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校园网络课程设计
小型校园网络设计
![小型校园网络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d38da4284ac850ad02421c.png)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具体求达到:1、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使用技能;2、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 地址的配置;3、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方案论证1、设计题目:小型校园网络设计2、设计目的: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使用技能。
3、设计内容: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
网络规模要求如下:(1)终端用户包括:1号楼有48个校园网普通用户;2号楼有1个包含24个多媒体用户的电子阅览室;3号楼有1个包含48个用户的多媒体教室(性能要求高于电子阅览室)。
4号楼是网络中心。
支持远程教学,可以接入互联网,具有广域网访问的安全机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2)各楼之间的距离为500米。
三、网络设计思路1、网络拓扑图根据要求:将1号楼、2号楼、3号楼和4号楼连入网络中。
4号楼为网络中心,支持远程操作,可以接入互联网,含有主机与服务器,由于使用量较小,用一台主机与一台服务器来代替,3号楼的性能要高于2号楼电子阅览室,所以校园网的主节点放置在3号楼1号楼为普通用户。
建筑物之间用多模光纤连接。
网络拓扑图见下一页。
2、主要网络设置配置1号楼:两台2950T-24 Switch型号的交换机,一台路由器(Router-PT 1号楼)四台PC机(每台代替一层,每层有十二台普通计算机,共有四十八台)。
2号楼(电子阅览室):一台2950T-24 Switch型号的交换机,一台路由器(Router-PT 2号楼)三台PC机(每台代替一层,每层有八台普通计算机,共有二十四台)。
3号楼:两台2950T-24 Switch型号的交换机,一台路由器(Router-PT 3号楼)五台PC机(PC3,PC12,PC2每台代替一层,每层有八台计算机,PC1,PC0代替一层,此层有二十四台计算机,共四十八台)。
小规模校园网课程设计
![小规模校园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d28d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d.png)
小规模校园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校园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2.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了解网络地址分配及网络协议;3.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设计小规模校园网拓扑结构,并进行合理配置;2. 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实现校园网内部通信;3. 掌握网络故障排除方法,具备基本的网络维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校园网建设与维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设备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操作和维护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规模校园网的搭建与维护工作,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基础知识:包括校园网的概念、组成、结构及功能,参考教材第一章。
-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及标准- 网络设备的功能与分类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管理技巧,参考教材第二章。
-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 网络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3. 校园网设计与实施: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小规模校园网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
- 网络需求分析- 网络拓扑设计- 网络设备选型与布线4. 网络安全与维护: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参考教材第四章。
-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策略与维护方法5. 实践操作: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安排在各章节教学过程中。
搭建校园网络课程设计
![搭建校园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8ec3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0.png)
搭建校园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网络拓扑、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网络规划基础知识;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搭建和配置小型校园网络;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校园网络的规划和设计;2.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网络设备搭建和配置网络;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诊断和排除校园网络中的简单故障;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网络搭建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团队讨论;4. 提高学生对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学科,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网络知识,对网络搭建感兴趣,但需加强对网络设备操作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网络规划与搭建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校园网络的搭建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重点讲解校园网络的组成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校园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2. 网络规划与设计:介绍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规划方法,让学生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学习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包括VLAN划分、路由协议配置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网络设备。
4. 网络搭建实践:分组进行校园网络的搭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小型网络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小型网络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e29854172ded630b1cb6e1.png)
小型网络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
2.2.5 OSI参考模型IEEE 802.3在制定时突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将系统进行逻辑划分,并研究如何将连接在一起。
我们知道,ISO组织将网络按其功能划分为7个功能层,每层都完成一特定功能。
图1所示为OSI参考模型。
图1 OSI参考模型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络层主要支持网络连接的实现,为传输层提供整个网络内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的通路,完成寻址。
从传输层来的报文在此转换为分组进行传送,然后在收信节点在装配成报文转给传输层,并保证分组按正确顺序传递。
