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罪常见类型
电信诈骗常见的7种类型
![电信诈骗常见的7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61de7f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6.png)
电信诈骗常见的7种类型前有骗子冒充霍建华、吴彦祖,称在深山拍戏被打飞,后又冒充易烊千玺粉丝筹钱,甚至还有冒充bigbang来骗钱的,这类骗术看起来一点也不高明,但现实中就真的有粉丝失去理智,比如去年范冰冰生日的时候有骗子用“武媚娘”的微信名称,以范冰冰的名义骗粉丝的钱,同样躺枪的还有袁弘,在微信上被冒充邀约粉丝见面,还索要红包等等。
小融支招:你和明星没有那么大的缘分,再说,明星比你有钱多了,哪里需要你来给他钱,大家还是不要太操心。
骗术六:短信中暗藏木马链接犯罪分子发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一旦点击就可能盗取手机内的网银密码等信息,最终导致网银内的资金被盗。
同时,中毒的手机还有可能自动向通讯录中存储的号码再次扩散病毒短信,导致亲友“中招”。
为了达到目的,骗子往往会以各种夺人眼球的文字为噱头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比如“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看看你干的好事,身边的人都知道了”、“最近干吗呢?我整理了上次聚会的照片,记得去看哦,照片链接网址……”。
此外为达到目的,这些骗子的手段也是花样翻新,同时还很会抓热点,比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均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为由,诱使用户点击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
小融支招:好奇心害死猫,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律不点,收到类似的短信,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一概不回复并立即删。
骗术七:贵金属转账诈骗骗子通过病毒木马等方法获取了用户的网银账号和密码,为了骗取用户的手机验证码,完成资金盗取,骗子把用户的的网银用来买理财产品,比如“贵金属”等,制造资金丢失假象,再通过冒充银行或者支付网站客服给用户打电话,骗取验证码,进而盗走资金。
这类骗术比较高明,真假难辨,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稍不留神就容易掉进陷阱。
小融支招:凡是索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验证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别人!另外,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网银密码泄露,建议先挂失然后去柜台改密码。
骗术八:“网上购物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以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或者交易失败为由,告诉受害人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电信诈骗案件的种类及特点
![电信诈骗案件的种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af3e08844769eae009ed85.png)
电信诈骗案件的种类及特点随着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我国发展蔓延,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防范该类诈骗犯罪,我们例举常见的几种诈骗犯罪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猜猜我是谁”诈骗。
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三、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还税款。
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四、招工诈骗。
内容多以饭店、酒店等大型酒店招收男女公关、保安为名,以高月薪吸引受害人,当你打电话报名时,犯罪分子会告知受害人到某一地点进行面试,以面试通过但必须交纳押金、办理健康证等名目,骗取受害人通过银行帐户汇款。
五、是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
犯罪分子以短信或在报刊等媒体刊登重金求子、婚介等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买花篮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帐户上汇款。
六、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获知你身份后,会冒充某领导(你不一定熟悉)谎称在某地出差生病、遭遇车祸、上级领导孩子结婚需要礼金、出国费用不好支出等急需用钱理由,让你马上打一定数量款项到其指定的账户上救急,事后归还。
如果你汇款,你就被骗了。
七、虚构绑架诈骗。
你的通讯工具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子在边上假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
安全教育每周一主题
![安全教育每周一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c058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0.png)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本周我们将以“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二、电信诈骗的危害1. 财产损失: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
2. 心理伤害:电信诈骗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3. 社会信任度下降: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破坏了社会信任,使得人民群众对网络交易、通讯工具等产生恐惧心理。
4. 社会秩序受到影响:电信诈骗犯罪行为干扰了社会秩序,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带来困难。
三、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1. 常见电信诈骗类型(1)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
(2)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电商平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骗受害人购买,骗取钱财。
(3)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亲朋好友,以急需用钱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
(4)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导受害人投资虚假项目。
(5)虚假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虚构的中奖信息为诱饵,诱骗受害人领取奖品时汇款。
2. 防范措施(1)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
(2)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3)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4)网购时,选择正规电商平台,仔细核实商品信息,不轻易相信高额回报。
(5)收到中奖信息时,不要轻信,核实信息真实性后再做决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范意识1. 利用媒体、网络、社区等渠道,广泛宣传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定期开展电信诈骗安全知识讲座,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将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从小培养防范意识。
4.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范电信诈骗,形成全民共防的良好氛围。
