使用各种空洞的形容词,如“adorable”,“charming”,“lovely”来强调自己的情绪。外表和名声对女性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对自我形象的强烈在意感推动她们使用礼貌、间接的表达方式,她们试图表现的更有礼貌从而避免冒犯他人。所以一些过于礼貌的形式在女性群体中被广泛的使用,例如:“Would you mind…”(你介意…吗?),“…if it's not too much to ask”(…如果不是过分的请求的话),“I was wondering whether you could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除了在句法层面上的特征以为,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女性使用附加问句的频率非常的高。女性经常使用附加问句来显示她们的不确定性,即使她们非常确定自己所谈的内容。以下是Robin Lakoff在书中所描述的女性语言的特征: 1)女性会大量使用与自身兴趣相关的词,这些词通常被看作是“女人干的事”,例如“magenta(品红),“shir”(抽“dart”(缝褶),等等。如果男人使用这些词,它们褶),

言语交际作业

言语交际作业1 一.判断正误 1.所谓言语交际就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互相接触的行为× 2.语言和言语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同义词× 3.言语交际要求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就是要求说出来的话没有语病× 4.言语交际中的互通式传播,最适宜于座谈会、日常生活中的群体聊天√ 5.言语交际中的核心要素是指交际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 6.口头交际肯定就是双向交际,因为一个人不能对着墙壁说话× 7.不同表现形式的交际,对于语言运用要求是一样的√ 8.要满足交际的目的,交际双方传递的言语信息必须明确√ 9.要是交际有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这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 10.言语交际注重信息传递,也注重言语艺术,注重言语表达的美感× 二.案例分析 1.下面是主人和秘书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对这段对话进行分类,并交要加以分析说明(10分) 主任:你下班前把这个材料整理出来,我要急用。 秘书:还有两个小时就下班了,来不及。 主任:这我不管,你必须完成。 秘书:这…… 答: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认识有: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单项交际与双向交际;正是交际与非正式交际;直接交际与间接交际;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这段话是主任对秘书下达任务,因此是双向交际和非同级交际 2.分析下面案例中的言语,看看它们符合或不符合言语交际的那一条原则(20分) 1)有一位经理,在大会上给员工们做报告。为了严肃纪律,奖勤罚懒,他坚决地说:“谁说我们杀鸡给猴看?我们还要杀猴给鸡看” 2)有一个男青年给女友发了一条短信:想念是紫色的;爱情是白色的;生活是彩色的;没有你的世界时灰色的。 3)法官:把证人带上来 法警:把犯人的老婆带上来 4)秘书按照主任指示召集各个部门经理开会 经理:这么忙,还开会,有什么事吗 秘书:不知道,这事儿别问我,是主人安排的。 答:(1)满足交际的目的;(2)适应言语环境;(3)坚持不断创新;(4)注意语言规范。 1)个案例:经理在会上给员工做报告,是一种较正式的场合,所以他的话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的原则。 2)个案例:符合坚持不断创新原则,这样更能感动人,有浪漫色彩和情调。 3)个案例: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原则。开庭审判时属于正式场合,不能说“犯人的老婆”这样的话。 4)个案例:不符合满足交际目的的原则。 3.看看下面的对话,小李对小王的话语评价是不是正确 小王: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实在太好看了,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80后职务犯罪特点及侦防对策杨少凯

