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疑难问题解析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教学教学课件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教学教学课件
二.应用语言学。
三.语言学理论,它以人类所有的语 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 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 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包括语言学概论。研究语言的一般 理论问题。
应用语言学学科内涵
简而言之,它是一门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理论和实践为主
要对象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分广义、狭义两种。狭义的应用
学什么?达到么样的
标准?建立怎样的考核测评体系?等等等等,这是需要应用语言学
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二。
▲ 信息时代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社会语言生活。
信息时代的人才市场把从业者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视为第一形象能力。 在计算机进机关、进车间、进农家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熟练掌握语言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储存、分类、统计、检索、转换、传输、控制、 模拟等等,以便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现代语言信息系统,实现这样两个目 的:
“应”是“答应”“回应”,指 引起的活动、变化、意见等,如 “引起反应,反应很大”。还有, “反应”不及物。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O
N
E
04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分狭义和广 义的两种,狭义的应用 语言学特指第二语言教 学。广义指研究语言本 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 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产 生历史
概念的提出: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 恩·德·库尔特内就已经提出要区分“纯粹语言 学”和“应用语言学”。 形成标志:应用语言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事 件是1964年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应用语 言学大会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该 会议每三年一次。

语言学概论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分析

语言学概论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分析

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要点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一个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生活、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共同行动。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1)语言与文字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之前,语言造就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2)语言与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

(3)语言与身势等伴随动作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

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综上所述,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身势等伴随动作时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全民族的交际工具,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名词解释: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人为规定的。

