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_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儿童心理之研究第四章读后感
儿童心理之研究第四章读后感这一章里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部分。
感觉作者就像一个超级侦探,把儿童那些微妙又神奇的感知觉变化一点点地剖析出来。
以前我就觉得小娃娃看东西、听声音啥的好像挺简单的,不就是眼睛一张开、耳朵一竖起来就完事儿了嘛。
但读完这章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比如说儿童对颜色的感知,原来不是一生下来就分得清红红绿绿的。
他们就像在一个色彩的迷宫里慢慢摸索,从最开始的混沌一片,到逐渐能分辨出一些鲜明的对比色。
这让我想到那些小婴儿盯着彩色气球看的样子,他们那小脑袋里说不定正在努力地给这些颜色归类呢。
这就好像是大自然给小娃娃们安排的一场神秘游戏,他们要一步步地解开颜色的密码。
还有儿童的听觉发展也特别有意思。
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像一个刚启动的小收音机,接收信号还不太灵敏呢。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收音机就开始慢慢调试,变得越来越精准。
我就想起我邻居家的小宝贝,一开始对一些轻微的声音没啥反应,可过了几个月,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转动小脑袋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这就像是他们在耳朵里悄悄建立起了一个声音的小王国,不断地把听到的声音标记好,哪些是妈妈的声音,哪些是风吹窗户的声音。
这章还让我意识到,儿童的心理发展就像盖房子一样,感知觉就是房子的地基。
如果这个地基打得不扎实,那后面的“高楼大厦”可就难建喽。
我们大人呢,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一群不太靠谱的建筑助手。
有时候我们都没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地基的建设。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给孩子看一些眼花缭乱、色彩搭配特别混乱的东西,这就像是在地基里乱塞一些奇奇怪怪的材料,可能会干扰孩子对色彩正常的感知发展。
总的来说,这一章让我对儿童心理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小台阶。
我就像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这些新的知识去重新观察身边的小娃娃们,去看看他们在感知觉这个神秘花园里又有了哪些新的探索和发现。
这章就像是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我对儿童感知觉世界更多好奇的大门,我已经准备好跟着作者在后面的章节里继续探秘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4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主题4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一、简答题
1.简述促进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措施。
①调动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②教会幼儿科学的观察方法;③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④培养幼儿勤于观察的习惯。
2. 简述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
幼儿对常见的几何图形的辨别难度有所不同,小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中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大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能适当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
3. 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有哪些特点?
①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②观察缺乏持久性;③观察不够细致;④观察的概括性水平低。
二、材料分析
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是因为对儿童时间知觉的规律缺乏了解。
幼儿的时间知觉则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幼儿初期,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与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也会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对于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理解起来仍然困难;幼儿晚期,时间概念进一步发展,开始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并能学会看钟表等,但对于更短的或更远的时间观念就很难分清。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由于没有具体的依据,表示时间的词又往往具有相对性,而幼儿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所以幼儿的时间知觉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是在教师的帮助教育下,幼儿的时间知觉逐渐得到发展。
尤其是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能帮助幼儿建立较为准确的时间观念。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四章
第四章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感知觉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任何一种感觉或知觉的缺失都会对人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本章将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在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的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运动能力的发展感知觉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产生最直接联系的途径,离开这一过程,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都不可能发生。
学前阶段儿童探索外部环境,了解主客观世界的活动都依赖于动作的发展。
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儿童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儿童运动能力的每一次提高都使他获得了控制和探究环境的新手段,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新天地,因比,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甚至把运动能力的发展看做是认知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是感知觉的发展,或是运动能力的发展,还是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的相互作用,都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个体后续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运作。
当儿童的分析器发育成熟并能够接触到刺激物时便产生了相应的感受。
一、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视觉:会清楚物体的特征及其在空间中的组织关系。
颜色视觉的发展。
2.听觉:幼儿的听觉能力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幼儿期儿童的纯音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
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教育在其中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对声音细微差异的分辨能力方面。
第二,幼儿的言语听觉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但是不同年龄之间纯音听觉的敏锐度和言语听觉的球锐度差别程度较大。
小、中、大班的幼儿分辨语音中的细微差别的能力是不同的,小班幼儿还不会分辨,中班幼儿开始会分辨,大班幼儿已能基本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在12岁以前一直是增长的,成年时会稳定一段时间,以后逐年下降。
人的衰老常常是从听力开始的。
儿童心理之研究第四章读后感
儿童心理之研究第四章读后感这一章一开头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了解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大门。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好奇的探险家,跟着作者的文字,一点一点去发掘儿童是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听周围声音的。
作者提到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原来小宝贝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对各种颜色有着和我们成年人一样的感受呢。
他们就像是慢慢被点亮的彩色小灯,从简单的黑白世界,逐渐过渡到能分辨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这让我不禁想到,每次给小侄子看彩色卡片的时候,他那亮晶晶的小眼睛,说不定就在一点点探索色彩的奥秘呢。
再说说儿童的听觉。
我以前从没想过,宝宝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听”这个世界了。
这就像是他们在黑暗的小房子里,提前接收着来自外界的声音信号,像妈妈的心跳声、周围人的说话声,就像在听一场独特的音乐会。
等他们出生后,对声音的反应更是有趣。
那些轻柔的摇篮曲就像是魔法咒语,能让哭闹的小宝贝安静下来。
这章里关于听觉的描写,就像是在告诉我一个小秘密,让我对宝宝们的小耳朵充满了敬意。
在这一章里,作者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阐述,还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小宇宙。
他们感知世界的速度和方式可能会有差异,就像花园里的花朵,有的开得早一点,有的开得晚一点,但都会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对声音特别敏感,一点点动静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有的孩子可能对色彩的变化更感兴趣,看到新的颜色就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章也让我有点小担忧。
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复杂,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刺激,会不会对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呢?就像现在的电子设备,屏幕上花花绿绿的东西太多了,会不会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影响他们正常的色彩感知发展呢?还有那些嘈杂的声音,会不会干扰孩子们敏锐的听觉呢?总的来说,读完这一章,我就像得到了一本儿童感知觉的秘籍。
它让我更加理解身边的小宝贝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东西有特别的反应,也让我更加珍惜孩子们感知世界的这个奇妙过程。
我想,以后我再和小朋友们相处的时候,就会更加用心地去观察他们是怎么看、怎么听这个世界的啦。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 化学刺激
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 的位移
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 官
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 运动
内脏的活动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观察窗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 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实验过程 睡觉
出现幻觉
?
感觉剥夺实验
•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他 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 实的第一步。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在幼儿认识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1、视敏度 •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 的反映。 •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 间。如“生物钟”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生 活相联系。如,早晨、下午等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等” • 幼儿晚期,能辨别“前天,大后天”,会看钟表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感知觉规律的运用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感知觉活动的表现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 6 课时第一节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的概念【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
