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家具典故和体会

姓名:刘佳

班级:艺升093班

学号:200830892

指导老师:钱志科

日期:2011年11月8日

中国古代家具典故和体会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凝聚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中华传统家具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花园中的奇葩,中国传统家具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一直都是为世人所景仰,研究、收藏的对象。

家具在满足人们坐、卧、支撑或储藏……功能性需求之后,就成为了传统、特色和民族性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成为了物质、精神、艺术文化的综合;更成为了由一定习俗、观念和规范形成的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因此,家具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说明,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进程就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

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体现了特有的美感和永恒的魅力。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是我主要收集的家具的典故故事,并且浅谈一下感受和体会。

一、“举案齐眉”典故里的古典家具知识

一个时期的礼节是与当时的社会习俗紧

密关联的,受到当时的建筑技术、房屋、家具、

日用器皿等特点的制约。尤其是等级制度森严

的封建社会!

东汉时期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在封建

社会中一直被视为妻子敬爱丈夫的典范。据《后

汉书,逸民列传》,梁鸿至吴地,“依大家阜伯

通,居庑下,为人赁春。每归,妻为具食,不

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这里讲的“案”,并不同于后世的桌子,否则尽管孟光能“力举石臼”,要经常把上面摆放着饭菜的桌子举到齐眉高也是不可能的。

汉代的案,是一种类似今日的大型托盘的家具,形状或

为长方形或为圆形,有的下面附有矮足,方形的多为四

足,圆形的或有三足。从汉墓出土的文物看,案多是木

质的,高级的制品则髹漆并施彩绘,华美异常,例如湖

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斫木胎漆案,长方形,平

底,底部四角附有矮足,足高仅有2厘米,案全高只有

6厘米,案面为60.2X 40厘米。面髹黑漆,用红

漆绘出两重方框,然后在案心及两重方框框间的黑底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底部亦髹黑漆,用红漆书写“软侯家”三字,表明该案所属主人为谁。出土时案上放置着五个小漆盘、一件耳杯、两件漆卮小盘内盛食物,盘上放有一件竹串,耳杯上放有一双竹箸,这种摆设,表明了当时贵族宴饮时的情形。至于一般人使用的案和食器,自然没有这样豪华,但是案的形状,仍然是差不多的。因此,案架上摆放的饭菜的重量是有限的,举案齐眉表示尊敬是有可能的。然而,人们如果直立在地上把放满东西的案高举至头顶,眼睛向下看,那是很难保持平稳的,但汉代的习俗是席地起居,人坐在铺着席的地上,把案举至眉际距地并不太高,且坐姿比立姿稳定,因此虽然眼睛不看前面,也还可保持案的平稳而不致使上面的食物倾覆。

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案几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和人们的起居习惯的改变有很大关系,在现在,案几多半不用来摆放饭菜,而且高度和大小都和东汉时期有很大不

同,现在的起居习惯已经不是席地而坐,因此案几的高度和大小变化比较大,例如名鼎檀高档黒酸枝拐子纹翘头案,在设计上,保留许多古典元素,两边翘头,下面透雕拐子纹,显得非常典雅,但是高度和大小都与东汉时期的案几大不相同,这一改变正好反应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二、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兴盛繁荣在晚明文人的著述中可以窥见一斑。万历

时屠隆《考盘馀事·起居器服笺》列举了家具数件。高濂《遵生入笺·起

居安乐笺》有类似的叙述,而长洲文震享《长物志》的记述更祥,

屠龙又增列了天然几、书桌、壁桌、方桌、台几、椅、杌凳、交床、

橱、佛桌、床、箱、屏等十多种,明人积习,喜欢互相剽窃。三者

孰创孰因,姑勿究论,仅起居器用,各书都津津乐道,足见一时的

风尚。内容最多的《长物志》,不妨看作是晚明江南文人列举家具品

种,兼及使用、鉴赏和带有理论性的一段文字。沈春津《长物志》

序:“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

自然也。”

室内家具陈设的旨趣,在这几句话中阐发的很清楚了。还有万

历时戈汕所著的《蝶几谱》,祥述可用特制的十三具三角形几,错综变化,摆出一百多个样式来,相信是由更早的燕几演变而成。它等于大型的七巧板,好事人已经把家具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家具游戏了。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三、清式家具--太师椅

太师椅最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宽大,靠背与

扶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太师椅

也是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

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到了清代,太师椅变成了一种扶手椅

的专称,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关于它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古代这种椅子专供官居相位即太

师的坐用,故名“太师椅”。据岳珂《木呈史》记载,南宋奸相秦

桧,一日宴请宾客,席间有个参军走到秦桧面前,吹捧这位相爷

的“功德”,秦桧十分高兴,即命一伶

人送交椅赐坐。参军受宠若惊,在拱

揖就坐时,因举止失措,忽坠其幞头,

露出了巾环。伶人即问参军这是什么巾环,参军回答是:“二圣环”。

伶人一听,便一语双关地对参军说:“你只顾自己坐太师椅,却把

二圣环丢在脑后,讲得过去吗?”伶人此言,表面上是批评参军的

失礼行为,实际上是暗讽秦桧只顾自己做太师,却把宋徽宗、宋钦

宗的回归忘得一干二净。伶人所说的“二圣”即徽宗、钦宗,这时已

被金人俘虏扣押;“环”偕音“还”,指回到宋朝朝廷。后人除叹服伶

人的说话技巧外,从此就把交椅称为“太师椅”。清初家具沿袭明式

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