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调研报告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以温州大学为例
一、调查目的:分析问卷的统计结果,初步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据此提出一些不足和改进建议,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
二、调查对象:温州大学虎溪校区本科生
三、调查内容:调查温大学生对具有不同的经济收入与福利、工作条件、社会声望、发展空间等各类职业的认可态度及选择倾向。
四、调查方式:问卷式
五、调查时间:2011年月 4至 5月,为期一个月
六、调查报告:
我们主要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温州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较针对性的调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发送问卷:
(1)打印问卷直接向周围大学生发送问卷调查;
(2)请求同学向其所认识的工科学院发送问卷进行调差;
在回收到的问卷中有文科学生63份,理工科学生37份,其中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3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38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0名和已经毕业的大四学生12名;所调查学生居住在东部地区的有27名,中部地区的有30名,西部地区的有43名,其中乡村学生33名,县城(县级市)学生35名,中等城市学生25名,大城市学生7名;在100份回收的问卷中,家庭收入中等以下的占有28%,中等的占有56%,中等以上的占有16%,而且,有20名正在恋爱。问卷的男女比例为34:66,其中包含的专业有机械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的人力资源、金融等专业等等。能够较全面地调查温州大学学生生的职业价值观相关情况。
一、现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趋向
中国保险报·中保网于2011年05月11日08:42报告指出:“保险业未来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不足”,这是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经反复强调的观点。有材料表明,保险业每年所需专业人才至少在2万人以上。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专业人才将会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方面,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保险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保险行业,有些进入了这个行业往往也干不长,造成了保险行业人才的流失。总体上看,保险业人才流失有两种情况:一是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不愿意从事保险行业工作,造成保险行业人才的第一次流失;二是保险从业人员在本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其他行业,这是保险人才的第二次流失。笔者认为,第一次人才流失直接关系到保险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其影响更为广泛,更应该引起保险产、学、研各界的温视。保险专业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对保险行业的职业感知之间的差异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择业倾向与行为。因此,笔者基于大学生择业态度,分析保险业的第一次人才流失现象。
本组是通过对温大学生对具有不同的经济收入与福利、工作条件、社会声望、发展空间等各类职业的认可态度及选择倾向来进一步研究温州大学大学生(后通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二、大学生对具有不同经济收入与福利职业的认可态度及选择倾向。
经过专家的分析,职业价值观的改变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逐步趋向现实化、多元化、短期化、功利化。
根据我们的调差和数据统
计,对于工作收入方面,无论
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学生,有
22%的学生认为工作有较高的
收入是很重要的,较重要的占
有57%,一般的重要占有18%,
较不重要的占有3%,没有学生
认为收入不重要。而且其中认
为重要的学生有46%是大一和
大二的学生,且来自大小城镇
的占有41%。在希望高收入的同时,100%的学生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以给予自己较好的社会福利,希望单位可以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其中超过50%的学生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必须的,25%的学生认为是较为重要的,20%的认为是一般重要的。
通过调差可分析得知,过半的学生认为工作的收入和福利是重要的,他(她)们会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大学生频繁跳槽的普遍现象,很多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签约后薪酬多少啊?”“公司福利如何?”等,从此不难看出,使大学生成为跳槽一族,不外乎是关于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这些现象让我们不难知晓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更倾向于多元化、现实化和功利话。
影响因素:
1、学校因素:
温州大学是一所重点的院校,但是不代表学校的各个方面。是全面化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漫长过程,大学阶段单靠哪一门课程或哪几门课程,乃至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都不可能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因此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是片面化的。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追求高收入与良好的社会保障的工作,这是毋庸置疑的。
2、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温视个人利益和个人经济地位,他们持有的职业价值观是一种讲奉献,也希望得到回报的有偿价值观。价值观的多样化将大学生置
身于多温选择的价值环境中,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但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主要变现为对经济利益和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尤为突出。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导致不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各个公司也会利用自己本身的优越条件来吸引各个层次的优秀人才,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3、个人因素:
职业目标的确定与个人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的,现代很多大学生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功利性价值取向则片面强调个人需要,以个人为主,追求经济效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成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欠缺导致择业的失败几率也比较高,进一步引起择业抗挫折能力的弱化。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的还有心理素质,不少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由于不懂苦干实干,缺少实践经验,容易失败。
主要解决方法:
面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使其趋向于现实化和功利化的现象,学校,公司以及个人应当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1、学校——大学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收官阶段,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
成的关键阶段,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求学校必须从大学文化建设层面、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人生意义层面等更高更广的层面上,采取立体交叉式的大格局教育引导措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首先,培育大学文化,加强职业认知教育,让大学生跨专业的学习、认知知识与社会,让大学生把自己的学则和社会知己联系起来,作出科学的选择;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真确的职业价值观;最后,加强择业心理教育,学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应高度温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个人择业动机,克服各种不良择业心态,正确、乐观的处理择业中的各种问题。
2、社会——社会是大学生必须接触的群体,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
的。
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校园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政府也可通过加快有关劳动认识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改革,减轻不合理的制度,扩大社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社会需求决定职业培训的方向,这样也有利于学校的针对性教育。社会企业应该自己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尽量使自己的企业具有竞争的能力,扩大招工的条件,给学生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