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建设性管理框架体系
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合规管理水平
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合规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法规和监管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合规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合规管理不仅仅是遵守法律法规,更是企业经营的基石,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加强并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任务。
一、建设合规管理框架1.明确合规目标和责任企业应当明确企业的合规目标,并将其纳入公司的战略规划中。
明确合规目标可以让全体员工知道企业的合规方向,使整个企业朝着统一的目标奋进。
公司应当设立合规部门或者专门的人员负责合规工作,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合规工作的有效推进。
2.建立合规政策和制度公司需要建立详细的合规政策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合规法规和规范。
这些政策和制度应当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为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3.加强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提升公司合规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公司应当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合规培训,使他们了解企业的合规政策和制度,提高他们的合规意识和能力。
只有员工具备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素养,企业的合规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1.建立风险识别机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了解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和排查,找出潜在的合规隐患和漏洞,为企业避免合规风险提供及时的参考。
2.加强合规监控企业应当加强对合规风险的监控,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合规监控体系。
通过制定合规检查和监督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合规情况,为合规管理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建立应对机制当合规风险发生时,企业应当建立应对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化解合规风险的影响。
这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危机应对能力,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理合规风险事件。
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1.强化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建设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
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一、理论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是确保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如行为科学理论、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
二、建立制度体系1. 制度框架设计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
制度框架包括规范、规章、条例等,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涵盖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
2. 制度制定与修订建立制度体系后,需要对各项制度进行制定与修订。
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确保制度与组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3. 制度宣贯与培训建立制度体系之后,需要进行制度宣贯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和遵守制度。
宣贯和培训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网上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三、执行机制1. 管理责任体系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责任体系。
这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职责明确以及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管理责任体系可以激励管理人员更好地执行制度,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监督检查机制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外部审计等方式进行独立监督,提高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3. 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是管理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
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员工遵守制度、积极履行职责,而惩罚机制则可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通过奖惩机制,可以增强员工对制度的认同和执行的自觉性。
四、优化管理制度1. 宏观视角管理制度的优化需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即从整个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出发。
优化管理制度需要与组织的发展需求相匹配,使制度能够更好地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以及建设框架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企业内控体系,健全和完善对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强化集团公司在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
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提高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和各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从我们对股份公司、****公司等单位内控体系建设调研的情况,以及 __ __对中央企业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看,目前的各项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融为一体,成为一套系统化的体系。
由此导致了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到位;下级单位对上级多头汇报、多头请示;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交叉,工作标准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集团公司整体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相适应,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系统化,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化体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内外企业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有助于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基本准则,有效规避风险。
(一)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是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目标的需要。
“十三五”期间,集团公司将以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供应为己任,突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客观上需要集团公司理顺内部管理流程,针对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采取积极稳妥可行的措施,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为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协调发展目标创造适合的环境和氛围。
