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推荐书目(自然地理部分):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1999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1997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斯特拉勒(A.N Strahler)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
目录:
一、现代地理学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一)古代地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近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三)现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科学体系
三、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发展方向
(一)现代地理研究承继的主要传统理论、流派(学派)
(二)现代地理学的若干重要理论
(三)现代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热点及前沿
(一)主要研究领域
(二)热点与前沿
五、现代地理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一)进展
(二)趋势
六、先进技术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传统和观念。

一、区域学派。

1、概念内涵: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异进行记载,描述和研究,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有关专题研究的基础。

资料:区域学派
(Regional school)是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学派之一,以原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教授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萨乌什金为其代表。

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心不是各个经济部门,而应该把区域看作地理学的核心,并重视区域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区域综合地理学、地图及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区域学派对促进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十月革命以后,在与部门统计学派、经济学派的论争中创立了对世界经济地理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前苏联区域学派。

科洛索夫斯基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理论,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地域综合体。

认为自然是基础、经济是核心、技术是纽带,把自然、经济、技术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联系中去分析生产力的地域组合现象。

2、主要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3、代表人物:德国李希霍芬、赫特纳、美国哈特向、苏联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
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

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之一。

生于德累斯顿,卒于海德尔堡。

哈雷大学博士。

1882~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

1895年创办《地理杂志》,并长期任主编。

曾任海德尔堡大学教授。

到过俄国、北非和亚洲等地旅行。

赫特纳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特性。

他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叙述了地理学的历史、性质、任务、研究方法、概念和思想的构成、地图和图片、文字表达以及地理学教育,系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是其地理学思想的代表作。

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哈特向: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
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

但终因其仅以区域综合代换地表机理探讨,效果颇不理想。

不过,经赫、哈二氏的倡导,特别是法国马东、德芒戎,美国惠特尔西、詹姆斯等的努力,20世纪中叶在西方出现了一个区域地理的黄金时代。

巴兰斯基(1881~1963)Baranski,Nikolai Nikolaevich
苏联经济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区域学派的奠基人。

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

生于托木斯克,卒于莫斯科。

早年参与主编苏联第一部百科全书,以后参加国家的经济区划工作,曾主持莫斯科州地图集的编制。

一生致力于地理教育、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最先提出用区域的地理综合研究方法取代单纯的部门经济统计描述;主张利用地图方法取得详细的资料,借以提供区域发展远景;坚持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结合,坚持人地关系在区域上的统一性,反对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分割的观点。

著有《苏联经济地理》和《经济地理学:经济地图学》等。

二、景观学派。

1、概念内涵:从发生学观点,用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及发展演变的学派,就是景观学派,该学派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盛兴于苏联、俄罗斯。

自然景观即自然综合体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自然景观与土地系统是景观学派的主要研究内容。

资料: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开创的综合自然地理方向,在原苏联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本世纪的20到50年代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学。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了两大学派。

(1)景观学派
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t(原意:地方风景),它作为地理概念也最先出现于德国。

在德国曾出现过以帕萨格(S.Pas-sarge,1867—1958)为代表的景观学派。

但原苏联的景观学派直接建基于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而由贝尔格(Л. C. Бepг,1876—1950)在其论著中加以创立。

贝尔格于1913
年明确指出:正是景观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景观学就是地理学。

在以后(十月革命后)的发展中,景观学逐渐成为原苏联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这一学
派侧重于研究地表局部(地域)的地方性地理特征。

其主要观点是:①景观是各自然要素有规律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段;②景观是自然带的组成部分,而自然带是同一类型景观分布占优势的地域,亦即景观带;③景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贝尔格等学者最初提出的景观概念等同于自然(地理)综合体,其中没有分级的含义。

而客观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是具有不同等级的。

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调查制图工作中引起了混乱,也引起了原苏联地理学者关于景观的科学概念的争论。

在论战中,出现了两个基本派别——类型派和区域派,这实际上反映了对景观概念的不同理解。

前者认为景观是基本的地域类型,后者则认为景观是区域的基本单位。

经过论战,双方最后取得接近一致的结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丰富了景观形态学的研究①。

