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终版.doc

合集下载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文档资料]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文档资料]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后,自主学习问题已成为教育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在数学这样一门素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的教学中,想要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中能够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而指导实践.重点分析高中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和教师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理论依据,从而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一、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研究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方式,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定义.余文森说:“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实质是独立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确立与否.”庞维国说:“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二、理论依据促进高中生进行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大众数学观在“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相继受挫之后,为改变数学教育现状,德国数学家达米洛夫在1983年的华沙国际数学大会的数学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数学为大众”这一口号,随即引起巨大的反响.他认为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数学教育必须面对所有学生,接受高水平数学教育是人人都享有的权利.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了“大众数学”的口号.对于“大众数学”的涵义一般有以下理解: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程度的数学,所以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人,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数学需要.”这与所谓“精英数学”并不矛盾.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大众数学强调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人人都需要学习的,强调生活中的数学和应用的数学,它既是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育思想.人们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学校学习,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有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信心,有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能够科学安排自学内容并坚持不懈地执行计划的意志.中学阶段是人们接受数学教育的黄金阶段,在大众数学意义下,中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而且是能够学习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学得更好,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应是主动的、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倡导“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的数学素质.2.多边活动论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暴露出很多弊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多边活动论应运而生,它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它的理念是把教学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转变为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活动的多边关系上,突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各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尽可能地调动教师、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多边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创新的意识与行为,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在多边活动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大量地运用了如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生生间互动以及师生间互动的方法,使教学除了具备单、双向交流的功能外,更具有多向交流的色彩,形成信息交流的主体网络.有心理学家指出:“多向交流较之单向交流、双向交流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有实验指出,使用该模式数学教学的班级数学成绩优秀,运用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多边活动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衡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的重要标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到主导作用的,这主要表现在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引导和评价,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多边活动论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组建合作小组,就是要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帮助个人改变自己行动的教育形式,并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学习也并不是“闭门造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同学是丰富的并且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而不是竞争对手.3.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的概念是在1976年被提出的.元认知就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过程就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人们通过元认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指导.元认知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是帮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元认知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的认知,来组织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使自己得到有效地发展.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在阅读、记忆、写作及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中,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效率高,学习能力强,学业成绩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元认知能及时监控、调节数学学习活动,以便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我们应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的认识水平,使其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丰富的元认知体验和有效的元认知监控,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加强认知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4.认知结构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其重要的能量或因素.认知结构会随着学习的进行不断丰富、完善.德国的格式塔派的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在上世纪30年代曾指出,学习是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方式的认知结构的变化.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和奥萨贝尔一致认为,学习含有一个内部的知识组织机构,即认知结构.它能使新材料或新经验结为一体.他们都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皮亚杰指出,认知结构是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布鲁纳在皮亚杰的影响下,将结构理论应用于美国的学校课程改革.奥萨贝尔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课堂学习与认知结构的关系.他指出,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必须将新概念和新信息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要作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先前的知识带进新的情境中,如果目的是有价值的,就顺应那些知识结构”. 这是建构主义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合理的认知结构,并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当受到一定的学习情境刺激时,认知结构就会迅速被心理组合机制启动,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进行整合.总之,基于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为中心任务,应以自主学习这一学习形式为主要特征,更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理论众所周知,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和持续变化的知识经济社会。

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社会。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一些著名学者就提出了“终身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新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写进了有关的文件,作为指导当今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

终身学习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多种不同的生存发展问题,因而,学习不仅是在学校中,而应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学习不只是听老师讲或看书,也体现在生活交往、解决实际问题、游戏娱乐之中。

现代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个不会学习的人。

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创新性学习理论,是国际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提出来的,该组织在其研究报告《学无止境──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人要在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不仅在于学习已有的知识经验,即维持性学习,更要重视面向未来发展需要,在解决自己面临的新的问题中进行的创新性学习。

这种创新性学习,旨在学习者自身观念行为、知识、经验的重组和不断更新。

使学习者成为创造性适应环境变化的人。

成为不断发展的人。

儿童的学习,似乎是接受成人社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其中,更主要的就是内在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态度的学习,因此,学习过程不应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在自我发展需要的引导下,自主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因此,自主学习更主要的要让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教育的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已经摒弃了那种以已有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而是把建构学习主体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自主学习报告范本

自主学习报告范本

自主学习报告范本引言本文档是一个自主学习报告的范本,用于指导和帮助学习者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总结。

在这个报告中,你将会找到自主学习的定义、目的、方法和总结等内容。

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个人在没有外界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个人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调整。

目的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学习者的自主思考、问题解决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独立完成学术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深入学习感兴趣的领域、提高工作效率等。

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多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方法制定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的开始阶段,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学习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实际可行,以便于评估学习的进展和成果。

