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要求: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们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们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们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们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1、掌握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

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培智教育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培智教育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培智教育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培智教育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3. 数学练习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的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白板展示一些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用到加法和减法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白板,向学生讲解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2. 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在练习册或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四、拓展(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交给教师检查。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完成。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讲解、练习和拓展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8篇)

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8篇)

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8篇)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探究活动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拨珠练习同桌两人在计数器上各自拨出一个万以内的数,之后进行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样多数的大小比较(2)位数同样多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对在拨珠练习中所出现的上面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相应的比较方法。

2、自主比较小组内拨珠比较大小设计说明:组织拨珠练习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各自所拨的数进行比较时要关注分类和总结,还要关注到学生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所拨数的大小关系。

二、万以内数的近似数1、自学质疑(1)自学接近整百数、整千数的近似数。

(2)教师设计相应的指导方案,点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组内讨论怎样写出一个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

3、交流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借助学具进一步演示一个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的正确写法。

设计说明:探究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建立在学生对整百、整千的认识的基础上借助学具,通过实践反复操作练习建立起的估计意识,为后续加减法的估算、乘除法的估算以及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二:估计的策略一、尝试估计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2、尝试估计学生自主估计,初步发展自我估计意识。

二、交流展示1、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计的情况,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全班交流汇报,倾听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和过程。

三、总结方法,提炼估计策略师生共同总结估计的策略方法:切块、分组等等。

设计说明:估计的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我估计的意识,能够用较为合理的方式方法应给予肯定。

估计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具体情境才可使估计意识的培养有意义。

探究活动三: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

二、自主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解答。

三、汇报交流口算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方法,再在全班内进行汇报总结。

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案教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课题:购物计算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适当的数学计算方法解决日常购物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购物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购物实际情境图片或物品,如水果、食品等。

2.准备计算器、白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实际情境图片或物品,引入购物计算的话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物品,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你们平时去超市买东西时,会做哪些数学计算?•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购物计算?Step 2: 引导学生认识购物计算的方法展示一些购物小票或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购物物品的总价格?•如何计算找零金额?Step 3: 解决购物计算问题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情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两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还买了一瓶牛奶,价格是5元,那么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小红手里有10元钱,她要买一杯5元的饮料,她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在白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Step 4: 游戏与练习利用游戏和练习巩固购物计算的知识。

可以设计购物结账游戏,要求学生模拟购物过程,计算总价和找零金额。

Step 5: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购物计算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和方法,并帮助学生总结关键点。

Step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购物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实际情境中,例如:•假设你有30元,你想买一瓶价钱是12元的果汁,你还能买什么东西?•如果你要买一个10元的玩具,你需要准备多少钱?教学结束。

备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安排。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游戏、故事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数学下 3减几 第2课时

人教版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数学下    3减几 第2课时
(3)屏幕上展示地里有3根萝卜,小兔子拔了2根萝卜,地里还剩1根萝卜的图片,再分别拖动数字1、3到对应的方框里,完成算式:3-2=1。
(4)屏幕上展示地里有3根萝卜,小兔子拔了1根萝卜,地里还剩2根萝卜的图片,再分别拖动数字1、2、3到对应的方框里,完成算式:3-1=2。
5.开展实践活动“算一算”。




教学过程
配套资源
自备资源
一、始活动: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3减几的减法,首先一起来看视频《3-1=2》。
教师播放视频《3-1=2》,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衣架上原来有3件衣服,兰兰爸爸拿走几件衣服,衣架上还剩几件衣服。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衣架上原来有3件衣服,兰兰爸爸拿走1件衣服,衣架上还剩2件衣服。
配套资源
可选资源名称
配套资源
视频:《3-1=2》《3-2=1》。
游戏:《第2题:我会算》《第1题:分一分》《第1题:移一移,算一算》《第2题:看一看,算一算》《第3题:看图完成算式》。
文字:《看图想一想》《算一算》。
教学用具:3个小圆片,教材P46想一想的图片。
自备资源
无。