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
![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d265cec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5.png)
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现在的社会中流传着⼀种新的诈骗⽅式,那就是电信诈骗,很多⼈都被这种骗局所欺骗,那么电信诈骗包括哪些内容呢?店铺的⼩编为您整理了这⽅⾯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电话⽋费、刷卡消费、通知退款、虚假中奖、低价购物、汇钱救急、引诱汇款、彩票特码等等⼀、电话⽋费不法分⼦冒充电信部门⼯作⼈员、警务⼈员致电事主,告知其⾝份信息被冒⽤捆绑了⽋费电话及银⾏账户,涉嫌洗钱,事主可能被判刑。
有的事主急于澄清⾃⼰,便将电话号码及存款情况告知不法分⼦。
此类诈骗多使⽤019、00019开头的⽹络电话或“⼀号通”捆绑的电话。
⼆、刷卡消费不法分⼦短信提醒⼿机⽤户,称其银⾏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查询电话。
⽤户如果回电,即被告知银⾏卡可能被复制盗⽤,应到ATM机上进⾏加密操作,逐步被引⼊“转账陷阱”。
三、通知退款不法分⼦冒充税务局、邮政局、银⾏等部门⼯作⼈员,谎称要进⾏退税、退多收款等,要求受害⼈将钱转存到其指定的银⾏卡。
所⽤号码多为00019*(国际IP电话),其提供的电话号码⼀般为4006*付费电话或铁-通“⼀号通”电话。
四、虚假中奖不法分⼦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中了⼤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续费、公证费等费⽤为由,指引受害⼈将钱汇⾄其提供的账户。
五、低价购物不法分⼦向受害⼈发送出售⼆⼿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托运费等费⽤才能进⼀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达到诈骗⽬的。
六、汇钱救急不法分⼦通过⽹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段掌握受害⼈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骗使受害⼈关⼿机。
关机期间,对⽅以医⽣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病或车祸⼊院,正在抢救,或谎称受害⼈遭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实施诈骗。
七、引诱汇款不法分⼦以群发短信的⽅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账号***”等短信内容⼤量发出。
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对⽅账号。
家庭电信诈骗防范和应对策略
![家庭电信诈骗防范和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0e32f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e.png)
家庭电信诈骗防范和应对策略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电信手段,以虚假信息为诱饵,骗取受害者财物的犯罪行为。
为了提高家庭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降低受害风险,我们为您提供以下防范和应对策略。
一、电信诈骗类型及特点1. 类型1. 冒充亲友:不法分子冒充受害者的亲友,以遇到困难、生病等为由,要求受害者汇款。
2. 假冒官方: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银行、运营商等机构,以涉嫌违法、账户异常等为由,要求受害者进行操作。
3. 投资理财:不法分子推荐虚假的投资项目、股票等,诱使受害者投资。
4. 网络购物:不法分子冒充商家或快递员,以退款、返利等为由,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汇款。
5. 征婚交友:不法分子冒充优质异性,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关系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汇款。
2. 特点1. 作案手段隐蔽: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电话等远程手段,避免与受害者面对面接触。
2. 作案手法多样:不法分子针对不同对象,设计多种诈骗 s。
3. 诈骗金额较大:电信诈骗往往涉及较大金额,对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
4. 跨区域作案: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跨地区、跨国作案,查处难度较大。
二、防范策略1. 提高防范意识1. 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2. 警惕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不轻信陌生人的求助、投资、退款等理由。
3. 定期关注媒体报道的电信诈骗案例,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2. 保护个人信息1. 不在公共场所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
2. 不在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
3. 定期修改银行卡、手机运营商等账户的密码。
3. 谨慎操作1. 遇到涉及资金操作的请求,务必谨慎核实对方身份。
2. 不要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
3. 购买商品、服务时,选择正规渠道,谨慎对待退款、返利等诱惑。
4. 加强沟通1. 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沟通,互相提醒防范电信诈骗。
2. 遇到疑似电信诈骗的情况,及时向亲友求助。
3. 主动了解亲友的投资、理财等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损失。
防电信诈骗笔记
![防电信诈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5335f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e.png)
防电信诈骗笔记一、电信诈骗常见类型。
1. 网络购物诈骗。
- 诈骗分子伪装成商家客服,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等理由,要求买家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进行退款操作。
实际上,他们是在骗取买家的钱财。
例如,买家收到短信称购买的商品因仓库着火无法发货,可点击链接办理双倍退款,一旦点击链接输入相关信息,银行卡内资金就会被转走。
2. 冒充公检法诈骗。
- 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称受害者涉嫌洗钱、诈骗等严重犯罪,要求其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以证清白。
他们会通过伪造的法律文书、警官证等增加可信度,很多受害者因为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导致财产损失。
3. 网络贷款诈骗。
- 诈骗者以“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的人。
在受害者申请贷款后,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账户费等各种名义要求先付款。
有人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对方称需先交1000元手续费才能放款,交完手续费后又以信用评分不足为由要求再交3000元解冻费,最后贷款没拿到,钱却被骗走了。
4. 兼职刷单诈骗。
- 骗子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承诺每单有高额报酬且操作简单。
最初会让受害者做几笔小额刷单并正常返款,获取信任后,就会要求刷大额订单,之后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返款。
例如,有人看到网上招聘刷单员,每单可赚20元,先刷了几单100元的,很快收到了返款。
接着被要求刷5000元的大单,刷完后却被告知需要再刷3单才能一起返款,结果越陷越深,损失惨重。
二、电信诈骗的防范措施。
1. 提高自身警惕性。
