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形态解剖

合集下载

鳊鱼解剖全程PPT精选文档

鳊鱼解剖全程PPT精选文档
2
鳊鱼
头长
全长
体高
吻眼
长 径 躯干长
尾长
体长 3
鳊鱼
• 侧线鳞:53片 吻长:1.5cm 全长:30.7cm
• 体宽:10.6cm
躯干长:10.7cm 头:5.4cm 尾柄:11cm
4
背部
5
皮肤
• 表皮和真皮均为多层细胞,且皮肤与肌肉紧密相接,皮下组织极少。 • 表皮内具有大量单细胞粘液腺,分泌粘液使体表粘滑。 真皮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三种: 1 楯鳞(placoid scale) 软骨鱼类所特有的鳞片,斜向排列。是由真皮(derinis)和表皮
11
躯干、鳍
12
• 鳍: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
• 皮肤:有粘液腺,能分泌粘液。皮肤上长有 覆瓦状鳞片,上有同心圆形的石灰质环纹。
• 躯干两侧有许多小孔连成的虚线,叫侧线, 鱼类的侧线器官是它们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种 重要感觉器官。一般认为能察知低频率的振 动,可以判断水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 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障碍 物(如河岸、礁石)等等。
• 前进运动。
尾长 尾柄
15
解剖结构
咽喉齿 胆
肝胰
鳃 心 鳔 鳔胆管 肠Βιβλιοθήκη 肾16心脏
17
血液循环 鱼类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为单循环) 心脏 • 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球组成 • 动脉圆锥是心室的延伸,可主动收缩,为软骨鱼类所具有;动脉球是
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无收缩能力,为硬骨鱼类所具有 血管系统 • 动脉系统主要由腹大动脉、入鳃和出鳃动脉以及背大动脉组成; • 静脉系统包括前主静脉、后主静脉和总主静脉,为低等水栖脊椎动物

鲫鱼解剖(参考)

鲫鱼解剖(参考)

口眼
鳃盖
背鳍
侧线 尾鳍
胸鳍腹鳍Biblioteka 泄殖孔 臀鳍(一)外部形态观察
侧线上鳞
* * * **
**
(一)外部形态观察
侧线下鳞
* * * * *
(一)外部形态观察
背鳍
鳍棘
鳍条
(一)外部形态观察
鳍棘
二.步骤
(二)内部解剖
二.步骤
(二)内部解剖
二.步骤
(二)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
心脏
(二)内部解剖
桶内。 检查剪刀的螺丝是否有松动,若有,请用镊子旋紧螺丝后再使用。
三.评分
三.作业
1.图示鲫鱼各系统,器管的结构简图
心脏
(二)内部解剖
卵巢
(二)内部解剖
卵巢,输卵管
(二)内部解剖
卵巢, 输卵管
(二)内部解剖
直肠,精巢
(二)内部解剖
直肠,精巢,输精管
(二)内部解剖
鳔管
(二)内部解剖
鳔管
(二)内部解剖
输尿管
(二)内部解剖
输尿管
(二)内部解剖
输尿管
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认真清洗实验用具,包括镊子、剪刀、托盘内侧和外侧,清洗干净后,沥干多余的水,放回原处。 了解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熟悉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熟悉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垃圾的处理:鱼及鱼的组织要和棉花等垃圾分开 了解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实验结束,认真清洗实验用具,包括镊子、剪刀、托盘内侧和外侧,清洗干净后,沥干多余的水,放回原处。
了实解验一 13般鲫硬鱼骨放的鱼外的形置主和要内,特脏征解鱼剖 及组织要倒在准备好的水桶内(里面已 套好垃圾袋),棉花等垃圾丢在垃圾桶内。 垃圾的处理:鱼及鱼的组织要和棉花等垃圾分开放置,鱼及组织要倒在准备好的水桶内(里面已套好垃圾袋),棉花等垃圾丢在垃圾