提问:请你描述一下粉笔是什么样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进行的?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粉笔)的反映。
1.是客观事物(粉笔)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眼睛)时的反映过程。
3.是对客观事物(粉笔)的个别属性(颜色、形状、温度、硬度、光滑程度)的反映。
因此,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反映我们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及机体内部的非常状态。
如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以及身体的舒适与否等等。
(二)知觉的概念【问题讨论】教师再次出示粉笔后提问,当你看到粉笔时首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是一支粉笔)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事物的整体。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1.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资料分析】刚果的俾格米人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
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描述过其生活方式。
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
当科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题4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从主观因素来看,有无明确的目的,有无积极 的态度,以及知觉者的兴趣、爱好、情绪状态等 都会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探寻一 解析感知觉
(2 人的知觉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完备的
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刺激物进行加工 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这一特点称为知觉的整体 性。 (3
探寻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及特点 1.视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敏锐 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的发展。
(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 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 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也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挑战时间”
探寻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的发展与特点 1.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 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一般来说,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的 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的儿童则能完 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
3.观察不够细致。 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
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 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 的特征。
探寻三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4.观察的概括性水平低 幼儿初期,儿童观察到的事物一般是零散的
特征、孤立的现象,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中期和晚期能有顺序进行观察,能获得事物比 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能概括出事物的更加高 级的特征。
听觉是幼儿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依靠听觉辨 认周围事物的特点。 3.触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掌握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
1.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概述解释儿童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理论2.1 感觉的基本理论介绍感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解释感觉机制和感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2.2 知觉的基本理论介绍知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空间知觉、形状知觉、颜色知觉和运动知觉。
解释知觉机制和知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3.1 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2 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第四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和干预4.1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儿童感知觉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法、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
4.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干预策略探讨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问题的干预策略,包括教育干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第五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5.1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确定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5.2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介绍适合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包括游戏、故事、手工和音乐。
5.3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提供一些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视觉发展6.1 视觉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视觉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视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2 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阐述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分析各个阶段视觉发展的特点和变化。
6.3 促进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介绍适合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
《学前心理学》第4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 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 ◈ 触觉不但在学前儿童认识物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在儿童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母乳喂养, 不仅是营养问题,也通过和母亲接触满足情感需要。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 力。
明度:颜色的亮度,即深浅、明暗的变化。 色调:能确切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饱和度:颜色的纯净程度,即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 的比例。
◈ 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初步具备辨色力,不但 能够根据名都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 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 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一)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
◈ 1、出生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 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 ◈ 2、新生儿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视觉集中)。 ◈ 3、生后4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20/100,即在20英 尺处才能看见正常视力的成人在100英尺处看见的东 西。 ◈ 4、生后8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20/60。 ◈ 5、生后5-6个月,视力可达20/20,即成人的正常视 力。 注:1英尺=30.48cm。
红绿色盲:不能区别红绿色,能区别蓝和黄色。
红绿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能区别红绿色;视角小 或颜色不饱和时,不能区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听觉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得到美育熏陶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教案
第四单元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特点和规律;2、掌握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特点和规律;3、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感觉、知觉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难点: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处理作业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讲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某一种感觉只能反映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即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所有属性。
感觉主要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痛觉等。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儿童的触觉主要分为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
1.口腔的触觉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
可以说,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2.手的触觉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成为了儿童通过触觉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
