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侵蚀循环理论
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几个要点
• 地面的剥蚀不完全发生在地面上升以后,而是在地 面的上升过程中就已经开始; • 对地面剥蚀导致的地面均衡补偿上升没有考虑; • 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长,保证地面的演 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的阶段。
侵蚀演化速度
现在通过测定河流输沙量,可以计算流水 侵蚀地面的速率,分析地貌演化速度(表4 -2)。 不同地形和气候区区域剥蚀速率(表4-3) 在10-100cm,约为造山上升速率的 1/10(表2-2)。
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具备侧蚀 堆积-下切侵蚀旋回。包括上叠、内叠、 基座和侵蚀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不具备 旋回性。如构造阶地、河曲阶地、冲出锥 和洪积扇阶地等。

河流阶地类型—旋回性阶地
完全由基岩组成 的阶地叫做侵蚀阶 地,完全由河流沉 积物组成的河流阶 地,叫做堆积阶地, 下部为基岩上部为 河流沉积物的阶地, 叫做基座阶地。堆 积阶地还可进一步 分为上叠阶地、内 叠阶地和埋藏阶地。
两种介质(海水、淡水): 淡水浮于海水之上流动,形 成盐水楔
三重作用(波浪、潮流、径 流):径流是带来泥沙物质主 要动力,波浪与潮流对物质起 着再搬运、再分配的作用
河口
双向水流:落潮流方向与 径流一致,涨潮流方向与径 流相反
快速沉积(顶托、凝絮、断面展宽): 有利沉积部位:涨落潮流的动力平衡 带——口门;多汊道的分汊口;河口盐 水楔顶端
汊道型漫滩
A 雏形心滩
B 心滩
C 江心洲
堰堤式漫滩
天然堤
河漫滩洼地 地上河
河漫滩洼地
河流阶地

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或者基准面的变 化,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一般洪 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称 为河流阶地。

微课课件(流水作用与地貌)

微课课件(流水作用与地貌)
土壤和松散堆积物。
侵蚀作用
水流、冰川、风等外力对地表 进行侵蚀,形成沟壑、峡谷等
地貌。
沉积作用
风、水、冰川等携带的物质沉 积下来,形成各种地貌,如河
流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
地貌的演变规律
自然演变规律
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地球运动 、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多种自 然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
人类活动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貌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表形态和地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 气候变化对地貌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表形态的演变。
地貌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地貌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 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地貌研究的前沿动态
数字地貌分析技术
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数字地貌分析技术 在地貌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更精确地揭示地貌 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特征。
记录与总结
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地貌特征, 并总结河流地貌的形成因素和过
程。
河流地貌的模拟实验
实验设计
设计模拟实验,模拟不同流量、坡度、泥沙含量 等条件下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实验材料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水、沙子、石头等,以 及实验工具,如测量尺、计时器等。
实验操作与记录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 验结果,得出结论。
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04
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河流地貌的形成
河流地貌是由地表水流在地壳表面长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 形成的自然地理现象。
河流地貌的演变
随着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 响,河流地貌会不断发生变化。

