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P曲线与GR曲线分析沉积相汇编
常用测井曲线在录井工作中的应用
5、沙一段(南北略有差异) 东营凹陷:上中下三分
岩性:上部深灰色泥岩夹一组灰白色 细砂岩,岩屑呈“豆状“,俗称”豆 状砂岩,为对比标志层。 中部灰色泥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其 下夹有具针孔结构的针孔状灰岩及白 云岩。 下部深灰色泥岩、劣质油页岩夹黄灰 色薄层泥质白云岩及生物灰岩。底部 三层白云岩,质纯且分布稳定,为本 段底界标志层。局部构造区带生物灰 岩、白云岩和砂岩为油气层,在大油 气田内都有油气层。坳陷北部以暗色 泥岩为主,为生油层。沙一段下部特 殊岩性段顶面为T2地震反射层,与下 伏地层呈整合接触。电性:SP异常明 显,不含油气砂体电阻率值低
3、馆陶组
岩性: 上部:棕红色、灰绿色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和灰色、灰白色砂 岩互层,属河流相沉积。砂岩分七组, 以曲流河沉积为主,占地层的25-35%。 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凸起的披复构造易 形成油气藏。孤岛、孤东、埕东、埕 岛等油田的油层胶结疏松,泥质胶结 物含量在10%左右,易出砂。馆上段 底为T1'地震反射层。 下部: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 沉积。以灰白色砾状砂岩、中、细砾 岩、细砂岩为主,占60-80%,夹棕红 色、灰绿色泥岩。底部是厚层-块状 含石英、黑色燧石的砂砾岩。沉积广 泛,岩性稳定。大油田内其顶部砂层 多见“上油下水“式的油层。馆陶组 底不整合面为T1地震标准反射层(区 域标准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 合接触。 电性:SP异常明显,不含油气砂体电 阻率值低
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
取 心 井 段 的 确 定----综合法
取心井 已钻井
地震+岩性+电性+沉积相 =深度
取 心 层 位
取心 井段
测井曲线确定地层纵向变化
标准测井
• 2.5米底部梯度电阻 率曲线R25 • 自然电位SP • 自然伽马GR • 声波时差AC • 井径CAL • 井斜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统层中的应用
成为全区通行, 易掌握、 又操作简便的地层划分对比 手段。 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一方法 , 一般不因人而异。 但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 如沉积分异较差, GR 资 料质量较差 , 地区的特殊性等, 需要在地震剖面验证 基础上反复斟酌后确定。 4 标定地震剖面并验证旋回法分层 基准面旋回法分层数据既标定了地震剖面, 同 时也检验了自身。 如果存在井与井地层厚度搭配不 当 , 横向上不能追踪 , 旋回法将重新审视 其旋回划 分。 在地区进行了地震层位标定 , 经过反复磨合, 最 终完善了分层方案。 首次利用全区统一的分层方法 , 系统开展的地震层位标定工作。 [ 参考文献 ] [1 ] 纪友亮. 层序地层学 .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2 ] 李群, 王英民, 邱以刚等 . 层序单元体系域划分 及勘探意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30(3): 23~ 25. [3 ] 邓宏文 , 王洪亮, 李熙.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 识别、 对比技术及 应用 . 石油 与天然气地 质, ( ) 1996, 9 : 177 ~ 184. [4 ] 薛良清.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成因地层层序分析 的原则与方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1993, ( 1) : 33 ~ 38. [ 5] 张世奇, 纪友亮,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 式探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3 ( 5) : 20~ 23.
190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 年第 8 期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统层中的应用
张 磊1, 2, 王 鹏2
( 11 长江大学; 2 1 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Ξ
摘 要: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成因分析 , 用岩芯标定 , 建立测井资料的基准面旋回响应模型。 通 过井震对比 , 划分基准面中期旋回 , 并分析各地震相的地质意义。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沉积旋回; 地层划分 1 问题的提出 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 , 地质研究者常用测井资 料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但是, 许多测井分层往往 是岩性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存在着明显的穿时现象 ( 徐怀大, 1986 年; 张厚福等 , 1988 年 ) 。 因此, 利用地 震资料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地震地层学发展很 快, 而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学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 随着盆地勘探与开发的展开, 盆地各个 区块的地质分层有可能混乱 , 不 统一, 且为了寻找 “隐蔽” 圈闭 , 建立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格架 , 已成为 当务之急。 在盆地勘探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测井资料, 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 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能否利用 测井资料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 , 为寻找油气服 务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为用测井资料建立年 代地层格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层序地层学主要包 括两个 “流派” : 一是以V ail 等人为代表提出的以不 整合面为边界的沉积层序; 再一就是 Gal low ay 等人 提 出 的 成 因 地 层 层 序 ( Genet ic St ra t igraphic Sequence ) 。 本文主要讨论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成因地 层层序分析的方法。 2 层序地层学原理 层序地层学是 V ail 等人于 1987 年在地震地层 学基础上提出的。 层序地层是指地层不整合面或与 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 因联系的地层 (V an W agner 等人 , 1990) 。 在层序 地层学基础 上, C ros s 等 ( 1994 ) 发展了 w hee ler 提出的基准 面概念, 认为基准面 并非海或 湖水面, 而是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向前叠覆的一个 抽象的势能面: 基准面上升, 沉积空间扩容, 扩大的 容积 (A ) 与沉积物供给体积 (S ) 之比大于 1, 沉积物 向盆地边缘 “退积” , 纵向剖面沉积物粒度表现为 “下 粗上细” ; 基准面下降 , 沉积空间缩小 , 扩 大的容积 (A ) 与沉积物供给体积 ( S ) 之比小于 1, 沉积物向盆 地中心 “进积” , 纵向剖面的沉积物粒度表现为 “下细 上粗” 。 一个完整的基准面旋回形成一组有成因联系 的地层。
