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1期第29卷
(总第136期)NO.11,2011Vol.29General No.136
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JIE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1-10-08
作者简介:杨春艳,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7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摘要:总体来说鲁迅的作品,表现得很理性,大多呈现出苍凉阴郁、抨击讽刺的意味,而在1926年创作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则风格迥异。

从《朝花夕拾》的情感脉络来看,这部散文集表露出了一个伟大但又平凡的普通人的情感,触摸到作者内心最深处的爱,每一篇文章都有温暖融入。

其温暖的文字主要源于其1925年与许广平开始的爱情,当然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已过不惑之年的年龄阶段及其特殊的心理也促成了这部温暖的文字。

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最温暖文字;文学本质;社会环境;爱与死
中图分类号:I21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11)11-0122-07
鲁迅集文学家、思想家等众多大家称号于一身,他一生著作颇丰,其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四大类: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最受关注的则为杂文与小说。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杂文集共计14部,集外集2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各类书信日记等,这些都成为了鲁迅一生很重要的文献。

鲁迅文集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及特征主要体现为: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备,但也不乏浪漫主义。

①其杂文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一切落后、腐朽与愚昧的社会现象。

其小说正如他自己所述,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揭示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1]鲁迅的作品多数意在以文救人,改良人生。

[2]其绝大多数作品无情地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毫不留情地对此进行抨击与批判,显示出一种苍凉与无奈的基调。

“生命的泥萎砌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3]如此严肃的阴郁与苍凉,如此艰涩的沉重与孤寂,仿佛鲁迅只有冷峻。

但我们不能忘却的是他在1926年所作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却风格迥异,阅读《朝花夕拾》里的文章,每每觉得有一股温和的暖流缓缓流淌,河底蓄满的是鲁迅的故乡情、亲情、友情乃至爱情。

作为鲁迅作品众多奇葩当中的一支,《朝花夕拾》何以如此的风格迥异呢?
文学家总会带着浓浓的乡愁四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作为一个理性主义作家的最温暖、最童真的一面闪现出来。

在这部散文集里,我们较少看到作为“战士”的鲁迅的影子,而是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迅哥儿”的温暖一面。

一、《朝花夕拾》的温暖
据鲁迅本人讲,《朝花夕拾》是从记忆深处抄出来的一组散文,是“带露折花”的意思。

《朝花夕拾》皆作于1926年,最早的一篇《猫·狗·鼠》作于1926年2月,最晚的一篇《范爱农》作于1926年11月。

《朝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
———以《朝花夕拾》为例探析
杨春艳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毕节551704)
花夕拾》所辑10篇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就时间顺序来看,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共6篇,即《猫·狗·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鲁迅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的共4篇,即《父亲的病》、《琐事》、《藤野先生》以及《范爱农》,这些散文都熔铸了作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

从他四五岁记事、七岁念书,到父亲生病和去世,至后来的到日本
留学、回国任教以及在教育部任职等情形,都有断续的反映。

幼年的鲁迅,同情弱小,反对欺凌,恨猫而爱鼠(如《猫·狗·鼠》);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敬重长者和
老师(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当然他对军国主义、封建愚孝、清末腐朽的教育制度和庸医害
人的把戏亦加以猛烈抨击(如《父亲的病》、《琐记》)。

他热爱民间艺术,从人民群众的好恶倾向和理想寄
托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无常》),并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总结了沉痛的教训,剖析了处于封建专
制黑暗统治下正直知识分子的优点和弱点(如《范爱农》)。

对于《朝花夕拾》,更多的鲁迅研究者倾向于以理性主义的眼光和角度去分析,个别评价篇章有较
浓的杂文色彩,著名学者王瑶认为:“第一篇《猫·狗·鼠》就是专门回击‘现代评论派’的污蔑的,文章的
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大段的议论,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这篇
文章有很强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是受了现实斗争的‘刺激’而写的。

”[4]笔者认为,这样理性甚至有些
颇为政治性的解读,对《朝花夕拾》这样温情的文字来说,无疑湮没了其内在的审美内涵。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序中写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5]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但
他却又在句末加上了“但我不能够”,颇令人费解。

作者在“纷扰中寻出一丝闲静来”是《朝花夕拾》(小
引)的第一句,鲁迅之纷扰非一字一句阐述得清楚,但“闲静”二字则暗示了《朝花夕拾》与其它诸文集的
不同,小说深邃,杂文尖锐,散文诗苍凉,而惟有散文闲静与舒心。

[3]
《猫·狗·鼠》写于1926年2月21日,此文写仇猫,实则更深层次上描写爱鼠:“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

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
—吃了我饲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6]试想童年的鲁迅,一个含有童心的十岁小孩能只因它吃老鼠——
有多大的憎,小孩的憎也不过是朝憎而夕爱罢了。