网络层提供路径选择与中继,对通信子网的流量进行控制,防止因信息量过大造成通信子网的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网络拥塞。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链路层主要功能是保证上层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实现链路管理。
链路层为了保证通信双方有效、可靠、正确的工作,把比特流划分成帧,并规定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标志,以便于检测传输差错及增加传输控制功能,并提供数据的流量控制。
链路层由通信实体中实现链路层协议的硬件、软件,调制解调器或其他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数据传输电路与设备等构成。
2.3运用packet tracer 5.0仿真图2网络拓扑结构图2.4配置路由的程序代码(1)Router0的配置如下: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2/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28.11.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Router(config-if)#no ip address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28.10.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changed state to up图3 Router0的IP配置图4 Router1的IP配置图5 Router2的IP配置图6 Router3的IP配置3.2运行结果图7运行结果3.3结果分析在测试过程中各个环节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如果信封的模拟传输不成功,就需仔细查看拓扑结构的连接,所经过的节点是否都已开通激活,或者查看各个器件的IP地址和接口地址是否配置正确。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062eb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9.png)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原则,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掩码的配置。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在局域网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配置和调试。
2. 使学生具备解决局域网故障的基本能力,如IP冲突、网络不通等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性能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定义、功能、分类。
- 局域网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
- 网络协议:TCP/IP、ARP、ICMP等常见协议的作用和原理。
-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格式、分类,子网划分方法,网络掩码配置。
2. 实践操作:- 网络设备认识: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局域网组建:设备连接、配置IP地址、子网划分、设备调试。
- 网络故障排除:分析IP冲突、网络不通等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网络监控与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性能分析和优化。
3.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局域网概念。
- 第二周:学习网络协议,掌握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第三周:认识网络设备,学习设备配置方法。
- 第四周:实践操作,组建小型局域网,进行故障排除与网络监控。
小型校园局域网设计方案
![小型校园局域网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66b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小型校园局域网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局域网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局域网能够为师生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本文将针对小型校园的特点,设计一个实用的校园局域网方案。
二、需求分析(一)教学需求学校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支持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电子图书馆等应用。
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方便地展示教学资料,学生能够随时访问学习资源。
(二)管理需求学校管理部门需要通过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包括文件传输、邮件通信、教务管理系统等。
同时,要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需求保护学校的网络安全,防止非法入侵、病毒攻击和数据泄露。
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管理和限制,确保网络使用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扩展性需求考虑到学校未来的发展,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增加新的设备和服务。
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小型校园的规模和布局,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较为合适。
核心层使用一台高性能的三层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核心枢纽,连接各个汇聚层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分布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区域,连接各个接入层交换机。
接入层交换机则安装在每个教室、办公室和宿舍,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接入。
四、设备选型(一)核心交换机选择具有高背板带宽、高转发性能和丰富路由功能的三层交换机,如华为 S5735SL48T4SA。
(二)汇聚层交换机可选用华为S5720S-28PLIAC 等型号,具备一定的端口数量和性能,满足区域内设备的接入需求。
(三)接入层交换机选用华为 S1730SS24T4SA 等经济实用的交换机,提供足够的以太网端口。
(四)服务器根据学校的应用需求,配置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五)防火墙选用具有入侵检测、防病毒等功能的防火墙,如华为 USG6305E 。
(六)无线接入设备在公共区域和部分教室、宿舍部署无线接入点(AP),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校园小型互联网的构建课程设计报告分解
![校园小型互联网的构建课程设计报告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5c69a8d0d233d4b14e69ec.png)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用BOSON软件实现小型互连网的综合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学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个成熟的校园网络的设计方法,并且设计了一个小型互连网络。
此网络包含局域网(LAN),广域网(WAN),设置了虚拟局域网(VLAN),路由选择协议可选择RIP或者静态路由选择方式,最终实现了网间设备的互通与隔离。
具体操作为利用Boson Netsim绘制网络拓扑图,在绘制完实验拓扑图后,将其保存并装入软件中开始实验配置。
关键词:小型互连网络虚拟局域网RIP Boson Netsim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1)2课程设计要求 (1)3软、硬件环境 (1)4网络规划案例 (3)5小型互连网及VLAN的设计 (8)5.1小型互连网的设计 (8)5.1.1拓扑图的设计 (8)5.1.2设备选择 (9)5.1.3划分网段及IP地址规划 (9)5.1.4设备配置 (9)5.1.5 测试结果 (17)5.2 VLAN的设计 (21)5.2.1拓扑图的设计 (21)5.2.2设备选择 (21)5.2.3 IP地址及VLAN规划 (21)5.2.4设备配置 (21)6心得体会 (25)7参考文献 (26)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用BOSON软件实现小型互连网的综合设计,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以及局域网通过广域网的互连。
