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3篇)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标准预防的概念:1.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1.接触隔离: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疾病。
如痢疾、甲肝、轮状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2.空气隔离:预防因空气(微粒或漂浮的尘埃)而传播的疾病。
如水痘、麻疹、肺结核等。
3.微粒隔离(飞沫隔离):预防经气溶胶微粒而传播的疾病。
微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近距离讲话、某些医疗操作如支气管镜检查、吸引、使用通气设备等。
因其颗粒直径大,传播距离近,所以不需通风,许多细菌性疾病可通过微粒传播,如B型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腺病毒感染;流感、百日咳、小儿腥红热等。
三、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四、职业暴露后处置方案(一)现场处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应做好暴露部位紧急处理。
完整的或有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充分清洗;粘膜暴露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扎伤或割伤,应及时挤出污血,同时在流动水下清洗伤口后,涂上消毒药水如____%碘伏或____%酒精。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模版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模版一、绪论1. 编制目的本制度旨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管理,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3. 安全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科学防护,合理工作。
(3)监督管理,全员参与。
二、安全责任1. 机构责任(1)设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机构。
(2)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
(3)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文件管理制度。
(4)组织安全防护培训和演练。
2. 领导责任(1)制定和修订安全防护制度,明确责任。
(2)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整改。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指导和督促,防止违规行为。
3. 护理人员责任(1)熟悉和遵守安全防护制度。
(2)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防护设备。
(3)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4)举报不安全行为或隐患。
三、职业安全防护管理1. 安全设施(1)提供有效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防止堵塞现象。
(3)采购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器材。
2. 事故预防(1)护理人员需严格按标准操作,避免手术差错和药物错误。
(2)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定期对设备和器材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 应急预案(1)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如火灾、自然灾害等。
(2)组织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做好危险品、疫情爆发等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工作。
四、职业健康管理1. 入职健康检查(1)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排除传染病、慢性病等。
(2)合格后方可参与相关工作,并定期进行健康复查。
2. 身体状况监测(1)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体检,及时掌握自身健康情况。
(2)如发现身体异常,应及时报告,并接受治疗。
3. 心理健康管理(1)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五、安全防护培训1. 岗前培训(1)护理人员入职前需接受相关岗位培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促进护士队伍健康成长,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危害分类及其应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护士,包括全日制护士、兼职护士等。
第三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本单位护士职业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基本要求,所有护士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全员参与,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第五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应当注重预防为主、保护为重、法制为依据、协同为手段,加强科学防控,全面提高护士队伍的职业安全水平。
第六条行为规范:护士职业活动中应当坚持法律、道德、职业操守和规范的原则,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责任第七条本单位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责任主体是单位领导。
第八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工作责任由单位领导明确分工,划定责任范围,形成层层责任尽职体系。
第九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责任要求:(一)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责任的意识: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树立“安全至上、预防为主、保护为重”的工作理念。
(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责任的落实:明确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责任范围,制定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三)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责任的监督:加强对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十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工作职责:(一)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政策、规则和制度。
(二)负责制订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定期评估和更新。
(三)负责组织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四)负责对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五)负责收集、整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数据和信息,汇报上级。
(六)负责配备和管理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职工,包括全职及兼职、临时工和外聘人员。
第3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4条本单位应组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培养护理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意识和技能。
第5条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反工作纪律和工作规定。
第6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存在感染源的情况下,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7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垃圾、医疗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正确分类处理。
第8条护理人员在接触化学药品和放射性物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和存放,防止事故和污染。
第三章职业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第9条本单位应设立职业安全专职人员,负责职业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第10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安全隐患。
第11条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12条护理人员在职业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应急预案展开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整改事故原因。
第四章心理健康保障第13条本单位应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第14条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和受到工作压力影响时,应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平衡。
第15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五章执纪与问责第16条对违反本制度的护理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严重警告、暂停工作或解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护士职业安全,提高护士队伍的职业防护水平,确保护士们的身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护士,包括执业护士、见习护士、实习护士等。
第三条护士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接受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四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新。
第五条护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安全风险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医院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第六条医院应当为护士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职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2.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3.职业病防护和职业暴露控制的知识;4.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方法;5.应急逃生和自救技能的培养。
第七条护士应当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并且定期进行培训。
第八条医院应在护士参加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后,进行考核,对合格者予以奖励,对不合格者进行必要的补救培训。
