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https://img.taocdn.com/s3/m/0145a23f580216fc700afdcf.png)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心的。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和立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 南海主权归我,不容置疑。
南海主权归我,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协商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前提。
在不同场合和条件下,中国政府反复重申: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
①中国政府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立场表明:(1) 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的基础上。
只有中国领土主权得到维护和尊重,才能谈得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以平等、和平方式协调相互关系,才能根据国际法、国际海洋法等国际法规,按照公平合理原则解决南海问题。
1990 年12 月,李鹏总理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就南沙问题谈到:“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
这是中国的主权问题。
中国希望在适当时候,通过友好方式同有关国家进行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中方希望友好和平的解决南海问题,促进南海和平共同发展。
(2) 任何关于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声明的提出和发布,必须以中国和东南亚有关国家的相互认可为前提,尤其是首先要得到我国的同意和认可,中国不能做出原则性的让步。
任何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声明,如果仅仅是南海周边某些国家的单方面主张,并未取得我国的同意和认可,那么这样的主张、声明必须废弃和修改。
如果某些国家不顾我国提出的主权声明和领土主张,欲强行占领我国南海岛礁,那么这样做既有悖于国际法和国际海洋法,也有悖于其他国际关系准则,实际上最终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3) 在南海争端中,一方面,南海周边某些国家单方面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划界相关条款为凭借,以所谓的安全原则、邻近原则等为理论依据,强行占领我南海岛礁,加紧攫取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某些区外大国对南海问题的插手,使南海问题复杂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98a5242f60ddccda38a0d4.png)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一、中国与邻国南海争端的起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的实质南海问题实为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解决了,南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否则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那么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中美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崛起了,而美国衰退了,所以美国想压制中国,所以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些麻烦。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美国必须加以遏制。
冷战结束,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美国首先遏制的是其盟友日本,日本第一,让美国神经紧张,于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十年;接着是普京执政时的俄罗斯,美国加速北约扩建,把它压制在欧洲的顶端;然后美国打击的是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朝鲜,即所谓的邪恶轴心国;接着是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希腊债务危机使欧洲一蹶不振。
在搞乱了中东,欧洲之后,繁荣的亚洲和崛起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目前亚洲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还未等阿富汗事情解决,就匆匆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
首先,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宣称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利益,其三,拼凑联盟,大搞价值观外交,其四,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藉此将中国推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中。
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1a7e397375a417866f8f44.png)
政 治 与法 律
பைடு நூலகம்
从中越南海 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张涛 涛 ( 延安 大 学 【 摘 陕西延 安 7 1 6 0 0 0 )
要】 本 文概述 了中 越 南海问题 的由来 , 分析 了中越南海 问 题 的现状 , 阐述 了中国周边政策原则 , 认为 中国关于周边政策原则必须
中 国对 南海 问题一 贯主 张采 用和平 手段 , 以平 等协 商的 方式进 行谈 判解 决 。2 0 0 2年 签署 的 《 南海 各方 行为 宣言 》是 包括 越南在 内的东 盟国 家要求 以和 平方 式解决 南海争端 的一个标 志事件 。 ( 1 )基 本 的 原则 仍 应坚 持 。历 史 和现 实 表 明 , 新 中 国 成立 6 5 年来 所 坚持 的一 些原 则 , 例 如和 平共 处 五项基 本 原则 ; 睦邻、 富邻 、 安邻 的 “ 三邻原 则 ”等 等 , 在改 革开放 的新 时期甚 至更 长一 个历 史 时期 , 都 仍然 具 有生 命 力 , 都 是 中 国需要 坚 持的 最基 本 的原 则 。邓 小平 曾经提 出的 “ 主权 属我 、 搁 置争议 、 共 同开发 ”的原 则 、 解 决领 土 问题 的 “ 相 互 让步 ”原则 等 , 也不 能轻 易 放弃 。 因为 , 中 国在 南 海问题 上不可 能轻言动 武 , 总 体上仍然 需要搁 置争议 进行谈 判 。 ( 2 )不 能 背弃 中 国 的大 战略 。每 个 国家都 有 自 己的 战略 大棋 局, 叉 8 小 平 曾经 提 出的 “ 一揽 子解 决 ”南海 问题 的思 路也应 该坚持 。 揽 子解 决 ’不但 指南海 问题 要 揽 子解 决 , 更 指南 海 问题 、 东 海 问题 , 以及所 有的边 海 问题都 要放 在 同一 个战 略大棋 盘 中 一揽 子解 决 ’ , 放 在如何 有利于 中国 战略 崛起 的大棋盘 上 ‘ 一揽 子解决 ’ , 而不 是像现 在这 样头 痛 医头 , 脚 痛医 脚 ”任 由一 些 国家利用 一些边 界遗 留 问题 闹事 ,[ 2 1 牵 着 中 国的 鼻子 走 , 使我 们 疲于 奔命 , 背 弃 和 平发展 的大 战略 。
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的启示
![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97810f10a6f524ccbf8590.png)
