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的麻醉

合集下载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药物临床·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关清 金菡 李华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麻醉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 要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9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 组(n =45,行静吸复合麻醉)和B 组(n =45,行全凭静脉麻醉)。

比较两组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 )、脑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B 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 )]、免疫指标[白介素(IL )-2、IL-13、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A 组切皮后30 min (T 2)时HR 、MAP 水平低于B 组,术后24 h 时S100B 蛋白、MBP 、NSE 、IL-13、IL-4水平低于B 组,IL-2、IFN-γ水平高于B 组(P <0.05)。

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可更有效地维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与脑损伤。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R68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17-0027-03引用本文 关清, 金菡, 李华平.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上海医药, 2023, 44(17): 27-29; 65.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GUAN Qing, JIN Han, LI Huapi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Pingdingshan Medical District, the 989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group B (treat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45 cases each.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brain function indexes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S100B protein, and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immune indexes [interleukin (IL)-2, IL-13, IL-4, and interferon-γ (IFN-γ)]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HR and MAP at 30 min (T 2) after skin incision were low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The levels of S100B protein, MBP, NSE, IL-13, and IL-4 were lower but 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were high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24 hour after surgery (P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can more effectively maintain perioperative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suppression and brain damage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KEY WORDS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作者简介:关清,住院医师。

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注意事项在我国,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髋关节置换能有效地治疗髋关节疾病,使原来的患处替换成人工结构,使患者早日摆脱病痛。

那么,什么是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髋关节的解剖结构髋关节是由股骨头、髋臼组成,属于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杆臼关节。

从解剖结构来看,股骨关节面占头面积的2/3,嵌入髋臼内;臼的月状面围绕髋臼窝,窝内充填脂肪;髋臼唇附着于臼缘,增加臼的深度。

髋臼横韧带封闭髋臼切迹,神经血管经过韧带下出入关节。

髋臼凹陷与股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间隙,称为髋关节间隙,正常成人此间隙的宽度为4~5mm。

2.什么是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丶可靠的治疗手段。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

早期只置换人工股骨头,俗称半髋置换,后发展至全髋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丶股骨头坏死丶股骨颈骨折丶类风湿性关节炎丶创伤性关节炎丶良性和恶性骨肿瘤丶强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它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都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人工假体的材质随着科技发展有不锈钢丶钛合金丶陶瓷等多种。

部分患者有手术后疼痛和明显的假体松动等。

3.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

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髋臼破坏严重或明显退变,关节活动受限;③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关节强直,病变稳定,膝关节活动良好;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塌陷、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⑤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置换术、髋关节融合术失败者。

(2)禁忌症。

①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严重糖尿病患者;③髋关节化脓性感染患者;④髋臼破坏严重,或已明显退行性变的患者。

骨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骨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骨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一般骨折或者全髋置换、全膝置换、颈椎与腰椎等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而每种手术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对麻醉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临床上针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不仅仅要制动适合的手术方式,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来调整麻醉方式,因此,患者在麻醉中的重点也就不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

下面为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有关骨科手术麻醉的那些注意事项。

1.全髋置换术的相关内容知多少?全髋手术的麻醉处理因为手术的复杂程度与患者的全身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复杂手术包括髋骨移植、拆除人工假体、长段股骨置入等可能进入到盆腔或者对髂血管有损伤的手术,对麻醉的管理要求比较高,也有着非常大的风险。

有很大一部分全髋置换手术因为患者的活动受限,很难评估出患者的心肺功能。

老年患者一般都会伴有全身性疾病,在手术过程中的输液量与速度特别不容易掌握,再加上血流比例等问题,特别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与肺水肿。

因此,针对需要手术的老年人或者免疫力比较低的患者,特别是手术比较复杂的患者,在手术麻醉的时候应该选择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

全髋置换手术时,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会采用侧卧位,但是针对可能会发生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如低氧血症等;并且患者的肩部受到压迫,对腋动脉与臂丛神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患者的股部受压对股部的神经血管有较大的伤害,特别是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血压的患者,特别容易发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情况。

因此,患者在手术麻醉的时候,可以在上半身放置一个掖垫,并在股部安装固定架,以此来减轻对神经与血管的压迫。

2.了解一下全膝置换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全膝置换术的患者一般都是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患有此类疾病的患大多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症,这就给手术麻醉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一次性双膝关节置换术存在很大的争议。

膝关节炎症一般都是双侧的,一次性进行双侧手术可以避免两次住院,患者更容易接受,但是在围术期的管理也比较复杂,也就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了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以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越来越广泛,使骨科学的范围和内容有了很大改变,也给麻醉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麻醉医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对病人的病史、合并症要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和管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一、粘合剂的使用在全髂关节置换术中运用骨粘合剂(骨水泥),是在骨髓腔内填入骨水泥,再将人工假体插入,可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和松动引起的疼痛,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