论述题:结合实例论述语言符号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

符号组合的关系是有条件的。

比如:“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偏正结构)和“花红”(主谓结构)。

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第一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X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第二节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2.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什么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迪?答:〔1〕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着对语言神话的研究和为了正确地传承##经典语言所作的详尽分析和研究这两方面来进行的,其中,第二个方面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波尼尼语法》是古代印度人在前语言状态下语言研究的最大成果,就是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对梵文所作的经典语法分析.他注重分析词的形态,特别是构词规则,很少涉与语法.对现代人而言,古印度语言学的一系列语音语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波尼尼等古印度语法学家的分析方法、研究精神与其关注X围等对现代语言学研究都是有所启迪的.3.对古代西方人在##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答:古代西方人在##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反映出古代西方人对语言的认识和猜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谁给事物命名的、人类语言为什么由一种变多种、语言具有魔力吗以与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这五个方面,其中许多看法也是饶有趣味的.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认识显而易见带有自己时代的认识特点和局限性.第三节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如何产生的?其主要功绩是什么?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古代印度语言研究基础之上的.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蓬勃发展了,首先是在约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进行的梵语语法研究.其后,陆续有十多种语法派别,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波尼尼语法著作的烙印.后来到十八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大量接触到古印度学者的语法研究成果.主要功绩: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研究成果是语言类型的建立和普系数的发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影响最大的是施莱歇尔,代表作《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普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2.谈谈结构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与其学术流派.答:结构代表人物是索绪尔.索绪尔是结构语言学的鼻祖,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做出来重大贡献.索绪尔主X把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别开来.其学术流派有:〔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索绪尔〔2〕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修斯〔3〕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4〕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答:创始人是乔姆斯基.主要学术观点是: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批判了结构主义,他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转换的结果,并力图用形式化的手段构建这种转换过程,其影响一直延伸到21世纪.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研究为目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这个目的,同时又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他学科,如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以与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与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做出贡献.4.现代语言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倾向?答:〔1〕计算机文化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将语言数理化以顺利完成人机对话;<2〕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的结果,故转换生成语法 ,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3〕索绪尔对语言是形式而非实体,是符号系统的认识,为语言研究的形式化提供了可能性.第四节一. 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学科?答:通过语言学对周边学科的影响这节的学习,可以看出,语言学不是孤立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语言学语文学、本体语言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2.语言学与哲学:每一个语言学的发展潮流和动向的背后都有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3.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语言学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4.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目前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依照人的语言设计适合计算机的智能语言.二. 从自己生活中发现语言作用与社会现实的事例.答:生活中的计算机的使用,用自然语进行人机对话,同时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思想,行为,识别与理解,完成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减轻或代替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还有利用语言还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也可以帮助警察破案等等. 第五节一.谈谈语义研究的重要性答: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只在语法和词汇学中有限的研究语义现象,在较大X围里展开对语义的本质结构,形式化问题的研究,小到义素分析,词义分析大到,话语意义的研究,句子分析,都为语言学家所重视,同时对于古代文献书中的词语的诠释和注疏有重要意义.二.当代语言研究的对象为什么有扩大的趋势?谈谈你对这个事实的理解答:因为语言远比过去人们想象的复杂,像过去那样单学科作战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只有将语言放在自身存在活动的框架下研究时才是有意义的,也才能获得价值和成果.三.语言研究的目的为什会由描写发展到构建?答:当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在本体语言的长足发展之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语言的描写,而是发展到在大规模占有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人们了解的语言规律来构建自然语言. 四.众多与语言相关的学科加入到语言研究中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语言的学科性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以与符号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有先天的联系,因而语言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于与这些学科协同作战.五.试举例说明语言学研究成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答:语言政策的制定,人类信息处理识别,传输与存储都离不开语言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成果,小到文字的输入大到资料的编目,产品的编号,人名的排序,都运用并等待着语言研究的新成果.第二章第一节一.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人类有哪些认识?答:有声语言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开始的,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晚期智人之前猿人已经有了比黑猩猩复杂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的发展,这些声音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规则组成语流,于是形成了真正的语言.二.推向一下,巴黎语言学会为什么一度拒绝接受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提案?答:因为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三.对于人类语言起源这个千古之谜,你有什么想法?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主要有: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叫喊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等在这些学说中我比较能接受劳动叫喊说<具体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第二节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答: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上有两种意义:①是指人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中所包含的语言的材料,词汇以与这些材料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语言概念,被称之为狭义的语言概念.②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称之为言语.2.人类预言过程都包括哪些因素?答:人类的语言交际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说些过程和听读过程言语交际的整个交际过程是:人——听写者〔言语主体〕——言语动机——言语内容——内容筛选——说写角度——说写行为——话语——听读行为——听读内容——听读角度——内容筛选——听读动机——听读人〔言语对象〕——人说写者,听读者和言语环境制约着人类言语交际.3.怎样理解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试举例说明. 答:言语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它包括内容和形式,即所指和能指,人们语音形式就是言语的载体,所以,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就是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和社会性质.首先,它的心理性质,就是语音在人脑中首先产生的音响效果,语音是从人脑中的心理音响开始的,如在发出‘人’这个音时,首先在发出者脑海里形成‘ren’这个音响效果在发出者发出,听话人听到语音后首先在大脑中反映出这个‘ren’的印象.这就是言语的心理属性.其次,言语的物理属性是指发音器官,包括肺,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以与喉头和声带.当大脑发出命令‘ren’的时候,喉头和声带振动发声,肺部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口腔发声.第三是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是声音的高低,音强是声音的大小和强弱,音长是声音的长短,音色也叫音质.比如发‘ren’这个音和发‘fen’这个音需要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不一样,语言的社会性质,就是语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种延伸,比如‘may’这个音,用英语说是‘mei’,用汉语说是‘mai’,这也是一种民族的习性,这就是言语的社会性质的体现.第三节1.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在哪里?