Vol.9No.10 2012年10月 第9卷第10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Oct.2012一、职务犯罪与“80后”的概念 (一)职务犯罪概念 职务犯罪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员或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利用职务便利,从事非法活动,或在职务活动中不正确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过失或故意的严重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管理活动并侵害其他法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总称。①这种职务犯罪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之为“腐败问题”。 近年来,继“59岁现象”、“一把手现象”、“窝串案现象”之后,全国范围内的职务犯罪再呈年轻化态势,腐败意识发生代际转移。“80后”年轻干部逐渐成为行贿人的重点“投资对象”,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绩优股”。 (二)“80后”概念 所谓“80后”,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在日常用语上对某一特定人群的称谓。它泛指上世纪80年代左右出生的,年龄约在二十岁至三十几岁之间的一群年轻人。目前,大批“80后”年轻干部陆续走上科处级领导岗位,但是他们人生阅历尚浅、缺乏足够政治经历,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往往经不起利益诱惑,最终可能走上职务犯罪道路,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还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危害极大。 二、“80后”职务犯罪的特点 “80后”职务犯罪与其他职务犯罪相比,虽有共性,但因“80后”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因而衍生出不同的特点,如犯罪前表现出无常与无知心态,犯罪时内心充满挣扎与困惑,犯罪后内心充满惶恐与自责等。笔者的实践发现,“80后”职务犯罪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从犯罪性质看,贪污贿赂犯罪与渎职犯罪罪名交织“80后”年轻干部初入职场,工作时间尚短,未完全走向领导岗位,但逐步成为部门业务骨干或中层副职,享有一定的权力。统计发现,“80后”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罪名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居多,伴随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渎职犯罪。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二)从犯罪行为看,职务犯罪肆无忌惮,与年龄特点不符“80后”职务犯罪在作案手段上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度与无畏,对国家、单位、家庭极其不负责任,为了自身利益或一时快感而肆无忌惮的犯罪。如在受贿犯罪中,索贿现象经常发生,他们把手中的权力变成生钱的工具。他们的涉案金额一般较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与其职位、职级不成正比。但他们作案后又出现极度惶恐心态,百般推卸责任,心存侥幸,想以耍赖、耍泼等方式,试图逃避法律惩罚,显得心智极不成熟。 (三)从案发单位看,有鲜明行业特点,窝案、串案多 根据实践统计,“80后”职务犯罪多高发于行政执法、建筑、教育、卫生医疗、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等行业部门领域。涉嫌职务犯罪的年轻人大多为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享有一定的事务性权力。例如在公安执法领域,年轻的公安民警虽无行政职务,但他们拥有排他性极强的行政执法权力及相应的执法自由裁量权。对年轻干部而言,权力的突然赋予或过多赋予,使其权力欲望瞬间膨胀,为他们的受贿行为发生提供了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当某一个体的“80后”年轻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后,处于同一工作环境的很多同龄人亦可能竞相效仿,甚至是以“传帮带”的方式,逐渐衍生出成腐败的犯罪链,使个案转变为窝案、串案。 (四)从作案手段看,作案方式更加智能、隐蔽 “80后”具有高智商、高学历特点;具有较宽广的视野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善于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因此其作案时往往精心策划、规避法律,作案后又找各种借口来掩盖犯罪。由于他们的职务犯罪活动在客观上存在智能性和隐蔽性,导致在认定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侦破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性。例如“80后”犯罪嫌疑人在贪污犯罪中就常采用截留货款、公款私存、虚填报销单等几十种作案手段,作案手段复杂。 (五)从赃款去向看,个人挥霍居多 笔者统计发现,“80后”通过职务犯罪活动所获取的非法利益多用于个人不正当生活享受上,如出国旅游、上网赌博、玩网络游戏、去酒吧、买彩票、买奢侈品、注册公司、炒股、炒房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是“80”后职务犯罪的潜在动因,其通过职务犯罪获得的非法利益又用于更多不健康的生活享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作用。 (六)从犯罪后果看,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劣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作用,“80后”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而他们中的少部分精英,通过层层选拔才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也被寄予厚望。但他们初入职场,就因职务犯罪而入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家庭的打击几近毁灭,对当事人而 “80后”职务犯罪特点及侦防对策 杨少凯1,张 辉2 (1.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广东广州510800;2.丽水市人民检察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 要:“80后”国家工作人员已成为公务员系统的生力军,是国家政策、法律执行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职务犯罪呈现“年轻化”趋势,腐败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际转移至该群体,并展示出独有特点。新的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工作对反腐倡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80后”;职务犯罪;侦防对策 108··

职务犯罪案例分析 2

职务犯罪案例分析(二) ——从易善玲案谈女性职务犯罪预防 一、案情介绍 易善玲,女,原中共江苏省溧水县人大副主任。2010年6月18日,被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没收财产人民币35万元。其丈夫张世龙作为共犯也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腐败经历: 在易善玲堕落轨迹中,溧水A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董事长吴某扮演了重要角色。法院认定易善玲受贿的192.7万元中,吴某就“贡献”了161.2万元。在掌控A公司之前,吴某并不知名,正是2001年下半年A公司的改制,让他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A公司原先是永阳镇的集体企业。当时A公司名义上的“一把手”是时任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王某,得知公司要改制后他马上表示出兴趣。不过,王某很快就发现,吴某早已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内定为A公司改制后的负责人了。王某经过别人“提醒”,去找时任永阳镇党委书记的易善玲,给她送去了5万元现金。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不久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还是被更改为吴某,王某只好认输。后来,他自己出来组建新的开发公司,靠着易善玲的帮忙,也做了不少项目。