鲤鱼解剖实验

鲤鱼解剖实验

a
的鳞片数 11
尾鳍(candalfin)
鲫鱼应是正尾型
a
12
腹鳍腹位
位于腹部,较低等 的鱼类。如鲤形目
a
13
鳞的种类
▪ 盾鳞:最原始,软骨鱼特有(表皮与真皮) ▪ 硬磷:少数硬骨鱼具有,在硬骨鱼中最原始(真皮) ▪ 骨磷:(真皮)
a
14
鳞的年轮
鱼类年轮及年龄的具体鉴定方法为:摘取鳞片 选择1尾鲜 活、体表完整无伤的鲤鱼,取鱼体侧线和背鳍前半部之间 的鳞片。★摘取时用镊子夹住鳞片的后缘,不要伤及前缘。 清洗 立即将鳞片放入盛有温水的培养皿中,用刷子轻轻 洗去污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装片 自然凉干后,将鳞 片夹在两块载玻片中间,用胶布固定玻片两端。观察: (1)先用肉眼观察 鳞片在外观上可分为前、后2部分, 前部埋入皮肤内,后部露在皮肤外,并覆盖住后一鳞片的 前部。★比较前、后2部分的范围和色泽有何差别。
a
24
鳔 分前后2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 一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背壁。
。排以移观 泄便去察 器观鳔毕 官察,,
a
25
排泄系统
(1)组成
▪ 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a
26
a
27
循环系统(主要观察心脏)
(1)组成
▪ 心脏 ▪ 动脉系 ▪ 静脉系 ▪ 血液
a
28
心脏
▪ 心脏的位置 ▪ 组成
半月瓣
a
8
▪ 鲤鱼有触须
a
鲤鱼9
▪ 躯干部和尾部
▪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 用手抚摸鱼体表,★是否粘滑?
▪ 鳍式:鱼鳍的组成和鳍条类型、数目是重要 分类依据。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 方式为鳍式。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目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

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

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

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

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

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

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鳃盖肌和鳍肌等。
躯干肌
躯干肌是鱼体最主要的肌肉群 ,用于控制鱼体的运动和平衡

鳃盖肌
鳃盖肌用于控制鳃盖的张合, 帮助鱼类呼吸。
鳍肌
鳍肌用于控制鱼鳍的运动,协 助鱼类在水中游动。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
鲤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包 括口、咽、食道、胃、肠
和肛门等器官。
食道
食道将食物从咽部输送至 胃部。

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 场所,将营养物质吸收进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心脏位于其腹腔的左侧,通过一系列的血管连接全身。心房负责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 责将血液泵出。这种四腔心的设计使得鲤鱼或鲫鱼能够适应其水生环境,维持高效的血液循环。
血液
总结词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呈现红色,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 必要的养分和氧气。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 气,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而血小板有助于血液凝固。这些成分共同协作, 确保血液在全身循环中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入血液。
口和咽
口是鱼类摄取食物的入口, 咽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胃是鱼类消化食物的主要 器官,通过分泌胃酸和消
化酶来分解食物。
肛门
肛门是排泄废物和废气的 出口。
03 鲤鱼或鲫鱼的呼吸系统
鳃的结构
鳃裂
鲤鱼和鲫鱼都具有鳃裂,这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鳃裂 位于头部两侧,通过鳃裂,水流进入鱼体内,经过鳃的过 滤,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鲤鱼或鲫鱼的骨骼系统由头骨 、脊柱和胸骨等组成,为鱼体
提供保护和支持。
头骨
头骨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之一 ,保护大脑和眼睛等重要器官 ,同时支撑嘴部和鳃盖。

鳊鱼解剖全程

鳊鱼解剖全程

头部
头 鼻孔 口咽腔

解剖全图

• • • •
头部有口、眼、鼻腔、鳃等四个部分。 口端位、无须 眼位于头的两侧 左右各一个鼻腔,位于眼的前上方。每个 鼻腔可分为前后两个鼻孔。
外形分部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 头:吻端至鳃盖后缘(硬骨鱼,不包括鳃 盖膜)或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 躯干:最后1对鳃裂或鳃盖骨后方为躯干的 开始,肛门或泄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 尾:肛门到尾鳍基部长度或尾柄与尾鳍交 界处。也可说到最后一块脊椎骨。
咽喉齿
咽喉齿,为鲤科鱼类咽部特有 的齿。着生于最后一对鳃弓特化 形成的镰刀形的下咽骨上,鳊鱼 有3行,或尖端弯曲钩状(鳊 鱼),2,4,5/4,4,2。
尾部
• 有平衡、推进和转向的作 用,尾的扭曲和伸直使鱼 体产生 • 前进运动。 尾长
尾柄
解剖结构
咽喉齿 胆 肝胰


