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干预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干预研究【摘要】本研究随机抽取某高校80名大学生组成实验组,由资深团体辅导老师组织实施生涯发展辅导。

采用加藤厚编制的《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测后测,观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变化。

通过分析辅导过程中的档案资料对生涯发展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并提出促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系统性辅导建议。

【关键词】生涯发展辅导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中心主题。

如果青年大学生成功地解决了危机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自我整和获得了同一感,就说明个体形成了“自我同一性”,反之就可能进入同一性发展的另一极端――“同一性扩散”,就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

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

在目前社会升学气氛浓厚、学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多元社会背景下,国内大学前教育中生涯规划相关内容的缺失,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投身在专业学习中,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普遍缺乏规划和目标,处在迷失方向和未定向的状态,不但使他们生涯发展迟滞,甚至导致他们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出现焦虑心理、目标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等日益普遍严重的现象。

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健康成长。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课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探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实践途径的任务就显得更加急迫。

一、干预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某高校80名大学生组成实验组,由资深团体辅导老师组织实施生涯发展辅导。

辅导历时两个月,每周进行一次,每次3小时,共8次,总计24小时;分引发生涯察觉、自我探索、环境世界探索、生涯抉择及规划四个阶段进行。

在实施生涯发展辅导之前采用《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对被试进行第一次测试,现场填答,现场回收问卷。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

第16卷第4期Vol.16 No.4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Zhuhai City Polytechnic college2010年12月Dec.2010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王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 400067)[摘要] 自我同一性,也称自我统合,是青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任务。

当代大学生因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周遭环境变迁,自我认同越发困难,易产生一些诸如焦虑、失落、无所适从、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

这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素质的适应、发展与自组织功能上存在的不足。

因此,作为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可塑性入手,引发教育心理研究者的长期关注与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理论基础;相关研究自我同一性 (ego-identity)的概念源自埃里克森(Erik.H.Erikson)的同一性渐成说。

他提到,个体一生中要经历8个自我发展的关键性和转折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需要、任务与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并且呈前后继承和开拓创新的上升态势,即“心理•社会的危机”。

其中,“固定于青年期末的同一性,对之前从婴儿期以来的过去所有单个同一性都起了概括的作用,并将之改造成一个独特而连贯性的整体。

”[1]这说明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在个体人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研究与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年们顺利地完成发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

一、理论基础(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即是自我认知的原则导向,自我情绪情感体验的信念化,自我调节的监控化和自我评价的固着化”。

这即是说,自我同一性不仅是一种自我体验,也包含了自我认识与自我调节的成分;是个体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

这种一致,首先来自时空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身作为同一实体的存在感和意识”[2]。

其次它也意味着本文为重庆教育学院2009年院级科研课题项目成果。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是由吉林大学郭金山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引修订的加拿大 Guelph 大学 Gerald R.Adams 教授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 (EOM-ELS-2) ,该量表采用 6 点量表计分, 1 代表非常赞同, 6 代表非常不赞同。

量表共计 64 道题目,包含 8 个内容领域,其中 4 个意识形态领域为政治观点、宗教信仰、职业和人生观; 4 个人际关系领域为友谊、交往、性别角色和娱乐活动。

因此,该量表有 4 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ACH) 、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MOR) 、排他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FOR) 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DIF) 。

每一个分量表又有两个子量表,共同构成了 8 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 (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人际关系领域上的成就型 (INACH) 、延缓型(INMOR) 、排他型(INFOR) 和弥散型 (IN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每一子量表各 8 道题目。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维度与项目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 (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 (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IDDIF弥散性我还没有确定我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我想待机遇而定。

我对信仰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觉得不用去探讨。

我并不关心自己要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能吸引我。

对信仰方面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多,也不为此而烦恼。

我没有真正地考虑过政治问题,它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

对于我适合什么工作,没做太多考虑,想随遇而安。

我觉得自己没有形成特定的人生观,我只想过得快乐些。

我对政治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立场。

IDFOR排他性我本可以考虑许多不同的工作,但自从父母表示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就听从了。

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作者:臧晓莉崔乐悠许珊珊张越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年第07期[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现状,探讨自我同一性、学业情绪及学习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和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对391名本科生进行施测。