但在使用过程中,其毒性可被所接触的局部组织、心脏、血管和肺脏吸收引起“骨水泥综合征”。

表现为:1.肺微血栓形成,病人可感胸闷、心悸。

2.心电图显示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包括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3.低氧血症,心输出量减少4.肺高压5.低血压预防骨水泥综合征的发生,应当在用骨水泥时1.严密监测PaO2,PaCO2,ETCO2,SpO2,Bp,HR,ECG等;2.增加吸氧浓度;3.停用氧化亚氮;4.补足血容量;5.必要时给予升压。

二、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全髋关节置换,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据报道,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有的研究高达80%。

肺栓塞发生率为3.2%~9.4%,这些病人中有50%死亡。

有报道,全髋置换术后死亡的病人50%与肺栓塞有关。

肺栓塞对病人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病人死亡率高,而且容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相混淆。

对麻醉科医师来说,对术中发生的肺栓塞有足够的警惕非常重要。

1.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术中应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步骤及病人的反应;(2)严密监测HR、Bp、SpO2、PaO2、ETCO2等,对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进行复苏、支持和纠正呼吸与循环衰竭。

主要方法包括1.吸氧、镇痛,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抗休克。

2.空气栓塞时,应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头低位,使空气滞留于右心房内,防止气栓阻塞肺动脉,再通过心脏机械性活动而逐渐进入肺循环,也可通过经上肢或颈内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来吸引右心内空气。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知识分享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知识分享
患者体质弱,常伴随多种疾病,由于关节活动受限,心肺功能评估受到影响,可能 掩盖缺血性心脏病及肺功能不全等病情。
采用心肌核素显像、经食管心脏超声、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利于全面评估心肺功能 。
术前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颈椎和颞下颌关节 ,合并寰枢椎脱位时,头部后仰可能导 致齿状突压迫脑干或脊髓,造成截瘫。
COX-1抑制剂可能导致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等,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副作用较小,但 是长期服用可能不利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为了便于暴露术野,常使患者处于侧卧位,将患者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时 ,须小心保持头部和肩部处于中立位。
术前评估
体位安置时注意避免神经、血管和局部组织的压迫损伤。术前存在肺部 疾患的患者,由于侧卧位通气/血流失调,可能导致低氧血症,术中也可 能出现循环波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采用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阻滞更利于维持 循环的稳定。
多数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需要输血,应 采取血液保护措施以减少异体血的输入 。
及时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失血过多则 需要补充血液制品。
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手术中骨面渗血, 利于骨水泥的粘合并缩短手术时间。
04
骨水泥反应
骨水泥反应
全髋关节置换包括几个重要步骤 :截除股骨头,重塑髋臼并放置 骨水泥、重塑股骨并在骨髓腔内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临床病例 • 术前评估 • 循环管理 • 骨水泥反应 • 麻醉选择 • 血栓栓塞预防
01
临床病例
病例
患者,女,69岁,因“股骨头坏死”拟于腰麻-硬膜外联 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命体征稳定,术中置入骨水泥假体时,患者自诉呼吸困 难,血压下降至10.0/6.4kPa(75/48mmHg),SpO2 降至90%。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管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管理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一过性的血压下降特点:下降早、速度快、幅度大。 植入后3-5min为血压下降最明显以舒张压降低为主, 10min以后一般可以恢复,有的病人表现为血压明显 下降;HR在血压降低后明显增快,亦有病人表现为 心动过缓,持续时间较长。 • 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以早搏为主,有ST-T的变化。 •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昏头 痛。SpO2和SaO2降低,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 • 急性肺水肿有粉红色泡沫痰和双肺听诊可闻及湿罗 音。
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呼吸系统:
• 术前做好评估,对于吸烟、COPD、哮喘患 者 应嘱其戒烟并尽可能改善肺功能。 • 术中避免缺氧及二氧化碳的蓄积。பைடு நூலகம்• 术后充分镇痛,鼓励咳痰。
心血管系统:
• 对于合并高血压和血管病变患者应积极的 控制和治疗。 • 术中对于手术失血量应有所预计,及时补 充血容量,避免长时间的低血压。 • 注意维持体温的正常
骨水泥反应综合症
定义: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假体植入的数分钟内, 患者出现一过性或明显的低血压和PaO2的降低, 心率不齐甚至心搏骤停,称为骨水泥植入综合症。
机理:
• 1.骨水泥激活凝血酶引起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聚集, 释放出5-羟色胺,可使肺血管收缩,引起肺血管阻 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呼吸顺应性下降和动脉氧 分压降低。 • 2.骨水泥吸收入血,诱发机体和组织发生过敏反应 使机体释放组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 ,肺动脉血 管阻力急剧增加,出现右心衰,左心室血容量相 对不足,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血压一过性降 低。
谢谢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 高龄、高凝状态、长期卧床、术中长时 间被动体位等均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 素。 • D-二聚体检测特异性较差,阳性不能确 诊深静脉血栓,但小于0.5mg/L,无阳 性临床表现,可基本排除。下肢静脉造 影可以明确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