鳔 鳔胆管


心脏
血液循环 鱼类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为单循环) 心脏 • 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球组成 • 动脉圆锥是心室的延伸,可主动收缩,为软骨鱼类所具有;动脉球是 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无收缩能力,为硬骨鱼类所具有 血管系统 • 动脉系统主要由腹大动脉、入鳃和出鳃动脉以及背大动脉组成; • 静脉系统包括前主静脉、后主静脉和总主静脉,为低等水栖脊椎动物 所具有。 • 门静脉包括肝门静脉 (收集消化道来的血液进入肝脏 ) 和肾门静脉( 收 集尾部血液进入肾脏)。 血液 • 血液一般主要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组成。 • 红细胞扁平而两面微凸,有细胞核。 • 血量较少,仅占体重的1.6—5.2%。
肾脏
鳔、胆

鱼类学(形态分类)

鱼类学(形态分类)

外部形态第二节鱼类的体型1.体轴左右对称,一般有三个体轴(1)头尾轴 (第一轴或主轴)(2)背腹轴(第二轴或矢轴)——与头尾轴垂直(3)左右轴(第三轴或侧轴)——与前两轴相互垂直1.体型一般有四种类型(1)纺锤形(马鲛鱼、金枪鱼等)(2)侧扁形(鲳鱼、圆头鲂等)(3)平扁形(鮟鱇鱼、鳐鱼等)(4)圆筒形(黄鳝、鳗鲡等)第三节头部器官1、头部器官(1)口(2)唇(3)须(可以根据口须的位置、形状、长短、数目作为分类特征)(4)眼(无泪腺、无真正眼睑,部分鲨鱼有瞬膜)(5)鼻孔(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与呼吸无关)(6)鳃孔(鳃裂)(呼吸相关)(7)喷水孔(退化的鳃孔,大多数鱼退化掉)第四节鳍1.鱼鳍分类和功能鱼鳍分类和功能2.鳍式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棘条)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用“,”隔开。

举例:鲤鱼的鳍式:D..Ⅲ~Ⅳ一17~22;P.Ⅰ一15~16;VⅡ一8~9;A.Ⅲ一5~6;C.20~22。

表示鲤鱼有一个背鳍,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条软条;尾鳍20至22根软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皮肤1.鱼类的皮肤分为两层(1)外层——表皮a. 发生层(表皮细胞的发源地)b. 腺层(除去发生层其余都是腺层,存在大量腺细胞)(2)内层——真皮由上至下a. 外膜层b. 疏松层c. 致密层第二节腺体1.鱼类腺体分类和功能(1)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液)a.杯状细胞b.棒状细胞c.颗粒细胞d.浆液细胞(2)毒腺(分泌各类毒素)第三节鳞片1.鳞片分类(1)盾鳞盾鳞(placoid scale),为板鳃鱼类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结构分基板和鳞棘两个部分。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二、实验内容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器具和材料
解剖器、解剖盘。鲜活鲤鱼(或鲫鱼)、鲤鱼 (或鲫鱼)解剖示范标本、鲤鱼和鲫鱼骨标本、 棉花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鲤鱼的外形
(二) 骨骼系统
1.头骨:已骨化、骨片极多且复杂。 2.脊柱:分为躯椎及尾椎 3.肢带与鳍骨:肩带、腰带均已骨化,鳍担骨为支 持鳍基部的辐鳍骨,外接皮肤鳍条。
五、作业
绘鲤鱼(或鲫鱼)的躯椎骨和尾椎骨各1枚,注明 各器官名称。 根据原位观察,绘鲤鱼(或鲫鱼)的内部解剖图, 注明各器官名称。
(四) 呼吸系统
l. 第一至第四鳃弓的外侧附着许多鳃丝而构 成鳃辦,鲤鱼有几个全鳃? 鳃弓内侧生有许 多突出物叫鳃耙,鳃丝中分布血管,借以进 行气体的交换,鳃外有鳃盖及鳃盖膜保护, 因此鳃裂不直接通到体外。 2.鳔:位于体腔内消化管背方的一个囊,呈 纺锤状、中央部特别缢陷,分成前后二室, 自后室接近中央部处发出鳔管,此管通向哪 里?鲤科鱼类在鳔与内耳之间有一组特有的 小骨一一三脚骨,间插骨、舟骨、闩骨、称 韦伯尔氏器。