(二)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是集团公司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依托。
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设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连续发展,订立本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二、管理体系建设目标1.确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2.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3.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4.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提高管理效率;5.推动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三、管理体系建设流程1.规划阶段–确定管理体系框架和目标;–订立管理体系建设计划;–分析评估现有管理体系的优势和不足;–订立改进措施和时间表。
2.组织阶段–成立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负责人;–订立管理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建立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制度。
3.设计阶段–订立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设计信息系统和工具支持;–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管理本领;–订立管理指标和考核体系。
4.实施阶段–推行新的管理流程和规范;–配置信息系统和工具支持;–监督执行,解决问题和障碍;–组织员工参加改进和创新。
5.连续改进阶段–定期评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析改进机会和风险;–不绝优化管理流程和规范;–鼓舞员工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四、管理体系建设职责和权限1.领导小组–负责订立管理体系建设方针和目标;–审核和批准管理规范和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2.管理体系建设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组织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改进。
3.相关部门和岗位–搭配管理体系建设负责人工作;–依据管理规范和流程开展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和反馈工作进展。
五、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1.组织架构和职责–设立各级管理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订立组织架构图,确保有效的管理体系。
2.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3.决策流程和风险掌控–设计决策流程,明确决策权限和程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
4.业绩考核和绩效管理–设定目标和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乐观工作。
四级体系建设框架
四级体系建设框架标题:探索四级体系建设框架:构建全面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导言:绩效管理是组织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绩效的管理和评估,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和员工的工作动力。
为了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四级体系建设框架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指导。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框架,并提供对其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的理解,以助于读者在组织中实施这一体系建设。
第一部分:四级体系建设框架简介1.1 什么是四级体系建设框架1.2 四级体系的核心要素和目标1.3 四级体系的优点和挑战第二部分:四级体系建设框架的关键要素2.1 第一级:绩效目标设定与计划2.1.1 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及原则2.1.2 目标计划和细分的方法2.1.3 目标的评估和反馈机制2.2 第二级:绩效评估与测量2.2.1 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制定2.2.2 数据收集和测量工具的使用2.2.3 绩效评估结果的分析和解读2.3 第三级:绩效反馈与发展2.3.1 绩效反馈的重要性和方式2.3.2 绩效反馈对员工发展的影响2.3.3 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4 第四级:绩效激励与奖励2.4.1 绩效激励的意义和作用2.4.2 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设计2.4.3 绩效奖励评估和调整第三部分:实施四级体系建设框架的方法和建议3.1 全员参与和共识的建立3.2 有效的培训和沟通机制3.3 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平台3.4 持续监控和改进总结和回顾:四级体系建设框架是一个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它可以确保绩效目标的设定与计划、绩效评估与测量、绩效反馈与发展以及绩效激励与奖励等方面的有效运作和优化。
在实施这一框架时,组织需要注意建立全员参与的氛围、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沟通机制、引入适当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平台,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
只有通过合理的建设和实施,组织才能够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对四级体系建设框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读,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该框架的核心概念、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班组建设管理体系框架
班组建设管理体系框架1. 范围1.1 总则1.1.1班组建设以“务实、有效”为原则,以创建同行业一流班组为目标,以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为重点,以“争先创优”、正向激励为手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断提升班组建设水平,为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打牢基础。
1.1.2班组建设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班组建设管理目标和指标b) 班组建设管理体系c) 班组管理指导性文件d) 班组管理作业文件文件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磁盘、光盘、移动硬盘或其他电子媒体或它们的组合。
1.2 应用1.2.1 本管理体系规定了班组建设的范围、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策划、职责及权限、内部沟通、资源管理以及班组考评等内容。
1.2.2 本管理体系适用范围为XXX部、XXX部各班组、XXX部汽车班、消防队、XXXXX部汽车班。
2. 管理体系管理目标和指标2.1.1管理目标的分解三年内实现班组管理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员工素质全面提高。
目标分解为:a)安全文明目标:完成公司下达各项指标,实现公司安全目标三级控制;b)同业对标目标:整体班组建设工作达到同行一流水平;c)管理有序目标:台帐管理信息化、制度管理完善化、工作管理程序化;d)管理创新目标:创建2-4个具有现代管理特色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模范班组;e)经济指标目标:完成公司及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
2.1.2管理指标的分解a) 总体指标包括公司指标、部门指标及班组指标三部分。
其中,公司指标主要从重大指标及培训指标两方面进行分解。
部门指标主要围绕公司指标以及部门、专业要求进行细化分解。
具体见4.1《公司指标及部门指标参考表》。
b) 总体目标确定后,班组目标主要由各班组在部门的指导下,依据班组各自承担的职责、专业特点、作业范围服务对象不同,细化提出各自的指标,将总体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