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的启示姓名:石俊鹏学号:15210825目录摘要 (2)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及现状 (2)(一)、南海问题的形成 (2)(二)各国主张 (3)(三)、中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与对策 (4)二、中国周边领海领土争议 (5)三、南海问题对我国周边海域领土纷争解决的启示 (9)摘要南海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外交上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国际法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从官方到民间都给出了大量的证明来论证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主张。
但除了领土归属问题,争议国之间更看重的是争议岛屿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维护南海地区局势的和平,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和平局面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历史成因对策启示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及现状(一)、南海问题的形成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南海问题上升到了国际争议的高度。
(二)各国主张为争夺南海地区争议岛屿的主权,各国提出了大量的“证据”。
中国大陆与台湾提出对南海的几乎所有岛屿提出领土要求,包括所有南沙群岛。
中国大陆提出这一领土要求是基于始于汉代(公元110年)和明朝(公元1403年到公元1433年)的历史记录。
台湾基于历史记录对南海及南沙群岛提出同样领土要求。
而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实际控制南沙群岛9个岛礁:其中大陆控制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等7个岛礁,台湾控制太平、中洲两个岛。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01e381ec3a87c24028c414.png)
目前南海争端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对摘要: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
而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
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争端,外交政策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
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
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
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海诸岛目前被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控制。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对于南海主要是看重石油及其经济利益,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于南海的战略位置则比较感兴趣。
而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南海争议中的“九段线”问题刍议
![南海争议中的“九段线”问题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3fd2adbc7e21af45b207a86f.png)
南海争议中的“九段线”问题刍议当前,面对九段线不断遭到挑战、我国海洋权益被他人蚕食的现实,寻求一种既符合现代国际海洋法律规则,又能维护和拓展南海权益的九段线法理解释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家对南海岛屿的侵占情况,介绍了我国九段线的由来及法律涵义,阐述了九段线与《公约》的关系及中国政府的立场。
指出,南海九段线是先人留下的一条历史性权利线,它将中国在南海权益形象化和法律化,一些国家要求中国擦去这条线毫无道理,既无视历史事实又有违国际法。
标签:南海争议;“九段线”问题;合法性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
近年来,围绕南海主权问题的争议不断升温,已经成为我国周边的一个热点问题。
南海问题就其国际法实质,是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争端和以海洋划界为主的海洋权益争端[1]。
在有关争议中,南海“九段线”的性质和法律依据又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
一、他国对南海岛屿的侵占和对九段线合法性的挑战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周边国家对南海没有主权声索,对我九段线主张没有提出异议。
然而,随着1970年以来在南海海底发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上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为代表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的确立,南海局势逐渐发生深刻变化,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沙岛礁、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南沙40 多个岛礁先后被这些国家侵占,临近的油气资源被强行开发,南海不再是“平静之海”。
进入21 世纪,南海问题更多地呈现出国际法因素,周边国家纷纷就其权利主张提出所谓历史和法理依据,企图使其侵占行为合法化。
一些国家还片面地援引《公约》,对我“九段线”进行指责和质疑。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菲律宾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向国际海洋法仲裁委员会提出国际司法介入,要求宣判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非法”。
近来,一些域外国家也开始蠢蠢欲动。
今年2月,美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要求中国就南海九段线作出明确说明,拉塞尔表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宣称模糊不清,这给当地局势造成不确定性。
第五讲 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汇总
![第五讲 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14f1b2687c24028915fc3e2.png)
第五讲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一、2014年中越南海争端越南反华并非孤立事件,与有争端的岛屿有关,结合中国与菲律宾就黄岩岛等岛屿的主权争议、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国同一时间要处理3个海上领土纷争,而且都有潜在军事冲突风险,加上美国的幕前摆弄、幕后操控,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生态极其严峻和险恶。
一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形成之后,双方贸易发展迅速,相互联系紧密。
但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间一直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南海问题。
