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7878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9.png)
5.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君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
C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国人暴动” D.周公辅佐
6.下表的主题应该是( )
朝代
夏
商
西周
时间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1)桀是什么朝代的君王?这一朝代建立于哪个世纪哪个年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达了民众对桀的什么态度?(4分)
【答案】朝代:夏(夏朝最后一个君王)。(1分)年代: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1分)态度:极其痛恨、愤怒。(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列举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4分)
【答案】商汤:任用贤才,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相对安定。(2分,摘抄材料得1分)周文王: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励精图治。(2分,摘抄材料得1分)
【答案】感悟: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每个时代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更为适应人们需求的时代代替,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贤君兴邦,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4分)
3.巩固:实行分封制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_
依据
______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诸侯权力
①管理______和民众的权力;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血缘
土地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内容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服从周王调遣
_
实质
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C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国人暴动” D.周公辅佐
6.下表的主题应该是( )
朝代
夏
商
西周
时间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1)桀是什么朝代的君王?这一朝代建立于哪个世纪哪个年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达了民众对桀的什么态度?(4分)
【答案】朝代:夏(夏朝最后一个君王)。(1分)年代: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1分)态度:极其痛恨、愤怒。(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列举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4分)
【答案】商汤:任用贤才,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相对安定。(2分,摘抄材料得1分)周文王: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励精图治。(2分,摘抄材料得1分)
【答案】感悟: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每个时代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更为适应人们需求的时代代替,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贤君兴邦,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4分)
3.巩固:实行分封制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_
依据
______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诸侯权力
①管理______和民众的权力;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血缘
土地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内容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服从周王调遣
_
实质
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B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B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6780c9af1ffc4fff47ac07.png)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 的教育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第一节 夏代的教育
夏朝(前2070---前160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经历470多年,是奴隶制的初期。
一、夏朝的兴亡
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
禹的帝王像
朝。
禹在确立王权后,在嵩山之阳建立了
பைடு நூலகம்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
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
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
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
这就是“涂山之会”。这次大会,是夏 王朝正式建立的重点标志。禹死后,子
启
启继立。
3
夏朝疆域 夏王朝以伊、
(五)教育内容 1.军事教育;
以射造士,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
2.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
3.人伦道德教育
17
第二节 商代的教育
商代(前1600---前1046年),经历了554年左右,是 奴隶制发展时期。
一、商族的起源
商族早在灭夏之前,就有了相 当长时期的发展。它最早活动于东 方的渤海沿岸及河南河北,同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的古代土著民族有 许多共同之处。
18
19
鸣条之战
商汤攻夏,首先是从征服葛
国(河南宁陵县北)开始的。 以后,商汤分别消灭了韦(河
成
南滑县东)、顾(河南范县东) 汤
和河、济之间的昆吾等三国,
剪除了夏王朝的羽翼,夏桀势 与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第一节 夏代的教育
夏朝(前2070---前160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经历470多年,是奴隶制的初期。
一、夏朝的兴亡
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
禹的帝王像
朝。
禹在确立王权后,在嵩山之阳建立了
பைடு நூலகம்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
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
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
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
这就是“涂山之会”。这次大会,是夏 王朝正式建立的重点标志。禹死后,子
启
启继立。
3
夏朝疆域 夏王朝以伊、
(五)教育内容 1.军事教育;
以射造士,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
2.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
3.人伦道德教育
17
第二节 商代的教育
商代(前1600---前1046年),经历了554年左右,是 奴隶制发展时期。
一、商族的起源
商族早在灭夏之前,就有了相 当长时期的发展。它最早活动于东 方的渤海沿岸及河南河北,同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的古代土著民族有 许多共同之处。
18
19
鸣条之战
商汤攻夏,首先是从征服葛
国(河南宁陵县北)开始的。 以后,商汤分别消灭了韦(河
成
南滑县东)、顾(河南范县东) 汤
和河、济之间的昆吾等三国,
剪除了夏王朝的羽翼,夏桀势 与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baf0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9.png)
1.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考古资料、文献 史料,知道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基本史 事。2. 历史解释: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
主要作用。3. 唯物史观:了解夏、商、西周 时期的生产力
水平,从而认识到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
夏 建立:约_公__元__前__2_0_7_0_年,_禹__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结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之中无数个王朝更迭,都与 王朝的统治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8分)
(2)写出探究二图1中A、B所代表的内容。(2分)
【答案】A:启;B:世袭制。(2分)
(3)探究二图2反映了西周的哪一制度?根据图示说说这 一制度的特点和实行的目的。(5分) 【答案】制度:分封制。(1分)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分)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 制,扩大统治范围。(2分)
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夏
商
西周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④
开国君主 都城
末代君主
① 阳城
②
汤 亳、殷等
③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1)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写出表格中序号所代 表的内容。(4分)
【答案】①禹;②桀;③纣;④公元前1046年。(4分)
探究二 【历史解释——制度创新】
商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西 “家天下”:禹的儿子__启__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
周 王 朝
夏 朝
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
_世__袭__制___取代了禅让制。 考古发现:_二__里__头___遗址。
的 统治后期: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24157901f69e3143329429.png)
战国
墨家 战国 法家
战国
春秋晚
兵家
1.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 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 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 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