无法分解的公司、部门指标,作为班组共同努力的方向。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以及框架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方案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以及框架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方案一、引言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也是企业规范运作、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
公司制度体系的建设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规划和方案,以确保企业能够有序运作、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套公司制度体系的建设方案,并给出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
二、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1.制定目标:明确公司制度建设的目标和意义,包括强调规范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冲突并激发创新,构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
2.制度体系框架: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构建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框架,包括基本制度、部门制度和业务制度等。
在制度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公平、合理、透明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3.流程优化:通过对公司各项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
并在制度中明确责任和权限的界定,促进流程的协调与串联。
4.制定具体制度:根据管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制度。
例如,内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等。
制度要包含明确的规则、实施细则和奖惩机制。
5.政策与制度衔接:确保公司的政策与制度的衔接,避免政策和制度之间的冲突和混淆,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
在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文化特质,确保制度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
6.制度宣贯与培训:在制度实施前,要进行全员的宣贯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在制度宣贯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内部培训、讲座、网上学习等,以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接受度。
1.明确建设目标和时间表:制定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计划,并明确时间表。
确保制度体系的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建立基本制度框架,再逐渐完善和细化。
2.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际、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企业的制度。
3.分工与参与:制定制度建设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参与方式。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快速增长和建筑业的日益复杂化,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减少质量事故发生的风险,建设单位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设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建设单位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组织体系。
建设单位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建设单位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具体明确,并能够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建设单位需要思考,想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提高项目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率等,并根据目标的设定,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
其次,建设单位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责任和权力。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每个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因此,单位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级别的人员都能够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
同时,建设单位还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和程序。
流程和程序的建立可以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避免质量管理工作的混乱和影响工程质量。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测、质量评审、不合格品处理等。
最后,建设单位还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和评估机制可以帮助单位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内部评估、外部审核等方式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是建设单位整体的组织架构,而质量管理制度则是体系内部的各项规定和制度。
建设单位在建设质量管理制度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制度和规定。
铁总建设[2013]193号文附件: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框图
管理制度标准化 人员配备标准化
1.机构组建:组建铁路公司、确定内设机构、段落指挥部 及公司定员 2.机构核备:核备铁路局管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定员。 3.干部配备:推荐铁路公司路方领导班子成员。 4.组织培训:组织建设管理人员培训。 5.组织考核:铁路公司领导班子和铁路局建设主管领导。
施 工 图 审 核 管 理
施 工 图 设 计 则考 核 实 施 细
… …
变 更 设 计 管 理
招 投 标 管 理
合 同 管 理
物 资 设 备 管 理
专 业 分 包 管 理
… …
外 资 材 料 及 设 备 管 理
前 期 工 作 管 理
征 地 拆 迁 工 作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水 土 保 持 管 理
文 物 保 护 管 理
1.细化量化: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 规定、施工技术标准,编制施工作业指 导书、作业要点控制卡片等。 2.细化制定:施工技术交底、工程测 量等制度。 3.负责制定: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职 责。
1.组建机构: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组 建项目部及架子队(标准化作业队)。 2.配备人员: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配 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架子队管理人员和作业 人员。 3.组织培训: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4.组织考核:组织开展人员考核。 1.组建机构:按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设 置现场监理机构。 2.配备人员:按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配 备总监(副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 员。 3.组织培训: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4.组织考核:组织开展人员考核。
材 料 构 配 件 进 场 复 验
分 包 单 位 资 质 审 查
工 地 例 会
巡 视 、 旁 站
监 理 廉 日 … 政 志 … 建 记 设 录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案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确保组织高效运转、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基础。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组织内部协调性和执行力,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重要原则1. 合法合规: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保证合法、合规运营。
