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doc

合集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高中化学图像题是一类重要的解题思维题型,在高中化学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类题目一般由一张化学反应图像和问题组成,要求考生分析图像并回答相关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进行浅谈。

一、理解图像中的化学反应高中化学图像题目的基础是对图像中化学反应的理解,因此,理解图像中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规律是解题的基础。

图像中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实验中的经典反应或常见反应,如化学计量、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配位反应等。

每种化学反应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规律,考生需要对这些反应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熟悉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二、梳理图像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在理解图像中的化学反应之后,考生需要进一步梳理图像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

一张高中化学图像往往包含多个化学物质,每个化学物质都具有其特定的形态和特征,而它们之间的变化又如何影响整个反应的进程和结果呢?考生应当注重分析图像中每个化学物质的变化情况,确定每个化学物质在反应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而推断出反应的总体规律和趋势。

三、合理解读反应物和产物的数据在梳理图像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考生还需要阅读并合理解读反应物和产物的数据。

反应前后,化学物质的数量、摩尔质量、浓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数据往往是图像题目所要求回答的问题。

考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和计算,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

同时,考生还需要从实验数据中考虑潜在的实验因素,如测量误差、反应条件等可能对实验数据产生的影响,以确保解答的准确性。

四、运用反应的性质判断答案高中化学图像题的答案不止有一个,考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反应规律和性质来判断答案的正确性。

如利用酸碱反应的中和滴定原理,通过计算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来判断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或者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电荷变化规律来解析问题答案是否合理。

五、细节分析和考虑高中化学图像题考察考生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时需要注意对于细节的分析和考虑。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化学中的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这些题目中,图像型选择题是最难解决的一类。

这类题目主要通过各种图片、图表和数据来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解题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解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题目的背景知识。

这类题目中的图片、图表和数据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先把它们看清楚,了解它们的含义。

其次,我们需要从数据和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条件、物质的性质、反应过程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所提取的信息与我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比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解题。

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就是利用图像或数据中隐含的信息。

例如,如果一张图片显示的是一个化学实验的现场,我们可以从图片中观察到实验室里使用的仪器和试剂,从而推断出实验的类型和目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排除法来帮助我们解题。

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排除显然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来缩小答案的范围,从而使解题变得更加简单。

最后,我们需要对答案进行核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解决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需要了解背景知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们还需要学会使用技巧,如排除法和利用隐含信息来帮助我们解题。

总之,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在解决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时,不要慌乱,要仔细分析,不断思考和总结。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在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建构解题模型,突破高中化学对数图像题

建构解题模型,突破高中化学对数图像题

建构解题模型,突破高中化学对数图像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528300)周海欧[摘要]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

常见的有关题型是选择题,题目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图像题,其中一类就是对数图像题。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建构解题模型,从而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突破学习难点。

[关键词]模型建构;对数图像题;三大平衡;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08-0059-03从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发现,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几乎每年都考,而且往往是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道压轴题。

学生感觉比较陌生,且难度较大。

有关三大平衡的试题考查内容非常丰富,如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K 的计算、酸性强弱的比较、平衡的移动、沉淀状态的判断等,试题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图像题,其中一类就是对数图像题。

本文基于数学知识建构对数图像题解题模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一、对数图像的含义将溶液中某一微粒的浓度[如c (A )]或某些微粒的浓度的比值éëêùûú如c ()A c ()B 取常用对数,即lg c (A )或lg c ()A c ()B ,与溶液中的pH 或溶液的体积等的关系作出的图像称为对数图像。

根据数学知识,c (A )和lg c (A )的关系为:当c (A )=1时,lg c (A )=0;当c (A )>1时,lg c (A )>0,且c (A )越大,lg c (A )越大;当c (A )<1时,lg c (A )<0,且c (A )越大,lg c (A )越大,但lg c (A )的绝对值越小。

