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到四章知识点整理教程文件
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讲解
第一分册第一---第五单元(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古代称“美索不达米亚”。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今天伊拉克发现的古代文字;刻在泥版上的文字;也称钉头文字;《汉穆拉比法典》使用楔形文字书写。
3、《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法典以神的名义颁布;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法典保留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习惯法内容。
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流经古埃及。
5、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体现,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最负盛名。
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以纸草为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8、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种姓制度。
分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教的经典:三藏经(大藏经、三藏)佛教的传播: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0、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11、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12、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希腊,在爱琴海附近。
上海沪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知识梳理
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统治模式——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君主专制: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对全国土பைடு நூலகம்的支配权
控制所有的军队
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苏美尔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楔形文字(“钉头文字”)。
《汉穆拉比法典》
历史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
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象形文字:
公元前3500年以前
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三课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
首陀罗
四大种姓集团特征——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
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
内容: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
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册提纲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1)、法学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史学意义: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二课、古代埃及一、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二、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三、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笔和墨水,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三课、古代印度一、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梳理
201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复习资料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目语文名称期中考试年级高二类型校考班级高二(3)班姓名陈俊逸日期2014.3.25内容第四分册梳理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残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删)二、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的影响:①形成四要素: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国民文化的认同。
②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经济→庄园制;政治→等级制;宗教→基督教。
③获胜方:法国。
2.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①含义: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15世纪末。
②影响:促使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3.君主专制:①形成条件:四要素。
②形成原因:封建贵族逐渐衰落只得依附王权;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发展希望借助王权;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寄希望于王权。
③影响: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区别:法国强调“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各方面,专制强于英国;而英国有议会制约王权。
三、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传统商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南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航线。
②开辟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黄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追求财富的渴望);直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传统东西商路,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政治(各国王室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宗教(基督教会想在全世界传播);客观条件(造船技术进步、地理知识积累、地圆说传播、指南针运用)。
沪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文化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哲学-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的影响-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4. 东亚封建国家- 中国的秦汉统一与制度建设- 隋唐盛世与对外交流- 宋元明清的变迁与社会特点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与结果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特点-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与工人运动3. 现代国家与民族主义- 欧洲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4.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与结果5. 社会主义运动与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诞生三、当代历史1.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过程与结束-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抗-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2.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挑战-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 信息化时代与科技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社会- 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发展4.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观点的形成2.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比较与类比思维- 历史批判与反思能力- 历史预见与未来趋势的分析3. 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历史知识对个人素养的提升- 历史教育在公民责任培养中的作用- 历史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结语:通过对沪教版高中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脉络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沪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沪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封建制度-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郡县制和推恩令- 隋唐的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 宋元明清的官僚体系和地方行政2. 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 农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 货币经济的演变- 社会阶层与社会矛盾- 土地制度的变迁3.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诗歌、文学、艺术的发展- 佛教、道教的传入与融合4.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二、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鸦片战争与晚清的危机- 洋务运动与自强的尝试-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2. 近代中国的政治运动-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3.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与初期政策-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与责任5. 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与巴黎和会- 二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冷战与国际关系的演变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别- 历史文献的解读与评价- 口述历史与实物资料的重要性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历史事件的多因多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事件的长期与短期影响3. 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 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4. 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变- 不同时期的历史观- 历史观点的多样性与争鸣- 历史观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通过上述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应能够对高中历史课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且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上海沪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知识梳理
