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合集下载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冯特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冯特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冯特
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冯特自称他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他的某些观点由铁钦纳继承,发展成为构造心理学。

他的主要贡献是使心理学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学科。

19世纪中期的心理学家在冯特以前开始进行一些心理学实验,但那时的研究大
都结合在实验生理学之中,是在生理学实验室里进行的,由于冯特在理论和研究工作两方面的努力,才使心理学既脱离哲学又同生理学分开走向真正独立的道路。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是指一种以生理学方法研究的心理学。

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它和一切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因此必须找出一种能够测定直接经验的特殊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就是在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中采用的内省实验法。

在他之前,由于心理实验和生理实验难以区分,纯内省的的哲学心理学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冯特依循实验程序得出的内省报告使
纯内省的哲学心理学开始变为历史,另一方面,由于内省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直接经验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因而冯特又使实验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实验严格区分开来。

尽管冯特的内省实验法仍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以至引起后继实验家的许多非难,但心理学家大都承认他作为第一位实验心理学家的历史贡献。

冯特是一位多产的心理学家,他在晚年(1900-1919)出版的10卷《民族心理学》也是近代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项突出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c.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 d.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 ·左半球:①言语功能占优势②概念形成 ③逻辑推理④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①不需言语参加的②空间知觉 ③形象思维④音乐⑤美术⑥情绪表达⑦识别能力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美·斯佩里}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右半秋—空间知觉优势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 ·激发动机:需要、内驱力、诱因、情绪。

·情绪理论: (1)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2)丘脑理论:美-坎农 (3)、认知理论:美-沙赫特 (4)、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伊扎德 ·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敌意、焦虑】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四种体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体液说:希波克拉特:朴素唯物主义、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度,黑胆汁-抑郁质 2、体型说:德·克雷奇米尔 美·谢尔顿 斯蒂文斯 3、激素说:美·伯曼 甲状腺型: 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易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型、灵活性 2、高级N活动类型: 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征之间不同组合,理论上12种活动类型。

心理学题库

心理学题库

2011心里学+2013心理学题库。

(百度)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弗洛伊德B、冯特C、华生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表现在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A、名片效应B、权威效应C、知性效应 3、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

A、班级 B、学校 C、课堂 4、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A、美国 B、德国 C、前苏联5、奥苏伯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A、综合协调B、先行组织者C、有意义接受学习 6、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A、内部动力 B、自我动力 C、推动力7、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罗杰斯B、耶尔克斯和道德森C、埃里克森和艾利斯 8、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率和对比率。

A、活动率 B、想象率 C、客观率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变化不大 10、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

A、元认知感觉 B、元认知理解 C、元认知体验 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

A、逆向迁移B、纵向迁移C、负迁移1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 13、创造性最主要的特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种。

A、敏感性 B、流畅性 C、新颖性14、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

A、六级水平三个阶段 B、四级水平六个阶段 C、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15、从自我意识的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莱比锡学派

莱比锡学派

莱比锡学派引言:莱比锡学派是以威廉冯特为代表的一门心理学学派,1879年12月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他出版了许多著作,其中又以他的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冯特还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

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以后,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莱比锡学习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这些学生学成回国以后,成为各国心理学发展的先驱人物。

他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莱比锡学派,威廉冯特正文:1.1冯特生平:1855年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炎症引起的变性器官之神经变化》。

1855-1874年,冯特一直在海德堡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1858年,受聘担任H.赫尔姆霍茨(H.Helmhltz)的助手。

当时规定所有想在巴登接受国家医学考试的人,都需在生理学实验室接受一个学期的训练,于是冯特帮助训练这些学生,对肌肉的痉挛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作标准化的实验。

在从事生理学研究的同时,冯特关于心理学是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概念开始形成。

他对新心理学的最早建议见于《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

在这本书里,冯特除了报道他最初的实验外,还对新心理学的方法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第一次讲到“实验心理学”。

1873-1874年,冯特刊布其重要的心理学著作《生理心理学》,该书被视作新心理学进展的记录。

1875年,冯特应聘出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开始了其漫长但也是最重要的学术时期,他在那里工作了45年。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出现,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新心理科学的诞生。

1920年,冯特写成自传《经历与认识》一书,回忆了他在心理学领域中艰苦奋斗的一生。

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便于1920年8月31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88岁。