最近两年,在美国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日、印、澳等区域外大国趁机介入我国南海事务,菲律宾与越南等南海“声索国”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强化所谓“主权归属现状”,不断制造矛盾,妄图联合对抗中国,导致南海问题持续升温,中国在南海的正当权益与合理主张遭受挑衅。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濒海国家。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同14个国家陆上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
我国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有1.4万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还有一些海域纠纷,尤其是同越南之间的争议海域范围最大。
目前,越南占领了南沙的29个岛礁,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是在我南沙实际占据岛屿最多的国家。
近两年来,本已相对平静的南海问题掀起风波,并有进一步朝复杂化、激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越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海上纷争再度升级。
二、越南侵占我国南海岛礁和资源,中越南海争端出现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
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一般统称为南海诸岛,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和管辖权。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3d05dca58da0116c17491d.png)
南海争端问题个人信息:摘要:目前,就我国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海上航路的维护、长期无法落实实权等原因造成南海问题不断升级。
为了抑制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几点意见,希望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尽快圆满解决南海争端问题。
关键词:南海国际越南近年来,作为世界上具有战略、经济地位的南海成为周边各国和某些大国争抢的对象,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和趋向国际化。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
能否快速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已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1、复杂的历史变迁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南沙群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员接管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然而,日本当时公开表示的是放弃南沙群岛“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但却没有明确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后南越在国际会议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群岛的“权利”。
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2、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越菲马等国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马来西亚则在南海大肆开采石油,鼓吹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增加与中国的谈判筹码。
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公约》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据此,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浅析中越领土之争及应对措施
![浅析中越领土之争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3b000b581b6bd97f19ead1.png)
浅析中越南海之争及应对措施【前言】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纠纷一直是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来西方大国的染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如何正确处理两国的领土争端尤其是近年来的南海之争,成为中越关系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本文旨在阐明当前中越南海争端现状、分析其中深层次原因,并从国际视角分析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现状原因措施一、中越南海之争的现状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我国大陆南面,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这些岛礁都位于被称作“九段线”的中国国界线内。
中国与越南在南海的争端位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1993年,越南占领南沙岛礁24个,守军600人;到2002年,越南占据27个岛礁,守军增至2020人;如今被越强占的南沙岛屿已达29个,南海海上航道要冲南威岛被设为越南在南海油气作业的海上据点。
1与此同时,越南对南沙的军事守卫也不断加强。
2004年、2005年越南在南沙的南威岛机场、长沙岛机场相继完工,大批人员装备和弹药物资源源不断运抵南沙。
据越南媒体报道,2009年初开始,越南又开始向南沙群岛增派海军陆战队。
法新社2011年6月9日报道称,越南官方媒体《青年报》9日报道说,越南总理阮晋勇对外表态,越南对“黄沙群岛”(即中国的西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即中国的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二、争端的原因分析1、经济利益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
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
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
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
论中国的南海政策
![论中国的南海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7e30acf0508763231121250.png)
lt b朋 。毗 to acoNcIUslon肠atC七ina川1加a s a,e叮 肠.gwa y 恤
介,。Iv恤gS Ou伍 C创恤as ead臼P u忆 物.比 C川n a s ea脚UciOo f伪 加.彬U.“月
to 皿 lu扭inna眨姐al 加妞n污‘ ad aptdi幻r e比ntslt latio n a.d unceasing lyt o
因此 , 认 真研究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对于早日解决南海问题,乃至台 湾问题以及研究中美关系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南海诸岛地图详见附录二
一、南海在 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海 权 ” 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海洋是地球上除陆地资源外的最重要的
资源,这样就引申出海洋权利(从ari沙t)的概念,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
pa v e t七ew a yforn比幻1村I,gsou山 C址na旋ap均blems团noo山l y .