人工全髋置换术麻醉的特殊注意事项

人工全髋置换术麻醉的特殊注意事项

低 , 动脉 高 压 , 压 下降 , 缩血 管 药 纠 正 效 果 不好 等 症 状 和体 肺 血 用
征 时 , 考虑 有 肺 栓 塞 的 可 能 。 应 1 3 激素 的应 用 . 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 强直 性 脊柱 炎 及一 些 无 菌性 骨 坏 死 的病 人 , 常常有长期服用激素的病史 , 此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减退 , 因 在 围手术 期 如 不 及 时 补充 皮 质 激 素 , 造 成 急 性 肾 上 腺皮 质 功 能 会 不 全 。 此 , 此 类 病 人应 详 细 询 问 服 用激 素的 时 间 、 量 和 停 用 因 对 剂 时间, 必要 时做 AC H实验 检 查 肾上 腺 皮 质功 能 。 考 虑 肾上 腺皮 T 对 质 功 能 不 全 的 患 者 , 在 术 前 l 上 午 和 下 午 各 肌 注 氢 化 可 的 松 可 d 1mg 如 果 麻 醉和 手 术 中 出现 下 列 情况 应 考 虑发 生 了急性 肾 上腺 0 。


吉林 省 白城 市 医院麻 醉 科 吉林 白城换术麻 醉的特殊 注意 事项 。 人 工股骨 头及 全髋 关 节问世 以来 , 工关 节置按使越 来越 多的患者解除 了疼 痛 , 摘 自 人 改善 了生活 质量 。 人工 关 节置换 术使骨科 学的 范围和 内容 有 了很 大改变 , 也给麻 醉带来 了新的课题 , 出了更高的要求 。 提 【 键词】 关 全髋 置换术 骨 粘合 剂 深静脉 血栓 肺栓 塞 监 测 【 图 分 类 号 lR 3 中 4 7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 文章 编 号 】1 7 —0 4 ( 0 1 () 1 4 0 4 7 2 1) c 6 2 o 2 一0 — 1 8
1 1 骨粘 合 剂 的使 用 .

高龄重症患者全髋置换术麻醉总结

高龄重症患者全髋置换术麻醉总结

高龄重症患者全髋置换术麻醉总结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苏晓辉南志宏李建生510500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危重患者手术时较为适宜的临床监测及麻醉方法。

降低麻醉风险,增加高龄危重患者的手术机会,提高其生存或生活质量。

方法高龄患者年龄最大的105岁,最小的79岁;均伴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支并肺气肿肺心病病史或脑梗塞病史,其中一例还伴发帕金森氏综合征。

ASA Ⅱ-Ⅳ级。

常规监测Bp、R、P、Spo2、ECG、ETCO2、CVP,必要时行桡动脉穿刺测压(MAP),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及时给以处理。

术毕给以术后镇痛。

实时记录各项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数据。

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所有病例术中的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尤其以硬膜外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组较好。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

讨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

高龄患者的常见病之一即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骨折,常常使高龄患者的生活甚至生存质量均有所下降,全髋置换术则可使这种情况得以明显改善。

但麻醉风险明显增加,因此。

根据老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而妥善的麻醉管理则是提高老年病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

高龄患者伴发的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慢支并肺气肿等疾病增加了麻醉处理的难度。

应尽量少用吸入全麻,减少或加重术后肺部并发症。

全髋置换术中出血较多,更使麻醉风险加大。

从临床可以观察到,硬膜外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为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

由于术中有实时的CVP、MAP、ETCO2等项监测,能对术中的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较好的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为围术期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应为临床推荐用于高龄老年患者的一种麻醉方法。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全省麻醉组(ga组),每组各16例。

分别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30min、60min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ea组和csea组、ga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sea 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a组和cse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ga组。

三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各时间点相比显著发生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及医疗水平和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

然而老年患者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储备已发生了显著的退行性改变,且多伴有心肺脑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差,麻醉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后,所以麻醉必须要做到起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良好的术后镇痛[1]。

现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做一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85岁。

asa分级ⅱ-ⅲ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9例,高血压病2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例,糖尿病6例,脑梗死后遗症7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例,三组在性别、年龄、asa分级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士指导)

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护士指导)

