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六则》-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论语》六则ppt课件
学习后三则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翻译下列句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四)
孔子说:“知道它比 不上喜爱它,喜爱它比不 上以它为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哪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 到文中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中华民族向来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可以引 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而”在文中的用法
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却)
而
表顺承: 温故而知新;(便)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 学而时习之。(然后)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就)
练
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
逾( yú
)
惑( huò )
学习前三则
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前三则
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课件语文版
影响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对中国 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 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 的瑰宝。
价值
《论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 念具有普世价值,对世界文化产生了 重要影响,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
02 《论语》六则解析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要遗产。
对《论语》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例如,对于教育、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我 们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有益的启示。
与其他儒家经典的比较
《论语》与其他儒家经典如《大学》、《中庸》等有着密 切的联系和共同之处。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儒家思想的体系和内涵。
勤奋学习
论语提倡“学而时习之”,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现 代社会,学习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独立思考
论语强调“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在现代学习 中,我们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对自我修养的启示
启示
学习和思考要相互结合, 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有所 创新。
举例
小红在学习历史时,不仅 记住了事件和时间,还思 考了这些事件对现代社会 的影响和启示。
第五则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 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
举例
小李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他不仅乐于 学习各种乐器,还经常参加音乐会和 演出。
01
内容概括
《论语》六则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仁爱等方面的观点,包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对中国 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 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 的瑰宝。
价值
《论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 念具有普世价值,对世界文化产生了 重要影响,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
02 《论语》六则解析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要遗产。
对《论语》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例如,对于教育、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我 们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有益的启示。
与其他儒家经典的比较
《论语》与其他儒家经典如《大学》、《中庸》等有着密 切的联系和共同之处。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儒家思想的体系和内涵。
勤奋学习
论语提倡“学而时习之”,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现 代社会,学习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独立思考
论语强调“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在现代学习 中,我们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对自我修养的启示
启示
学习和思考要相互结合, 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有所 创新。
举例
小红在学习历史时,不仅 记住了事件和时间,还思 考了这些事件对现代社会 的影响和启示。
第五则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 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启示
举例
小李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他不仅乐于 学习各种乐器,还经常参加音乐会和 演出。
01
内容概括
《论语》六则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仁爱等方面的观点,包
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ppt课件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 “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 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首创私人讲学之 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 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 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自汉以后, 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 影响极大。
(二)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 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 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 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 入困境。”
(四)
孔子说:“知道它比 不上喜爱它,喜爱它比不 上以它为乐。”
(五)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 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 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 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 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论语》六则
作者简介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 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 牧)。50 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 相事。后罢官,曾经周游列国,终不再任。 晚年致力于教育,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 民的人,还整理《诗》《书》,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历史著作。
而
(连词)
本课虚词总结
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
表顺承: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时习之
表修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7.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君子风 范”,那 么作为“君子”应具有哪些风范? 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8.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 事。②学须有友。③个人修养。 9.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的句子是什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文中阐述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的句子是什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课件
子曰:“敏 而好学,
孔子说 :“ 聪敏而且爱好学习, 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 • 是以 谓之‘文’也。
因此被称做‘文’。”
不耻下问,
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
第五则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什么 凭 (为什么)
• 6.不耻下问, 是 以谓之‘文’也。”
认为可耻
这、这样 因此 他
•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 倦。
记住
满足 教导 厌倦
• 8.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
采纳,听从
当堂练习
1.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巩固练习
一.作家作品: 1.孔子名__丘___,字_仲__尼__,_春__秋___末期鲁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思__想__家、 __教__育___家,__儒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论语》属_语__录__体__散文,__儒__家经典 之一. 3.四书是《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感知古今汉语的异 同。
2.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文意, 学会翻译。
自学指导(1)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 的生字新词。
2.听录音,感受文言文的朗读。
读准字音
说 yuè 愠 yùn 罔 wǎng 殆 dài 识 zhì 诲 huì 哉 zāi 焉 yān
感受文言文的朗读
《论语》六则
• 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
时常、常常
也 同“悦”,愉快。
• 2.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语文版】《论语》六则ppt课件(24页)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为:动词,做。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 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这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问题。提出“温故而 知新”,即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获 得新的理解和体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 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语录 体的散文集。
“五经”:《诗》、《书》、《礼》 “四书”:《论语》、《孟子》 《易》、《春秋》 《大学》、《中庸》
学习目标: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 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 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 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是君 子吗?”
这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问题。“学而 时习之”即学习要复习的观点。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 温:温习,复习。而:连词,就。
解释
这一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即 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从之。
(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解释
有:通“又”。 志:立志。 立:有所成就。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旨意。 耳顺:明辨是非真假。 逾矩:超越法度。
孔 子 自 述 (他 学学 习习 效和 果修 )养 的 过 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牛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 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这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问题。提出“温故而 知新”,即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获 得新的理解和体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 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语录 体的散文集。
“五经”:《诗》、《书》、《礼》 “四书”:《论语》、《孟子》 《易》、《春秋》 《大学》、《中庸》
学习目标: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 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 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 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是君 子吗?”
