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4.5 有趣的测量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教案:有趣的测量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4章的第5节《有趣的测量》。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在于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

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讲解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课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长度测量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讨论解题过程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步骤。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展示换算关系,并用流程图展示测量步骤。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实际情景引入是一个关键点。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知识。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中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是进行长度测量的基础。

我会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明确换算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2篇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2篇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2篇大班数学教案好玩的测量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并进展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能用较精确的语言叙述自己测量的状况。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有测量的根本方法。

(2)物质预备:1、场地:四人坐一张大长方桌。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彩带、水彩笔、冰棍棒、吸管等),每组一套。

3、记录纸(四分之一大的A4纸)、记号笔,在黑板上画好大的记录表。

4、直尺、卷尺、皮尺等。

活动重点:了解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活动难点:把握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开头局部一、情景嬉戏,导入活动。

1、教师创设情景:“幼儿园运动会进展跳远竞赛,咱们班谁跳得最远?”2、请个别幼儿从起点线进展立定跳远,引出比拟方法——测量。

3、争论:你想用什么方法量?怎样量?4、小结:测量时,使用的工具一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一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才能测得比拟精确些。

根本局部一、幼儿操作,学习测量的方法。

1、教师:“请你量一量桌子的边有多长?你想选择哪种工具?为什么?”2、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并操作:测量桌子的长边和短边。

(可以选择教师供应的工具也可以用自身进展测量)3、幼儿沟通测量结果,教师点评稳固进展测量的正确方法。

二、更换测量工具,记录测量结果。

1、介绍记录表格:“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知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叙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2、幼儿进展测量活动。

教师引导:“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家具,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其中的一条边。

”3、争论沟通测量结果。

教师:谁来共享你的测量结果?教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觉其中的`什么隐秘?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通用10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通用10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用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或距离的远近。

2、知道在测量同一物体时,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3、明白测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在生活中比较远近或物体长短的经验。

2、学具:水彩笔、记号笔、吸管、丝带、积木、小木棍等;记录单。

教具:大记录单;各类尺子。

3、环境创设:布置能进行立定跳远空地,并有起点线。

活动过程:一、游戏“跳远比赛”导入活动。

1、请几位幼儿进行立定跳远,问“谁跳得最远?你怎么知道的?”2、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测量桌子的边长。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测量桌子边,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探索测量方法。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测量方法,集体讨论。

小结:测量时要一下挨着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并记录结果。

1、幼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再次测量桌子的边,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幼儿说出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在大记录单上进行统计。

3、讨论并分析:为什么同一物体的测量结果不同?小结:用自然测量法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使用的工具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四、集体讨论:生活中除了可以用木棍、丝带以及我们的手、脚等来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帮助我们得到最准确的测量结果?1、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各种测量工具名称。

(如: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小结:生活中测量不同的物体时,人们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尝试用测量工具再次测量桌子的边。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篇2活动目标:1、喜欢测量活动,能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测量结果。

2、探索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感知长度单位“米”,学习记录测量结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5《有趣的测量》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5《有趣的测量》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5《有趣的测量》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有趣的测量》,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5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1.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的正确运用。

2. 实际问题中的测量数据分析和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测量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讲解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有趣的测量》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测量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内容。

作业设计1.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题目。

2. 计算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测量计算题目。

3. 实践题: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记录数据,分析处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了解了测量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7)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际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 测量工具:介绍非标准单位测量工具,如脚步、手指等。

2. 测量方法:讲解如何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如测量长度、面积等。

3.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非标准单位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准确地进行非标准单位测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尺子、测量工具(如脚步、手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如脚步、手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测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内的物品。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分享他们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非标准单位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有趣的测量2. 内容:非标准单位测量、测量方法、实际应用3. 结构:清晰、有条理,突出重点和难点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非标准单位测量的理解。

2. 实践作业:在家中或学校进行一次非标准单位测量,记录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测量》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测量》。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以及学会使用简单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解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测量活动中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卷尺、教学图片等。

学具:幼儿用尺、测量卡片、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活动开始前,我准备一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小熊要过生日,它想测量一下自己身高,可是不知道用什工具,怎办?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测量工具重要性。

2. 讲解测量工具(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并展示这些工具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解。

3. 测量方法学习(5分钟)通过教学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学习测量方法,如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桌子长度为例,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教室里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测量2. 板书内容:(1)测量工具:尺子、直尺、卷尺等。