- 对于任何涉及金钱交易、个人信息提供的情况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那些突然联系自己并提出特殊要求的人。
如果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可以拨打当地的公检法办公电话进行查询,而不是按照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去操作。
2.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 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APP上注册账号并提供个人信息。
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与特征
![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f6e83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0.png)
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与特征电信诈骗犯罪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而日益猖獗的一种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法多样,具有隐蔽性强、操作灵活、涉案金额巨大等特点,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与特征,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1. 冒充公检法犯罪: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被害人有案底需要处理,以此骗取被害人的财物。
2. 投资理财犯罪:犯罪分子以虚构或隐瞒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为手段,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吸引被害人投资,并骗取被害人的资金。
3. 网络购物犯罪:犯罪分子在网上开设虚假的购物网站,通过低价诱惑和欺骗消费者,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4. 移动支付犯罪:犯罪分子利用移动支付平台的漏洞和用户的不谨慎,盗窃用户账户内的资金。
5. 套路贷犯罪:犯罪分子以高息贷款为诱饵,通过威胁、恐吓、侮辱等手段逼迫被害人还款,并不断增加利息和费用,使被害人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特征1. 隐蔽性强:电信诈骗犯罪往往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犯罪分子可以在背后进行操作,而被害人往往对其真实身份并不了解,难以判断真伪。
2. 操作灵活:电信诈骗犯罪具有多样化的手法,犯罪分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以适应不同的被害对象和环境。
3. 涉案金额巨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的特殊性,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多次作案从一个被害人身上骗取大量财物,其涉案金额往往高达上百万甚至千万元。
4. 高度隐蔽性: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地区、多个国家,犯罪分子通过使用虚拟身份、隐匿IP地址等手段,使得追踪和捕捉这些犯罪分子变得非常困难。
5. 受害人范围广泛:电信诈骗犯罪的受害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各个阶层和行业。
犯罪分子通过精心策划和精巧手法,能够让任何人成为他们的目标。
总结起来,电信诈骗犯罪的类型多样,特征明显,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0种常见电信诈骗类型
![20种常见电信诈骗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8f9f1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a.png)
20种常见电信诈骗类型1、“猜猜我是谁”诈骗分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让你猜猜他是谁,“连我声音都听不出来,”“你是,小杨……”“是啊,是啊,”当你不确定地报出一个名字,他马上予以承认,随即谎称近期将来看你,然后再以出车祸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
2、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谎称其犯罪被抓、生病或车祸住院、甚至遭绑架等,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
3、冒充“公检法”调查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账户有问题”,冒充电话局“提醒又欠费了,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
以各种手段先将你吓住,再通过犯罪团伙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将你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你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
4、利用二维码诈骗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谎称可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
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5、假称退还养老金、抚恤金一般会告知“您还有最后一笔钱没有领取,请您去某银行的自助设备上进行操作领取”。
这通常会针对不太熟悉电子设备的老年人,请小伙伴们一定提醒自己爸妈,如果碰到这样的陌生电话,一定不能听他的去银行。
如果去了,骗子就会一步步指引您将钱汇出到对方账户。
6、钓鱼网站一是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XX宝店铺,一旦你下单,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
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等你填好XX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的金额就会不翼而飞了,二是诈骗分子以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你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你的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7、虚构中奖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
一旦用户拨打“兑奖热线”,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
8、引诱短信如果你收到“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还未汇款吧,账号已改为××××”、“钱请还至账号××××”等内容短信,一定要看仔细哦,是不是你正好有资金来往的商业伙伴,最好先打个电话给你要还钱的朋友,核对银行账户,别想当然地以为就是对方而汇款。
关于电信诈骗防护,给全体教职员工的提示与责任告知书
![关于电信诈骗防护,给全体教职员工的提示与责任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12976f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3.png)
关于电信诈骗防护,给全体教职员工的提示与责任告知书尊敬的全体教职员工:您好!为了加强电信诈骗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提示与责任告知书。
请各位同事认真阅读,积极履行防范责任,共同维护我校的安全稳定。
一、电信诈骗常见类型及特点1.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以高收益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投资理财,最终骗取财产。
2. 虚假赌博网站:通过互联网开设虚假赌博网站,引诱受害者参与赌博,并在后台操控开奖结果,骗取资金。
3. 假冒公务人员:诈骗分子冒充公安、税务、海关等公务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进而骗取钱财。