女儿买房老板出手百万 这次蹊跷的改制,让吴某与易善玲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A公司遇到困难时,吴某都会想到找易善玲帮忙。2001年下半年,A公司买到了一块地要开发项目,可是公司缺少土地出让金,易善玲想办法从镇里借了90万元,让A公司顺利开工。同一年,易善玲接受吴某的请托,出面与溧水县政府协调,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让A公司得到了88亩土地的开发权。 吴某深知这样的关系是需要“维护”的。从2001年到2004年,他每年春节都会给易善玲拜年,同时送上1万元红包。易善玲的女儿出国留学前,吴“资助”了10万元学费。2005年,易善玲的女儿从外国留学归来,每年的春节两家人都在一起吃饭,他每次都给她女儿2万元压岁钱。易善玲的女儿回国后在上海定居发展,2006年上半年的一天,吴某在易善玲的办公室里闲聊。易善玲抱怨说,“上海房价太高了,为给女儿买房都要找亲戚凑钱。”“房价是高啊,回头我给你弄点钱。”吴某赶紧回应。“哦好的,你有我就跟你借点。”易善玲随口说。第二天上午,吴某从银行账户取了100万元放在车上,接着就打电话给易善玲的丈夫张世龙:“你女儿买房子困难,我给你弄点钱,你有空来取。”[4]张世龙随即开车过来,大大方方地拿走了钱,只留下一句“谢谢”。对于吴某这个大老板,张世龙在缺钱花时也不“客气”。2007年下半年,他以女儿的名义投资了一家粉末厂,但付款时资金有困难,于是直接让吴某“解决40万元”。吴很快就取出40万元送给了他。

女性语言文体特征femalelanguage(英文)

1 Contents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1 2.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Language……….………….……….. 2 2.1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2 2.2 V ocabulary …………………………….……..……..…..4 2. 3 Grammar……………………………………………….6 2. 4 Conversation Topics………………………….……..……8 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mal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10 3.1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10 3.2 Cultural Factors………………………………….…....11 3.3 Social Factors……………………….…………..….....12 3.4 Educational Factors……………………………….…..12 4.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Female Language………………………………..………...…1 5 4.1 Degradatio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15 4.2 Social Effect of Female Language (16) 4.3 Changes in Women's Style of Speech………………..… 19 5.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n Female Language (24) 6. Conclusion………………………………………….………………..27 o men. Through ) 2 Bibliography …………………………………………………………....28 Acknowledgements 3 1