(2)测量方法: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用自己尺子测量一下家里桌子、椅子等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桌子长度:80厘米(2)椅子长度:5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

课后,我将对孩子们作业进行批改,解他们在家庭测量活动中表现,并对表现优秀孩子给予表扬。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是“有趣的测量”。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如何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并能够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

难点: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独立完成实际物体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实物模型、PPT课件学具:笔记本、尺子、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大小,比如测量身高、测量书桌的长度等等,那么你们知道长度有哪些单位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如何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物体的测量,每组选择一个测量对象,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等。

学生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

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为10米,宽度为8米,那么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呢?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教室的面积为80平方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1. 选择测量工具2. 确定测量对象3. 进行测量4. 记录数据5. 分析数据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测量你的身高,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略2. 请用尺子测量你的书桌长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大师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大师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大师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有趣的测量。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何将测量结果进行转换,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且能够通过测量活动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难点是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进行准确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测量,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体,如直尺、卷尺、绳子等测量工具,以及一些长度不一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

我会让大家分成小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

接着,我会讲解一些测量的基本知识,如何选择测量工具,如何进行测量,以及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让大家进一步理解测量和转换的方法。

比如,如果我们要测量一条绳子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子直接量,也可以用绳子量,然后进行转换。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大家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选择测量工具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直尺和卷尺分别测量一下你的桌子的高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测量和转换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对于那些在测量和转换上有困难的孩子,我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思考,比如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或者观察道路上的车辆长度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个实践情景——测量教室的长度,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之二》word教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之二》word教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之二》word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赏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经历测量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附送: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word教案贵小张勤奋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总结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伴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谁知道,我们国家承办这次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生:绿色奥运!绿色北京!师:是啊!北京正在加大绿化建设,(到2008年北京市的绿化率将会达到43。

1%)师:瞧!奥运村的奥运公园开工了,北京市政府决定,前期工程是植树。

消息一传出,许多植树公司都纷纷报名,表示希望承担这项工程。

二、探索问题,形成概念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师:市政府经过调查,发现有三家公司资金管理非常出色,最后一关是根据他们以前的植树成活情况来定。

于是派人对三家公司进行调查,采集回了以下信息:师:看了这些信息,你会建议市政府选择那家公司呢?请你先独立思考,决定后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各抒己见生答,师板书: 23/25 、18/20、43/50师:能一眼看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生:不能。

师:有办法吗?请大家赶紧动手吧。

〈学生计算〉汇报:有结果了吗?采用的什么办法?生说教师板书:92/100、90/100、86/10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 4.5有趣的测量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来学习如何使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测量,我已经准备好了刻度尺、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以及一些实际的长度物体,如书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

我会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使用刻度尺和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在测量过程中,我会提醒同学们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换算的方法,并让同学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些测量题目,并相互测量和交换答案,以此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测量方法:正确放置、读数单位换算:厘米→米、米→厘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刻度尺测量你的铅笔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用卷尺测量你的房间长度,并记录下来。

3. 设计一道长度测量的题目,并让同学进行测量。

答案:1. 铅笔长度:厘米2. 房间长度:米3. 设计的题目答案:长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实践测量中,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锻炼了自己的测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设计更多的测量题目,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自己的测量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测量的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测量》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尺子、理解长度测量方法以及运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

通过这些内容学习,让孩子们掌握基本测量工具使用技巧,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掌握尺子使用方法,解长度测量原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运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测量活动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度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教学课件、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测量对象(提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测量场景,如测量身高、书本长度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这些测量都是用什工具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什?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尺子基本结构、使用方法以及长度测量原则。

通过课件展示和实物操作,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测量题目,如:测量铅笔长度。

让孩子们观看老师示范,然后自己尝试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让孩子们互相合作,完成铅笔、书本等物体长度测量。

六、板书设计1. 尺子使用方法2. 长度测量原则3. 测量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某一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作业题目:思考还有哪些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长度测量?答案:可以自由发挥,如直尺、卷尺、量角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孩子对尺子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2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2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教案标题:有趣的测量教学内容:测量长度与重量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有趣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和秤,测量长度和重量;3. 掌握测量长度和重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2. 学会使用秤测量重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尺子、秤、不同长度和重量的物体若干、图片或实物示意图;2.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索有趣的测量。