结果:①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焦虑。

②女生学习控制感和学习总结得分显著高于男生(r= -2.36,-2.29,P[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学业情绪;学习自主性;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88-04近几十年以来,自主学习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焦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关于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1]。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即为其中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大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一个表现。

与中小学阶段相比,大学的环境比较宽容,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但是教师授课速度快,学习内容变得多而深,需要学生课下多思考多讨论,因此,自主学习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它是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同一性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是指青年人在自我意识觉醒并出现分化并经过自我审视后,对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地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认同和接纳自己,从而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始终持有良好的延续感,自我的理想和现实生活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沟通模式问卷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沟通模式问卷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沟通模式问卷基本信息1. 姓名(可填写网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年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年级(例如22级,21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联系方式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说明:仔细阅读下面每一句话,注意要对整句话而不是句子的某一部分做出判断。

选项1至6颗星表示句子的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情况,1颗星表示非常不符合,6颗星表示非常符合。

5. 我还没有决定自己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工作就先做什么,等有了更好的再说。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6. 在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方面(即男女应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权利义务等),我与父母的看法一致,他们赞成的我也赞成。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7. 世上人有很多种,我仍在努力寻找那些适合做我朋友的人。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8. 有时我会在别人的邀请下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但很少主动尝试。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9. 我还没有真正考虑过“约会方式”问题,我也没有好好想过我是否该谈恋爱。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10. 在职业选择方面,我一直在试图评价我的个人能力如何,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11. 对于信仰问题我没做多少思考,我也不会因此而烦恼。

[单选题] *○非常不符○2○3○4○5○非常符合合12. 家庭中划分夫妻双方责任的方式有许多种,我正试图确定哪一种方式最适合我。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0 年 广 东 省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课 题 (2010ZY007 );
暨南大学 2009 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 通讯作者 : 曾庆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第 19 卷
第 4期
· · 547
1.2.2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有 90 道题目 ,
2
2.1
[8]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 。 结果见表 1 。
2.2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适应状况分析 对不同性别 、 是否独生子女 、 内招与外招新生的
自我同一性及适应状况进行比较 , 结果见表 2 。
表1 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 %& ’( )*+, 注 :* 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 ,**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 , 下同 。
【基 金 项 目 】
1
1.1
对象与方法
被试 广 州 某 大 学 2010 级 新 生 3325 人 , 有 效 被 试
3206 人 。 其中男生 1565 人 , 占总人数 48.8% , 女生 1642 人 , 占 51.2% ; 独生子女 1161 人 , 占总人数 36.2% , 非独生 子女 2045 人 , 占总 人数 63.8% ; 内招 生 ( 中 国 大 陆 内 地 学 生 )2456 人 , 占 总 人 数 76.6% ,
#! # ! ##
"" "" "" "" "" !# "" #""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

“自我同一性”资料文集目录一、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二、高中生羞怯、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对其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及团体干预研究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五、大学生人际压力与抑郁、自我同一性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六、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在青少年时期,个体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转折,其中最核心的便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时期的核心任务。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个人目标的探索和确认。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价值的质疑以及对个人目标的模糊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犹豫不决,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角色混乱的冲突。

随着他们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他们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如学生、朋友、恋人、子女等。

这些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困扰。

例如,他们可能需要在学业、兴趣和家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这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自我同一性发展中的困惑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青少年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促进社会支持:青少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成员应该与他们保持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一、引言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家庭、职业等方面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认知。

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和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概念,本文将介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是一种通过5个维度,20个条目,来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测量的工具。

这五个维度是:知识同一性、时间同一性、个人探索、社会认可和个人概念。

1.知识同一性:指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职业选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时间同一性:指大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时间上的认知和规划。

3.个人探索:指大学生对自身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和探索。

4.社会认可:指大学生对社会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5.个人概念:指大学生对自己个人特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每个条目都采用李克特量表的五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5分。

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该条目所测量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

三、使用方法使用该量表时,首先需要将被试的基本情况记录下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

然后,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条目进行评分。

最后,根据被试的得分,计算出他们在每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总分。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被试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四、结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成功地发展出自己的人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份,在众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平衡自我价值和外部期待的关系。

而大学生处于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正在构建自我同一性,此时进行自我同一性的测量与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构建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更好地构建自我同一性,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国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述评

国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述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国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述评董刚【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危机【摘要】大学生处于“同一危机期”,有必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中国后,至今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而国内研究者们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社会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同一性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

