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和防治进展 (1)
【精品】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和防治进展-(1).总结
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和防治进展-(1).总结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和防治进展发布者:张珏倩发布时间:2010-5-19阅读:338次张珏倩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但是,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
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58-4442(2010)05-(0001)-(04)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规程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能随遇而安,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方便给药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中及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会导致静脉炎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留置针期间做好预防和对症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临床上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评价标准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2]。
Ⅰ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但静脉无条索改变和未触及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有静脉条索状改变,但未触及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 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1 置时间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一周,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3]。
有报道[4,5],静脉留置时间超过96h后,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增加;越是直径小的静脉,静脉炎发生率越高,留置时间如≥4d静脉炎发生率可达100%;同一血管长时间反复使用,或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静脉壁化学性反应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连续长时间使用同一血管输注药物且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容易损伤血管。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
【 丽霞. 2 惮 外科疾病护理【 】 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0 . 4 35 2 6 8— 8. 0 3
层膜 。 【 徐 荣祥. 3 ] 烧伤局部 治疗 的技 术要 点.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9 7 :5 19 , 4 . 3 2 饮 食 护理 : 伤是 一 种 超 高代 谢 性疾 病 , 养 支持 尤 为 重要 。 【 R战 平. 皮肤 再 生技 术 临床 应 用分析 . . 5 烧 营 40 J 烧伤 中国烧 伤创 疡杂志,
+四川 省攀枝 花市 中心 医院手 术室 ( 100 67 0 ) 21 00年 1 5日收稿 月
宜 , 现 红 肿 及 时 拔管 , 予 5 %硫 酸 镁 湿 敷后 , 发 给 0 外敷 止 痛 消炎 膏 , 2 3 即可 好转 或 痊愈 ; 毒 时消 毒液 不 宜过 多 , 干后穿 经 ~天 消 待 刺, 防止短期 内出现穿刺点周 围的红肿硬结 ; 严格掌握药物浓度 和输液速度 , 尤其是在应用刺激大的药物时, 浓度不可过高, 输液 速度 不 可 快 ; 输入 高分 子 液 体 时速 度 也应 适 应减 慢 , 输 血最 静脉 好另 外 建立静 脉 通路 , 用 外周 静脉 留置针 。 不使 2 . 4合理安排输药顺序 : 熟练掌握药理知识及配伍禁忌 , 准确掌握 药物浓度及注意事项 , 联合用药不增效者应单药应用, 以减轻对 血 管壁 的刺 激 ; 应用 刺 激 性 强 的药 物 如化 疗 药物 , 选 择粗 大静 应 脉输入 , 应先用诱导液体穿刺 ,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加入药物, 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且输完后再快速冲管一次, 以减少有 形成分的附着和对血管壁 的刺激 ; 根据药物性质和输液量来调节 输液速度 , 若从远端静脉输人 时, 输入速度易慢 ; 稀释药物 , 以减 少 药 物对 血 管壁 的刺 激 , 输 液对 血 管壁 的侧压 力 ; 入顺 序应 及 输 先 高渗 或刺 激性 较强 的药 物 ,后 输 入 等渗 或刺 激性 较小 的药 物 , 以减少 静脉 炎 的发生 。 2 . 5预防输 液微 粒 混入 药液 , 执 行无 菌 操作 技术 , 培开 封 严格 在安 时微粒极易混人药液 ,因此在锯安培前后均应严格无菌操作 , 将 针 头垂 直 插 入安 培 底 部抽 药 , 可减 少 玻 璃微 粒 , 同时加 药针 头 不 宜过大 , 以减少橡皮微粒 , 所溶解药物必须完全溶解 , 以减少药物 结 晶微 粒 的输入 。 2 . 理膳 食 , 充 营养 , 6合 补 以增 强 患 者 自身 的抵 抗 力 , 促进 疾病 早 日康复 ;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做好陪护人员的 指 导 咨 询 , 常更 换 衣 被 床 单 , 持床 铺 平 整 干 燥 ; 经 保 限制 留 陪人 员, 减少 感染 的机会 。 目前 , 预防是 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 大部分输液致 静脉 炎 以发 生轻 度症 状 为 主要 表现 , 给患 者造 成身 心不适 , 因此 , 在静脉 输液过程 中应 以护理 对象 为 中心 , 格 执行各 项预 防措施 。 严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新生儿罹患静脉炎是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主要对新生儿人群中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致病因素与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对该类静脉炎发作因素的认识与管控能力,帮助降低留置针诱发静脉炎的概率,协助解决临床上这一重大难题。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护理对策新生儿具有外周静脉短,血管细小弯曲、壁薄且脆等先天性生理结构[1],而新生儿往往具有住院时间长、输注药物多等情况,甚至有时需要24小时匀速药物输注。
因此,临床上反复的静脉穿刺和长时间的药物输注是新生儿血管受损和痛苦的主要来源[2]。
