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神经及感觉讲义传导路

合集下载

20单元十四内脏神经神经传导通路

20单元十四内脏神经神经传导通路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二)副交感神经
1、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S2-4脊髓节段骶副交感核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2、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节
睫状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耳神经节
器官内节 器官内副交感神经纤维
脑干副交感核 节前纤维到器官旁节或器官 内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相应器官。
谢谢观赏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自主、植物)神经
是支配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血管及腺体的传出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
(一)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部 C8-L3脊髓节段侧角的中间外侧核。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2、周围部 交感干:位于脊椎两侧呈串珠链状,上附 颅底下至尾骨前面合并。 交感神经节: 椎旁节:交感干神经节,一侧24 或25个。 椎前节:包括腹腔神经节、主A肾节、肠
较粗有髓神经纤维 较细有髓神经纤维或无髓神经纤维
5、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脑干、脊髓前角灰质 脑干、C8- L3侧角、S2-4骶副交
感核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二、内脏感觉神经(传入纤维)
内脏感觉神经胞体位于脑、脊神经节内,是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一部分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入脑干终止于孤束核,另有一部分随脊髓神经后 根入脊髓后角,具体上传的路径不十分明确,大致与躯体感觉相似。 特点: 1、自主传入纤维少,分布范围大, 对牵拉、膨涨、缺氧、感染敏感,对刀割,
骶副交感核 节前纤维到器官旁节或器官内 节换元后,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道和盆腔脏器。
第十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ppt-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ppt-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2020年10月2日
4
(一)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概观
(1)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脊髓T1-L3中间带外侧核
(2)椎旁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 每侧19-24个
节间支
交感干:
椎202旁0年10神月2日经节借节间支连成
5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2020年10月2日
16
(二) 副交感神经
1、组成
(1)低级中枢
1)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2)脊髓骶部:
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2020年10月2日
17
(二) 副交感神经
(2)周围部
神经节: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 脑神经、 盆 内脏神经
2020年10月2日
22
二、Visceral Sensory Nerve 内脏感觉神经
特点:痛阈高、弥散 牵涉痛 :概念及机制
2020年10月2日
23
2020年10月2日
24
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2020年10月2日
11
(一)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
颈部交感神经分布
1)经灰交通支返至第1— 8颈神经,分布至头颈上肢的 血管、汗腺、竖毛肌
2)至邻近动脉,形成 颈内、外动脉丛脉等

