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培新
( 山东大学中文系 , 山东 济南 250100)
y
摘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要 : 汉语方言的分区划界一直是汉语方言学者普遍 关注而又 难以取得较 满意结果 的问题 。 通过 梳
理 、复习几十 年来汉语方言分区研究的简史 , 进而总结分区 研究中取 得的主要成 果和经验 , 对 分区研究 的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 关键词 : 汉语方言 ; 方言分区 ; 官话 中图分类号 : H0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7699 ( 2000) 04- 0077- 05
一、 方言分区的回顾
据目前的资料显示, 最早给现代汉语方言分 区的是章太炎。在 检论 方言篇 中, 章先生把汉 语方言 略分九种 : 1. 河北、 山西 ; 2. 陕西、 甘肃; 3. 河南、 湖北、 江西 ; 4. 福建 ; 5. 广 东; 6. 山 东、 江 淮; 7. 苏南、 浙北 ; 8. 徽州、 宁国; 9. 四川、 云南、 贵 州、 广西。金华、 衢州、 严州、 上饶归徽州、 宁国; 温 州、 处州、 台州归福建; 汀州归江西。限于当时方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Dialects
XU P ei x in
( Chi nese D ep art ment , Shand ong Uni ver si ty , Ji nan 250100, Chi na )
Abstract: As a quest ion w hich t he scholars on Chinese dialects have all along paid at tent ion to, t he division of Chinese dialect s isn t most sat isfactory. T his paper at tem pted t o review t he course of t he studies on Chi nese dialects div ision. And then, sumed up t 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ex periences, furt her more, it analysed the present sit u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division and point ed out t he problems aw ait ing solut ion. Key words: Chinese dialect s; dialects division; off icial language 汉语是世界上方言分歧比较大的语言之一。 丰富多彩的汉语方言 , 彼此的差异参差不齐, 有些 是 近亲 , 有些是 远戚 。这种亲疏不一的现象 既显示出平面上的差别 , 也反映出汉语从古到今 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变异。那么, 根据这种差 异或变异 , 汉语能够分出不同的类型吗 ? 它能分 出几种类型? 这既涉及到语言类型学的问题 , 也 涉及到语言发生学的问题。 几十年来, 汉语方言的分区划界一直是汉语 方言学者普遍关注而又难以取得较满意结果的学 术热点。近十几年来 , 随着汉语方言的宝藏不断 得到开采与发掘 , 汉语方言的面貌日渐明晰, 许多 学者对分区理论和方法的认识不断趋向科学化和 合理化, 方言分区也更趋向于明细。 但是 , 平心静气而论 , 目前的方言分区问题仍 然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更圆满的解决, 有关汉语方言分区划界方面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 止过。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 复习几十年来汉语方言 分区研究的简史, 进而分析分区中取得的经验与 存在的不足, 以期对这项理论课题有所裨益。
y
收稿日期 : 2000- 06- 09 作者简介 : 许培新 ( 1966- ) , 女 , 山东乐陵人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78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准的局限。
第2卷
言资料的匮乏与其他种种历史条件, 章先生对各 方言之间异同的认识主要是凭主观印象 , 没能做 到以语言材料为分区依据 , 方言面貌的描写和解 释也不很科学, 随便就可以指出许多不足。如 江 南苏州、 松江、 太仓、 常州、 浙江潮州、 嘉兴、 杭州、 宁波、 绍兴 , 为一种。滨海下湿 , 而内多渠浍湖沼, 故声濡弱。像这样用自然地理条件来解释方言的 差异 , 与一千二百多年前颜之推在 颜氏家训 音 辞篇 里对汉语南北差别的论述几乎没有什么进 步。再者, 广东境内长期以来存在着粤、 闽、 客三 大系方言鼎立的局面 , 而章先生却把广东省通行 的差异颇大的方言笼统地看作一种方言。像客家 方言这样一种足迹遍及数省的重要方言 , 其形成 来历与文化背景颇为特殊 , 而章先生也给忽略了。 紧随章先生之后的许多著名语言学家也都对 汉语方言作过类似的区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黎 锦熙、 赵元任、 李方桂、 王力等几位大家。 黎锦熙按江河湖海等水系 , 把汉语方言分为 十二系 系; 2. 河南中部、 山西南部、 江苏、 安徽、 淮北一带 为河南系 ; 3. 陕西、 甘肃、 新疆为河西系; 4. 江苏北部与江苏西部之南京、 镇江、 安徽中 部之安庆、 芜湖、 江西之九江为江淮系; 5. 河南南部、 湖北为江汉系; 6. 湖南东部、 湖北东南角、 江西之南部为江湖 系; 7.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北部、 湖南南部为金 沙系 ; 8. 苏、 松、 常与浙江之杭、 嘉、 湖为太湖系 ; 9. 浙东金、 衢、 严及江西东部为浙源系; 10. 浙江近海处为瓯海系 ; 11. 福建为闽海系; 12. 广东为粤海系。 这种分法 虽然不完全按地 理行政区 域来区 分, 而且有的支系似乎考虑到语言的因素( 如把江 苏、 浙江、 江西等省份归属于几个不同的支系 ) , 但 从整体来看, 这种区分显然只考虑了语感, 而且以 传统的方音与水土具 有联系的观念 作为理论基 础, 仍然没能摆脱主要以山川地理因素为分类标
, 它们依次是 :
1. 直隶、 山西、 东三省、 山东、 河南北部为河北