• • • • •
侧卧位的注意事项: 1.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金属部位。 2.手臂 肩部腾空,避免臂丛神经受压 3.搁手架前端腋窝10cm 4.保持头部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
• 人工关节手术护理要点 • 1.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最严重的并 发症,一旦感染将导致手术失败,不但 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 身体上的损害。加强手术室控制感染的 各个环节,如选择百级手术执行消毒流 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有效地 控制感染发生。
• 8.术者检查髋关节活动度 长度 稳定性, C臂机下检查置入效果。 • 9.手术野止血:用电凝止血,吸引器吸 尽术中挫出的骨屑,7号丝线间断缝合关 节囊 ,缝合切口: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 伤口,关节附件置入引流管,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 切口中引出皮外,8*24三角针4号丝线固定引流管,清点 器械及敷料等数目。10*28圆针7号丝线逐层缝合筋膜及 组织,10*28三角针4号丝线缝合皮肤,大号术后宁包扎 伤口,患者平卧后患侧足穿丁字鞋。
• 2.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用23号圆 刀片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筋膜, 骨剥离器分离臀大肌与阔筋膜肌间隙, 显露髋关节囊,用髋臼拉钩充分显露其 前方 · 上方及下方,上至髋臼周边,下至 大转子基底,切除关节囊及滑膜。将髋 关节外旋· 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切除髋 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唐利 2016-1-12
• 适应症: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严重变形;先天性髋脱位 或髋臼发育不良。 • 麻醉方式: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 体位:侧卧位。 • 手术切口:髋关节外侧切口或髋关节后侧切口
手术步骤
• 用物准备: • 1.器械:阑尾包,下肢器械包,髋关节置换器械, 电钻。 • 2.敷料:腹部,衣,小被孔,盐水盆。 • 3.一次性用物:电刀,吸引管,手术贴膜A-P2 块,骨蜡(备用),无菌绷带2卷,1· 4· 7号丝 线,28号引流管或者24号T管,引流袋,丁字 鞋(病房带入)。 • 摆体位用物:两个方形软垫,一个小软垫,背 部扶托2,腿托1,裤腿1,枕头1,

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失血量多、创面大等,大多数接受该种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在行手术治疗期间需要使用骨粘合剂,进而增加了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全髋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髋关节强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病中。

1.1麻醉方法给予患者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对患者实施神经阻滞期间,主要是使用神经刺激仪对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要求患者需保持患侧在上的侧卧位姿势,并保持屈膝及屈髋状态,神经阻滞穿刺点选取在各棘突正中线及两侧为髂嵴最高点连线相交处旁4.5-5.0cm部位处,消毒铺巾,之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治疗,使用Stimuplex-DIC神经刺激仪及Stimuplex A100穿刺针,将刺激脉冲频率控制在1-2Hz,在刚开始阶段电流的强度应控制在1.0mA,一直到电流的强度下降至0.3-0.4mA位置,以确保能够成功将股四头肌收缩引出,从而对膝盖颤动起到带动作用,将进针的深度控制在8cm。

之后对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治疗,穿刺点选在uguke3hou上棘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及垂直线及骶裂孔连线交点部位处,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之后垂直于患者的皮肤进针,指导能够将足背伸及跖屈成功引出,并将0.5%的罗哌卡因注射液注入到此两点部位处,在腰丛穿刺点注入25-35mL,在坐骨神经穿刺点注入15-20mL,当以上处理完毕之后,将患者的姿势更改为平卧位姿势,并对患者实施全麻诱导插管治疗,经静脉为患者注入全麻诱导药物,药物包括3-5μg/kg的芬太尼,0.02-0.04mg/kg的咪达唑仑,0.07-0.15mg/kg的维库溴铵,2-2.5mg/kg的丙泊酚,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之后连接呼吸机。

在手术期间,为患者静脉维持泵注维库溴铵、丙泊酚和芬太尼。

1.2注意事项在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以此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结合患者的麻醉情况适当补充剂量,以此来保证患者的心、脑供氧量,当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时,需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96例的麻醉临床总结

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96例的麻醉临床总结

6例 , 气肿 3例 ; 前积极治疗 合并症 。 肺 术
达 到 能胜 任 手术 后 方 町实 施 手 术 。将 9 6 例 病 人 随机 分 为 布 比 因 组 ( A组 ) 利 和 多 卡 因 L罗 哌 因硬 膜 外 麻 醉 组 ( j B组 ) , 每组 4 8例 。
完善 时 间 明显 短 于 B 组 。 两 组 血 流 动 力
学变化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结论 : 腰
硬 联 合 麻 醉 用 于 老 年 患者 全 髋 置 换 术 安
全可行。
时, 其余 手术 时间均 在 2小 时 内完成 , 术
中 未追 加 用 药 , 醉 效 果 满 意 。A、 组 麻 B两
关 键 词 老 年 全 髋 置 换 术
3 07 3. 9
4例, 8 现报告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年 病 人 在 全 髋 置 换 术 中 的应 用 。方 法 : 择
期 全 髋 置 换 术 老 年 患者 9 6例 随机 分 为 布
比卡 因腰 麻 一硬 麻 联 合 麻 醉 组 ( 组 ) A 和