2.1冯特心理学内容:心理学的对象:冯特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综合试题1

普通心理学综合试题1

普通心理学综合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D)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B、1877C、1878D、1879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外的心理现象C、除动物外的心理现象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人格4、心理反映具有(C)的特性。

A、稳定性和灵活性B、抽象性和形象性C、能动性和主观性D、客观性和主观性5、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B)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6、(C)以研究知觉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

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7、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是一种典型的(B)的观点。

A、遗传决定B、环境决定C、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D、辩证唯物主义8、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B)。

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9、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B)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

A、心理特征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10、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B)A、控制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11、人类的(C)高度发展,占整个大脑皮层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心理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A、顶叶B、枕叶C、额叶D、颞叶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A、反射B、扩散和集中C、兴奋和抑制D、泛化和分化13、“谈虎色变”,属于(B)活动。

A、无条件反射B、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本能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14、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于是对其他刺激的饿反应就回逐渐消失,称为(D)A、消退抑制B、超限抑制C、外抑制D、分化抑制A、分化B、扩散C、相互诱导D、泛化16、当若干个条件反射按照固定顺序出现,多次训练后,刺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于是一个刺激会陆续出现一个个反射活动,称为(D)A、分化B、兴奋扩散C、泛化D、动力定型1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B)。

2014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题

2014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1、一般认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一般认为,在心理学理论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兴起的三大理论派别,它们是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3、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认识过程。

4、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统称为个性心理差异,或个性心理特征。

5、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6、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7、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学好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这是现代化社会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二)判断题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心理现象的科学。

(×)2、任何心理现象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机能。

因此,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就能产生心理现象。

(×)4、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大脑皮层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一种物质,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

(√)5、心理过程一般是指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

(√)6、调查法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为等外部表现,以及该言行的先行条件和后果的细致观察去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7、个性倾向性体现在个性心理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几个方面。

(×)8、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普通心理学是主干。

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既是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9、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幼儿心理学选择、判断题(会考)

幼儿心理学选择、判断题(会考)

《幼儿心理学》选择、判断题(2016)『第一章』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4、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心理过程)5、察法是幼儿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获得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对)6、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称为:(作品分析法)7、“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第二章』1、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可变性 )3、现在的孩子比过去孩子聪明,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可变性 )4、视触协调出现的标志是(能伸手抓到东西)。

5、皮亚杰把儿童的的思维的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6、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

其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证明,生理成熟对儿童学习技能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8、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提前学习对孩子并没有多大作用。

(对)9、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危机期 )。

『第四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适应2.(1)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暗适应,刺激强度降低,感受性提高(2)电影院走到光亮处,明适应,刺激强度提高,感受性降低3.适应可以是感受性提高或降低4. (感觉的相互作用):(1)先后(继时)对比:先吃中药再吃糖,会更甜。

(2)同时对比:月明星稀(3)灰色的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的背景上更加明亮。

《当代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当代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一)简述认知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对心理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迅速发展。

这些影响大致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是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领域的扩大。

其次是从心理物理函数的收集走向对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揭示。

再次是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最后是重视个别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对个案的研究。

(二)简述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部原因1.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自身发展的矛盾运动(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正式独立地成为一门科学。

(2)冯特、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

(3)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全放弃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把注意、意识、记忆、思维和推理等打入冷宫,使心理学成为了“无头脑的心理学”。

(4)托尔曼的折中主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内,把控制行为反应输出的内部因素——中介变量引入到对有机体的行为的研究中。

(5)继托尔曼和巴特莱特之后,赫尔和许多心理学家都把中介变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特别是推向到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如思维、记忆、问题解决和语言等领域。

因此,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内部经历长期矛盾、冲突与探索后所孕育的结果。

2.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外部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1)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2)其次,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认知心理学从通讯科学理论中引入了以下概念:第一,信息装置。

第二,信息编码。

第三,通道容量。

第四,“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连续的过程和平行的过程)。

(4)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三)简述特征匹配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该理论的评价1.主要观点(1)该理论认为,模式是由若干元素及其之间关系的特征组成的结合体。

(2)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分析,抽取出该刺激模式的有关特征或属性,然后将抽取出来的特征或属性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了最佳的匹配,来自外部的刺激信息模式就获得了识别。

普通心理学填空题

普通心理学填空题

普通心理学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语言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具体思维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物理学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1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3.大脑皮层主要分为颞叶、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枕叶是视觉中枢。