19内脏神经、传导路

19内脏神经、传导路

第五节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运动和腺体分泌的神经,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又称为称为自主神经系或植物性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1.交感神经概观(1)低级中枢:脊髓T l~L3灰质侧角椎旁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每侧约19~24个(2)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节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肠系膜上、下神经节同名动脉根部主动脉肾节(3)交感干:由椎旁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位于脊柱两侧,上起自颅底,下至尾骨前方汇合于奇神经节,分部: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尾部(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白交通支: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构成,呈白色,连于T l~L3脊神经与胸交感干之间,共15对(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灰交通支:连于交感干与31对脊神经之间,由无髓鞘的节后纤维组成,色灰暗,共31对2、交感神经的分布:(1)颈部1)颈神经节颈上神经节:最大,位于C1~3颈椎横突前方颈中神经节:最小,位于C6颈椎横突处颈下神经节:位于C7颈椎横突处2)分布①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神经,随颈神经分布到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②攀附动脉形成交感神经丛(颈内、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椎动脉丛),随动脉分布到头颈部的腺体、竖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③咽支: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④颈上、中、下节发出心上、中、下神经加入心丛(2)胸部2)分布①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12对胸神经,随其分布到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②胸1~5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加入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及心丛等③内脏大、小神经内脏大神经节后纤维穿经T5~T9神经节的节前纤维〈○腹腔神经节肝、胰、脾、肾、结内脏小神经节后纤维肠左曲以上消化管穿经T10~T12神经节的节前纤维〈○主动脉肾节(3)腰部1)腰神经节:4~5对,位于腰椎体前外侧与腰大肌内侧缘之间2)分布①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随腰神经分布于下肢血管、汗腺等②腰内脏神经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穿经L1~L2(3)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下肢(4)盆部1)骶神经节:2~3对,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奇神经节位于尾骨前方2)分布①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连于骶、尾神经分布于下肢及会阴部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加入盆丛,分布于盆腔器官交感神经分布概况1、低级中枢部;脑干的4对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S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2、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如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器官内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壁内3.颅部副交感神经Ⅲ节后纤维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睫状神经节Ⅶ节后纤维〈○泪腺上泌涎核○〈○舌下腺Ⅸ节后纤维下泌涎核○〈○腮腺耳神经节Ⅹ节后纤维胸腹腔器官(心、肺、肝、脾、肾),迷走神经背核○〈○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副交感神经节4.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随第2~4骶神经前根出骶前孔骶副交感核(S2~4)○盆丛盆内脏神经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副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一) 内脏神经丛内脏运动神经内脏刺激→内感受器→内脏感觉神经→中枢→ 内脏器官的活动 体液调节心浅丛位于主动脉弓下方 心丛的分支随动脉的分支 1、心丛 分布于心肌心深丛位于主动脉弓和气管杈之间2、肺丛:位于肺根的前、后方,其分支随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入肺3、腹腔丛: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周围4、腹主动脉丛: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及两侧、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之间,是腹腔丛沿腹主动脉表面向下延续的部分上腹下丛位于第5腰椎体前面,两髂总动脉之间5、腹下丛下腹下丛即盆丛,由上腹下丛延续到直肠两侧二、内脏感觉神经(一)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1、内脏感觉纤维数目较少,细纤维占多数,痛阈较高,对于正常的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主观感觉,但较强烈的内脏活动时可引起一定的感觉,如胃饥饿时的收缩可引起饥饿感觉;直肠、膀胱的充盈可引起膨胀感觉等2、内脏对切割等刺激不敏感,但对牵拉、膨胀、冷热、缺血等刺激则十分敏感3、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而且定位亦不准确(二)牵涉性痛定义:内脏器官的病变,在体表一定的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的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最新内脏神经解剖学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内脏神经解剖学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心丛
腹腔丛(腹腔节、肠系膜上
节及主动脉肾节)
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节)
上腹下丛 下腹下丛
心丛
腹腔神经节
上腹下丛 下腹下丛 (盆丛)
腹腔丛 主动脉肾节
肠系膜上丛
(五)、交感与副交感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位: T1-L3侧角
2.周围神经节的 椎旁、椎前节 位置
3.节前、节后纤 节后纤维较长 维长度
(换元)
b. 在交感干内上升、
下降止于上下位椎
T1
旁节(换元)
T1-5↑颈节
T6-10↑↓胸部
T11-L3↓腰骶
L3
c. 穿椎旁节(不换
元)→内脏神经
止于椎前节(换元)
内脏大N 腰内脏N 盆内脏N
3.节后纤维走向:
a. 经灰交通支到 31对脊神经,随 神经到体壁血管、 汗腺、竖毛肌
b. 神经丛 攀附动脉,随动 脉分支到脏器
限制性条件
近三年连续亏损,或三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 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 有违法行为 列入银行信用记录“黑名单” 未取得必须的批文 企业在改制中有未清偿的债务
要求提交的材料
1.企(事)业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副本及复印 件)、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有效证明;信贷业 务由授权委托人办理的,需提供企业法定代 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6.特殊行业的企业还须提供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特殊行业 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7.近三个年度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近期财务报表。成立 不足三年的企业,提交自成立以来的年度及近期报表; 新设法人主要股东如有三个年度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则 需提供,另外还有新设法人的验资证明等。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精品PPT课件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精品PPT课件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
损伤及表现:
④脊髓外侧索: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 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 腹后外侧核: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 觉粗触觉压觉障碍
⑥内囊、大脑皮质:
对侧相应支配区感觉障碍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核
(2)胸部交感干神经节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每侧有10-12个胸神经节
交感 干
胸神经 节
(一)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
胸部交感神经分布 1)经灰交通支至12对胸神经,分布 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2)T1-5 肺丛、心丛、食管丛等 3)T5-9 内脏大神经
腹腔神经节换元 4)T10-12 内脏小神经
④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神经表现 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 无病理反射等;损伤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 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 偏向同侧)。
二、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 外的影响和控制躯 体运动的一切传导 路径.
(二) Extra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
对侧头面部痛、温觉 及触压觉障碍
(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1.视觉传导路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锥细胞
视神经
视杆细胞
1
2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鼻侧纤维交叉、 颞侧纤维不交叉
3
视辐射
经内囊后肢
距状沟上 下皮质
(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全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颞侧偏盲

人体形态学课件内脏神经(很完整)