般 资料 : 6 男 2例 , 3 女 4例 , 龄 7 年 5
论 著 ・临 床 论
C H I E C O r M IN I 0 0 C 0 S N SE d l W T

老 年患 者全 髋 置换 术 9 6例 的 麻醉 临床 总 结
崔 靖 危 患 者 , 醉 处 理 会 有 一 定 的 难 , 年 麻 老 病 人 麻 醉 问题 逐 渐 成 为 临 床 研 究 的 热 点 。
u eteme o fsh d l o l i jit s t d o c e ue tt p on h h d ah

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 防治措施: • 对病情复杂病人,拟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或THA修复髋部骨
折时,应在术前讨论病人是否适合使用骨水泥。
• 对于已知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功能不全、预后不良的病人,
以及拟行姑息性手术以便回家护理或进行临终关怀病人, 手术团队应考虑使用非骨水泥假体。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多模式镇痛药
• 通常在缝合切口前,手术团队局部注射多模式镇痛药混合液: • 150ml生理盐水中加入 • 0.5%罗哌卡因(300mg) • 酮咯酸(30mg) • 肾上腺素(1mg) • 可乐定(80μg)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是关节置换术的一种危险并发症。 • “骨水泥”的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合成树 脂。
在手术室内即时配制,制备时将液体与粉末混合,引起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 这种发热反应会产生糊状物,分别将其放置在股骨髓腔内
代谢产物被洗出,则 PaCO2、ETCO2、钾离子和乳酸水平 增高,而pH和体温降低。
•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自主呼吸病人的每分通气量增加。少数情
况下,会出现心律失常、ST段和T波改变。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氨甲环酸(TXA) • 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常用于减少围手术期
(THA时)和股骨、胫骨假体组件上(TKA时)。放置骨水 泥会引起髓腔内压力增高,进而导致骨水泥、骨髓或脂肪栓 塞。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肺血管阻力增加。
• 因此,术前存在右心功能障碍或肺动脉高压病人尤易受累。

基层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体会

基层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体会

基层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体会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例男16例女1例;年龄6~88岁。

主要病因:股骨颈骨折、股骨颈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髋关节强直。

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6例肝功能异常例长期服用激素例asaⅱ~ⅲ级。

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18例气管插管全麻16例单侧腰麻6例。

椎管内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全麻诱导采用力月西、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胺复合麻醉待下颌松弛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吸入恩氟烷或异氟烷并用维库溴胺维持肌松。

术中血压下降超过原基础血压值的%以上时给予升压治疗。

术中监测血压、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填塞骨黏合剂血压明显下降1例占.%有的甚至出现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

术中出血量5~5ml合并血容量不足伴血压下降给予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5氯化钠注射液贺斯、输血治疗例心功能较差伴低血压患者静滴多巴胺维护循环稳定。

手术后全部实施了术后镇痛。

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大多长期卧床、体质差老年患者多合并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患麻醉前检查和必要的术前治疗是麻醉手术成功的前提。

术前应详细了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因长期服用激素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要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术前需用激素准备术中术后继续用激素治疗。

对于类风湿髋关节强直患者需了解腰椎活动情况确定是否有强直性脊柱炎然后选用椎管内阻滞或全麻。

连续硬膜阻滞的优点:①在硬膜外间隙阻滞时交感神经阻滞可导致下肢动静脉扩张和下肢血流灌注增加从而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

②镇痛完全可减轻应激反应从而减轻手术期间由于应激反应引起心肺负荷增加和血小板激活导致的高凝状态。

③保留硬膜外导管可行术后镇痛。

全身麻醉的优点[1]:①可避免手术操作声音或医生谈话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②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患者椎管内穿刺成功率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可靠能充分发挥其生理调控作用。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抽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8例,将这88例患者平均分为a、b 两组,每组44例。

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

结果:在对这两组患者的麻醉下进行比较后发现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

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麻醉的效果非常可靠。

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有效地利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麻;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14-02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处于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的目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予以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让临床能够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一些基本特点予以必要的细致的了解,从而使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能够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以下是这次的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8例,将其分为两组。

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有男性21例和女性23例;该组研究对象中患者的年龄在53-8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在73岁左右;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有男性24例和20例女性;该组研究对象中患者的年龄在51-8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在74岁左右。