地貌学 第四节流水地貌PPT

地貌学 第四节流水地貌PPT
在下沉速度线左下方范围,那里水流速度既不足带 走床面泥沙,又不足以支持上游来沙使之继续在水中悬移, 因此来沙迅速沉积,成为沉积区;
在下沉速度和侵蚀速度带之间范围,是个搬运区, 流速不能侵蚀河底泥沙,但上游来沙却不致沉积下来,故成
四、流水的堆积作用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直径0.06-2.0毫米的 相当于沙一级的泥沙颗粒最易受侵蚀,它的起动速度 最小,当流速为12~15厘米/秒时即可带走;小于 0.01毫米粒径泥沙(粉沙、粘土)是呈悬移状态,不易 沉积的物质。
2、悬移(suspension) 指较细小的泥沙,通常是细粉砂 及粘土,当河流中紊流的上升流速大于它 的沉速时,可以上升到距底床较高的位置 而随水流以相同的速度向下游搬运。
三、流水的搬运作用
3、溶移(solution) 溶解搬运是可溶性物质被水溶解,在河流 中呈均匀的溶液状态被搬运带走。它是一种重要搬 运作用,但对河流的地貌特点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溶解搬运的物质在河谷中沉积的数量是极其微少的, 几乎全部被河水带到海洋中沉淀。
(1)、弱冲刷带。位于分水岭地段,地形和缓,集水 量较小,片流冲刷能力很弱。 (2)、冲刷带。位于坡面中部,坡度较陡,片流水 量因沿程补给(雨水)而增大,冲刷强烈。 (3)、淤积带。位于坡麓,由于坡度转缓和流速降 低而发生淤积。
(一)、暂时性流水作用
2、暴流作用
暴流又称为沟谷水流,它是暂时性的线状流水, 有固定的流路,但它与另一种线状流水即河流又有很 大不同。它的水文特点是:
贵州黄果树瀑布
美国尼亚加拉瀑布
二、流水的侵蚀作用
(3)、侧向侵蚀(lateral erosion) 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任何一条 自然河流,由于地表形态的起伏和岩性差异,河床的发育 总是有弯曲的。弯曲处,流水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向 圆周运动的弧外方向偏离(即偏向弯道的凹岸),促使水流冲 击侵蚀凹岸。即使比较平直的河道,水流在地球自转偏向 力(即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下,也可发生侧向侵蚀,北半球河 流偏向右岸侵蚀,南半球河流向左岸侵蚀。侧向侵蚀的结 果使谷坡后退,沟谷或河谷展宽。

第4章 流水地貌

第4章 流水地貌
速转化为坡面径流。土壤渗透率高、颗粒结构好,可以吸
收一部分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小;土层厚,吸水较多,
也可减少地表径流量,使侵蚀减弱。 植被可以防止雨滴对坡面的冲击和减少坡面径流冲刷。 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根据坡地侵蚀和堆积强度,划分为三个带
水深曲线 泥沙含量曲线
坡面冲刷
56—65
66—75
沟壑冲刷
76—85
坡度
>86
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
坡度小于20°时,冲刷能力随坡度增大而增强较快。大于20°时冲刷能力仍有增大,到 40 °左右达到最大,其后随坡度增加而冲刷能力递减。
另外,土壤结构对坡面侵蚀也有很大影响。由粘土构成
的坚实地面或基岩裸露的地表,雨水很少下渗,大部分迅
地表水流的类型
地表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同时也可接受地下水或冰
雪融水的补给。 • 按水流形式分为: 面状水流(坡面径流)、线状水流(沟谷或河槽水流) • 按照水流的持续性分为:
暂时性水流(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常性水流(湿润气候区)
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形成的地貌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
大,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
a4
地 形 坡 度
a3 a2 a1
0
降雨强度不变时,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
0a1,0a2,0a3,0a4 坡长相等、坡度不同
冲刷程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5—15 16—25 26—35
无侵蚀
36—45
46—55
在冲沟发育过程中,若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沟谷水流得到

地貌学:第四章 流水地貌

地貌学:第四章 流水地貌

与大多数发育在山口平缓地区、坡度不足10而面积广阔的冲积扇不同, 慕士塔格山的冲积扇面积袖珍,但坡度可以达到20,几乎一次大规模的 山洪就能造就出一个这样的“非典型”冲积扇。一个个近似标准三角形 的冲积扇紧密地排列在山口,边缘被另外一个同样三角形的绿洲所掩盖, 构成了这样一幅独特的风景。
流淌在四川泸定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河岸两侧山谷陡峭。由于可开垦居住的 土地非常有限,泸定县城只能建在山麓的冲积扇上。从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两岸的冲积扇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房屋建筑所覆盖,一座公路桥连接着大渡河 两侧的交通。河面上还可看到一条铁索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泸定桥。
雨滴的溅蚀与降雨侵蚀力成正比,也与地 表水层厚度成正比,与土壤抗剪强度成反比。 后者受土粒间的结合力、植物根系粘结力以及 土壤紧实度等的影响。
坡面实际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
a.直线坡、b.凸形坡、c.凹形坡、d.混合坡
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1、坡面径流的三个作用带
(1) 不明显冲刷带
(2) 冲刷带
雨滴溅落到地面,形成一个小坑。土 粒被抛向空中,扰动了土壤表面。
在片蚀过程中,雨滴对地面的打击也是相 当重要的。雨滴在垂直降落地面时,最高速度 可达7--9米/秒,因此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土 粒受雨滴冲击可以溅到60厘米高和1.5米远的 地方。据估计,一次倾盆暴雨能够扰动多达每 公顷225吨的土壤。在一个倾斜的地面上,雨 滴溅击侵蚀使土壤缓慢地向坡下蠕移。
表2 坡积裙与倒石堆比较
形成原因 物质组成
主要特点
倒石堆
崩塌堆积地 貌(倾卸式急 剧堆积)
碎石与土混杂 堆积,石块或 以块石主。
自顶部向前缘,机 械组分由细变粗。 结构松散、杂乱、 多孔隙,大小混杂 无层理。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

