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
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
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
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媒体准备: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2.体会本篇深沉而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
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写的,人们把它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
第一句是从他对待敌人的斗争精神来说的,横眉冷对,决不妥协,是一副勇猛的斗士的形象;第二句是从他爱护进步青年方面来说的,表现出一个慈祥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
在鲁迅显示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二、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2)激发对文学的热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 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2. 体会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表达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教学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2)欣赏其他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编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3. 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进行资料卡的制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 学生对鲁迅先生形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讨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3.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会在课堂上引用鲁迅的名言或文段,启发学生思考社会问题,表达情感。
在鲁迅先生寿诞130周年之际,我回忆起他的教学设计,特地写下这篇文章,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回忆起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我首先想到的是他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在他的教学中,语文不是单纯的文学欣赏和语法规则,而是一门深入人心的学问,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交融。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应该是熟知人性,承认真理的学问。
”他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启发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经验中汲取文学营养,感受生命的力量。
其次,鲁迅先生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他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他认为:教师要将课堂视为学生的舞台,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和发挥的机会。
他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鼓励和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动力。
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主角,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表达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被鼓励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
此外,鲁迅先生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感互动的方式,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感染学生。
他的理性思辨和感性表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留下了不同的足迹。
如有的学生被带领走向文学世界,有的学生被启发走向社会志愿服务,有的学生被引导走向散文创作,这些学生都由此和鲁迅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心灵共鸣,成为其人生中的重要经验和财富。
最后,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传承。
鲁迅先生注重启发学生思想,心灵和生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发掘其潜力和天赋,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孕育未来的担当者。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伟人鲁迅平和的一面的体会。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轶事;制作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阅读感知文中叙事与人物品质的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
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
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经典片段;(2)能够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幽默与讽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情怀;(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3)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1. 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 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和重要句子;3. 鲁迅先生的幽默与讽刺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先生作品中的深层含义;2.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3.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创新思维;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和重要句子;5. 实践操作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五、教学内容:1. 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背景及作者心情;3. 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和重要句子;4. 鲁迅先生的幽默与讽刺手法;5. 课后作业:背诵课文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情怀;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分析鲁迅先生的幽默与讽刺手法,培养创新思维;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和重要句子,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5. 实践操作: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和文学价值。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品评衣着( 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和成就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相关图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探讨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简介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2.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2.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探讨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简介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3.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3.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第四章:鲁迅先生的诗歌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探讨其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4.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简介鲁迅先生诗歌作品的特点和主题4.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鲁迅的“笑”鲁迅的步伐鲁迅品评衣着鲁迅的休息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鲁迅谈鬼故事海婴的问好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鲁迅最后的时刻<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老师引导: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利用课文排版梳理各个描摹片段,把握人物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形象;通过“圈点批注”,品析文章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
2.指导学生自读梳理结构、讨论体会感情,“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3.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排版梳理各个描摹片段,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感情。
并通过“圈点批注”品析语言。
【教学难点】品析作者语言细腻白描和诗化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学习文章细节描写的生动真实和逼真传神。
通过对词句的揣摩体会文章文随笔动,笔随情至的美感和情意。
【教学策略】1.圈点批注2.合作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提出问题——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
老师总结导入:通过上学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大家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鲁迅?有些同学为什么会对鲁迅敬而远之?也许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我们毕竟年少,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先入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如果读一读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传记,相信这种状况会大有改变。
我们会看到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的鲁迅,一个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
原来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朝花夕拾》封页图、木刻鲁迅头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阅读记忆,回顾对鲁迅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重点补充萧红和鲁迅之间的交往和情谊。
在萧红眼中,鲁迅不仅仅是位令人尊敬景仰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更是一个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她终身对鲁迅怀着深深的敬仰和感激。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0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0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
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
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
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
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小结: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学生自由发言。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出生、成长、留学、回国等。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
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感受其文学风格。
1.4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学生观看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的视频资料。
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分享感受和体会。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现实主义、讽刺、深刻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封建主义、人性扭曲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阿Q、祥林嫂等。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2.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真实、自然、深刻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人性、社会、自我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等。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3.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通用5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通用5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一、学习目标: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4.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学习过程:一、预习1.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用几个词,或几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
二、课堂展示(一)预习展示(二)小组探究1.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2.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3.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明确:(1)笑声明朗(2)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3)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之一:夜谈:嘱咐一定一定嘱咐之二:吃韭菜合子:之三:两次来访之四:冯雪峰来访(4)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4.回味悟旨,学习写法(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同学可发表质疑(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
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当堂检测任意选择文体,表达对鲁迅先生的钦佩之情。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2萧红是一位多产型的作家,她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回忆鲁迅先生》便是当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读价值的一篇,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清新的独特的鲁迅形象:即平凡的普通长者、伟大的文坛尊者及鲁迅对青年人的深沉的爱,从这些形象的塑造中显现出萧红细腻的女性视角和独特魅力。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是河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九课。
这篇__用极为简洁的语言,记录了鲁迅先生生命的最后一刻。
学情分析:九年级同学对这种简单的记叙文,已经可以自己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过程与方法:学习__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__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题小像》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黑暗时代最勇敢的战士的形象。
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萧红,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__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2、这七件小事写法相同吗?四、品读课文,思考:1、__是用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联系实际,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2、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
但这篇__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画出你喜爱的对鲁迅先生进行描写句子,赏析。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
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22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22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鲁迅先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加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进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这样一代文豪,后代怀念他一点也不奇怪,下面带来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22,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习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采纳"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的核心是"问题'与"启发',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本身就要有启发性,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只有到位有效的启发,才能使学生走出"愤'"悱'的状态,达到认知的"生成'。
启发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的学习实现内化的过程,优秀的老师都是启发的高手,没有启发不可能让学生实现短时间的顿悟。
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导入一:先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一件小事》《故乡》等,老师常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常常考到鲁迅先生,大学、媒体也常常谈到鲁迅先生的事情,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导入二:老师朗诵鲁迅的散文诗《立论》。
二、熟悉文本1.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比如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等。
2.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这四个字让学生概括说出来)3.请大家用简短的词语(最好是四个字概括,以加小标题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5-11
我要投稿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体会鲁迅先生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梳理文章思路,学习本文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品味具有代表性的通言,分析人物品质。
3、学习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重点:梳理文章思路,体会鲁迅先生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难点:品味具有代表性的通言,学习本文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一:文章导入
分析:
1目的:我希望能够做一个开场白,因为鲁迅先生已经学了太多次了。
让学生对他有一个了解就好。
2原则:我希望能做到直观性。
使用图片或者影像。
3方法:如果有作者和鲁迅的照片放上就好了。
或者鲁迅对作者的照顾,以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尊重。
4正文:
初中课文中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鲁迅:《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阿累:《一面》
臧克家:《有的人》
今天一起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1名:萧红,原名张乃莹。
2时:(1911—1942)
3地:黑龙江呼兰人
4评:中国现代女作家。
5作:
(1)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2)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3)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一)字音字形
1学习方法:
(1)课后内容
(2)课下注释中加拼音的内容
(3)课文中比较难写的内容。
2具体字词
筵会虔诚紊乱肋膜掠夺抽屉草率
解剖遭殃噢的一声阖一阖眼睛校对
舀揩碟捆咳嗽调羹绞肉薪金
洗澡悠然吩咐抹杀疙瘩深恶痛绝不以为然
3词语解释: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①贫穷。
②为难。
③使为难。
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①犹豫。
②得意的样子。
课文中用的是第一种解释。
【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也作“抹煞”。
【紊(wěn)乱】杂乱;纷乱。
三:理清楚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