3、商鞅变法的作用 (1)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 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后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 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统治阶级的支持; 3、有正确的决策和坚定的信念; 4、人民群众的支持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春秋 和 战国 两个时期
春 秋 时 期 的 主 要 霸 主
齐桓公争霸 政治上 外交上 结果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战国七雄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间赵魏韩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 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大变革的时代
农业的发展 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春秋末期已使用牛耕
都江堰 时间 人物 地点
战国时期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岷江中游
劳动工具的变化 元谋人、北京人:使用石器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 使用青铜器 春秋以来:使用铁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6bae64eff9aef8941e06bb.png)
商 鞅 变 法
影响
的封建国家; (2)为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 发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
成功原 因
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2)从外部因素看,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其改革的措施、方法得当;
公元前356年;商鞅(卫鞅、商君)、秦孝公
商 鞅 变 法
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 本原因);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 并废除贵族的特权; (3)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为变法提供
了指导思想
目的 顺应新的形势,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内容
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终导致周王室衰
消 极
微,诸侯征战不已;春秋主要霸主和战国 七雄都属于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春秋时 期,分封制开始瓦解;秦统一全国后,废
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考点 2 青铜器与甲骨文(识记)
代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
的最重的青铜器。
青 青铜器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是青铜器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理
打击了旧有的血缘宗法制度,使 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由此开始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封建性质的改 革,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1)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奴隶制度),使秦国的经济
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时期
农具的改进
原始社会 远古居民:以石、骨、蚌、木为主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青铜工具(“青铜时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33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458ab67b3c1ec5da50e270ab.png)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朝被推翻!!
公元前1600年进 攻夏朝
汤
商朝
商年~~公元前1046年)
1、商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汤
都 城: 亳 迁都: 殷 (盘庚迁都)
原因: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朝都
时
代城
间
开国 君主
末代 君主
阳 约公元前2070 夏 城 —前1600年
禹
桀
商殷
约公元前1600 —1046年
汤
纣
西 镐 公元前1046—
周 京 前771年
武王
幽王
重要 事件
夏朝建立
商朝建立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西周建立
搏击中考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 材料2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 (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 (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 (1天)子周之初间的是分何封关制系。? ((23))保材护料周2中王,室出;现忠了于什职么守新,问保题卫?封反地映;的定本期质朝问见题天是子什,么? 向天导子致述这职种。问诸题侯的服根从源天是子什。么? (3)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根源于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三、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1、武王伐纣: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交战地点: 牧野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PPT课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8ff04b524de518964b7dfa.png)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历史教训: “得古今民兴心亡者多得少天事下,!
成由勤俭败由奢。”
10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采取什么 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11
12
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 内容:
作用:
亲属、功臣、先代贵族
一、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诸侯等,封他们 为诸侯。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2、盘庚迁殷:
疆域不断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末代暴君: 纣
6
7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8
9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的暴政引起民愤。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二、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积极:开发边远地区,巩固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弊端:当诸侯强大起来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13
天子
西
周
诸侯
等
级
卿大夫
示 意 图
士 平民
奴隶
14
3、国人暴动
15
4、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1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22
《尚书·汤誓》)后一句译成白话意
为:“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啊,
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4
历史教训: “得古今民兴心亡者多得少天事下,!
成由勤俭败由奢。”
10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采取什么 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11
12
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 内容:
作用:
亲属、功臣、先代贵族
一、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诸侯等,封他们 为诸侯。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2、盘庚迁殷:
疆域不断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末代暴君: 纣
6
7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8
9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的暴政引起民愤。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二、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积极:开发边远地区,巩固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弊端:当诸侯强大起来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13
天子
西
周
诸侯
等
级
卿大夫
示 意 图
士 平民
奴隶
14
3、国人暴动
15
4、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1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22
《尚书·汤誓》)后一句译成白话意
为:“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啊,
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4
课件2: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件2: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9d286e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2.png)
第4课
一、 夏朝的兴衰
1、建立
时 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统治者
禹
都城
阳城
2、发展
统治者
启
政治
世袭制
国家机构 3、灭亡
桀(商汤灭桀)
二里头文化 阳城
议一议
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 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 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 统治的结果吗 ?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目的 内容 作用
三、西周的分封制度
巩固统治 分封者 周天子 分封物 土地和平民、奴隶
权利 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受封者 亲属、功臣
义务 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赋、 积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消极
试一试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国人暴动
——《孟子·告子》
问题: (1)统治者将土地分给了谁?