4. 虚假中奖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受害者中了大奖,要求支付税费、手续费等费用,最终骗取钱财。
5. 冒充亲友借款:诈骗分子冒充受害者的亲友,以紧急情况需要资金为由,要求借款,骗取钱财。
二、防范电信诈骗的注意事项1. 提高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2. 核实信息:遇到涉及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的敏感信息,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轻信非官方信息。
3.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避免泄露给不法分子。
4. 不轻易转账: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等涉及资金操作的情况,要谨慎核实,确保资金安全。
5. 及时报警:如发现电信诈骗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及时查处。
三、教职员工的责任与义务1. 加强自我学习: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学习电信诈骗防范知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2. 宣传普及:主动向学生、家属等普及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3. 履行报告义务:如发现电信诈骗线索,要及时向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协助查处。
4. 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电信诈骗防范活动,共同打造无诈骗校园。
四、总结电信诈骗形式多样,手段层出不穷。
全体教职员工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和学生的财产安全。
同时,要积极履行防范责任,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常见的48种电信诈骗手法
![常见的48种电信诈骗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47702deefdc8d376ee327f.png)
1.QQ冒充好友诈骗。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2.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盗取财务人员使用的QQ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号码,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3.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
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
4.微信伪装身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5.微信假冒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6.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7.微信点赞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缴纳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8.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
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
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9.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10.虚构车祸诈骗。
犯罪分子以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8384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4.png)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一、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通讯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诱使他人自愿交付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具有隐蔽性、多样性、跨地域性等特点,让人防不胜防。
二、校园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型1.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优惠等手段诱骗受害者购买,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汇款。
2. 网络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发布虚假兼职信息,要求受害者先支付押金、培训费等费用,然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工资。
3. 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发布虚假贷款信息,以低息、快速放款为诱饵,要求受害者支付手续费、利息等费用。
4.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分子虚构投资项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受害者投资。
5. 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转账等。
6. 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发送虚假短信,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下载恶意软件等。
三、校园电信诈骗的防范措施1. 提高防范意识(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
(2)关注校园安全动态,了解新型电信诈骗手段。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2. 增强辨别能力(1)学会辨别真伪网站、链接、电话号码等。
(2)了解各类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提高识别能力。
(3)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1)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
(2)设置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改密码。
(3)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4. 谨慎对待网络交易(1)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避免私下交易。
(2)核实卖家身份,查看商品评价等信息。
(3)谨慎对待低价、优惠等促销活动。
5. 及时报警(1)一旦发现电信诈骗,立即报警。
(2)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转账记录等。
(3)协助警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48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
![48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d81b527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0.png)
48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一)QQ冒充好友诈骗“在么?我最近出了点事儿,急用钱,给哥们儿借点”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交话费、患病、急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二)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小王啊,有个工程需要打款,你赶紧转到622XXXX”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盗取财多人员使用的QQ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号,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三)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李总公司需要点资金运转,今天下班前就得到账,你转50万到这个卡号”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