二、常见对数图像的类型及图像分析图像种类正对数图像负对数图像具体类型lg c ()HX -c ()H 2X lg V V 0lgc ()H+c ()OH -pH =-lg c ()H +pC =-lg c ()C 含义生成物与反应物离子浓度比的常用对数稀释后与稀释前体积比的常用对数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比的常用对数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C 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变化规律lg c ()HX -c ()H 2X 越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越大lg V V 0越大,稀释程度越大比值越大,酸性越强;中性时,c ()H +c ()OH -=1,比值为0pH 越大,c ()H +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pC 越大,c ()C 越小三、解题模型的探索【例1】25℃时,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情况下,用HCl 气体或NaOH 固体调节0.1mol/L MOH溶液的pH ,溶液中M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 (M +)]随pH 的变化如图1所示。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高三化学的复习想要提高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

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化学热点题型分析化学计算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01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作者:王丽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课程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高中化学课程中图像解题的变化较为显著,因此针对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思维进行研究。

首先简单叙述了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思维,继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高中化学图像题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具体叙述解题思维的运用技巧,以期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思维;思维运用;反应速率图像是高中化学知识具象化的体现方式,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图像中一般都会包含一定的隐藏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解题而言十分关键。

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学会运用解题思维,根据具体的题目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要将图像中蕴藏的抽象化学理论提取出来,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

一、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思维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图像题,这种题型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解题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面对不同类型图像题的不同思维逻辑。

学生能够根据数形结合等多种方法,完成解题分析过程,能够在分析的过程中对题目和图形有一定的掌握,找到其中的隐含条件,更加高效准确地完成化学图像题。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面对相似题型能够进行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也能够得到锻炼。

二、高中化学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一)反应速率因素题反应速率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而反应速率因素题也是高中常见的图像题目,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反应速率因素可分为内外因两种,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结构上的差异考虑内因,而根据反应物浓度、压强等方面考虑外因。

而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减少的反应物浓度或者增加的生成物浓度。

比如,题目中浓度发生了改变,那么化学反应速率也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需要用化学压强来解释,具体原理为,反应体系体积的变化是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直接体现。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摘要】高中化学图像题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解题思维来理解和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思维的重要性,然后对图像题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接着从运用化学知识解读图像题、理清图像题的逻辑关系、注意图像题的细节和实际操作中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在提出了提升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能力的方法,同时总结了解题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特点分析、化学知识、逻辑关系、细节、实际操作、技巧、提升方法、总结、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高中化学图像题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图像题,考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与传统的文字题相比,图像题更具有生动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化学思维和解题思维。

通过分析图像、理清图像背后的化学现象,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在解决图像题时非常重要,也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认识到高中化学图像题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更加重视图像题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2 图像题解题思维的重要性图像题解题思维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像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通过观察给出的化学图像,学生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并进行推理和解答。

图像题的解题过程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同时也需要运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图像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

解答这类题目不仅需要对化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解题思维和技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1. 题目分析在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时,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

理解题干中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反应物、产物以及其他相关条件非常重要。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能被掩盖,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找到。

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要有一定的了解。

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判断反应类型,然后运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题。

3. 反应过程的分析在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时,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观察所给图像,分析反应前后的变化,找出关键信息。

例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沉淀的生成等。

这些变化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进行解题。

4. 通过实验验证解答有时候,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的思维和技巧都无法完全确定答案。

这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解答。

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实验结果。

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或咨询专家来获得准确的答案。

5. 考虑实际情况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

化学反应往往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等因素对图像的影响。

6. 多做练习题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通过多做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不仅仅需要对化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还需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和解题方法。

通过题目分析、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过程的分析、实验验证解答、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多做练习题等方法,可以提高解答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能力。

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

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

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
化学图像题是化学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一种题型。

要想正确答题,就必须具备比较熟练的解题技巧。

首先,考生应该把握图像的正确意思,因为图像是化学考试中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把握图像正确才能达到解题的目的。

其次,在解答化学图像题时,要特别注意图片的内容,要仔细查看每一个图像的元素,特别是像离子方程式这种复杂的图像,考生要把握好图像中的各个细节,以便准确理解图像的意思。

第三,在解答图像题时,考生要充分理解图像中的化学知识,如离子方程式、相互作用、反应机理等,要熟练掌握图像中的化学概念,此外还要正确理解图像中的化学用语,以免出错。