直至近年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出现,恰如其分地化解了这一难题[3]。
但随着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并发症也随之显现,如药物的渗漏、针套管的堵塞、静脉炎的诱发等等[4],其中静脉炎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5]。
因此,本文主要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人群中诱发静脉炎的致病因素,并归纳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对该类静脉炎的防治与管控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静脉留置针诱发静脉炎的类别在静脉留置针使用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可造成不同类别的静脉炎,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类:1)机械性静脉炎:指的是不同因素导致静脉血管壁发生过度的机械性损伤而诱发的静脉炎[6];2)化学性静脉炎:指的是不同因素导致静脉血管壁受到化学性刺激的损伤而诱发的静脉炎[7];3)细菌性静脉炎:指的是不同因素导致留置针或静脉血管被细菌性污染而引发的静脉炎[8]。
2静脉留置针诱发静脉炎的因素2.1留置针的型号新生儿中留置针的型号较多采用的是24G和26G[9]。
当留置针针头偏大和偏粗时,穿刺过程中会增加针管对静脉的摩擦力,对穿刺静脉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从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此外,有研究指出,留置针导管的材质也可能诱发静脉炎。
当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导管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可高达42%~49%,而当导管的材质是生物材料时,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0%~24%[10]。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摘要】结合临床经验及现有文献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含留置针、静脉血管、药物、肢体活动、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封管技术等。
最后,根据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出可行的静脉炎防治措施。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封管技术前言:静脉留置针具有无需反复穿刺、支持长期静脉治疗等应用优势。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不仅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体验,还会对后续治疗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1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1.1留置针因素①材质。
临床常用的静脉留置针材质以生物材料、聚四氟乙烯较为常见。
相比之下,生物材料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
②型号。
临床经验表明,在静脉留置针至静脉炎患者中,22号留置针更为常见。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该型号留置针孔径较粗,经穿刺置入患者静脉血管后,会对患者的静脉血管内壁造成一定损伤,并引发机械摩擦,进而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1.2静脉血管因素①血管位置。
于患者上肢静脉血管置入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略低于下肢静脉血管。
其原因为:患者下肢静脉瓣数量较多,远端血液回流耗时较长。
在输液过程中,血液的留置可增加血栓静脉炎的发生率。
②血管大小。
相对于大静脉血管而言,小静脉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
此外,经小静脉穿刺置入静脉留置针后,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时间相对较早(多发于静脉治疗4d内)。
1.3药物因素在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浓度的不同也会对静脉炎发生率产生一定影响。
临床静脉治疗经验表明,经静脉留置针反复滴注20%甘露醇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10%甘露醇。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浓度药物会对患者的静脉血管壁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作用,当这种刺激作用超出静脉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范畴后,将诱发静脉炎的发生。
1.4肢体活动因素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流速相对较慢。
患肢的活动较少,其血管壁的压力相对较大,导致液体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水肿。
相比之下,健侧肢体可通过适当活动改善血液循环,进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感控措施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感控措施
一、原因分析
1、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
2、皮肤消毒问题。
①皮肤消毒不严格,皮肤携带的微生物是引起静脉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源。
如皮肤消毒不彻底,在输液时因穿刺破坏了皮肤屏障作用,病原菌经针孔侵入到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引发局部甚至全身感染。
②常规消毒法的缺点
穿刺置管时操作人员的手不可避免地触及粘贴膜覆盖范围内的针柄和部分皮肤,破坏消毒效果。
3、穿刺时机不当,皮肤消毒液剂如不干就行穿刺,消毒液可随穿刺进入批内和血管,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诱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4、同一留置针穿刺,首次穿刺失败,同一留针反复使用,极易将病原菌带入穿刺点的皮肤乃至血管引起静脉炎。
5、封管方法不当,造成留置针堵塞,对血管造成刺激或损伤。
二、干预措施
1、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2、规范操作流程
①严格执行手卫生。
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皮肤面积要超过敷料覆盖面积,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
③严格消毒,使用络合碘和酒精时一定要待干后再行穿刺置针,置管