(2)屏幕上展示教材P47做一做第1题图2,先拖动小棒到对应的轮廓图中,再按照3可以分成2和1,分别拖动数字2到左边的方框里、数字1到右边的方框里。
(3)屏幕上展示3个梨,先拖动3个梨到对应的轮廓图中,再按照3可以分成1和2,分别拖动数字1到左边的方框时、数字2到右边的方框里。
(4)屏幕上展示3个梨,先拖动3个梨到对应的轮廓图中,再按照3可以分成2和1,分别拖动数字2到左边的方框里、数字1到右边的方框里。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设计。

生活数学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确保课程有效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1.2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数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针对小学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这一特定课程,有必要进行相关的教学计划设计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该教材内容以及针对二年级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制定出符合他们需求和水平的教学计划。

1.3 目的和意义本次教学计划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安排与指导生活数学课程,促进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基础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扩展他们对数字、图形、逻辑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该计划还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为他们今后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文所提供的教学计划设计要点、实施方法与步骤以及教学反思与优化方面的内容,希望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

这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们数学素养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2. 教学计划设计要点:2.1 教学目标设定: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 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技能;-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内容梳理: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包括各个章节和每个章节中的具体知识点。

根据培智人教版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以下是一个示例的课程内容梳理:- 第一单元:数字之间比较- 数字大小比较- 数字位置比较- 数量与数值比较-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加法口诀表及应用- 减法口诀表及应用-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换算- 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 描述与测量物体长度- 第四单元:默写乘法表- 默写乘法口诀表- 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第五单元:商品价格比较- 商品价格排序- 记录和比较商品价格信息2.3 教学方式选择: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培智二年级生活与数学 二单元认识0

培智二年级生活与数学   二单元认识0

课题:认识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0的读法
b.了解写法并能书写
c.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0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难点:学习0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安排
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10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10,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7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不放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问学生这个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
3、让学生看书上的汽车,问学生车上有什么没有?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0
4、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0
教师问学生0像什么?像鸡蛋(教师出示一个熟鸡蛋,让学生摸一摸)
5、读儿歌:0、0、0,我是0;0像鸡蛋圆溜溜。

指导学生发音:鸡蛋、圆溜溜
三、指导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0,要注意写0时要从左起写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培智数学第二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二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二册教案【篇一: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上下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

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

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

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

”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

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三、新授:1.认读上下。

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3.区别上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房间、冰箱、小动物的新家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各个物品的上下分别有什么。

4.动手摆一摆上下。

(1)学生按要求将物品摆放到小架子的上下层。

(2)学生按要求将苹果、小花、太阳等分别贴到苹果树对应的位置上。

5.做上下的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

四、小结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复习数字1—4一、教学目标:1.轻度目标:学会1—4的读法,了解写法并能书写。

2.中度目标:学会1—4的读法,了解写法。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 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包括加减法、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图形的认知等。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法和减法: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十以内的加减法和相关的口算技巧。

(2)数的认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和排序。

(3)图形的认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基本的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示范引导法等,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图片、视频等,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4. 教学评价教师需要通过日常练习、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

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和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教学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个性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等,丰富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直观。

3. 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下教案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下教案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二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数学概念,如大小关系、加减法等。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教学内容
1. 大小关系: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通过比较实物或图片,让他们学会判断大小关系。

2. 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演示,帮助他们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学会用人民币购买简单的商品。

4. 时间概念:让学生认识时钟,了解基本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下午、晚上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或实际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帮助他们理解。

3. 示范:通过实物操作或图片演示,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应用,加深他们的理解。

4. 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数学运算和大小关系的判断等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 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了解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注意事项
1. 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 要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加深理解。

3. 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和表述。

4.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完整word)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doc

(完整word)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doc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

其中骆蒋平、杨润迪程度较好,语言较丰富,能力较强,学习知识的速度快。

程思睿、江心怡、谢王康、陆琬婷、冯子姚学习能力一般,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姚艺、翟庆雨、高健、戴嘉聪、水兴志祥、黄美文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

二、教材分析: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配对,对数字 0—10 的学习,简单的形状,以及物体间长短、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初步学习了 5 以内的加法。

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增加了按照数序找出、排列、填写相邻数字,要求学生掌握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 0 的加减,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三、指导思想:1、通过学习实用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字排列、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四、教学总目标:(一)知识目标:1、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

2、学习读数,按自然数序的顺序数数或排列数字,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群之间多一与少一的关系。

3、学习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 的加减,能够书写算式,理解 5 以内数的分解。