14.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

15.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

16.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两种。

17.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构成的。

18.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19.注意具有如下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信息的整合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预测与预见功能等。

20.注意的品质特性有:注意广度(或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

21.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清楚地意识到的对象的数量。

22.人的注意根据目的与意志努力不同可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或随意后‟注意。

运动心理学试题

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20空*1分)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向性和神经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

4、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两大类。

5、按动机的来源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内部运动动机和外部运动动机。

6、1979年,维纳在二维归因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第三个维度,即可控制性。

7、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8、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身体锻炼在情绪改善方面的心理效益包括改善心境、降低焦虑水平、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和降低抑郁。

26、身体锻炼对老年人在认知类方面的心理效益包括有助于反应速度的保持、延缓记忆的衰减和改善动作表象和动作记忆。

27、放松训练对减轻严重受伤和损伤康复过程中带来的疼痛和应激是有帮助的。

28、在属于认知调控技术的心理干预手段有思维阻断和认知重建。

29、积极的生活应激与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30、用于测量团体凝聚力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

31、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二、判断题(10*1分)1、心理学研究有助于认识自我,破除迷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Y)2、观察法属于心理学特殊方法。

(N)3、角色行为是人格中最多变的部分,个体的行为会随他知觉到的环境变化而改变,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相同的角色。

(N)4、运动项目特征和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N)5、获得成功的动机比回避失败的动机强的人,更倾向于选择特别难的任务。

(N)6、根据维纳的三维归因模式,能力属于一种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

(N)7、乒乓球、羽毛球在接发球时,需要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广阔的内部范围内。

基础心理学测试题1

基础心理学测试题1

咨询员单选题(应有133 -实有160题)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B)1877(C)1878(D)1879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

(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B)社会对心理制约(C)心理现象产生机制(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 )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

(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人格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

(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A)研究人的行为与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与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与影响因素10、( )以研究知觉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

(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1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 )。

(A)人的行为与影响因素(B)影响与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与影响因素1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 )。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受自然科学影响,德国学者冯特于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在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中叶,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始于1879年,当时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摆脱了投机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直接经验。

但是,冯特在这里研究的不是感觉和感知本身的心理活动,而是感觉或感知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的和被感知的。

根据冯特的说法,可以分析这种直接经历(心理学或意识)。

心理分析后无法分析的成分是心理成分,即心理成分的最小单位。

而人们的心理,正是通过联想或知觉将这些心理因素整合到人们的直接体验中。

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分析心理因素,并发现这些因素组合成复杂概念的原理和规律。

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着眼于人们的内在意识,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和“自我体验”。

从本质上讲,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基本上是对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成就的全面历史总结。

他的心理系统的主要趋势仍然保留在当时的英德两国的经验主义和知觉的传统心理学思想中,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大的突破。

此外,冯特心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理想主义的。

因此,冯特的优点不在于其自身的心理学本身,还在于他对心理学的不朽贡献,这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使心理学完全脱离了数千年来与其他学科的依附状态。

总结并建立了全新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利用建立的心理实验室,培训了一支国际心理专业队伍,有效地促进了各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冯特的学生)在192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所说:“冯特在任何时候都是不朽的里程碑。

”。

幼儿心理学第1-4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第1-4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第1-4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单选题] *A.1869B.1879(正确答案)C.1865D.18752.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

[单选题]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正确答案)3. 心理过程的动力是()。

[单选题]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正确答案)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4. ()“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单选题] *A.心理过程(正确答案)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5. 人的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4个机能分工的叶,其中控制着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的是()。

[单选题] *A.枕叶B.颞叶C.额叶(正确答案)D.顶叶6. ()岁时,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相当于成人皮层区表面大小的80%-90% 。

[单选题] *A.7岁(正确答案)B.6岁C.4-5岁D.3岁7. 下列选项中对个性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个性是心理过程的基础B.个性具有稳定的,整体的特性(正确答案)C.个性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D.个性是人一出生就形成的心理活动8. 1882年()写成《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单选题] *A.卢梭B.洛克C.普莱尔(正确答案)D.夸美纽斯9. ()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具有启蒙和试点的作用。

[单选题] *A.调查法B.临床法C.观察法D.个案法(正确答案)10. 分析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泥塑、折纸等,从这些作品中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单选题] *A.调查访问法B.传记法C.实验法D.活动作品心理分析法(正确答案)11. 下列有关感知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一旦客观事物停止作用于感受器,感觉便不再产生B.儿童知觉行为的可知度既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提供,也依赖于具体情境中儿童的目标C.“视觉悬崖”实验说明6个月大的幼儿已明确具有深度知觉D.感觉和知觉不但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也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正确答案)12.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体现了感知觉()规律。