采购后,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针柄1次,注意避开针眼,待干后覆盖贴膜。
④首次穿刺失败后的留置针不能再使用。
穿刺后套管脱出的部分不要再送入血管。
高渗液体输注时,应另开一条静脉通路,减慢输液速度,减少高渗液体的连续输注,加强观察。
院感科
2016年9月29日。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新进展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新进展摘要】浅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减少反复穿刺、适用于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外科手术患者快速补液的需要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静脉炎的发生不可避免。
作者从静脉炎的定义、分类、分级标准,留置针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临床一线护士留置针操作提供指引,为预防和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留置针;静脉炎;相关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08-021.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主要症状是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
2.静脉炎的分类。
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五种。
3.静脉炎的分级标准。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1】,0级:无症状;I级: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级: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IV级:局部疼痛,红肿和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静脉呈条索状长度>2.5 cm,有脓液流出。
4.留置针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4.1.留置针因素。
4.1.1 留置针型号。
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即留置针管径越大,对血管壁刺激性越大,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
朱芸芸等[2]研究显示,使用较小型号的留置针不仅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还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临床上应尽可能选择能满足治疗需求的最小型号的留置针。
4.1.2 留置针材质。
导管材料的性质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最重要的因素,使用聚氨酯(Vialon)导管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聚四氟乙烯(Teflon)导管【3】。
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对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对策。
方法:根据静脉炎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分级、分型分析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果: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理机械损伤、污染因素、药物因素、个体体质、血管差异、解剖和体位因素等。
结论:正确选择留置针及血管,严格无菌操作,并且密切观察针刺部位,可达到降低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几率的目的。
标签:静脉炎;分级;原因;对策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穿刺技术、合理选择静脉、合理选用针管、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灵活掌握留置时间、输入浓度高及刺激性强药物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护意识,可预防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
本文将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及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1 静脉炎的质量管理标准患者治疗的不良后果视为护理不良事件,应填写护理不良反应报告单。
静脉炎分级标准,国际通常以美国INS的标准为准。
任何被评为2级或以上的静脉炎发生后,应填写临床输液并发症监测报表。
静脉炎的发生率控制在5%。
2 静脉炎的分级根据美国INS的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5级。
1级:无明显症状;2级:置针输液处发红,不伴有或者伴有疼痛感;3级:置针输液处发红,并且伴有疼痛感和/或水肿症状;4级:置针输液处发红,并且伴有疼痛感和水肿症状;5级:置针输液处发红,且伴有疼痛感和水肿症状,有条索状物体形成,可触及的条索状物体长超过1英尺,有脓液流出。
3 静脉炎的主要分型静脉炎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分别是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以及感染性静脉炎。
4 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4.1 物理机械损伤包括:①穿刺技术;②肢体活动度过大;③每日更换敷贴时,移动留置针造成局部损伤;④导管的材质。
预防:①由熟练穿刺技术的护士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②留置针保留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③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最细、长度最小的导管;④不再使用乙烯和聚氯乙烯材质的留置导管。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2 . 格执 行无 菌技 术 操作 穿 刺 部位 皮肤 要严 格 消 2严 毒 ,限度 范 围要 大 于无 菌 敷 贴 面 积 ,直径 不 小 于5m, c 消 毒 待 干 后 再 穿 刺 ,穿 刺 过 程 中避 免 针 芯 及 套 管 被 污 染 ,穿 刺完 毕 用 透 明敷 贴 ,以便 及 早 发现 静 脉炎 ,穿刺 时力 求 稳 、准 、熟 练 ,争取 一 次成 功 ,因反 复静 脉 穿刺 易导 致血 管 内膜 损伤 引起 液体 外 渗和肿 胀 。 2 掌 握 正 确 的封 管 技 术 封 管 液 选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 3 释 的肝 素液 ,匀 速 正 压 注 入肝 素 液 3 升 ,正 压 封 管速 毫
13 留置 时 间过 长 留 置 针 的 留 置 时 间 没 有 统 一 标 .