上海沪教版⾼⼀历史第⼀分册知识梳理⾼中历史第⼀分册第⼀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底格⾥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苏美尔⼈——这⼀地区古代⽂明的奠基者。
楔形⽂字(“钉头⽂字”)。
《汉穆拉⽐法典》历史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成。
⽬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影响:是⽬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部⽐较完备的成⽂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内容:法典全⾯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较清楚地展⽰了古巴⽐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伦王国历史的第⼀⼿⽂献。
第⼆课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洲东北部统治模式——⾼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法⽼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权于⼀⾝。
强化王权神授,将⾃⼰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地的⽀配权控制所有的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的⾼级官吏的任免权⾦字塔是古代埃及法⽼专制权⼒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象形⽂字:公元前3500年以前以刻⼑和⽯头做书写⼯具,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最为普遍第三课古代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进⼊印度之初曾⽤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陀罗四⼤种姓集团特征——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的社会集团各⾃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和宗教⽣活均不相同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了重⼤影响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西汉末年传⼊中国地点——古代印度创始⼈——悉达多经典——⼤藏经(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发展——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盛开始向城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第四课美洲印第安⽂明中美洲——玛雅⽂化、阿兹特克⽂化南美洲——印加⽂化玛雅⽂化:(“美洲的希腊”)农耕——培养了包括⽟⽶、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地丰富和改善了⼈类的⽣活第六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代希腊是欧洲⽂明的发祥地希腊的城邦: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形成特征——以⼀座城市为中⼼、连带周边乡村地区⽽形成的独⽴国家⼩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这是社会经济、政治、⽂化⾼度发展的繁荣时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雅典民主政治——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化繁荣⽽著称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是在⼴⼤平民与⽒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起来的,是平民在⽃争中逐渐战胜⽒族贵族的结果“梭伦改⾰”与“克利斯提尼改⾰”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过程中的两个⾥程碑梭伦改⾰——打破⾎缘门第,⾸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克利斯提尼改⾰——制定陶⽚放逐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开创了“伯⾥克利时代”意义——以伯⾥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化的进步然⽽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妇⼥、外邦⼈和奴⾪制度被排斥在外第七课希腊古典⽂化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很⾼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反映出BC11世纪⾄BC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哲学与史诗——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多德被誉为三⼤哲⼈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于古典时代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第⼋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意⼤利半岛)——BC509年,罗马城邦实⾏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共和国实⾏贵族寡头政治——执⾏官元⽼院公民⼤会罗马确⽴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度集权化的军事强⼈政治罗马帝国——屋⼤维夺取了国家最⾼权⼒,公元前27年,他被元⽼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了帝国时代“元⾸政治”是⼀种表⾯上维持着共和制形式的君主专制,“元⾸”实际上就是⽆君主名义的君主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规模:东起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南⾮,形成⼀个地跨欧、亚、⾮三⼤洲的环地中海⼤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以君⼠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新、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沪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沪教版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和文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第一步,本篇文章将对教材沪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
第一单元:文明的起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农业革命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从原始部落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从而逐渐形成了农业文明。
1. 原始人类的生活原始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居住在洞穴和临时的棚屋中。
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方式,依靠自然环境中的资源维持生存。
2. 农业革命的发生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通过种植粮食和驯养动物,人们从而获得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定居下来,建立起了最早的定居社会。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
1.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的洪水为埃及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得人们能够进行农业和定居。
埃及人相信死后有来世,因此他们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墓葬,以保证死者的来世生活好过现世。