Key,ord s: 肠朋伍 C七加.5比 歇.disp朋tie s 翻u比 C址皿
序言
南海 亦 称 南中国海 (SouthChina 女a),指的是在中国东南方向,位于北纬 23.27‘至南纬 3 ’ 、东经 9O10‘至 12O10’ 之间的广大海域。就广义范 围而言,其北部由中国的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 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所组成;东部是菲律宾的吕宋岛、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南部 是马来西亚的沙巴与沙捞越州、文莱、印度尼西亚的纳土纳群岛和新加坡:西 部则从新加坡延伸到西马来西亚的东海岸,经过遏罗湾、泰国和柬埔寨,沿着
南海 周边国家都对南沙群 岛及其周 围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在 南海 的东
形势与政策 中国南海的形式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中国南海的形式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04eabac77da26925c5b0cc.png)
中国南海的形式与政策在中国地图那一小块标识着南海诸岛的地方,上画了九节断断续续的国境线,用来标识我国南海诸岛的疆域,所以这张地图也就被称为“九段线地图”。
这份地图也就是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国普遍坚持的“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的具体体现。
然而70年代后,风云骤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
南沙群岛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并一直为中国渔民所使用,一些大的岛上都有中国渔民建的庙和打的水井等。
1933年法国的入侵才开始引起主权争议。
中国(包括中国台湾)与越南两方均声称拥有该群岛完整的主权,马来西亚、菲律宾则宣称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并且派军队进占相关岛礁,文莱与印度尼西亚则是宣称拥有此区海域的主权,进而间接包含了南沙群岛部分区域。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是不可争辩的。
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迄今,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越、菲、马3国还对岛礁进行军事占领,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到1991年底,除我军控制的6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其他44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占。
而越南是唯一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国家,也是南沙争瑞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扩张野心最大,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也最大。
近期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相继挑起海洋权益的争端,除了复杂的历史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13日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
显然,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事实上占据争议岛屿,就可划界议案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望将侵占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合法化。
另外美国插手南海问题,一些国家“有恃无恐”。
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友好的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单方面地开发南海。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fab90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0.png)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引言: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
然而,南海争端的存在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挑战。
作为南海问题的核心国家之一,中国在解决争端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南海争端对中国外交策略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在争端解决和地区合作方面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
一、南海争端的背景1.争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南海争端涉及的国家包括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而地区包括南海诸岛、黄岩岛、钓鱼岛等。
2.争议焦点南海争端的主要争议焦点包括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端和资源开发争端。
各方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等不同的主张,这导致了争端的产生和激化。
二、中国的外交策略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外交策略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坚决主张自己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强调南海争端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主张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2.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外交策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国主张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地区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3.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中国外交策略的第三个特点是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
中国主张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解决争端,强调通过谈判和对话来解决分歧。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会议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机制,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三、中国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1.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中国将对话和协商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首选方式。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政府间磋商机制,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对话平台。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领导人会晤,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机制,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2.推动地区合作和共同开发中国积极推动地区合作,通过发展经济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来促进南海地区的繁荣稳定。