第四,在解题时要学会做联系,根据图片中的元素和化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进行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运用逻辑思考和化学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最后,考生还要注意在答题过程中不要慌张,要学会放慢思考的速度,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正确理解图像的意思,确保答题正确无误,避免出错。

以上就是解答化学图像题的几种技巧,考生可以按照以上技巧逐一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有一个好的考试成绩。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摘要:利用图像能够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学生在经过习题训练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减轻学生做题的压力,避免学生面对难题时束手无策。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经典例题介绍解题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路;典型例析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掌握好化学知识能够有效进行化学研究。

图像题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题型,利用图像能够更直观地解决化学问题,图像题也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好坏的有效方法。

在做题过程中合理使用画图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做题思路,同时加快学生做题时间并提高做题准确率,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做题方法。

一、高中化学可逆反应解题思路在做可逆反应习题时,首先要学会看图、分析图中内容,看图是最基础的一点,分析很关键,最终达到用图的目的。

在看图时,要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再看一下图中的拐点、始点、交叉点以及终点,还有线的变化趋势以及走向,等压线等温线等等,最后观察温度或者浓度的变化。

在分析过程中将概念规律以及化学原理与图形结合起来,最终将原理与图像结合发挥图像的作用。

在做题过程中,也要掌握定一议二这个做题方法,也就是说将其中一个量固定,讨论另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后与可逆反应对照。

常见的可逆反应有NH₃ + H₂O ⇔NH₃H₂O ⇔ NH₄⁺+ OH⁻;CO₂+ H₂O ⇔ H₂CO₃⇔H⁺+ HCO₃⁻等等,教师要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反应方程式,这样才能在做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接下来举一个相关例题例:有一种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解析:坐标系中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A的转化率,利用定一论二法,我们可以先固定横坐标,也就是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我画了一条竖线,这条竖线上点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分析作者:蔡春锋来源:《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19年第09期高中化学图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是否全面,考查同学们能否针对不同的题目灵活转换解题思维,提炼出图像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巧妙地将题目解答出来。

图像中往往包含一些不明显的信息,需要同学们细心观察。

下面就高中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技巧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同学们的解题能有所帮助。

一、图像题解题技巧概述1.作图法的理念。

作图法是指将抽象的化学原理用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而对图像进行分析。

因其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化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2.作图法的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各种试剂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得到具体形象的展示,良好的作图能力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1.反应速率因素题。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等,外因包括压强、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在解决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移动的题目时,除了要注意压强、温度等,还要注意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等。

例1 一定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C.t2时,该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t3时,逆反应速率等于正反应速率,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分析:t3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Y、X的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7 mol和3 tool,化学方程式为7Y=3X,A项错误;t1时Y为6 tool,x为4 mol,B项正确;z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正确;t。

时,反應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项正确。

答案为A。

2.离子共存推断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纵观全局,进行整体分析,提炼出解题的关键点。

例2有一种液体无色透明,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

高中化学复习 热点题空2 守恒法的应用——热重分析的计算

高中化学复习 热点题空2 守恒法的应用——热重分析的计算
aC2O4·H2O)=146 g·mol-1,取1 mol CaC2O4·H2O,质量为146 g, 当剩余质量为128 g时,质量减少了18 g,即减少1 mol H2O,结合题 图知,在400 ℃时,固体的化学式为CaC2O4;当剩余质量为100 g时, 质量又减少了28 g,即减少1 mol CO,CaC2O4失去1个CO后变成 CaCO3,所以在400~600 ℃发生的反应为CaC2O4 =4=00=~==6=0=0==℃= CaCO3 +CO↑。
123
答案 由锰元素守恒可知:2MnCO3~Mn2O3,2MrM2nMCOrM3-nCMOr3M n2O3 ×100%=2302-30158×100%≈31.3%,由图可知,生成 Mn2O3 需控制温度 高于 900 K。
123
2.[2019·全国卷Ⅰ,27(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 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 晶体的化学式为_N_H__4F_e_(_S_O__4)_2_·1_2_H__2O__。
123
MgCO3·Mg(OH)2·xH2O 的摩尔质量为(142+18x) g·mol-1,则起始时 MgCO3·Mg(OH)2·xH2O 的物质的量为1424+2.818x mol,其中镁元素的 物质的量为124×2+421.88x mol,热重后得到氧化镁的质量为 16.0 g,则镁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401g6·.m0 ogl-1=0.4 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得:124×2+421.88x=0.4,解 得 x=4。
123
失重 5.6%是质量分数,设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NH4Fe(SO4)2·xH2O, 由题意知216.65+×1188x=150.60,解得 x≈12。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电解质溶液图像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电解质溶液图像
D.交点c的溶液中:c(H2Y)=c(Y2-)>c(HY -)>c(H +)
本节总结,认清起点、终点、交点和特殊点
根据图像点线面的含义,特别是溶液的pH和微粒浓度的
联系,结合反应,做出判断
思原理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其推导式
用公式
各种平衡常数表达式、 pH的计算公式、对数计算公式
Ka1(H2X)
模拟演练
模拟训练
常温下,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D )