查找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培训课程等。

学习者需要弄清楚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类型和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有效组织和管理学习时间和资源的重要工具。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进行独立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独立学习。

学习者可以按照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并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记录学习过程和成果学习者应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包括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作品等。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还可以方便学习者回顾和分享学习成果。

总结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通过制定学习目标、查找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独立学习和记录学习过程和成果等步骤,学习者可以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自主学习的概念

1、自主学习的概念

1、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评价学,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除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理论、现代教学论、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外,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区别的。

要求带领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促使学生开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强调行动参与,它是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一种诱因,更是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1、设置悬念激趣引起学生的悬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

如教《我和狮子》,我就这样导入,先讲一条新闻:徐州动物园曾因狮笼未关好,夜里狮子闯出笼来咬死一个人,后来狮子被警察击毙。

讲完新闻后,我提高了声调:“可是美国女学者,却有胆量同凶猛的狮子相安无事地在一起生活了三年。

”利用这个对比悬念,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驱使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引发疑问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自主学习理论》课件

《自主学习理论》课件

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案例
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案例
李女士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新 领域和新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努力, 实现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
案例二:李女士的自我挑战
案例一:王先生的阅读习惯
王先生通过培养阅读习惯,不断拓展知 识面和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自主 学习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建立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竞争压力,增强学习 动力。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强
学习信心。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要点一
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促进个性发展
自主学习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全 面发展。
自主学习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主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育思想,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了20世纪,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建 构主义的发展,自主学习理论逐渐形成和完善。
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自主学习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个性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自主学习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02
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
自我激励
自主学习者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力, 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克服困难和挑 战。
目标设定
自主学习者能够明确设定学习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保持学习 方向和进度。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一.何谓"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

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2.3.1 自主学习的哲学基础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既指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的自觉自主的学习。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指出要打破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味地讲解,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有四个要求:(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动力刺激可能来自于外部,但发现、获得、掌握、理解的意义来自于内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促进者,也应是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交往和生活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主张有意义学习,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学生经验、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目标中,必须把教会学生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来代替他律。

他主张教师要认真的组织好教材,以便学生自己学习,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

所有这些,无不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据此就不难推知,罗杰斯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

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2:(1)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1靳玉乐.自主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第59页2于源溟.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艺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第78页(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3)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4)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5)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去辅导。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一、自主学习概念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单志艳定义)。

单志艳根据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六个方面内容,即:(一)学什么: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会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会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二)何时学:时间管理能力——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作业的时间;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分配不同时间……(三)如何学:运用和选择学习方法(或策略)的能力--会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会概括和分类学习内容等等……;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学什么、如何学: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能力——学习时能排除掉分心和干扰的事情;学习过程中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在学习过程中时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五)学什么: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能力——对一天或一堂课的学习做总结并分析得失;会自我鼓励……(六)哪里学、和谁学: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会向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请教问题;会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学习资料;会迅速运用各种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说明:如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即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否则,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是空谈.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

首先,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的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说必须“能学”。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般说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比较差。

掌握的学习技能比较少,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宜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小学三年级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一些发展。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doc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doc

关于自主学习--------“十二五”课题理论培训自主学习的含义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的理论解读从文字角度讲,“自主”两个字可以拆开来解读。

其中的“自”,核心内涵包括:自觉、自主和自控。

其中的“主”,核心内涵包括:主人、主体、主见。

从“自”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自立的、自控的学习。

自觉强调的是学习的动力和状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愿和自发的学习,它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过程,即依靠外在的强迫和压制来启动和维持的过程。

具体来说,自觉学习是一种基于兴趣和情感的学习,或者是一种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学习。

自立强调的是学习的形式和途径,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它不是依赖教师的教(讲解),而是基于学生的自我阅读、思考和操作来进行。

自控强调的是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从“主”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人和学习主体的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中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和个性解读,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权,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权。

具体来说,教师要把学习的机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实践、活动展开学习,获得知识,推进发展,而不是以教师的教特别是教师的知识灌输和分析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学,要努力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2.3.1 自主学习的哲学基础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既指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的自觉自主的学习。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指出要打破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味地讲解,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有四个要求:(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动力刺激可能来自于外部,但发现、获得、掌握、理解的意义来自于内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促进者,也应是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交往和生活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主张有意义学习,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学生经验、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目标中,必须把教会学生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来代替他律。

他主张教师要认真的组织好教材,以便学生自己学习,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

所有这些,无不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据此就不难推知,罗杰斯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

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2:(1)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1靳玉乐.自主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第59页2于源溟.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艺术[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第78页(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3)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4)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5)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去辅导。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学习资料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第一部分:专家讲座☆梁恕俭一、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2、教师主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对比3、自主学习的特点(一)自立性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二)自为性学习自为性是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它内含着学习的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结构关系。