大王庄油田大31-1块沙二段沉积相研究
用影响大,储层构造多样,常见波状交错层理、准同
席状、条带状为主;坝砂体特点砂体反韵律较明显, SP 呈箱形、漏斗形。 2. 3 滨浅湖滩坝相各沉积微相特征
大王庄鼻状构造带整体是滨浅湖环境下沉积的 滩坝砂。 沙二段沉积时期,由义和庄凸起季节性水 流携带的物源,受沿岸古湖浪、湖流等冲刷改造,形
生滑塌变形构造、透镜状层理等,多见植物碳屑;泥 岩多发育块状构造。 与砂坝相比,滩砂的沉积储层 含更多泥质夹层,生物活动构造明显。
(3)测井电相特征。 坝主体微相的测井曲线特 征明显,表征电性特征的“ AC 曲线” 形态呈箱状或 齿状,振幅高;表征物性的“ GR 曲线” 形态呈“ 舌” 状 ( 表 2) ;“ SP 曲线” 一般值为-8 ~ 1 mV;GR 值为 7 ~
18
9 API。
沉积 微相
表 2 坝主体等微相特征
不同坝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
(3)测井电相特征。 测井“ AC 曲线” 反映电性 特征,滩主体微相中该曲线形态呈漏斗状,振幅较 高,表征该微相具有反旋回沉积特征;滩亚相整体
成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滩坝。 该沉积相可进一步细 分的微相有滩主体、滩间、坝主体及坝间微相。 2. 3. 1 滩主体微相
(1)岩性特征。 滩主体微相发育区多见泥岩与 粉砂岩沉积,少见粉细砂岩沉积;粉砂岩呈灰白色、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作用_测井相的识别与模式
油气勘探与开发始终都离不开对测井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而测井 相分析依据不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的识别与研究,因此它是地 下储层沉积相识别的基础手段之一,也是进行小层对比的最基本、 最直接的依据。
一、概述
微相是沉积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反映了沉积条件基本一致 情况下形成的沉积岩。不同微相的沉积特征在测井资料中有所反映 和表现的观点,是测井识别沉积微相的基础。
Serra的划分为测井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 分析时,还应考虑其组合特征等。马正1981年根据我国油 田的实际情况,依据测井曲线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平 滑程度以及组合关系进行了分类(图3-15),这一分类对 我国的陆相沉积更具有意义。
(四)组合类型
测井曲线的组合形式包括幅变组合与形态组合(表3-3)。幅变组 合包括加速幅变、均匀幅变和减速幅变,形态组合包括箱形-钟形组 合、漏斗形-箱形组合、指形-漏斗形组合、箱形-钟形-漏斗形组合以 及齿形-箱形-钟形-漏斗形组合等(图3-15),不同的组合特征可以 更好地反映地层的沉积环境。
表3-2 不同测井曲线在油气储层研究中的作用
测井系列
自然电位 (SP)
自然伽玛 (GR)
声波 (AC)
密度 (DEN)
中子 (CNL)
电阻率 /感应
直接作用
计算地层水电阻率 和指示渗透性
定量计算泥质含量 及地质对比
定量计算孔隙度、地震层速度 及声阻抗
计算孔隙度,间接地计算烃密度, 以及波阻抗
计算岩层的孔隙度
砂泥岩剖面,砂岩的泥质含量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高能环境, 水体强烈簸选,形成相对粒级较粗的纯净砂岩,SP/Gr幅度大;低 能环境,泥质得以沉积,形成纯泥岩,其SP/Gr幅度与基线一致, 故SP/Gr的相对高低,可判断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多少和沉积环境能 量的强弱。
利用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划分沉积相带及储层分布
的相对高低,可以判断砂岩 中泥质含量的多少和沉积环 境能量的强弱,进而利用SP 曲线形态识别沉积相类型。
曲线元纵向近似对称,上下两段的都比较陡,斜率较 大,且绝对值近似相等,幅厚比一般较大。
曲线元可以分为两段,上段较平缓,下段较陡。幅厚 比一般较大。
常见的典型曲线形态有四种 (表1):
曲线元可以分为两段,上段较陡,下段较平缓。幅厚 比较大。
利用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划分沉积相带及储层分布
1 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反映沉积相变特征
自然伽玛(GR曲线)测井响应主要是地层的天然放射性, 如钾同位素(K40)所引起。它们在粘土矿物中最常见,因而, 泥页岩石呈放射性的,而砂岩倘若基本上是石英质的,则放 射性要小得多。自然伽玛曲线如同自然电位曲线一样,都反 映垂向层序中砂岩和泥页岩的相对含量。GR曲线随砂质的增 多向左偏移表现为放射性降低,反映砂岩变粗,因为粒度变 粗常伴随泥质含量减少。由于上述缘故,自然伽玛曲线也可 以用于沉积分析,它的曲线形态所反映的沉积相类型和自然 电位曲线所代表的基本一样伽马测井曲线划分沉积相带及储层分布
2 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划分相变及储层分布
利用上述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划分储层下限及其标准相配合,可以有效划分0.4m以上厚度的沉积相带和储集砂 体分布[18-20]。图1是安塞油田沿河湾地区桥12井长611-2层测井曲线划分相变及储层分布图,图中1190.0~1201m深度 段,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同步减小的较大幅度评价出渗砂层,指示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沉积微相带;再利 用自然电位比自然伽马减小幅度的相对细小差异,评价储层为油水层。通过该层段在1192.0~1194.0m试油,日产 油5.13t/d,日出水24.87m3/d,证实了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评价划分特低渗透储集相带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图1)
POR 程 序 上 机 实 验
POR 程序上机实验<<砂泥岩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实验>>一、实验目的在进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理论学习基础上,本课程实验通过上机(借助于卡奔软件或者EXCEL、FORWARD软件),对砂泥岩实际测井资料开展综合解释分析(包括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分析),使学生掌握砂泥岩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的运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通岩性评价、物性评价以及含油气性评价对砂泥岩储层进行POR 程序分析:1、岩性评价: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
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
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曲线来识别岩性。
1)、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