人体形态学课件内脏神经(很完整)
自主调节功能
内脏神经能够在没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以适应机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 化。例如,当人体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当人体处 于安静或休息状态时,副交感神经会兴奋,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05 内脏神经在临床医学中的 应用
内脏神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内脏神经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1 2
心脏节律调节
内脏神经通过调节心脏的节律和传导系统,影响 心脏的跳动和血液输出,与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血管张力调节
内脏神经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和张力,影响血压和 血流量的变化,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
3
心血管反射调节
内脏神经参与心血管反射的调节,如压力感受性 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等,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 态平衡。
04 内脏神经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
01
02
03
神经调节
通过内脏神经纤维传递神 经冲动,快速、精确地调 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体液调节
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在血 液中传播,间接地影响内 脏器官的功能。
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 持内环境稳态中相互补充, 共同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内脏神经的反射弧与反射机制
内脏神经可调节肺血管的舒缩和张力,影响肺动脉压力和肺血流量,与肺动脉高压、肺栓 塞等疾病有关。
06 内脏神经的研究进展与未 来方向
内脏神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早期研究
早期的内脏神经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 学描述和生理功能方面,如内脏感觉 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分布、传导通路等。
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 的交叉融合,内脏神经的研究已经深 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对内脏神经的 生理、病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2.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 上丘臂 视神经 顶盖前区 视交叉 两侧动眼 神经副核 两侧视束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
(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2.瞳孔对光反射: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 射消失(阴性)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 射存在(阳性) ②动眼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 射消失(阴性)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 射消失(阳性)
4. 锥体系损伤及表现
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 同侧面肌核下瘫 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 同侧舌肌核下瘫
⑧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
对侧面、舌肌核上瘫
(二) Extra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
1.组成: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 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 小脑、网状结构等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2.特点: ①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多级神经元传导 ②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 ③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 势和习惯性动作。 ④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 能的实现必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 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
(6)节后纤维的去向:
1)攀附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血管、汗腺、竖毛肌
2)形成动脉丛 (伴动脉及分支) 3)直接到达脏器
(一)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
3、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交感干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交通支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一)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传导路脑膜脑血管等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传导路脑膜脑血管等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位于脑和脊髓内 周围部: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等处的感受器。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植物神经或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的效应器
肋间后A
腰A
感觉传导 第一级 第二级
通路
神经元 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 脊神经 薄束核
本体感觉 节
楔束核
第三级 交叉 投射中枢 神经元 部位
腹后外 延髓 中央后回中上
侧核
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躯干和四肢 脊神经 脊髓后角 腹后外 脊髓 中央后回中上
浅感觉

Ⅰ,Ⅳ-Ⅶ 侧核
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头面部 浅感觉
视觉
胸腹壁、肝、脾、肾、胰 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 器及下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比较内容 低级中枢部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外侧核 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神经核
周围部神经节 节前、节后F长短
椎旁节和椎前节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 与中央旁小叶前部的
⊙ 锥体细胞
皮ⅹ质脊髓 皮质脊髓 侧束
前束
⊙ 脊髓前角细胞
脊神经
躯干、四肢骨骼肌
2.皮质核束
起始:中央前回下部 行径:内囊膝 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
动眼N核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感觉传导通路概述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感觉传导通路概述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感觉传导通路概述内脏感觉传导通路在很多方面和躯体感觉传导通路很相似。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穿行于自主神经节或神经丛内,也可以行于躯体神经内,中枢突伴随躯体感觉神经纤维经脑神经或脊神经后根进入CNS,在CNS内形成复杂的联系以介导自主性反射和内脏感觉。

来自内脏和血管的一般内脏感觉神经纤维伴随其运动神经纤维一起走行,这些纤维都属于胞体位于某些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所发出的周围突。

一般包含在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及其他一些脑神经中;沿第2-4骶神经走行的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走行于胸和上腰段脊神经内的纤维,经过交通支并沿着交感神经支配的内脏和血管走行分布。

迷走神经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下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咽和食管壁,并与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共同作用于咽部,参与完成吞咽反射。

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还分布于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在胸部,迷走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心脏、大血管壁、主动脉小体和感受血压升高刺激的压力感受器。