2、泥石流(Debris flow)
泥石流是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 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其中粘性泥石流 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
密度大,搬运力强,是洪流的5-50倍;爆发突然,来 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是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洪积物与坡积物的区别
① 洪积物具有明显的相变, 但比较粗略,各带之间没 有截然的界线
②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 成分较单一,不同地点的 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 分选性差 ④ 磨圆度较低 ⑤ 层理不发育 ⑥ 在剖面上呈现多元结构
① 不具分带现象 ② 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
般比洪积物成分更单纯, 砾石少,碎屑多,而洪积 物砾石丰富 ③ 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④ 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 ⑤ 坡积物略显层状 ⑥ 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构 成坡积裙,厚度小;而洪 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积 扇,厚度较大
A、扇顶相:以巨砾、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为主(槽洪
相),夹有细粒沉积透镜体,巨砾间为后续水流细粒 充填,发育急流交错层理。因为有短暂的后续水流, 使细粒物质被带走,因此孔隙度大。
B、过渡相:从砾石过渡到砂,以砂为主,为漫洪相
砂土夹槽洪相砂砾组成。
C、扇缘相:主要是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漫洪相)
看起来象“纹泥”,透水性差。
沉积学标志
• 沉积结构--营力结构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叠瓦式
离散式 弥散式
充填式
非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洪积物的结构
槽洪相透镜体
漫洪相透镜体
“多元结构”:槽洪相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 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 元结构”。砾石透镜体代表古河道位置,砾石ab面逆指上游。

第四章 流水地貌-2

第四章 流水地貌-2

石质浅滩与深槽(岩槛与壶穴)
二 河床地貌
岩槛(岩坎):横亘于河床中的坚硬岩石,凸起地形, 当岩槛的高度大于宽度时形成跌水,更大则成瀑布。 岩槛的形成一般与岩性有关
壶穴: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深度可达6-7米。 一般形成在河床基岩比较破碎的河湾
壶穴的成因 向上运动的漩涡流对裂隙 基岩的冲击(横剖面), 图中岩块被水流上举起 下降漩涡流所钻凿而成的 深壶穴,漩涡流搬运砾石 的螺旋轨迹是根据实验室 河槽模型试验观测所推论 的
3.漩涡流
天然河道两岸不规则,河床起伏不平,对水流起到一个障 碍的作用。当水流绕过障碍物时,水流围绕一个公共轴转动, 形成漩涡流。 直轴漩涡-河岸附近沿垂直轴旋转,冲蚀岸边。 横轴漩涡-形成于河床底部岩槛和沙坡附近,下蚀,塑造 河床。 (翻转流)
2、河流作用方式
侵蚀、搬运、堆积
河流流量
(m3/ s)
河床纵剖面
二 河床地貌
河床均衡剖面
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状态 圆滑均匀的凹形剖面 冲刷力与河床的阻力相等 床底不发生显著的侵蚀和堆积
急流 湖泊 瀑布
局部侵蚀基准面变化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
二、河床地貌
2.河床中的地貌
沙波(沙纹) 浅滩和深槽 边滩和心滩 岩槛(岩坎)与壶穴
(二)河床地貌
2.1 沙波
冲蚀作用
气穴侵蚀(cavitation) 水力冲蚀(hydraulicking) 拔蚀(Plucking) 磨蚀作用(abrasion ) corrasion, evorsion(涡流侵蚀)) 溶蚀作用(corrosion) 。
河流的侵蚀机制
水流流过泥沙时,其上部流速快,压力小,通过泥沙下部的水流, 受到较大阻力,流速小,压力大,因而在泥沙颗粒上下产生压力 差,使泥沙颗粒获得了上升力,掀起河底表层松散颗粒。 水流对泥沙还有迎面冲击力,使被掀起的泥沙向下游移动,形成 侵蚀。 在坡度大的山地河流中,流水可推动很大的砾石使其移动,这些 砾石在移动过程中,还能互相撞击或磨蚀河床底部而进行侵蚀。 (形成千古河床?) 溶蚀作用是河流水流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进行溶解所产生的一 种破坏现象。