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表1- 主要岩石测井特征石主要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泥质含量。
本次上机主要通过自然伽马确定泥质含量,一般常用的经验方程如下:1212--=∆⋅GCURGR GCUR sh Vminmax minGR GR GR GR GR --=∆式中Vsh 为地层泥质含量;△GR 为自然伽马相对值;GR 为自然伽马测井读数;GRmin 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小值;GRmax 为目的层段自然伽马测井读数最大值;GCUR 为经验系数,通常,对第三纪地层GCUR=3.7,老地层GCUR=2.0。
2、物性评价物性是指岩石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等方面。
一般常用孔隙度测井曲线来判断物性,包括声波时差AC 、密度测井DEN ,中子测井CNL 等。
储层物性反映的是储层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油区的丰度和储量。
应用测井资料对储层物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储层的有效孔隙度、有效渗透率、孔渗关系进行储层划分。
真武油田垛一段典型储层构型分析
1081 区域地质概况真武油田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主力含油层段为垛一段4-7砂组(E 2S 14- E 2S 17)。
沉积演化研究表明,垛一段沉积时期,高邮凹陷已进入衰亡阶段,凹陷内水系发育,并逐渐由戴二段时期的湖泊环境转变为岸上河流环境。
垛一7砂组沉积时期和垛一6砂组初期沉积时,真武地区湖盆仍处于缩小后的阶段,湖泊仍有部分存在。
随后一次大面积的湖泊侵蚀事件发生,使得垛一段沉积了一套黑色泥岩作为垛一段的标志层。
此后,湖泊逐渐消亡,直到形成了广阔平坦的陆上冲积平原,发育大量的河流沉积。
2 垛一段典型沉积类型2.1 曲流河E 2S 14- E 2S 15为曲流河沉积,岩性以棕红、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中、薄层粗、细、粉砂岩,局部含砾状砂岩。
4-5砂层组含油层段地层厚度约100m,平均埋深1900m。
研究发现,真武油田曲流河沉积的亚相与微相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2.1.1 河床亚相河道微相岩性以中砂-细砂岩为主。
河道底部多发育河床滞留沉积,具有冲刷面,向下突变接触,具递变层理,底部多为斜层理及交错层理,顶部多发育波状层理与平行层理。
砂体厚度3~8m,典型正韵律或复合韵律,测井曲线呈小的钟形或箱形,电位曲线(SP)、伽马曲线(GR)曲线低值、随钻实时曲线(RT)曲线高值。
边滩微相是曲流河沉积中砂体发育范围最广、厚度最大的沉积相带,底部沉积相对较粗,整体上岩性为细砂-中砂岩或含砾砂岩,顶部沉积较细,为粉细砂—细砂岩,砂体厚度>8m,多种层理均有发育,有斜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以及平行层理,沉积粒序为正韵律,具有二元结构,测井曲线呈箱形、齿化箱形或钟形、齿化钟形及其叠加,SP、GR曲线低值,RT曲线高值。
2.1.2 堤岸亚相决口扇为高水位期河水漫过河岸,水流能量下降,由河水携带而来的大量悬浮物沉积而成。
岩性从细砂至泥质粉砂岩均有发育,砂体厚度小,多为薄层。
测井曲线表现为钟形以及齿状或齿化钟形。
2.1.3 河漫亚相真武油田垛一段典型储层构型分析张进 罗洪飞 吉翔 李雪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真武油田主力含油层系为三垛组一段4-7砂组(E 2S 14- E 2S 17),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类型复杂,微相种类繁多。
油藏描述实验2011
《油藏描述》实习指导书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2011年10月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油藏描述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学会应用石油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开展油藏描述工作。
二、实验原理(一)油藏描述的内容与任务油藏描述依据石油地质学各学科知识(沉积学、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等),应用钻井、录井、测井、岩心及流体分析化验、油井产量等多项地质资料,开展油藏定性及定量描述、表征和预测。
油藏描述的目标是查清油气田油气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主要研究内容及任务:1)地层特征描述;2)构造特征描述;3)沉积相特征描述;4)储层特征描述;5)油气水层解释;6)油藏特征描述;7)地质储量计算;8)建立油气藏地质模型。
(二)油藏描述流程1、地层特征描述据古生物资料、地层对比标志层及地层沉积旋回特征,进行单井地层划分,在单井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古生物、标志层以及沉积旋回变化规律,开展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明确地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2、构造特征描述依据全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确定局部构造特征,明确构造高点及凹陷位置。
3、沉积相特征描述依据录井岩屑及岩心资料,确定地层的岩石及沉积相类型;根据归位岩心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岩相及沉积相的测井相标准;依据测井相标准,划分单井岩相及沉积相,并开展多井沉积相对比及平面沉积相分布研究,明确沉积相空间分布规律。
4、储层特征描述在单井岩相划分的基础上,开展储层砂体(砂岩+粉砂岩)的分布特征研究,明确由骨架砂体构成的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依据储层岩心分析数据,开展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储层成岩作用、储层分类与评价、储层非均质特征研究,明确储层的微观特征及储层类型。
5、油气水层解释根据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成果确定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电性下限标准;依据岩心含油产状及油气产层的产能资料,建立研究区油、气、水、干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图版;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岩电实验结果建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根据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及测井解释标准图版,开展多井测井解释,划分有效厚度层段,计算有效厚度段的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确定平均有效厚度、有效厚度段的平均孔隙度与平均含油饱和度,明确油气层段的电性特征,明确油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
塔里木盆地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析
第14卷第2期新疆石油天然气Vol.14No.22018年6月Xinjiang Oil &GasJun.2018文章编号:1673—2677(2018)02—013-04塔里木盆地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析杨玉芳(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以海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BT4井及地震剖面,识别层序界面、分析层序内部组合、体系域特征,在层序内部分析BT4井区沉积相特征。