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

(二)能力目标:1、绝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常规,做好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样子学。

2、能够初步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力争大多数学生能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

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

培智二年级(下)“生活数学”
教学内容:
生活数学:我生活的小区
教学目标:
1、经历看小区平面图,解决与平面图、音乐喷泉、家庭装修有关的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小区中与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

3、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让学生看某生活区的施工图片。

讲述: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城市建设轰轰烈烈进行着。

一个个环境优美的生活小区落成,小红家也搬进了小区。

从而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某小区的平面图
1、读小区平面图,从图中了解到那些信息?
2、怎样根据平面图上的比例尺求这个生活小区的面积?
3、绿地面积占整个小区面积的32%,小区内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4、小区内每栋楼都是6层,1~6号楼有5个单元,7~9号楼有
6个单元。

一个单元内每层有2套住房,小区内一共有多少套住房?
5、每套的住房面积平均为118平方米,这个小区的住房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总结回顾内容,介绍自己的小区。

四、布置作业。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生活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的计数和排序2.数据的整理和展示3.两位数的运算和应用三、教学内容1. 数的计数和排序•掌握0-100以内整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利用物品进行计数和排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学习数据的整理方法,如制作频数表、折线图等•通过实际数据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3. 两位数的运算和应用•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运算能力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讨论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情况。

2.作业评价:通过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辅助教具:计数器、图表制作工具等七、教学安排根据教学进度,每周安排2-3节生活数学课程,包括数的计数和排序、数据的整理和展示、两位数的运算和应用等内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计数和排序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训练和巩固。

在数据整理和展示方面,学生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制作图表时还需要加强实践操作。

同时,提高学生的两位数运算和应用能力也是下一步教学的重点。

以上是我针对人教版培智二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的总结和反思。

希望通过持续的教学努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九、教学建议1.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加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智二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培智二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培智二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三角形B. 圆形C. 正方形D. 长方形3. 1 + 2 = ?A. 2B. 3C. 4D. 54.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大的?A. 7B. 8C. 9D. 105.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小的?A. 11B. 12C. 13D. 14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3 + 4 = 7 ()2. 9是偶数()3. 5 2 = 3 ()4. 8 + 8 = 16 ()5. 10是奇数()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__2. 7 4 = __3. 5 + __ = 104. 9 __ = 55. __ + 6 = 12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2. 请写出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3. 请写出正方形的特点。

4. 请写出长方形的特点。

5. 请写出三角形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小华有5个糖果,他吃掉了2个糖果,请问小华现在有几个糖果?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请问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偶数和奇数的区别,并给出两个例子。

2. 请分析加法和减法的区别,并给出两个例子。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正方形。

2. 请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长方形。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要求使用不超过10以内的数字。

2. 设计一个减法练习,要求学生从10开始倒数到1。

培智二年级数学下册《4

培智二年级数学下册《4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
一、课前导入
出示图片,数一数图片上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引出课题《得数是4的加法》。
学生举手说一说。
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结合图片,数一数课本中“合一合”图片里每个筐子里的饮料各有几堆?每堆各是几?每筐各有几瓶?
2、引导学生数一数。
3、结合数数结果,带领学生学习4可以由哪些数合成?
看图片,数一数。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一起完成课后的“做一做”,老师读题,学生听题。
2、请学生根据题意先做一做。
3、检查完成情况,讲解题目。
学生认真思考,并写一写。
学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学生思考
作业
1、书写数字“4”,写1页;
2、练习4的合成;
培智二年级数学下册《4.常见的饮品》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学生
授课时间


得数是4的加法
使用
教材
培智二年级
数学下册
学习
课时
第1、2课时




1、认真看图,数一数。
2、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
3、学会4的相关合数。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把数学引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重
难点
知道4可以由哪图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

其中骆蒋平、杨润迪程度较好,语言较丰富,能力较强,学习知识的速度快。

程思睿、江心怡、谢王康、陆琬婷、冯子姚学习能力一般,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姚艺、翟庆雨、高健、戴嘉聪、水兴志祥、黄美文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

二、教材分析: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配对,对数字 0—10 的学习,简单的形状,以及物体间长短、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初步学习了 5 以内的加法。