第四章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 地表物质、地形条件; 形成浅凹地和坡积裙
不明显 冲刷带
冲刷带
淤积带
第二节 沟谷水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一.沟谷水流作用与沟谷发育 1.沟谷水流的特性
沟谷是暂时性线状水流侵蚀的结果,这种地形分布 十分广泛,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带的草原或山 麓地带更为常见。
这种沟谷水流与前面讲到的面状水流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是线状的,但它又区别与另一种经常性的线状 水流-河流,此种水流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特性,相 应地形成了一系列独特地地貌类型。 2.沟谷水流的作用
量减少,泥沙物质增多,在河流上游也可以堆积为主,在同一
时间,同一地段内,侵蚀和堆积也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在弯曲 河段,凹岸侵蚀,被侵蚀的物质由于环流的作用,被搬运到凸
岸堆积下来。
由此可见,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 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内,不同条件下,它们的作用强度和 性质不同而已,所以不能把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孤立起来, 机械地划分侵蚀、堆积过程。
而且也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冰雪地区发生,
只不过它们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而已,所以流水
是地表外营力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作用营力之一。
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及其相应的沉积,是陆
地上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与沉积相类型。
流水地貌的研究,对水工建筑、航道整治、水
土保持和矿产地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推移
颗粒太大而不能悬浮的沙、 砾石集中在河底,以滑动、 滚动和偶尔低跳的方式移 动,这种搬运形式称之为 推移。
河流的搬运方式(据K.W.布泽)P—深槽;R—浅滩;W—河水面
推移质——粗沙、砾石 跃移质——细砾石、沙
悬移 粒径较小的粉沙与 粘土,在流水中呈 悬浮状态搬运,这 种搬运形式称之为 悬移。

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曲流与冲积平原地貌
(西 阿 西波 比罗 河 9 曲号 、所 )牛 摄 轭 湖 及 漫 滩 附 近 的 密
Mississippi
Vicksburg
深切曲流

道桥深 (,切 桥曲 下流 为裁 取弯 直取 后直 的形 新成 河拱 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Utah

水系类型
树枝状水系 平行状水系 格子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环状水系 分散洼地状水系 扭曲状水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水岭的移动与河流袭夺
如果分水岭两侧侵蚀速度差别不大,在长 期剥蚀过程中,分水岭逐渐降低,但不发 生明显的位置移动 由于某种原因,分水岭某一侧的河流溯源 侵蚀能力强,导致分水岭脊线向另一侧移 动;并逐渐切穿分水岭,抢夺分水岭另一 侧河流上游的水,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 河流袭夺。
(a) (b)
(c)
(d)
(e)
(a) 侵蚀阶地 (b)上叠阶地 (c)内叠阶地 (d)基座阶地 (e)埋藏阶地
非旋回阶地——构造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河曲阶地
新墨西哥盆地中河曲凸岸发育窄小的河漫滩,但阶地面积广阔
冰川补给的曲流两侧是泛滥平原和低矮的阶地 (Greybull, Montana)
两种介质(海水、淡水): 淡水浮于海水之上流动,形 成盐水楔
三重作用(波浪、潮流、径 流):径流是带来泥沙物质主 要动力,波浪与潮流对物质起 着再搬运、再分配的作用
河口
双向水流:落潮流方向与 径流一致,涨潮流方向与径 流相反
快速沉积(顶托、凝絮、断面展宽): 有利沉积部位:涨落潮流的动力平衡 带——口门;多汊道的分汊口;河口盐 水楔顶端
侵蚀循环理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