五)循环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位于身体前端的腹侧,即左右胸鳍之间,有 与体腔隔绝的一小腔、为围心腔。 心脏居于其间。撕破心包膜,露出心脏,它由三 部分组成,心室(在心房的前方)呈淡红色,壁极 厚,侧面观察略呈方形,前后两端缩小);心房 (在心室的背侧,偏于左方, 其壁甚薄);静脉 窦(连接于心房的后端壁亦较薄)。 切开静脉窦的后端和腹大动脉,可取出心脏位于 心室,前端有一白色三角形的部分,叫什么?
(六) 尿殖系统
泌尿器官:肾脏位于体腔背部正中线的左右两侧,
为极长之红褐色腺体,肾脏的前端有一伸至心脏背 方的一块较大的腺体,称为头肾,是否属于泌尿 器官?每侧肾脏各通出一条输尿管往后,左右相 合进入扁平椭圆形膀胱,膀胱开口于尿殖窦,其 后经尿道殖孔到体外,尿殖孔之开口位于肛门之 后。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雌雄生殖腺同为一对大形 的囊,其位置在肾脏的腹侧。睾丸为白色的腺体, 卵巢略带黄色,从左右生殖腺各发出一条输出管, 其后端相后,开口于尿殖窦由尿殖孔而逸出体外。

鲫鱼解剖和观察PPT课件

鲫鱼解剖和观察PPT课件

质优良的新品种。
智能化养殖
03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鲫鱼养殖的智能化管理,
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民间偏方
在民间,人们也常用鲫鱼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生态价值
维持生态平衡
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鲫鱼在维 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净化水质
鲫鱼能够通过滤食行为净化水质,有助于维护水 体的生态健康。
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鲫鱼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 传承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
包括口、食道、胃、肠等 器官,负责鲫鱼的消化过 程。
呼吸系统
包括鳃、口等器官,负责 鲫鱼的呼吸过程。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等器官, 负责鲫鱼的血液循环。
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
包括脊柱、头骨、胸骨等,对鲫 鱼的形态和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肌肉系统
包括躯干肌和鳍肌,通过肌肉的 收缩和舒张,鲫鱼可以完成游动 和运动。
养殖管理
合理投放鱼苗,科学配置饲料,定期巡查水质,预防疾病等。
捕捞与运输
捕捞时应采用合适的网具,避免对鱼体造成损伤;运输时需注意保 持水质和温度,确保鱼体存活。
鲫鱼养殖的未来展望
生态养殖
01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天然饵料和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养殖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品种改良
02
加强鲫鱼品种的遗传改良,培育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
03 鲫鱼的生理机能
呼吸系统

鲫鱼通过鳃进行呼吸,鳃位于鱼的口咽腔两侧,由无数的鳃丝组成,每条鳃丝 又生出许多突起的鳃小片,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实验一鲫鱼、小黄鱼、鲳鱼的形态比较解剖

实验一鲫鱼、小黄鱼、鲳鱼的形态比较解剖

鲫鱼、小黄鱼、鲳鱼的形态比较解剖实验目的鲫鱼、小黄鱼、鲳鱼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分类地位存在差异,对三者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解剖,从而掌握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1)掌握鱼类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掌握鱼类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

(2)运用比较解剖的方法,从外部形态(如体型、鳞片、鳍条、侧线等)、内部结构(如肌肉、骨骼、消化、神经等)的差异,进行鱼类研究。

(3)运用比较解剖的方法,对鲫鱼、小黄鱼、鲳鱼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分类地位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原理鱼类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从形态结构上可以推断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及它们的进化地位等。

鲫鱼、小黄鱼、鲳鱼隶属于不同的目和科,它们有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水,食性也存在差异,从而造成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