2. 适用性: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适应企业的需要。
3. 可操作性:制度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实施细则,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4. 过程性:制度应关注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逐渐完善的过程提高管理质量。
三、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步骤1. 识别和分析:对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制定目标: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包括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可行性考虑。
3. 制定制度总体框架:建立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明确核心制度、管理流程及相关职责。
4. 制定具体制度:逐步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5. 审批和发布:经过内部审批程序,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发布到全体员工。
6. 培训和沟通:为员工提供相关制度的培训,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执行制度要求。
7. 监督和执行:建立监督机制,监察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8. 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管理制度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持制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四、关键要素详解1. 人事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 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资金使用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市场销售管理制度:明确市场营销的组织架构、销售策略、渠道管理等,提高市场拓展和销售绩效。
4. 供应链管理制度:规范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库存管理等,保障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行。
合并管理框架及建设方案
合并管理框架及建设方案引言:合并管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组织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更大规模、更具实力和更具竞争力的组织。
合并管理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框架和建设方案,以确保合并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
一、合并管理框架:1.确定目标和愿景:在合并管理之前,需要明确合并的目标和愿景。
目标要求明确,可以是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等。
愿景则要求具有远见和长远的发展方向,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在合并之后,新组织的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不同部门和岗位的权责应当明确,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完成。
3.文化融合和沟通机制:不同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而这些是影响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合并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使新组织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的员工大会、部门会议、信息发布等,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员工间的互动。
4.人员优化和激励机制:合并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优化,以避免资源过度重叠或短缺。
同时,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5.业务整合和创新:合并管理之后,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
同时,需要鼓励创新,推动新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合并管理建设方案:1.制定详细的合并计划:合并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合并计划,包括时间表、目标和步骤等。
计划要求合理可行,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并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控制。
2.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在合并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对方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潜在问题。
调查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合并计划和对策,并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3.积极沟通和协调:合并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各方沟通和协调,包括员工、合作伙伴和相关政府部门等。
集团制度框架管控体系及流程建设方案
集团制度框架管控体系及流程建设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构建集团制度框架管控体系与流程建设方案在企业运营中,一套完善的集团制度框架管控体系和流程建设是确保组织高效运作、降低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
企业流程框架体系建设与优化
企业流程框架体系建设与优化4企业流程体系建设与优化一、企业流程体系逻辑框架1、企业战略定位2、组织阶段3、管控模式4、组织结构5、绩效激励6、流程建设二、成长型企业运营管理典型性问题及之道1、典型性问题1)管控模式不清晰2)协同管理失效3)专业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4)计划管理无序5)缺乏有效的流程体系1、之道1)透视关键开发工期,管理瓶颈2)”三先六快”的运营保障体系3)清晰完整的流程及成果控制三、企业战略定位四要素1、价值链选择2、区域布局3、产品及业态组合4、目标客群选取四、组织结构设计与选取五、绩效管理原则与方向六、流程体系建设与优化1、流程体系建设四个关键词-“框架、思路、内容、方法”2、项目开发“七个环节、九大专业”3、流程分解“TCAIP分析法”-计划、成果、决策、考核、信息、规则4、流程优化“SPCDA分析法”结构、策划、设计、检查、评估5、流程体系设计:跨专业配合、理顺接口、清晰权责6、“8横10纵"流程体系框架目标、关键流程、核心工具及成果、基础信息库、机构1)拓展流程框架2)项目流程框架3)运营管理流程框架4)营销管理流程框架5)规划设计流程框架6)成本管理流程框架7)招标采购流程框架8)工程管理流程框架9)客户服务流程框架10)物业管理流程框架七、业务流程如何落地1)管理适配T分析—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范围2)流程运行评价老师:向英俊老师:特约讲师,PMI会员、认证PMP;一级建造师、岩土工程师;在国内一线房企具有15年的项目管理工作经验,从事项目级和集团级运营、工程等精细化管理工作;先后在南都(万科)、复地、绿城等知名从事项目级和集团级运营管理工作;现任某建设管理执行总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组合运营管理、工程建设及标准化建设。
向英俊老师主持及参与了多家的全体系运营标准化、成本标准化、工程精细化、产品标准化的管理及咨询工作;通过多年一线及集团管控及痛点治理,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与精细化管理构建,归纳、提炼、总结国内外一线地产工程管理精髓,总结出一整套适中小规模(20个项目以下)民营企业管理特点的“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精准运营及管控”。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以及建设框架
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以及建设框架一、引言公司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等。
良好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管理效果和员工满意度。