景观形态学正是综合自然地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景观学派过分强调研究地表局部的规律性,甚至认为景观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因此忽视了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性的研究。

景观学派这一缺陷,恰好由普通自然地理学派的研究所弥补。

(2)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在景观学发展的同时,俄国少数地理学家侧重于研究地表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地理规律,并形成了普通自然地理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者有布罗乌诺夫(И.Л.Броунов),他在《自然地理学教程》一书中提出如下观点: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现在的面貌,即研究作为生物活动场所的地球表壳;
②地球表壳是由几个同心圆壳所组成,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所有这些壳(物质圈层)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地球的外貌;③研究地球表壳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是自然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该项任务使本学科在相邻学科中取得完全独立的地位。

很明显,布罗乌诺夫的见解十分接近于对综合自然地理学本质的理解,他比较正确地阐述了“地球表壳”这一独特物质体系的科学概念。

这正是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对自然地理学的重大贡献。

但是正如景观学派轻视了地表的一般地理规律性一样,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则轻视了对地方性的、区域的自然地理规律性研究。

在当时,这两大学派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

然而,排除了这两门学派在各自研究方向上的片面性,则可
看到两者正确的一面共同构成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这两大学派都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

2、主要理论基础: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仍然是景观学派研究的基础理论,此外还有景观生态学理论、地带周期律理论。

地球——自然带——自然区——自然亚区——?——土地系统——土地类
型——立地(site),立地是地域生态分异
......的最小单位。

3、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帕萨格(S Psaaarge)、贝尔格、卡列尼斯克、伊萨钦科、美国的索尔(Sauer1889—1975)等
前2人即景观学派代表、卡列尼斯克人则是普通自然地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

资料:西格弗里德·帕萨格(1866—1958)是赫特纳的同时代人和李希霍芬的学生,属于第二代。

他是近代地理学的少数创建人之一。

他于1953年获得地球学会(GesellschaftfürErdkunde)李特尔奖章,1956年在他九十二岁去世前不久,又接受汉堡大学名誉博士的称号。

他强烈反对戴维斯研究地形的方法。

戴维斯于1908—1909年在柏林大学讲学之后,这种方法风行德国。

他的这种强烈反对,表现在1912年出版的《地形发生学》一书中;他在这本书里揭露了戴维斯体系的缺陷,特别是从关注景观实际的地理学家观点来进行揭露。

在这本书中,他首次介绍了他在以后二十五年的博洽著作中不断发展的景观学观点。

在1919—1920年出版的三卷本《景观学基础》和1921—1930年分为五个部分出版的《比较景观学》(VergleichendeLands-chaftskunde)两书中得到透辟的阐述。

他说:主要的世界区域——景观带,主要是由气候决定的,在这些景观带内存在着四级景观实体。

他在1923年出版的简短导论,清楚地概括了这个问题(《地球景观带:自然与文化》〈DieLandschaftsgürtelderErde:Naturundkultur〉,布累斯劳,1929年第二版)。

这是他在三十年代研究文化地理和文化景观意义的开始。

他发展了四种空间力量——空间、人类、文化、历史的观念,以及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及其劳动成果在创造文化景观或人为景观中的影响的观念。

他极力主张,景观对人类占有者心理的影响,应该是文化景观的命题之一;他创造和发展了城市景观的观念,在
1930年写了一本关于这个题目的小册子(《地球上的城市景观》。

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共四卷)名为《景观学基础》(1919—1920),第
一卷讨论景观的个别或单元要素;这是一份条顿式的详细一览表,显然会使美国的戴维斯和鲍曼两人感到厌烦。

可是它是第二卷的绪言,第二卷讨论景观现象的起因、海洋、大气、植物和动物;第三卷讨论地形的起源(侵蚀和沉积过程与它们在不同气候区的不同作用);第四卷讨论在景观中看到的人的工作成果。