所有统计的患者的自然资料都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进行比较。

所有患者均通过了一些相关的临床检查予以确诊。

1.2方法:将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44例。

【实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实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体位:侧卧位手术用物:23号刀、、11号刀、1号好和7号管线、电刀、吸引器、吸头、灯炳、胃管、负压吸引球、贴膜4个、中圆针、中角针、电动止血驱血带、1/0可吸收3根、2/0可吸收1根、关节置换、包、剖服包、衣包、一次性大洞单手术步聚:1.常规消毒、铺单、递消毒盘、消毒钳消毒、再铺小手巾用绷带包脚,给1块纱布、贴手术膜、2.切皮.、皮下组织、给两块纱布、齿镊、23号刀递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电凝止血、递爬勾。

3.显露关节囊、递可可钳、骨刀、用剪刀或电刀切除大粗隆滑囊,、递骨膜剥离器剥离、递弯钳用剪刀或电刀切除4.股骨头脱位及股骨颈截骨、使髋关节脱位,递截骨板、递电锯截骨、递拔头器用剪刀剪断圆韧带,取出股骨头5.显露处理髋臼、递可可钳电刀继续切除髋关节前方、后方关节囊,递全髋拉钩显露,递可可钳剪刀和电刀切除软组织,递髋臼磨钻从小到大逐一磨凿,递纱布做的花生米、6.准备股骨扩髓、递全髋拉钩、双齿勾、递开口器、骨锤在股骨颈截骨面上开口,,递扩髓器由小到大逐一扩大至合适时。

7.生理盐水脉冲冲洗安装假体、复位、生理盐水脉冲冲洗、递假体、用骨锤击击头器安装假体、用剪刀、和中弯钳清除多余骨水泥。

8.脉冲冲洗、放引流、缝合伤口、递生理盐水及脉冲、冲洗伤口、后、递11号刀及中弯钳、放引流、角针1号线固定,1/0可吸收缝合肌肉和筋膜,2/0可吸收缝合皮下、(电钻克氏针、大圆针掰直引导)9.消毒缝合皮肤覆盖伤口、活力碘棉球消毒、给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缝合完在消毒、递敷料覆盖伤口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医生洗手戴手套消毒皮肤,多备消毒纱布。

2.摆体位注意病人腋窝悬空以免受压,影响血液循环。

3.开台前检查厂家器械是否有湿包,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4.术中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选择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选择
3讨 论
训练,1 次/ d ,4 0 mi W 次,连续治疗2 0 d 。
1 . 4疗效标准
胞二 磷胆 碱为 核苷 衍生 物 ,可 改善 头部 外伤 及脑 手术后 意 识 障 碍 ,促进 脑卒 中偏瘫 患者上肢运动 功能的恢复 。可通过 :①增 强脑干 网状结构 与意识密切相 关的上行激 动系统功 能,发挥增强锥体 系 ,抑
( 3 O . 5 3 5 : 2 3 . 2 4 )( t - = 0 . 4 0 5 9 , P = 0 . 6 8 6 1 > 0 . 0 5 ) ,MB I 积分分别为 ( 4 5 . 3 6 ± 1 2 . 4 5 )、 ( 4 7 . 1 2 ±1 0 . 2 4 )( f = 一 0 . 6 3 6 6 ,P = 0 . 5 2 6 5 > 0 . 0 5 ) ,其差异均 无统 计学意 义。经康复治 疗 ,对照组 的F MA 积分 、MB I 积分分别为 ( 3 7 . 3 6 士2 5 . 3 4 )、 ( 5 3 . 4 5 ±1 4 . 3 6 ),观 察组 分别 为 ( 5 0 . 6 9 ±2 3 . 8 9 )、 ( 7 0 . 4 5 士1 5 . 2 3 ) ;两 组患者 F MA ( t = 一 2 . 2 3 1 8 ,P= 0 . 0 2 9 0 < 0 . 0 5 ) 、
提示有所改善、基本生活勉强可 自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
1 8 % ̄ 4 5 %;其 余为无效 ;总有效率= 总病例数一 无效 。 1 .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 P S S 1 8 . 0 统计 软件, 计数资料采 用) c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耐 佥
验, P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2结 果 对 照组基 本痊 愈 1 1 N 、显效 4 例 、有效4 例 ,总 有效率 5 5 . 9 %。观 察 组基 本痊愈 1 6 例 、显效9 例 、有 效3 例 ,总有效 率8 2 . 4 %。两者 差异 有 统计学意义 ( X z = 5 . 5 8 1 , P <O . 0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置换术的麻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了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以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越来越广泛,使骨科学的范围和内容有了很大改变,也给麻醉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麻醉医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对病人的病史、合并症要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和管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一、粘合剂的使用在全髂关节置换术中运用骨粘合剂(骨水泥),是在骨髓腔内填入骨水泥,再将人工假体插入,可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和松动引起的疼痛,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