答: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人的说话说话过程中〔也就是言语行为中〕,而是存在于通过特定的言语行为所产生和形成的话语作品之中.随便录下一个人说的一段话,或写的文章,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句子,有许多音义结合的词语,这些就构成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2.传统语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答:a将人们从纷繁的语言与言语事实中解放出来,从而只研究人感兴趣并对人有用的问题.b.将精力集中在当时人们对语言感兴趣的X围内,正确的把握重点和热点,避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做无谓的研究.C.从具体瞬时的言语现象中寻找一个确定稳定的可以把握的对象,为特定的语言研究目的服务.D.在千变万化的言语形式背后,发出现为数不多的构成材料和结构规律,借此指导人们运用与语言研究.第四节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特殊在哪里?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因为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的特殊性在于:①上层建筑如##、哲学、艺术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的,而语言则是千百年来社会历史全部进程的产物,它不是由某一特定的经济基础所产生的.②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集团服务的,而语言则不然,它是为整个人类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③上层建筑是某一经济基础存在与活动的时代的产物,因而上层建筑的生命是不长久的,它随着这个基础的产生而新产生出来.④最后,上层建筑与人的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而语言则不然,它几乎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有直接联系,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不与语言发生关系的领域几乎是没有的.2.你是怎样理解语言是没有阶级性这个结论的?答:狭义的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狭义的语言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而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在这种意义上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它是人人可以得而用之的一种工具,本身不具备阶级性质和色彩,这是狭义语言的本质特征.第二,狭义的语言本身具有抽象的性质.它是从人类社会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大量言语活动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因而无论从其构成的语音材料、词汇材料还是从其语法结构规律来看,都没有阶级性可言.所以说,语言的语音没有阶级性、词汇没有阶级性、语法系统也没有阶级性.第三,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狭义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形成阶级的社会中就存在了,而有阶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在那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都没有阶级性,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当然也没有阶级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类再次进入无阶级社会时,语言同样不会消灭,它将会继续为人类服务. 2.关于动物的"语言〞,你有些什么想法?在你看来人的语言与动物间的交际手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气味语言等,是它们的一种交际手段.人的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手段的区别:①动物用于交际的声音或体势不具有可切分或可组合性,因此无法像人类的语言那样用有限的声音来表达无限的意义;②动物界的声音或体势,只是对现场情景刺激的反应,不能表述过去的或未来的事件,不能叙述异地所发生的事情,因此,不具备语言的基本属性."动物语言〞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__人的语言与动物的交际手段都是用来交流信息的介质.第五节1.分析一下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的构成材料.答: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有语音材料和语汇材料.首先,从语音角度来说,通常就几十个单位,大约在三十或五十之间.从语汇角度讲,使用频率最高的也就四五千个词.由此看来,汉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是有限的.2.人类为什么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结构规则表达无限增长着的精神意识内容?答:因为语言的生成能力是无限的,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狭义语言的层次性结构;〔2〕材料和规则的反复运用;〔3〕语境的增生和调制作用.另外,语境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第六节1.语言都有哪些功能?答:语言有交际功能、认知功能、思维功能和信息功能.2.怎样认识语言的交际功能?它包括哪些方面?答: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语言祈使、语言沟通、语言表现和语言发泄四个方面.3.什么是语言的信息功能?试举例说明语言的信息功能.答:利用语言千百次交际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在共时环境下为人所不知道的信息.语言的这种功能,我们称其为信息功能.例如:##相当一部分地区,除了将自己父亲称为"爸〞或"大〞之外,父辈的兄弟、晚辈则按年龄分别称为"大爸〞、"二爸〞、"三爸〞、"四爸〞.4.语言为什么会具有认知功能?试举例说明.答:语言是人们了解掌握外部世界和人内部世界的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越进步,通过语言手段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越多,语言的重要性质显现的越是明显.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间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5.举例说明人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答: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思想、思维.例如:当我们有什么有什么心事向别人倾吐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表达的;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要考虑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想的,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十分繁难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同时大声地说出话来.第七节1.思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吗?答:思维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思维行为的结果.2.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上,都有些什么样的观点?答: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有一个传统的观点,这就是人类的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既不存在没有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目前,大量科学实验证明,既存在着没有思维的语言,也存在着没有语言的思维.3.你认为语言与思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2〕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3〕思维发展对语言发展具有推进作用.第三章第一节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答:凡是一个表达形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之间,本来不存在某种联系,如果人为将它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由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所构成结合体,我们都可以将这个结合体的表达形式称之为符号.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于是行人和车辆都停止了通行,一会绿灯亮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又开始了通行,于是红灯和绿灯都称为符号.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2.符号与指号,症侯,征兆有什么区别?答: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3.谈谈能指与所指在表达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说明什么是能指,什么是所指.答: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符号中的表达形式称为能指,即可以表达某种内容的形式;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称为所指,即由能指所表达的内容.符号就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和任意的.4.尽可能多地列一些不同类型的符号的例子,然后试着给这些符号分类.答: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行人和车辆就停止通行,绿灯亮了又开始通行.红灯和绿灯就成为符号,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红灯代表停止,绿灯表达通行的意思.5.谈谈符号学分析的价值与意义.答:自从发现了语言的音义之间有一种符号关系以后,有关符号学理论层出不穷,各个专业和学科都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自己的学科对象,从而得出有益的结论.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信息:人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必须以事物显示出来的表面特征为表征,从而探究这种表征之下的内容,由此与彼,层层深入,一步步达到对事物内部的认识.符号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由此与彼的桥梁.第二节1.为什么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答:符号是可以指代事物的标记,这个标记可以用来代替其标记的事物,然而这个标记却与其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联系,不可能从这种标记中找到其所代替的事物的属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者之间的主观决择而共同规定的,具有人为的约定的特征.因此说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2.语言符号的假定性和任意性有什么关系?试加以说明.答: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可以通过设定的方式与人类一切想要表达的精神与意识内容发生关系,从而使人类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能通过符号得到表达.而正因为这一假定性所以也导致其关系是任意的.3. 语言符号为什么采用线性表达方式?答:因为语言受其表达条件限制,只能在时间上依次展开.而不能像图画那样一下子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就像雕塑那样在一个三维空间展开.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线性特点.4.语言符号为什么具有社团性?答:由于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设定关系,所以语言符号活动X围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在一个语言共同体中发挥作用,并且有时效的限制,即语言符号不能横跨种族、跨语言进行. 5.语言符号可以跨越时代表达而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不发生变化吗?答:会发生变化.因为语言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关联,具有设定的性质,这一方面决定了它们在初始环境下结合的偶然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语言符号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这就是已经具有关联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分离和漂移的倾向,这种分离和倾向就使得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发生了变化.第三节1.什么是人內语言的分层装置?人內语言为什么采用这种分层。