南海领土争端与中国国家主权的维护
![南海领土争端与中国国家主权的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6b96ca79a45177232f60a2cb.png)
南海领土争端与中国国家主权的维护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心的。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和立场可以概括为南海主权归我,不容置疑。
主权平等,和平共处。
寻求合作支点,求同存异。
搁置争议,和平解决争端。
南海领土争端的起因1、丰富的鱼类资源。
在南海的争议海域,渔业已经成为中国与争议国家最主要的权益争夺形态。
南海诸岛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每到渔汛的时候,中国和南海周边其他国家的渔民都会出海打鱼并且以此为业。
一些古代文献以及近现代南沙群岛的考古发现,都证明中国人民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的海域从事渔业生产了。
2、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20世纪60年代经过研究发现南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我们进入了电力时代。
煤、石油、天然气等尤其是石油天然气成了炙手可热的能源资源。
南海的石油储量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领土争端的现状南海问题涉及五国六方,因为南海现在是五国六方(即中、台、越、菲、马来西亚、文莱)实际占领着的。
因曾母盆地探明的石油储量最丰富,马来西亚又成为在该海域开采石油、获取资源最早和最多的国家。
随后,文莱也非法控制本属中国的3000平方公里的传统海域,并声称对南沙群岛西南端的南通礁拥有主权。
越南实际占领大部分岛礁,台湾占领的太平岛最大,0.45平方公里。
对南沙群岛“菲律宾入侵最早,越南所占最多(共29个岛礁)、马来西亚所占最肥”这一历史形成的局面至今都没有打破。
面对周边国家在南海不断增多的商业活动,中国也积极鼓励本国力量参与其中,并且动员了渔政和海监等力量确保本国渔民与企业的安全;军事上,虽然诉诸武力不是首选,但中国一直在加强军事准备,不仅对南海舰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也非常重视在南海地区的巡逻与训练。
中国的立场中国必须明确海洋战略。
在中国的海洋战略上,南海问题已经成了核心利益。
长期以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直是中国处理南海争端的中心战略。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6d46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a.png)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中国南海的主张和政策自古以来,南海就是中国的海域,我们国家对其拥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南海在中国的的主权地位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由于美国战略转移,以及二战后日本归还南海主权后,其归属问题没有明确,导致南海周边的国家以种种借口入侵我国南海海域,导致南海形势恶化。
形成近些年来一直干扰我国安定的“南海问题”。
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甚至拥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不仅如此,天然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也相当的丰富。
除此之外,它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之成为周围各国争相侵占的重要原因。
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及其岛屿通向外部世界的交通要冲,是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控制着及其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国防航线,重要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绝对的主权。
但南海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南沙群岛被周边各国用种种借口侵占,而中国控制的仅仅是几个小岛屿。
面对日趋恶化的紧急形势,维护南海的权益必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南海问题极其复杂。
首先,南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环绕各国,而各国之间的资源竞争又特别剧烈,从战略这方面讲甚至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且周边各国都要求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使得我国面临多方的压力。
维护南海的利益是我国当今局势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分析,解决南海问题,必定是一场长期渐进,艰难复杂的持久战。
因此,选择正确的维权路至关重要。
所以,此时此刻,我国对南海的主张和政策,以及将要实行的措施,将对南海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就这三个方面对南海问题进行相关论述。
一、我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主张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一些领土边界问题。
同样,这一立场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同有关国家妥善解决有关南海的争议。
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b4876bcd126fff6050b0d.png)
南海问题始于越战以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美国从越南撤军将他的海军势力从南中国海域撤走,留下了南海的一个真空地带,即今天中国的南海被占岛屿和海域,越南等国趁机侵占我国南海海岛和海域。
当时我们国正在搞文化大革命没有顾到这个问题,虽说当时我国海军派舰艇去保护我国疆土但当时海军军力有限所以很难有效进行防卫作战和巡海。
九十年代初期中越建交后一直在谈判南海问题,包括其他东南亚国家我们都在接触谈判,但至今年合理没有解决。
领土是主权的象征,对于我国的被占领土历来我国政府和主要国家领导人都申明我们的领土主权所有。
但由于时间和国际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真正合理地解决。
21世纪的中国,要想作为一个领导者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你能容忍一个强大的中国有被别人占领国土吗?不能容忍!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1 通过谈判解决这种方法是当今世界的趋势--和平与发展,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谈的问题,必须收回主权,但可以在南海共同开发。
临近国家可以在那里投资开发,共同获得资源利益,但我国必须有明确的政策和条例来规开发秩序。
2 武力驻军强行解决我们国家是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可以在南海修建永久军港驻军,以保护我国渔民或船只为由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发生纠纷,诱其引发冲突升级,最后我们被迫开战,解决被占岛屿和海域,同时向国际社会声明我国恢复主权和保护我国主权的正义性。
之后,我们在与该国谈判从法律上让其承认我国对岛屿和相关海域的主权。
但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我们期望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但从不放弃南海的相关主权。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关于解决南海问题的言论,包括希拉里在东盟论坛外长会议上的发言,都是所谓的国际法和海洋法依据,对于历史依据却三缄其口。
这使笔者想起了1893年时任法国驻华公使梅写给法国外长德维尔的两封信中关于回避中国主权历史依据的策略:“至于段的那个争议区,我则避而不提。
”何以会“避而不提”?因为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应法国殖民者要求,不仅放弃了越南保护国的身份,使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还答应与法国就中越边界进行划界。