(四)微信伪装身份诈骗“这就是我本人,肯定没有P过图”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理由骗取钱财。
(五)微信假冒代购诈骗“亲,正品海外代购,假一赔十,我家肯定是全网最低价”在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六)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大宝,男,5岁,身高110cm……”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的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七)微信点赞诈骗“点赞有奖!轻轻动一下手指,就有机会的大奖哦”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八)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XX有限公司,诚聘网络兼职,有意者请发简历至x邮箱”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
电信诈骗有哪几种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电信诈骗有哪几种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2856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b.png)
电信诈骗有哪几种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电信诈骗常见手段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
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
3、以销售廉价飞机票、火车票及违禁物品为诱饵进行诈骗。
4、盗取QQ号等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5、利用中大奖进行诈骗。
6、利用汇款信息进行诈骗。
7、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诈骗。
8、诱使扫描二维码图形(实则木马病毒)诈骗。
9、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10、以提供低息贷款为诱饵诈骗。
电信诈骗案呈高发态势老百姓遭遇电信诈骗是屡见不鲜的话题。
近些年,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内张贴上墙的警示提醒,报刊、网络上也有民警宣传的防骗知识;电视、广播中常听到老百姓被骗的惨痛经历和分析:人们到银行办理汇款、转账等业务时,都有工作人员的询问并填写说明等等防范手段与措施。
可奇怪的是,为什么还总有善良的人在前赴后继地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如今,电信诈骗在全国各地呈高发态势,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数据资料显示,仅在北京和上海两市,年前11个月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件较之年同期就分别上升了32.24%和44.6%。
据了解,电信诈骗的两个关键环节“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在目前尚没有“源头”管制措施。
而通信业务和金融产品的某些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诈骗方法,通常以集团化、专业化方式作案。
其运作模式主要是: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在幕后组织操纵整个犯罪实施,雇佣人员为诈骗窝点搭设网络平台、提供电信服务器以及改号服务;雇佣人员负责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诈骗电话并接听回拨电话;雇佣人员赴各城市转款、提现,将赃款转至多个不同账户,最后通过地下钱庄转移。
看似复杂的操作,其实所需的“道具”并不多。
从近些年破获的案件来看,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只需要建设一个假网站,租一个电信服务器,购买和办理一些电话卡和银行卡即可“开张”。
通过精心编写的诈骗“脚本”,骗取受害者信任后,让受害者将自己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8b60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0.png)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电信诈骗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这种犯罪形式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电信诈骗的现状、特点和防范措施,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一、网络电信诈骗的现状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涉案金额巨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仅 2022 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464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69 万余名,同比分别上升 5%和 766%。
诈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从最初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发展到如今的网络诈骗、社交软件诈骗等多种形式。
二、网络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以低价、优惠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先付款,收到款项后便消失无踪。
2、网络兼职诈骗以“轻松赚钱”“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参与网络兼职,如刷单、打字等,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求职者缴纳押金、保证金等费用,最后失联。
3、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核查,从而实施诈骗。
4、网络贷款诈骗通过发布虚假的贷款信息,以低息、无抵押等优惠条件吸引受害人申请贷款,然后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转账,最终贷款无法到账。
5、网络交友诈骗在社交平台上冒充异性与受害人交友,建立感情后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或者诱导受害人参与投资、赌博等活动,从而实施诈骗。
三、网络电信诈骗的特点1、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精心设计骗局,使得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
2、作案方式跨境化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跨境作案的特点,犯罪分子往往在境外设立窝点,通过网络对境内受害人实施诈骗,给案件的侦破和打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犯罪团伙组织化网络电信诈骗犯罪通常是以团伙形式作案,分工明确,有负责收集信息的、有负责实施诈骗的、有负责转移资金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e535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a.png)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支付的便利,电信诈骗案件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并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财产和敏感信息,本教案针对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
