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活动的性质1
海南免签入境的政策既方便又节约成本,以 前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办理签证手续,花 费约70美金,现在只需要提前24小时与 旅行社联系,登记好一些信息,就可以随团 来海南度假了。”
来自韩国首尔的金焕昌先生说,他每年10 月都会来海南打高尔夫球。 ☞一位来自俄罗国海南岛免 签入境的政策太便利了,3天前,我还在圣 彼得堡忙着手头的工作,现在就能在三亚亚 龙湾度假了。”
1、社会现象
人们的休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
大规模人员流动及相互之间的民
间接触及交往
文化现象
文化:民族历史、生活方
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 建筑风格、着装服饰及饮 食特点等
“花脸节”是丘北县彝族人民 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2月 初八举行,历时3天。 当地彝族过“花脸节”已有 1000 余年历史。相传,有一 妖魔准备到村里抢夺彝家妇 女。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 村民们急中生智,用锅烟把 脸抹黑,有的小伙还在身上 抹出各种图案。妖魔看到一 张张“丑”脸,吓得溜走了。 抹花脸,除男女青年互相对 抹外,其余的人按年龄、辈 分也相互对抹,认为抹得越 黑,被抹的人越多,那一年 才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 谷丰登。
苗族的吊脚楼。它下面都是用柱子 撑起的, 干燥通风,而且还防毒蛇野兽。
蒙古族——蒙古包(搬运方便)
经济现象
食住行游购娱
需求者 供给者
政治现象
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 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支持海南省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 管理措施,在已有21国免签证的基础上, 先期增加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 克斯坦5国为入境免签证国家;对俄罗斯、 韩国、德国3国旅游团组团人数放宽至2人 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时间延长至21 天。
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点ppt课件
不强调异地性 精神状态,偏向于静态的方式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在惯常环境进行观 光、娱乐、体育、 影视、戏曲等活动
休闲旅游
在异地进行商务、
公务、宗教、修 学或其它非休闲 性活动(探险、 考察等)过程中 所进行的游憩体 验活动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xperts Scientifiques du Tourisme或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所接受,因此, 这一定义也被称为 “艾斯特 (AIEST)定义”。国际上普遍接受。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二、“旅游(Tourism)”学术概念的界定
1942年,瑞士学者沃特尔,汉兹克尔和库特·克拉普夫对tourism作了很 重要的概念性定义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 2、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 3、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 4、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掌握我国国
实质上,游憩是包含休闲、旅游的一个 更为宽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闲性游憩 (休闲)、非休闲性游憩(职业、社交 活动等);包含了有旅之游憩(旅游) 和无旅之游憩。 游憩
休闲 旅游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在惯常环境进行观 光、娱乐、体育、 影视、戏曲等活动
休闲旅游
在异地进行商务、
公务、宗教、修 学或其它非休闲 性活动(探险、 考察等)过程中 所进行的游憩体 验活动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xperts Scientifiques du Tourisme或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所接受,因此, 这一定义也被称为 “艾斯特 (AIEST)定义”。国际上普遍接受。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二、“旅游(Tourism)”学术概念的界定
1942年,瑞士学者沃特尔,汉兹克尔和库特·克拉普夫对tourism作了很 重要的概念性定义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 2、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 3、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 4、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掌握我国国
实质上,游憩是包含休闲、旅游的一个 更为宽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闲性游憩 (休闲)、非休闲性游憩(职业、社交 活动等);包含了有旅之游憩(旅游) 和无旅之游憩。 游憩
休闲 旅游
高中旅游地理--旅游与旅游资源PPT(48张)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 游资源的相对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湘教版)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 美包括现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河、湖、溪、瀑、泉 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 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 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旅游饭店、旅 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地方性旅游
按 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览
全国性旅游
区
域
跨国旅游
划 分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外,不同性质的旅 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景 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 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 游资源的相对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湘教版)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 美包括现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河、湖、溪、瀑、泉 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 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 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旅游饭店、旅 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地方性旅游
按 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览
全国性旅游
区
域
跨国旅游
划 分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外,不同性质的旅 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景 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 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概论概述ppt课件
4546一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47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的限制?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48?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游者追求的目标是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诞生的标志。
难点: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
生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 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和 晓东一起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 问题进行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家的旅行计划能够一次圆 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
50
三、旅游的文化属性
1984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学》
中指出: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 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 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 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 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
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 的限制 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
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 活动
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 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者追求的 目标是:审美和娱乐。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诞生的标志。
难点: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
生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 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和 晓东一起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 问题进行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家的旅行计划能够一次圆 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
50
三、旅游的文化属性
1984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学》
中指出: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 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 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 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 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
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 的限制 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
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 活动
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 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者追求的 目标是:审美和娱乐。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讲授、讨论
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学概论》
.