19年安徽省教师考编教综题海心理学篇

19年安徽省教师考编教综题海心理学篇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并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冯特【参考答案】D【名师解读】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地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反射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D.个性、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参考答案】C【名师解读】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参考答案】D【名师解读】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所以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5.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本题考查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6.目前盛兴的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潜能开发的教育主张,与下列哪种心理学理论派别有关()。

A.行为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参考答案】D【名师解读】题干描述符合人本主义的主张。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7.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问卷法【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实验法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人为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5心理学心理学一、填空题1、(1879年)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4、知觉的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6、问题解决过程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一般认为,情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力。

8、气质包括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9、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

10、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绪与动机。

1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因素。

12、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3注意的特征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二、概念题1、智力: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4、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5、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三、简答题1、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填空题部分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冯特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构造主义 、 机能主义 、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

4.精神分析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的本性,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对人做出完备的描述。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

7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 。

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人是: 马斯洛 。

9.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是 ,他提出了 说。

10.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包括准备律 、 练习律 、 效果律.1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 尝试错误渐进过程。

12当代美国认知说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 ,是 发现学习法 的提倡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 -- 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13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1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与1917年提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 顿悟模型 。

15.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机械学习(接收学习) 和 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 逐渐分化 和 整合协调 的教学原则。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的教学策略。

奥苏伯尔在《学校学习》中提出的动机类型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分别是: 认知的内驱力 、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和 附属的内驱力 。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冯特对心理学研究的贡献他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

冯特在海德堡大学任教的10年间,集其研究成果,于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该书被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推崇为不朽之作,堪称学术史上的心理学独立宣言。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对于这两项历史性贡献,墨菲(Murphy,1949)评价道:“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与创立他的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