实验对象鲫鱼、小黄鱼、鲳鱼实验药品与器材甲醛溶液、解剖盘、解剖刀、剪刀、医用眼科手术剪刀、镊子、放大镜、棉花、注射器、直尺、解剖镜、投影仪。

实验步骤1 外部形态观察(1)观察三种鱼的外部形态,如体型、各鳍的位置、数目、鳍条的组成、数目、鳞片的有无、大小、类型、侧线的有无、口的大小、位置等。

(2)沿背鳍中部下方,侧线上方背胸部的位置,取三种与的鳞片各5片并制片,待干燥后在解剖镜和投影仪下观察,记录各鳞片的类型并识别它的年轮。

2 内部结构解剖在实验前10天左右,将实验鱼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

(1)肌肉系统的比较解剖:用剪刀和镊子将实验鱼身体一侧的皮肤去除,观察头部肌肉、躯干部肌肉、尾部肌肉和支持各鳍的肌肉,作好记录并绘各部肌肉结构图。

(2)骨骼系统的比较解剖:去除肌肉,暴露全身骨骼,比较三种实验鱼骨骼的异同,尤其是三种鱼躯椎和尾椎的异同,并绘制它们的结构图。

同时解剖任一种实验鱼的眼球肌肉,并绘图。

(3)消化系统及其它内脏器官的比较解剖:A:剪去鳃盖,取出第一鳃弓,观察外鳃耙的长短,并计数鳃耙的数目。

B:沿口裂两侧将实验鱼的口腔打开,观察舌的形态,牙齿的有无,着生位置和形状并作好记录。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汇总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汇总

实验八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鱼纲与圆口纲一样,都是终生生活于水中的脊椎动物,但鱼纲的器官系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圆口纲:具上下颌;具成对附肢;脊柱代替了脊索;具一对鼻孔,内耳有3个半规管。

同时,由于鱼纲一般采用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因而表现出对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成为脊椎动物亚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几乎分布于全球水域中。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鲤鱼(或鲫鱼)的形态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学习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鲤鱼(或鲫鱼)外形观察(二)内部解剖与观察(三)骨骼系统观察(四)鲨鱼头骨的示范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鲤鱼(或鲫鱼),鲤鱼(或鲫鱼)整体和分散骨骼标本,鲨鱼头骨标本。

解剖器一套(大小镊子各一个、骨钳一把、大小剪子各一把、解剖刀一把、放大镜一个、解剖针一个)、解剖盘一个、牙签、棉花。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鲤鱼(或鲫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背部灰黑色,腹部近白色。

身体可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1.头部: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2个触须(鲫鱼无触须),★触须有何功能?将牙签从鼻孔探入,★鼻腔通口腔吗?★它参与呼吸过程吗?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2.躯干部和尾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用手抚摸鱼体表,★是否粘滑?★这有何作用?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1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侧线有何功能?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1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臀鳍1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原两叶,为正尾型;胸鳍1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1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鱼类的比较组织解剖

鱼类的比较组织解剖

鱼类的头部器官

鱼类通过口摄取食物,口部周围有牙齿,用于咀嚼食物。不同种类的鱼牙齿形态 各异,有的用于咬碎硬壳,有的用于刺穿猎物。

鳃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位于头部两侧。鳃由鳃裂、鳃盖和鳃膜组成,内部密 布血管网,能够从水中提取氧气。
鱼类的鳍
背鳍
背鳍位于背部,主要作用是平衡身体 和控制游动方向。不同种类的鱼背鳍 形态各异,有的只有一个背鳍,有的 有多个。
鱼类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生态
鱼类在水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从淡 水到海水,从底层到上层,都有相应 的鱼类适应生存。
地理分布
全球各地的水域都有鱼类的分布,从 寒冷的极地到热带雨林,从江河湖沼 到深海深渊。
鱼类的进化历程
起源
鱼类起源于远古的脊椎动物,大约在4亿年前开始出现。
进化过程
鱼类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逐渐适应了不同的水生环境,演 化出各种形态和功能。
繁殖环境
鱼类繁殖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深、水流、水质、水底地形等,不同鱼类对繁殖环境的要求 不同。
鱼类的胚胎发育与幼鱼生长
胚胎发育
鱼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裂、囊胚 、原肠胚等阶段,不同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 求不同。
幼鱼生长
幼鱼出生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才能 达到性成熟,期间需要摄取足够的食物和适
鱼类的消化系统是鱼类吸收和消化食物 的器官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道 等部分。
VS
详细描述
鱼类的消化系统具有适应不同食物类型的 功能。口用于摄取食物,食道将食物送入 胃中,胃用于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肠道 则进一步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不同种类的鱼类具有不同的消化系统形态 和功能,反映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和生活习 性。
02