以层序和沉积相为基础,通过薄片特征分析有利储层与层序界面、体系域和沉积相的关系。
将本区石炭系分为四个三级层序,三种类型的层序界面。
本区共有三种层序模式:海相碎屑岩缓坡层序模式、碳酸盐岩缓坡层序模式和碳酸盐岩镶边层序模式。
重点分析小海子组的铸体薄片可知,高位体系域的礁滩相灰岩受同生期淡水淋滤和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形成溶蚀缝、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储集空间。
因此预测BT4井区东北部层序界面控制的碳酸盐岩上倾尖灭的异常体是可能的有利目标。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石炭系;高位体系域;层序模式中图分类号:TE121.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2修改日期:2018-04-02作者简介:杨玉芳(1977-),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地质研究工作。
BT4井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图1)。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由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石炭系的层序地层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3],但就本区层序地层格架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的研究,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分析,总体而言尚处在资料积累阶段[4,5]。
本文在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分析碳酸盐岩层序模式分布和演化,与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形成、发育和展布的关系。
1层序地层特征在前人对塔里木盆地的石炭系层序的研究基础上[2,3],通过钻/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建立了BT4井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总结了层序界面及其内部特征。
利用SP曲线与GR曲线分析沉积相
利用SP曲线和GR曲线分析沉积微相(赵宏波)长庆石油勘探局录井公司在曲线要素中,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反映在测井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地层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SP曲线和GR曲线形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SP曲线和GR曲线顶、底部形态的变化反映沉积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SP曲线和GR曲线的光滑程度反映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时间的长短;SP曲线和GR曲线的齿中线组合方式反映沉积物加积特点;;SP曲线和GR曲线包络形态反映在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一、SP曲线和GR曲线测井基本原理用淡水泥浆钻井时,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在砂岩段形成扩散电位——在井眼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负电荷富集,地层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导致砂层段井眼泥浆的电势低于砂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地层的“电池”(第一个)。
在泥岩段,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之间存在矿化度差及选择性吸附作用形成吸附电位——在井眼内泥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地层中泥岩段负电荷富集,导致泥岩段井眼泥浆的电势高于地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井眼的“电池”(第二个)。
又因为泥浆和地层各具导电性,正象两条导线把以上两个“电池”串联了起来而形成回路,这样在地层中电流从砂岩段(第一个电池正极)流向泥岩段(第二个电池负极);在井眼中电流从泥岩段(第二个电池正极)流向砂岩段(第一个电池负极)。
在此回路中,地层也充当电阻的作用,总电动势等于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之和。
用M电极在井眼中测的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降即得自然电位曲线。
其值在正常情况下与对应地层中泥质含量关系密切,砂岩中泥质含量增加,则电位降下降,异常幅度减小;砂岩中泥质含量下降,则电位降上升,异常幅度增大。
另外,当泥浆柱与地层流体间存在压力差时发生过滤作用形成过滤电动势——动电学电位。
(如图1)+-+-+-●●●●●●●●●-+●●●●●●●●●●●●●●●●-+●●●●●●●●●●●●●●●●●-+●●●●●●●●图1 SP 曲线原理示意图沉积岩的放射形取决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粘土和泥质的含量,粘土和泥质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强。
《地球物理测井》-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第一课自然电位测井SP?*1.分析自然电位的成因,写出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总电动势表达式。
答:自然电场的产生(原理)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过滤电动势1.扩散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电化学过程——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离子扩散——离子迁移率不同——两边分别富集正、负离子 (延缓离子迁移速度)——产生电动势(直到正负离子达到动态平衡为止 ) 公式:2.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产生阳离子交换——产生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带电离子扩散——阳离子交换——孔隙内溶液阳离子增多——浓度小的一方富集正电荷,浓度大的一方富集负电荷产生电动势(扩散吸附)公式:3.过滤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差造成离子的扩散。
一般在近平衡钻井情况下不考虑。
总电动势公式:*2.不同Cw、Cmf情况下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有哪些特征?1.当Cw>Cmf:(Rmf>Rw,E<0)负异常(淡水泥浆)2.当Cw<Cmf:(Rmf<Rw,E>0)正异常(咸水泥浆)3.当Cw=Cmf:(Rmf=Rw, E=0)无异常,自然电位测井失效*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应用于哪些方面?1.划分渗透层(半幅点法,砂泥岩剖面较常用)2.估算泥质含量3.地层对比依据: 1)相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岩性特征相似; 2)同一段地层有相同或相似的沉积韵律组合; 3)由1)和2)决定同层、同沉积(相)的SP曲线特征一致。
