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势教学设计.doc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高中学生传授电动势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电动势的定义,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学会使用电动势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电压、电阻等基本电路概念,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更容易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但在区分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引导。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点,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动势的定义,掌握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能正确区分并使用这两个概念。
(3)学会使用电动势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功等。
(4)掌握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电动势相关的问题。
(5)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际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动势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动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3)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电动势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电动势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电动势》教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第二节、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电动势地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屮地一个难点.但学生对各种电源比较熟悉,所以木设计 从介绍各种电源开始,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电源地共同特性•通过对电路中产生持续稳定电流原 因地探讨,使学生知道电源工作过程中电源内部存在非静电力地作用.在讨论非静电力做功将 其他形式地能转化为电能地过程中引入电动势概念.在学习闭合电路地基础上介绍外电路和 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外电压和内电压地意义,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内电阻地存 在.在闭合电路屮能量转化地讨论屮采用类比儿童乘坐滑梯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二、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理解电动势地地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地物理暈•2. 从能量转化地角度理解电动势地物理意义.(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地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地理解.(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地不断进步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动势地地概念难点: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地理解四学情分析、通过复习静电力概念,明确静电力地作用效果,通过类比,分层次提出相应问题,通过师生 互动式地分析讨论,逐步明确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地原因•利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将形成电流 和水流条件进行类比,通过非重力对水地作用和非静电力对电荷地作用进行类比中得出非静 电力地概念.通过讨论不同电源把其他形式地能转化为电能地木领不同过程中逐步建立电动 势地概念,并通过电动势和电压概念本质区别地讨论,加强对电动势概念地理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实验教具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要点:电源、恒定电流地概念(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新课讲解——第二节、电动势K 问题1 1.在金属导体中电流地形成是什么?(自由电子)2. 在外电路中电流地方向?(从电源地正极流向负极)3. 电源是靠什么能力把负极地正电荷不断地搬运到正极以维持外电路中恒定地电流? 结合课本图2. 2-1,讲述“非静电力”,利用右图来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屮地能量问题.当水 由A 池流入B 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地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 他式地能•而又由于A 、B 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 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抽水机 就是提供该外力地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地能转 化为水地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地能Z 间地相互转化, 学生易于理水池 A解和接受,在做此铺垫后,电源屮地非静电力地存在及其作用也就易于理解了.两者相比,重力相当于电场力,重力做功相当于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相当于电势能,抽水机相当于电源.(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1.电源(更深层地含义)(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地能转化为电势能地装置.(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地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地能转化为电势能.【注意】在不同地电源中,是不同形式地能量转化为电能.再与抽水机类比说明:在不同地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地本领不同-一引出2.电动势(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地功W与被移送地电荷q地比值叫电源地电动势. (2)定义式:E=W/q(3)单位:伏(V)(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地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地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地能转化成电能地数值就越多.【注意】:①电动势地大小由电源屮非静电力地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地体积、外电路无关.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地电压.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地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地功.3.电源(池)地几个重要参数①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地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地化学性质,与电池地大小无关.②内阻(刃:电源内部地电阻.③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地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注意】: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四)反思总结、在学习闭合电路地基础上介绍外电路和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外电压和内电压地意义,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牛直观感受内电阻地存在•在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地讨论中采用类比儿童乘坐滑梯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T-A.电动势一、电荷定向移动地原因1.静电力'化学作用(干电池)2.非静电力<光作用(光电池)电磁作用(发电机)二、电动势(E)1.表征了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地本领.2. 大小:等于电源开路时两极间地电压.3. 单位:伏特(V )四、闭合电路中能量地转化 十教学反思在学习闭合电路地基础上介绍外电路和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外电压和内电压地意义,通 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内电阻地存在.在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地讨论中采用类比儿童乘 坐滑梯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闭合电路 外电路一外屯阻一外屯压 内电路一内电阻一内电压 ■ •。
电动势教案
电动势教案电动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动势以及其概念和定义。
(2)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电动势的概念和定义。
2. 理解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电动势的内涵和外延。
2. 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公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捏灭一根简单的电瓶,然后问学生:“电瓶被捏灭后,为什么会流出电流?有谁知道是什么产生了电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动势”。
2. 理论讲解(1)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导体回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回路中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被称为电动势。