在肺内感觉纤维随肺丛分布,到达支气管黏膜,可能参与咳嗽反射;到达支气管肌的感觉纤维末梢呈卷须状围绕在肌细胞周围,有时被称为肌梭,可以感受肌细胞长度变化的刺激;分布于肺泡间结缔组织的球形末梢与分布于肌细胞上的末梢一起,可以引发 Hering- Breuer反射;分布于肺动脉外膜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可能是压力感受器;分布于肺静脉内膜上的可能是化学感受器。

迷走神经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末梢还分布于胃肠道的壁内、消化腺和肾。

分布于内脏及其管壁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对牵拉和收缩刺激发生反应。

来自胃的刺激可以引起饥饿和恶心的感觉。

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舌咽神经节内,它们的周围突分布于舌后区、腭扁桃体和咽壁,但并不分布到味蕾。

此外,还分布到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它们分别含有对血压和血流中化学成分改变敏感的感受器。

由这些感受器传入的信息是形成血液循环和呼吸反射的重要基础。

内脏运动神经ppt课件

内脏运动神经ppt课件
迷走N背核
脊髓S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2.副交感N节 (1)器官旁节 睫状N节 翼腭N节
下颌下N节 耳N节
(2)壁内节 颈部和体腔脏器的壁内
编辑版ppt
34
3.节前F走行 (1)脑干发出的副交感N节前F
动眼N 动眼N 睫状 瞳孔括约肌
副核
N节 睫状肌
上泌 涎核
面N
翼腭N节 泪腺
下颌下腺 下颌下N节 舌下腺
靠近同名A根部
编辑版ppt
13
3.节前F走行白 脊 侧脊支角N→→→椎白前旁交根节通→交通支 N
3个去向:
①终于本节
②终于上位 或下位椎旁节
椎 旁 节 编辑版ppt
侧角 前根