第三章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并认真执行安全防护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护士的安全防护责任。
第十条医院应当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并定期进行检查和隐患排查。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整改和报告。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保证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第十二条护士在工作时,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举行定期消防演习,提高护士组织疏散的能力。
第四章职业暴露和职业病防护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护士对可能暴露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应当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做好护士职业病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
第十七条护士应当参加医院定期开展的职业病体检,对发现的职业病状况及时报告,接受相应治疗。
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范本

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护士职业防护工作,保障护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护士团队,包括全体护士、护师、助理护士等。
第三条护士职业防护规章制度是护士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守。
任何护士都有义务全面了解和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宣传教育,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第五条护士在工作中如遇到危险情况应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护士职业防护台账,详细记录每位护士职业防护情况。
第七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技能。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护士职业防护奖惩制度,鼓励护士积极参与职业防护工作。
第二章护士职业防护内容第九条护士应当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职业职责,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保证护理用具清洁卫生。
第十一条护士应当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防止感染。
第十二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严禁使用暴力手段对患者采取任何形式的伤害。
第十三条护士应当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保护患者隐私,严守职业操守。
第十四条护士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和方法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第三章护士职业防护措施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检查护士职业健康状况,确保护士身体健康。
第十六条护士应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身体健康。
第十七条护士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疲劳工作。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定期检查护士职业技能,提供培训,提高护士职业水平。
第十九条护士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医疗废物,保护环境,预防传染病。
第四章护士职业防护监督和评估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护士职业防护监督机制,定期对护士职业防护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护士职业防护工作档案,详细记录护士职业防护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二条护士职业防护工作不达标的应当及时整改,如有违反规章制度的护士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4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质量,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护理人员,包括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应严守本制度,主动参与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四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第五条护理人员不得擅自改变、拆除与安全防护相关的设备和装置,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业义务,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益,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物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免受感染。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进行手卫生,采取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做到洁净无菌。
第十条护理人员在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自身的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评估和应急预案,指导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制度。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
第十七条护理人员应主动参与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医疗机构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将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制定本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二、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1. 护士工作环境应进行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及时发现并评估危害因素。
2. 护士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工作由专门机构或责任人负责,定期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3. 护士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化学品危害:对使用的化学品进行辨识和评估,了解其危害性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物理因素危害:对噪音、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生物因素危害:对病原菌、病毒等生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心理因素危害:对可能对护士产生心理负荷的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 化学品危害防护措施:(1)护士使用化学品前应了解其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2)护士在操作化学品时需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如条件不允许,应采取局部通风或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2. 物理因素危害防护措施:(1)对于高噪音环境,护士应佩戴耳塞或耳罩进行防护,同时减少高噪音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2)对于辐射环境,护士应佩戴防护服、帽子等进行防护,同时控制辐射剂量。
3. 生物因素危害防护措施:(1)护士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手卫生,洗手过程要彻底,且使用合适的洗手剂。
(2)护士在接触患者体液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3)护士在接种疫苗时应按照规定接种,同时关注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4. 心理因素危害防护措施:(1)护士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时处理工作压力。
(2)护士应加强与同事和家人的沟通,避免与他人产生矛盾和紧张气氛。
(3)护士应定期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四、职业安全防护设备和培训1. 护士应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护士帽等。
2. 护士应接受相关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护士的安全防护行为,确保护士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工作条件合理合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及义务1. 护士的职责:(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2) 严格遵守医院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3) 进行职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意识;(4) 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安全防护培训、演练等活动;(5)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6) 发现职业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7) 配合医院组织的职业安全检查、评估和监测工作;(8) 做好日常的职业卫生防护,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区域的清洁;(9) 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和治疗;(10) 熟悉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应对紧急情况。
2. 医院的职责:(1) 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2) 制定职业安全预案,保障护士的安全;(3) 组织职业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4) 配备和维护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装备;(5)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报告和事故处理机制;(6) 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设施和物资。
三、职业安全培训1. 医院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职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2)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3) 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控制措施;(4)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5) 紧急救护措施和技能的学习;(6) 职业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等。