《语言学概论》重点、难点

《语言学概论》重点、难点

《英语语言学概论》重、难点提示第一章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基本特征(任意性、二重性、多产性、移位、文化传递和互换性);语言的功能(寒暄、指令、提供信息、询问、表达主观感情、唤起对方的感情和言语行为);语言的起源(神授说,人造说,进化说)等。

第二章语言学语言学定义;研究语言的四大原则(穷尽、一致、简洁、客观);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口语与书面语、共时与历时、语言与言学、语言能力与言行运用、语言潜势与语言行为);普通语言学的分支(语音、音位、语法、句法、语义);;语言学的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字、语言与心理学、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第三章语音学发音器官的英文名称;英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语音学的定义;发音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元音及辅音的分类;严式与宽式标音等。

第四章音位学音位理论;最小对立体;自由变异;互补分布;语音的相似性;区别性特征;超语段音位学;音节;重音(词重音、句子重音、音高和语调)等。

第五章词法学词法的定义;曲折词与派生词;构词法(合成与派生);词素的定义;词素变体;自由词素;粘着词素(词根,词缀和词干)等。

第六章词汇学词的定义;语法词与词汇词;变词与不变词;封闭词与开放词;词的辨认;习语与搭配。

第七章句法句法的定义;句法关系;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并列结构与从属结构;句子成分;范畴(性,数,格);一致;短语,从句,句子扩展等。

第八章语义学语义的定义;语义的有关理论;意义种类(传统、功能、语用);里奇的语义分类;词汇意义关系(同义、反义、下义);句子语义关系。

第九章语言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词汇变化、语音书写文字、语法变化、语义变化);第十章语言、思维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定义;萨丕尔-沃夫假说;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异同。

第十一章语用学语用学的定义;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语境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合作原则。

8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真题习题集锦

8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C )p258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2.与北京话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是( A )P258A.昆明话B.上海话C.长沙话D.客家话3.与兰州话同属于一个地区的是( A )P258A.长沙话B.昆明话C.厦门话D.梅县话4.与武汉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是( B )p258A.长沙话B.成都话C.南昌话D.广州话5.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D )(P258)A.语法方面B.语义方面C.语汇方面D.语音方面6.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 B )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7.彝族、羌族都来自于( B )P259-260A.古梵语B.原始汉藏语C.古粤语D.古斯拉夫语8.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 B )p259A.古梵语B.原始汉藏语C.古日耳曼语D.古斯拉夫语9.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B ) p260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10.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C )p262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12.吉普、狮子、琵琶”等词都是汉语里的( D )p131/263A.方言词B.常用词C.基本词D.外来词13.下面各词中属于仿译词的是( B )(P263)A.吉普B.热狗C.高尔夫D.尼龙14.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対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 B )P263A.音译词B.仿译词C.意译词D.借词16.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B )p265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17.语言的替换必然要经历( D )P266A.洋泾滨语阶段B.融合语阶段C.失语阶段D.双语阶段18.语言替换又被视为( B )P265A.语言混用B.语言转用C.语音混合D.语言渗透19.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P265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20.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具有( A )P259A.语音对应关系B.语汇对应关系C.语义对应关系D.语音对应关系22.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A)P259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D.社会的不完全是社群分化23.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是( D ) P259A.语义对应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D.语音对应关系24.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 B )P259A.语言类型相同 B.语音对应关系 C.地理位置相近 D.语言借用成25.克里奥耳语又叫做( C )P266-268A.皮琴语B.复综语C.混合语D.语言联盟26.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 C ) P266A.语言的借用B.语言的转用C.语言的混合D.双语现象。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是A.壮语B.苗语C.拉丁语D.傣语【解析】C本题考查汉藏语系的相关知识。

拉丁语来自原始印欧语,不属于汉藏语系。

2.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解析】A 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

3.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A.语系B.语支C.语群D.语族【解析】C 本题考查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母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

其中语系是语言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语群是最小的类。

4.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A.音译词B.仿译词C.意译词D.借词【解析】B 本题考查仿译词的概念。

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5.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转用的相关知识。

语言转用虽然同民族的融合关系密切,但由于语言并不是民族的唯一特征,因而语言转用了,并不等于不同的民族也融合了。

比如我国的回族很早就转用了汉语,但至今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

6.洋径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A.语言的借用B.语言的转用C.语言的混合D.双语现象【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混合的相关知识,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的现象。

语言学又把语言混合的交际形式分为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两种类型。

7.语言转用必然要经历A.洋泾浜语阶段B.克里奥耳语阶段C.失语阶段D.双语阶段【解析】D 本题考查语言的转用。

语言学概论重难点解析

语言学概论重难点解析

语言学概论重难点解析(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语言学概论重难点解析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