论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及防治对策

论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暴力犯罪是一类严重危害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犯罪类型。随着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增多,社会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愈演愈烈,给公众内心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引发对犯罪的恐惧,而且由暴力犯罪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恐惧在肉体创伤愈合后仍要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生,因而暴力犯罪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本文将从暴力犯罪的概念、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入手,进而透彻的分析并把握暴力犯罪的成因,最后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提出切实能达到控制暴力犯罪发案率的对策,以减少暴力犯罪,使公众更具有安全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原因防治对策 暴力犯罪又称为人身伤害犯罪,是一种非法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极端攻击性行为。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纵火、爆炸、绑架人质、劫持飞机轮船以及其他一些凭借暴力等手段实施的犯罪通常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典型形态。暴力犯罪一般表现为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冲突与对抗,大多是凭借体力实施的,因而又称为“面对面的暴力犯罪”。尽管现代暴力犯罪日益表现出智能化趋势,但习惯上仍被称为“体力犯罪”。犯罪学研究表明尽管经济犯罪的危害远大于所有的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所造成的威海的总和,但是在社会公众的意识里暴力犯罪时最令人感到恐怖的犯罪,人们对犯罪的恐惧感主要来自于暴力犯罪。暴力犯罪给受害人带来了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尤其是心灵上的伤害更为严重,有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找出暴力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切实的措施,以减少暴力犯罪的发生是我们目前应该共同努力去做的。 一、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暴力犯罪的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暴力犯罪有所增多,暴力犯罪案件在整个刑事案件中所占比重处于一种上升趋势。据统计,1977-1979年全国年均发生刑事案件57万起,其中凶杀、抢劫、强奸、纵火等暴力犯罪案件约占7%。从1980年至1990年,官方统计的暴力犯罪发案数增加了两倍,其中抢劫案上升为在中国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发案数中的第二位,并且从此再也没有退下去。[1]1991、1992年发案数继续上升。据最新的官方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犯罪结构有所变化,暴力犯罪发案数有所下降,据公安部通报,2003年1-11月爆炸案、放火案、强奸案、杀人案以及抢劫案的发案数均比200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4%年上半年,爆炸、放火、强奸、杀人等几类案件继续明显下降,但是抢劫和抢夺这两种贪利的暴力犯罪案件数分别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5.7%和9.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暴力犯罪发案数虽有所下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二)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 1.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一般具有突发性、残酷性、冒险性等特点。作案手段和 工具一般计较简单和原始,例如杀人一般使用棍棒、砖石、匕首等钝器或锐器。但是暴力犯罪的智能化趋势日渐明显。 2.从类型上来看,杀人、伤害、强奸、等传统类型暴力犯罪有增无减,空中劫持航空 器、抢劫银行、爆炸等新的暴力犯罪类型也已出现。 3.从时空分布来看,杀人、强奸行为的发案率,农村高于城市,而寻衅滋事、聚众斗 殴行为的发案率则城市高于农村。抢劫案主要发生在城市近郊。[2] 4.从犯罪性别年龄来看,暴力犯罪在绝大多数上男性高于女性,暴力犯罪中以青少年 为多,且呈低龄化趋势。 二、暴力犯罪的主要成因 导致暴力犯罪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影响

用挫折——攻击理念来说明暴力犯罪的原因

用挫折——攻击理念来说明暴力犯罪的原因 暴力犯罪的发生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挫折——攻击”这样一个基本的模式。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元和多层次的,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犯罪人主观心理发展的缺陷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客观社会使得个体遭受挫折而无法满足自身需要,个体于社会中的需要的长期压抑,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挫折,萌生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把个体的行为逐渐推向极具攻击性,继而就产生暴力犯罪。 一、暴力犯罪及其类型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基本特征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质。 从刑法的意义上说,所谓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故意的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要件。刑法规定暴力犯罪的范围有:(1)直接规定“暴力”为犯罪的要件。如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抗税罪、强迫交易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抢劫罪、妨害公务罪、妨害作证罪、强迫卖血罪等等。 (2)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但是法律用语事实上是指该种犯罪是以暴力(包括以暴力为胁迫内容)的行为实施的,刑法上则以“叛乱”、“暴乱”、“强制”、“绑架”、“殴打”、“聚众扰乱”、“聚众斗殴”、“劫夺”、“暴动越狱”、“强迫”、“阻碍”等来表示。如武装叛乱、暴乱罪、绑架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强迫卖淫罪等。 (3)既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为要件,法律用语也并不意味着该类犯罪只能以暴力行为实施,但实践中该类犯罪通常是以暴力行为实施的,传统观念及理论上也认为该类犯罪就是暴力犯罪。如爆炸罪、放火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 (4)虽然不具有上述的各种特征或者特点,但是法律将以暴力实施犯罪的,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者按照刑法所规定的的相应犯罪论处。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犯各种走私罪而武装掩护走私、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之第5项之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第2款和第3款之罪等。由于法律对该类犯罪在规定上的不统一,因而如何界定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