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的文明,其主要两个流域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居民发明了许多技术和制度,如农业、铜器、楔形文字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黄河和长江的流域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灌溉水源,使得农业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是商、周两个朝代的兴起和儒家文化的形成。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这两个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希腊人发展了民主政治制度,并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上海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上海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文化-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特点2. 夏、商、周三代- 夏朝的建立与传说- 商朝的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制度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的兴起与争霸- 战国七雄的竞争与变法-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二、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 郡县制的推行- 焚书坑儒与长城的修建2. 汉朝的兴衰- 西汉的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王莽篡汉与东汉的建立三、魏晋南北朝1. 三国鼎立- 魏、蜀、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 诸葛亮的北伐与赤壁之战2. 晋朝的分合与南北朝- 西晋的八王之乱- 东晋的建立与南北朝的对立 -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四、隋唐五代1.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隋文帝的政治改革- 隋炀帝的大运河与对外战争2. 唐朝的盛世-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 -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3. 五代十国的割据- 五代的政权更迭- 十国的地域性政权五、宋辽金元1. 宋朝的变革与发展- 北宋的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抗金斗争与经济繁荣 - 宋朝的科技发展与理学兴起2. 辽金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 辽朝的建立与汉化政策- 金朝的扩张与南宋的关系- 元朝的建立与忽必烈的统治六、明清时期1. 明朝的建立与灭亡- 朱元璋的起家与明朝的建立 - 永乐大典的编纂与郑和下西洋 - 明朝的宦官专权与农民起义2. 清朝的兴衰- 清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 鸦片战争与晚清的民族危机 -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七、近现代史1. 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 - 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八、世界历史1.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发展2.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变迁3. 当代世界-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上海高中历史课程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概览,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应以上海市教育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为准。
上海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高一的历史科目是同学们必须学习的科目,其中的历史知识也是要求掌握的,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海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上海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一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文字、国家、金属工具2 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3 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
随后,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也相继在此建立过形式相似而规模不一的王国。
其中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4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发明者:苏美尔人。
5《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
6《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7 促使大河流域国家产生的原因:大河灌溉农业的需要第 2 课古代埃及1 埃及——尼罗河的赠礼2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3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4 古埃及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消失的原因:(1)复杂难懂 (2)受到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
上海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二第 3 课古代印度1 古代印度位于恒河、印度河流域2 公元前14世纪至约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历史,一般被称为“吠陀时代”,因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历史文献是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而得名。
3 种姓制度:产生原因:雅利安人为了更好地统治被征服者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阶层刹地利军事贵族 (国王)吠舍雅利安自由民(农民、商人)首陀罗奴隶特点:四大种姓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与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知识点提炼整理【作者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知识点提炼整理
【作者整理】
本文档是关于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知识点的提炼整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述:
1. 第一章:远古的文明与文化交流
- 人类起源与文明诞生
- 早期文明:亚洲的黄河、长江文明
- 文化交流与疆域扩张
2.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希腊城邦与民主政治
-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的传播
- 罗马帝国的崩溃与教的兴起
3.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 教会的权威与教育
- 与东西文明交流
4. 第四章: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
- 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 近代启蒙思想家与作品
- 民主思潮与人权理念的传播
5. 第五章: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 法国封建制度的危机与国王的失守-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斗争
- 拿破仑时代与欧洲格局的变革
6. 第六章: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
-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 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变迁
7. 第七章:近代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与全球影响-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本文档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知识点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概述。
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1-7分册_整理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单元核心概念:(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实用】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第四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概念:(1) 15、 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 2 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1、形成背景: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2、形成时间:15 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 15 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1、时代背景:15 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15 、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时间国家人物航线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葡萄牙王室资助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
《高中历史》Beta 1第一章:世界古代史第一节:古代东方考点: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区域,东临伊朗,西临阿拉伯大沙漠,北极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相当于今日之伊拉克,在希腊语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处于亚非欧交界处。
考点: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A)一.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引起书写笔画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二.《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是古代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字作品之一。
考点:《汉穆拉比法典》(B)背景: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
他在位期间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古代两河流域也随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的: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与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制价值)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藏匿奴隶,倒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考点: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1
第四分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1 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 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B)(1)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2)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 世纪末,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