但在使用过程中,其毒性可被所接触的局部组织、心脏、血管和肺脏吸收引起“骨水泥综合征”。

表现为:1.肺微血栓形成,病人可感胸闷、心悸。

2.心电图显示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包括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3.低氧血症,心输出量减少4.肺高压5.低血压预防骨水泥综合征的发生,应当在用骨水泥时1.严密监测PaO2,PaCO2,ETCO2,SpO2,Bp,HR,ECG等;2.增加吸氧浓度;3.停用氧化亚氮;4.补足血容量;5.必要时给予升压。

二、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全髋关节置换,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据报道,全髋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有的研究高达80%。

肺栓塞发生率为3.2%~9.4%,这些病人中有50%死亡。

有报道,全髋置换术后死亡的病人50%与肺栓塞有关。

肺栓塞对病人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病人死亡率高,而且容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相混淆。

对麻醉科医师来说,对术中发生的肺栓塞有足够的警惕非常重要。

1.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术中应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步骤及病人的反应;(2)严密监测HR、Bp、SpO2、PaO2、ETCO2等,对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进行复苏、支持和纠正呼吸与循环衰竭。

主要方法包括1.吸氧、镇痛,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抗休克。

2.空气栓塞时,应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头低位,使空气滞留于右心房内,防止气栓阻塞肺动脉,再通过心脏机械性活动而逐渐进入肺循环,也可通过经上肢或颈内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来吸引右心内空气。

3.高压氧舱可促进气体尽快吸收并改善症状。

4.术后预防用一些抗凝药物,如阿斯比林,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可用葡聚糖、双香豆素等。

5.对血细胞比积过高,宜行血液稀释。

6.对血栓性肺栓塞,如无应用抗凝药的禁忌,可用肝素抗凝治疗,或给予链激酶、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三、气管插管困难和气道管理困难(1)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脊柱强直呈板块状,颈屈曲前倾不能后仰,颞下颌关节强直不能张口。

卧位时去枕头仍保持前屈,如头部着床,下身会翘起。

这种病人行气管插管非常困难。

(2)类风湿脊柱强直者施行全髋置换术常须用全麻:①若颈椎活动不受限者,可采用硫喷妥钠、琥珀胆碱静注诱导插管;②若颈椎活动受限者,采用气管内表面麻醉下清醒经鼻盲探插管。

1.2.一些病人合并肺纤维化病变,胸壁僵硬,致肺顺应性下降,弥散能力降低,氧饱和度下降。

3.有时体位的变动使导管位置改变致通气不足,气道阻力加大。

4.合并肺部感染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合呼吸道的管理更增加难度。

四、激素的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一些无菌性骨坏死的病人,常常有长期服用激素的病史,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减退,在围手术期如不及时补充皮质激素,会造成急性肾上皮质功能不全(危象)。

对此类病人应做到:1.详细询问服用激素的时间、剂量和停用时间;2.必要时做ACTH试验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

3.对可能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在术前一日上午和下午各肌注醋酸经化可的松100mg,在诱导之前及术后给予醋酸经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

急性肾上皮质功能不全(危象)的表现:1.补血后仍持续低血压或已逾量输血、输液低血压仍不能纠正,甚至对升压药物也不敏感;2.原因不明的低血压休克,脉搏增快,指趾、颜面、口唇紫绀;3.异常出汗、口渴;4.肾区疼痛(腰疼)和胀感、蛋白尿。

5.不明原因的高热或低体温。

6.血清钾升高或钠、氯降低。

7.在上述症状的同时,可出现精神不安或神志淡漠,继而昏迷。

若考虑为肾上皮质功能不全,应立即做如下处理:1.首先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100mg。

2.然后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 mg。

五、全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其主要适应症有:(3)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类风湿髋关节炎;(5)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强直性髋关节炎;(7)骨折。

六、全髂置换术麻醉的特点1.手术创伤大,失血多老病人多,以及应用骨粘合剂,故可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

2.全髋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术前对不同的病情应作出相应的处理:(1)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一定要了解高血压的程度,是否规律用药,是否累及其它器官,有无合并心功能不全。

(2)对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安置临时起搏器或冠心病等,术前需了解心功能,并做心电图检查。

(3)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累及心脏瓣膜、心包及心脏传导系统者,须详细检查及对症处理。

(4)慢性肺部疾病病人,要注意有无合并肺部感染,术前需做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