4.确定、划分沉积相5.确定油水层及油水界面(△USP油小于△USP水)6.识别水淹层(依据 Cw <或> Cwz) 渗透层水淹后SP基线偏移,偏移量与Cw/Cwz(注入)有关7.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3.影响自然电位测井的因素有哪些?1.Cw/Cmf影响(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当Cw>Cmf:(Rmf>Rw,E<0)负异常(淡水泥浆).当Cw<Cmf:(Rmf<Rw,E>0)正异常(咸水泥浆)当Cw=Cmf:(Rmf=Rw, E=0)无异常,自然电位测井失效2 .岩性影响砂泥岩剖面泥岩(纯泥岩)——基线纯砂岩——SSP(h>4d)当储层Vsh 增大,自然电位幅度△USP(变小)<SSP 靠近泥岩基线3..温度影响温度对离子运动,离子扩散速率有影响不同深度地层温度不同4.地层水、泥浆滤液中含盐性质影响(溶液中离子类型不同,迁移速率不同,直接影响Kd、Kda)5.地层电阻率影响(当地层电阻率较大时,其影响不容忽视。
【免费下载】测井曲线代码大全
测井曲线代码RD、RS—深、浅侧向电阻率RDC、RSC—环境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VRD、VRS—垂直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DEN—密度DENC—环境校正后的密度VDEN—垂直校正后的密度CNL—补偿中子CNC—环境校正后的补偿中子VCNL—垂直校正后的补偿中子GR—自然伽马GRC—环境校正后的自然伽马VGR—垂直校正后的自然伽马AC—声波VAC—垂直校正后声波PE—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VPE—垂直校正后的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SP—自然电位VSP—垂直校正后的自然电位CAL—井径VCAL—垂直校正后井径KTh—无铀伽马GRSL—能谱自然伽马U—铀Th—钍K—钾WCCL—磁性定位TGCN—套管中子TGGR—套管伽马R25—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VR25—环境校正后的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DEV—井斜角AZIM—井斜方位角TEM—井温RM—井筒钻井液电阻率POR2—次生孔隙度POR—孔隙度PORW—含水孔隙度PORF—冲洗带含水孔隙度PORT—总孔隙度PERM—渗透率SW-含水饱和度SXO—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H—泥质含量CAL0—井径差值HF—累计烃米数PF—累计孔隙米数DGA—视颗粒密度SAND,LIME,DOLM,OTHR—分别为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VPO2—垂直校正次生孔隙度VPOR—垂直校正孔隙度VPOW—垂直校正含水孔隙度VPOF—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孔隙度VPOT—垂直校正总孔隙度VPEM—垂直校正渗透率VSW-垂直校正含水饱和度VSXO—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饱和度VSH—垂直校正泥质含量VCAO—垂直校正井径差值VDGA—垂直校正视颗粒密度VSAN,VLIM,VDOL,VOTH—分别为垂直校正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岩石力学参数PFD1—破裂压力梯度POFG—上覆压力梯度PORG—地层压力梯度POIS—泊松比TOUR—固有剪切强度UR—单轴抗压强度YMOD—杨氏模量SMOD—切变模量BMOD—体积弹性模量CB—体积压缩系数BULK—出砂指数MACMAC—偶极子阵列声波XMAC-Ⅱ—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DTC1—纵波时差DTS1—横波时差DTST1—斯通利波时差DTSDTC-纵横波速度比TFWV10-单极子全波列波形TXXWV10-XX偶极子波形TXYWV10- XY偶极子波形TYXWV10- YX偶极子波形TYYWV10- YY偶极子波形WDST-计算各向异性开窗时间WEND-计算各向异性关窗时间DTSF-计算的快横波时差DTSS-计算的慢横波时差固井CCL—磁性定位CBL—声幅VDL—声波变密度(二维)AC—声波CAL—裸眼井径GR—自然伽马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测井基础知识
是探测深度更浅的浅探测电阻率测井,采用贴井壁测量,井眼影响较小。 是测量冲洗带电阻率最好的测井方法。
应用
(1)划分薄层; (2)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泥饼厚度较小时,RMSFL=RXO; 泥饼厚度较大(>19.1mm)时,要对RMSFL做校正。 (3)常与双侧向测井组合应用,判断流体性质
油气层,电阻率高(气层>油层),低侵,RLLD>RMSFL;
聚焦测井
应用
(1)划分岩性剖面:纵向分层能力强,适于划分薄层; (2)判断油水层:深浅三侧向曲线重叠,在渗透层出现幅度差。 油层:出现正幅度差,深侧向(RLLD)>浅侧向(RLLS); 水层:一般出现负幅度差,深侧向(RLLD)<浅侧向(RLLS)。 (3)求地层真电阻率Rt:要进行井眼、围岩-层厚、侵入三方面的校正。 (4)裂缝识别:
自然电位测井
3、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 SP曲线形态能反映粒度分布和沉积能量变化的速率。 柱形:粒度稳定,砂泥岩突变接触 钟形:粒度由粗到细,水进的结果,顶部渐变接触,底部突变接触 漏斗形:粒度由细到粗,水退的结果,顶部突变接触,底部渐变接触 4、判断水淹层 水淹层段会产生泥岩基线偏移。 5、估算泥质含量
普通电阻率测井
(2)确定岩层界面
常用微电位电阻率异常的半幅点确定岩层界面。
(3)划分薄层和薄夹层 根据曲线变化,可以准确的剔除致密薄夹层,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致密夹层:微电极曲线高峰显示,尖峰底部厚度为致密夹层厚度。 泥质夹层:微电极曲线明显下降,用微电位低阻异常的半幅宽作为泥质 夹层的厚度。 (4)确定井径扩大的井段
侧向测井
聚焦测井
微球聚集测井
感应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测量对象:岩石的导电能力 适用条件:地层厚度较大、地层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相差不太悬殊(淡水泥 浆),中、低电阻率的碎屑岩剖面。
测井沉积相沉积特征分析
利用“测井相”研究岩性
1.可建立岩石成份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2.岩石结构和测井响应之间可建立关系
岩石结构包括:粒度、分选、磨圆程序等均可在 测井曲线上可反映出来。 3.岩石构造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4.测井相与地质相对应关系
第15页/共142页
第16页/共142页
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岩相组合,在横向上有 不同的分布范围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砂体的内部具有不同的粒度,分 选性,泥质含量。
一、测井曲线要素及其常规组合测井曲线地质意义
1.幅度:分为低幅 、中幅 、高幅三个等级 2.形态
2.测井曲线自动分层;
3.确定测井相;
把相应每条曲线平均值算出来, 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存储 空间,即形成一个数组-测井 相。
测井相图形式:
①蜘蛛网图:以每个点为中 心;
②阶梯状图