2. 护士应积极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四、个人防护责任1. 护士应自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1) 口罩:根据工作环境和感染风险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正确佩戴和使用;(2) 无菌手套:根据工作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并及时更换;(3) 护目镜或面屏:在涉及飞溅或粉尘等情况下,佩戴护目镜或面屏;(4) 隔离衣物或防护服:在接触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佩戴隔离衣物或防护服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提高护士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建立健全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促进护士队伍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护士。
第三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基本准则,是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指导文件。
第四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全院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基本要求第五条护士在工作期间,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第六条护士须保持身心健康,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第七条护士须接受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护士在工作期间应当注意个人形象和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卫生的护士制服。
第九条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严守患者隐私保密的原则。
第十条护士须遵守消毒规范,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器械和设备,保障患者的安全。
第三章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组织第十一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由全院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应由护士代表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
第十二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计划;(二)制定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标准和规范;(三)组织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考核;(四)评估和改进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效果。
第十三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情况,听取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具体负责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责任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人员,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
第四章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五条护士在工作期间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等,避免感染病原体。
第十六条护士在与可能感染传染病的患者接触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正确使用防护装备、洗手等。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4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职业防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护理人员,包括合同工、正式员工以及兼职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和个人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四条护理人员应按职责和岗位要求认真履行工作,接受职业防护培训,遵守职业防护规定和制度,确保工作安全和个人健康。
第五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单位提供合格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需要合理配备,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得到满足。
第六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在工作中遵守相关的职业防护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佩戴、使用和保管防护用品,合理控制和管理感染源,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等。
第七条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不安全或违法违规的工作任务,单位应当尊重并保护其正当权益。
第八条护理人员有权反映职业防护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单位应及时处理和回应,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工作环境和设施第九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明亮、通风、宽敞,设施完备、设备齐全。
第十条工作区域应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和职业防护的有效性。
同时,单位应为工作区域提供足够的防护设施,如洗手间、换衣室、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单位应保证工作区域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医疗废物,保持环境清洁。
并提供充足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
第四章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第十二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合理配置和提供护理人员所需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按照单位规定的程序佩戴和使用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做到正确使用、及时更换和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防护级别和种类,确保自身的安全性。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3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2. 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在保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职业防护措施1. 劳动安全防护(1) 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档案记录。
(3)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病人护理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受伤和事故的发生。
2. 个人卫生防护(1) 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和个人衣物。
(2) 员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3) 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积极治疗。
(4) 护理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明来源的食物。
3. 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1) 护理人员应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滥用权力和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
(3) 护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病情信息。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职责和义务1. 护理人员的职责(1) 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2) 保护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坚守职业道德,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4) 及时报告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2. 护理人员的权利(1) 享受法律规定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2) 参与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保障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
二、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价1.医疗机构应对各类职业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价,确定护士所处环境中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等。
2.医疗机构应根据职业危害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对护士健康的影响。
三、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1.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防护鞋等。
2.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职业防护设施与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四、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1.医疗机构应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职业危害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急救知识等。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五、职业健康监护1.医疗机构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及时报告并控制职业病发生和传播。
六、事故应急管理1.医疗机构应建立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确事故责任和处置要求。