亲属、贵族 (2) 周王不仅分了土地还分了人民的原因何在?
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巩固统治
建立者: 周武王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都城: 镐京
动脑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暴政引起民忿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历史教训: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 “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重要年代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3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一、 夏朝的兴衰
1、建立
时 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统治者
禹
都城
阳城
2、发展
统治者
启
政治
世袭制
国家机构 3、灭亡
桀(商汤灭桀)
二里头文化 阳城
议一议
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 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 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 统治的结果吗 ?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目的 内容 作用
三、西周的分封制度
巩固统治 分封者 周天子 分封物 土地和平民、奴隶
权利 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受封者 亲属、功臣
义务 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赋、 积极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消极
试一试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国人暴动
——《孟子·告子》
问题: (1)统治者将土地分给了谁?
亲属、贵族 (2) 周王不仅分了土地还分了人民的原因何在?
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巩固统治
建立者: 周武王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都城: 镐京
动脑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暴政引起民忿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历史教训: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 “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重要年代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3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c8af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e.png)
西周灭亡
西周
三、西周的兴衰
1.时间:2.建立者:3.都城:4.战争: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文物介绍: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周厉王。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王,暴政(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四、西周的分封制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拓展:众星拱月的西周分封制能长久吗?阅读材料,展开小组讨论。
消极作用:
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特点:①以姬姓诸侯国为主体②宗亲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天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朝的兴衰
夏朝
商朝
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
开国君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顺应民心
末代君王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失去民心
历史的回响
启示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君者、从政者,应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夏朝
商朝
5.西周的灭亡:
6.东周的建立:
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版图越来越大,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使国家在疆域规模、统治管理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分封制的内容?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王室宗亲、功臣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西周
三、西周的兴衰
1.时间:2.建立者:3.都城:4.战争: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文物介绍: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周厉王。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王,暴政(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四、西周的分封制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拓展:众星拱月的西周分封制能长久吗?阅读材料,展开小组讨论。
消极作用:
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特点:①以姬姓诸侯国为主体②宗亲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天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朝的兴衰
夏朝
商朝
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
开国君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顺应民心
末代君王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失去民心
历史的回响
启示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君者、从政者,应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夏朝
商朝
5.西周的灭亡:
6.东周的建立:
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版图越来越大,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使国家在疆域规模、统治管理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分封制的内容?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王室宗亲、功臣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d7ba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e.png)
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观察下图,请你判断①和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D )
A.分封制 桀
B.民主制 纣
C.推选制 启
D.禅让制 启
3.遗址遗迹为寻找人类生活的轨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下列内容对研 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出现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D )
点击进入 素养点拨
探究案·深度学习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代,“朝代更迭, 制度创新”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 夏有 ,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 社。 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 ,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二、商朝的统治 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商人的首领 汤 联络周边势力,推翻夏 朝的统治,建立起商朝,以亳为都城。 2.迁都: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
盘庚 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灭亡 (1)原因: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末代商 王 纣 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 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点拨: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只要符 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政策应该符合民心;残暴的统治必将导致 灭亡;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训练案·效果评价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张PPT)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9e5d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b.png)
变成“家天下”。
(2)西周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
周天子
诸侯(亲属、功臣等)
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 家。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西周等级示意图 【关键信息】分封制,等级森严
主题二 春秋战国的纷争 1.东周:公元前770年建立,分为_春__秋__和_战__国__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
4.(2014·南京学业考)《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
(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
中“(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等信息,可判定当时实
行的制度是分封制。
【加固训练】(2012·随州学业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
3.(2014·汕尾中考)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 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 ③处应该是( )
A.夏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1046年,武
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主题一 夏、商、西周的兴亡 【历史主线】
1.朝代更迭:
2070 汤
2.重要事件: (1)禹建夏朝:标志着我国_早__期__国__家__的产生。 (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牧__野__大战中打败暴君 商纣,商朝灭亡。
3.重要制度: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32页)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b1a2a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5.png)
“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
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3.夏朝的统治措施 依据下列文献资料,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
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
而释之。
1.夏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2年)建立者:
禹
(3)都城: 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意义: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相传,禹在 阳城修建城 池,制定各 种制度,社 会生产有了 较大发展。
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容器之一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长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
【合作探究】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考古发现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
历史信夏息 朝时期已考古发现
殿建筑群、大型墓葬 和手工业作坊,还有 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
《三字经》中共提到哪些王朝?分别存世多久?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课程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伯益直接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