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的过程,但却容易在青年期出现危机。

青年期的自我觉醒和各种本能冲动的高涨助长了青年同一性危机;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促使青年要急切地认识自己,使青年处于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极度的自我关注中。

在这种探索和关注中,他人的评价无疑成为一面重要的镜子。

承担了社会义务压力的青年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临着主我和客我间的冲突和抉择。

因此,青年期也是“同一危机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日益成形,面对各种变化与多重选择,容易产生迷惘以及对生活角色的不确定,对之前经历的各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表示怀疑。

因此,了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是很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在国内心理学中有3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

由此可见,自我同一性作为从西方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郭金山2004年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间维度中,个体主观的自我一致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第二,从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个体的人格发展,认为自我与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个体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清楚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指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和整合;第四,是指个体心目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我的同一。

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

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

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李亚真Ξ1 叶一舵2 潘贤权3(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350007)(3福建省教育工委宣传部,福州,350003)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受到极大关注,但辅导成效甚微,缺少实证研究、缺乏针对性是其深入拓展的障碍。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生涯成熟度量表》,测查大学生生涯成熟特点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受性别、年级、父母期望、兼职经验等因素影响;不同自我同一性地位大学生的生涯成熟状况存在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 生涯成熟 自我同一性 生涯辅导1 问题提出“生涯”应统摄工作、家庭、爱情、休闲、健康等层面,可视为个人整体谋生活动和生活型态综合体,亦即人生发展的整体历程[1]。

Dysinger (1950)首先引用职业成熟(vocational ma 2turity )强调成熟的连续性历程,而后G inzberg 、Super 、Crites 也相继提出并不断发展各自的“职业成熟”概念[9]。

Crites (1965)建议以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 )代替职业成熟[10]。

生涯成熟是基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职业选择而引入的“成熟”概念,用以衡量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用来说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速度。

生涯成熟度可代表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准备度,成熟度愈高,也会有越好的准备状态来作明智、适当的职业选择[5]。

西方、我国台湾等地区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生涯不确定现象普遍而严重,大部分缺乏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甚至对未来职业选择感到陌生和困难[4,14]。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人、家庭、学校和环境背景变量对青少年生涯发展的影响,也探讨了诸如自我概念、自我效能、人际关系、人格等心理变量的影响[6,12]。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

最简单地说,它是个体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问题的回答,一种不再徨惑迷失的感受[13]。

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

摘要 :采 用 新编 制 的 自 我监 控 量 表和 自 我 同 一 性 量 表 (AIQ-IV)对 大 学 生 自 我 监 控 与 自 我 同 一 性 的 关 系 进 行 探 讨 。调 查
对象 为 346 名 大 学本 科 生 。结果 发 现 :(1)高 自我 监 控 与个 人 身 份 倾向 和 关 系身 份 倾 向 呈显 著 正 相 关 ,他 人 导 向与 关 系 身 份 倾
自我监控理论及其量表出现以后, 相关的研究 很多。 但之后有不少研究发现 Snyder 的自我监控构 念及其量表存在缺陷。肖崇好指出:Snyder 对自我监 控的定义不妥, 且其自我监控量表也存在结构效度 不高的问题[2]。 他根据个体自我呈现的动机以及自 我呈现过程中是否对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进行权 衡,把自我监控分为三种类型:自我导向、他人导向 和高自我监控[3]。 自我导向监控者只注重自我和谐, 他人导向监控者只注重人际和谐, 而高自我监控者
163
(二)研究工具
1.自我监控量表 采用肖崇好新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 该量表包 含 3 个子量表:他人导向分量表、自我导向分量表和 高自我监控分量表,其信度与测量内容分别为:他人 导向,cronbachα=0.83, 测量一个人行为随情境变化 的程度;自我导向,cronbachα=0.81,测量一个人行为 反映自己内在状态和态度的程度; 高自我监控, cronbachα=0.71,测量一个人行为兼顾自我和谐与人 际和谐的程度。 量表共 24 个项目,其中他人导向分 量表 10 个项目,自我导向分量表 7 个,高自我监控 分量表 7 个;每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 合”,均为 6 点记分,分值越高代表具有该维度的特 征越强[5]。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 结构效度,同时较好地解决了 Snyder 自我监控量表 存 在 的 构 想 效 度 低 的 问 题 [2]。 2.自我同一性量表 采用 Cheek & Tropp 最新 修 订 编 制 的 自 我 同 一 性 量 表 (第 四 版 )(The Aspect of Identity Questionnaire, AIQ-IV)。 该量表包含 4 个分量表,其测量内