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

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

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

图1 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七百弄乡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表,这里山高洼深,石多土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非常不便。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当地的鸡自小生态放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后,决定将七百弄鸡养殖作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一大主导产业。

(1)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其农业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

“秋淋”(连续4天出现降雨,且降雨量达到20mm及以上)是关中平原人们对秋雨的习惯叫法,该地秋雨期一般自8月中旬后开始,最晚可持续到10月上旬。

特别是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关中平原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其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像一条带子缠绕在关中北部,被称为“旱腰带”。

下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和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1)“旱腰带”所在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受作用影响而成,分析“旱腰带”地区地表水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雨量大的原因是、 ,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4流水地貌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4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 .坡面径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 .沟谷水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3 .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发育4 .河口地貌与流域地貌本章内容: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改变地表形态,同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其它地方进行堆积,形成堆积地形。

这类由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按其流动形式可分为:①面状水流(坡面径流):通常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无固定的流路,时分时合,多呈薄层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

②线状水流:是指在沟谷或河槽中流动的水流。

按水流的持续性,又可分为暂时性水流和经常性水流两种。

前者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后者在湿润气候区分布普遍。

第一节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在倾斜坡面上所形成的薄层状的水流。

坡面径流是地表水流形成的初期阶段,它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等特点。

坡面径流的形成受降水强度、蒸发量、土壤渗透率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其形成初期呈漫流状态,之后发展为无数细小股流沿坡度最大方向流动。

坡面径流对坡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

影响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D卷候: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②地形:a.坡度:坡度愈大,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但坡度加大却又使坡地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小,造成冲刷能力的相应减弱。

据观测,在坡度小于20°的范围内,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随着坡度的加大而迅速增大;大于20°冲刷能力乃有增加;至4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冲刷能力就随着坡度的加大而递减。

b.坡长:一般坡长愈长,沿程流量不断增加,冲刷能力相应增强,但随着坡长的增加,水流搬运的泥沙量随之增多,水流因耗能而可能使冲刷能力变小,甚至产生泥沙的堆积。

C.斜坡形态③斜坡组成物质:影响到斜坡的抗蚀力和渗透率。

第四章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

横向环流与河流侧蚀
(3)涡流
环流轴直立的涡流——掏蚀河岸
环流轴水平的涡流——使床底沙波向下游移动, 并掏蚀河底。
2.河流作用
向源侵蚀(溯源侵蚀)—裂点后退
侵蚀作用 下切侵蚀(磨蚀、冲蚀、溶蚀)
侧方侵蚀(横向环流,地球偏力)
悬移 河流作用 搬运作用
跃移
推移(滚动或滑动)
V
堆积作用
侧压力
mg
河流裂点
天然堤决口 天然堤 地上河 河间积水洼地 沼泽 牛轭湖 河床 河间地泛滥平原
决口扇 天然堤决口 天然堤 河间积水洼地 沼泽 牛轭湖 河床 河间地泛滥平原
冲积平原的结构与微地貌
山前平原
地上河
中部平原
滨海平原
1.地上河;2.决口扇;3.天 然堤决口;4.天然堤;5.河 间积水洼地;6.沼泽;7.牛 轭湖;8.河间地泛滥平原
微弯河流与弯曲河流示意图
Figure 10.54 Incised meanders can form by uplift
(3)分汊型河床
河床呈莲藕壮,窄段 为单一河床,宽段河 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江 心洲,水流分成多股 汊道。 江心洲与河漫滩一样, 洪水期才被淹没。
Figure 10.19 (A) A midchannel bar can divert a stream around it, widening the stream. (B) Braided stream. Bars split main channel into many smaller channels, greatly widening the stream.
第四章 流水地貌
Chapter 4 Fluvial Landforms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流水堆积地貌)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流水堆积地貌)
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2、堆积地貌类型
⑵河口三角洲
说出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地貌特点。
形成过程:河流入海口处,河道 变宽,坡度变缓,且受到海水顶托 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 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貌特点: ①多呈三角形; ②地势平坦; ③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点向海洋 呈放射状。
当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时,由于坡度变缓,流速渐小, 加之海潮顶托等动力条件的改变使河流所带泥沙大量沉积。
2、堆积地貌类型
⑴冲(洪)积扇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 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扇顶
扇缘
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 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 旱、半干旱地区。
冲积扇
洪积扇
下图为“冲积扇示意图和剖面图”。 • [问题探究] • 问题1 峡谷和冲积扇的主要成因 分别是什么?
素养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读图,回答问题。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 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 因。
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 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 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 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 比重小的后沉积。
《河流地貌》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① 区域认知:识别了冲(洪)积扇、河漫滩、冲积平 原、三角洲和江心洲,归纳了其空间分布与特征; ② 综合思维:简单分析了上述河流地貌成过程; ③ 人地协调观:了解了河流沉积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关系。
(2)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
能是__b______。
素养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课件】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C. 光照不足
D. 降水稀少
跟踪训练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
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
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右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
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
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
两者区别: 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早地区暂时 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 形地貌 冲积扇是指山地常年性河流从出山 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携帯的部 分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从以出口 为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新课学习
冲积扇 洪积扇
4.河流侵蚀地貌
形成过程
由于河流的侵蚀作 用ຫໍສະໝຸດ 形成了河谷等 河流地貌情境导入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1课时 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
学习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 课程标准 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
点 1.理解流水作用 2.认识流水地貌的主要类型——沟谷 学习目标 地貌和河流侵蚀地貌 3.能描述主要地貌景观的特点
一、地 貌
新课学习
1.概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2.成因: 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类型: 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Slide /19
以侧蚀为主
河谷形态 V型 U型
浅而宽的槽型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流地貌全景 4.河流侵蚀地貌
上游(V型)
山麓(洪积
扇或冲积扇) 中游(U型)
下游(槽型)
Slide /20