准 ,主要依靠护士观察患者局部及整体症状体征而终止
留置 针 的使 用 ,美 国输 液护 理 学会 将 留置针 保 留时 间规 定为 3 5 ,留置 时 间过 长 易 导致 静 脉 炎及 血 栓形 成 。 ~天 留置 针 作 为体 内异 物 ,引起 血 管慢 性 刺 激发 生 炎症 ,炎 症 随着 留置 时 间 的 延 长 而 加重 。静 脉 内膜 炎 症 常 并 发 血栓 的形成 ,血栓 与 静 脉炎 相 互作 用 ,导致 炎 症加 重 。 留置 针 留 置5 内静 脉 炎 的发 生 率 为零 ,故 建 议 将5 作 天 天
静 脉炎 是静 脉 输液 治 疗 中最 常 见 的并 发症 ,它不 仅 增加 了患 者 的痛 苦 ,同时影 响 了治疗 ,因此 静 脉 留置 针 作 为一 种 先进 的新 型输 液器 材 ,已广 泛 用 于 临床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减轻 了因反 复 静脉 穿 刺 给 患者 带来 的痛 苦及 护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静脉留置针是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被逐渐普及和使用的。
今天它已成为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输液工具。
由于它具有使用方便,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痛苦,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针对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笔者通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2.1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及感染性三种。
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滑、无弹性。
原因:①留置针的型号:如果留置针较粗,充塞于血管中,增加了血管壁的机械摩擦及损伤;②血管因素:血管越细,产生静脉炎的概率越高,反应的时间越早;③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越大(药物PH<4.1或PH>8.0,渗透压>500mmol/L),留置针的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④操作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反复穿刺等。
2.2 导管堵塞与输注高渗性、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不熟练,封管液的种类、量及推注速度不合理,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2.3 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原因:①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动作不稳,致使针头刺破血管壁形成;②进针角度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太大;③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自身因素。
2.4 静脉血栓形成与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导致血管壁损伤,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血流缓慢,以及某些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3 预防措施3.1 规范静脉穿刺服务标准,做好病人留置针前教育,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让患者有充分地思想准备,自愿接受治疗,共同制定输液计划,包括方法、部位、时间等,协助其取合适的体位,留针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护理知识,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告诫病人不能自行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等。
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1)1
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秦文华秦文华 上犹县人民医院上犹县人民医院 赣州市赣州市341200【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日益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日益发展 , ,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更新一代产品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更新一代产品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更新一代产品 , ,以其操作以其操作简单、方便、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优点 , ,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低减低了护理负荷量,也减少了医疗成本。
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本文就此探讨其原因及护理对策。
本文就此探讨其原因及护理对策。
【关健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原因;护理;防治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原因;护理;防治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
它利用液体静压与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手段对静脉输液的不断渗透随着高新技术手段对静脉输液的不断渗透,这一基础护理操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的内涵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的疼痛感 ,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而日益受到病人和临床护士的信赖。
尽管应用留置针已将静脉炎的发生率由 17. 9 %降为16. 2 % ,但静脉炎作为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但静脉炎作为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 ,仍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者仍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者,增加了病人痛苦与住院支出了病人痛苦与住院支出,严重的可引发护患纠纷。
现将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实践及参考相关文献 ,对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