(5)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要检查脊柱活动受限程度,气管插管是否困难。

(6)胸廓活动受限的程度如何。

(7)合并有糖尿病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服药的类型,检测术前血糖和尿糖值,必要时给予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8)有服用激素病史和病人,应根据服药史及术前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决定是否围术期给予激素补充。

3.麻醉前用药(1)一般病人常规用药;(2)有严重的呼吸受限,循环功能障碍的病人镇静药或镇痛药慎用或不用;(3)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倾向的病人,诱导前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加入100gml 液体中滴注。

4.其他准备(1)对可能大量出血的病人,要准备好充分的血源;(2)术前备自体血在术中使用(血红蛋白在10g或红细胞比积在30%以下,不宜采集自体血)。

方法是:每3天取一次,最后一次取血在术前至少72小时以允许血容量的恢复;(3)拟做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时,要准备好必备用品,如喷雾器、支气管镜等。

5.体位:全髂置换术常用侧卧位。

6.术中截除股骨头颈部,扩大股骨髓腔和修整髋臼时,出血较多,一般可达1200ml左右,类风湿病人更多。

应引起注意。

7.髋臼和髓腔内置入骨粘合剂后,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搏骤停。

为了避免这类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点:(1)置入骨粘合剂前收缩压须维持在90mmHg以上,必要时可用升压药;(2)务必及时补充失血,避免低血容量;(3)勤测血压,严密观察病人;(4)吸入纯氧。

(5)为了预防血压突然下降,可静脉滴注多巴胺(葡萄糖液500ml加多巴胺100mg)以维持血压平稳。

(6)出现心动过缓时,可分次静脉注射阿托品。

七、全髋置换术的麻醉方法的选择1.腰麻和硬膜外麻醉(1)首选硬膜外麻醉。

国内一些学者做了一系列研究,认为下肢关节置换用硬膜外麻醉有一些优点:①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交感神经阻滞导致下肢动静脉扩张,下肢血流灌注增加,深静脉血栓率低;②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轻度降低,可使手术野出血减少;③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病人在手术期间由于应激反应所引起的心肺负荷的增加和血小板激活导致的高凝状态等;④局麻药本身可能有一些抗血栓形成的保护作用,它可减低血小板在微血管损伤后的聚集和粘附;⑤硬膜外麻醉可行术后椎管内镇痛;⑥硬膜外麻醉下血压较低,骨表面出血减少,骨水泥在干燥的骨表面上粘合力更强。

穿刺点的选择:可选择腰2~3或腰3~4间隙,向头或向足置管,平面控制在胸10~骶5,术中使用的辅助药:可选用镇静镇痛药,使病人安静入睡。

如静注杜非合剂或氟芬合剂等。

(2)蛛网膜下腔麻醉。

适用于时间短的下肢关节置换术,但老年或高血压病人慎用或避免使用。

2.全身麻醉有的学者认为有以下优点:(1)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新药的临床应用,使我们能够迅速地使病人达到手所要求的麻醉深度,即不过度抑制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又能尽量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避免神经阻滞不全、止血带等给病人带来的不适,避免手术操作声音对病人的不良刺激;(2)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老年人多见,合并症多,用全麻对呼吸和循环的管理比较容易调控;(3)老年人,强直性脊柱炎,摆体位困难的骨折病人,行硬膜外穿刺常常不易成功,用全麻可根据情况采用快速诱导插管,或清醒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或喉罩通气等方式;(4)全麻下行动静脉测压、血气等监测更为方便,特别对要行控制性降压的病人,需行全麻;(5)平稳诱导,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减轻应激反应;(6)全麻下用硝普钠、尼卡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也可使机体出血减少,而且比硬膜外麻醉更易控制。

八、术中监测与管理1.术中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和充分供氧。

2.监测Bp、HR、ECG、SpO2、ETCO2;3.注意保持病人的体温4.在一些重要步骤,如体位改变、放骨水泥等要注意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这些步骤对机体的影响并做好记录。

5.硬膜外麻醉要注意掌握好阻滞平面。

6.局麻药的浓度和剂量应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加减7.注意平衡补液,胶体液比例可适当加大。

8.术中可根据失血量情况,给予适量补充。

9.髋关节置换术后需用石膏固定,停止麻醉不可过早,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因定。

九、术后管理1.术后镇痛术后镇痛的优点:(1)能减轻病人应激反应;(2)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练;(3)减少术后肺炎;(4)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5)缩短住院时间2.术后抗凝剂的使用为了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术后给予小剂量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但其对硬膜外镇痛的病人是否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还有争论。

3.并发症(1)近期并发症可能有:①深静血栓和肺栓塞;②术后脑栓塞;③腓神经麻痹;④上肢损伤;⑤急性青光眼。

(2)远期并发症有:①脱位、松动;②感染;③人工关节功能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