流水作用和流水地貌PPT讲稿

流水作用和流水地貌PPT讲稿

Plateau
出水 树平 枝层 状理 )形的 态石 ,灰 (岩
被 水
流 侵 蚀 切 割
Hadramawt
洪积扇
间歇性的洪流把冲刷下来的物质带 到沟口堆积,形成半圆锥状或者扇形堆 积体,称为冲出锥或洪积扇。冲出锥的 规模不大,面积一般只有几百平方米, 坡度较大,向外坡度变缓。洪积扇一般 坡度较缓,面积较大。
流水地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域地貌
坡面流水地貌 沟谷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
河口地貌
第一节 坡地径流与坡面流水地貌
坡面流水是雨水或冰雪融水直接在地表形 成的薄层片流和细流,出现的时间很短。细流 在流动过程中时分时合,没有固定流路,因而 能比较均匀地冲刷地表松散物质。
坡面流水的侵蚀强度主要受 降水性质、地 形、坡面组成物质和植被等的影响。
环流
A
B
凹岸 A
凸岸 B
表层流
底层流
平面图
剖面图
漩涡流
当河水绕过障碍物时,会产生漩涡流。
水流方向
坝 河岸
二、河流的作用
侵蚀:包括下蚀、侧蚀和朔源侵蚀。 搬运:包括推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沉积:当流速降低、或水量减少,没有足
够能力搬运携带物质时,发生沉积。
河水搬运的物质
侵蚀、搬运和沉积的关系
一、河水的运动特征
纵向运动:河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河槽不 断向下游流动,重力是决定河水纵向运动 的基本动力。
其它形式运动:河水在运动过程中,同时 还受到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机械摩 擦力等作用。产生层流和紊流,环流,漩 涡流等。
层流与紊流
层流:水质点彼此平行, 保持稳定的速度和方向
紊流:水质点不规则运动, 速度和方向不相同,且不断 改变

第六节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六、准平原与山麓面
准平原
湿润气候区,地貌 发育的终极阶段。
山麓面
干旱气候区,地貌发育的终极阶段。平行蚀退是其特点。
THANK YOU!
雷诺试验
漩涡流