2021年第7卷第8期Vol.7,No.8,2021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陈颖,田婧,初伊娜,胡雅鑫,高新霞(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摘要:静脉炎是使用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主要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提高护士对各类静脉炎影响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留置针使用效能。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预防;穿刺;消毒中图分类号:R 4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618-0219(2021)08-0009-04Cause analysi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phlebitis caused by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CHEN Yin ,TIAN Jing ,CHU Yina ,HU Yaxin ,GAO Xinxia(Wang Jing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ABSTRACT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tecting blood vessels and reduc⁃ing repeated puncture.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settings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phlebitis and infectio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affects the use efficiency of indwelling nee⁃dle.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hlebitis caused by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so as to improve nurses'ability to identify and contro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arious phlebiti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caused by indwelling needle ,and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indwelling needle.KEY WORDS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hlebitis ;prevention ;puncture ;disinfection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少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且操作简单,能够保护患者血管,临床应用广泛[1-2]。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留置针柔软光滑,不易刺破血管壁,不影响活动,留置时间长,并且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日益受到患儿和临床护士的信赖。
但在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应用不当等诸多因素引发了一些并发症,静脉炎是留置针使用期间最主要的并发症,现对静脉炎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原因分析1.1留置针型号:临床上外周静脉输液常用22~24 G留置针,彭翠香报道[1],22号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高于24号留置针,原因是22号留置针相对较粗,进入血管后增加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从而增加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
1.2药物的性质:有报道静脉炎的发生与高分子液体有关[2],也有报道与输入刺激性药物有关[3]。
临床上反复静脉滴入20%甘露醇,2天后静脉炎的发生率100%,因为高浓度药物的输入会引起局部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从而导致液体外渗,血管变硬而出现静脉炎。
1.3血管选择不当:血管的管径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有一定关系,选择关节附近的血管留置,留置针固定不牢,容易滑脱,关节的频繁活动容易造成留置针与血管壁机械性摩擦增多,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口径较小的血管留置,管径越小,血流量越少,局部药液浓度较高,血管自我修复能力则越差,也容易引起静脉炎。
1.4留置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没有统一标准,主要依靠护士观察患儿有无不适感而终止留置针的使用。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5天,国内有报道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以的[4]。
留置时间过长易导致静脉炎及血栓的形成,留置针作为体内异物,引起血管慢性刺激发生炎症,炎症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静脉内膜炎症常并发血栓的形成,血栓与静脉炎相互作用,炎症就越严重。
但有报道[5]套管留置针留置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零,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它主要是为了方便给予药物、输液等治疗订单的执行而设计的。
但是,静脉留置针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和风险,尤其是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会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对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1. 消毒不彻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必须对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消毒工作做得不彻底,或者消毒药物的浸泡时间不足,可能导致仍存留在皮肤表面的病菌被引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静脉炎的发生。
2. 静脉留置时间过长静脉留置时间过长也是导致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静脉留置针在皮肤与静脉管之间的空间是一个理想的细菌滋生场所,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细菌的大量繁殖,并释放出有毒的代谢产物,最终诱发静脉炎。
3. 静脉留置针的选取问题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静脉留置针过长或过粗,就会在插入的过程中对静脉产生一定的破坏,这样会导致一定量的血液向周围组织渗漏,从而引发局部的感染,进而引发静脉炎的发生。
4.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那么就会变得容易感染。
因为人体的免疫力是一种抵御入侵细菌的物质,如果免疫力过弱,就容易被外界各种细菌入侵,从而引发各种炎症反应,静脉炎也是其中之一。
二、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1. 操作规范化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一定要操作规范化。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之前,一定要消毒干净,指压时间达到30秒以上,要注意留置针穿刺部位要尽量在洁净无菌的区域,为了保证局部卫生,每天要对留置针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2. 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不能太长时间不更换,一般而言,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天左右。
如果留置针未更换就超时,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如果留置时间过长,就容易使细菌滋生、繁殖和扩散,最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关键词留置针化学性静脉炎护理留置针就是俗称的套管针,近些年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穿刺的次数,保护患者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患者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已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静脉炎,以化学性静脉炎尤为突出,现将本人在临床上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选择血管不当:选择关节部位及有静脉瓣的血管,留置针固定不牢靠,易滑脱,损伤血管,选择小静脉进行留置时小静脉血流量少,没有充足的血液稀释药液,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增高,易出现化学性静脉炎。