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工具与对工具运用的关系。

2.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言语是个人的言语行为,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言语具有个人因素。

可以说,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一个人每一次说话都可能是不同的。

语言是属于社会的,语言要遵循一个原则:全社会都能顺利地进行交流。

语言是从言语中归纳出的一套标准、准则的系统,是音义结合,由词汇、语法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它具有社会因素。

3.语言是有限的、封闭的,言语是无限的、开放的。

语言的材料、规则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因而也是相对封闭的。

如现代汉语有400多个音节,上千个语素,几十万个词,语法规则更加有限。

汉语如此,其他语种无不如此,其音位、词汇、语法规则都是有限的。

而且变化缓慢,相对稳定。

言语的开放性,则表现为利用有限的材料和规则造出所需要的无限的句子。

从组合关系上讲,其长度可以是无限长的(从理论上讲)。

(如:学生。

是学生。

是中文系的学生。

他是中文系的学生。

……他是闽江学院中文系二年级一班的学生。

……)人们可以利用聚合关系来替换语言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因而即使在句子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例如:①我们热爱祖国。

②他们喜欢唱歌。

③小张爱好音乐。

……理论上讲可以是无限的)数量有限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结合成语素。

数量有限的语素构成数量有限的词语。

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支配数量有限的词语,造出无穷无尽的句子,这就是言语的无限性。

语言的有限性,免除了人们不必要的过重的记忆负担;言语的无限性,使人们能够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充分满足交际的需要。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名词解释。

1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叫做共同语。

在没有方言分歧的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共同语。

2.方言:3.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它是最为常见的语言分化现象。

4.社会方言:由于社会中的人们所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文化高低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使人们在运用语言方面形成某些个性化或类型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社会方言,各种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等,都属于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也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5.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6.标准语:7.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是指在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一种包含不同语言成分混合自然语言。

8.底层: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胜利的语言也必将从失败的语言中吸收一些成分来丰富自己。

或者说,被同化的语言不会马上彻底消失,还会有一些成分遗留在同化的语言中,这种现象就是底层现象。

复习思考题。

1.谈一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语言发展的原因: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语言要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词语以适应交际的需要。

②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当社会走向分化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交际就会逐渐减少,各个部分成员使用的语言就会产生差异,逐渐形成不同的方言或语言。

另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社会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集团,各个集团在语言使用上会形成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社会方言。

反之,如果已经分化的社会各个部分或不同社会之间逐渐走向统一,语言或方言之间的影响加强,促使语言逐渐趋向统一。

语言学概论教材疑难解答

语言学概论教材疑难解答

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七、八、九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七、八、九章虽然分立为三章,但实际是一个整体,讲的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有关问题。

第七章属于总论,讲授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阐述语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阐明语言发展的两大原因――即社会原因和语言自身原因,所以第七章的理论非常重要。

第八章属于分论,主要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谈语言的发展变化问题的,讲授语言接触的种种现象,实际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的扩展,也即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具体表现。

第九章也属于分论,主要从语言内部结构要素角度阐述语言的发展演变。

正确理解、把握这三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语言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认识。

同时通过这三章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学理论。

万物皆流,万物皆变,发展变化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

语言也一样,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如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古代的诗词,会发现许多词语不押韵了,例如“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其中末句的“斜”就不押韵,古今读音发生了变化。

英语当中有许多词的写法与读音不相一致了,如lightlait,rightrait中的“gh”就不发音了。

再如拿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加以比较也可以看出,现代汉语的词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词义的完善和精密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都比古代汉语大大地丰富了,组词造句的格式也多样化了。

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只收了九千多个汉字,由于古汉语中一个汉字基本相当于一个词,加上一些复音词,当时也不过一万来词,而《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一本中型词典就收了六万多个条目,这充分反映出汉语的词汇是在不断丰富发展的。

词汇发展之快,有时甚至我们在翻阅几十年前的报纸杂志时也会感到有些词语很陌生,如“三反、五反、红卫兵、走资派、知青、上山下乡”等,对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来说就感到很陌生,不易理解其意义。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难点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本质语言与言语的关系1.言语是指说话这一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语言是指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

2.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语言具有有限性,言语具有无限性。

语言材料和规则都是有限的。

但使用这些词和语法规则能造出多少汉语的句子确实无法计数的。

3.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根据不同的意图讲出的每句话都已经具有了即时即地的色彩。

因此,语言属于个人。

但不同人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规则却属于讲这种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

4.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规则和材料是一种抽象的体系,人所听到的是具体的言语。

语言符号有哪些符号属性每种属性用一句话说明要点。

1.任意性(根本属性)。

人们选择哪一个具体语音形式和哪一个具体语义内容所结合成一个语言符号是完全任意的,是无可论证的。

2.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必须按时间先后顺次排列出现,人们不可能同事使用或说出多个符号。