本文将针对公司制度体系的建设方案和建设框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方案1.需求调研:首先,通过对公司内部现有制度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调研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为建设制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2.目标设定: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明确制度体系的建设目标。
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可衡量的指标,长期目标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
3.制度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和目标设定,制定相应的制度,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并充分听取员工和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
4.制度宣贯:制度的实施需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制度的宣贯工作非常关键。
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会议、通知等形式,将制度内容进行全面宣讲,向员工传达制度的意义、目的和操作方法。
6.制度持续改进:制度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权衡利弊,加以合理调整。
三、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框架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用工合同、薪酬福利制度、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离职流程等制度。
2.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制度。
3.市场营销管理制度: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品牌建设、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制度。
4.生产运营管理制度: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库存管理等制度。
5.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制度。
以上只是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框架的一部分,具体的制度内容和实施方法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管理体系构建建设方案
管理体系构建建设方案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合规性。
本文将探讨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成功的建设方案。
一、管理体系的重要性1.1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减少浪费,并积极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自主性。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持续的改进措施,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竞争力。
1.2 确保合规性:在不同行业中,企业需要遵循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进行审计和报告。
这不仅可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罚款,还能增强企业的声誉和可信度。
1.3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人员流失:一个清晰的管理体系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晋升途径。
它还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员工全情投入工作,并减少员工流失率。
员工满意度的提高也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管理体系构建的步骤2.1 制定管理体系目标:在构建管理体系之前,企业需要明确目标和期望。
这些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管理体系目标可以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销售额、降低成本等。
2.2 建立管理体系框架: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管理体系框架。
这可能包括确定关键业务流程、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沟通机制等。
确保管理体系的框架能够适应企业的规模和发展。
2.3 建立管理体系文件:基于管理体系框架,企业应编制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流程。
这些文件应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工作指导、培训计划等。
文件的编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4 实施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
企业应组织内部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和接受管理体系,并能够有效执行。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机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5 进行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
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
一、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
管理体系的内容,简单通俗地讲,就是要围绕两大问题进行,即管什么?怎么管?首先要弄清楚管理什么,有哪些职能和职责;然后解决怎么管理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履行好职责。
具体地讲:
一是要有明确的管理思想,清楚本部门的职能在公司战略中的定位、意义和目的;
二是要有清晰的管理职能,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比照标杆,界定本部门管理职能职责;
三是要有具体的管理目标,要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战略需要,设定本部门管理的具体目标,目标要量化、可考核;
四是要有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手段是落实管理思想,履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障,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吸收、应用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
同时,每一个职能板块也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具体目标和措施。
管什么要全面,怎么管要具体,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
管理体系架框的搭建包括指导思想、管理职能、管理目标、
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四个层次,整个管理体系要体现四个层次,每个职能板块也要体现四个层次。
三、管理体系汇报材料(PPT)
管理体系汇报的PPT要做到:一是思路清晰、提纲挈领、简洁明了;二是要完整地体现指导思想、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四个层次;三是结构清楚、逻辑性强、内容全面。
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一、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而质量管理体系则是实施和确保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和关键要素。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质量目标和标准,规范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加强内部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包括质量规范、培训、内部审核等,有助于提高内部工作效能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3. 增强竞争力拥有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信任并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1. 确定质量政策和目标质量政策是组织对质量的整体取向和承诺,质量目标则是为了实现质量政策而设定的具体目标。
质量管理部应与高层管理人员合作,制定出适用于组织的质量政策和目标。
2.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文件,应包含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和组织内部关键流程的说明等内容。