cHY
A.曲线M表示pH与 lg
的变化关系
cH2Y
-4.3
B.Ka2 (H2Y)=10
C.a点溶液中:c(H +)-c(OH -)=2c(Y2-)+c(HY -)-c(K +)
反应一半的点(酸和盐1:1)
真题演练
2016·天津高考
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c(OH-)
如右图是用0.05 mol·L-1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1
HA溶液时,NaOH溶液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曲线图。
1、分析图像指出原点和① ② ③ ④四点
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2、各点热点考查
电离常数的计算
浓度计算
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高中化学14种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14种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14种解题技巧高中化学一直是学生们比较困难的科目之一,尤其是在解题方面。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计算和解题则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步骤。

完成好高中化学的各种计算和解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总结了14种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明确知识点首先,要想在高中化学中表现出色,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

在解题时,要明确自己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这样才能正确地进行答题。

2. 完善化学公式化学公式是化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因此,在解题时,要选择正确的化学公式,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学生们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来熟练掌握化学公式。

3. 分析题目并解决问题解题时,要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本质。

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使用方程式数学方程式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使用正确的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化学中的各种问题。

5. 列表化学中有许多表格,比如阴离子表格、化学周期表等。

使用这些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化学中的各种问题。

6. 数据分析解决化学问题时,必须分析问题中的数据。

要注意数据的单位、精度和范围。

7. 使用辅助图像有些化学问题需要用图像来表示。

学生们要懂得使用辅助图像,让化学问题变得更清晰明了。

8.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有些化学问题需要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解决。

这时,学生们要运用数学知识,把问题转化成方程式,进行计算。

9. 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在解决化学问题后,要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化学原理,以确保正确性。

10. 掌握化学符号化学中有许多符号,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

学生们要熟练掌握这些符号,以便在解题中使用。

11. 控制单位在解决化学问题中,要控制单位的转换,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例如,在计算物质的量时,要确定质量的单位,然后进行转换。

12. 分析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解决化学问题时,需要分析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量和化学键。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图像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将图像与
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了解图像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反应条件。

例如,
一张反应的实验装置图,需要理解反应的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
的数量、反应组成物的可能性等。

2.细节问题重视: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图像中的细节问题,如标注的单位、化学式符号、实验器材名称、实验条件等,这些细
节常常在解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思维灵活和创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灵活使用化学知识和
思维,不仅需要准确地分析图像,还需要能够自己创新设计实验条件、组合物质实现特定的反应等。

4.理清思路、逐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清晰理清思路,
逐步解答问题。

可以首先确定主要问题,缩小解答范围,再逐步深
入分析。

5.勤做习题、多练思维:为了提高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的能力,需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认真思考解题思路,逐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的主要内容,希
望能对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图像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C 所 加 A NO . g 溶 液 的物 质 的量浓 度 为 mo L l /