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增加了按照数序找出、排列、填写相邻数字,要求学生掌握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 0 的加减,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三、指导思想:1、通过学习实用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数字排列、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四、教学总目标:(一)知识目标:1、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

2、学习读数,按自然数序的顺序数数或排列数字,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群之间多一与少一的关系。

3、学习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 的加减,能够书写算式,理解 5 以内数的分解。

能力差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

(二)能力目标:1、绝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常规,做好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样子学。

2、能够初步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力争大多数学生能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动脑想,就是不会说、不会想的学生也要跟着一起玩,一起动起来。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品宽窄、粗细、薄厚的比较;按数序找出、排列、填写数字;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 0 的加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2、难点: 5 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 的加减。

六、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

2、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3、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4、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

5、加强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最适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一单元比较(二)本单元的内容是比较,包括比较宽窄、粗细、薄厚,通过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比较的概念。

本单元共 4 课:1、比宽窄2、比粗细3、比薄厚4、综合练习1、比宽窄(第一课时)教学目:能运用感官比物体的窄,知道物体窄的相性。

教学重点:1、重点:比三个以上物体的窄。

2、点:感知物体窄的相性。

教学准:1、两条窄不同的路(多媒体件)。

2、一条窄不一的小河(多媒体件)。

3、两条短不同的片。

4、找巾的多媒体件。

5、生活中窄物体的片。

教学方法和手段:1、法:通件“ 小河”,引起学生思考,物体具有相性。

2、操作法:学生通操作,物体之的关,引学生辨物体的窄。

3、察比法:通察比原来的西放在一起比可能会成窄的,窄的相性。

教学程:一、游引入,激趣。

(游:找路。

游情境入,建立初步的窄概念。

)1、接到果果泡泡的邀函,通往果果泡泡家要一条的路。

:果果泡泡邀我去他家玩,你想去?扮演果果和泡泡:“ 的同学,我是你的好朋友果果和泡泡,今天邀你到我家玩,到我家有两条路,一条的,一条窄窄的,但是今天那条窄路堵了,所以要走的那条,迎你!”2、学生来到活地。

:到果果和泡泡家走哪条呢?什么?生:走条。

:什么?生:⋯⋯:同学可真明,都能找出去果果和泡泡家的路,知道条路,那条路窄。

二、身体,探究新知。

第一:小河。

通目、身体作来理解窄的相性。

1、带领学生通过宽宽的路,一条河挡住去路。

再次读红果果绿泡泡的信:“在我家门前有条河,小马说很窄,松鼠说很宽,到底宽还是窄呢?你们去试试吧!2、组织讨论:到底小马和松鼠谁说的对呢?你认为小河是宽是窄呢?为什么?师:到底小马和小松鼠谁说的对呢?师: 你认为小河是宽还是窄呢?3、师:你是从哪里通过的?师:这条小河哪里宽一些哪里窄一些呢?第二环节:架桥。

合作游戏中感知宽窄的可变性。

1、师:一定有许多小动物向小松鼠一样感觉小河太宽,过不了河,我们为他们搭座桥吧。

生:好!2、学生选择纸板架桥,通过操作发现纸板的长短和河面的宽窄有关。

师:现在小朋友拿上纸板架桥吧!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可真能干,能把长纸条架到宽河面上,短纸条架到窄河面上。

3、师:“桥架好了,我们试试吧!”学生走过窄窄的桥,体验窄的东西有一种紧缩感。

4、师:“桥面很窄,会很危险,怎样把桥面变宽呢?”启发学生通过合作组合,将窄的变成宽的。

第三环节:找围巾。

操作探究,找出最宽的最窄的,感知物体宽窄的相对性。

1、设置问题:红果果想要最宽的围巾,绿泡泡想要最窄的围巾,请把宽的送给红果果窄的送给绿泡泡。

2、学生操作,比较三条围巾的宽窄,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

师:你怎么比的?师引导生比较 3 个物体的方法。

3、解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预设:(1)学生通过目测选出最宽的,但不一定能发现三个物体间的细小差别。

(2)学生通过比较产生,但比的方法有问题,比如不能再同一水平面上比。

解决:你是怎么发现的?比的时候应该怎么比呢?三、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找出生活中用宽窄比较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宽窄。