自我同一性量表

自我同一性量表

同学:你好!为更好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动态,特进行此调查,恳请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

1回答无对错和好坏,务必诚实作答;
2在符合自己情况的句子后的相应数字上划∨
3答案仅作科研之用,严格保密,不写姓名;
性别(男\女);专业性质(文\理);年级(大二大三大四);家庭(城市\农村).
非常不符合是1,比较不符合是2,有点不符合是3,有点符合是4,比较符合是5,非常符合是6
A 我正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1 2 3 4 5
B 我没有特别热衷的事情 1 2 3 4 5
C 我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的希望与追求 1 2 3 4 5
D 我没有/想干什么的确切想法 1 2 3 4 5
E 我至今没有自主地对有关自己的事做出过重大决断 1 2 3 4 5
F 我曾认真深思过!考虑过自己是怎样的人,该做些什么 1 2 3 4 5
G 对于按父母或周围的人所期待的方式做事,我不曾感到有什
1 2 3 4 5
么疑问
H 我以前曾对自己持有的人生观失去过自信"" 1 2 3 4 5
I 我正在努力探求我所能投身的事情"" 1 2 3 4 5 J 我能适应环境,并可以随机应变 1 2 3 4 5 K 可能的选择并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 1 2 3 4 5 L 我不认为自己这一生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1 2 3 4 5。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徐红红1,洪炜1,2,梁宝勇2(1.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100191;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摘要】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点的相关及性别差异。

方法:使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及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对203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成就型同一性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呈显著正相关(r =0.20~0.41),与忧虑性呈显著负相关(r =-0.38);弥散型同一性与人格特征的显著相关方向与前者正好相反(r =0.18~0.38);排斥型同一性与恃强性、敢为性呈显著负相关(r =-0.17~-0.21);延缓型同一性与怀疑性呈显著正相关(r =0.19)。

男生的成就型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 =2.65,P =0.009),弥散型同一性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 =-2.17,P =0.031)。

结论:同一性状态、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与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人格;性别;相关研究;大学新生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9)03-0263-03Gender Differences of Self-identit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ersonality Among FreshmenXU Hong-hong ,HONG Wei ,LIANG Bao-yong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Humanities Institute ,Beijing 10019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fthese two variables.Methods:203college freshmen were asked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s of self-identity and Cattell ’s 16Personality Factor.Results:The achievement status of self-identity had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motional sta -bility,dominance,liveliness,rule-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boldness (r =0.20~0.41),and had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pprehension (r =-0.38);The directional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usion status and personality was just the opposite (r =0.18~0.38).The foreclosure status of self-identity had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dominance and social boldness (r =-0.17~-0.21);The moratorium status of self-identity had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vigilance (r =0.19).Male stu -dents,compared with female,were higher in achievement status(t =2.65,P =0.009),and lower in diffusion status(t =-2.17,P =0.031).Conclusion:There are obvious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identity and personality;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i -dentity statuses and in personality characters are consistent.【Key words 】Self-identity ;Personality ;Gender ;Correlations ;Freshmen【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5JJDXLX164)通讯作者:洪炜Erikson 认为青少年时期的首要的心理社会任务就是同一性的获得,如果任务不能完成,可能会出现同一性混乱的危机。

大学生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

大学生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青少年研究·大学生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刘立新夏兢(北京工商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法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摘要】大学生心理需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对于他们完成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危机、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应注重需求内涵的全面性,对心理需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相关性做实验研究,并与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紧密结合,从已有的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全员成长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需求自我同一性心理援助收稿日期:2012-12-05作者简介:刘立新,北京工商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夏兢,北京工商大学法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活动,多数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并对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这些研究往往将大学生遇到的发展性问题看作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矫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上,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层面则研究得较少。

今后研究的重心应该从障碍应对性教育转向发展成长性教育,从危机干预型转变为成长发展模式,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使个体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一、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阶段性分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理论,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人们最终是趋于自我同一性的实现,将主观的我(I )与客观的我(Me )相统一,也就是自我在统合、矛盾和冲突中逐步统一、成熟的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页表。