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关于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
3
第一节 关于《旅游学概论》
.
4
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
(一)什么是旅游学?
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 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的。
第一章 绪论
.
14
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旅游学概论》?
•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 (其它课程则是形成部分或某方面的认识)
• 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
景区(点)经营与管理
旅游心理学
旅游资源规划、 开发、保护
第一章 绪论
.
6
2、研究对象
•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 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 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 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旅 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旅游作为一种财源;旅 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作为一种行业六个基 本方面。(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 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 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 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 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研究总体情况是研究历史短、队伍年轻、学科构成不完善, 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因此 与国外的旅游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学概论》
.
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关于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
3
第一节 关于《旅游学概论》
.
4
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
(一)什么是旅游学?
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 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的。
第一章 绪论
.
14
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旅游学概论》?
•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 (其它课程则是形成部分或某方面的认识)
• 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
景区(点)经营与管理
旅游心理学
旅游资源规划、 开发、保护
第一章 绪论
.
6
2、研究对象
•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 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 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 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旅 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旅游作为一种财源;旅 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作为一种行业六个基 本方面。(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 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 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 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 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研究总体情况是研究历史短、队伍年轻、学科构成不完善, 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因此 与国外的旅游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2.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⑥ 旅游是 “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住目的 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 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 ⑦“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 ,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 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 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特点: ①“非定居者”――体现了旅游活动开展的异地性。 ②“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反映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综合性。 ③“这些人不会导致定居”――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 ④“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规定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21.00
1960
6929.6
68.67
1970
15969.0
179.00
1980
28484.1
1023.72
1990
45480.0
2550.00
2000
69745.2
475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有关统计数字整理
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 企业、机关和社会团体为了表彰和奖励工作成绩突
出的工作人员,而组织他们外出度假或观光的旅游活动。
奖励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需求方面的原因 ②供给方面的原因
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 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指低收入的贫困家庭在政府、
雇主、工会或有关社会团体的补贴和援助下而实现的外出 旅游活动。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中外一般性语言词典中的旅游: 因消遣目的而离家外出的旅行和 逗留。 旅游学研究中的专业定义(概 念):见后面今天所学内容。
一、旅游定义的类型
1.概念性定义或理论性定义
2.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 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 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 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 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 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 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 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过夜旅游
出境旅游 不过夜旅游的一日游
按照国际旅游范围大小,又可分为: (1)跨国旅游。离开居住国到另一个或多个 国家进行的旅游活动,以不跨越洲界为限。 (2)洲际旅游:跨越洲际界限的旅游。 (3)环球旅游。指以世界各洲的主要国家 (地区)的港口风景城市为游览对象的旅游 活动。 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游船, 号称“千人百日游全球”的旅游活动。
“Tourism comprises the activities of persons traveling to and staying in places outside their usual environment for not more than one consecutive year for leisure, business and other purposes.”(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国内旅游的发展先于国际旅 游。
在当今全世界旅游活动中, 国内旅游一直占据极大的比 重。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1. 2. 3. 4.
