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CHAPTER 04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 和行为等方面。
性质
社会心理学具有跨学科性,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等多个领域。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具有应用性,它对于解 决现实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期
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问题,发展 出基本的信任感。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主要 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问题 ,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幼儿期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自主性和羞怯感的问题,发展出 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CHAPTER 02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 合的产物,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 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 学科,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条件、类型、 策略等,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
社会认知过程与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它包括对 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归因和判断等方面。
认知偏差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人们对他人 和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促进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点和需求,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招考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考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活动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
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⑵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
招教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1)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2) 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3)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雨果4)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5)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6)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7)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8)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9)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 罗曼;罗兰(法)10) 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
念书吧!;;契坷夫(俄)11) 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12)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英国作家)13)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14) 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塔帕(英国)15)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精选1)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4)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5) 勤奋是好运之母。
6) 越努力,越幸运。
7) 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8)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9) 天才来自勤奋。
10)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1)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之推12) 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
;;卡莱尔1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美国)14)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15)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锦集1)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招教考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对部分招教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人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示范、引导等。
掌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2.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由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根据爱尔兰发展心理学家莫拉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等。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教育方法和手段,例如个别化教学、智力测查等,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5.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的表现。
对于教师而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情感沟通、倾听、关怀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应对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总结对于招教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心理学)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心理学?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请解释以下概念: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
4. 什么是心理发展?请列举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5. 请解释以下概念:个体差异、人格、智力、社会认知。
二、教育心理学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请解释以下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评价。
3. 什么是智力发展?请列举智力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
4. 请解释以下概念: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动机与成就、研究风格。
5.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心理测量与评价
1. 请解释以下概念:心理测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
2. 什么是智力测量?请列举几种常用的智力测量工具。
3. 请解释以下概念:性格测量、兴趣测量。
4. 简述心理评价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5. 简述心理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
以上是一份关于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的心理学部分的题目,请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回答。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实际考试中可能有所变动。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错觉—概念: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知觉的特殊情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观,思,知,言,想)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4.言语和思维
比 较 与 分 类 —比较: 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对象对比,确定异同点和关系。 分类: 思想上按事物异同,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如灵感) (3)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 根据思维创作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习惯性)、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高级形式)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概念—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绝对强度、独特性,对象背景差别性、活动 性
(主观)知觉目的、已有体验,动机爱好、情绪 理解性:知识经验为基础,再加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整体性:根据知识经验,把各部分属性综合,整体把握事物;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论)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人物,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观察品质。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发展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建立的;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学生需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目标设定、脚手架搭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也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解析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解析。
试题主要涉及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点,包括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每道试题后附有详细的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并为招聘考试做好准备。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个体的行为表现C. 群体的心理过程D. 群体的行为表现【解析】选C。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
2.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婴儿期的发展B. 幼儿期的发展C. 青少年期的发展D. 所有年龄段的发展【解析】选D。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变化,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等多个阶段。
3.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压力源的:A. 逃避或回避B. 积极应对C. 消极应对D. 无反应【解析】选B。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压力源做出的积极应对和适应,有助于个体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二、判断题1. 智力测试主要衡量的是个体的智商水平。
【解析】正确。
智力测试是通过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来判断其智商高低的工具。
2. 学习理论认为,强化和惩罚对个体学习的效果都是相同的。
【解析】错误。
学习理论认为,强化和惩罚对个体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强化能增加一种行为的出现概率,而惩罚则能减少一种行为的出现概率。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孟德尔遗传学说中的“显性”和“隐性”概念。
【解析】在孟德尔的遗传学说中,“显性”是指某一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呈现出的表现型特征,而“隐性”则是指某一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性状可以由一个基因决定,而隐性性状则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才会展现出来。
2. 请简要说明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模仿”和“辅助性指导”的概念。
【解析】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模仿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试图模仿,以达到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或知识的目的。
辅助性指导是指他人对学习者行为的引导和指导,通过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或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文章类型及要点本文将针对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成功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心理学基本概念:简要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后续知识点的理解做好铺垫。