”2. 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发表对图片中物体长度和重量的猜测,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呢?二、学习测量长度(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刻度,并说明尺子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拿一把尺子和一些物体(如铅笔、书、橡皮等),实践测量物体的长度。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体会。

三、学习测量重量(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秤,并说明秤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继续分组,每一组拿一把秤和一些物体(如水果、书包、钢笔等),实践测量物体的重量。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体会。

四、巩固知识(10分钟)1. 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或实物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测量长度和重量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和重量;2. 让学生分组解决一些情境问题,如:如果你有一条线和一块木板,你该如何用尺子测量木板的长度?如果你只有一把秤和一些物体,你该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设计测量实验;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六、总结归纳(5分钟)1. 归纳测量长度和重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有趣的测量方法;3. 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如何解决?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个关于测量的小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物体,测量它们的长度和重量,并写下观察结果和体会;2. 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玩一些测量的游戏,增加对测量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2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2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7)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课题是《有趣的测量》。

我们将要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主要涉及到第五章的第二节内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会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且能够进行数据的简单处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会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且能够进行数据的简单处理。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会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且能够进行数据的简单处理。

而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刻度尺、练习本等教学工具,同时也请学生们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测量的小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接着,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例题,掌握换算的方法。

3. 实践:然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且记录下测量结果。

5. 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厘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你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 请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你的桌子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3. 请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你的步长,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对刻度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4.5 有趣的测量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4.5 有趣的测量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4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情境导入
同学们,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当初他发明灯泡 时,为了得到一个大小适宜的灯泡,他让他的助手帮助测 量灯泡的体积,他的助手拿到灯泡后, 不知道怎么测量,过了一会儿,爱迪生 来询问结果时,看到他的助手一筹莫展, 爱迪生转身从他的实验室中拿出了一个 量杯,很快的就测量出了这个灯泡的体积,你想知道他是 怎样做的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土豆的体积就是升高水面的体积,升高的水面也是一 个长方体,它的长2dm、宽1.5dm 、高是0.2dm,利用 公式求出体积。 V = abh = 2×1.5×0.2 =0.6(dm³)
答:这个土豆的体积是0.6dm³
返回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3、将2个西红柿放入盛有250m水的量杯后,水 位上升至6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
返回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课后作业
用今天学习了方法,测
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返回
我们只需要测量水的体积就 知道了石头的体积,在数学 中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的体 积,我们称为排水法。
返回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测量它 的体积?在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小组交 流讨论?。
物体要完全浸没 在水里。 如果用第一种方法,容 器中的水不能溢出。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 里面容器中的水必须 注满。
水面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你能解释吗?
返回
长方体(二) 有趣的测量
原来如此: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8)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际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 测量工具的了解:介绍不同的测量工具及其用途。

2. 非标准单位测量:学习如何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如脚步、手指等。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非标准单位测量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非标准单位测量方法:掌握如何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测量过程。

难点1. 非标准单位与标准单位的转换:理解并掌握如何将非标准单位转换为标准单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绳子、脚步贴纸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测量工具,如脚步、手指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非标准单位测量的原理。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非标准单位测量的过程。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结果,总结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有趣的测量2. 测量工具:尺子、绳子等3. 非标准单位测量方法:脚步、手指等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在家中或学校进行非标准单位测量,记录结果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非标准单位测量的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2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2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有趣的测量|北师大版 (25)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测量。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有趣的测量》中的第2课时。

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意义及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难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米尺、直尺、厘米尺,以及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绳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际的长度场景,如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引导学生注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长度单位:接着,我会向学生们介绍米、分米、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并通过实物演示,让他们理解这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小组合作测量:学生们分成小组,使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际测量,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记录测量结果。

4.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和选择的长度单位分享给其他小组,并进行讨论,看看不同小组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以及他们选择的单位是否合适。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目:请学生们测量自己家客厅的长度,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记录。

同时,他们还需要思考,如果他们想要测量自己家房子的面积,他们需要使用哪些长度单位,并简要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以及他们在实际测量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二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二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活动目标】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

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

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下册4.5《有趣的测量》教案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下册4.5《有趣的测量》教案

2019年五年级下册4.5《有趣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石头。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1.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请问:1)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2)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物体并不是正方体或长方体,比如手表、发夹等等。