2019知到智慧树好好说话-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单元测试答案完整版

彼此理解是成功沟通的前提基础。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进行解决。 “您介意降低音乐的播放声么?”是低权利话语。 作为沟通高手要有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要根据情况挑选行为?请选出以下不是挑选标准的方面?()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你的身高是高还是低”这个问句是言语沟通中容易引起误解的什么情况? 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就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一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会对他的“台词”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认为他应该说什么样的台词,这可以称作交际中的“角色期待”。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认为,一个符号包括了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能指和所指。 言语沟通中的赞美技巧之一是不能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别人做得好,说得有道理,我们要毫不犹豫地给予赞扬。但是如果看到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则应当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言语问答中遇到不知道的问题不要盲目回答,应该坦率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不懂装懂,以免闹出笑话。 为了从一个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人就需要与他人接触。 我们大多数的基本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也要依赖他人。 次级关系中的人扮演多种角色,并把许多个人利益带了进来。 本章我们学习了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下面不是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的是 人们的关系进入到(),主要考虑是否有兴趣进一步追求这段关系。 女性喜欢通过共享的活动来创造和表达友谊中的亲密感。 在朋友圈点赞或是评论,都是一种社会理毛行为。 家庭成员也可以是没有生物学上的联系。 依附理论认为孩子不会和家人发展出亲密的联系。 家庭是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构成一个整体。 第五章单元测试 题目 即使是和工作无关的事,也要学会沟通。 如果同事的做人做事令人心生不快,要无条件的包容一切。 在职场中,一定要努力表现,不能让领导和同事不了解自己。 对同事要学会包容,以下哪种做法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 在与领导沟通之前要做什么? 工作中安排下属某项工作时要怎么做? 一个好的开场白是成功的一半,它可以有效地抓住听众的兴趣,并且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孩子说:我要看电视。妈妈说:你还是先把暑假作业做了。这个对话只是生活中常见对话,不是谈判。 演讲前的准备,在对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做到 做求职准备前应该做什么? 职业的选择和个人发展有什么关联呢?

礼貌原则与女性交际的言语优势

Vol.33No.8 Aug.2012 第33卷第8期2012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 礼貌也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礼貌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的伦理和道德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而礼貌则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 交际中。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社会因素对礼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性别就是影响礼貌原则运用的一个社会因素。与男性语言相比,女性言语所具有的特点是“絮絮闲聊、柔声轻语、急速流畅、礼貌友好、情意绵绵、唠叨不断、坦然无隐、多于细节、彬彬 有礼、热情洋溢、词斟句酌、有时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领”。当性别化语言模式没有被遵循时,就产生了“偏离”言语行为,说话者就被看作异性化。透过两性交际言语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男女性别文化差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比男性更具礼貌,女性比男性更乐于遵守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和性别的关系(一)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 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美国学者戈夫曼(E .Go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facework),紧接着英国学者布郎(P .Brown)和莱文森(S .Levison)第一次在他 的文章中对礼貌、 面子问题做了系统的探讨,而其文章《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也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到了80年代,英国宇宙学家利奇(G .Leech)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它们分别是:慷慨准则(Generosity M 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 axim)、 谦虚准则(M odesty M axim)、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Leech 的礼貌原则在整个语言界引起了很大的反 响,也引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也有许多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刘润清、顾曰国、徐盛恒、何恒孝等,他们基于中国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利奇的礼貌原则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看法。顾曰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贬已尊人准则”和“称呼原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中西方文化有相通之处,而礼貌原则更不可避免。 如西方学者Leech 的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就与汉文化中的德言行准则类似。中国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准则尽管在Leech 归纳的礼貌原则中没有对应,但西方语言中的委婉、文雅现象也是常见的,因此也属于二者之共同点。类似的,Leech 的原则中提到的同情准则在顾曰国的五项原则中也没有涉及到,但也同样是中国人所推崇的礼貌原则之一。可见,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者所归纳总结的礼貌原则都是对各自文化的高度概括,不可能涉及到礼貌的各个方面。 (二)礼貌原则和性别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的许多语言学家就开始了礼貌原则和性别关系的研究,如Lewis 和Harry Crockett ,William Riley ,Patricia Nichols 以及Coates ,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礼貌原则和性别的关系,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都显示出女性比男性更愿 意使用标准语言、 体面语言,她们的语言的正确性要高于男性。而且他们也都认为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愿意使用标准语言形式,她们的语言也较男性更为礼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教授Janet Holmes 在她的《女性、男性与礼貌》(Women ,M en and Politeness)一书中也探讨了性别和礼貌的 礼貌原则与女性交际的言语优势 王 哲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礼貌原则也是人们交际要遵循的准则。性别是影响礼貌原则运用的一个社会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也更善于使用礼貌语言, 因而具有交际优势。关键词:礼貌原则;女性交际;言语优势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8-0177-03 177--