通过手的触觉,孩子可以感受物体形状、大小、重量、软硬等属性,同样的通过手的触觉,儿童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敏度的发展视敏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力。
有研究表明:1—2岁儿童的视力是0.5—0.6,3岁时的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可见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敏度是不断提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期,12岁以后疗效较差。
当然,在学前期,我们也要注意儿童视力的保护。
如为幼儿提供画质清晰的图画书;注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醒他们不要躺着或趴着看书、不在走路或坐车的时候看书;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采光环境,读书或学习时的光线不要太亮或太暗;定期带孩子去检查视力;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A、鱼肝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第一,知觉到物体的位置---- 主要是视觉
伸手能 抓到东 西
第二,知觉到手的位置---- 主要是动觉 第三,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嗅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力特别好。
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 生了感觉的现象。
如,闻到菜香,觉得味道更好 白色的冰箱,觉得制冷效果更好
2、联觉冷色与暖色3、来自觉的融合二、知觉的特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总是有选择地 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 觉得格外清晰。
(3)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2.社会知觉 3.错觉 4.幻觉
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 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上下 前后方位 岁开 3岁辨别________,4岁开始辨别_________,5
自身为中心 始能以_______________ 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 虽然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 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感困难。
首页 (二)做有关的知识准备
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知识贫乏 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精细的观察。因此,要使学生从良好的观察中 培养观察力,就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为观察做好知识准备。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训练
合理的观察方法或程序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 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 再现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体获得全面、深入、正确的 认识。
首页
内部感觉
⒈机体觉(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 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⒉平衡觉(静觉) ⒊运动觉(本体感觉)
继续
平衡感觉
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 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 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几种主要的感觉
视觉 听觉 肤觉 味觉与嗅觉 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花 瓶 与 人 像
双视图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
区分出来。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
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
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 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 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统一的 整体。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 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 比现象。如,闻了臭的再闻香的;吃了苦的再吃 甜的;如摸过冷的再摸热的;
对比同时
同时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视觉的对此
首页
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 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如,盲人听
(四)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要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就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得详细记录下来 (或作笔记和日记),并且对这些片断的、日积月累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理清脉络,了解到事物的关系,找出前因后果,写出总结或报告。这样有 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首页
(五)要启发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中,受 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 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 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 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 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 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 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 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
首页 Bexton,Heron,Scott(1954)的感觉剥夺的实验
返回
感觉剥夺实验
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距离。
视 崖 实 验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 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
立 体 视 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 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 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 幼儿晚期,又开始能辨“前天”、“大后天”等;并 能学会看钟表等;
首页
二、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概述
(一)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 的整体反映。
首页
首页
(二)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 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作业
1.名词解释 感觉 、知觉、视敏度、 听觉感受性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新生儿和1岁前的儿 童,口腔是主要的触觉器官,之后,手成为主要 的触觉器官。
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 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运动觉
时间知觉
作业
名词解释 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 形状知觉 时间知觉
3.错觉(illusion)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 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 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 觉。
错
觉
首页
错
觉
返回
四、错觉
1、错觉现象 2、错觉理论
图形错觉
30:33:37
首页
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 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 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 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 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继续
首页
大 小 恒 常 性
返回
首页
形状恒常性
返回
首页
颜色恒常性
返回
首页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心
理
学
感觉到底是什么?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的作用?
←
一、感知觉概述
眼 形状、颜色 舌 鼻
苹 果
味道
气味 软硬、温度
感 觉
皮肤
分析与综合
知觉
从整体上反 映这是个苹 果。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
第二节
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1、感觉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降低或提高, 这种现象叫适应。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 闻其臭 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都看不见,随时间 的延长,原来看不见的慢慢看见了。这是感受性提高的 过程。 对光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开始觉得光特别强,照得 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很快就觉得光线不那么刺眼了。 这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视觉
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 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 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 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判断:年龄越小,视力越好。 错 调查:4-7岁的幼儿 看出这个圆的缺口所 需的平均距离
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 色力。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二)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 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 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 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知觉的整体性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一
继续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二
继续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三
返回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 标志出来。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 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首页
盯着灯泡看30秒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 把你的目光移到任何白色的区域,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返回
听觉
听
觉
适宜刺激-----2—20000赫兹可听声谱 听觉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 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