消费程度 逗留时间 便利程度 经济作用
《旅游经济学》PPT课件
对指导旅游项目投资、旅游商 品开发、旅游资源定位、旅游 市场营销等微观经济行为具有 很好的指导作用。
2024/1/5
研究范围 广泛得多,是将旅游活 动视为一个由不同板块耦合而成 的系统,每个要素实际上在这个 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各 个部分又彼此相互联系。
三要素说突破了产品核心说主要 从供给者角度来考察旅游经济, 而更加重视对旅游消费者的研究, 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
宏观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区域
开发与旅游效果、地域乘数效应);国民经济 与旅游经济(经济成长与旅游、经济状况变动 与旅游、旅游消费函数、产业关联度分析); 世界经济与旅游经济(贸易与旅游、国际货币 汇率的变动与旅游)
2024/1/5
23
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发展
1980-1990年是我国旅游经济学科创立阶段,1982年我国的第一本旅游经济学著作问世。
2024/1/5
20
这一时期,旅游经济学对巨大游客流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
1.经济的正负面影响研究(乘数、漏损、创汇、就业、物价等); 2.社会和环境的压力研究(环境容量、心理容量、社会容量等); 3.旅游经济的产业关联度影响(区域协作、产业结构优化等)。
2024/1/5
21
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强调发展旅游对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 经济影响。例如研究国际旅游分工理论与差别需求、旅游市场问题、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建 设、旅游投资、经济政策、旅游的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 发展路径等。
1991-1999年,旅游经济学研究从点向面扩展阶段,研究开始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 向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向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百 家争鸣的研究体系。
2024/1/5
研究范围 广泛得多,是将旅游活 动视为一个由不同板块耦合而成 的系统,每个要素实际上在这个 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各 个部分又彼此相互联系。
三要素说突破了产品核心说主要 从供给者角度来考察旅游经济, 而更加重视对旅游消费者的研究, 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
宏观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区域
开发与旅游效果、地域乘数效应);国民经济 与旅游经济(经济成长与旅游、经济状况变动 与旅游、旅游消费函数、产业关联度分析); 世界经济与旅游经济(贸易与旅游、国际货币 汇率的变动与旅游)
2024/1/5
23
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发展
1980-1990年是我国旅游经济学科创立阶段,1982年我国的第一本旅游经济学著作问世。
2024/1/5
20
这一时期,旅游经济学对巨大游客流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
1.经济的正负面影响研究(乘数、漏损、创汇、就业、物价等); 2.社会和环境的压力研究(环境容量、心理容量、社会容量等); 3.旅游经济的产业关联度影响(区域协作、产业结构优化等)。
2024/1/5
21
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强调发展旅游对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 经济影响。例如研究国际旅游分工理论与差别需求、旅游市场问题、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建 设、旅游投资、经济政策、旅游的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 发展路径等。
1991-1999年,旅游经济学研究从点向面扩展阶段,研究开始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 向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向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百 家争鸣的研究体系。
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
旅游业把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和
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联系在一起,
使旅游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活动“六要素”说
(一)食
(二)住
(三)行
(四)游 (五)购 (六)娱
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学概论
海南皇冠假日滨海温泉酒店
旅游学概论
中国十大度假胜地
• 3广东中山温泉宾馆
中山温泉,位于广东省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旅遊区佔地2.2平 方公里,依青山枕碧流,面向田园阡陌,常年花 红草翠,四季风景如画。整个旅遊区以岭南园林
旅游学概论
购
• 购物品
旅游学概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娱
娱,即旅游娱乐,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
所欣赏和参与的文娱活动,它是旅游活动中
的休闲内容。
旅游学概论
娱
• 娱乐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地理范围、目的、组织形式、计价方式、 旅行方式、活动内容
旅游学概论
•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比较
①从消费程度方面看 ②从逗留时间方面看 ③从便利程度方面看 ④从经济作用方面看 ⑤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一般先于国际旅游需求
旅游学概论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
三、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一)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一种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主要目 的和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 1、停留时间短 2、重访率低 3、受季节性影响大 4、内容广泛 5、适应性强 6、需求简单 7、经济效益低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性质与特征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3.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 闲活动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 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 践。
三现象