1947年,卡列斯尼克出版了他的名著《普通地理学原理》。

这本标志着普通自然地理学发展高峰的著作,比较注重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还特别辟有专门章节讨论地理壳的综合特征: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景观壳的发展、地球的一般地理规律和地理景观等等。

这些论题都包含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

伊萨钦科在1957—1959年间来我国讲授“自然地理学原理”,系统地叙述了原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学说、自然区划理论。

伊萨钦科这次讲学活动,不仅打开了我国当代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局面,而且使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更系统化了。

他的讲稿后来编印成书,至今仍是本学科一本极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资料:索尔(Sauer1889—1975)美国人文地理学中景观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理学应研究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特征,而不在于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著有《景观形态学》一书。

三、生态学派:
1、概念内涵:从生态观点出发,将人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因素看待,着重点研究人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即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生态学派研究的主题(黄秉维)。

2、主要理论基础及代表人物:
(1)德国:F.Ratzel拉采尔,创立人类地理学,侧重于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

(中国古代)
(2)美国:辛普尔享丁顿:环境决定论;巴罗斯的生态学派
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廷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欧美尤其是西欧)
生态调节论的宣扬者是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成为人类生态学。

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环境派的决定论观点到20世纪中已被遏止。

资料:巴罗斯(Barrows1877—1960)是美国地理学中人类生态学派的代表,曾任地理研究最活跃的芝加哥大学地理系主任。

他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思想,他说"我们的所谓地理讲解大部分不是地理,若讲真正的地理,就必须从头至尾是一种按人地关系正常顺序的解释性论述,即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探索环境性质,而在于探索人类对环境的反应,自然条件只能联系着人去研究。

这一思想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今地理工作者的重视和理解。

巴罗斯的地理实践也是丰富的,他参加过美国的土地类型调查、资源调查、水土保持和自然规划等工作。

环境影响人类(3)法国:白兰士白吕纳:环境惑然论
人类可以征服环境
20世纪最初的20年,欧美各国出现了对环境决定论的怀疑和否定,人地相关的可能论和生态调节论应运而生。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维达尔·白兰士及其弟子白吕纳。

维达尔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白吕纳的观点更为明确,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资料:保尔·维达尔·德·拉·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1845—1918)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巴黎大学地理学教授。

他主张"或然论",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同。

他的思想使法国地理学摆脱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束缚,没有产生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尖锐对立,也没有陷入到自然中找人生答案的困境。

他还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

他认为生活方式即指文化,是人类集团成员所学习到的传统品质,是民族的制度、风俗、态度、目的以及技能的复合体,
它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类集团将选择由自然提供的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生活方式"的概念为社会文化地理的研究确定了较明确的对象和范畴。

维达尔还十分重视小区域的研究,直接注意人及其周围的紧密关系,认为这是训练地理学家的最好途径。

他的思想对以后出现的地理学的土地研究、局地地理学研究是有启发作用的。

总之,他给法国地理学留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使法国地理学没有遭至其他欧洲国家所出现的一系列争论和麻烦,无论是社会文化地理还是自然地理研究都比较深入。

他的代表作是《人生地理学原理》(1921),此外还有《法国地理大纲》(1903 年)、《东部法国》等书。

让·白吕纳(Jean.Brunhes1869—1930)维达尔传统的继承者和最优秀的学生。

他称得上是所处时代的欧洲最优秀的人文地理学家之一。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是把人文地理学的领域缩小到只涉及人类对环境的占有和利用上。

他提出人地学基本事实三纲六目的分类思想。

其内容是:第一纲:地面建设事业的非生产者,包括房屋和道路两目,涉及聚落地理、城市地理和交通地理。

第二纲:动植物的利用事业,包括耕种和畜牧两目,涉及气候学、农业地理和畜牧地理。

第三纲:经济上破坏的事实,包括伐林渔捕和采矿两目,破坏和保护资源问题及工业地理学。

他主张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但他把人类对自然提供可能性的选择归于人的心理、物质欲望等,看不到人的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从而陷入唯意志论。

