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23《古诗二首—示儿》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

教学分析

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设计特色:

自主体悟想象创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

师:看老师写个名字(板书:陆游)你对他了解多少?

生1: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作九千三百首之多.

生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

生3: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他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人?

(媒体播放诗人晚年画面)让我们再来看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陆游?

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在临终前作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板书:示儿)这也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

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

生:叫遗书

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

生:写财产的分配等……

师;那陆游写了什么?

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

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情

1.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要求从题目开始,一行一行往下读,同时思师:这次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问:你怎么读懂的?(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

你很会学以致用,看注释的确是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看屏幕上的全诗,一起疏通诗意)

2.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3.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6.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三、设置情境,深情读诗

1.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时常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2)仞:古时八尺为仞。岳:高大的山。

3)遗民:沦陷区的人民;

4)胡尘:胡人骑马时扬起的灰尘,比喻金兵占领的领土

2.师: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

(播放影象资料)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

师:哪里让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读读;还有吗?

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们的大人也没有吃的好给。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妇女的身上,随即穿来凄凉的哭声……

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师:真是血淋淋的场面啊。你是从哪句诗浮现这样的画面?读读

师: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

生A:一年

生B:两年,十年?

师: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悲伤

师:看到百姓受到这样的折磨,陆游还仅仅是悲伤吗?

生:悲痛

师:是啊,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师过渡: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邸:客栈、旅店。

3)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2.师:这时的陆游是悲哀吗?是悲痛吗?是什么了?

生:高兴

师引导: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