1、比宽窄(第二课时)教学目:1、引学生窄,在比中区分窄。

2、学生喜参与探索活,会运用感官比两个以上物体的窄。

感知物体出物体的窄,并用相的描述物体的差异,体窄的相性。

3、展学生的察、比能力,知道物体特征的相性和可形。

能与同伴合作行操作比活。

教学准:1、准:知道比物体的方法(重叠法,并列法)。

能熟比物体的窄。

2、物准:件,各种窄不同的板若干,教室置放窄不同的物体。

不同窄的彩,窄的条若干(同色、同度;同色、不同度);按窄差异排序好的材料各一。

教学程:一、件入活,小客人“皮皮”。

1、出示各种板,引学生察并板的不同。

2、介活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游:帮助小客人。

1、启学生用不同方法比窄。

2、引学生按意愿分比各自的板,交流比果。

关注点:学生会用正确方法比物体的窄。

三、游:小小修路工。

学生用窄不同的板拼搭各种路,并比窄。

四、游:超。

1、学生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窄不同的板。

2、学生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窄。

(了解窄的相性和可性)。

关注点:学生知道物体特征的相性和可性。

五、游:找找看。

找件、教室中窄不同的物体。

六、小客人“皮皮”,今天我一起来做游。

1、游:比一比。

运用不同方法比窄,并正确描述。

2、游:排一排。

出示全部彩,学生:可以怎有律地排列。

(→窄;窄→ ;窄窄⋯⋯;窄窄⋯⋯;等等)学生按教出示窄差异排序好的示行窄排序操作。

七、延伸活。

1、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幼儿比物体的窄。

2、美工活:折窄不同的扇子。

3、走窄不同的路。

2、比粗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

2、学习按粗细排序,初步探索粗细的比较方法。

3、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较粗细,理解粗细是相对的。

2、难点 : 探索粗细的排序及比较粗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粗细不等的套环若干,每人一份;盘子人手一个。

每人一份(穿珠玩具、毛线、水彩笔、吸管)。

教学过程:一、“穿珠”游戏(认识粗细)。

请学生用自己盘里的东西穿玩具。

师:同学们看盘里有什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玩穿珠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彩笔穿不进去,线和吸管能穿进去)为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原来东西有粗细之分,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比粗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吸管。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吸管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毛线,让学生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彩笔,让学生比较。

那么吸管到底是粗还是细。

(让学生动手排排队)谁来告诉老师吸管比谁粗,比谁细?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只有跟其他东西比较才知道粗和细。

三、探索比较粗细的方法。

1、老师准备了好多粗细不同的东西,现在老师给每位学生一个纸棒,找两样东西,一个比纸棒粗的,一个比纸棒细的。

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1)用绳子、纸条等方法比较粗细。

(2)平放看高低。

(3)两两相套。

(4)用大小洞测量。

2、现在再去找两样东西,一个比纸棒粗、一个比纸棒细,找得东西要跟原来的不一样。

四、“看谁排的对”游戏。

(排列粗细)现在同学们有几样东西了,它们粗、细一样吗?现在按粗细帮它们排排队。

1、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排出来的?(从粗—细,从细—粗)2、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3、请学生采用互换方法进行排列。

五、寻找粗细。

1、现在同学们以自己的胳膊为标准,找找身体上哪个部位比胳膊粗,哪个部位比胳膊细?2、游戏《套环》。

提供多种粗细规格的纸环,学生根据纸环粗细套在身体相应的部分(颈环、头环、腰环、脚环、手环、指环等等)。

2、比粗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发现物品的粗细差异,建立初步的相对概念。

教学准备:1、选择粗细不同的大树。

2、具有粗细不同特征的实物或玩具材料,如:筷子、易拉罐、吸管、螺丝、牙签等。

3、具有粗细对应关系的物品,如:手电与电池、螺丝与螺母等。

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的粗细,知道粗细概念。

1、户外游戏:找大树,给大树起名字。

2、提出问题:刚才,在户外你是怎么和大树做游戏的?抱大树的时候,你感觉有什么不同?3、小结:因为大树有的粗有的细,同学们用手能抱住的树比较细,用胳膊都抱不住的树就比较粗。

二、巩固学生对粗细的认识,能用比较的方法区别粗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