留置针的型号选择不当:大型号的留置针相对小型号的留置针在血管内所在的空间大小不一样,对血管壁的刺激也不一样。
临床上外周静脉输液常用20~24G留置针,其中20~22G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24G留置针。
药物的渗透压:临床上很多颅脑损伤的患者都需要20%甘露醇125ml间隔几小时静脉快速滴入进行治疗,而20%甘露醇的渗透压是1100mosm/L,发现这类患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的机率几乎100%,因为高浓度药物的输入会引起局部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从而导致液体外渗,血管变硬。
消毒剂未干:有些护士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时,消毒液未完全干燥时就进行局部穿刺,将一些消毒剂带入到血管中刺激血管壁,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一般72~96小时,但在临床上有时出现留置针留置到第6天时液体输入速度依然很好,患者也未感穿刺部位有疼痛,但护理人员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液体输入速度好,局部没有明显症状就可以一直留置,其实留置针对于机体是一个异物,在体内的时间越长,对血管壁的刺激就越大越持久。
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输入刺激性药物后未充分冲管时,刺激性药物会残留在导管内,刺激局部血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和防治进展发布者:张珏倩发布时间:2010-5-19阅读:338次张珏倩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但是,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
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58-4442(2010)05-(0001)-(04)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规程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能随遇而安,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方便给药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中及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会导致静脉炎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留置针期间做好预防和对症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临床上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评价标准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2]。
Ⅰ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但静脉无条索改变和未触及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有静脉条索状改变,但未触及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 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1 置时间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一周,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3]。
有报道[4,5],静脉留置时间超过96h后,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增加;越是直径小的静脉,静脉炎发生率越高,留置时间如≥4d静脉炎发生率可达100%;同一血管长时间反复使用,或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静脉壁化学性反应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连续长时间使用同一血管输注药物且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容易损伤血管。
2.2 患者自身原因血脂、肿瘤患者及年老体弱者,自身免疫力下降,静脉血管硬化、弹性差,凝血机制异常等,都易发生静脉炎。
2.3 性别因素宋瑰琦,乔晓斐等,选择静脉留置针患者142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强迫法建立模型,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血液学指标、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对其静脉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女性静脉炎机率是男性的2.430倍,这可能与男性运动比较多、肌肉发达、血管粗、血运好有关。
至于,女性激素分泌对血管的影响则有待探讨[7]。
2.4 置管部位林氏等[8]对临床20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选择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和上肢腕部头静脉进行试验对比,结果发现,由于体位因素及局部解剖因素,下肢静脉发生静脉炎的程度及机率均较上肢静脉高。
他们认为可能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回流差,使得下肢血管比上肢静脉易发生静脉炎。
张建兰等[9]研究结果显示下肢留置静脉发生静脉炎为3.7%,上肢为2.2%;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感染率高于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因为股静脉位置隐蔽,反复进退穿刺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增加感染机会,另外,由于股静脉靠近会阴部,易被大小便污染发生静脉炎。
3 预防性护理措施3.1 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护士在对病人进行留置针操作期间,全面实施系统的相关健康健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刘瑞华等[10]通过对14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告知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方法(如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对照组实行了简单的输液护理。
结果两组在预防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留置针在使用中的并发症,保证了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输液疗法的护理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2 留置针的选择老年人血管具有脆性大、弹性差;对机械性以及药物性的刺激敏感的特点,易发生血管静脉炎,也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曾霞针等[11]在不影响输液速度及治疗要求的前提下对240例老年病人,选择使用不同型号的留置针穿刺输液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操作时应该选择质地柔软、型号相对较小的留置针进行操作。