漩涡流是水流中水质点绕轴旋转的现象,分为竖 直轴和水平轴两种。
竖轴涡流
水平轴涡流
环流

水流中水质点作螺旋形运动,因其在过水断面上的 投影为环状,故名环流。
3.河曲(meander)
深切曲流和离堆山
深切曲流多形成于山 区基岩中,裁弯取直 后,形成离堆山
(meander core)。
自由曲流和牛轭湖
自由曲流 ·西藏,狮泉河
下荆江的裁弯取直(cutoff)
藕池口到城陵矶叫下荆江,水程长240km,而直线 距离仅80km,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五)河流阶地
2.分水岭迁移和河流劫夺
分水岭迁移

分水岭是两条相邻河流或水系之间的分水高地。 分水岭迁移实际上是河流溯源侵蚀的速度差异造成 的。
河流劫夺(stream capture)


被夺河——大渡河; 劫夺河——原岷江的一条支 流; 劫夺弯 断头河(beheaded stream)

——安宁河; 风口——菩萨岗
单向环流
底部辐合环流
底部辐散环流
复式环流
两种坡地开垦方式
(一)山坡上直接开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十四条 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二)水平梯田
除植树造林外,沿等高 线耕作是中断片流的好 措施。
坡面侵蚀地貌
土柱
(甘肃天水市吕二沟)
单向环流,凹岸侵蚀,形成深槽;凸岸堆积,形成边滩。

地貌学教学大纲

地貌学教学大纲

地貌学教学大纲《地貌学》教学大纲学时:42学时学分:2。

5理论学时:42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大纲执笔人:程久苗胡春生大纲审定人:一、说明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系统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直接培养学生地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地貌分析的基本能力。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貌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地貌类型,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掌握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学习相关地理专业课程和讲授中学地理课打下必要的基础.3。

课程教学改革①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断进行专业教学计划及地貌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时增加课程前沿内容。

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将课堂讲授课、自学和讨论交流、模型及航卫片判读、观看音像资料、野外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地貌学多媒体课件,实施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实验。

④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实施教改项目:组织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从而增强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二、本文(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地貌学教学大纲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学时:2学时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1。

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2。

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二)岩性和地质构造(三)内外力作用时间(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1.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游看彩虹桥
分 汊 型 河 床
游 荡 型 河 床
山 区 小 溪
河床底部的火山岩砾石(Arizona)
河漫滩
概念: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往往被淹 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
沉积结构:河漫滩的表层往往为细粒的粘 土和粉砂,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床沉积 物,具有典型的二元相沉积结构。
河漫滩的形成
鸟足状三角洲 尖头状(鸟喙状)三角洲 扇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
三角洲的类型
根据三角洲的 平面形态和水动力 特征可以划分为: 鸟足状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 如经过波浪作用改 造形成扇状三角洲。 尖头状或者鸟喙 状三角洲——波浪 作用为主; 梳状三角洲—— 潮汐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 过渡型三角洲— —两种以上的水动 力势力相当
1