质量管理部应负责编制和更新质量管理手册,并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制定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具,包括、产品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内部审核等方面的要求和流程设计。
质量管理部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和优化相应的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
4. 培训和意识提升质量管理部应协助组织进行相关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包括向员工传递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培训,以及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
5. 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质量管理部应负责组织内部审核,对各个部门和流程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四、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1. 领导支持不足质量管理部可能会面临缺乏高层支持和重视的问题。
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
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这使得有效的管理制度成为企业和组织实现良好运营的基础。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的趋势,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的意义、优势以及如何建立。
一、公司文化与管理制度公司文化是每个组织的核心,它对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司文化能够为管理制度提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在员工思维和行为上形成一种一致性。
其次,良好的公司文化能够为管理制度的推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因此,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制度需要以公司文化为基础。
二、明确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需要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通过优化和合理划分组织结构,可以使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清晰,并能有效协同合作。
同时,合理的职责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冗余。
三、规范的工作流程与程序制度化的管理制度需要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和程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明确的工作流程和程序也能有效避免员工违规或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组织运营的稳定性。
四、信息的透明与沟通渠道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需要建立信息的透明度和沟通渠道。
通过设立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员工可以及时了解组织的重要决策和运营情况,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同时,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工作的协同效率。
五、多元化的培训与发展机制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与发展机制。
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而为组织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六、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制度化的管理制度框架需要建立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晋升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推动组织的发展。
同时,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也能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价值实现的部门建设性管理运营框架体系1.1部门建设性管理框架体系图1.2框架设计原则1.2.1易简原则《系辞上传》: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框架的设计力求做到“易知易从”。
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也能非常容易地理解,也能非常方便地运用。
另外,易简不是单纯地删繁就简,而是提倡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态度,崇尚自由,崇尚个性。
易简也是一种追求,追求经典,追求各种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背后的返璞归真。
1.2.2得一原则《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框架设计不拘泥于管理的外延,而是力求从外延中归纳出若干重要的节点,从宏观整体上呈现管理的基本内涵。
1.2.3中庸原则中庸即“中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框架的设计力求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框架从实学的观点出发进行系统的构建,而尽量减少价值的评判。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3管理智慧:智慧为零,部门管理理念形成的源点天生的管理者,理论及实践出来的职业经理人。
前者更多意义上代表的是一种身份(职位),而后者则是一种职业。
前者的特点是“个人魅力及天赋”的本能展现,核心是“本能及模仿”;后者的特色是对“管理技术及工具”的应用,核心是“理论及实务”。
“魅力及天赋”是一种具有鲜明个体属性的东西,及人的生理机能息息相关,而且随着年龄、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机能会逐渐地退化、弱化,又无法被“完美地传承”,因此依靠“魅力及天赋”,虽然在某个时空阶段也可以做得顺风顺水,但毕竟不能长久支撑发展的智能需要。
北大经济学院张延教授曾提到这样一段话:鸟儿没有学过复杂的空气动力学,也能飞得很好。
但是学过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可以飞得更好。
人们在掌握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后,不仅可以让自己变成“鸟儿”在天空翱翔,还可以化身“火箭”,冲出地球,探索宇宙。
张延教授指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做出最优决策?不排除某些人靠本能和直觉引导着向正确的方向走,一拍脑门,灵机一动,做出最优决策。
凭本能和直觉做出的最优决策,这只是知其然。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知其所以然,使大家活得更明白。
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样做就是对的。
不可否认的是,个人魅力及天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针对部门管理者而言,特别是初次接触管理的管理者来说,我们更多地还是提倡对管理技术以及管理工具的学习、转化和应用,以实现“管理者”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虽然,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并不一定具有卓越的个人魅力和天赋。
“理论及实务”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大师们在从事具体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心得体会的结晶,因此,具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借助工具的力量,可以使人突破自身的桎梏,在更加广袤的舞台上尽情地施展。
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或者在某一时期(经营者判断),必须适当引入工具这种“人工辅助智能”,来弥补“天赋式”管理的缺憾。
时下诸多培训班、总裁班、讲座班等等,其实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
荀子《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讲的正式借助于工具所带来的巨大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和工具都是思维活动在现实中的烙印,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人工辅助智能”相对每个具体的使用者来水毕竟是舶来品,是当时综合环境下的产物,是否能和自身进行“完美地契合”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部门管理人员需要谨慎地选择以及进行适应性地改造。
经营管理需要智慧,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职业经理人。