电动势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物理现象。
(2)定义:电动势是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3)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设电流为I,电势差为V,电阻为R,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到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为:ε=IR。
(4)电动势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3. 实验探究(1)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2)实验步骤: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阻的两个端点相连接,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量出电阻两端的电压V,并计算出电动势ε=IR。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动势的数值。
4. 知识拓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电动势与电源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电动势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3)电动势与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4)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电流?5. 小结与反思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八、课堂作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公式是多少?请你写出这个公式,并用文字解释其中的物理意义。
人教版选修(3-1)《电动势》word教案
2电动势整体设计教学分析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
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作了一些铺垫。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地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
此套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习电动势。
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
本节课从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建立电动势的概念。
也为后面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演示、逻辑推理。
在电压和电动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通过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教学,建立新的概念。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金属板、酸溶液、灵敏电流计、多种型号的干电池、学生电源、导线、电键、小灯泡、投影仪。
知识准备1.课前复习:电势差的定义式:U = Wq2.课前说明: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由于它们带负电荷,电子向某一方向的定向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的定向移动。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 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3. 了解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电动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a. 电动势的定义b. 电动势的物理意义2. 电动势的计算方法a.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b. 电动势的计算公式3. 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a. 电池的电动势b. 发电机的电动势c. 电动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动势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难点: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动势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电动势的概念,讲解电动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 讲解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 分析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电池和发电机为例进行讲解。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动势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电动势计算题目,以及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动势的作用。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电动势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电动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两者在电路分析中的区别与联系。
2. 介绍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如利用potentiometer(电压表)进行精确测量。
3. 引入电动势的单位——伏特(V),并解释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地位。
八、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分析一个简单电池电路,计算电路中的电动势和电流。
2. 案例二:讨论一个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解释发电机如何产生电动势。
3. 案例三:分析一个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电路,探讨电动势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电动势的单元教学设计
电动势的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了解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1.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电动势的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电动势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电动势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动势知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电动势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内容2.1 电动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电动势的定义: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从低电位移至高电位时,所做的非静电力功。
- 电动势的物理意义: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能力,是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2.2 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电动势的计算公式:$\varepsilon = \int_{A}^{B} \vec{E} \cdot d\vec{l}$,其中 $\vec{E}$ 为电场强度,$d\vec{l}$ 为积分路径上的微小位移矢量。
- 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的计算:$\varepsilon = I \cdot R + \Delta U$,其中 $I$ 为电流,$R$ 为电路总电阻,$\Delta U$ 为电路两端的电压降。
2.3 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电动势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电动势在电器设备中的作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如手电筒、电动汽车等,引出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2 探究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动势的现象,如伏打电堆、干电池等;-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如电场强度、电流等,分析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3.3 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讲解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电动势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分析电器设备中电动势的作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电动势教案Z版.docx
电动势讲课人:朱平洲•学习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2)理解、掌握电动势的概念。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初步培养从能量和能虽转化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重点和难点都是电动势的概念。
•教具各种型号的干电池8个,电压表,电流表(计),手摇发电机等• 学习过程设计点评:复习提问的H的是为引入非静电力做功和电动势的概念做铺垫。
• 教师活动:水池八、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且I1A>HB,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來, 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A 、BZ 间的高度差很快 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屮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 教师活动:为了引导学牛回答预定答案:维持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势差,可提问: 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是:(1)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2)在导 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势差。
