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教学.docx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院校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地区乡土教学,即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以本乡本土的生产状况、物产交通等事物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教学[1]。区域性是乡土地理具有的独特优势。乡土是学生成长和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地理事物来讲授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科学价值观。

一、乡土地理教学课程设置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主要为基础教育服务,并积极主动为中等教育服务。乡土地理是师范类高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地方高校乡土地理教学,尤其是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的乡土地理教学,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在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方面,在让学生树立建设美丽家乡信念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乡土地理教学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将优质的乡土地理校本教材融入系统的乡土地理教学中,能为实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及建设新农村等提供理论支撑。

(一)体现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现有的课程设置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讲述整个中国或整个世界的地理变化,而

对于地区或县域地理特点安排较少,微观领域的教育明显不足。从我国东、中、西地区的17所高校统计数据看,乡土地理开设比例小,仅有17.6%的院校开设了该课程,且普遍将乡土地理设置为选修课程[2]。而高校教育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教育是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和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结合地方的地理特征、文化特色及其演化进程开设乡土地理教学,能体现地方特色,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3]。乡土课程的设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让学生树立爱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信念。在乡情教育中增强乡土情结,是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乡、爱学校、爱故乡开始的”“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结合地理原理解释家乡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加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二)符合社会需求符合社会需求,有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乡土地理课程设置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让学生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目前,大多数课程和教材是以全世界、全国、全省等较大区域为对象讲述相关地理知识,而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主要是为地方服务,和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等结合十分紧密[4],以县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教

学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乡土地理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分析自然条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付诸实践。有针对性地开设乡土地理教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弥补中学阶段相关知识的欠缺和高校课程较宏观的特点,有助于让学生深刻了解本地的乡土地理特点、文化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计划。(三)强化实践技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以致用传统乡土地理教学主要讲述基本的地理知识,这种方式不容易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现代地理教学要求乡土地理教学走出课堂,投入到野外观察、地理调查和参观活动等具体的实践中,以社会实际问题为素材,实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过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实地调查等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结合具体环境去分析影响当地农业、工业或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或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利用所学基本知识树立防灾减灾的基本理念,为建设生活家园和保护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民族地区师范高校加强乡土地理教学,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乡土现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让学生树立发展当地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最终达到促进民

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乡土地理课程设置原则

(一)注重实践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原则地理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社会需要和为实践服务的传统[3]。地理实践能力要求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提升地理知识,通过地理实地观测、野外实地调研、社会走访等活动收集和诠释地理信息,并能够对地理环境的发展进行分析与预测,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野外考察的能力,增强其调查、实践、分析的能力。充分考虑乡土地理的重要性,可以增设本省地理、乡土地理等课程,为学生今后服务本省和本地区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乡土地理教学以地方文化发展为主线,结合地方区域的不同微观区域,根据教学需要,显示每个区域的地方特色,让学生深刻感受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和自然变化、经济社会变迁,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而乡土地理教学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地形地貌特点实地调研、水文土壤观测、工农业生产和名胜古迹等的参观学习,这种野外考察和社会调研活动能使

乡土背景知识更好地为地理学科教学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理论性课程能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5]。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区域,使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区域,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学生的自身经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阅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乡土地理教学的野外实践能够加强学生关于文献资料、图件文本等的收集和分析整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野外观察、测量和测试、野外绘图、填图、采集样品、调查访问、分析综合、撰写范文或调查报告的能力。可以结合教育实习,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乡土地理的内容、知识结构、教学特点和方法。乡土地理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人文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能力、小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规划能力,具备采集地理标本、制作地理模型教学,读图、用图、绘制各种地理图表以及撰写地理小范文和地理调查报告的能力,做到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通过研究性实地调研可以让学生认知周围的生活环境,树立学生的环境理念,让学生养成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更好地为基础学科教学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