3.相对稳定性。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是会发生变化的,只不过这种变化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总结(语言的组成要素)两种说法的出发点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

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说法是从组织语言的角度出发的;语音、语义、语法三要素的说法是从分析语言的角度出发的。

两种说法在理论上都有纠结的方面。

1.前一种说法的问题主要在语音与词汇两个因素之间有交叉,因为词的构成的一个方面就是语音;2.后一种说法的问题主要在语法同语义之间有交叉,因为语法内容中包括语法范畴,而语法范畴是由一定语法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比如books中的-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而语法意义也是语义中的一种。

语言的几层体系的特点(从底层到上层的变化特点)1.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三要素组成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再分为两个层级:帝层和上层。

底层是由一套音位组成的,构成语言的形式系统,不涉及语义。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方式的接触称之为非自然接触,或者非相邻接触。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
文白异读:指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有两个或 者多个有文雅/俗白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成系统的层次。从语 言历时变化的角度看,这是通用书面语或外来的强势方言对当地方言 影响的结果。
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
1.我国自古从其他民族借入词语: 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 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 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 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 胡同、站、蘑菇 2.汉语借词的形式 直接音译:沙发,扑克,可可,雷达,坦克等。 音译加意译:啤酒,卡车,卡片,法兰绒,拖拉机等。 音译兼意译:酷cool,秀show 3. 借词的用字
不同时代的通用书面语就有可能在方言中造成不同的“文读”。这 样就会在一个方言中形成“新文读”“旧文读”等多种系统叠置的状
况,这种现象也叫“层次”
五、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 次 外族书面语的层次
外族书面语的情况: (1) 统一国家下,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作为通用书面语; (2) 借用其他国家的书面语作为通用书面语; (3) 由于一国侵占另一国,而强制被占领国家使用战胜国书面语。
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洋泾浜
1. 在语音上往往为了适应当地语言的语音系统而有较大的改动 2. 词汇成分比较贫乏,主要来自外来语言,有时也夹杂一些当地语 言的词汇成分 3. 结构简单,语法则是不同语言的混合,且尽可能简化,形态变化 基本消失 4. 洋泾浜语一般只用于口头交际,所以只有口语形式而没有书面语 形式 洋泾浜语的前途: 随着社会条件和交际环境的变迁而消亡; 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用的交际工具,即克里奥尔 语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四、辨析题1.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不对!借词又称外来词,指的是音义都借自其他语言的词。

2.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不对!有些语言,如说满语的满族在清代处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满语并没有成为语言融合过程中的胜利者。

3.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不对。

语言融合的结果是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从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4.“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不对。

“洋泾浜”只有在被作为母语学习并使用的情况下才会成为克里奥耳语。

5. 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

不对!混合语是在“洋泾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洋泾浜”被作为母语学习和使用的结果。

英语无论是在借入大量的词语之前还是之后,都不存在“洋泾浜”状态,因此也不可能是混合语。

6.说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语词。

不对!混合语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不仅涉及到词语的层面,也涉及到语法和语音要素等多方面的接触。

因此不能说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单纯地夹杂外语词。

五、问答题1.请说明语言融合的原因。

(1)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①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2)两个或几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民族,当然需要一种共同的交际工具。

(3)语言融合客上还需要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

2.简述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

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固然,双语现象形成后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融合,这决定于社会历史条件:(1)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例如前述的鲜卑之与汉的关系;(2)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元蒙与汉的关系大体上属于这一种情形。

【免费下载】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免费下载】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1.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语言发展的外因: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之间的互相接触影响并推动着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变动影响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们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影响了语言的发展。

语言内部矛盾是引起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成分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如果其中某一要素或某一成分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破坏,那么系统内部有关的要素或成分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于是它们内部就出现了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2.语言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语言发展演变有渐变性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对语言提出的新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

但是语言的发展变化又不像一般的变革那样可以突变,不是废除现存语言而创造出崭新的语言,而是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旧的要素逐渐消亡来实现。

语言发展之所以具有渐变性特点,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本质决定的。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时刻被人们使用。

因此,语言的发展演变以实现交际功能为前提,是渐进式的,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是约定俗成的,而不能是突变的。

也就是说,语言发展中这种稳固和变化的对立就导致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而不能是突变的方式。

比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都是逐渐实现的。

语言发展演变有不平衡性规律:语言内部各要素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有发展速度快的,有发展速度慢的,呈现出不平衡性。

词汇能够随时随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且非常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的细微变化,所以它发展速度最快,而且主要表现在一般词汇上。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难点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难点

语言学概论滕慧群老师期末复习重点详解版导言无问答题记细节题(单选填空判断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的语言学科。