点评:上面的引入明确研究方向,即如何维持导体两端有怛定的电势差。
下而主要研究如何 维持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势差。
E 1注意:金属导体中,能够自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负电荷向某一方向的定向 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磁的方向移动,.为了方便,我们按正电荷移动的说法进 论.引入新课根据此图-回答以下问题(①A>①B )主要教学过程接通A、B时,正电荷向哪个方向移动?导体A、B的电势怎样变化?此过程什么力做功?能量如何转化?正电荷从电势高的导体A流向电势低的导体B;结果会使得导体A正电荷减少,其电势降低,导体B的正电荷增加,其电势升高,导体A、B的电势差逐渐减少,最终等势;此过程中是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主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接刚才的水池A、B问题(学牛可重看一遍):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吋水流。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使水管中冇源源不断的水流呢?答:可在A、B之间连接-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这样可保持A、BZ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电动势课程设计
电动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动势的定义,掌握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2. 学生能掌握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并运用相关物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3. 学生能了解电源内部电动势的产生原理,以及不同类型电源的电动势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电压表测量电动势,并正确读取数据;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电动势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培养实验操作能力;3. 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动势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动势,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认识到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电动势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动势的定义与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电动势的含义,区分电动势与电压;- 介绍电动势的单位及符号表示。
2. 电动势的计算与测量- 讲解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演示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指导学生使用电压表进行实际操作。
3. 电源内部电动势的产生原理- 介绍电源内部电动势的产生原理,如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分析不同类型电源的电动势特点。
4. 电动势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电动势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5. 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动势问题,如电动汽车、手机充电器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教学内容如上所述,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动势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电动势》 教学设计
《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式\(E =\frac{W}{q}\),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电源的内阻,了解电动势与路端电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水压与电动势,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2)通过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电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动势概念的建立。
(2)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难点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手机电池等,提问学生这些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思考电路中电流形成的原因。
(3)通过类比水路中形成水流的原因是存在水压差,引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是存在电势差。
2、电动势概念的建立(1)演示实验:将一个干电池、一个蓄电池分别连接到相同的电路中,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2)提问学生:为什么相同的电路,连接不同的电源,电流表的示数不同?(3)引导学生思考:电源能够提供电能,不同的电源提供电能的能力不同,那么如何描述电源提供电能的能力呢?(4)类比水压,引入电动势的概念: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叫做电动势。
(5)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E =\frac{W}{q}\),其中\(E\)表示电动势,\(W\)表示非静电力所做的功,\(q\)表示电荷量。
3、电动势的物理意义(1)讲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强。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动势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电动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理解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和区别;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4. 掌握计算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电动势概念及计算;
2. 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材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导入电动势的概念,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电动势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解释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3. 讲解串联电池和并联电池的电动势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验证。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动势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动势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动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注重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电动势》示范教案.doc
2. 2电动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定义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T解生活小的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与难点1、电动势的概念,对电动势的尬义式的应用。
2、电池内部能量的转化;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
在教材图2. 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投影)(如图所示)H 2.1*2 O学生思考,选出代表回答:电源能够不断地将电了从/搬运到必从而使/、间保持一定的电势差;电源能够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电流。
教师:电源戶在把电了从/搬运到〃的过程中,电了的电势能如何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电源乂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思考回答:电了的电势能增加了。
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
教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电源为电路提供了电能,必然会有其他形式的能罐减少,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你认为电源是个怎样的装置呢?学生思考冋答: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引入: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述呢?(二)进行新课1、电源教师:(投影)教材图2.2-1 (如图所示)阳221伞松电力便正电荷庄电淞内部曲负极移至正极.教师:(1)用导线将电源连成最简单的电路,电路由哪儿部分组成? (2)导线中的电场是什么电场?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特点如何?为什么?学生思考冋答:(1)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源外部能看得见的部分,称为外电路;电 源内部看不见的部分,称为内电路。
(2)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
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源正极向负 极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导线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因为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所以电 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电流人小恒定。