自我探索往往基于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既产生学习需求,又是一种学习动力。

自我选择性是指学习主体在探索中对信息的由己注意性。

自我建构性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其新知识的形成和建立过程。

自我创造性是学习自为性更重要、更高层次的表现。

(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

它在认识域中表现为自觉地学习。

自觉性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意义的一种充分觉醒。

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

它在行为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

自律学习体现学习主体清醒的责任感,它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

四、自主学习的特征具有学习的自我负责精神;具有强烈的学业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会规划自己未来;设置有效学习目标;拥有充足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正确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目标。

阶段性与层次性;本质:自我需要,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激励。

五、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自主学习对于个体成长的价值※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中小学实施自主学习※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呼唤中小学实施自主学习六、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一)人本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的需要来自学生内部。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总结文件)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总结文件)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布鲁纳:发现不仅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正确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波利亚: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皮亚杰: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是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

波利亚: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

.先学,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

课改初,要坚决地把先学(自主学习)放在课堂,让学生养成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先学(阅读、作业)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先学要进行必要的具体的指导。

一节课按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分成若干环节、步骤,每个环节的任务要求要具体明确,并让学生清楚,这是目标思想。

每个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要明确,让学生养成在要求的时间里完成任务的习惯,这是时间思想。

每个环节结束前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任务完成状况进行现场的检测、反馈,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是效果思想。

先学的核心是阅读和思考,特别是在初始阶段。

先学的关键是即时反馈。

.后教,是为了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针对性和提高性是“指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灵魂。

针对性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超前阅读和思考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要是一时提不出问题,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切实解决问题,问题思想一定要强。

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教学千万不能全面系统、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

特别是在学生的独立的学、思考的学、探究的学、质疑的学、欣赏的学,学生是怎样通过阅读、思考、质疑、交流等方面出彩。

课堂缺乏开放性、批判性的质疑和互动以及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算不上优质的课。

.教师预设多了,对课堂教学控制就会强了,从而会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少了,学生的经验、思维参与少了,学生感悟体验和自主建构少了。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样例5)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样例5)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样例5)第一篇: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

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步从单一的书本知识象多元化方向发展。

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建议: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概念界定: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

浅谈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浅谈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上接第 156 页)
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 学习的独立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
人的独立性的一面上, 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 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 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的相对性: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在现实中,绝对自主或 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自主学习的程 度也是不同的,有的方面可能是自主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可能是不 自主的。
都要对特岗教师多关注、多指导,增加其存在感和被重视感。 要注 意提高业务培训,对特岗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仅体现 在岗前,更要注重于岗中。
第四,人事管理支持。 对于年轻、有能力的特岗教师,不能打 压。 要根据其能力进行有效的提拔和重用。 对于学校的管理,鼓励 其建言献策,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改革与开放 2011 年 3 月刊
浅谈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孙芳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摘 要 :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在完成高等教育后仍需继续学习,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竞争与变化。教育不再仅仅是就业 的需要,它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而语言学习和教学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应致力于这一教育目标。自主性学习起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作者重点讨论了自主性学习的含义和它的理论依据。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学者给自主学习下的定义, 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 特点: 学习的主动性:人的主体性的显著标识就是他的主动性,主动 性包括个体行为的目的性、选择性、自我调节性。 自主学习强调培 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激发和维持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地做出行动,并适时地 进行自我调节。 这种主动性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学生 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保障。 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主体 性的一种体现。 学习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以自己 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过程,是一 种创造性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 学习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 构,同时又包括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这样所学的知识变

自主学习的界定及影响因素PPT精选文档

自主学习的界定及影响因素PPT精选文档
一、自主学习的界定
“自主”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 “自主”就是“自己作主,不受他人支配” 英语中对(自主)的解释为: • 人的意愿或行动是独立的或自由的 • 自治抑或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或者是自
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权力
•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逐渐 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 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方法的不同,目 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尚存在 一些分歧,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也不尽 相同。
•4
•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 程。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认为在学 习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 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 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5
• 以庞维国教授为代表,他们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 个维度来定义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有 主见的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学习者自愿承担 自己的学习责任,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确定自 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决定学习内容和 进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监控学 习过程和计划进展情况,安排和管理时间,并且 控制和评价学习。
•9
外部因素:
• 影响自主学习的外在因素包括各种环境因 素,环境因素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的环 境因素包括考试、教师、教学法、教学模 式、教材、教育技术、学生群体、班级的 学习氛围等。间接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 素和社会因素,如家庭成员、参考书、学习 场所以及其他可利用性信息资源等都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自主学习。
•10
• 应试压力 • 教学模式 • 教师 • 教材 • 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11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 有主见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参与远 程学习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5、元认知发展水平