形式与政策
![形式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bd36245a8102d276a22ff7.png)
南海问题中,各方利益诉求分析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的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战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在南海问题上,各国家都有自己参与的动机和利益问题。
在直接冲突上,有中菲冲突,中印冲突,中越冲突,中美冲突等。
南海问题的产生最直接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200多种高等植物生长在南海,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
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海鸟是可观资源等。
美方主张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他们想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题的面子。
并通过制造事端,使中国不能安心发展。
远的说,中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期。
如果和东盟国家引起战争争端,无疑对国家发展不利一般学者认为美国为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对我的战略遏制,改变了其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和“不介入”立场,声称美在南海有重大战略利益,要在南海争端中发挥“应有”作用,而且明显偏袒与我有争端的国家,企图施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
东南亚等国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
首先,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
越南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其次,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从中越问题看中国外交
![从中越问题看中国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bf77d58702d276a200292e4f.png)
从中越问题看中国外交班级:工管102班学院:商学院学号:1023200202姓名:林晓菁近几个月来,中越南海问题闹得日益热烈,中越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有人猜测两国可能采用武力方式解决纠纷。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南海素来是中国领海的一部分,是我国海域不可分割的。
中越南海问题犹如台湾问题,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领土完整是中国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如今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效果均觊觎中国南海领域,无非是看中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些国家的背后有着一群更加坚强的后盾,比如说美国。
我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说,各国与中国的南海之争是美国和一些西方大国挑起的,但其实大家内心都很清楚,这些东南亚小国敢作威作福,必然与他们脱不了联系的。
日前,越南领导人的特使来华访问,中越双方进行会晤。
双方表示,健康稳定发展的中越关系,符合中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双方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按照“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精神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越南领导人的特使来华释放了一个希望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南海争端的信号,中越双方如能因此就南海纠纷问题举行和平谈判是好事,毕竟战争对两国人民都是伤害,可关键问题是越南还应首先拿出诚意,不能一边和中国谈判,另一边仍然进行着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继续疯狂的掠夺我国的石油资源。
此次中越南海纠纷问题,中国是受害一方,越南要是真有诚意来解决纠纷而不是来放烟幕弹的话就应该首先停止一切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否则,来谈判就是忽悠,扯皮。
虽然这次越南主动来访,但是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诚意。
南海问题的纠纷由来已久,中越间也谈了几次,可结果怎样?越南依然是我行我素,丝毫不考虑中国的感受,如今,中国忍无可忍了,要动手了,越南却又要来谈判了,前些时日越南不是还在武力叫嚣吗?征兵令也发了,购买武器装备的订单也下出去了,如今怎么转向啦?是不是觉得这次没有恐吓住中国就又玩起老一套谈判来了?这180度的大转弯转的也太快了,根绝越南以往的一贯行为,不能不令人怀疑此次越南人的动机。
浅析南海问题的历史、现状及中国的立场
![浅析南海问题的历史、现状及中国的立场](https://img.taocdn.com/s3/m/755b45f6910ef12d2af9e7e7.png)
浅析南海问题的历史、现状及中国的立场摘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
南海问题并非自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
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
本文浅析了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发展现状,并阐述了中国对待南海问题的立场。
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一贯的,也为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南海;危机;背景;述评;立场一、背景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
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誉称“第二个波斯湾”。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中国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
蕴藏量约200亿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200多种高等植物生长在南海。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
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
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
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
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
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
海鸟是可观资源。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鸟类在这里繁衍生长。
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
中国南海争端(形势政策)
![中国南海争端(形势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3672c94028915f804dc21d.png)
(二)东南亚结盟因素影响
南海周边国家不仅共同具备有利的区位优 势,在南沙问题上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
(三)美日因素的介入
美日为继续保持在亚太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遏制和牵制中国 的崛起,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拉拢东盟国家。 东盟因情就势,实行“以大制大”的平衡政策,在美日的介入与干