高一物理电动势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高一物理电动势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势的定义和本质;2.掌握电动势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3.认识电源的分类及其特点;4.初步理解电动势和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电动势和其本质A.电流和电动势的区别B.电动势的本质2.电动势的计算公式A.磁通的定义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C.数值计算3.电源的分类和其特点A.电源的分类B.电源的特点4.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A.电动势的作用B.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C.电池的内阻及其对电路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动势的定义及其本质2.电动势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3.电源的分类及其特点4.电动势和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通过写板书展示概念和公式等,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讲授法:结合板书,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开场导入通过提问,引出电动势的定义和本质。
2.知识点讲解1)电动势和其本质A.电流和电动势的区别B.电动势的本质2)电动势的计算公式A.磁通的定义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C.数值计算3)电源的分类和其特点A.电源的分类B.电源的特点4)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A.电动势的作用B.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C.电池的内阻及其对电路的影响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运用。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化记忆。
六、教学评估1.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情况,并对疑点进行解答。
七、教学反思电动势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电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讲解、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电动势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电动势教案1.doc
电动势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电动势这一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1.知道电动势是为了表征电源特性而引入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2.通过实验研究,掌握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e =U+U Z;3.从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电动势是表不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难点:实验研究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 教具:干电池(1号、3号、5号若干个);蓄电池组;纽扣电池;可调内阻蓄电池一套;示教电压表(0-2. 5V)两台;滑线变阻器(0-50欧)一只;开关、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问:1)为了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要具备什么条件?(生: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2)在实验中怎样才能保持一定的电压呢?(生:把电路两端分别接到电源两极上.)2 .师启发提问:各种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不是都一样呢?电源有什么特性?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电源的特性?怎样描述?师:本节课就要研究这些问题.)(一)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 •电动势概念的引入:演示:用电压表测量不同型号干电池用蓄电池组每缸的电压.测量结果是:尽管干电池型号不同,两极电压都是1. 5V,蓄电池每缸电压都是2V.启发提问:测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结果表明:同种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都相同,不同种类的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这说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木身的性质决定的.那么怎样表示电源木身的这种性质呢?为了表示电源木身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板书课题:2. 8电动势师述:从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板书:1.电源的电动勢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符号:e ,单位:V;如:铅蓄电池组每缸的电动势e =2V,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e =1. 5V. 2.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启发提问:如果电源两极接了电阻,再测它两极间的电压还等于电源电动势吗?演示:(电路见课本P. 50图章一19).先断开S测电池的电动势,再合上S测电池两端的电压.结果是两次测得的电压不同.提出问题:为什么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会小于电动势?究竟闭合电路里的电压与电动势存在着什么关系?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研究这理问题.演示实验:用可调内阻电池,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进行课本P. 50图2-22的实验.(1 )介绍电路:指出哪一段是外电路,哪一段是内电路;什么是外电阻、内电阻;哪一个电压表测外电压(路端电压),哪一个电压表测内电压.(2 )说明实验方法:a.先断开外电路,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动势;b.接通电路,在内电阻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几组外电压与内电压值.c.在外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源的内电阻(提高电池挡板,电池内阻减小),测出几组外电压与内电压值.讣学生自已记录以上实验数据.给出记录表格:£ =()伏.结论: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电源两极电压小于电动势是由于在电源内部有内电压造成的.3.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提出问题: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e=U+『,那么这式子有没有更深一层的物理意义?我们又能否从这式子进一步去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呢?让学生回忆:在电场中移动电荷做功的计算式是:W=qU.然后指出:若把e =U+U Z两边乘以q,就有q e =qU + qU Z.再启发学生思考这式子的物理意义.我们可以把(qU + qU‘)理解为移送电量为q的电荷时,在内外电路上的电功,在数值上也就等于这时在内、外电路上所消耗的电能.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以推断:这能量只能是由电源提供.那就是说等号左边的q e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所提供的能量•如果被移送的电量是1库仑, 那么e =U+U Z的意义就明确了:它反映了在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在内、外电路上消耗的电能在数值上等于U+U',这将由电源提供,在数值上就正好等于e •而电源的能量是靠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得来,就是说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例如干电池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这样,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就可以理解为:电动勢是反映电源把其它形丸的能转T匕为电能的本领的將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逋过Z库仑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电动势越大,电源的这种“换能"的本领越大.具体说来,电动势是1. 5伏的干电池,当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干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是1. 5焦.显然,它的“换能“本领比2伏的蓄电池要小.(一)小结巩固:1.小结:1)本节课初步建立了电动势的概念.电动势是为了描述电源的特性而引入的物理量.由于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转化能量的本领就用电动势来描述.不同的电源的电动势不同,就反映了它们转化能量的本领不同,电源电动势大,其转化能量的本领也大.2)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闭合电路里内、外电压之和,即e =U+U Z.夕卜电压也称为路端电压,不管电路是否闭合,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就是路端电压.如果电路不闭合,路端电压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通常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测电源的电动势.2.练习巩固:《课课练》P43T1-3(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课课练》P 44 T9、10。
《电动势》 教学设计
《电动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式\(E =\frac{W}{q}\),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知道电源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动势概念的建立。
(2)对电动势定义式\(E =\frac{W}{q}\)的理解。