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在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常用的手段。
(3)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C)(1)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更为激烈。
大部分工匠趋于贫困没落,难以依靠自身力量继续进行独立生产。
商人和少数富裕工匠的经济优势越发明显,他们利用手工工场的形式,逐渐控制普通工匠的生产活动。
(2)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在西欧各国中,英国的手工工场尤其典型,发展也较为迅速。
第2 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 英、法民族国家的特征 C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2. 君主专制 B(1)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作用: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全力强化王权,颁布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第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3.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及简况 C(1)背景、原因:·时代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罗盘的使用)的进步。
历史沪教版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自西北流向东南流入波斯湾)适于发展农业十进位与六十进位相结合的双重计数法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泥版文书)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吉尔伽美什》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法典来自于神授(军权神授)《汉穆拉比法典》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第二课古代埃及尼罗河自南向北流1.相对封闭–中央集权2.定期泛滥–小农经济3.气候干燥–灌溉工程上埃及王国征服下埃及王国(统治者法老)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专治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古代埃及人的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象形文字1.书写字体:圣书体.祭司体.世俗体2.书写工具:纸草(最普遍).木片.石头.陶片3.被人们逐渐忘却的原因:1.复杂难懂2.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3.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4.公元3世纪时,埃及人只能用希腊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了(无文字)5.从公元639年被阿拉伯人征服起,埃及迅速被“阿拉伯化”象形文字逐渐被人们忘却第三课古代印度吠陀时代种姓制度: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佛教(古印度)产生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创始人: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摩尼经典:《大藏经》或《三藏(经)》内容为经藏,律藏,论藏众生平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代印度:尼罗河古达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古代中国:长江,黄河第四课美洲印第安文明中美洲:玛雅文化(被誉为美洲的希腊),阿兹克特文化南美洲:印加文化玉米,马铃薯,可可,西红柿,烟草第六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代希腊仅限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希腊城邦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两个里程碑(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鼎盛阶段:伯利克里开创了“伯利克里时代”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1)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到四章知识点整理教程文件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主题解读: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业时代。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朝时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考点解析:)(A一、原始农耕:一万年前开始原始农耕。
.时间1 .标志人类实现第一次伟大经济变革;2.意义:食物持续供给,定居有了保障。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3 居,形成农耕聚落。
4.特征:南稻北粟,5.典型:姜寨遗址。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A)二、炎黄传说(中华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黄帝的传有关炎帝、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
在华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近年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三、特征与核心区域(A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特点: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地区。
知识链接:大房屋可能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表现出中心为公共墓地,周围分布着对称的几十个小房屋。
于聚会,小房屋居住,遗址布局体现出集体生产、共同分配的特点。
考点解析:).礼运》中的夏朝(A一、《礼记文献记载说:夏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建立之后是“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设监狱,有军队、设官分职,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制刑法。
)二、二里头文化(A 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在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记载的夏朝最吻合的考古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社会已经分化,经济生活农业为主,出现礼器。
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考点解析: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
他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上海部编版历史知识点高一
上海部编版历史知识点高一历史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历史观念。
上海部编版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参考书,本文将针对高一历史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古代史知识点1. 夏至商周时期:夏、商、西周历史时期的演变。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2.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崩溃,列国争霸的局面。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的时期,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列国争霸的时期。
3.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起。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之乱、两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变迁。
二、近代史知识点1. 清朝的灭亡和封建社会的东山再起:鸦片战争的爆发,洋务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的胜利。
2. 辛亥革命后的历史演变:北洋政府的建立以及北洋政府的垮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进行。
3. 抗日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和五年计划的开展。
三、现代史知识点1. 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2. 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开放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当代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成为世界的重要角色之一。
以上是对上海部编版高一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的历史学习。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主题解读: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业时代。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朝时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考点解析:一、原始农耕:(A)1.时间一万年前开始原始农耕。
2.标志人类实现第一次伟大经济变革;3.意义:食物持续供给,定居有了保障。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4.特征:南稻北粟,5.典型:姜寨遗址。
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二、炎黄传说(A)中华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
在华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近年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三、特征与核心区域(A)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地区。
知识链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表现出中心为公共墓地,周围分布着对称的几十个小房屋。
大房屋可能用于聚会,小房屋居住,遗址布局体现出集体生产、共同分配的特点。