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需要借助于食、住、行、游、 购、娱等诸多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 务的获得,则需要旅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为 目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它的综合性主要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
等各方面的服务都有需求,从而体现出需求的综 合性。旅游者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旅游活动中 所进行的消费同样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既包括 生存性消费,又包括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 是实物消费、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综合。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 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 动。
阳朔西街
一、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一)审美性
旅游者在活动中寻求 娱乐和消遣,以得到美 的享受。旅游活动是一 种寻求美、探索美、欣 赏美、享受美的综合审 美实践活动。
(二)娱乐性
是指旅游者求趣、求乐的目的贯 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其二,是旅游活动所需服务的提供者具有综 合性。
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既有交通运输业、餐 饮业,通讯业等经济型部分,也有公安、 海关、卫生等非经济性部门,只有与众多 相关产业和部门进行全面的协调与合作,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其三,是旅游活动的涉及面广,具有 综合性。
旅游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 然等各个方面的事物和因素,是一种 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和多层 次的复杂综合体。
3.经济活动
旅游活动可以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 误解、缓和紧张关系,有助于推进世界和平。 现代国际交往中,旅游被赋予“民间外交”的美 称。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课件
旅游的基本属性
空间移动性
旅游涉及从常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移动,这是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暂时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不同于日常居住和 工作状态。
体验性
旅游不仅是观光,更是一种体验,包括休闲、娱乐 、学习等。
旅游的经济属性
80%
消费性
旅游者在目的地消费,为当地经 济带来直接收益。
100%
产业关联性
旅游学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旅游现象
研究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 变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 互关系。
旅游者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需求 偏好、决策过程等。
旅游业
研究旅游业的构成要素、组织 结构、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 。
旅游影响
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 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 影响。
02
旅游性质
导游陪同和住宿餐饮安排。
自助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安排行程、 住宿和交通,自由度较高,需 要自行策划和安排。
定制游
根据个人或团体的需求和喜好 ,量身定制行程和活动,提供 个性化的服务。
主题游
以特定主题或兴趣为主要目的 的旅游,如摄影游、美食游等
。
按旅游组织形式分类
01
02
03
包团旅游
旅行社组织,按照预定的 行程和标准进行旅游活动, 包括住宿、交通和导游服 务。
自驾游
个人或小团体自行驾驶交 通工具进行旅游活动,自 由度较高,需要自行策划 和安排。
拼团旅游
多个散客组合成一个团队 进行旅游活动,共同分担 住宿、交通等费用,以降 低成本。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 关,如交通、住宿、餐饮等。
第2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1997-1998年间,欧洲和美国的国际旅游人数分别 上升了约8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而在亚太地区, 亚洲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只有大洋洲地区保持了较 低的增长率。 2.1997-1998年间,旅游者的日常消费水平也由于金 融危机而下降。在泰国,旅游者消费下降了22%,菲 律宾下降了12%,澳大利亚下降了6%。 3.在印度尼西亚,1997-1998年的旅游人数从520万 下降到460万;越南的旅游业下降了大约10%。 4.旅行社为了吸引旅游者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手段,酒 店收入也相应下降。如在泰国的Phuket(普吉岛), 房间价格由70美元下降到40美元。
(一)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2.按距离划分 近程旅游 中程旅游 远程旅游
3.按目的归属划分 消遣旅游 公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各 种因公差旅性旅游)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VFR)(以探亲访友旅游和个人 修学旅游为代表的各种因私事务性旅游) 4.按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2.国内旅游
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 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 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按停留时间: 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按范围: 地方性旅游 (local tour):指当地居民在本省、区范围内进 行的旅游 区域性旅游(regional tour):指居民离开长住地到邻近省、 区进行的旅游 全国性旅游(national tour):主要是指跨省、区的旅游 Nhomakorabea
3.比较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旅游 消费水平 逗留时间 便利程度 国内旅游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宏观层次:有助于指导旅游接待地区的旅游发 展规划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四、季节性
一、概念
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为旅游的季节性。
二、分类