2、教学难点(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区分电动势和电压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电路知识,提出问题:在电路中,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力量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动势。
(二)新课讲授1、电源的作用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其中包含电源、开关、电阻和电流表。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让学生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电路中要有电源,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的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
2、电动势的概念(1)类比抽水机用水泵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增加水的势能,类比电源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运到正极,增加电荷的电势能。
(2)能量转化强调电源在搬运电荷的过程中,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例如,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动势的定义给出电动势的定义: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3、电动势的定义式(1)公式推导设电源搬运电荷量为\(q\)时,非静电力做功为\(W\),则电动势\(E =\frac{W}{q}\)。
(2)单位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与电压的单位相同。
4、电源内阻(1)介绍电源内部也有电阻,称为电源内阻,用\(r\)表示。
(2)影响电源内阻会消耗电能,导致电源输出的电能减少,同时也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三)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关于电动势的计算和概念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电动势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公式;(2)了解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之间的关系;(3)学会使用电动势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动势的概念及公式;(2)电动势与内阻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电动势公式的应用;(2)电动势与内阻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而引出电动势的概念。
2. 电动势的定义及公式(1)讲解电动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动势是电源在单位时间内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2)介绍电动势的公式,让学生掌握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3. 电动势与内阻的关系(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电动势与内阻之间的关系;(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动势与内阻之间的关系式。
4. 电动势公式的应用(1)讲解电动势公式的应用,如计算电源输出的功率、电压等;(2)举例说明电动势公式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动势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 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
电动势物理教案范文第一章:电动势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理解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1.2 教学内容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电动势的单位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电动势的概念通过电解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到电流的产生,引入电动势的概念1.4.2 讲解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电动势是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做功的能力1.4.3 电动势的单位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1.4.4 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电压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做的功,是两点间的电势差电动势是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对单位正电荷做的功,是电源的内在属性第二章:电动势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动势2.2 教学内容电动势的测量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电动势的测量方法电动势的测量通常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适当的量程2.4.2 示范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动势连接电源和电压表,将电压表的两个探头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调节电压表的量程和零点,使电压表指针指向零位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即为电源的电动势2.4.3 学生实验测量电动势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讨论第三章:电动势的特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特性理解电动势与电源内阻的关系3.2 教学内容电动势的特性电动势与电源内阻的关系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电动势的特性电动势是一个恒量,不随外部电路的变化而变化电动势与电源的内阻无关,只与电源的化学性质有关3.4.2 理解电动势与电源内阻的关系电动势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与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当电源内阻变化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会发生变化,但电动势保持不变3.4.3 示例分析通过示例电路,引导学生理解电动势与电源内阻的关系分析不同内阻值下,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变化,而电动势保持不变第四章:电动势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应用领域学会利用电动势进行功的计算4.2 教学内容电动势的应用领域利用电动势计算功的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电动势的应用领域电动势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机、电解、电镀等4.4.2 利用电动势计算功的方法电动势做的功等于电流乘以电动势与电路电阻的乘积功= 电流×电动势×电阻4.4.3 示例练习给出一个实际电路,让学生计算电动势做的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第五章:电动势的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电动势的测量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5第六章:电动势的测量实验设计与实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动势测量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6.2 教学内容电动势测量实验的设计原则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验结果的评估与分析6.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学生实操、讨论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6.4 教学步骤6.4.1 讲解电动势测量实验的设计原则选择适当的电源和测量仪器设计实验电路,确保测量准确可靠考虑实验中的干扰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6.4.2 演示实验操作与数据采集演示如何连接电源、电压表和电阻等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采集电动势数据6.4.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公式和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6.4.4 实验结果的评估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心得体会第七章:电动势在电路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学会利用电动势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7.2 教学内容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动势与电路元件的关系电动势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7.4 教学步骤7.4.1 讲解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动势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源头电动势与电路元件共同作用,实现电路的功能7.4.2 理解电动势与电路元件的关系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与电动势有关电路元件的阻抗、容抗等特性会影响电路中电动势的分配7.4.3 示例分析通过示例电路,引导学生了解电动势在电路中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电动势的分配规律,以及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7.4.4 练习设计给出一个实际电路问题,让学生利用电动势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第八章:电动势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领域认识电动势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电动势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领域电动势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电动势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8.4 