第12页/共142页
砂岩
石灰岩
第13页/共142页
第14页/共142页
测井相分析成果的主要用途
由于测井相分析能够获得深度准确、质量较高的单井岩 相柱状图,故它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性,研究岩相特征。 2.为单井解释、多井评价确定地层模型提供依据。 3.研究地层层序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4.研究油田储集层的纵、横向变化及油气层分布,予测有利 含油气区。 5.提供各类岩相统计结果,对研究区域性的生、储、盖条件 极为有利。 6.进行沉积相与构造地质研究。
据曲线形态分为光滑、微齿、齿化三个等级
测井标准答案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声波时差: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单位距离所需时间。
孔隙度:地层孔隙占地层提及的百分数。
地层压力: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地层倾角:地层层面的法向与大地铅锤轴之间的夹角。
含油孔隙度:含油孔隙体积占地层体积的百分比。
泥质含量:泥质体积占地层体积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等。
2.地层三要素倾角;倾向;走向。
3.伽马射线去照射地层可能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_效应。
4.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铀;钍;钾_等。
5.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 微妙/米(微妙/英尺),电导率的单位是毫西门子/米。
6.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微梯度与微点位两条曲线不重合_。
7.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减小而增大;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
8.当Rw大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 正_异常。
9.由测井探测特性知,普通电阻率测井提供的是探测范围内共同贡献。
对于非均匀电介质,其大小不仅与测井环境有关,还与测井仪器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电极系10.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要取决于氯的含量。
利用中子寿命测井区分油、水层时,要求地层水矿化度高,此时,水层的热中子寿命小于油层的热中子寿命。
11.某淡水泥浆钻井地层剖面,油层和气层通常具有较高的视电阻率。
油气层的深浅电阻率显示泥浆低侵特征。
12.地层岩性一定,C/O测井值越高,地层剩余油饱和度越大。
13.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负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淡水泥浆__,油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泥浆低侵。
14.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是__铀;钍;钾;。
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性__越强__。
15.电极系的名称__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距底部4米_。
16.套管波幅度低,一界面胶结_好。
17.在砂泥岩剖面,油层的深侧向电阻率_大于__浅侧向电阻率。
测井曲线代码大全
测井曲线代码RD、RS—深、浅侧向电阻率RDC、RSC—环境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VRD、VRS—垂直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DEN—密度DENC—环境校正后的密度VDEN—垂直校正后的密度CNL—补偿中子CNC—环境校正后的补偿中子VCNL—垂直校正后的补偿中子GR—自然伽马GRC—环境校正后的自然伽马VGR—垂直校正后的自然伽马AC—声波V AC—垂直校正后声波PE—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VPE—垂直校正后的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SP—自然电位VSP—垂直校正后的自然电位CAL—井径VCAL—垂直校正后井径KTh—无铀伽马GRSL—能谱自然伽马U—铀Th—钍K—钾WCCL—磁性定位TGCN—套管中子TGGR—套管伽马R25—底部梯度电阻率VR25—环境校正后的底部梯度电阻率DEV—井斜角AZIM—井斜方位角TEM—井温RM—井筒钻井液电阻率POR2—次生孔隙度POR—孔隙度PORW—含水孔隙度PORF—冲洗带含水孔隙度PORT—总孔隙度PERM—渗透率SW-含水饱和度SXO—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H—泥质含量CAL0—井径差值HF—累计烃米数PF—累计孔隙米数DGA—视颗粒密度SAND,LIME,DOLM,OTHR—分别为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VPO2—垂直校正次生孔隙度VPOR—垂直校正孔隙度VPOW—垂直校正含水孔隙度VPOF—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孔隙度VPOT—垂直校正总孔隙度VPEM—垂直校正渗透率VSW-垂直校正含水饱和度VSXO—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饱和度VSH—垂直校正泥质含量VCAO—垂直校正井径差值VDGA—垂直校正视颗粒密度VSAN,VLIM,VDOL,VOTH—分别为垂直校正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岩石力学参数PFD1—破裂压力梯度POFG—上覆压力梯度PORG—地层压力梯度POIS—泊松比TOUR—固有剪切强度UR—单轴抗压强度YMOD—杨氏模量SMOD—切变模量BMOD—体积弹性模量CB—体积压缩系数BULK—出砂指数MACMAC—偶极子阵列声波XMAC-Ⅱ—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DTC1—纵波时差DTS1—横波时差DTST1—斯通利波时差DTSDTC-纵横波速度比TFWV10-单极子全波列波形TXXWV10-XX偶极子波形TXYWV10- XY偶极子波形TYXWV10- YX偶极子波形TYYWV10- YY偶极子波形WDST-计算各向异性开窗时间WEND-计算各向异性关窗时间DTSF-计算的快横波时差DTSS-计算的慢横波时差固井CCL—磁性定位CBL—声幅VDL—声波变密度〔二维〕AC—声波CAL—裸眼井径GR—自然伽马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
一、SP曲线和GR曲线测井基本原理用淡水泥浆钻井时,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而在砂岩段形成扩散电位——在井眼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负电荷富集,地层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导致砂层段井眼泥浆的电势低于砂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地层的“电池”(第一个)。
在泥岩段,因为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之间存在矿化度差及选择性吸附作用形成吸附电位——在井眼内泥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地层中泥岩段负电荷富集,导致泥岩段井眼泥浆的电势高于地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井眼的“电池”(第二个)。