一、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类型1.1 电信诈骗的定义:指以电信渠道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或变造事实,欺骗公众或个人财产,获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
1.2 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1.2.1 伪冒身份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合法机构或人员,以获取对方的信任,骗取个人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1.2.2 假冒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处理案件的名义,要求被害人提供财产款项。
1.2.3 短信、电话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短信或电话,欺骗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1.2.4 钓鱼网站诈骗:诈骗分子利用伪造的网站或链接,引诱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从而获取个人敏感信息。
二、电信诈骗的危害与防范2.1 危害:2.1.1 经济损失:电信诈骗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严重,甚至导致个人破产。
2.1.2 个人隐私泄露:诈骗分子获取个人敏感信息后,可能用于进行更多的非法活动。
2.1.3 社会安全受威胁:大量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给社会治安和社会信任带来负面影响。
2.2 防范措施:2.2.1 保持警惕:时刻提醒自己警惕可能发生的电信诈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2.2.2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谨防泄露。
2.2.3 注意短信、电话内容:警惕来历不明的短信、电话,不随意点击链接或回复。
2.2.4 网络购物注意安全:选择正规、有信誉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注意保护个人支付账户信息。
2.2.5 增强密码强度:设置足够复杂和独特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防范黑客破解。
三、防电信诈骗的安全教育3.1 面向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教育方式:3.1.1 针对学生:通过开展校园宣传活动,教育学生注意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文字素材
![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文字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abd52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9.png)
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一、电信诈骗定义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工具,利用虚假信息、隐瞒真相、设置陷阱等方式,诱使受害人转账、汇款、购买虚假商品等,从而骗取财物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诈骗类型1.假冒公检法: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以证明清白。
2.虚假中奖: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受害人中奖,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3.兼职诈骗:犯罪分子以高薪兼职为诱饵,骗取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押金等费用。
4.谎称绑架:犯罪分子谎称受害人子女或亲属被绑架,要求受害人转账赎人。
5.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受害人支付货款后消失。
6.短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信息,如冒充银行、公安、快递等机构,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7.贷款诈骗:犯罪分子以低息贷款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支付高额手续费或以受害人名义贷款。
8.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亲友或同事,以急需用钱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三、电信诈骗特点1.手段多样性:犯罪分子不断变换作案手段,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陷阱。
2.传播迅速性:电信诈骗利用电信工具的广泛传播性,迅速扩散到各地。
3.诈骗隐蔽性:犯罪分子利用电信工具的匿名性,难以追踪和打击。
4.受害广泛性:电信诈骗受害群体广泛,从老人到年轻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四、防范电信诈骗方法1.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对于不确定的电话,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官方网站核实。
2.不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避免在不可靠的网络平台购物或输入个人信息。
3.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防止木马病毒入侵;不要在不可靠的网站或APP上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支付。
4.及时报警,提供相关线索;如遇到可疑电话或短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证据。
5.遭遇电信诈骗后如何处理: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对方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联系银行冻结账户防止资金流失;向相关部门投诉如银监会、消费者协会等。
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种类
![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c9c390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png)
1、利用网络电话冒充金融、社保、邮局、有线电视、电信部门及公、检、法机关诈骗。
嫌疑人冒充金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以涉嫌贩毒、洗黑钱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其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或直接转账,实施诈骗。
2、冒充消防、武警诈骗直接给受害人打电话,以购买帐篷、床等物品为名诈骗定金。
3、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诈骗通常盗取QQ号码、伪装成微信好友后与其好友聊天,以骗取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给客户转账为名诈骗钱款。
4、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退房税”等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进行诈骗。
5、冒充熟人诈骗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进行诈骗。
6、冒充95588或10086等客服短信,利用钓鱼网站以网银升级或兑换积分进行诈骗。
7、发送含木马链接的短息,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盗取银行卡号、密码进行诈骗。