2 雏形河漫滩阶段



3 河 漫 滩 阶 段
河漫滩类型
河曲型漫滩 汊道型漫滩 堰堤式漫滩
迂回扇形成的平面示意图——曲流运动与点沙坝的形成
河曲型河漫滩——迂回扇形成剖面
在河漫滩的近河床地带,由于水深突然变小,阻力变大,流速变小, 挟沙力降低,使泥沙沉积下来,形成贴近河床并与河岸平行的沙堤—— 河岸沙堤(滨河床沙坝)。由于河床的快速侧向移动,形成了多条大致 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合成扇型,称为迂回扇。
流域地貌
水系和水系类型
河流干流及其所属各 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 统
人们通常采用分支法 和分级法表示干支流 之间的关系。
水系类型
树枝状水系 平行状水系 格子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环状水系 分散洼地状水系 扭曲状水系
分水岭的移动与河流袭夺
如果分水岭两侧侵蚀速度差别不大,在长 期剥蚀过程中,分水岭逐渐降低,但不发 生明显的位置移动
河流阶地的成因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基准面变化
构造运动
1、大面积上升,河流普遍下切,整个流域都有阶地形成。 2、局部地区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则该地区阶地高度大,级数多。 3、同一时期,构造运动方向不一,上升区形成阶地;下降区无阶地形成。
气候变化
基准面变化
气候与基面变化
河流阶地类型
鸟足状三角洲
20 km
扇状三角洲
50 km
0
9 km
尖头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20 km
黄 河 三 角 洲
长 江 三 角 洲
珠江三角洲一部分
密 西 西 比 河 三 角 洲
河口湾
三角港(河口湾) 是在不具备河流三角洲 形成充分条件下(河流含泥沙量少,强大 的潮流作用),河口地区形成的三角状河 口湾。
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具备侧蚀 堆积-下切侵蚀旋回。包括上叠、内叠、 基座和侵蚀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不具备 旋回性。如构造阶地、河曲阶地、冲出锥 和洪积扇阶地等。
河流阶地类型—旋回性阶地
完全由基岩组成 的阶地叫做侵蚀阶 地,完全由河流沉 积物组成的河流阶 地,叫做堆积阶地, 下部为基岩上部为 河流沉积物的阶地, 叫做基座阶地。堆 积阶地还可进一步 分为上叠阶地、内 叠阶地和埋藏阶地。
三角洲
浅平的 口外海滨区
丰富的 泥沙来源
较弱的 海洋动力
三角洲的发育
沙岛
长 江 三 角 洲
三角洲沉积结构
三角洲的类型
动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外缘的进
退)
动力分类: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的
作用强弱)
形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的平面形态)
建设性三角洲 破坏性三角洲
河流型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潮流型三角洲
• 口外海滨段以海洋作用 为主,除潮流作用外,还 有波浪和海流的作用。
河口分段及其特点
潮 区 界
潮 流 界
口 门
近口段 河口段 口外海滨段
河口区
河口分段示意图
河口的水动力特点
两种介质(海水、淡水):
淡水浮于海水之上流动,形 成盐水楔
三重作用(波浪、潮流、径 流):径流是带来泥沙物质主 要动力,波浪与潮流对物质起 着再搬运、再分配的作用
河口
双向水流:落潮流方向与 径流一致,涨潮流方向与径 流相反
快速沉积(顶托、凝絮、断面展宽): 有利沉积部位:涨落潮流的动力平衡 带——口门;多汊道的分汊口;河口盐 水楔顶端
三角洲
概念:河口区主要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形成 的三角形冲积平原。现代三角洲的概念还 包括河口区水下沉积体系。
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a)
(b)
(c)
(d)
(e)
(a) 侵蚀阶地
(b)上叠阶地
(c)内叠阶地
(d)基座阶地
(e)埋藏阶地
非旋回阶地——构造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河曲阶地
新墨西哥盆地中河曲凸岸发育窄小的河漫滩,但阶地面积广阔
冰川补给的曲流两侧是泛滥平原和低矮的阶地 (Greybull, Montana)
Rakaia 河谷阶地, 近处的阶地面作为牧场,左侧远处可以看到两级高级 阶地(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第五节 河口地貌
河流入海、入湖或入水库的地段,称为河 口地区,简称河口。河流在河口地区主要 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做河口地貌。
河口区通常可以划分 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 海滨段。
• 近口段尽管受到潮汐的 顶托,但仍然以河流作用 为主;
• 河口段河流与潮流共同 作用,双向水流和河床不 稳定是河口段的特点;
汊道型漫滩
A 雏形心滩
B 心滩
C 江心洲
河漫滩洼地
堰堤式漫滩
天然堤
地上河
河漫滩洼地
河流阶地
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或者基准面的变 化,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一般洪 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称 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形成
A 河流侧蚀堆 积形成河漫滩
B 河流下切侵 蚀形成阶地
河 流 阶 地 的 形 成
由于某种原因,分水岭某一侧的河流溯源 侵蚀能力强,导致分水岭脊线向另一侧移 动;并逐渐切穿分水岭,抢夺分水岭另一 侧河流上游的水,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 河流袭夺。
曲流与冲积平原地貌
Vicksburg Mississippi
(西阿 西波 比罗 河9 曲号 、所
)牛摄 轭 湖 及 漫 滩
附 近 的 密
深切曲流
河拱
新成
的形
后直
直取
取弯
为裁
桥曲 下流
(,切
道桥深
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Utah

彩虹桥是由科罗拉多河支流裁弯取直 形成( Glen 峡谷, southern Utah). 由砂岩组成的石拱高8.1米, 13 m 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