第4期
许培新: 汉语方言分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79
问题学术会议。著名学者丁声树、 李荣把汉语方 言分为八大区 , 分别是: 北方方 言、 吴方言、 湘方 言、 赣方言、 客家方言、 粤方言、 闽南方言、 闽北方 言。这八大方言 , 是参照三十年代以来黎锦熙、 赵 元任、 李方桂、 王力等各家之说而进行综合调整的 结果, 与李方桂的 八大方言说 颇有不同。如把 在广大地区使用的 官话 合为 北方方言 , 是着 眼于北方方言内部大同小异而从王力 官话 成为 一系之说; 把闽南、 闽北分立两区 , 则是取赵元任 之说而突出闽语内部分歧的结果。这次分区不但 提出了名目 , 而且概括了各方言区分布的大致范 围和主要特点。比如, 官话 区包括长江以北地 区, 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 江地带, 湖北 ( 东南角除外) 、 四川、 云南、 贵州四省, 湖南省西北 角。并指出 官话 区的特点是 : 1. 古浊塞音、 塞擦音声母现在读清音; 2. 古 [ - m] 尾韵现在不收 [ - m] 尾; 3. 多数方言没有入声 , 只有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四个调。 丁、 李的八大方言区说发表以后, 在国内影响 很大。此后二十多年 , 语言学界 大都采用 此说。 到了八十年代初 , 詹伯慧的 现代汉语方言 一书 率先采用七大方言区之说。即 , 把 官话 ( 北方方 言) 作为一区, 把闽南、 闽北合二为一, 称为 闽方 言区 , 客、 赣方言分立, 再加上吴方言、 湘方言、 粤 方言。自此以后 , 国内外学者赞同 七区说 的占 到大多数。至今 , 七大方言说 已成为语言学界 的主流观点。当然, 争论总还是免不了。 时至 1985 年, 方言 季刊第一期发表了李荣 先生的 官话方言的分区 一文。在这篇著名文章 里, 李先生正式把 晋语 从官话区中分离出来 , 独 立为一区。理论依据是古入声在晋语中完整保留 成一类。也就是说, 李先生是按古入声在今方言 中的演变而重新对官话进行分析的。该文还依此 明确了官话大区下面各区的区别性特征。即 , 根 据古入声的今调类的归向 , 官话大区下面又细分 为北京官话区、 北方官话区( 后改为冀鲁官话区) 、 东北官话区、 中原官话区、 西南官话区、 胶辽官话 区、 兰银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 1989 年, 李荣先生 正式把汉语方言分 为十区, 它们是 : 1. 官话大区 ( 包括北京官话区、 东北官话区、 胶辽官话区、 冀鲁 官话区、 中原官话区、 兰银官话区、 西南官话区、 江
淮官话区 ) ; 2. 吴语区 ; 3. 闽语大区; 4. 粤语区 ; 5. 客家话区 ; 6. 赣语区 ; 7. 湘语区 ; 8. 晋语区; 9. 徽语 区; 10. 平话区。可以说, 这是关于汉语方言分区 的最新观点 , 是李荣先生根据八十年代以来方言 调查研究的新成果而整理归纳出来的。这一划分 法, 从大处着眼 , 充分注意到语言历史和人文历史 方面的材料, 兼顾方言之间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充 分体现了李先生对汉语方言敏锐的洞察力和宏观 把握能力。尤其是对官话的重新组合, 比起传统 的北方 话 建 立在语 言印 象加 地理概 念的 基础 上
[ 1]
到了 1934 年, 赵元任根据纪念上海申报六十 周年印行的 中华民国分省新图 中所提供的语言 区域图, 把汉语方言分为九区 : 北方官话、 上江官 话、 下江官话、 吴语、 闽方言、 潮汕方言、 客方言、 粤 方言和皖方言。显而易见的是, 这种分区已经相 当注意方言材料和语言特征了。 1937 年, 李方桂 在英文 中国年报 上发表的 语言与方言 一文, 把汉语方言分为八大支 : 北方官话、 西南官话、 下 江官话、 吴语、 赣客家、 闽语、 粤语和湘语。两相对 比, 这与赵元任先生对汉语方言分区的看法大体 接近 , 只有稍微不同。李方桂在讨论这八大支方 言的区别时 , 用若干语音演变的现象说明各方言 的特征, 并将这些特征作为方言分区的标准。如 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 n- 和 1- 的分混、 古塞 音韵尾的演变、 调类的分合与多少、 古入声的演变 等, 已经涵盖汉语音节的三个方面 , 同时也注意了 其历史性和平面性。相比较而言, 李先生的八大 方言体系证之于今天 , 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 四十年代, 王力先生在他的 中国语文讲话 中, 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 吴语、 闽语、 粤语和客家 话五大系 , 每系下面又细分为若干小系。王力先 生的五大方言说, 其独到之处在于 , 更多的是着眼 于语言的特征 , 而不是纯粹依照地理区域来划分。 他的五大方言说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定反响 , 并影 响我国语言学界很长一段时间。应该指出的是, 当时王力先生还不可能接触到大量的汉语方言材 料, 对于有关人文历史方面资料的掌握利用也还 不够。随着语言科学研究水平的发展, 一些调查 研究成果不断报告出来, 资料积累日见丰富 , 学者 们逐渐发现五大方言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汉语方言 的面貌。例如 , 较突出的是把湘、 赣方言都笼统地 归到 官话 中 , 这与客观语言事实相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以前 , 上述几位专家的观点颇有 代表性。应当看到 , 长期以来 , 由于多方 面的原 因, 人们对汉语方言尚未作全面系统的调查 , 不论 是分类或分区都缺少事实根据, 而且都只是罗列 名目 , 没有具体内容 , 因此实际作用不是太大。新 中国建立后 , 百废待举, 百业待兴 , 语言调查和研 究工作也逐渐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对汉语方言的 了解日渐加深, 这时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了新的发 展。1955 年在北京 召开了全国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 2 卷第 4 期 2000 年 12 月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VOL . 2
4
Dec. 2000
汉语方言分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