Marcia 以探索和承诺为变量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操作定义,并以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方法来研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

大学生学业拖延_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关系研究_华洪波

大学生学业拖延_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关系研究_华洪波

2012年11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Nov.2012第29卷第1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11大学生学业拖延、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关系研究华洪波,王冬冬,王茂林,张利兵,鲍红梅(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摘要:采用学生学业拖延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问卷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状况、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学业拖延状况、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关系。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拖延;且均有非常强的减少拖延的意愿;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中学业拖延程度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时间分裂、自我意识过强、精力涣散、定向迷失四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学业拖延和自我同一性各个维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自我同一性;关系收稿日期:2012-09-02中图分类号:D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1-0085-04基金项目: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YC201119)作者简介:华洪波(1973-),男,江苏兴化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化学图论、数学教学论。

学业拖延是指在学习情境中的拖延,即有执行学习任务的意愿,但是没有与意向相符合的行为表现。

大学生学业拖延状况普遍存在:Ellis 等研究表明80%-95%的大学生有过学业拖延行为;庞维国等研究显示我国39.7%大学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1-2];陈保华的研究认为有25%的大学生承受着学业拖延带来的各种困扰。

学业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都有明显的消极影响[3]。

自我同一性,是由新精神分析学家E.H.Erikson 提出的一个与自我、人格和人的发展密切联系的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1)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之中的连续感和一致性;(2)带有动力性特征的自我整合状态;(3)个人与其所属文化的同一性[4]。

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实验研究

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实验研究

4 一 2
王京京 团体咨询对 改善 大学生 自我 同一性状态的实验研 究
从表 3 可看 出,对照组前后测在 自我同一性 的各个 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层面 ,团体咨询前 弥散型的被试由 4 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可以说 明, 由于没有进行团体咨询 ,
个增 加 到 6个 , 延缓 型 的 由 4个 增 加 到 5个 , 早 闭 由 4 而
为期 2 个月的团体辅导, 每周 1 共 8 每次 2 次, 次, 小时左
右 。训练计 划在 参照 大量 国 内外 团体 治疗 实践基 础上 制 订 , 照组不 做干预 。最后 一次 团体辅 导后将两 组被试 以 对
论 是理论 研 究指 出 , 现 实 状况 测 查都 提 出了要 重视 还是 心 理健康 教育课 或学校 的心理 咨询服 务机 构 ,为 学生提

千 J、 专 言 J、 J 一 哈尔滨 102 ) 5 08
( 哈尔滨商 业大学 【 摘
财政 与公共管理学 院 , 黑龙江
要】 采用准 实验前后测 实验设计得 出显示 : 大学生在 自 我同一性状 态的人 数不存在显著差异 , 在人 际领域人数 但
存在显著差异; 某些维度 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对照分析 , 在 在总的 自我 同一性层 面上 , 实验组后测在延缓、 成就雏度得 分存在显著差异。在第二层面 , 对于意识形 态领域 , 实验组前后测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 ; 对于人 际领域 , 实验组后
测在延缓、 成就维度的存在 显著差异。结果证 明: 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 高效、 节省的方法, 同时
团体咨询是 改善大学生的 自我同一性 的唯一有效途径。 【 关键 词】 大学生 ; 自我 同一性 ; 团体咨询 【 中图分类号】 F 3 80 [ 献标 识码】 B 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是由吉林大学郭金山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引修订的加拿大Guelph 大学 Gerald R.Adams 教授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LS-2) ,该量表采用 6 点量表计分, 1 代表非常赞同, 6 代表非常不赞同。

量表共计 64 道题目,包含 8 个内容领域,其中 4 个意识形态领域为政治观点、宗教信仰、职业和人生观; 4 个人际关系领域为友谊、交往、性别角色和娱乐活动。

因此,该量表有 4 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ACH) 、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MOR) 、排他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FOR) 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DIF) 。

每一个分量表又有两个子量表,共同构成了 8 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 (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 (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人际关系领域上的成就型 (INACH) 、延缓型(INMOR) 、排他型 (INFOR) 和弥散型 (IN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每一子量表各 8 道题目。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维度与项目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 (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 (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IDDIF弥散性我还没有确定我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我想待机遇而定。