学习并熟悉BOSON软件的一般操作和运用,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本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型互连网络并对其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理解互连网的基本组成、VLAN的基本原理及划分等相关知识。
利用BOSON Netsim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关配置并测试。
2课程设计要求1.查阅资料,根据用户需求,掌握小型互连网的设计方法;2.熟练掌握CISCO路由器、交换机及PC及机的基本配置命令;3.用掌握的CISCO基本配置命令调试通整个网络。
小型网络系统课程设计
![小型网络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f062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小型网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和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设计、搭建和调试小型网络系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性能优化和网络故障排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积极参与者。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描述小型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并解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和网络故障排查任务。
3. 学生能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小型网络系统,进行基本的网络监控和性能优化。
4.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与他人共同解决网络问题。
5. 学生能够认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型网络系统概述:介绍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小型网络系统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拓扑结构:讲解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拓扑结构3. 网络协议:介绍TCP/IP协议、HTTP协议等常用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协议4. 网络设备:讲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作用、配置方法及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设备5.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介绍IP地址的格式、分类和分配方法,以及子网划分的原则和步骤。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bcc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5.png)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重要的一部分。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将根据小型校园的特点,针对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规划目标与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目标以及具体的需求分析。
校园网络的规划目标可能包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满足师生信息化需求等。
需求分析包括确定校园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带宽要求、网络设备配置等。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确定规划目标与需求之后,需要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小型校园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采用树形结构、星形结构或者混合结构等。
考虑到校园网络的规模较小,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来实现。
三、网络硬件设备选择与配置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对于校园网络的质量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选择网络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品牌声誉、技术支持和可扩展性。
同时,根据网络需求,合理配置设备的带宽、端口数量和存储容量等。
四、网络安全设计小型校园网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有效的网络安全设计。
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来确保网络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进行网络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
五、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的良好管理和维护对于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监控和故障排除等功能。
此外,还应建立网络维护团队,负责网络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升级等工作。
六、师生培训与支持为了确保小型校园网络的有效利用,师生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与支持。
网络培训可以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应用技术等内容。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台,解答师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成本评估与可行性分析在制定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时,需要对成本进行评估,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成本评估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采购、网络建设和培训成本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的组建](https://img.taocdn.com/s3/m/88c8d5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c.png)
4、网络安全设计
网络安全是网络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 施:
(1)划分VLAN:将网络划分为多个VLAN,每个VLAN对应一个部门或一个应用, 以实现网络隔离和访问控制。
(2)配置防火墙: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防火墙,过滤不必要的流量和攻击, 保证网络安全。
(3)实施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限制用户访问特定资源,防止未经 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二、所需设备与工具
1、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路由器将各个子网连接在一起。
2、交换机:提供更多的端口以 连接更多的设备。
3、计算机:至少两台,运行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
4、网络线:用于连接设备。
5、网络测线仪:用于检测网络 线的连通性。
6、网线钳:用于制作网络线。
三、操作步骤
、文档编写和总结报告提交在完成网络设计和实施后需要编写相应的文档记 录实施过程和结果同时提交总结报告对整个项目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为后续维护 和管理提供参考资料四、实践操作在课程设计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 需要通过实际操
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或者模拟环境中搭建小 型校园网并进行以下操作1.网络设备配置学生需要使用命令行或者图形化界面来 配置网络设备例如设置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同时可以配置路由表实现 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一、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和 标准,掌握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 维护,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网络设计和组建能力。