2、重要理论及发展:对招聘考试中常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和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如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等。
3、实践应用:结合教师职业特点,阐述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学生动机激发、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个性化教育等。
二、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2、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述心理学从哲学心理学到实证心理学的演变过程,介绍现代心理学的分支和流派。
3、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介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常见的研究方法,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三、重要理论及发展1、行为主义理论:阐述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奖励、惩罚、行为塑造等。
2、人本主义理论:介绍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尊重学生个性、情感交流、自我实现等。
3、认知主义理论:阐述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元认知、认知策略、知识构建等。
四、实践应用1、学生动机激发: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2、师生关系建立:运用心理学原理,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效果。
3、学生个性化教育: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归纳本文对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涵盖了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发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 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 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8.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 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即我们一般所 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 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29.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 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0.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即 G 因素)和特殊因素(即 S 因素) 。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 G 因素的数量。S 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 S 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 因素) 。 (二)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 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的族群,每一族群中 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 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 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 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 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 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 评价五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寓意六种。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 150 种(5X5X6) ,其中每一种智力 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四)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学是教师考编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认知、情绪、意志、动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
2.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对学习内容的保存和回忆。
教师要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3.智力与智力发展:智力是人们在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发展是指人们智力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
4.个体差异与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情绪特点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
5.社会性学习与情感发展:社会性学习是指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模仿来学习,情感发展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各种情感和态度。
教师应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6.动机与动机发展:动机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动机发展是指个体动机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特点和动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7.人格与人格发展: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格发展是指人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人格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8.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
教师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该熟悉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心理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心理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策略?A. 设定明确的目标B.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C. 过度批评学生D. 提供及时反馈答案: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幽默可以带来哪些积极效果?A. 增加学生的焦虑感B.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C.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D. 减少学生的参与度答案:C二、多选题4.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A. 学生的年龄特点B. 学生的兴趣和动机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教学材料的难度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管理情绪?A. 深呼吸B. 积极思考C. 避免情绪表达D. 寻求社会支持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
()答案:正确7. 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全避免使用惩罚,因为惩罚总是无效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教师如何通过心理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 运用正向强化来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
- 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记忆技巧等。
- 识别并应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如焦虑、自我效能感低下等。
五、案例分析题9. 假设你是一名教师,班上有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你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答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会采取以下步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否存在学习焦虑或其他心理障碍。
- 其次,运用目标设定理论,帮助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确保目标具有挑战性但又可达成。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汇总
心理学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3.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4.知觉的基本特征:①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理解性:③知觉的整体性④知觉的恒常性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②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如:板书字迹不宜太小,线条不要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使学生都能看清楚。
(3)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终究要通过学生头脑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切实参与的热情。
7.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8.影响识记的因素:(主观)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③识记的方法(客观)④活动任务的性质⑤材料的数量性质9.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一、教育心理学1、心理发展与教育: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理解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2、学习心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了解学习动机的基本规律,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3、问题解决与创新: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点,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4、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品德心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了解品德不良的原因和矫正方法。
二、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概述:了解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掌握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心理过程:掌握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了解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人格与情绪: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情绪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三、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制度:了解我国教育法规的基本体系,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要点。
2、学校与教师:掌握学校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了解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3、学生与教育教学:了解学生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法律要求。
四、现代教育技术1、教育媒体:了解教育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不同类型教育媒体的特点和优缺点。
2、教育信息技术: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多媒体教学: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定义、特点和模式,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课程基本理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基本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课程目标:掌握课程目标的设计原则和制定方法,了解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内容和特点。
3、课程内容与实施:了解课程内容的定义和类型,掌握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改革趋势。
4、课程评价与考试:了解课程评价的定义和类型,掌握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评价的特点和考试改革的方向。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学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人的认知过程: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2.人的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价值观等;3.经验对学习的影响:类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习惯等;4.成长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5.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1.个体差异的教学:个体差异的特征及教育对策;2.情感体验的教学:情感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3.有效性和困难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困扰的解决;4.信息处理的教学:注意力、记忆、思维等信息处理过程在教学中的应用;5.自主学习的教学: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培养策略和教师的角色;6.教师引导的教学:引导式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1.多种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2.记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1.儿童、青少年、成人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2.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与教育。