1、旺季 2、淡季 3、平季
三、我国国际旅游接待季节性不强
1、疆域辽阔、气候环境不一、各月都有适宜开展 旅游活动地方;
2、相当部分旅游资源是历史人文资源。
• 商务旅游、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季节性小; • 消遣性旅游,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集中,则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分散,则季节性弱。
37
季节性
选择旅游客源市场时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1、在出国旅游者的社会阶级构成中社会上层旅游者人数 展统治比例,则季节性小。如西班牙
2、在出国旅游者中公务、商务、会议等差旅型旅游者占 绝大比例,则季节性小。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 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 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1、旅游被定义为一种活动,不是一个产业,这 是因为旅游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 2、旅游活动要离开其惯常环境并停留在目的地; 3、旅游活动有个时间限制,连续不超过1年; 4、旅游不仅仅以休闲为目的,以商务为目的的 活动也包括在内。
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常驻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 进行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 该外国人在所在国的连续驻留时间已达一年或 更久。
14
发展旅游活动的规律
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通常是由近及远 地渐进发展。因此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 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 原因主要是:国内旅游距离短、时间少、费用 低、障碍少、手续简。 国家政府更重视国际旅游,原因主要是国际旅 游会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赚取外汇。
6
34
四、季节性
一、概念
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为旅游的季节性。
二、分类
1、旺季 2、淡季 3、平季
三、我国国际旅游接待季节性不强
1、疆域辽阔、气候环境不一、各月都有适宜开展 旅游活动地方;
2、相当部分旅游资源是历史人文资源。
• 商务旅游、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季节性小; • 消遣性旅游,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集中,则季节性强; • 带薪假期时间分散,则季节性弱。
37
季节性
选择旅游客源市场时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1、在出国旅游者的社会阶级构成中社会上层旅游者人数 展统治比例,则季节性小。如西班牙
2、在出国旅游者中公务、商务、会议等差旅型旅游者占 绝大比例,则季节性小。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 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 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1、旅游被定义为一种活动,不是一个产业,这 是因为旅游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 2、旅游活动要离开其惯常环境并停留在目的地; 3、旅游活动有个时间限制,连续不超过1年; 4、旅游不仅仅以休闲为目的,以商务为目的的 活动也包括在内。
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常驻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 进行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 该外国人在所在国的连续驻留时间已达一年或 更久。
14
发展旅游活动的规律
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通常是由近及远 地渐进发展。因此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 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 原因主要是:国内旅游距离短、时间少、费用 低、障碍少、手续简。 国家政府更重视国际旅游,原因主要是国际旅 游会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赚取外汇。
6
项目一-旅游的特点PPT课件
旅游的广泛性共有三层含义: 一指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二指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三指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一、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ຫໍສະໝຸດ (二)持续性 (三)季节性 所谓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出淡季、旺季的差异性。 表现在: (1)自然条件的影响 (2)社会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
(四)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它意味着一个完美的旅游过程,实质上就是上述各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北欧国家的带薪假期相对集中在哪几个月?( ) A.1-3月 B.5-7月 C.8-10月 D.11-12月 2、泰山观日出需在秋冬为宜,这说明了旅游具有哪 些特征?( ) A.参与性 B.广泛性 C.季节性 D.垄断性 3、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是( ) A.农历六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五 C.农历八月十五 D.农历九月十五
(1)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指自然旅游景点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制约,其旅游观赏功能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
四月赏龙泉桃花
秋冬观泰山日出
吉林雾淞只是冬季的美景
(2)社会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 A、由于传统的民间节庆活动和某些宗教纪念日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那达慕大会
B、人们的带薪假期和闲暇时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a、北欧国家的带薪假期一般是1-3月份 b、师生:寒暑假 c、我国的带薪假期:元旦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清明节。
二、简答题 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哪个是最基础的需求? 5.哪一天是中国旅游日?
※课后作业:
1.旅游具有季节性,从你熟悉的景点中着手,想想怎样可以让他们做到淡季不淡?