D 当加 入 A N 。 液 的体 积在 O V mL的过 程 中 , 生 . g O 溶 ~2 产
的沉 淀是 Ag I 【 析】在 Na 、 解 C1KI和 NaS的 混合 溶 液 中 加 入 Ag z NO。 依 , 据 Ag s Ag 和 Ag 1 溶解 度 大小 可 知 , 出 沉 淀 的次 序 为 , 2、 I C的 析 先
IO ・L一 。只有 A项错 误 。 Tl I
例 3 ( 0 0・ 京 四校联 考) 含 0 2t l a 、2 1 南 往 . o N OH 和 0 1to o . l o C( ) a OH z的溶 液 中持 续稳 定地 通 入 C 体 , O 气 当通 人 气 体 的 体 积为 6 7 ( . 2L 标准 状况 下) 时立 即停 止 , 则在 这 一过 程 中 , 液 中 溶 离子 数 目和通入 C z 体 的体积 关 系正确 的 图象 是( 体 的溶 解 O 气 气
离 子及 物质 的量 为 0 2t l a 0 2m l . o N 、 . o OH一 0 4mo ; 续 o 共 . l继 通 人 0 1t l O 可完全 反 应掉剩 余 的 0 2to O . o C z o . l H一, 生成 0 o 并 . 1 o O , l 3 剩余 离子 及物 质 的量 0 2t l a 0 1t l O o t C . o 、 . o C 3 o N o 共 0 3to; 续 通入 0 1 o C 2 则 与 0 1 o C 3 . l o 继 . l O , o t . l O o t ~反应 生 成
【 案】 答 A
【 析】 左边 图像 是 温 度 与 时 间 的 图像 :1 横 坐 标 表 示 时 解 从 () 间, 纵坐 标表 示水 蒸 气 的含 量 , 、 2 曲线 的起 点 相 同 , T1T 条 转折 点 不 同 ;2T () 2曲线 的斜 率大 于T 1曲线 的斜 率 , 明 T 说 2曲线 条 件 中的反 应速 率 大 于 T 1曲线 条 件 下 的 反 应 速 率 , 出 隐 含 条 件 : 得 T  ̄ T () 2 1;3从转 折 点 不 难 发现 , 2温 度 下达 到 平 衡 时 , 蒸 气 T 水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

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 X/mol Y/mol Z/mol0 1.00 1.00 0.001 0.90 0.80 0.203 0.75 0.50 0.505 0.65 0.30 0.709 0.55 0.10 0.9010 0.55 0.10 0.9014 0.55 0.10 0.90(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 的转化率α等于。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②③。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2018年«考试讲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看,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看,猎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猎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灵敏、准确地猎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判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专门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要紧特点是:(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猎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摸索和探究咨询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定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明白得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

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定。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刻的变化如表所示。

〔1〕依照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刻〔t〕变化的曲线:t/min X/mol Y/mol Z/mol0 1.00 1.00 0.001 0.90 0.80 0.203 0.75 0.50 0.505 0.65 0.30 0.709 0.55 0.10 0.9010 0.55 0.10 0.9014 0.55 0.10 0.90〔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式运算该反应在0~3min时刻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

〔4〕该反应达到平稳时反应物X 的转化率α等于 。

〔5〕假如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2020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

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 X/mol Y/mol Z/mol0 1.00 1.00 0.001 0.90 0.80 0.203 0.75 0.50 0.505 0.65 0.30 0.709 0.55 0.10 0.9010 0.55 0.10 0.9014 0.55 0.10 0.90(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 的转化率α等于 。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 ② ③ 。

答案:(15分) (1)见右图所示 (2)X +2Y 2Z(3)11min L mol 083.0min3L 2mol50.0--⋅⋅=⨯(4)45%(5)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增大压强2、铁在热的稀HNO 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 2O ,而在冷的稀HNO 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 ,当溶液更稀时,其还原产物为NH 4+。

请分析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假设在任一气体产生的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试配平由b 点到c 点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 +HNO 3 ----- Fe(NO 3)3 + + H 2O(2)判断从O 点到c 点时的还原产物,应为 ,(3)a 点到b 点时产生还原产物为 ,其原因是(4)已知达到d 点时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 。

分析投入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之比 = 。

2、【思路探究】 根据题意可知, 题给出的图象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H +浓度随n(Fe) 的改变情况;其二为产生气体的体积随n(Fe)的改变情况,从题给条件知铁在冷稀HNO 3中生成NO ,在热稀HNO 3中生成N 2O ,Fe 与HNO 3 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图像中:oa 段产物为NO ;ab 段产物为N 2O ;bc 段产物为NH 4+气体总体积为一定值;cd 段 H +耗尽无气体产n c (Fe)n d (Fe)生,是Fe与Fe(NO3)3反应,气体总体积也为一定值。