预下,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南海活动现状
菲律宾升级中业岛军事设施 官员称“监控南海”
南沙中业岛上目前建有菲律宾的空军基地。
“中业岛是菲在南海岛链上的主要军事前哨”,菲律宾ABS-CBN新闻网报道称,菲 律宾国防部4日宣布,菲方已准备划拨约4.8亿比索(约合7290万元人民币)专款,用于升级 南沙群岛争议岛屿中业岛的机场跑道和海军设施。 据《菲律宾星报》5日报道,菲政府正计划投入将近4.8亿比索,升级中业岛的空军和 海军设施,中业岛是菲在南沙地区占领的岛屿之一。在菲行政区划中,中业岛属于卡拉延 市,归巴拉望省“管辖”。菲国防部数据显示,这个项目耗资4.7975亿比索,它将通过公 开招标方式修建。项目将根据《1995年军队现代化法案》拨付资金,现在安全官员正在进 行研究。
印度扩大在南海活动寻军事合作对付中国
近日,印度不顾中国的反对,强调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支持以及在南海 进行资源开发的愿望,印度一直坚持称与越南的三个石油勘探协议是以 国际准则为基础的。此前,印度海军总长乔希发表言论称,印度海军准 备用武力保障其在南海的经济利益。 、中国已经警告印度公司不要与越南公司订立任何有关开发南中国海争 议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协议。印度一直要求中国不要在巴基斯坦占克什 米尔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声明可以给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带 来一个新的转折。
中国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第四小组
形式与政策-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
![形式与政策-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e8779402d276a200292ef5.png)
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坦荡无垠的中国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8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
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一、南海问题现状1、中国南海概况南海是位于东南亚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沙群岛地处我国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
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
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2、南海问题的现状南海目前的现实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被周边多个国家占领并在不断搅局:第一,多国侵占中国岛屿。
其中,越南侵占29个岛礁、菲律宾侵占了9个、马来西亚侵占5个、文莱侵占1个。
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仅实际控制着8个岛礁。
第二,多国扩充军备拟强占南海岛屿。
近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为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加快了海军建设步伐,不断更新武器装备,不惜重金购买军舰,提高立体作战能力。
第三,自定法律宣示主权。
有关国家企图把其占领中国的南沙岛礁合法化。
第四,大国插手。
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引起区外大国的关注。
美国、日本和印度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目的,利用各种手段不同程度地干涉南海问题,使南海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二、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南海问题之所以产生,主要有如下原因:1、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2、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越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周边政策
本文概述了中越南海问题的由来,分析了中越南海问题的现状,阐述了中国周边政策原则,认为中国关于周边政策原则必须坚持,不能背弃中国的大战略,受越南等国家的干扰;同时,中国对于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应区别对待,不能对每个与中国有领土或领海争端的国家都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
但也要提高警惕,以军事为后盾,时刻做好准备。
标签:中越关系;南海问题;周边关系
对外政策近年来面对资源的短缺,利益的驱使,战略的抗衡,南海也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围绕南海问题的争端也愈演愈烈,虽然中国一直追求和平的外交政策,谋求和平的周边环境,提出优先发展经济的理念,对南海争议地区也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方案,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但是,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近期越南、菲律宾等国借助美国支持向中国不断进行挑衅,南海问题越演越烈,其中中越之间关于南海的争端历史最久、最为复杂。
中越想要和平处理南海问题,就必须正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其周边政策尤为重要。
一、中越南海问题的由来
1、中越南海问题的起源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记载最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发现并命名了南海诸岛,到了宋代,我国对南海的行政管辖已经基本囊括了整个南海海域。
南海一直处于中国管辖之下,直到近代中国国力逐渐衰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才开始陆续强占南海诸岛。
最早是20世纪初的日本殖民者,后来占领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对日本在南海的扩张感到了威胁,从而开始染指南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侵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重返越南,并侵占了南沙的南威岛、西沙的珊瑚岛。
1946 年中国国民政府面对法国殖民者对我国南海主权的侵犯,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委派专员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接管,并在部分岛上树立了主权碑以宣示主权。
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实力有限,对被侵占的其它南海岛礁无法采取行动收回,因此形成了本属于中国的南海岛屿长期被几国分别控制的局面。
这种局面为以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南海争端的形成埋下了祸根。
2、中越南海问题的现状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越南海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苏联解体后,越南出于意识形态和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考虑,在南海问题中保持了适当的克制,但是又出于对地区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又渐趋强硬,极力拉拢美俄等西方国家以及部分东盟国家牵制中国,最大化其利益。
在这种新形势下,越南开始对其所侵占的岛屿积极经营,从而达到将其所占岛屿变成“既成事实”的目的。
越南在其所占岛礁上建立电视接收站、灯塔等设施,同时还积极鼓励其渔民到南海海域作业。
近年来,越南甚至做出在其侵占的南沙岛礁上建立地方行政管辖机构的决定,妄图以这种形式宣示对南沙的“主权”。
目前“南沙群岛共有岛、礁、沙、滩46 个,其中越南占27 个,菲律宾占8 个,马来西亚占 4 个,中国仅控制7 个;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侵占我国南海海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越南占40 万至50 万平方公里。