我对信仰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觉得不用去探讨。

我并不关心自己要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能吸引我。

对信仰方面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多,也不为此而烦恼。

我没有真正地考虑过政治问题,它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

对于我适合什么工作,没做太多考虑,想随遇而安。

我觉得自己没有形成特定的人生观,我只想过得快乐些。

我对政治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立场。

IDFOR排他性我本可以考虑许多不同的工作,但自从父母表示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就听从了。

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特点探讨

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特点探讨

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特点探讨作者:崔朝振概要:通过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被试在四种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的分析中,体育和非体育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在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的分析中,体育专业领域与非体育专业领域的差异同样显著;而在自我同一性早闭和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分量表上,体育专业领域被试和非体育专业领域被试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被试都只占极少数;多数被试处在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状态;无论是男生被试还是女生被试,在四种同一性状态上的人数分布的百分比从高到低都依次为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

Adams等人(1989)研究发现,处于由低到高转变状态的被试可归属于较低的同一性状态,例如,延缓—获得状态可归为延缓状态;未分化的延缓状态和纯粹的延缓状态的被试在各方面的表现非常类似,都可归为延缓状态。

因此,研究者一般将被试归为四种同一性状态之一。

但是,Jones等人(1994)认为Bennion & Adams(1986)的划分标准M-SD导致一半的被试处于未分化状态,为使被试分布更均匀一些,应将划分点定为M-(SD/2)。

M-SD 与M-(SD/2)都可作为划分大学生所处的同一性状态的划分标准,研究者可自行选定。

1.1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大一被试中,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人数最多,所在占比例为41.7%,其次是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被试,占大一被试总人数的33.3%,然后随所占比例的减小依次为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

大二被试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同样是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被试,占到大二被试人数的45.0%,然后随所占比例的减小依次为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扩散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

大三被试中,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被试占到大三总被试人数的45.0%,处在同一性扩散状态的被试占26.7%,处在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被试占25.0%,处在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被试占 3.3%。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摘要: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内在关联。

在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阈中,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自我同一性理论可以给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启示: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的内在关联(一)两者的演变过程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理论及青少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艾里克森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

他据此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矛盾或问题,均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

这里的“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转折点,成长中的契机。

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以前各阶段危机的解决程度,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每一阶段的特定问题并完成心理社会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与防止同一性混乱。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心经历着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他们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对自身形象重新进行认同。

同时也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之中,体验着各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

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如果能运用积累起来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进行仔细思考,并做出种种尝试性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性,能较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

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混乱)或同一性的消极发展。

20世纪70年代,马西娅(Marcia)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可操作性,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

Ego Identity Status, Identity Style and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作者: 王树青[1];张文新[2];张玲玲[2]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页码: 59-65页
主题词: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状态;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5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中,延缓状态占67.5%,其余三种同一性状态各占10%左右;大学生在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与其他同一性状态相比,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在信息风格上得分最高,早闭状态的大学生在规范风格上得分最高,扩散状态的大学生在扩散风格上得分最高;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和问题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三种同一性风格为中介间接影响同一性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
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是由吉林大学郭金山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引修订
的加拿大 Guelph 大学 Gerald R.Adams 教授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
的标准化量表 (EOM-ELS-2) ,该量表采用 6 点量表计分, 1 代表非常赞同,
6 代表非常不赞同。

量表共计 64 道题目,包含 8 个内容领域,其中 4 个意
识形态领域为政治观点、宗教信仰、职业和人生观; 4 个人际关系领域为友谊、交往、性别角色和娱乐活动。

因此,该量表有 4 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ACH) 、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MOR) 、排他型同一性状态量表(FOR) 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 (DIF) 。

每一个分量表又有两个子量表,共同构成了 8 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 (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人际关系领
域上的成就型 (INACH) 、延缓型(INMOR) 、排他型 (INFOR) 和弥散型 (IN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每一子量表各 8 道题目。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维度与项目
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 (IDACH) 、延缓型 (IDMOR) 、排他型 (IDFOR) 和弥散型 (IDDIF) 同一性状态量表
IDDIF弥散性
我还没有确定我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我想待机遇而定。