实验二 罗非鱼(或鲤鱼)的解剖

实验二  罗非鱼(或鲤鱼)的解剖

请将鳃剪下来观察鳃结构!
泄殖系统 85、86页
循环系统 97页
罗非鱼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114页
一、脊神经
将内脏去除,暴露脊神经,观察之。
二、内耳 三、眼
取出眼球,观察眼球的结构。
四、脑和脑神经
剥离颅顶部,暴露脑的背部,观察脑
鱼的脑部
作业:
1、绘鲤鱼主要内脏器官简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2、思考题:
(1)比较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消化系统的不同。 (2)罗非鱼的脑分几部分?罗非鱼有哪些感觉器
官?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什么是单循环?写出简单的鱼类单循环途径。
鲤的内部解剖
(1)原位观察: 围心腔(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头肾;
白色囊状的鳔,三角形暗红色的肾脏;♂乳 白色的精巢,♀黄色的卵巢;肠管;暗红色、 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 脾脏。
(2)分系统观察: 生殖、消化、排泄、循环、鳔、鳃、脑等。
鲤鱼的解剖
1、消化系统: 70页 2、呼吸系统: 70页 3、泄殖系统:85,86页 4、循环系统 :97页 5、解剖鱼的脑部,观察脑和脑神经 119页 6、观察鱼的感觉器官 115页
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实验要求: 1. 掌握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鱼类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名称、位置
和结构特点。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罗非鱼(或鲤鱼)和罗非鱼(或鲤鱼)的
浸制标本 解剖盘、解剖镊、解剖器具。
138页 解剖器械的名称、使用和维护
实验内容: 1.鲤鱼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重点、难点) 2.鲤鱼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泄殖系统、循
胸鳍 pectoral fin 腹鳍 ventral f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鱼类形பைடு நூலகம்解剖学
第一章 外部形态学
研究鱼类的的体型、头部器官、鳍 条和鱼体外部的区分
第一节 鱼体外部结构与分区
• 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 水—体型形成的主要因素 • 生活习性—食性、捕食方式、水层。
鱼体分区
• 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 硬骨鱼类鳃盖骨的后缘; – 圆口类和板鳃类最后一对鳃孔。
• 脂鳍 • 位置 变异 • 多背鳍种类
– 棘鳍鱼类的第一背鳍全为棘刺 – 鳕形目的鳕有3个背鳍均无棘刺
• 鳍下有肌肉
• 变异类型
• ㈡臀鳍 • 位置 • 运动器官—, • 交接器—, • ㈢尾鳍 • 功能 • 椎骨末端参与 • 无尾鳍 • 尾鳍无棘刺 • 形态变异
㈣胸鳍
• 位置--少有变动,腹位吸盘 • 作用--平衡,运动
大写罗马字母代表棘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的数目 –小写罗马字母代表小鳍的数目
鲢鱼背鳍的鳍式
D.3,7(D.3+7)(D.iii-7)
3枚不分支,7枚分支 臀鳍的鳍式A.3,12—14