因为,细短留置针进入血管后可漂浮在血管中,达到随遇而安的效果,减少机械刺激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3.3 穿刺血管的选择有研究表明[5],血管的选择应选用那些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固定和观察的部位血管进行穿刺;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多次穿刺;静脉选择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合理和有计划地保护使用静脉,穿刺时避开不易固定关节、瘢痕、受伤、硬化发炎感染的静脉。
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故应多选择上肢静脉。
老年患者留置浅静脉套管针时,静脉炎的出现与血管管径有明显关系。
血管管径越小,置管反应发生率越高,出现置管反应的时间也越早。
3.4 加强输入液体的管理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操作质量控制:药物现配现用;稀释时应使其充分溶解;在锯安瓿前后均须严格无菌操作;抽吸安瓿内药液时,要改变安瓿倒置的抽针方法,防止安瓿断口处微粒混入药液[12];尽量一次性使用锐利的小号针头(12号以下),减少针头穿刺胶塞次数,以减少橡胶微粒混入液体[13]。
必要时,可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以有效滤除输液中各种不溶性物质,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4]。
3.5 正确输入高浓度及刺激性较强药物对于使用留置针的病人田春梅等[15]收集静脉留置针205例,在留置时间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液与低渗液、盐水与肝素封管及外周静脉不同部位等,结果显示输入高渗液体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7.27%,而低渗液静脉炎的发生率仅为6.21%(P<0.05),输入高浓度药液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短于输入一般液体的患者。
田春梅等建议输入高渗液体时应每3d更换留置部位1次,并适当活动留置肢体,可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3.6 正确封管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正压脉冲式封管方法[16]。
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扎入留置针内,封管液推注完退出时,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管腔内,导致凝血堵塞。
封管液太少(<10 mL)不能冲净局部血管内的药液,滞留的药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可引起局部疼痛、变硬。
封管液注入速度太快(>40 mL/min),用力过猛,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加,管壁通透性增强,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改变、发硬、红肿[17]。
封管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有效延长置管时间。
3.7 中西医结合预防中医理论认为,艾灸的温热刺激具有温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
利用艾灸燃烧的热力渗透肌肤,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足三里穴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已证实,按揉足三里穴,可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色素,还能提高机体防御力。
蔡岚等[18]根据中医理论,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使用艾条自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进行温灸,每天1~20min,并结合按揉足三里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的静脉炎,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而且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惠。
4 静脉炎的护理对策4.1 冷敷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由于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使某些药物局部破坏作用灭活;同时,冰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
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发生[19]。
4.2 超短波理疗法金静晓,翁紫君等人[20]用220W红外线灯照射38例病人(68例次)的静脉炎症部位,每天2次,每次30min,结果发现治疗7d后,静脉红肿、疼痛(42例次)消失,静脉硬化、发黑者(17例次)病变静脉长度缩短8~10cm。
他们认为红外线照射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病人愿意接受,而且经济实惠,临床上可予推广使用。
因为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静脉炎经红外线照射后,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皮肤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加,使免疫能力增强,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加速吸收消散而消炎。
4.3 单清水湿热敷李爱敏等[21]采取局部湿热敷的方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静脉炎25例,治疗中,当发生静脉炎时立即将小毛巾浸透热水(50~60℃),拧干、抖开、铺平在局部暴露部位,1~2h/次,热敷4次/日,连用2~4天。
结果25例静脉炎患者中24例静脉炎症状完全消失,1例Ⅲ级静脉炎患者局部湿热敷的同时,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3d,症状消失。
无1例因静脉炎拔管。
由于热疗对深部组织透热力强,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加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
且湿热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4 硫酸镁湿热敷4.4.1 单用硫酸镁包保鲜膜湿敷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 其高渗作用,促使其局部组织水肿消退,达到止痛目的;保鲜膜包绕能始终保持纱布一定的湿度,使硫酸镁达到持续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得到保证。
林虹等[22],将74例化疗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
观察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覆盖,患处用保鲜膜包绕,使硫酸镁纱布始终保持一定的湿度,对照组用仅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覆盖患处,不加保险膜进行包绕,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他们认为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外包绕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定,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硫酸镁溶液有风化性,易出现白色结晶,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应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4.4.2 硫酸镁联合应用湿热敷法冷飞燕等,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各种化疗药物静脉炎,实验组30例,应用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50%葡萄糖20 ml、25%硫酸镁10ml和维生素B1 2.5mg混合湿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