那像这样的物体还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那怎么办呢?2、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3、出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探究(出示自学提示)1、你有办法测量出橡皮泥的体积吗?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呢?2、测量石块的体积(1)每组拿出一块石块,小组相互讨论,你们组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准备怎样进行测量呢?(2)小组汇报测量方法,并回答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呢?(3)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测量方法。

(4)各小组到讲台前自选测量工具,开始测量,看看哪组的同学合作的最默契,测量的最快?(5)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组合作完成三、展示答疑四、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苹果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放入一块铁块后水面升高了4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3)一个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面放了一块石块,把石块从水中拿出来的时候,水面下降了3厘米,求石块的体积?2、智力大闯关(拓展题)(1)第一关:想办法测量鱼缸的容积。

(2)第二关:想办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3)第三关:想办法测量一块不规则木块的体积。

五、反馈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有趣的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

2×1.5×0.2=0.6(立方分米)教学反思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 页共5 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与 同学一起分享。
作业:
测量一个土豆 和一粒玉米的体积。
1.测量长方体容器底面的长和宽各是多 少,计算出底面积。 2.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测量水深, 做上记号并记录下来。 3.把石块放入容器中,测量水面上升的 高度,做好记录。
4.计算石块的体积。
操作要求:
1.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洒在桌面上,操 作完成后将器材整理好。 2.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仔细观察,服 从组长安排并和组长一起做好记录。 3.认真思考石块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组长的组织下, 小讨论可行的测量方案, 设计测量的步骤,确定 测量所需的器材。
将石块放入有适量水的容器里。 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 将石块放入容器,加满水后取 出石块。 两个相同的容器,石块放入甲 容器里,乙容器加满水,将乙容器 中的水倒入甲容器。 称石块的重量,计算石块体积。
方案一
测量的步骤
方案五
测量的步骤
• 1、选取一个与要测量石块材质 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石 块,测量并计算出体积。 • 2、分别称出两个石块的重量。 • 3、根据两个石块重量的倍数关 系,计算出要测量的石块的体 积。
试一试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4分米, 宽2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 高了0.5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 多少?
4.计算石块的体积。
汇报交流
(长度单位:厘米)(测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容器底面长(
),宽(
)。
2.放入石块前水面高( 3.放入石块后水面高(
பைடு நூலகம்
)。 )。
4.石块的体积是(
)。
计算石块的体积
解法1:放入石块前的水的体积与放入石 块后的总体积之差。 1.放入石块前的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后的总体积 3.石块的体积
试一试
2.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容
器,底面边长为5厘米,里面装有 一些水和一个铁块,取出铁块后 水面下降了4厘米,铁块的体积是 多大?如果每立方厘米铁重7.8克, 这块铁有多重?
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试一试
一个正方体鱼缸,棱长14 厘米,里面装有一些水,现放 入10条小鱼后水面升高了1厘 米,这些小鱼平均每条的体积 是多少?
方案三
测量的步骤
1.测量长方体容器底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计算出底面积。 2.把石块放入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满水水 。 3.取出石块,测量水面下降的高度,记 录下来。 4.计算下降部分水(石块)的体积。
方案四
测量的步骤
• 1.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 内加满水,把石块放入乙容器中。 • 2.将甲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倒满为 止。 • 3.将甲容器剩余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 杯中。 • 4.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 体积。
解法2:用“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的 高度”计算出体积。
方案一
水面升高了
(3.5-2.5)=1cm
上升的水的体积
= 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
测量的步骤
• 2.把石块放入容器中。 • 3.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 • 4.直接读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 块的体积。 • 1.向容器内加满水。
方案二
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
4.比比哪组纪律最好,完成最快。
记录数据:
(长度单位:厘米)(测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容器底面长(
),宽(
)。
2.放入石块前水面高( 3.放入石块后水面高(
)。 )。
4.石块的体积是(
)。
实际操作
测量的步骤
1.测量长方体容器底面的长和宽各是多 少,计算出底面积。 2.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测量水深, 做上记号并记录下来。 3.把石块放入容器中,测量水面上升的 高度,做好记录。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有趣的测量
测量石块的体积
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
1.将石块放入有适量水的容器里 2.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 3.将石块放入容器,加满水后取出石块
4.两个相同的容器,石块放入甲容器里, 乙容器加满水,将乙容器中的水倒入甲 容器 5.称石块的重量,计算石块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