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等。
元认知知识:认知主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等方 面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 知和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而自 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包括制定计划、实 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环节。
具体策略的运用
找出文本中不熟悉的单词 解释意义,促进理解 阅读时给自己提问题 阅读时把情景和行动采取视觉化处理 从图片中读取信息 阅读课本中的一章,以寻求关键信息 组织和记忆成序列的信息 成对或分组记忆信息 听、记、组织信息 写出简单、复合和复杂的句子 书写基本的和复杂的段落 识别和纠正写作错误 写出一篇有创意的主题文章 若干充分有效的应试方法 若“想学”,并“相信自己能学” 首先要了解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怎么形成的,即认 识来源: ⑴亲身获得的成就 要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 ⑵替代性经验 与他人行为表现比较。(他能 做到,我也能做到) ⑶言语说服 别人的评价。 ⑷生理状态 (考试出汗,是紧张还是天热造 成,效能感是不同的。) ⑸自我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以上四个方面都要通过

例:下列陈述哪一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 学习的愿望? ( )
A.这次考试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普遍考得比 较好,王小东同学也考及格了。 B.小东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不错,说明你 只要坚持努力,会有进步的。 C.小东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不错,说明你 只要坚持努力,完全有能力把各门功课学好。 D.王小东同学这次考试的运气不错,老师出的 几道题目他碰巧都做过了,他考及格了。

三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关系
没有疑问 掌握 自行探究解决 掌握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

⾃主学习理论⾃主学习理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培养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获取新知识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国外使⽤⾃主学习的有关术语很多:●⾃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我教育(self-education)●⾃我指导(self-instruction)●⾃我计划学习(self-planned learning)●⾃律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我管理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我监控学习(self-monitored learning)⼀、⾃主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图1、国内外⾃主学习阶段⽐较图1、国外⾃主学习发展历程国外的⾃主学习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20 世纪之前国外对的⾃主学习研究仅仅处于⾃主学习思想的提出阶段;从20 世纪初⾄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对⾃主学习的研究有了较⼤的发展,开始进⼊⾃主学习研究的初步实验阶段;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后国外对⾃主学习研究才逐渐开始进⼊⾃主学习的系统研究阶段。

2、国内⾃主学习发展历程我国⾃主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可以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

总体来看,20世纪20 年代以前可以看作是我国⾃主学习研究发展的第⼀阶段,即⾃主学习思想的提出阶段;从 20世纪 20 年代到 70 年代可以看作是我国⾃主学习研究发展的第⼆阶段,即⾃主学习研究的初步实验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可以看作是我国⾃主学习研究的第三阶段,即⾃主学习的系统研究阶段。

3、国内外差异国内外对于⾃主学习的研究存在较⼤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布鲁纳:发现不仅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正确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波利亚: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皮亚杰: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是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

波利亚: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

1.先学,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

课改初,要坚决地把先学(自主学习)放在课堂,让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先学(阅读、作业)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先学要进行必要的具体的指导。

一节课按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分成若干环节、步骤,每个环节的任务要求要具体明确,并让学生清楚,这是目标意识;每个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要明确,让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的习惯,这是时间意识;每个环节结束前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任务完成状况进行现场的检测、反馈,把教学目的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是效果意识。

先学的核心是阅读和思考,特别是在初始阶段;先学的关键是即时反馈。

2.后教,是为了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针对性和提高性是“指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灵魂。

针对性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超前阅读和思考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要是一时提不出问题,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切实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一定要强。

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教学千万不能全面系统、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3.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

特别是在学生的独立的学、思考的学、探究的学、质疑的学、欣赏的学,学生是怎样通过阅读、思考、质疑、交流等方面出彩。

课堂缺乏开放性、批判性的质疑和互动以及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算不上优质的课。

4.教师预设多了,对课堂教学控制就会强了,从而会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少了,学生的经验、思维参与少了,学生感悟体验和自主建构少了。

这样,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到了东西,知识上有提高,情感上有变化,但是这种学习未必进入学生的思维和心灵。

因此,过于预设的教学可能导致学习外在化、空心化,与学生生命脱节。

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临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临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临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在综合不同流派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出了解释。

他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人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临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他(庞维国)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临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其实,教学不仅不能等同于发展,而且也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野的敞亮。

三、自学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区别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

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或倾向,并具备了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

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即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压迫或急功近利的行为。

因此,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和通过考试,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锻炼培养能力。

自学是指不依赖他人帮助而由个体自觉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良好的自学能力及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但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学校教育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并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本科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及要求。

国外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在小学阶段,学生获取的知识中80%来自课堂教学;中学阶段这一比例减少至60%;而到了大学阶段则仅占20%。

由此可见,随着受教育层次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的自学所获取的知识,其比例呈较大幅度递增。

信息社会中教育终身化的趋势,要求现代社会中每个期望自己能不断获得发展机会的人,都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

而这正是我们高中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