二、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
在小型校园网的设计中,可以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一台中心交换机为核心, 连接各个楼层和部门的交换机,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这种结构简单、易于 维护和管理,并且能够满足大部分小型网络的需求。
小型局域网课程设计
![小型局域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168b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小型局域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网络结构和组成要素。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子网划分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小型局域网故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网络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网络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小型局域网基础知识- 网络概念与分类- 局域网的组成与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2. 网络协议与IP地址- 常见网络协议介绍(如TCP/IP、DHCP等)- IP地址的分配与子网划分- 网络掩码的作用与配置3.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其他网络设备(如防火墙、无线AP等)4. 小型局域网搭建与配置- 网络设备连接与布线-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常用网络服务配置(如DNS、DHCP等)5. 网络监控与管理- 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如Wireshark、网络扫描器等)- 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6.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 故障排查方法与技巧- 故障处理实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2课时:小型局域网基础知识3-4课时:网络协议与IP地址5-6课时:网络设备及其功能7-8课时:小型局域网搭建与配置9-10课时:网络监控与管理11-12课时: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以下章节相关:- 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4章:网络协议与IP地址- 第5章:网络设备与布线- 第6章:局域网搭建与配置- 第7章:网络监控与管理- 第8章: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小型局域网的基础知识、网络协议与IP地址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
![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https://img.taocdn.com/s3/m/03766a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b.png)
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校园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网络通信原理,了解TCP/IP协议;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参数,确保网络正常运行;4.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网络设备,搭建小型校园网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网络素养;4.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网络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使其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
课程目标将具体分解为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概述:介绍校园网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2. 网络通信原理:讲解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协议3. 网络设备与配置:介绍常见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学习配置网络参数;-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设备与布线4. 网络安全: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保护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安全与防范5. 校园网搭建与维护:动手实践,搭建小型校园网,学习网络维护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管理与维护6. 网络素养与道德: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了解网络道德规范;- 教材章节:第六章 网络素养与道德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安排。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e3d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6.png)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建立一个可靠、高效、安全的校园网络,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2.提供全校师生员工稳定的网络服务,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3.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便于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4.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校园网络的效率和性能;5.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网络规划1.网络拓扑结构校园网络应采用树型拓扑结构,其中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设计具体如下:(1)核心层:负责连接汇聚层交换机和提供互联网接入,选用高性能的三层交换机,配置冗余以提高可靠性。
(2)汇聚层:负责连接核心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选用高密度端口的二层交换机,提供VLAN划分、链路聚合等功能。
(3)接入层:负责连接终端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通过端口绑定实现用户认证和限制。
2.网络安全策略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应开展以下策略:(1)入侵检测:设置入侵检测系统(IDS),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异常网络流量。
(2)防火墙策略:配置防火墙,限制非授权设备对局域网的访问,防止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核心层和敏感服务的访问。
(4)数据加密:对外传输的敏感数据应进行加密,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时有效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3.无线网络覆盖为了满足全校范围内的无线上网需求,应在校区内部署无线接入点(AP),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1)安全认证:设置无线网络的身份认证,要求用户在接入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2)带宽控制:对无线网络的带宽进行合理分配,避免部分用户占用过多资源,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3)信道优化:设置无线网络的信道,避免信号重叠和干扰,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4.网络设备规划根据需求,为了满足校园网络的各项功能,应配备以下网络设备:(1)网络交换机:根据规模选用不同型号的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满足不同区域的连接需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络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络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fd3839376baf1ffc4fad36.png)