一、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ຫໍສະໝຸດ (二)持续性 (三)季节性 所谓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出淡季、旺季的差异性。 表现在: (1)自然条件的影响 (2)社会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
(四)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它意味着一个完美的旅游过程,实质上就是上述各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北欧国家的带薪假期相对集中在哪几个月?( ) A.1-3月 B.5-7月 C.8-10月 D.11-12月 2、泰山观日出需在秋冬为宜,这说明了旅游具有哪 些特征?( ) A.参与性 B.广泛性 C.季节性 D.垄断性 3、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是( ) A.农历六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五 C.农历八月十五 D.农历九月十五
(1)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指自然旅游景点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制约,其旅游观赏功能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
四月赏龙泉桃花
秋冬观泰山日出
吉林雾淞只是冬季的美景
(2)社会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 A、由于传统的民间节庆活动和某些宗教纪念日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那达慕大会
B、人们的带薪假期和闲暇时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a、北欧国家的带薪假期一般是1-3月份 b、师生:寒暑假 c、我国的带薪假期:元旦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清明节。
二、简答题 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哪个是最基础的需求? 5.哪一天是中国旅游日?
※课后作业:
1.旅游具有季节性,从你熟悉的景点中着手,想想怎样可以让他们做到淡季不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1.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 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未来的市场前景。 2.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不仅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 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对于大多数旅游企 业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五)意义
1.有必要认清季节性对旅游业经营的危害。
2.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旅游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 地。
3.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开发与优化,尤其是注 重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
关于旅游本质属性的其他说法1.
从旅游者的角度讲,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
1.休闲和 享乐性
人类需求三类别: 生存、享乐、发展
(1)近代旅 游从诞生伊始 就具备休闲享 乐的本性
(2)休闲享 乐是人类的天 然本性和旅游 的目的追求
(3)享乐属 性表现于旅游 各种形式和活 动中
钱、闲、品的实质是“闲”——闲钱、闲时、闲情。休闲也是一种消费。消费——生产
3000 1000
800 200
大众度假旅游
奖励旅游
二、地理集中性
(一)概念 (教材48页)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这一特点,国际旅游文献中称之为“地理集中性”。
(二)表现
1.世界旅游 地区格局不均 衡:集中于欧 美和亚太地区
2.一个国家
内部的旅游活 动也相对集中
3.一个地区
或一个城市也 存在旅游的集 中性
地理集中性
二、地理集中性
(三)意义
1.有助于指导旅游设施和旅游企业经营地点的选址—— 旅游者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旅游服务企业经营成功“三字 黄金法则”:“地点、地点、还是地点”;
2.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工作。避 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旅游承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 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
2.审美求知和文化属性
意大利文学艺术家阿尔倍提(1404-1472)曾说 过:“人的眼睛最渴望美与和谐。它们对美与和 谐的探索特别坚决,特别顽强……有时候它们甚 至无法说明,除去不能完全满足看到美的无限渴 望外,还有什么东西能使它们感到委屈。”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休闲享乐性、审美求知 的文化性。
【讨论】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学
(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释义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所谓性质,指的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根本属性。 旅游活动的性质是指旅游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 活动的根本属性,而非“基本概况和特点”。 而且一般都是针对“消遣性旅游”而言的。
(教材42页)
一、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旅游的本质
民间外交
社会现象
文化现象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教材43页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有人旅游活动是经 济活动,原因有三 :1.混用概念;2. 主体混淆;3.涉及 消费。
消遣性旅游活动是一种涉 及文化、政治、经济等很 多层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现代旅游 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 社会文化性。
(三)成因
1.旅游者出游目的; 2差.旅客性源、探地亲气访友候、条消遣件性; 3.旅游客源放假时间;4.传统习惯
季节性
季节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季节性
(教材52页)
(四)对旅游的影响
1.在需求淡季时,旅游设施“吃不饱”,造成设 施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2.需求旺季时,使旅游目的地面临“吃不了”的 问题,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工作和有效的游客管理工作。
三、季节性
(一)概念
旅游目的地原因 客源产生地原因
即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不均衡。
(二)实质——旅游需求的波动性
旺季————平季————淡季
游客明显较多 两者之间
游客明显较少
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季度、月份之间,也存在于一周 之中的不同日期,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
你认为旅游活动最本 质 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教材47—48页
一、普及性
大众化旅游
(一)大众旅游
含义、对大众型的认识
大众型包价游
激励时效 激励范围
【意义】
(二)奖励旅游 ——表彰、奖励员工和工作人员
出现的时间、特点、作用
减免收费
(三)社会旅游
必要性、做法、意义
社会补贴旅游 度假补贴
1.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 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未来的市场前景。 2.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不仅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 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对于大多数旅游企 业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五)意义
1.有必要认清季节性对旅游业经营的危害。
2.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旅游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 地。
3.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开发与优化,尤其是注 重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
关于旅游本质属性的其他说法1.