考点解析:一、《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文献记载说:夏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建立之后是“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监狱,制刑法。
二、二里头文化(A)在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记载的夏朝最吻合的考古遗址是二里头文化,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已经分化,经济生活农业为主,出现礼器。
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考点解析: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
他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研究历史的途径所谓“二重证据法”和“多重证据法”(商朝—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为信史)。
1.考古。
包括出土的文物、遗址、当代的物品等等2.文献资料。
可以是第一手的也可以使第二手的。
例如:史记、甲骨文、当时人的日记、博物馆的书籍、专家学者的评论等等3.神话传说。
这个用的比较多的是史前和夏商左右时间的研究。
4.调查访问等等。
考点解析:1、什么是第一手资料?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有些本身就是该历史事实的直接遗存,有些可能是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
如文物遗迹、原始文件、档案等。
2、什么是第二手资料?又叫转手资料,它是相对于第一手资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
如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考点解析:甲骨文具备汉字“六书”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假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一、信史(B)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现,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方国联盟(A)内外服制。
内服是商王管地;外服是方国首领管地,商王间接管辖。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
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三、青铜器与甲骨文(A)1.青铜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象征,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功能。
2.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文字,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考点解析:在商的青铜器上,动物纹中最常见的一种,叫“饕餮(tāo tiè)纹”。
雄伟的建筑感是司母戊鼎与同类方鼎的主要审美特点。
而饕餮、虎头的纹饰,也在庄严的氛围中给人以威慑感。
青铜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象征,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功能。
试题分析:1、文献与考古中的商朝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材料二:己巳王卜,贞岁商受(丰收)年?王占曰:吉。
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
西土受年?吉。
北土受年?吉。
——甲骨卜辞《粹》材料三: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爵兽面纹铙兽面纹鬲(gé)问题:(9分)(1)依据材料一,殷商在统治思想上有何特点?(2分)思想:崇尚神灵和祖先,实行礼治。
(2分)(2)对于研究商代历史来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一则历史价值更高,为什么?(3分)材料二。
因为材料二是一手史料;材料一是二手文献。
(3分)(3)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兽面纹饰”在当时被认为具有哪些功能?(2分)与祖先或神灵沟通,庇护商代人在世间的权利和财产。
(2分)(4)材料二、三对于认识材料一有何帮助,并作简要说明。
(2分)考古发现印证文献:材料二中占卜的记录和材料三中兽面纹饰可以印证材料一中尊神敬鬼的观点。
(2分)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主题解读: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
历经春秋战国,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西周世袭贵族制。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点解析:一、西周的建立(A)BC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军,史称“牧野之战”,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二、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1.分封对象:主要是同姓诸侯;还有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2.作用:“封建亲戚.以藩屛周”,实现了对殷人合围、提高王权。
三、礼乐制度(A)1.创立:周公2,内容:礼指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史诗、歌咏;3.作用:贵贱有等,上下“和同”。
4.实质:敬天保民。
考点解析:一、社会大变革(B)1.BC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人称东周。
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经济变革: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最深刻的变革。
3.政治变革:由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大一统。
4.思想变革: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B)1.背景: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转型,“士”最为活跃,为治理社会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2.内容:儒家: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合一;道家: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法家: 韩非、李斯,主张: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
3.地位: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一、战国七雄(A)齐楚秦燕赵魏韩二、商鞅变法(A)1.内容:废除井田制、世卿世禄制、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
2.影响: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并最终统一六国。
3.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要符合国情,态度坚决,敢于同恶势力斗争。
政策要连续稳定,国君的支持等。
三、秦帝国的建立(A)BC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四、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1.内容: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官制: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
郡县制度: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长官由朝廷任命。
县下有乡里,郡县属吏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
2.措施:统一货币、度最衡、文字等,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
3.特点:地方政府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考点解析:一、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1.秦的暴政:役重(如修长城等)税重和法酷;2.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
3.统治集团争权夺利。
4.沿用旧政:如戍边问题。
5.六国臣民对秦朝的分离倾向。
二、陈胜、吴广第一次农民起义(A)BC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三、西汉的建立(A)刘邦于BC202年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
试题分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
那时出现了时至今日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人。
……非凡的事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
”其创建性的见解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创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烧起火焰。
”——《中国文化通论》(1)列举轴心时代的精神历程之中,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的时至今日与我们之共同生活的人各一例。
(4分)提示:用时间限定范围,轴心时代,即人类突破神灵思想的束缚,开始用理性思维认识世界。
中国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印度佛陀,巴勒斯坦耶稣,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在轴心时代中国产生的什么“见解”最有影响力?请概述其主要影响。
(4分)儒家学说;汉武帝后逐渐发展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汉以来,儒学还辐射东亚,形成“儒家文化圈”,16世纪以后在西方也引起了很大反响。
(3)你是怎样理人类“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轴心时代,并被它重新烧起火焰的”?请例举史实说明。
(4分)轴心时代是人类思想文化的源头,人类文明只有继承中才能创新和发展,每一次新的飞跃,都是在新的高度传承人类的文明。
例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在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下,展开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
廷尉李斯: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
(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人观点的认识?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
从历史上看,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更何况,在秦以后的西汉初期也曾经分封同姓诸侯,说明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仍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