255.255.255.192
PC1
192.118.138.1
192.118.138.4
255.255.255.192
PC2
192.118.138.1
192.118.138.6
255.255.255.192
PC3
192.118.138.1
192.118.138.10
255.255.255.192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Router(config-if)#no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192.118.138.65 255.255.255.224
4号楼——Switch-PC——同轴电缆
——Switch-Router——同轴电缆
——Switch-Server——同轴电缆
——Router-Router——光纤
——Router-Cloud——光纤
2.2.2路由器的配置
相关代码:
Router0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2.1.3设计的设备及介质
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采用可网管交换机,实现对每台交换机的配置,实现虚拟网的划分,确保最大限度的网络安全。
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静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9977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4.png)
小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还能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平台。
因此,规划和设计一个适合小型校园的网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分析(一)用户需求小型校园网络的用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
教师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共享、在线教学、与学生交流等;学生需要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资料查询、作业提交等;行政管理人员则需要借助网络进行学校管理、信息发布等工作。
(二)应用需求1、教学应用支持多媒体教学,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播放等。
2、办公应用实现办公自动化,如文件共享、邮件收发、公文流转等。
3、资源共享建立教学资源库,方便师生查阅和下载。
(三)安全需求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病毒攻击、非法入侵等,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和学校的重要数据。
(四)性能需求网络应具备足够的带宽,以满足多人同时在线使用的需求,确保网络延迟低,数据传输稳定。
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一)核心层选用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负责整个校园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路由转发。
(二)汇聚层采用汇聚交换机,将多个接入层交换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汇聚和转发。
(三)接入层使用接入交换机,为各个终端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提供网络接入。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结构,这种结构易于扩展和维护,并且能够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IP 地址规划(一)地址分配原则1、按照部门和区域进行划分,便于管理和维护。
2、预留足够的地址空间,以满足未来网络扩展的需求。
(二)具体规划1、教师办公室:19216810/242、学生教室:19216820/243、行政办公室:19216830/244、服务器区域:1921681000/24五、网络设备选型(一)核心交换机选择具有高背板带宽、高转发性能的交换机,以满足大量数据交换的需求。
(二)汇聚交换机具备一定的端口密度和性能,能够连接多个接入层交换机。
关于校园网课程设计
![关于校园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197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3.png)
关于校园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校园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网络通信原理,了解TCP/IP协议;3. 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具备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配置网络设备,建立小型校园网;2. 能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与维护;3. 能够解决校园网中常见的故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维护校园网络安全;2. 提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校园网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基础知识:包括校园网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网络拓扑图的绘制。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2. 网络通信原理:介绍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以及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原理3. 网络设备配置:学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掌握VLAN划分、IP地址分配等技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设备与配置4. 校园网组建与维护:讲解如何组建小型校园网,学习网络监控、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组建与维护5. 网络安全与道德: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学习防火墙、病毒防护等安全措施,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校园网络课程设计
![校园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ca00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a.png)
校园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2. 学生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