教学步骤8.4.1 讲解电动势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领域电动势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通信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电动势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8.4.2 认识电动势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电动势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了众多领域的创新和进步8.4.3 示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现代技术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动势在这些领域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电动势在新能源技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前景8.4.4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电动势在现代技术中应用的认识和见解引导学生思考电动势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和挑战第九章:电动势的测量与控制技术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势的测量与控制技术学会使用现代仪器和软件进行电动势的测量与控制9.2 教学内容电动势的测量技术电动势的控制技术现代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电动势应用中的实践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操、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9.4 教学步骤9.4.1 讲解电动势的测量技术介绍电动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现代电动势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9.4.2 讲解电动势的控制技术介绍电动势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现代电动势控制技术和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动势的概念引入: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以及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电动势与原电池》教学设计.docx
《电动势与电池》趣味物理实验课程—、教材情况分析本部分内容重点涉及的是人教版选修3-1,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
课本教学地位上是电源的深入的探究和学习,此外,本节内容是闭合电路及电磁感应的学习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是是网上在线视频课程,所以教学对象主要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大家都学过物理,但是对物理这门学科的了解并不一定都是十分的深入。
很多同学在初中学过理想电源(不考虑内阻),这会让他们有知识的影响:电动势就是电压、电源两端电动势不变、电源用久电动势减低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前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源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装置;(2)理解非静电力做功及电动势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物与实例类比分析;(2)掌握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和严谨科学态度;(2)学会联系生活和物理,物理与社会。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动势的概念难点:对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五、教法学法1.教法:实验法、讲授法、谈话法2.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思考、操作。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理论与模型相结合,帮助大家理解电源内部电场是为了正电荷的移动。
老师再来演示滑梯模型。
让学生总结出非静电力的存在、非镜电力的方向和作用,功的转化。
【模型类比】化难为易把学生陌生的电场知识转化为大家熟悉的重力场知识。
【实验探究】电源内部的电场八、学生作业1.课中练习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将每个实验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多选题为主。
2.讨论主要针对知道电源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装置、理解非静电力做功及电动势的本质这2个科学知识进行讨论,包括实验的不足,以及对知识的不理解部分,均可以进行讨论,并且老师进行互动答疑。
3.课后作业一份实验报告,同学课后分别去做这2个实验,体会每个实验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并且完成实验结论以及实验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势》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电动势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采用问答法,对比法,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
电动势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先通过让学生看图片回答相关问题的方法来分析水流在重力、
外力作用下水流的方向,能量的转化,并引出非重力的概念。
利用类比法,把电流与水流进行对比,得出非静电力这个物理概念。
并且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在外电路中,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而在内电路中,电荷则是在非静电力作用下运动。
通过类比方法,让学生更进
一步的了解电源的工作原理。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同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比较,
得出电动势这样一个概念。
最后通过观察手机电池中的各个参数,明确对于一个电源,电动势、内阻、电池容量这三个物理量的重要性。
b5E2RGbCAP
二、前期分析
《电动势》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 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的内容。
在上一节内容中,已经了解了电源的作用,这节课是对电源的进一步了解。
p1EanqFDPw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通过对电路中正电荷的移动进行分析。
外电路中,正电荷在静电
力作用下由电源正极沿着导线向电源负极移动,而在内电路中,根据上节课对电源作用的分析,正电荷应该由电源负极移向电源正极,但通过受力分析,静电力不可能使正电荷往正极
移动,只有外力作用,引出非静电力这个概念。
进一步对非静电力做功分析,得出电源中的
能量的变化。
然后通过电源与抽水机能量转化能力的对比,发现不同的电源能量转化本领不
一样,即非静电力做功本领不同,为了衡量电源这种做功本领的大小,引出电动势。
教材在介绍了电动势的相关知识点后,通过说一说这个版块,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电池,进一步加深对电动势的理解。
DXDiTa9E3d
在本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电源的相关作用,电源可以提供电子,产生恒定
的电流,但是电源是怎样提供电子的,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涉及到导体中电场,内电路的电场,静电力对电荷的做功以及能量转化的知识,第一章的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础。
在前面学生接触过静电力,对于非静电力这个概念有些抽象,并
且非静电力是引出电动势这个概念的关键。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RTCrpUDGiT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电路(外电路和内电路)中正电荷的移动原因;
2.内、外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难点
1.非静电力概念的引出;
2.电动势概念的解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从能量角度理解电源的作用
②知道电动势是描述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③知道电动势的定义式和单位
④了解电动势、内阻和容量是电源的重要参数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学校喷水池的水流运动以及能量变化的分析,让学生把电源和抽水机进行对比,
得出非静电力这个物理概念;5PCzVD7HxA
②通过对电路中力(静电力、非静电力)做功的分析,了解电路中能量的变化;
③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知道电动势、内阻、容量是电池的三个重要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比法得出非静电力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对比法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PPT、激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
问题 1:电源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 1.电源能够把电子从正极移到负极;
2.从而使 A 、 B 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势差;
3.电源能够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电流。
问题 2:通电导线中电场的分布情况
沿着导线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
问题 3:电流的定义式以及方向。
定义式: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问题 4: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强调注重分析过程)
在问题 2 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1.在外电路中,正电荷如何移动?为什么这样移动?