8、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进行诈骗。
9、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10、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
11、开设虚假网站、网上钓鱼诈骗通过开设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站等进行诈骗。
12、其他诈骗方式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招工诈骗,网络征婚、交友、借精生子诈骗,炒股分红诈骗,冒充黑社会诈骗案,提供办证、办卡、贷款、招嫖诈骗,PS淫秽照片诈骗,网上购物刷信誉诈骗,扫描哦二维码诈骗,虚假公众号诈骗。
电信诈骗的犯罪态势
![电信诈骗的犯罪态势](https://img.taocdn.com/s3/m/043823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e.png)
电信诈骗的犯罪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日常生活转移到互联网上。
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而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便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信手段进行诈骗的行为。
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犯罪活动,其发案率和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电信诈骗是现代社会的以欺骗点对众多网民为主要特征的犯罪。
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假中奖诈骗这种骗局以“您已获得大奖”为诱饵,通过各种方式向被骗者索要各种费用。
2.假借公检法名义敲诈勒索骗子通常利用有关公检法机构名义,以恐吓手段指控被骗者违反法律,诱使其支付查封、解封、罚款、纳税等所谓款项。
3.兼职兼差诈骗骗子以打工、兼职、兼差等名义,向被骗者收取费用,诱惑其私自从事非法活动。
4.网络贷款诈骗骗子以高额利息、无抵押、快速放款等口号进行诈骗活动,让被骗者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5.通话费欠费诈骗骗子通常冒充电信工作人员,以用户正在欠费为由,利用各种手段诱骗用户支付费用。
二、电信诈骗的犯罪态势电信诈骗的发案率和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疫情期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增多,涉案金额也不断攀升。
1.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多样化骗子不断研究新的作案手段,如语音诈骗、虚假短信、虚假网站等,不断更新手段,以期不被发现。
2.目标对象更为年轻化电信诈骗犯罪的目标对象越来越年轻化,大多数是年轻人和老年人。
年轻人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容易上当,老年人则是因为不熟悉电子设备的使用而被骗。
3.作案者数量庞大随着电信诈骗案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电信诈骗的行列,使得这种犯罪活动的作案者数量庞大,这种犯罪活动仍然明显滞后于打击措施。
三、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电信诈骗已成为全球性的犯罪活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范,防止被骗。
1.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管是电话、短信或者电子邮件,都不应轻易相信陌生人所说的话,尤其是涉及到涉及到钱财的问题,更应慎重处理。
防电信诈骗培训材料
![防电信诈骗培训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3725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4.png)
防电信诈骗培训材料电信诈骗问题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我们迫切需要一份培训材料,来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
本文将针对防电信诈骗进行培训,并提供相关实用的防骗技巧。
第一部分: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及类型1. 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指的是利用电信媒体进行欺诈行为的犯罪行为。
主要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实施,目的是骗取他人的财产。
2. 常见电信诈骗类型:2.1 伪装冒充类:如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2.2 套路骗术类:如假借购物、抽奖等方式进行诱导,骗取信息及资金。
2.3 虚假投资类:如虚假理财、投资项目等欺诈手段。
2.4 虚假求助类:如冒充亲属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进行骗取财物行为。
第二部分:电信诈骗的危害与防范1. 电信诈骗的危害:1.1 经济损失:被骗者面临财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1.2 身心健康受损:被骗者常常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1.3 个人信息泄露:被骗者的个人隐私可能被泄露,导致更多的问题与困扰。
2. 防范电信诈骗的有效方法:2.1 提高警惕:保持对陌生电话、短信等的警觉,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所言所称。
2.2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
2.3 增强知识储备:了解常见的骗术手段,提高警惕性,及时发现并避免受骗。
2.4 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保持冷静、理性消费态度,警惕过低价或过好的交易诱导。
第三部分:防骗技巧与案例分析1. 防骗技巧:1.1 骗局辨别:通过对常见骗局的了解,能够辨别真假电话、短信,减少被骗的风险。
1.2 确认身份: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自我介绍,通过其他途径核实其身份信息。
1.3 建立安全密码:在交易过程中,建立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确保账户安全。
1.4 验证信息真实性:通过多方面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因不实信息而受骗。
2. 案例分析:2.1 假借赠送礼品的电话骗局:识别出自称赠送礼品的电话骗局,避免误入陷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诈骗犯罪常见类型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各种现代通信、互联网、投递业务以及电视、报纸、街头小广告等为媒介和载体发布虚假信息,并通过拨打电话、网络聊天等非接触性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中国反诈骗联盟根据常见犯罪案例进行了总结,电信诈骗犯罪按照虚假信息的传播载体不同,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通过邮寄投递的途径发布虚假信息诈骗。
常见的作案手段有:刮奖卡诈骗;征婚、求子诈骗;虚假招聘诈骗等。
第二类: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途径发布虚假信息诈骗。
此类手段的电信诈骗波及面大,侵害范围广。
常见的作案手段有:虚假中奖短信诈骗;信用卡消
费、欠年费诈骗;直接汇款诈骗;贷款诈骗;出售二手车,特价机票、火车票等低价商品信息诈骗;虚假退税信息诈骗;冒充熟人称其家人、好友出事诈骗等。
第三类:直接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诈骗。
常见的作案手段有:电话欠费诈骗;冒充领导或上级单位名义推销诈骗;虚假绑架诈骗;谎称亲属生病或出车祸诈骗。
第四类: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诈骗。
诈骗手段有:投资理财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中奖诈骗;征婚、交友诈骗;网络聊天中冒充熟人借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