【参考答案】(1)8Fe+30HNO3 === 8 Fe(NO3)3 + 3NH4NO3+ 9H2O(2)NO (开始为冷的稀HNO3)(3)N2O ;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后,则生成N2O。

(4)Fe2+2:3 [ 2Fe(NO3)3 +Fe ===3Fe(NO3)2]3.(09年宁夏理综·28)(14分)2SO 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1·min—1,则v(O2)= mol·L—1·min—1、v(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 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2)无降低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198 (4)SO2 +V2O5=SO3+2VO24VO2+ O2=2V2O5(4)0.025 0.05(5)S(s)+O 2(g) =2SO2(g)△H1=—296 KJ·mol—1,SO2(g)+1/2O2(g) SO3(g) △H2=—99 KJ·mol—13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4、辉钼矿(MoS2)是钼最重要的矿物。

下图是辉钼矿多层焙烧炉的示意图,其中1,2,3,…是炉层编号。

580,600,610,…是各炉层的温度(℃)。

图中给出了各炉层的固体物料的摩尔百分组成。

已知:MoS2焙烧生成1molMoO3的反应热为△H1= -1011KJ/mol,MoO2氧化生成1molMoO3的反应热为△H2= -154KJ/mol。

试回答:空/燃比AB CA :NO XB :COC :碳氢化合物12 13 14 15 16 17 18(1)辉钼矿焙烧生成MoO 3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指出辉钼矿焙烧生成的尾气对环境的一种危害: 。

(2)第6炉层存在的固体物质分别是: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辉钼矿焙烧生成MoO 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图中表明,中间炉层(4~6)可能存在一种“固体+固体→固体+…”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通过(3)和(4)你能解释为什么中间炉层(4~6)的炉温比上下炉层的炉温低吗?。

答案:(1)Mo 和S ;形成酸雨(合理即得分)。

(每空各1分) (2)MoS 2、MoO 3、MoO 2;1:1:3。

(每空各1分)(3)MoS 2 (s)+ 3.5O 2 (g)= MoO 3(s) + 2SO 2(g) △H 1=-1011KJ/mol.(2分) (4)MoS 2 + 6MoO 3 = 7MoO 2 + 2SO 2(不标条件不扣分)(2分)(5)由① MoS 2 (s)+ 3.5O 2 (g)= MoO 3(s) + 2SO 2(g) △H 1=-1011KJ/mol 和 ② MoO 2(s)+ 0.5O 2 (g)= MoO 3(s) △H 2=-154KJ/mol 得反应③MoS 2 (s)+ 6MoO 3 (s)= 7MoO 2 (s)+ 2SO 2(g) △H 3=△H 1-7△H 2=-1011KJ/mol-(-154KJ/mol)×7=67KJ/mol,因为△H 3>0,故反应③是吸热反应,因其发生在中间层,故炉温降低。

(4分)5、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 空./. 燃. 比.(空气与 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

随着全球能 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 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 x转化为N2。

不同空./ .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⑴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填一项)。

排放到大气中的NO x会导致酸雨、_____ ___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⑵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⑶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 x的反应。

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 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

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B.②C.都有可能5、【思路探究】(1)从坐标系多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空/ 燃比的增大,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均变得很小(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 x 转化为N2),这说明燃烧越充分,污染物CO和碳氢化合物是很好的得到了控制。

故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另外的优点也就是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而NO x却不一定能够得到控制。

(2)控制相同的化学实验条件,来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就只能看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发生的快与慢,即溶液[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显色所需要时间的多少。

(3)消耗NH3物质的量的多少,这主要取决于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成分的含量问题,问题的回答属于一个开放性问题,故有多种答案,但要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1)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2)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3)A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少消耗NH3;或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或C,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还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NH3的增多或减少。

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实验原理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

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入射光透射光比色皿产生干扰。

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实验过程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

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