这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问题。“学而 时习之”即学习要复习的观点。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 温:温习,复习。而:连词,就。
解释
这一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即 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从之。
(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解释
有:通“又”。 志:立志。 立:有所成就。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旨意。 耳顺:明辨是非真假。 逾矩:超越法度。
孔 子 自 述 (他 学学 习习 效和 果修 )养 的 过 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牛顿
《论语六则》 精选优质课件
《论语新编》
请你为《论语新 编》提供一些新的 学习方法、疑问或 看法。
《论语》六则
学 习
① 好知 之之 者者 不如不乐如好之者,学习
态 之者
方
度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法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证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周易》、《春秋》, 子睡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作为破解童心的儿童读物修改和儿童刊物主编。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小学生读书心得(九): 我十分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蜜糖――知识。 在一次险恶的海浪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幼鲸,鲸妈妈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救小幼鲸,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啊! 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父亲坚持要回去,说是明天有一批货要发,叫我自己担心点,不要随便的玩到太晚,最重要的是搞好学习 。 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 需要独立思考 了。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成语,请找出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从)
3、指出“而”字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 ) (5)默而识之 ( )(6)学而不厌 ( ) (7)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六则PPT课件
《论语》的众多版本
孔子:名
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 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 的创始者。
《论语》六则
❖“论”(lún)有伦理的含 义,也就是关于人生道理的 有条理的论述。
圣人之言 行身之则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
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 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 文集。
查字典,给下边字注音
❖愠(yùn )罔( wǎng ) ❖殆( dài )谓( wèi ) ❖哉( zāi )焉( yān )
(一)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并 经常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 不也高兴吗?
❖子:先生,指孔子。 ❖而:连词,表顺承。然后、就、便。 ❖习:温习、复习。 ❖之:代词,它,指代所学的东西。 ❖亦:也,也是。 ❖说:同“悦”,愉快、高兴。 ❖乎: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
焉:语气助词。可不译。
其:代词:他们的。
者: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动 词后,表有此属性或做此动 作的人或事物。这里指 “……的(方面)”。
而:连词。表顺承:就、便。
之:代词,它,指好的方面 (“善者”)
之:代词,它,指不好的东西 (“不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 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 我老师的人。我看到他们的 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 点(如果自己也有这些缺点) 就改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同门的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 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不也是君子吗?”
❖而:连词,表转斩。却、但。
❖愠:(yùn)恼恨、心里不满。
❖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1、讲学习方法和态度, 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 强自律。
孔子:名
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 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 的创始者。
《论语》六则
❖“论”(lún)有伦理的含 义,也就是关于人生道理的 有条理的论述。
圣人之言 行身之则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
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 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 文集。
查字典,给下边字注音
❖愠(yùn )罔( wǎng ) ❖殆( dài )谓( wèi ) ❖哉( zāi )焉( yān )
(一)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并 经常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 不也高兴吗?
❖子:先生,指孔子。 ❖而:连词,表顺承。然后、就、便。 ❖习:温习、复习。 ❖之:代词,它,指代所学的东西。 ❖亦:也,也是。 ❖说:同“悦”,愉快、高兴。 ❖乎: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
焉:语气助词。可不译。
其:代词:他们的。
者: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动 词后,表有此属性或做此动 作的人或事物。这里指 “……的(方面)”。
而:连词。表顺承:就、便。
之:代词,它,指好的方面 (“善者”)
之:代词,它,指不好的东西 (“不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 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 我老师的人。我看到他们的 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 点(如果自己也有这些缺点) 就改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同门的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 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不也是君子吗?”
❖而:连词,表转斩。却、但。
❖愠:(yùn)恼恨、心里不满。
❖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1、讲学习方法和态度, 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 强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作业: 1、注音
论 lún
愠 yùn
识 zhì
焉 yān
曰 yuē
罔 wǎng 诲 huì
说 同“悦” yuè
殆 dài
哉 zāi
划分节奏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阐述学习方法, 哪些是阐述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效果(终身学习):
第六则
讨论交流:本文中有很多语句现在已凝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做,成为 旧的知识 而:表承接,“就”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不解
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这里指
却,表示转折
就
学业上陷入困 境。
这两则都是讲学习方法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为成语流传下来了,你能说说有哪些成语
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
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 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
;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 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 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 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
。
前后有所成就。
择善而从:从:学习(善 四十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
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试着解释下列各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子: 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 曰: 说
而:表承接关系,然后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学习目标: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时: 时常,经常 习: 温习、复习 之: 代词,它,指代所学习的东西 亦: 也,也是。 说: 同“悦”,愉快 乎: 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
朋: 同门师兄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在学业上陷 入困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识的继承与创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结合的必要性。
……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 指学习 爱好
者)的优点。“择善而从” 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
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 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
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 断是非、善恶、好坏、美
实行。
丑...)。
延伸: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 你认为是学习方法重要 还是学习态度重要?为 什么? 你是在学习方法上做得 不够,还是学习态度上 做得不够呢? 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在 今后的学习上有什么打 算呢?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以……为乐趣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 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一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优点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 他们的 表承接
缺点 改正
采纳,听从 尝试翻译
孔子说:“几个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 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对照 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一则讲的是什么?
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学习效果)
自看 由谁 朗背 读得 ,快
。
21、《论语》六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 法;
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快速回答:《论语》六则中,是从 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
这则讲的是什么? 学习态度,提出了随时随地地向别人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通“又” 立志
有所成就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疑惑
上天的意旨 明辨是非真假
从心所欲,不逾矩。”
超越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 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 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 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 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 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 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知: 了解
而: 表转斩;却、但、然而
愠: (yùn)怨恨 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常学习,享受学习(学习之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友互相激励,探讨、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练习:
一1.孔、文子学名常_识_丘_:__,字_仲__尼__,_春__秋___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思__想__ 家、政__治__家、教育 家 __儒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六则》-课件
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 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
语录体的散文集。宋朝 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论语》治天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