”[1]
近几年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扩大各自在南海的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使得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形成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
同时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区域外国家纷纷插手,加之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扩充军备等因素的影响,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诸多挑战。
二、中国周边政策原则的坚持和发展
南海疆域是在中国历代政府和人民开发、经营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
直到现代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形成之前,中越两国之间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越南也在很长时期内承认中国对于南海诸岛的主权和海洋管辖权。
中越南海问题的产生除了深层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外,还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以及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越南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加之美日的协助,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致使近年来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
南海问题的症结,是中国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限制、对外战略轻重缓急权衡以及自身力量的制约,而不能完全行使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1、中国周边政策及原则
中国对南海问题一贯主张采用和平手段,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进行谈判解决。
2002 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要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的一个标志事件。
(1)基本的原则仍应坚持。
历史和现实表明,新中国成立65年来所坚持的一些原则,例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睦邻、富邻、安邻的“三邻原则”等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甚至更长一个历史时期,都仍然具有生命力,都是中国需要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
邓小平曾经提出的“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解决领土问题的“相互让步”原则等,也不能轻易放弃。
因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可能轻言动武,总体上仍然需要搁置争议进行谈判。
(2)不能背弃中国的大战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战略大棋局,邓小平曾
经提出的“一揽子解决”南海问题的思路也应该坚持。
“‘一揽子解决’不但指南海问题要一揽子解决,更指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以及所有的边海问题都要放在同一个战略大棋盘中‘一揽子解决’,放在如何有利于中国战略崛起的大棋盘上‘一揽子解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任由一些国家利用一些边界遗留问题闹事,[2]牵着中国的鼻子走,使我们疲于奔命,背弃和平发展的大战略。
2、探索中国周边政策的发展道路
(1)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应区别对待。
根据南海问题自身的特点和不同国家的相关立场、态度,要对各相关国家有所区分,对该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的立场也应该有所区分,不能对每个与中国有领土或领海争端的国家都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
针对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以及一些国家联合制华的态势也要冷静对待。
中国是无可厚非的地区性大国,相对于东南亚国家,无论是在人口、国土面积还是经济总量上中国都有更大的优势。
东南亚各国内部虽然也有矛盾,但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他们有危机感是很正常的,换做是中国也一样,这也就陷入了“安全困境”,但是南海问题上东南亚国家的联合以及与美日等的联合与当年八国联军攻打中国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中国决不能与周边国家普遍对立,这样是无法实现战略崛起的,例如“中国60%以上的贸易是在亚太、主要是与周边这些国家之间实现的。
”[3]东南亚各国固然对中国有经济依赖,但中国崛起也不能离开这些国家的战略依托。
难以想象中国能在一个周边国家普遍敌视的情势下实现崛起并长期稳定。
中国应当吸取前苏联靠武力跟强权解决与邻国的争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后却一无所获的教训。
(2)以军事为后盾,时刻做好准备。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不会放弃和平谈判解决的方针,但是也并不排斥必要的军事准备。
虽然和平解决是中国的一贯作风,而且中国在战略上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排除某些国家的某个势力对形势产生误判,误解中国的战略意图,凭借领土或领海问题挑起局部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可能。
不能忘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人若犯我”的标准应该有所提高,决不能把一般性的领土领海争执随意夸大为战争前兆而轻言武力。
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和目的不允许中国轻易用兵解决问题。
三、结语
越南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采取各种措施企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
中越两国有很多共同特点,都面临着发展两国经济、改善两国人民生活的艰巨任务,都处在进行改革和建设中,探索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渴望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越友好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曾经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中越两国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新时期,中越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将会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
中越南海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中越的双方利益,而且对周边国家与中国在南海的争端具有某种示范作用,同时也关乎利益相关的非周边国家。
虽然纵观全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并没有什么错误做法,而且为我国国内建设争取了很长时间内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政府对各国侵犯主权行为保持着很大限度
的容忍与克制,南海主权受侵犯的严峻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如果长此以往,相关国家对岛礁、海域的侵占在成为既定事实并长期化,必寻求合法化。
中国必须在继续坚持业已确定的政策跟原则基础上,综合考虑多边或者双边的各方面因素,制定和采取有效而切实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