14
终于 颈上节
颈中节 颈下节 的节前F
起始于T1-5节段侧角 经T1-5脊N→白交通支 →胸交感干上升而来
编辑版ppt
7.意志控制方式:
自主神经 植物神经
编辑版ppt
4
(二)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T1~L3侧角 2.交感N节 3.(节1)前椎F旁走节行 4.(节2)后椎F前走节行
编辑版ppt
5
(1)椎旁节 (交感干N节)
纵列于椎体两侧
每侧19~24个 借节间支相连
组成交感干
分颈、胸、腰、盆部
编辑版ppt
T7
T8
T9 T10 T11
内脏小N
腹腔N节
肠系膜
T12
上N节
L1 L2
腰内脏N
主A肾节 肠系膜
L3
编辑版ppt
下N节18
T5 T6 T7 T8
T9
T10 T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颈部:
主要分布①随颈脊神经分布头、颈 及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形成颈内、外动脉丛,并随之 分布;③构成心丛,分布心。
2、胸部:
主要分布:①随胸脊神经分布胸部 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形成 许多小支,参与心丛,肺丛和食 管丛等;③构成内脏大、小神经, 穿膈肌到腹腔内脏器官。
交感神经的分布:
躯体传入的特点
内脏传入的特点
传入途径: 基本阐明,功能联系 比较分散,定位不够准
较为明确,定位准确 准确
反射特点: 可引起感觉,反应灵 一般剌激不引起感觉,
敏、迅速、准确
阈值较高时可引起感觉
但反应不敏感,定位不
准确
刺激种类: 一般刺激都可引起感 对牵拉、扩张、缺血、
觉 (针刺、切割、烧 痉挛等刺激非常敏感
5、盆部:
主要分布:①随骶尾脊神经分布。 ②构成盆丛,分布盆腔器官。
副交感神经:
脑干副交感神经分布:
①动眼神经:
动眼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 (换元)→瞳孔括约肌、睫状 肌。
②面神经:
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 泪腺。
上泌涎核→面神经→鼓索支→舌神 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 下颌下腺。
③舌咽神经:
觉的传入 (1)随Ⅶ、Ⅸ、Ⅹ传入脑干(孤束核)。 (2)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后角。 2、内脏痛觉的传入 (1)气管杈平面与膀胱颈平面之间的内脏痛觉传入
主要随交感神经走行。 (2)气管杈平面以上膀胱颈平面以下随副交感神经
走行。 (3)浆膜壁层、肠系膜根、肝胆区与疼痛有关的内
脏传入走在肋间神经或膈神经之中。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中枢: 1.中枢部 ①高级中枢:
各级脑(脑干内的生命中枢、间 脑的体温、摄食、水平衡中枢 等)。而最高级中枢在边缘叶 (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 齿状回和海马)和一些皮质区 域及皮质下核,共同构成边缘 系统。
②低级中枢:
脊髓侧T核1~。L3节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 脑干副交感核 动眼神经副核、上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 腮腺。
④迷走神经:迷走背核→壁内节→ 颈、胸、腹部脏器
副交感神经:
骶副交感神经(盆神经): 由骶维2,~加骶入4副骶交神感经核前发支出,纤出
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形 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 主要分布结肠左曲以下部 消化道和盆腔器官。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位 T1~L3灰质侧角 外 周 节 椎旁节、椎前节
脑神经副交感核
S2~4灰质侧角 器官旁节、壁内节
节 前 、 节前纤维短,节 节前纤维长,节后
后 纤 维 后纤维长
纤维短
分布范围 广泛,与肾上腺 较为局限,皮肤和肌肉
构成交感—肾上 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腺素系统
都无副交感神经
功 能 对抗副交感神经 对抗交感神经
牵 涉 痛:
1、概念:
某些脏器患病时,常在体 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 敏,甚至痛觉的现象, 称为牵涉痛 (胆囊炎引 起右肩疼痛;心绞痛引 起左上臂区疼痛;小儿 肺炎引起腹痛;阑尾炎 引起脐周疼痛)。
2、机理:
患病器官和发生牵涉痛的 体表感觉传入位于同一 脊髓节段。
感觉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概述:
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 背核。 骶副间交外感侧核核。脊髓S2~S4节段的中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形成: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低级中枢 (脊髓灰质侧角),第二级神经元 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节或椎前 节)。第一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为 节前纤维(白交通支),它伴躯体 运动纤维一道离开脊髓,进入脊神 经前根,再随脊神经前支行走,最 后进入交感神经椎旁节(19~24个)
颈节3个, 胸节10~12个, 腰部3~5个, 骶部2~3个, 尾部1个。
在脊柱两侧串联形成交感链。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的分布:
①进入相应的交感神经椎旁节, 与节内神经元形成突触。
②进入相应的交感交感神经椎 旁节内后再上升或下行一 段,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 交感神经椎旁节。
③穿过相应的交感神经椎旁节, 终止于交感神经椎前节。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由中枢部和周围部两部份组成,中枢部位于脑和脊髓内,周围 部则存在于脑神经和脊神经内。
内脏运动神经:
3、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的区别:
脊神经
内脏神经
分 布: 骨骼肌
心肌、平滑肌、腺体
纤维种类: 一 种
多数器官为双重支配
分布方式: 一级神经元 两级神经元
分布形式: 神经干
3、腹部:
内脏大神经(胸5~9)穿膈肌终于腹 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
内脏小神经(胸9~11)穿膈肌终于 主动脉肾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
分布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 上的消化管。
4、腰部:
主要分布:①随腰脊神经分布下肢 皮肤、汗腺、竖毛肌和血管。② 形成腰内脏神经,终于肠系膜下 神经节,分布结肠左曲以下的消 化管。
一、传导通路的概念:
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是由多个神经元联系起才能完成的, 因此把这种神经元链称为传导通路。
二、传导通路的分类:
体躯感觉传导路:浅、深感觉、平衡觉和位置觉传导路。
感觉传导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一般内脏感觉、嗅觉、味觉传导路。
④少部份纤维直接到达肾上腺 髓质。
胸1和~胸颈6:交相感应神的经交节感。神经节 胸6和~胸邻10近:的相交应感的神交经感节神。经节 胸11旁~腰节3和:腰相骶应部的交交感感神神经经椎椎
旁节。
交感神经分布:
换元后的纤维走向:
返回相应的脊神经中随之分布。
襻附动脉管壁形成神经丛随之分布。
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神经丛
纤维种类: 较粗、A纤维 较细、B、C类纤维
活动方式: 随意运动
不受意识支配
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虽为两个部份,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躯体刺激作用于人体,除了可引起躯体反射之外,还可引起相应的 内脏反射。
内脏感觉纤维:
所有的内脏神经都有感觉纤维(传入纤维),其传
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节)和脑神经 节(三叉神经半月节)内。
精品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
内脏神经:
1、概念与功能:
内脏神经是指控制和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活动的周围神经。它由脊神经和 脑神经中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的神经纤维所共同构成。
其功能是对内脏器官起调节作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人体正 常的生理功能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2、内脏神经的组成:
内脏感觉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