又因为泥浆和地层各具导电性,正象两条导线把以上两个“电池”串联了起来而形成回路,这样在地层中电流从砂岩段(第一个电池正极)流向泥岩段(第二个电池负极);在井眼中电流从泥岩段(第二个电池正极)流向砂岩段(第一个电池负极)。
在此回路中,地层也充当电阻的作用,总电动势等于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之和。
用M电极在井眼中测的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降即得自然电位曲线。
其值在正常情况下与对应地层中泥质含量关系密切,砂岩中泥质含量增加,则电位降下降,异常幅度减小;砂岩中泥质含量下降,则电位降上升,异常幅度增大。
另外,当泥浆柱与地层流体间存在压力差时发生过滤作用形成过滤电动势——动电学电位。
沉积岩的放射形取决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粘土和泥质的含量,粘土和泥质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强。
GR曲线主要测量地层的放射性。
1、曲线幅度反映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2、曲线形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3、顶、底部形态的变化反映沉积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4、曲线的光滑程度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时间的长短;5、曲线的齿中线组合方式反映沉积物加积特点;6、曲线包络形态反映在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因素:(1)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比值的影响。
3_3 SP曲线应用
§43.确自定然标电准位温曲度线下的的应地用层水电阻率RwN
(4)确定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等效电阻率RweN
( ) RweN = RmfeN / Rmfe / Rwe
(5)确定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RwN
RweN > 0.12Ω ⋅ m时,RwN = −0.58 +10(0.69RweN −0.24)
8
§三3、自确然定电地位层曲水线电的阻应率用
1.确定含水纯岩石静自然电位SSP
在一个解释井段内,选一个标准水层,读 取其SP作为SSP 标准水层:岩性纯(不含泥质或Vsh很小),厚度 大,100%含水 当层厚不大时,必须进行厚度、电阻率和侵入校正
9
§3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SP校正图版
按 实 际 侵 入 情 况 Rxo=0.2Rt 及 测 井 提 供 的 ΔUSP/SSP
从测井图读Rm18°C ,
RmN = 71.4Rm18o C / 82.2
R2
R1
=
1.8T1 1.8T2
+ +
39 39
12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exh
2
§3 自然电位N曲aC线l溶的液应电用阻率与其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图版
13
§43.确自定然标电准位温曲度线下的的应地用层水电阻率RwN
(2)确定标准温度下的泥浆滤液电阻率RmfN
纵 坐 标 就 是 所 Rt/Rm
Rxo/Rm
求 h/d 校 正 系h/d 数
a ,该水层的 ΔUSP/SSP
静 Rs/Rm=20 自 然 电 位
SSP=ΔU /a Rt/Rm
SP
Rxo/Rm
h/d
h/d
Rxo/Rm Rxo/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SP曲线和GR曲线分析沉积微相(赵宏波)长庆石油勘探局录井公司在曲线要素中,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反映在测井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地层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SP曲线和GR曲线形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SP曲线和GR曲线顶、底部形态的变化反映沉积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SP曲线和GR曲线的光滑程度反映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时间的长短;SP曲线和GR曲线的齿中线组合方式反映沉积物加积特点;;SP曲线和GR曲线包络形态反映在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一、SP曲线和GR曲线测井基本原理用淡水泥浆钻井时,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在砂岩段形成扩散电位——在井眼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负电荷富集,地层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导致砂层段井眼泥浆的电势低于砂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地层的“电池”(第一个)。
在泥岩段,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之间存在矿化度差及选择性吸附作用形成吸附电位——在井眼内泥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地层中泥岩段负电荷富集,导致泥岩段井眼泥浆的电势高于地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井眼的“电池”(第二个)。
又因为泥浆和地层各具导电性,正象两条导线把以上两个“电池”串联了起来而形成回路,这样在地层中电流从砂岩段(第一个电池正极)流向泥岩段(第二个电池负极);在井眼中电流从泥岩段(第二个电池正极)流向砂岩段(第一个电池负极)。
在此回路中,地层也充当电阻的作用,总电动势等于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之和。
用M电极在井眼中测的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降即得自然电位曲线。
其值在正常情况下与对应地层中泥质含量关系密切,砂岩中泥质含量增加,则电位降下降,异常幅度减小;砂岩中泥质含量下降,则电位降上升,异常幅度增大。
另外,当泥浆柱与地层流体间存在压力差时发生过滤作用形成过滤电动势——动电学电位。
(如图1)+-+-+-●●●●●●●●●-+●●●●●●●●●●●●●●●●-+●●●●●●●●●●●●●●●●●-+●●●●●●●●图1 SP 曲线原理示意图沉积岩的放射形取决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粘土和泥质的含量,粘土和泥质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强。
GR曲线主要测量地层的放射性。
二、利用SP曲线和GR曲线分析沉积微相的曲线要素及地质意义(一)、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指地层中砂岩段自然电位值和自然伽玛值与纯泥岩基线的差值,两者形态相似(GR曲线齿化严重),主要反映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
依据异常幅x与砂体厚度h的比分为低幅(x/h<1)、中幅(1<x/h<2)和高幅(2<x/h)三种(如图2)。
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主要与岩性有关,另外还受地层厚度、饱含流体的性质等影响。