2.在内电路中,正电荷如何移动?为什么这样移动?
(二)进行新课
1.非静电力做功及能量转化
(投影)教材图 2.2-1(如图所示)
观察现象,分析本质(以下分析中均以正电荷定性移动的说法研究问题。
)问题( 1):电源的内部电场方向如何?
问题( 2):电源外部,正电荷将怎样移动?
问题( 3):电源内部,正电荷将怎样移动?
问题( 4):电源内部的正电荷受到电场力方向?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
问题( 5):什么力来克服电场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
对非静电力的理解:(类比法)
总结:
外电路: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电源正极往负极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成
其他形式的能量。
内电路:正电荷在非静电力作用下由电源负极往正极移动,非静电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势能。
jLBHrnAILg
电源的作用(能量角度):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问题( 6):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是由什么提供的?
演示:干电池;电动机。
总结:
电池: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
发电机: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
抽水机与电源进行对比:
抽水机:不同的抽水机;抽水的能力不同;使水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不同。
电源:不同的电源;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量不同。
资料
1.某种干电池非静电力把1C 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 1.5J 的功,把 1.5J 化学能转化成 1.5J 的电势能;xHAQX74J0X
2.某种纽扣电池非静电力作功把1C 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 3.0J 的功,把
LDAYtRyKfE
3.0J 化学能转化成 3.0J 的电势能;
3.某种蓄电池非静电力把1C 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 6.0J 的功,把 6.0J 化学能转化成 6.0J 的电势能;Zzz6ZB2Ltk
4.另一种蓄电池非静电力把3C 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做15.0J 的功,把 15.0J 化学能转化成 15.0J 的电势能;dvzfvkwMI1
对上述电源的非静电力做功本领进行排序。
2.电动势
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
功。
定义式:如果电源移送电荷q 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 ,那么 W 与 q 的比值,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用 E 表示电动势,则:rqyn14ZNXI
( W :非静电力做的功,q:电荷量)
单位:式中W ,q 的单位分别是焦耳(J)、库仑( C);
电动势 E 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相同,是伏特(V ), 1V=1J/C 。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决定因素: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电源外部电路无关。
3.生活中的电池
电池的重要参数
(1)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2)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3)容量 :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
单位: A·h 或 mA ·h。
例: 1000 mA·h
六、形成性评价
1.比较电动势 E 与电压 U 的区别。
2.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做功,电能增加.
B:对于给定的电源,移动正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C: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从负极向正极移送单位电荷量的电荷做功越多. D: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移送电荷量越多
3.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B.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的方向与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相同
C.电动势的方向是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方向
D.电动势是矢量
4.
A:该电池的容量为 750mA.h
B: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3.7V
C:该电池在工作 1 小时后达到的电流为 750mA
D:若电池以 10mA 的电流工作,可用75 小时
七、课后练习
教材的问题与练习1、 2、 3 题,作业本的P32《电动势》。
八、教学流程图EmxvxOtOco
开始
图片奇怪的建筑
分析学校喷水池的水流运动
瀑布:水流的受力、做功以抽水机:水流的受力、做功
及能量转化情况以及能量转化情况
外电路:正电荷的受力、做内电路:正电荷的受力、做
功以及能量转化情况功以及能量转化情况
电动势:非静电力对单位正电
荷做功的本领
总结
形成性评价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