鲤鱼的背鳍鳍式 D.3,15~22 鲈鱼D.XII,I—13(第一背鳍12枚棘,
第二背鳍1枚棘,13枚鳍条
• 特殊类型— • 带型 • 海马型 • 球型—刺鲀 Diodon • 箱型—箱鲀 Ostracion • 不对称型(侧扁型)--鲽型目鱼类
第三节 头部器官
一、口
• 摄取食物的基本工具之一, • 食道的开始部分, • 鳃呼吸时水的通道。
– 1。圆口类 无上下颌,漏斗状 – 2。板鳃类 位于腹面,多呈星月型 – 3。硬骨鱼类 – 与生活水层有关 – 与生活方式有关 – 与生活环境有关
– 鲨鱼 – 鳐类,虹类 – 特化成吸盘
• 少数无胸鳍
• ㈤腹鳍 • 作用 • 位置 • 无腹鳍种类— • 变异 • 板鳃类-鳍脚 • 鲽形目的变异 • 舌鳎科
• 三、鳍式
• 鳍条是鱼类分类学上一个重要的分类形状 • 背鳍 臀鳍 • 记载鳍条数目和性质的格式—鳍式
– 英文缩写代表鳍名 D.(Dorsal fin)----背鳍 A.(Anal fin)----臀鳍 V.(Ventral fin)----腹鳍 P.(Pectoral fin)----胸鳍 C.(Caudal fin)----尾鳍
• 外部器官,运动和平衡作用 • 奇鳍 • 偶鳍
• 一、鳍的构造
由支鳍骨(担鳍骨)(内骨骼)和露于体外 的鳍条组成,支鳍骨外附肌肉
1。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不分支不分 节,比较纤细的,鲨鱼翅
2。骨质鳍条,硬骨鱼类特有 ⑴分支鳍条 ⑵不分支鳍条 统称为软条或软鳍条 ⑶鳍棘
真棘—只一根骨,水煮不开 假棘—左右两鳍条骨化而成,水可煮开
口裂
• 大小与食性和食物的大小和形状有 关 唇是指长在口的上下颌骨表面的皮 褶结构
二、须
• 须是由皮肤衍生的构造, 长在口或口的周围及附近。
• 须上生有味蕾司味觉作用 辅助发现和觅取食物
• 依着生部位命名 吻须—吻部(1) 鼻须—鼻孔间(3) 颌须—颌上(2) 颐须—颏部或颐部(4)
• 三、眼 – 鱼类及动物重要的视觉器官 – 底栖的平扁型鱼类 – 蝶型目鱼类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 泥居或穴居 – 盲鱼眼退化 – 无泪腺,无眼睑,完全裸露
• 五、鳃孔(鳃裂)和鳃盖孔
鳃孔位于头部后方的两侧,由消化管道通至体外 的一个或多个裂孔,也称鳃裂 1。圆口类 多个鳃孔 2。软骨类多个鳃孔
3。硬骨类 具鳃盖,每侧一个鳃孔, 特点-具鳃盖膜
• 六、喷水孔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鲨类退化 鳐类较大 硬骨鱼类的鲟及多鳍鱼有小型喷水孔
第四节 鳍
二、鳍条的种类、形态和功能 功能-- 运动与平衡
㈠背鳍
⒈鲨类 背部 ⒉鳐类 体平扁,移位于尾部后方,退化 缩小 ⒊虹类等 消失 ⒋硬骨鱼类 变异较大
• 消失— • 低级种类--称软鳍鱼类 • 高级硬骨鱼类—称为棘鳍鱼类 • 形态变化
某些危科和鲤科鱼类,其背鳍前方有1— 2枚不分支鳍条形成坚硬的棘
• 四、鼻孔 嗅觉器官的通道
• 圆口类一个鼻孔 • 软骨鱼类的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
– 鼻孔周围有皮肤衍生形成前后鼻瓣,鼻瓣将鼻 孔不完全分割为两个孔,
• 有些鲨类有连接鼻与口隅的鼻口沟
• 硬骨鱼类
肉鳍亚纲的肺鱼—外鼻孔和内鼻孔
总鳍鱼—矛尾鱼,只有外鼻孔
绝大多数真骨鱼类—四个鼻孔,在头的每 侧各有两个由瓣膜隔开的鼻孔,前为进水 孔,后鼻孔为出水孔
• 躯干部和尾部的分界一般以肛门或尿殖
孔的后缘为界。
•鳃
头部构成
• 吻部:吻端 • 眼间隔-眼径-眼间距 • 颊部-眼后下方-前鳃盖骨
后缘 • 鳃盖-鳃盖膜 • 下颌联合-左右齿骨会合处 • 颏部-下颌联合后方 • 喉部• 峡部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 体型归纳—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棒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