2.医疗机构应组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七、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1.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职业危害问题及时改善和处理。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八、违规处罚和整改措施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违规处罚制度,对护士违反职业安全防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九、附则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本制度,提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水平,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通用6篇)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通用6篇)护士职业防护制度篇1一、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如下: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严格禁止针头回套操作,以防刺伤。
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4、凡新来医院的医、护、技人员,必须检测肝功及乙肝五项,化验结果全部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5、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垃圾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清洁双手、沐浴。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6、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及时摘手套。
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7、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二、医院感染应按照标准防护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1、基本防护(一级防护)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2、加强防护(二级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等。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医用防护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板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板一、订立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供应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护士队伍的健康发展,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护士执业注册管理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文化建设的要求。
二、管理标准1. 职业安全培训1.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必需参加由公司安全教育培训部门组织的职业安全培训。
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场合的安全规范和流程—职业病及相关防护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1.2 在职员工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安全培训,内容涵盖护士工作中的各类安全应对措施、常见事故防备和处理方法等。
培训后,员工需进行考核,以评估其对职业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 工作场合安全2.1 工作环境配置•公司将依据护士工作的特点和职业安全需求,保证工作场合的合理布局和配置。
•工作场合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工作区域应充分宽敞,防止护士之间的碰撞和摔倒事故发生。
2.2 卫生排放和垃圾处理•公司将确保充分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包含洗手间、洗涤用品和废弃物处理设备。
•员工应依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洗手间,并保持清洁卫生。
•废弃物应依据公司的规章要求分类处理。
2.3 安全设备和药品存放•公司将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和药品存放柜,确保护士能够方便及时地取得所需的防护用品和药品。
•员工要妥当使用和保管这些设备和药品,确保安全性和可用性。
3. 职业病防护3.1 感染防护•护士在工作中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在接触可能传播疾病的患者时,护士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含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止交叉感染。
3.2 职业病检查•公司将为护士供应定期的职业病体检服务。
•护士应搭配公司布置的体检,并将结果及时报告公司。
4. 紧急处理流程公司将订立职业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流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发生突发事件时的紧急报警和疏散方式—紧急医疗救助的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人—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三、考核标准1. 参加安全培训情况公司将依据员工参加安全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参加情况—在职员工培训的参加情况—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2. 工作场合安全评估公司将定期组织工作场合的安全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考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工作环境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卫生排放和垃圾处理情况—安全设备和药品存放的使用和保管情况3. 职业病防护执行情况公司将通过检查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情况—感染防护操作的执行情况—是否定时进行职业病体检,并如实报告结果4. 紧急处理演练公司将定期组织紧急处理演练,员工参加情况和演练效果将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四、责任和奖惩措施1. 责任•公司负责订立和完满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执行和落实。
医院护理防护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员、进修生、实习生等。
三、护理防护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科学防护,提高防护意识。
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4. 定期开展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技能。
四、护理防护工作内容1. 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防护知识:(1)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2)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3)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方法。
(4)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2.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穿工作服、工作鞋,佩戴工作帽,口罩等防护用品。
(2)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时,应戴手套。
(3)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加强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便后等均应洗手。
(6)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3.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传染病筛查、疫苗接种等。
4. 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按照规定进行紧急处理。
(3)接受必要的预防性治疗。
五、护理防护工作责任1. 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2. 科室负责人应负责本科室护理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 医院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防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如遇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本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024年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病房护士长负责护士的职业安全监管工作,在医院
现有条件下提供防护设备。
2、护士在执业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护理
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书配制药物,配药时带
手套。
4、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气管、粘膜或
破损的皮肤时带手套。
当估计操作会有血液、体液可能溅
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肤时,采用适当的保护用具
(戴口、面罩、围裙等)来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项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丢弃用过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9、使用针具进行消毒时,带手套,用过的针具立即扔到废物桶内,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手法)不摆弄针头、不徒手分开针头与注射器。
10、用过的针具、刀片或其他锐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专用容器内。
11、操作后及时料理污染场地,不留给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触开关、清洁区和清洁物品。
12、受到(甲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被刺或损害的伤口。
用清水冲洗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肤。
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
13、报告程序和时限:一旦受到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或带伤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级报告,当事人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感染办汇报。
14、用过的污染物品或被传染病源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关规定处理。
15、其他处理程序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6、护士受到职业暴露后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部门追踪,对当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