知识和经验是积累的过程,智慧是简约的过程。
智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学习,另一个是社会实践。
理论学习形成知识基础,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经验。
两个方面相互印证,通过个人所感所悟,最终形成个人智慧。
“知识”是他人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经验”是个人通过学习及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具体运用都需要靠“智慧”。
知识和经验都是相对静止的,唯有依靠智慧才能将其激活,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
管理实学系统认为,管理从内在上来说就是要细致入微的洞察人心和人性(管理智慧),而从外在方面都可纳入三项基础活动的范畴——做事、用人和花钱;而如何做事、如何用人、如何花钱,则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是企业共同逻辑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形而上则分别联系着企业的管理价值系统和管理服务文化系统。
认识经营和管理,需要每位管理者用自己的智慧牢牢把握住以上三点,清晰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切以“致用和务实”为前提,寻求自己的解决之道。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因此,什么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就是在对基本人性一般认知、合理把握和善意引导的基础上,对企业基础活动持续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
1.4管理理念:理念为一,构筑部门开展工作的共同逻辑(共享价值观念)理念承上源于智慧,启下指导实践。
企业中是先有共同的逻辑,然后才有执行力。
企业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你有你的逻辑,我有我的逻辑,他有他的逻辑,在企业做事,不能按照各自的逻辑自行其是,必须遵循企业的逻辑,让企业的逻辑成为大家的逻辑,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中的各种是是非非。
遵循企业的逻辑做企业的事,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在缺少共同逻辑的企业里,制度被变相执行,规则形同虚设,人人各自为战,此种状况下,存在执行力不高、做事走样、争执不断等各种各样的是是非非也就不足为怪了。
企业共同逻辑植根于每个员工的意识最深处,在企业内部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散落在企业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企业得以永续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底蕴。
放眼历史,百年企业,虽历经风雨而永远屹立,表面上的资源优势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灵魂和底蕴以及受此深深影响的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的坚持。
在企业各个领域彻底贯彻企业的共同逻辑,可以切实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企业共同逻辑应贯穿于部门的各个层面,部门应在实践中逐渐凝聚出本部门的共同逻辑,作为指导部门从事各项活动的原则。
部门共同逻辑不完全是部门一把手自身的逻辑,但部门一把手自身的逻辑在共同逻辑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部门共同逻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正如《亮剑》中李云龙所说的,一个军队的作风,其首任军事长官的影响是巨大的。
部门共同逻辑是长期凝练的结果,如果大家都在这种逻辑框架下做人做事,那么部门所面临的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也正因如此,判断企业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的评价原则不是非要分出是非对错,而是圆满。
1.4.1管理宗旨说明:管理宗旨是指部门管理活动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即管理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其作用在于明确部门管理所服务的对象、采用的管理技术或管理工具、要实现的管理目标等。
1.4.2管理使命说明:管理使命是指一个部门通过管理活动要实现的价值功能。
1.4.3管理愿景说明:“管理愿景”指部门通过开展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未来状态。
愿景描述了部门正在向何处去,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或被视为什么。
1.4.4管理价值观说明:“管理价值观”指的是期望部门及其成员应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即什么样的管理才能实现部门价值。
价值观反映并强化部门所崇尚的管理文化。
价值观支持并引导者部门管理团队的决策,帮助部门以适当的方式实现使命,达成愿景。
部门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念和公认的行为标准是形成部门管理文化的基础。
1.4.5管理核心能力说明:管理核心能力指部门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最具优势的领域。
部门的核心能力是能使部门达成使命或提供部门服务环境的优势的那些战略上的重要能力。
核心能力可以包括管理技术专长(例如在某些方面熟练应用某种管理技术或管理工具)、独特的服务提供等等。
1.5管理基础活动管理的着眼点是“利弊”,而不是“对错”,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从事某项活动对企业或部门目标结果所产生的利弊。
因此,从事管理的各项基础活动,都必须考虑两个方面——“增值”及“风险”,否则,企业就不能生存下去,而所谓的部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使工作增值,规避风险,是部门从事各项基础活动的唯一原则。
部门必须从管理基础(基本制度、业务程序、工作标准)入手理顺开展工作的思路。
1.5.1围绕基础活动的管理循环(PDCA)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本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原则,但是它不仅仅能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同样可以有效控制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
1.5.1.1进行计划(P)制定工作目标及标准、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措施方案。
主要包括4项内容:①分析工作现状,查找存在的影响工作质量的问题(问题=标准-现状)。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问题的意识、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问题的前提。
要点:调查内容。
包括时间、地点、类型和症状4个要点。
②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可运用各种分析工具,例如鱼骨图、排列图等)。
要点:做到集思广益和科学验证,缺一不可。
③找出主要原因(关键是要准确确认)。
要点:最终确认的主要问题,数量越少越好,关键是要准确确认。
④针对主因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方案,提出措施执行计划和预计效果,并具体落实到执行者、时间进度、地点、岗位和完成方法等方面。
具备可操作性。
要点:制订的对策形成一个计划书。
计划书应包括改进的必要性、应实现的目标、采取的措施、执行部门(岗位)及人员、执行地点、完成日期等内容,即“5W1H”原则。
1.5.1.2执行计划方案(D)具体组织实施和执行。
要点:此阶段并不是简单的执行,包括执行、控制、调整3个部分的内容。
调整是对工作计划的调整,不是调整预定目标值。
调整后的计划要经过审批。
1.5.1.3执行结果检查评价(C)利用比较法考察内、外部结果数据来评估工作进展并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要点:把所有的相关效果不论大小都罗列出来,运用统计技术,用大量可靠的数据说明问题。
1.5.1.4实施改进(A)根据比较得出的评价结果、新问题、新需求和创新机会完善计划,实施改进。
①标准化,固定成绩此阶段也是进行标准化、固定成绩的阶段。
标准化是维持部门管理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部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
标准化是部门管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管理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要点:将有效的措施纳入正式文件,实现标准化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并建立责任制,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
②处理遗留问题。
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
要点:对解决问题的本身进行反射性思考,总结前面的工作,寻找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