从旅游者的角度讲,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
1.休闲和 享乐性
人类需求三类别: 生存、享乐、发展
(1)近代旅 游从诞生伊始 就具备休闲享 乐的本性
(2)休闲享 乐是人类的天 然本性和旅游 的目的追求
(3)享乐属 性表现于旅游 各种形式和活 动中
钱、闲、品的实质是“闲”——闲钱、闲时、闲情。休闲也是一种消费。消费——生产
3000 1000
800 200
大众度假旅游
奖励旅游
二、地理集中性
(一)概念 (教材48页)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这一特点,国际旅游文献中称之为“地理集中性”。
(二)表现
1.世界旅游 地区格局不均 衡:集中于欧 美和亚太地区
2.一个国家
内部的旅游活 动也相对集中
3.一个地区
或一个城市也 存在旅游的集 中性
地理集中性
二、地理集中性
(三)意义
1.有助于指导旅游设施和旅游企业经营地点的选址—— 旅游者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旅游服务企业经营成功“三字 黄金法则”:“地点、地点、还是地点”;
2.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工作。避 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旅游承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 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
2.审美求知和文化属性
意大利文学艺术家阿尔倍提(1404-1472)曾说 过:“人的眼睛最渴望美与和谐。它们对美与和 谐的探索特别坚决,特别顽强……有时候它们甚 至无法说明,除去不能完全满足看到美的无限渴 望外,还有什么东西能使它们感到委屈。”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休闲享乐性、审美求知 的文化性。
【讨论】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学
(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释义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所谓性质,指的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根本属性。 旅游活动的性质是指旅游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 活动的根本属性,而非“基本概况和特点”。 而且一般都是针对“消遣性旅游”而言的。
(教材42页)
一、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旅游的本质
民间外交
社会现象
文化现象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教材43页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有人旅游活动是经 济活动,原因有三 :1.混用概念;2. 主体混淆;3.涉及 消费。
消遣性旅游活动是一种涉 及文化、政治、经济等很 多层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现代旅游 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 社会文化性。
(三)成因
1.旅游者出游目的; 2差.旅客性源、探地亲气访友候、条消遣件性; 3.旅游客源放假时间;4.传统习惯
季节性
季节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季节性
(教材52页)
(四)对旅游的影响
1.在需求淡季时,旅游设施“吃不饱”,造成设 施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2.需求旺季时,使旅游目的地面临“吃不了”的 问题,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工作和有效的游客管理工作。
三、季节性
(一)概念
旅游目的地原因 客源产生地原因
即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不均衡。
(二)实质——旅游需求的波动性
旺季————平季————淡季
游客明显较多 两者之间
游客明显较少
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季度、月份之间,也存在于一周 之中的不同日期,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
你认为旅游活动最本 质 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教材47—48页
一、普及性
大众化旅游
(一)大众旅游
含义、对大众型的认识
大众型包价游
激励时效 激励范围
【意义】
(二)奖励旅游 ——表彰、奖励员工和工作人员
出现的时间、特点、作用
减免收费
(三)社会旅游
必要性、做法、意义
社会补贴旅游 度假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