一般在测井条件相同时粒度越粗、分选性越好、渗透性越好的砂体,幅度越高。
图2 SP曲线和GR曲线幅度类型a、低幅b、中幅c、高幅低幅反映沉积时物源供给不足、砂体分选差、泥质含量高的特征。
典型代表为边滩砂。
中幅反映沉积时物源供给充沛,冲刷与沉积复杂,分选较差等特征。
典型代表为河流沉积。
高幅反映沉积时物源供给充沛,粒度粗,分选好等特征。
典型代表为漫滩?。
(二)、SP曲线和GR曲线形态SP曲线和GR曲线整体形态相似,只是GR曲线齿化较强。
其除反映粒度和分选性垂向变化外,主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分为钟形、漏斗形、对称齿形、反向齿形、正向齿形、指形、漏斗——箱形、箱形——钟形(如图3)。
图3 SP曲线和GR线形态a、钟型b、漏斗型、c、箱型d、对称齿型e、反向齿型f、正向齿型、g、指型h、漏斗—箱型m、箱型—钟型钟形反应水动力向上逐渐减弱,砂岩颗粒逐渐变细,物源供给逐渐减少。
一般为正粒序和水进序列,典型代表有点砂坝和废弃河道。
漏斗形反映从下到上水动力能量逐渐增强,颗粒变粗,分选性变好。
一般为反粒序结构和水退序列,其典型代表有河口砂坝、前积砂体等。
箱形反映物源充沛,水动力条件稳定。
典型代表有直流河道、风成砂和洪水期能量较强的河道充填等特征。
正向齿形为正粒序结构,反映水下冲刷充填沉积。
其典型代表有以冲刷充填为主的小河道沉积。
反向齿形为反粒序结构,反映水道末梢前积式席状砂沉积。
对称齿形对称粒序结构,代表急流作用下的席状沉积,其典型代表有洪水期河道决口处的沉积。
指形代表高能量条件下的均匀中层粗砂沉积,如滩砂。
漏斗——箱形代表早期水动力能量逐渐增强,中——晚期水动力能量保持相对稳定条件下物源供应丰富的水下砂体堆积,其典型代表有河口砂坝。
箱形——钟形反映早期水动力能量强且稳定,物源供应充沛;但晚期河道迁移或者废弃,能量衰退,从均质沉积到正韵律沉积的特征。
只有单砂层较厚时,SP曲线和GR曲线异常才形成钟形、漏斗形和箱形。
地层厚度较小时常为齿形(包括正向齿形、反向齿形和对称齿形)。
而漏斗——箱形和箱形——钟形为符合形态。
(三)、SP曲线和GR曲线顶、底界的接触关系SP曲线和GR曲线顶、底界的接触关系指单砂体SP曲线和GR 曲线顶、底的变化形态,反映砂体形成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及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
可分为突变式和渐变式。
渐变式又可分为加速渐变式、匀速渐变式和减速渐变式(如图4)。
突变式的曲线特征是中部近水平,两端较陡。
顶部突变式右端上升左端下降,说明砂体形成过程中物源供给突然中断。
底部突变式右端下降左端上升,说明短期内水动力能量急剧增强,常代表上、下层间存在的冲刷面,如河道底部冲刷面。
顶部加速渐变式的曲线特征是曲线向右上方上倾,且从下到上其斜率逐渐减小,说明砂体沉积后期水动力能量减退,物源供给急剧减少,如废弃河道。
底部加速渐变式曲线向左上方上倾,且从下到上其切线斜率逐渐增大(为负值,其绝对值减小),说明砂体沉积早期冲刷能力较弱,后期增强。
顶部匀速渐变式曲线特征是曲线沿向右上方上倾,其斜率基本不变,说明砂体沉积后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匀速减弱,如点砂坝。
底部匀速渐变式曲线向左上方上倾,其斜率基本不变,说明砂体沉积早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匀速增强,如季节性河道沉积、漫滩沉积和天然堤沉积等。
顶部减速渐变式曲线特征是曲线沿向右上方上倾,其斜率逐渐增大,说明砂体沉积后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缓慢减弱。
底部减速渐变式曲线向左上方上倾,其斜率逐渐减小(为负值,其绝对值增大),说明砂体沉积早期物源供给不足。
(四)、SP曲线和GR曲线的光滑程度SP曲线和GR曲线的光滑程度反映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的时间的长短或水动力的变化及物源供给的丰富程度。
一般分为光滑、微齿和齿化三级(如图5)。
图5 SP曲线和GR曲线的光滑程度a、光滑b、微齿c、齿化曲线光滑,反映水动力条件稳定,物源丰富的均质沉积,如滩砂。
曲线微齿,反映物源充足但改造不彻底,如河道砂。
齿化代表能量有节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性沉积(即间歇性沉积叠加),当粒度变细时幅度变小,代表有辫状河道。
(五)齿中线组合形态齿中线是SP曲线和GR曲线上次级齿的中线,依据组合形态分为平行式和相交式两大类。
平行式又可分为水平平行式、上倾平行式、下倾平行式;相交式又可分为内收敛式和外收敛式(如图6)。
它们反映沉积加积的特点。
内收敛式齿中线相交于SP曲线和GR曲线内侧(即右侧),曲线上部齿中线向左上方上倾,中部水平,下部向左下部下倾。
曲线上部组合形态以反向齿形组合为主,中部以对称齿形组合为主,下部以正向齿形组合为主。
上部齿中线向左上方上倾,反映水道末期充填沉积,中部齿中线水平,代表河道中期均质沉积,下部齿中线向左下部下倾,代表水道末期滞流冲刷沉积。
整体反映水流能量减少。
a、收敛式b、外收敛式、c水平平行、m、下倾平行、e上倾平行u、反向齿形、h对称齿形、d正向齿形外收敛式齿中线相交于SP曲线和GR曲线外侧(即左侧),曲线下部齿中线水平,中部和上部齿中线向右上方上倾。
曲线形态是下部为对称齿形组合,中部和上部为正向齿形组合。
该特征说明水动力由下到上增强,代表水下前积式砂体沉积。
水平平行式齿中线水平平行,曲线形态以对称齿形组合为主,反映水动力能量周期性变化,代表垂向加积式堆积。
齿中线向左上方上倾平行,曲线形态以反向齿形组合为主,反映水动力能量周期性增强条件下的反韵律沉积,如水道末期前积沉积。
齿中线向左下方下倾平行,曲线形态以正向齿形组合为主,反映水动力能量周期性减弱条件下的正韵律沉积。
(六)、SP曲线和GR曲线组合形态(即包络线形态)SP曲线和GR曲线组合形态指多层曲线的包络线形态,反映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体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加积式、后积时和前积式三种;后积时和前积式各自分为加速式、匀速式和减速式三个亚种(如图7)。
图7 SP曲线和GR曲线包络组合形态加积式SP曲线和GR曲线的包络线竖直或近于竖直,代表水动力强且稳定、物源供给充足条件下的加积式沉积。
后积式SP曲线和GR曲线的包络线总体特征是向右上方上倾,代表水动力能量由强到弱的后积式(亦称退积式或水进式)沉积。
分为加速后积式、匀速后积式和减速后积式。
加速后积式:包络线下陡上缓。
反映水动力能量减小的梯度逐渐增大,能量减小的速度加快的沉积特点。
匀速后积式:包络线呈直线状或近直线状。
反映水动力能量减小的梯度平稳,能量减小的速度稳定条件下的沉积特点。
减速后积式:包络线下缓上陡。
反映水动力能量减小的梯度逐渐减小,能量减小的速度减小的沉积特点。
前积式SP曲线和GR曲线的包络线总体特征是向左上方上倾,代表水动力能量由弱到强的前积式(亦称进积式或水退式)沉积。
分为加速前积式、匀速前积式和减速前积式。
加速前积式:包络线下陡上缓。
反映水动力能量增加的梯度逐渐增大,能量增加的速度加快的前积式沉积特点。
匀速前积式:包络线呈直线状或近直线状。
反映水动力能量增强的梯度平稳,能量增强的速度稳定条件下的沉积特点。
减速前积式:包络线下缓上陡。
放映水动力能量增强的梯度逐渐减小,能量增强的速度减小的沉积特点。
三、特征相SP曲线和GR曲线特征分析(一)、三角洲平原亚相1、水上分流河道微相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骨架相,其砂体底部有冲刷面,向上依次为砾、砂和粉砂,显正韵律结构。
SP曲线和GR曲线为中——高幅钟形或箱形,底部突变,顶部加速渐变,齿中线向外收敛,曲线光滑或者齿化,包络线为退积式。
2、决口扇微相决口扇微相为间歇性沉积,其砂体成熟度低,SP曲线和GR曲线为中低幅正向齿形或对称齿形,顶底以渐变式为主,曲线齿化程度高。
3、天然堤微相天然堤微相砂体分选程度高,磨圆好,成熟度高,颗粒细,以粉砂和泥质为主,夹粉砂薄层。
SP曲线和GR曲线以低幅齿形为主,齿化。
1、泛滥平原微相泛滥平原微相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背景相,以泥质沉积为主,夹粉砂岩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