应用语言学:广义:泛指语言学理论的各种实际应用,包括语言文字教学、词典编撰、文字制定、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语言分析、病理语言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的新语言学科。

狭义: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

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其他:1.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是(索绪尔)和洪堡特。

前者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2.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

它们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3.(古代印度)、(中国)、(古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4.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5.(ppt填空题:)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6.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7.(书后习题:)语言交际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8.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9.错: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10.错: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疑难问题解析中央电大胡吉成安徽电大王德寿一、什么是借词?汉语借词常见的有哪些形式?借词也称外来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佛、菩萨、罗汉、和尚、巧克力、沙发、芭蕾、咖啡、卡片、卡车”等就都是借词。

借词是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动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触,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在相互接触之中,必然要从对方语言中吸收一些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语汇,满足交际的需要,这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现象,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

如上举的汉语中的那些借词。

英语中更有大量的词语是从法语中借用的,如“state(国家)、enemy(敌人)、fine(好的)、honour(荣誉)、peace(和平)”等。

汉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同其他民族交往的悠久历史,汉语中有不少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来的借词,但有些借词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觉察不到它们是借词了。

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琵琶、箜篌”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各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而“佛、菩萨、罗汉、和尚、塔、袈裟、涅槃”等就是汉代以后随佛教传入我国而从梵语中过来的。

汉语中借词较多的几个时期是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时期,我国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反映西方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词语随之大量汉语渗透到汉语词汇中,如“麦克风、德律风、赛因斯、德谟克拉西、三明治、咖啡、巧克力、沙发、高尔夫、可口可乐”等。

汉语中虽有许多借词,但借词在汉语词汇中的总比重是不大的,而且从现有材料来看,汉语中的借词主要是名词,只有少数来自日语的借词是动词、形容词。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译:即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

如“沙发(sofa)、芭蕾(ballet)、坦克(tank)、麦克风(microphone)、加拿大(canada)、高尔夫(golf)”等。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语音的差异,所以这种转写只是原词的近似音,在吸收到汉语中来时,有的扩展了音节,有的压缩了音节,读音完全汉化,已经改造成汉民族语音习惯的形式了。

音译词目前以人名、地名居多,一般事物往往采用意译,另造新词表示。

(2)音译加汉语语素:即先音译外语中的词,另外再加上一个表示类名的汉语语素,使词义明确。

如“卡片(card)、卡车(car)、吉普车(jeep)、啤酒(beer)、芭蕾舞(ballet)、艾滋病(aids)”等就是。

(3)半音译半意译:即根据原词内部结构成分,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意译部分大多是表示事物类别的成分。

如“华尔街(wall street)、爱克斯光(x-ray)、新西兰(New Zealand)”等。

(4)音译兼意译:即在音译的同时,又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意译,既照顾到原词的语音形式,又能显示意义,音义双关。

如“罗曼蒂克(romantic)、休克(shock)、维他命(vitamin)、幽默(homour)等。

(5)借形:这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外来词类型,即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来读音。

这类外来词十分奇特,它们用汉语材料构成,却又是地道的外来词。

这部分外来词中,有的是日语赋予了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

如“劳动、封建、反对、博士、学士”等就是汉语中原有的词,日语借去后表达新概念,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

而有的则是日语借用汉语材料构成新词,而这些新词又被汉语借用,如“哲学、共产、政党、支部、反应”等。

近年来,汉语出现了一种新的借形形式,就是直接借用西文字母记录新的概念,表示新的事物现象。

例如用TV表示电视,用MTV表示音乐电视,又如DVD(数字激光视盘)、VCD(激光视盘)、CD(激光唱盘)、CPU(中央处理器)、DOS(磁盘操作系统)、WTO(世界贸易组织)、BBS(网上讨论板)、QQ(网络聊天系统)、WC(厕所)、E-mail(电子邮件)、VIP(贵宾)等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样的词语上百条。

这些借形词,如今已经进入日常交际领域,普通群众也大量使用,比如像DVD、VCD这些词,人们都是耳熟能详。

这种借形词在计算机领域使用非常普遍,如何规范值得探讨。

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常常是先出现借词,后来使用本民族语料重新改造成新词,例如英语sience,最初音译为“赛因思”,后来意译为“科学”,双方并存并用一段时间,最后社会接纳了意译词“科学”,因为意译词使用本民族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字面上通俗易懂,容易使人接受。

比如像“电车、电灯、电视、电影、电话、电台”等等,假如音译,就有点不可想象。

当然也有一直使用意译词或者音译词战胜意译词的,例如“逻辑”,过去意译为“名学”,但是社会选择了音译词。

Laser过去音译为“莱塞儿”,后来意译为“激光”,现在受港澳影响,又出现了另一个音译词“镭射”,而且在电影、电视、音响方面常常使用,最后是并存并用还是选择一个,需要看发展结果。