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和一个名字。

”其次,他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是感觉和感情。

所有复杂的心理都是由这两类心理元素(像化学元素的化合那样)综合而成的。

他的这些思想为他的忠实弟子所继承,并发展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

最后,他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进行了研究。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和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导师,冯特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此外,冯特还在情绪、实验精神病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对以后这些领域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期末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879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2、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3、.医患关系有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共同参与三种基本模式;4、“迁怒于人”使用了转移心理防御机制 ,“此地无银三百两”体现了反向心理防御机制;5、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以自愿的饥饿和明显的体重下降为特征的行为障碍称为神经性厌食;6、个别直接的心理咨询,其基本过程分成准备阶段,探讨反应阶段、行动阶段和发展阶段 ;7、冠心病与 A型行为有关,而 C 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症;8、1977年,Engel·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医学模式;9、从记忆的类型看,死记硬背英文单词是机械识记 ,在理解事物内涵基础上进行的记忆是意义识记 ;10、自尊、自信、自卑等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体现,我们称它为___自我体验_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心理评估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可用一些方法来作客观描述,这些方法主要有观察、晤谈和心理测验等1分,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2分;2、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在一定时间内1分,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1分,它周围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1分;3、心理卫生也称心理健康,目前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1分,二是指心理健康状态1分,三是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1分4、系统脱敏法这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方法,由WOLPE创立,用于治疗焦虑病人1分;治疗医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映,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2分;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种:BGDEA.定势性思维B.灵活性思维C.独特性思维B.D.发散性思维 E. 变通性思维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BCDEA.躯体健康问题B.成长问题C.情感问题D.性教育E.道德问题3、精神分析认为:ADA.性是无意识的主要内容B.梦是意识现象C.对人要无条件关注D.自由联想很重要E.良心按照现实行事4、对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解ABDA.人本主义是其思想基础B.注重个人潜能C.对病人进行自由联想D.同情病人E.是一种哲学思想5、情绪对个体产生的影响:ABCDEA.影响机体健康B.影响机体免疫C.影响植物神经功能D.影响认知能力E.影响视力6、可能对个体造成应激的原因有:ABCDEA.意识形态B.生活习惯C.社会变革D.自然灾害E.结婚晋升7、常见的心身疾病有:ABCDEA.原发性高血压B.感染C.癌症D.糖尿病E.牛皮癣8、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理解认为ABCDEA.疾病与情绪有关B.疾病与认知方式有关C.疾病与价值观念有关D.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 E.疾病有信仰有关9、心理治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ABCDA.对医生的信任B.医生的知识结构C.疾病的类型D.病人的年龄E.药物的效果10、心身统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BCEA.心理因素可影响生理因素B.躯体疾病患者常有心理反应C.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常互为因果D.心理有时独立于生理E.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是生理的功能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患病后病人一般有哪些心理问题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2分:1、认知功能的变化1分:病人主观上感觉异常是病人认识上的变化;这种主观的强化使病人的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围绕着躯体的疾病产生异常反映;对自身的注意力增强;感受性提高,对环境刺激和变化更敏锐,对时间、空间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记忆力衰退,健忘;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损害,对疾病的分析判断下降,对治疗表现得犹豫不决;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2、情绪活动的变化1分:情绪变化是病人在病中都将不同程度体验到地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它突出表现在病人情绪活动的强度和稳定性上,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增多,强度增大;情感脆弱,易激惹受伤害,容易悲伤哭泣;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1分:人格变得自我中心、放纵自己,过分依赖,独立性减弱,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过分要求增多,盲从、被动、缺乏主见等;4、简述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2分;根据医患双方在共同建立及发展医患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各自所具有的心理方位、主动性及感受等的不同,可以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基本模式2分,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1分;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情感这两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严格区分;情绪一般是作为情感的同义词来运用的,但是在心理学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①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1分②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它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一旦情境发生改变,情绪会很快消失,一般是不稳定的;而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2分;③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体验一般较弱,很少有冲动性1分;,6、如何巩固所学知识1、集中注意力,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对事物印象深刻,易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反之则精神疲乏,意识模糊可影响记忆的过程和效果;2、记忆力目标明确;记忆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漫不经心,记忆痕迹很不稳定,影响记忆效果;3、积极思维,力求理解;4、在活动过程中记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及归纳总结的习惯;5、及时复习;采用多种化方法复习,看、想、写相结合,尝试背诵;6、合理用脑、讲究心理卫生;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保持学习时情绪的稳定和愉快;任一写出五点提纲并稍作解释,给满分;不作解释,扣1-2分五、解析题1、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现象;答:指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绪情感、动机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形式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3分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具有两面性,一般来说,积极情绪会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则降低工作效率;但消极情绪绪并不一定都降低工作效率,比如适度焦虑也会提高工作效率;2分越想达到目的越急躁,产生情绪变化,则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即所谓欲速则不达;1分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试述当前人们心理问题增加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当前人们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社会的快速发展1分和个体自身发展的局限性1分所造成的;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6分:1、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与变迁,这些事件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成员;2、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包括关系个人生活的重大生活事件,负性的事件对人生活产生消极地影响,而正性的事件带给人的不仅是喜悦,同时也有压力和消耗,因此,都会产生紧张感;3、社会文化的因素,道德、法律、语言环境、异地生活、宗教信仰等,随着生活环境的转移,时代的变迁,每个人都可能接触到社会文化的挑战;4、社会支持,指个体处于危机时,他能够获得的外界的帮助和关心,物质的、情感的、网络的等等,当个体所感觉到他所获得的支持与他实际获得的支持以及他的需要相符合时,社会支持对人们的帮助效果最好;从个体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来看,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和人格特点,特别是动机与需要的特点都会成为心理问题增加的原因6分;个体认知能力不足、歪曲或发生认知障碍都可使个体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现实的评价,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是遇到挫折的机会增加,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生活事件的增多、个体生活经验的增多,遇到压力时,个体对不良情绪的消化和调节水平将影响人们的心身健康;很多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的成因与个体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某些人格特征可以表现为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健康的模式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动机与需要的强度和水平,表现为个体的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期望,都有可能使个体产生过多的压力,从而影响健康;当个体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时,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分;因此,个人要更新观念,紧随社会的步伐;同时,社会的发展变革也应照顾到个体的发展,做到协调发展,减少人们的紧张感;;。

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

这一行动让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

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就如化学可把各种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如“水”可以分解成“氢”和“氧”,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

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他们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强调内省方法,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狭窄陷入了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的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主要代表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

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第一个心理学派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c.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 d.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 ·左半球:①言语功能占优势②概念形成 ③逻辑推理④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①不需言语参加的②空间知觉 ③形象思维④音乐⑤美术⑥情绪表达⑦识别能力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美·斯佩里}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右半秋—空间知觉优势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 ·激发动机:需要、内驱力、诱因、情绪。