3. 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配置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2. 学生能够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网络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增强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网络知识有浓厚兴趣,但缺乏系统性的网络知识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网络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强调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网络知识,提高技能。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成果的分解,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络概述- 网络基础知识- 校园网络的组成与结构2. 网络通信原理- 数据传输过程- 网络协议与标准3. 网络设备与配置-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原理- 网络设备配置方法4. 网络管理与监控- 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 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5. 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 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6. 实践操作环节- 搭建小型校园网络-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网络安全防护演练7. 案例分析与讨论- 校园网络故障案例分析- 网络安全事件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校园网络概述、网络基础知识第二周: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协议与标准第三周:网络设备与配置、实践操作环节(一)第四周:网络管理与监控、实践操作环节(二)第五周:网络安全知识、实践操作环节(三)第六周:案例分析、讨论与总结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知识。
小型校园网的课程设计
![小型校园网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040b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d.png)
小型校园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小型校园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掌握网络拓扑、IP地址分配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阐述网络协议、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服务的相关原理。
3. 学生掌握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校园网,包括配置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等。
2.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网络知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设定为具体、可衡量的成果,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清晰了解课程预期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小型校园网基础知识:- 网络拓扑结构-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网络协议(如TCP/IP)2. 网络设备与配置:-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调试- 网络服务(如DHCP、DNS)3. 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监控软件的使用- 网络故障排查方法-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及防护措施4. 实践操作:- 设计并搭建简易校园网-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网络故障排查与安全防护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下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小型校园网基础知识学习,包括网络拓扑、IP地址划分等;第二周:网络设备与配置学习,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配置;第三周:网络管理与安全知识,学习网络监控、故障排查及安全防护;第四周: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校园网搭建、配置及故障排查。
校园小型互联网的构建课程设计报告
![校园小型互联网的构建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2ab827fab069dc51220124.png)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用BOSON软件实现小型互连网的综合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学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个成熟的校园网络的设计方法,并且设计了一个小型互连网络。
此网络包含局域网(LAN),广域网(WAN),设置了虚拟局域网(VLAN),路由选择协议可选择RIP或者静态路由选择方式,最终实现了网间设备的互通与隔离。
具体操作为利用Boson Netsim绘制网络拓扑图,在绘制完实验拓扑图后,将其保存并装入软件中开始实验配置。
关键词:小型互连网络虚拟局域网 RIP Boson Netsim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用BOSON软件实现小型互连网的综合设计,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以及局域网通过广域网的互连。
学习并熟悉BOSON软件的一般操作和运用,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本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型互连网络并对其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理解互连网的基本组成、VLAN的基本原理及划分等相关知识。
利用BOSON Netsim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关配置并测试。
2课程设计要求1.查阅资料,根据用户需求,掌握小型互连网的设计方法;2.熟练掌握CISCO路由器、交换机及PC及机的基本配置命令;3.用掌握的CISCO基本配置命令调试通整个网络。
(至少要有两个LAN一个WAN,网间设备之间能互通);4.WAN 的路由选择:(1)静态路由(2)要有默认路由(3)动态路由(RIP路由)5.VLAN设置3 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1985年,起初仅仅是Microsoft-DOS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Windows采用了图形化模式GUI,比起从前的DOS需要键入指令使用的方式更为人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网络设计一、设计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中去。
在教育领域,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好处,因而教学网络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如何设计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如何实现便放在了首要问题。
而网络课程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网络让学生实行自主性的网络。
校园网络,就是组建一个基本能覆盖整个校园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将校园内各种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特定出口连接到广域网。
在这些网络基础上,形成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息等工作。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经过动手设计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使用技能;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1.设计的要求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
网络规模如下:(1)终端用户包括:1号楼有48个校园网普通用户;2号楼有1个包含24个多媒体用户的电子阅览室;3号楼有1个包含48个用户的多媒体教室(性能要求高于电子阅览室)。
4号楼是网络中心。
支持远程教学,可以接入互联网,具有广域网访问的安全机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2)各楼之间的距离为500米。
2.设计的方案(1)构建网络网络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大类。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则可选用对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传输距离在数百米左右,覆盖范围不超过几十公里,节点位置通常校园、建筑物或室内。