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

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海外黑社会组织向祖国大陆的不断渗透。国内暴力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一、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界定 所谓的暴力犯罪原本并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中的概念。目前在各国刑法中,尚无哪一个国家在刑法典中系统、集中规定暴力犯罪这一类犯罪,而是泛指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例如,日本学者即认为暴力犯罪“是指伴随行使暴力的犯罪,典型的如强盗、暴行、伤害等。所谓暴力,包含暴行以及威胁行使暴行。”(注:(日)日本犯罪学研究会编:《犯罪学辞典》成文堂,1982年版,第497页。)在我国刑法中,也只是在第20条第3款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中涉及了这一概念,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从泛指以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的角度出发,在我国刑法中,所谓暴力犯罪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法律条文明确地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或者犯罪的情节之一。前者如第202条抗税罪、第236条强奸罪、第239 条绑架罪、第263条抢劫罪等,后者如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等。第二,法律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暴力,但所规定的犯罪事实上

只能是暴力,或者实践中犯罪通常是以暴力为主要犯罪手段。前者如第104 条的武装叛乱、暴乱罪、第316条第2款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第317条第2款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61条强迫他人卖淫罪等,后者如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等。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犯罪,我国学者多将其归之于暴力犯罪的范畴。但也正因为刑事法律对该类犯罪在规定上的不统一,因而如何界定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 归纳起来,我国学者对暴力犯罪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刑法学角度,以犯罪的实质来界定暴力犯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以强暴手段,侵害他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注:叶高峰主编:《暴力犯罪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二是从犯罪学角度,以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为依据界定暴力犯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1 )认为暴力犯罪“即为获取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欲求而对他人人身采取的暴力侵害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以暴力为手段的流氓犯罪等。”(2 )认为:“所谓暴力犯罪,通常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胁迫而实施的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看,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注:曹子丹主编:《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上述两个层次对暴力犯罪的界定,对我们认识暴力犯罪这一社会

非言语交际特点,功能及其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的特点,功能及其重要性 [摘要] 非言语交际贯穿于交际过程中,其作用不可忽视。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交际体系,本文讨论了非言语 交际的特点,功能和重要性,希望能够加深对非言语交际的了解,并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语言交际文化交际 [abstr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its func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are matched and they make up the whole communicati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s, functions and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hop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t and facilitate smooth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verb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一、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非言语交际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理解。广义的非言语交际指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malandro et al (1991) 认为非言语交际就是没有词语的交际方式。狭义的非言语交际是通过非言语行为如身体运动,手势,面部表情以及其他的非书面和口头的语言形 式交流信息,想法,知识,或情感的过程。 二、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以及渎职犯罪等。此类犯罪虽然为数少,但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严重损坏了行政执法声誉,沾污了行政执法部门的廉洁,影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此类犯罪现象的分析研究,更有利于打击犯罪,搞好犯罪预防。 一、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 (一)贪利性强,贪贿案件多。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是贪贿犯罪,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具有明显的贪利性,都是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如我院近几年来查处的41件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案17件,受贿案19件,占87.7%. (二)隐形性强,不易查办。行政执法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行为多是利用职务之便,因而具有极强的隐形性。首先,其犯罪行为有职务光环的掩护和职务权力的遮拦。因为,一般情况下公务人员行使职权不允许阻止和干扰,其职务犯罪行为给人的印象是在履行职务,不是犯罪行为。其次,其犯罪过程极为隐蔽和秘密,知情者甚少,如受贿犯罪,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行为。再次,犯罪后果也不

易发现,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中,除造成重大后果的易发现外,其他犯罪不易发现。因此,此类犯罪不易被查处。 (三)涉案部门多,"窝串案"多。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涉及部门广,涉案人员多,形成一定的规律性。那个部门具有的行政执法权越多越大,发生贪贿等贪利性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发案率越高。而且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多是"窝串案",一案往往涉及横向的、纵向的多个行政执法人员甚至领导干部犯罪案件,如我院查处的"3.15"窝串案,共查出20多件案件涉及30多个行政执法人员。 (四)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查处难度和阻力大。行政执法人员的犯罪行为不仅如前所述具有隐形性,而且由于犯罪分子文化素质高,熟悉国家政策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性质和后果有明确认识,善于钻法律空子,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作案手段高明,使侦查工作难度较大。同时,犯罪分子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职权,社会关系网络复杂,案件查处的干扰和阻力大。 二、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是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固有的某些局限性是犯罪行为产生的诱因。从某种意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