·情绪理论: (1)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2)丘脑理论:美-坎农 (3)、认知理论:美-沙赫特 (4)、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伊扎德 ·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敌意、焦虑】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四种体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体液说:希波克拉特:朴素唯物主义、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度,黑胆汁-抑郁质 2、体型说:德·克雷奇米尔 美·谢尔顿 斯蒂文斯 3、激素说:美·伯曼 甲状腺型: 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易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型、灵活性 2、高级N活动类型: 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征之间不同组合,理论上12种活动类型。

3、气质的特征:感受性、耐受型、反映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识记): 胆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多血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 抑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感受性高,耐受性低。

黏液质:N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态度 a.评价性;b.内在性;c.对象性;d.稳定性 态度的维度:1.方向2.强度3.深度4.向中度5.外显度 ·沟通的结构1.信息源2.信息3.通道4.信息接受者 5.反馈 6.障碍7.背景【功能】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3.满足要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 ·社会感染【特点】a.双向性b.爆发性c.接受的迅速性【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煤的感染(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3.模仿、暗示、社会感染作为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属于社会心理现象。

·爱情【发展阶段】:1.取样和评估 2.互惠3.承诺4.制度化【形式】1.激情式2.友谊式3.游戏式4.占有式5.逻辑式6.忘我式【三角形】1.亲密2.激情3.承诺 ·夫妻关系的模型1.爱情型2.功利型3.平等合作型4.建设型5.惰性型6.失望型7.一体型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1.需求不满2.价值观念不一致3.远离的“自我”4.夫妻的性差异 ·家庭的结构【要素】(1)家庭成员的数量(2)代际层次(3)夫妻的数量【结构模式】(1)核心家庭(已成为各国家庭的主要模式)(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4)其他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此概念只使用于核心家庭)(识记) 1.形成(结婚) 2.扩展(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 6.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能动性原则、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试验法、访谈法、临床法 ·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划分】 佛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婴儿语言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顺序 ① 简单发音阶段(0—4月) ② 多音节阶段(4-9月) ③ 有意义的语音,写语萌芽阶段(9-12月) 一般情况下,婴儿言语性生在10-14个月 3岁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1岁半-2岁半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1岁-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单词句,电报句1岁半-2岁半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啃单句一定程度的复杂句 3岁基本上使用完整句 ·心理健康三标准论(许又新1988):(1)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和恰当的自我评价(2)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考察分析。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郭念锋1986)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 )。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比内(A.Binet )与其助手西蒙(T.Simon) 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三个基本要素⒈行为样本⒉标准化⒊难度的客观测量·心理测验性质1间接性⒉相对性⒊客观性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 ⒈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⒉慎重选择测验量表:了解表的信度,效度,适用范围,年龄范围。

⒊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主试者的态度应该是关心,热情,真诚和有耐心的。

⒋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⒌注意测验的保密 ·个别智力测验工具㈠ 比内量表 (领会)1905年的量表有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1908年,修订到59题,并把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的儿童有一半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题目,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题目,就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商,提出“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并建立了“常模”。

㈡ 韦氏智力量表 (领会)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 (WAIS-RC )包括11个分测验,大约75分钟,分为言语部分(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操作部分(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

11个测验有各自的积分方法,测验成绩最后可换算成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再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总量表分。

按被试者的年龄在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语智商(VIQ ),操作智商(PIQ ),总智商(FIQ )。

·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 ) 常用客观化测验编制方法如下:⒈逻辑分析法:⒉因素分析法:⒊经验法:⒋综合法: ·投射测验 (projective test ) 分为:⒈联想法⒉构造法⒊表露法⒋完成法·询心理学的简史 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研究心理活动的个别差异,并建立了“自由联想”方法。

卡特尔:心理测验创始人,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

韦特默:心理咨询学创始人,1896年,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比奈—西蒙: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兴起、就业辅导。

比尔斯:1907年出版了《自觉之心》,对后来的心理卫生事业有贡献。

·心理咨询的任务: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认识内部冲突;纠正错误观点;深化求助者的自我认识;学会面对现实问题;增加人性自由度;帮助求助者做出新的有效行为。

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 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心理咨询的分类和形式按内容分:发展咨询、健康咨询按规模分:个体咨询、团体咨询按形式分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 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 2、 典型症状及行为。

3、 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1、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