我对信仰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觉得不用去探讨。

我并不关心自己要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能吸引我。

对信仰方面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多,也不为此而烦恼。

我没有真正地考虑过政治问题,它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

对于我适合什么工作,没做太多考虑,想随遇而安。

我觉得自己没有形成特定的人生观,我只想过得快乐
些。

我对政治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立场。

IDFOR排他性
我本可以考虑许多不同的工作,但自从父母表示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就听从了。

谈到选举等政治方面的问题时,我喜欢随大流。

我对生活方式的看法源于父母的教导,对此,我并不怀疑。

我父母为我确定了我应该从事的职业,现在我正按他们的计划行事。

父母对生活的观点对我非常合适,不需考虑别的观点
了。

我与我的家庭有同样的信仰,我没有真正地问过为什么。

父母的信仰也就是我的信仰,对此我并不怀疑。

我的家人有他们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信念,我接受他们的观点。

IDMOR延缓性
我仍在尝试确定我有什么样的能力以及我将适合什么工作。

我正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还未找到。

我正在探询信仰对我意味着什么,但仍感不解。

有许多不同的政党和政治观点,我正在考虑追随那一个(种)。

目前,信仰问题正在困扰我,我正在探索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我发现自己正在不断地探索以确定合适的人生观。

我感到自己还没有明确的政治信念,但我正试图确定自己的政治信
念。

虽然我还没有确定从事什么职业,但我正在探索从事各种职业可能
性。

IDACH成就型
政治变化很快,感到很难把握,但我认为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信念是必要的。

我已反复考虑过自己的信仰,并知道我信仰什么。

经过深思熟虑,对于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我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观念。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现在我已确定了我想从事的职
业。

我深入地思考过我的政治信念,意识到我所拥有的政治信念并非都与父母的一致。

对于信仰,我已经历了一段认真的探询,现在可以说我知道我的信仰是什么了。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和选择,现在我已确定了我的职业发展方
向。

经过反复思考,我对什么是合适的生活方式已有明确的想法。

人际关系领域上的成就型 (INACH) 、延缓型(INMOR) 、排他型 (INFOR) 和弥散型 (INDIF)
弥散型 (INDIF)
在被邀请时,我才参加娱乐活动,但我很少主动尝试或参
与。

我没有真正考虑过交往方式,我不太关心交往与
否。

我没有考虑过婚姻中的男女角色的问题,它似乎与我无
关。

我不太考虑交往问题,只想顺其自
然。

我没有任何真正的知己,并认为不必刻意寻
求。

有时我参加业余活动,但我认为不必寻求一个经常从事的特定活动。

我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我只是喜欢若即若
离。

关于男女角色的主张很多,对此我没有考虑太
多。

排他型 (INFOR)
对男女角色的看法,我与父母的观念一致。

在交友方面,我父母知道什么更适合
我。

我对男女角色的看法源于我的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我想不需进一步的探询了。

我选择我父母会赞同的人做朋
友。

我一般从事我父母喜欢的娱乐活动,不太尝试别的活动。

我一般是与父母期望交往的那类人一起活
动。

我的业余爱好都源自于我的父母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尝试过别
的。

我一般与那些我父母认可和赞同的人一起交往。

延缓型(INMOR)
我仍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人中寻求以发现适合于我的朋友。

划分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有许多,我正在思考和确认哪一种方式将适合我。

我正在尝试和体验许多业余活动以确定一个我真正想从事的活动。

我正在尝试不同类型的交往关系以确定最合适于我的是什么。

我对丈夫和妻子所扮演的角色有所考虑,并正在试图形成自己明确的想法。

虽然我在交友方面的标准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我仍在探
寻。

我一直在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希望一段时间之后能发现一些真正喜爱的活动。

我仍在考虑什么样的朋友更适合我以及友谊对我的意义。

成就型 (INACH)
选择朋友的标准有很多,我确立以价值观念的相同为选择亲密朋友的标准。

根据过去的经验,现在我已确定了我想要的交往关系。

我已选择了一些经常从事的娱乐活动并且满意于那些选
择。

我花了很多时间考虑婚姻中男女角色的问题,并确定了适合我的是什么。

通过与不同类型人交往,我已形成了明确的交友观
念。

在尝试后,我发现了一些我真正喜欢独自从事或与朋友一起从事的活动。

我对婚姻中男女双方应有的权利与义务有所考虑,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已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并且确立了自己的交往规则和交往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