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讲稿:何传启: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冯飞
主讲人简介: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非常荣幸,到北大马列主义学院和大家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今天上午我讲课的题目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想围绕着这个方向我具体讲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第二个是战略性与新型产业的发展。虽然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老话题,也是推进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环节,“十二五”规划的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后一个题目中央及各地都非常关注。我想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我不想讲很具体、很抽象的概念,我给大家从实证的角度多讲一些实际的情况。
中国经济从2002年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我们关键要把握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以来整个结构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而且要看这些特点是不是带有持续性,会不会延续到“十二五”时期。如果把握这个特点,我想突出的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02年以来出现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新特点。大家知道工业化进程我们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开始,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后工业阶段,那么对应不同的阶段主导部门不一样,主导产业不一样,对应不同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也不太一样。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处在一个中后期阶段,怎么来判断呢?很多国际上的经济学家研究了很多理论,我今天不讲,但我这里面只讲一个大家容易理解的概念,叫做霍夫曼比率,简单的理解,轻重工业之比就是霍夫曼比率,它原有的定义叫做生活资料部门产出比上生产资料部门产出,我简单的用轻重工业之比来定义,如果该比例小于1,就意味着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这个比率越小,中期阶段甚至中后期阶段的特征越明显。大家看到我们轻重工业之比是从92年开始小于1的,重工业大于轻工业,02年重工业进一步加速发展,霍夫曼比率进一步下降,工业化中期的特点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判断中国工业化于92年进入中期,02年进入中后期。当然当时我们作出该判断之后也引起了学者的争论,一些人说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如此之快,中国的资源环境能否承载,会不会引起地方政府对重工业投资热情的高涨进而盲目发展,但我想我们不做价值上的判断,而仅仅就大国经济体的规律来研究一些内在的规律问题。大国经济体的规律一般都沿着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个步骤,小国可以跨越中期、中后期,比如像新加坡,靠IT、靠岛上的炼油把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撑起来,马六甲海峡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对于
大国经济体很难实现跨越。
有些学者会问,这个霍夫曼比率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前都很低啊,当时为什么没有作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判断呢?其实其区别在于形成机制的不同,我国的工业化战略建国以后学的是斯大林模式,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我并不认为这个模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是错误的,因为从日本、韩国一些后期的工业化国家来看基本上都采用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策略,但一定时期后都会作出一些调整,我们学斯大林模式的错误就在于长期战略没有变,再结合上计划体制,出现了产业结构的畸形问题,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形成机制不一样,而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了一些方式,79年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总共有六条政策,实际我概括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发生了调整,叫做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把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把结构畸形的问题纠正过来,所以由此它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大国经济体规律上具有趋同性,这是一个重要特点。02年以来我国重工业的增速明显加快,亚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速掉下来主要是重工业掉了下来,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高增长产业的交替出现问题,实际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期有交替出现的高增长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结构的变化,进而实现了总量的扩展,我更加看重的是内在的结构变化,我们会发现把前五个工业领域中最重要的行业拿出来,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高增长产业。比如在80年代我们高增长的五大行业中包括纺织制品制造烟草加工,这样一些产业对应的消费结构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90年代不同了,向用的方向转,近一段时间又发生了变化,07年排名第一位的钢铁,五亿吨的钢铁一半用于住的需求,用于城市化建设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发现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高增长产业的形成。我们又把高增长产业进一步分为带头性产业和关联带动产业进而形成高增长产业群,带头性产业的出现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呢?一个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很容易理解,从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级,还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年近1%,一千多万农村转变身份成为城镇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宏大的现象,再有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外需特征使我们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07年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占GDP5%,60%的产品出口,典型的外需特征,这三大因素促使了带头性产业的出现,而这些带头性产业跟八十年代相比的特点是产业链条很长,我们就由此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关系分析其对其他行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比如汽车我们去年干到世界第一,1370万辆,增速46%,关键还是看汽车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二级行业有一百多类,汽车对其中的四十七个行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如对钢铁、石化、橡胶化工、甚至电子信息、纺织都有带动作用,汽车前年的数据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1.66,带动系数2.74,带动产业占GDP比重的4.5%,房地产链条更长,钢铁消费量中一半用于建筑业,房地产对建材工业也有拉动作用,比如水泥占到全球产量40%,我国一年新增建筑15到20亿平方米,全球最大,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农村统计不是很全,城市大概十亿多一些,房地产及其带动行业占GDP比重的11%,所以我们现在讲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讲房地产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因为热捧支柱导致我们房地产行业现在出现这么严重的泡沫,所以现在对房地产行业非常担心,在目前整个发展中结构变化总量的实现方面房地产很重要,那么由此可以看出高增长产业是消费结构、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变成中国经济内生的增长力量,这个阶段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除了大家感受到的中央已经开始抓的带来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外,我还要讲一个特点,就是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加大,我这个结论是在几年前总结出来的,不幸的是金融危机验证了这一结论,为什么会出现大波动呢?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投资带动投资,第二个原因是能源重化工业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