六、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教师行为与教师效能;2.学习策略、评价、激励和自我调节;3.教育潜能的发现与培养;5.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1.研究方法及其实施步骤;2.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3.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八、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1.学习障碍的概念、特征和诊断要点;2.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矫治方法;3.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总结起来,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
备考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1. 教育学心理学概述-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现象。
- 教育学心理学通常关注研究、发展和教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2. 研究理论2.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重点在于观察和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2 认知研究理论- 认知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个体能力的发展和信息处理的结果。
重点在于理解和解释研究者的思维过程。
-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2.3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理解,通过主动参与和合作进行。
-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和维果茨基。
3. 研究过程和教学策略3.1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估信息。
- 教师应根据研究者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等。
这些策略可以增强研究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的研究。
4. 教育评估与测试4.1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反馈。
- 合理的教育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持续改进。
4.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前者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后者用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5.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5.1 研究困难- 研究困难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和自信心受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困难,采取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
5.2 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需求是指学生在研究和发展上存在特殊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6.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研究伦理和教师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整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获取、加工、存储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意志过程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如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感知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包括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感觉的特性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则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三、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种类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一一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一一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一一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一一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一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一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一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一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一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叫绝对感觉阈限。
4、叫做绝对感受性。
5、绝对感受性的强弱是用来衡量的。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6、叫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
7、叫差别感受性。
8、差别感受性的强弱是用来衡量的。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1、,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受适应可以,也可以。
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即;以躯体运动为主,即。
10、大脑两半球功能具有性。脑两个半球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
右半脑
左半脑
别称
功能
负责内容
联结
12、言语区主要有两个部位,在额叶的后下部,负责;
位于颞叶的后下部,负责。
13、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包括
等。
名称
位置
7、会产生继时对比。
8、称之为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的后效很显著,又称。
9、视觉后像有两种:和。
10、叫正后像。
11、叫负后像。
12、感觉的补偿是指
。例如,
。
13、联觉是。
四、知觉的概述
1、知觉是指。
2、是的基础,是对感觉后的反映。
3、根据知觉的正确与否,可将知觉分为和()。
4、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过程。
24、正诱导:。
25、负诱导:。
26、同时性诱导:。
27、相继性诱导:。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的反映。
2、人的心理是的反映,而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5、现代心理学认为,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从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来看,;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
2、感觉适应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不同:
定义、例子
视觉的适应
嗅觉的适应
听觉的适应
味觉的适应
温度觉的适应
触压觉的适应
3、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则难以适应,因为是对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具有的意义,具有的作用。
4、在各种感觉适应的现象中,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5、称为感觉对比。
6、会产生同时对比。
4、,被称为距离感觉。
5、外部感觉是指,反映外部事物的感觉
6、是视觉的感觉器官。视敏度(视力)是指
。
7、对甜味最敏感,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最敏感,对苦味最敏
感。
8、皮肤觉基本形态包括、和等。
9、内部感觉是指,反映的感觉。
二、感觉测量
1、叫感受性,
就是感觉阈限。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
3、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来实
现。
4、神经元是,由
构成。5、神经元具有、和的功能
。
6、神经元有三类
类别
功能、作用
7、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包括,其主要功能是
。
8、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9、大脑皮层可分为四个部分。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以视觉功能为主,即;以听觉功能为主,即;
五个部分组成。
18、根据来源和形成的过程,反射分为两类:
名称
概述、功能
举例
无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信号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19、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
20、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它的基本过程是。
21、兴奋是,抑制是指的状
态。
22、扩散是,集中是
。
23、诱导是过程,以及
组成
功能
举例
脊髓
脑干
延脑
桥脑
中脑
间脑
丘脑
下丘脑
小脑
14、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中有重要作用,小脑功能缺陷还可能导致等。
名称
作用
躯体神经系
脑神经
脊神经
自主神经系
(植物神经
)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6、脑功能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是由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汇总
第
一、心理现象
1、心理学是的科学,又称。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
。研究现象,也研究现象。
3、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有。
4、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和()。
二、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是,是的反映过程。包括三方面:;;。
。
6、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7、能力有和之分,是。
8、气质有之别,但无,是。
9、性格有之差,是人格特征中的成分。
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1、是的动态表现形式,是的静态表现形式。
2、人的心理是,要用来看待人的心理现象。
第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是的器官,是的机能。
2、人类心理具有。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
、等。
5、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和。
6、物体知觉是。
7、空间知觉是。空间知觉包括三类:
、、()。
8、形状知觉指。形状知觉是共同具有的知觉能力,但知觉能力比的更高级。形状知觉是靠
来实现的。
9、大小知觉指。依靠视觉获得的大小知觉,决定于和。
2、认知过程是的活动过程,是的过程。它包括等。
3、注意不属于,而是。
4、所谓心理状态系统是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和暂时状态,它保证
,包括等。
5、心理状态是的过渡环节。
6、情绪情感过程是指
7、意志过程是指
。
8、认知过程是的基础;情绪情感过程是人认知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
和,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过程,必然会影响人的和
人物
标志
地位/评价
著作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流派
代表人物
研究对
研究方
主要观点、著作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格式塔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主义
《认知》默写答案
第
一、感觉的概述
1、感觉是指的反映。感觉是
的心理现象,是的起点。
2、感觉是的重要保障,是的必要条件。
3、感觉得种类
种类
定义、特点、举例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而意志过程又对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产生,使之得以保持和完成。
三、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是指,是
,反映了的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是的因素,决定着,决定着。
3、人格心理倾向主要包括。
4、需要是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
才能形成和发展;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
5、个性心理特征是,它是
第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
1、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
”
2、亚里士多德的《》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3、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1):
;(2):。
4、费希纳的《》,首创科学的实验方法,奠定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5、现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一个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