网络拓扑长用简单的总线型、环状或星状结构,或星型结构,传输距离短,传输延迟低,传输速率为10~1000Mbps的局域网构建校园小型网络。
构建一个小型网络,则必须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
使用模拟仿真软件,利用四个路由器建立四个教学楼的网络连接,四号楼路由器作为中心连接分别连接一号、二号、三号楼的路由。
其中一号楼连接两台交换机,可供48个校园网普通用户使用;二号楼的路由器用一台交换机连接若干台PC机,做多能够连接24个用户;沈阳大学三号楼路由器连接两台交换机,以便能够连接48个用户作为多媒体教室。
路由器和路由器,路由器和云之间的线用Serial DCE线连接,其他的用双绞线。
连接如下图:网络规划图(2)配置路由器①将路由器组件NM-8A/S、WIC-2T利用拖动的方式添加到工作区域,此时需要注意关闭开关,添加完毕后开启开关;②使用正确的传输线进行各种设备的连接,如操作者不能很准确的选择正确的传输线可用仿真软件中“自动选择连接模式”操作,简单且快捷;③单击各设备,可出现对其网关和各接口的IP设置;④点击“RIP”选项卡,将各路由器所连接的接口网关用“Add”添加到协议列表中;以“二号楼”为例,如下图:⑤配置时钟:单击各路由器的接口设置窗,将其中“Clock Rate”选择为500000;⑥各个操作完成后,单击窗口右上方退出设置,系统自动保存相关设置数据;(3)IP地址的设置1号楼的相关配置:快速以太网口Fa0/0:MAC Address: 0060.2F58.2327IP Address: 146.160.12.9Subnet Mask:255.255.0.0串口S0/2:IP Address:168.100.99.6Subnet Mask:255.255.0.02号楼的相关配置:快速以太网口Fa0/0:MAC Address:0090.0CCC.8600IP Address:158.100.99.6Subnet Mask:255.255.255.0串口S0/2:IP Address:178.100.99.6 Subnet Mask:255.255.0.03号楼的相关配置:快速以太网口Fa0/0:MAC Address:00D0.BA43.0D76 IP Address:129.100.99.6 Subnet Mask:255.255.255.0 快速以太网口Fa0/1:MAC Address:0007.ECB5.768E IP Address:176.100.99.8 Subnet Mask:255.255.0.0串口S0/2:IP Address:138.100.99.6 Subnet Mask:255.255.0.04号楼的相关配置:串口S0/0:IP Address:128.100.99.7 Subnet Mask:255.255.255.0 串口S0/1:IP Address:138.100.99.7 Subnet Mask:255.255.0.0串口S0/2:IP Address:178.100.99.7 Subnet Mask:255.255.0.0串口S0/3:IP Address:168.100.99.7 Subnet Mask:255.255.0.0 PC机的IP设置:PC0:MAC Address:000A.F330.BA61 IP Address:176.100.99.7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76.100.99.8网关设置如图所示:IP设置如图所示:以下皆同PC1:MAC Address:0003.E49B.4713 IP Address:176.100.99.6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76.100.99.8PC2:MAC Address:0001.437C.1277 IP Address:129.100.99.5 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29.100.99.6PC3:MAC Address:0030.A3B5.2430 IP Address:146.160.12.8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46.160.12.9PC4:MAC Address:00D0.D329.6C61 IP Address:146.160.12.7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46.160.12.9PC5:MAC Address:0005.5E0A.86A9 IP Address:146.160.12.5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46.160.12.9PC6:MAC Address:000B.BE6D.96B3 IP Address:146.160.12.3 Subnet Mask:255.255.0.0 Gateway:146.160.12.9PC7:MAC Address:0060.70B2.8515 IP Address:158.100.99.4 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58.100.99.6PC8:MAC Address:00E0.B0A5.AD56 IP Address:158.100.99.5 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58.100.99.6PC9:MAC Address:000D.BD28.0EDE IP Address:158.100.99.3 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58.100.99.6三、设计结果与分析设计最后,当然是检测所设计的小型网络是否能在彼此之间的局域网中成功发送数据包。
给在检验网络传输数据包是否能成功发送,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网络诊断程序,是DOS命令,也叫时延,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包。
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其值越大,速度越慢。
以测试PC1为例:使其发送数据包给PC8,输入命令Packet Tracer PC Command Line 1.0PC>ping 158.100.99.5↙则运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PC1发送数据包四次给PC8,收到三次,丢失一次,丢失率为25%,传输最短时间为215ms,最长时间为229ms,平均时长222ms。
测试完毕后,程序将运行显示如下图所示:证明数据包皆发送成功,网络运行正常,无错误。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数据包发送失败的状况,应及时检查网络的各个连接设备是否都配置正确的IP地址,开关是否都打开,设备之间是否都连接通畅,线与线之间的接口是否都是呈绿色的点状,如有红色点显示,那么就证明还有遗漏的连接之间没有通,应重点检查。
四、心得体会第一次学习使用一个新软件来完成模拟校园网络,因此多少都会碰到弄不懂的地方,但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我终于弄明白了Packet Tracer 4.01的使用,因为之前有过对Packet Tracer 3.2学习和了解,学习的过程并没有太困难,很快的我掌握了设计的技巧,并能熟练地自由设计,加深了对路由器的配置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PC 机与PC之间的传输过程的认识,增强了我动手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曾经多次遗漏一些细小的问题,则导致网络无法正常运行,正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细小的错误,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这次设计,让我慢慢养成了细心观察思考的习惯,遇到任何问题我都会独立思考,找寻问题的根源,然后确定解决的方案。
当然有的问题也是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在大家的解析综合后,使我们每个人对于这门课的一些细小的、难懂的、易混淆的知识点变得更为清晰明了。
通过课程设计,才真的是我学以致用,才是我真正的懂得始建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我想这会对我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参考文献[1]吴礼发、谢希仁.网络原理与技术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9月100-116[2]周昕.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8-94[3]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M],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152-165[4]孙江宏.局域网组建及应用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144-157[5]李旭.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122-134[6]田增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简明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7]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8]沈美明.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