他著有《历史地理学》、《法国人文地理》等书。

但白氏的人地关系理论只停留在地理哲学的阶段
中国:吴传均等:人地地域关系系统理论
现代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既有继承性,又有新发展,更富有生命力。

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区位学派
1、概念内涵:
地理区位是同地理位置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

区位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以外,还有布置和为特定目的而联系的地区两重意义。

所以,区位的概念除
了位置以外,与区域是密切相关的,并含有被设计的内涵。

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区位论的思想,引出了地理区位的概念,它增加和强调了区位同有关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并赋予各种地理要素以区位概念。

2、主要理论基础及代表人物
研究经济的区位理论,其理论来源于经济学
G.H.Thunen(杜能)农业区位论
是现代地理学区位理论研究的先驱A.Weber(韦伯)工业区位论
资料:
(1)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论
杜能于1826年发表的《孤立国》一书成为第一部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杜能认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带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

以后,西方的工、商业区位论,特别是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城市地域结构理论,都以他的学说为出发点。

杜能理论中,首先对地理环境及经济关系作了一系列抽象和假设,主要是: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共同组成了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内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是均质的;区内唯一的运输手段是马车,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唯一的农产品市场是中心城市;区域与外部环境相隔绝;等等。

这样抽象得出的“孤立国”就是杜能理论的前提。

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农业区位向心圈理论模式。

把农业产品的销售成本看作是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之和,则有下式成立:
π=P-
(C+T)
(1)式
其中π代表利润, P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

杜能以实际观测到的木材和粮食的数据为例,见表2—1。

由表可见,纯收入随运输距离增加而下降,直至为负利润,因此可供选择的经营品类与距离密切相关。

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依据城市距离远近而异,于是,产品的纯收入就完全取决于距离城市的远近。

杜能把这一纯收入定名为区位地租(位置级差地租)。

这样,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品类收益不同,导致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有差异,以致其空间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同心环带。

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杜能自己曾在《孤立园》中阐述了六种农作制度,呈向心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即著名的“杜能环”。

此外,对于单一产品,如果集约程度不同,其产量和纯收入也不同,单一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也出现空间差异。

设1为在一定土地上的总投入量,△Q为边际产量,即每追加单位投入量土地增加的产量,根据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可以作出边际产量曲线(图2—2)。

图2——2
在土地收益递减的场合,虽然继续增加投入量仍可使土地总产量增加,但由于边际产量的下降,故边际成本上升。

而合理的集约化程度必须使价格减去边际
成本尚能偿付边际产量追加的运费,可见,边际成本和追加运费愈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愈大,因此,距市场较近和设施良好的生产地,其农业生产较易趋向集约化。

(2)工业区位论: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

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

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

该理论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德国罗舍尔(W.Roscher)于1868年提出“区位”即为了“生产上的利益”而选择的空间场所,它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等制约。

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创建人德国韦伯(A.Weber)于1909年完成了专著《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其核心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

工业配置时,要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

韦伯将一般区位因子归纳为3个:运费、劳动费、集聚(分散)。

在假设区域均质、资源有限分布、劳动力遍在、消费点和吨公里运费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区位选择是由最低运费点经劳动费因子、集聚(分散)因子的修正后得出。

该理论被称为“最低成本学派”,对西方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起了奠基作用。

以后众多学者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正意见,发展了他的许多概念,如进行多因素对比分析和动态区位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 Hoover)对运输费用结构如何影响工业区位进行了详细调查,修正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与运距成正比的结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sch)1940年提出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的最大利润原则和动态“市场圈”的需求圆锥体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地理学与感应地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区位理论的发展。

普雷特(A.Pred)提出了“行为矩阵”概念,工业区位的“非理性原则”(如政治、军事、社会等),“内部的区位因素”(事务合作、个人感应与偏好、心理文化素质与行为)等。

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伊萨德(W.Isard)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指出区位因子是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应从区域的综合分析中研究工业区位,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建立最佳生产部门。

(3)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