引进外来概念和相应的词,到底音译为借词还是翻造为新词,要考虑到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

比如英语中姓氏smith,含义是铁匠,可是翻译为史密斯,因为把“铁匠”作为姓氏在中国人看来很奇怪,不符合汉民族使用习惯心理。

又如同样是品牌名称,美国的一种电脑品牌名叫apple,我们意译为“苹果”,容易使人理解接受,音译为“阿普”,就不如意译词通俗,而美国的一家电影公司fox,我们音译为“福克斯”,而不是按照实际意义用对应的词“狐狸”翻译,因为这个事物在西方表示聪明,是褒义词,而在汉语中代表狡猾,是贬义词,以“狐”为基础构成的很多词,都具有贬义色彩,例如“狐媚、狐臊、狐仙、狐疑、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等,如果原义照搬,翻译为狐狸电影公司,我们显然不能接受。

二、为什么意译词、仿译词不是外来词?借词、意译词、仿译词都是因社会接触而产生的几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区别。

由于借词是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也就是说,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而且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合关系,所以借词是外来词,而意译词和仿译词则不是外来词。

因为意译词是根据原词意义用汉语语素构成的,它的构成材料和构成方式都是本民族的,实际上是新词,只不过造词的原因是源于外来的事物概念而已。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构成的符号系统,二者关系密切,统一于一体,不可分割。

作为语言单位的词,同样也都具有声音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意译词只吸收了外民族词语的意义,并没有吸收形式。

如“飞机、轮船、激光、电话、科学”等就是用汉语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造出来的。

由于意译词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构成,便于人们理解,因此,意译是汉语在吸收外来词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所以有些词在最初是音译的,但到后来却变成了意译的,如上举的“电话”最初译为“德律风(telephone)”、“科学”在五四时译为“赛因斯(science)”。

汉语意译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汉语原有名词前加上表示来源的语素。

如造词时用“胡、洋、西、番”等作限定性语素来表示外族事物,早期的意译词多采用这种方式。

如“胡琴、胡麻、胡人、胡桃、胡椒、胡笳、胡瓜、洋财、洋布、洋货、洋气、洋装、洋油、洋人、洋钉、洋灰、西装、西餐、西点、西医、西药、西乐、西化、西式、西学、西红柿、番茄、番瓜、番菜、番椒、番薯、番邦”等就是。

意译词的另一种方式是用汉语意义相关的语素创造新词。

即根据外来词的含义选取适当的语素构词新词来指称外来事物、概念,而不考虑原词的内部和外部形式。

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电灯、电话、电影、电视、广播、激光、民主、科学、水泥”等就是如此。

这些词的构成材料和构词材料的组合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是吸收了外民族语言的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所以都不是外来词。

仿译词是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与所源出的外语词逐个对译而产生的词。

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篮球(basketball)、软件(soft-ware)、快餐(quick lunch)、蜜月(honeymoon)、水门(watergate)、热狗(hotdog)、机关枪(machinegun)”等就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词一一对应。

由于仿译词也没有借入外语词的语音形式,所以仿译词也不是外来词。

三、什么是语言融合?为什么会发生语言融合?语言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代替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过程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语言的接触的根源还是在于不同民族的交往接触,从本质上看还是社会变化发展影响的结果,一种语言是不会自行与另外一种语言接触而发生融合现象的。

不同民族的交往,必然会产生不同语言的接触碰撞,在这一过程中,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即不同民族语言在接触和融合过程中,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成为趋向于融合的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交际工具,而其它语言则由于无人使用而消亡,因此语言融合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融合而融合。

语言融合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重要途径。

不同民族接触有多种多样的情况,例如通过战争或暴力,由一方强加于另一方,象英语能成为世界性语言,成为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法语能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占据一席之地,西班牙语在南美洲通大行其道,都是历史上殖民战争的结果。

也有通过友好往来发生接触的,比如商品交换、通商贸易,这样互相补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邻近民族的交往方面。

也有的是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渗透。

不同民族无论以何种方式接触,但只有相互接触,语言才有发生融合的可能。

产生语言融合需要一些客观条件:第一,几种语言互相接触,其中一种语言在经济上、文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语言在融合的过程中,究竟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胜利者,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一般是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低的一方,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如在中国历史上,鲜卑、满等族在与汉族密切接触时都是政治地位高的统治者,但他们的语言却成为被替代的一方。

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的语言排挤替代经济、文化地位低的一方的语言,这是由交际的需求而决定的。

因为这些经济、文化处于落后的民族,他们要建立并巩固其在汉民族地区的统治,必须要学习汉民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正是这种客观的要求促使这些民族学习汉语,最后融合到汉语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