当然这里的憎也不同于其在小说杂文里的憎了,小说
杂文里的憎,那是为国、为苍生、为天下的家国恨。

鲁迅在文章中表达出的对小隐鼠的疼惜与爱怜是其
杂文中所罕见的,在这篇短短的散文中体现出作者心灵深处柔性的一面,是不可用纯理性的眼光去评
判的。

《无常》中的无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鬼神,而是“最为稔熟”与“最为亲密”的鬼物。

可见,作者内心深处对无常的赞赏,其温暖也随之流淌出来。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以曲折有致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可亲可爱的日本老师的形象,抒发了作为一名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感怀以及热爱之情。

《范爱农》里,更是怀着深挚的感情追忆昔日的友人,通过对范爱农的叙述,用曲笔表达了对范爱农的爱,范爱农是没有奇勋伟绩的平凡人,但其思想却得到了作者诚挚的赞扬,作者卸下其战士的外衣,以一颗诚挚的心来爱范爱农,也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平常的事让鲁迅觉得有了一丝的温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以极轻快、隽永的笔触,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生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

对少年鲁迅来说,百草园曾经给了他许多乐趣,并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印象,以致于几十年之后,作者从记忆里抄出这段难忘生活的时候,还不能自抑地将全部的激情凝于笔端,他无限神往地写道“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而这样温暖的笔调在其它的篇章中也有所体现。

而《二十四孝图》从反对白话这个现实入手,追忆童年,联想古今儿童读物,又巧妙过渡到二十四孝图,这追忆之中融入了其内心的温暖。

《五猖会》通过儿时对迎神赛会的热切向往,以及“我”正欲到东关看五猖会,而被背书之事弄得头昏脑胀,这体现了童年的贪玩以及无忧无虑。

《琐记》并不是生活琐事的记载,而是比较完整地叙述了作者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求学的一段生活。

《父亲的病》以细腻的笔触写出父亲的生病,以及自己的不谙世事:自己在父亲临去前依了衍太太的话而叫父亲,因而让父亲没有安心地离去。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也正是在父亲离去多年之后,儿子回忆起父亲,像父亲还活着一样,父亲的一言一行还时刻浮现在眼前,于是就算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父亲也像还陪伴着自己一样,使自己并不觉得孤单。

当然也正是这种天底下最伟大的父爱温暖了鲁迅的内心。

《朝花夕拾》这组散文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这一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舒展的笔调,记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抒发了对亲朋和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中外的社会百态、清末民初的时代剪影,寄托了对现实的思考。

《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怀、抒情与讽刺和谐地结合起来。

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很明显地体现出了鲁迅人生中那种除了金黄色的喜悦之外,便是银白色的孤独的人生状态,也深切地体现出了先生的“寂寞,彷徨”之感。

在这一系列的小说中,鲁迅着重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批判封建礼教与科举制度,如《药》、《阿Q正传》等,从更深层次揭示了封建愚民政策的吃人本质。

鲁迅的思想是深刻严肃的,在他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战士的无畏与勇敢。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对父亲、保姆、师塾、故友的追忆为绵厚的温情所浸透,与其小说杂文“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7]相比,有明显不同,《朝花夕拾》更少了那种杂文当中的锐利的匕首和投枪的味道,少了几许犀利的批判,而一种对于心灵深处的眷念在诸多篇章中都表现得相当温暖。

特别是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摆成一个“大”字躺在床中央,先前的“我”有些不满,而后来因为阿长送我《山海经》便觉出阿长的伟大来。

这样细腻的描写,也正是因为作者心中对阿长的温情。

那些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字,写出了鲁迅从童年到少年以及青年时代的颇多趣事,站在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年纪再来回忆,再来看这些趣事,更增加了童年时的无忧与幸福、青年时的简单。

少了人生关于辛酸、苦辣的积淀,增添了几分温情。

《朝花夕拾》少了小说的悲怆、杂文的犀利、散文诗的苍凉、便也平添了几分温暖,更显出了灵魂深处一种淡淡的喜悦与幸福。

二、温暖文字的成因
1.从文学本质看,散文的创作建立在真情实感之上
探讨《朝花夕拾》中温暖文字的成因,必然要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本质来看。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8]其中最强调抒写真实感受,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

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抒写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在《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中,每一篇都蕴涵着极深沉的感情,在最接近生活样式的《朝花夕拾》中,作者无须掩饰其内心之情感,任由其自然表露。

中国著名现代散文家吴伯箫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

古代的散文是这样,现代的散文也是这样。

”[9]《朝花夕拾》也不例外,作为散文体裁,必然遵循一定的散文传统,体现出散文的格调,作者的情感应接近于生活本身,这是不容质疑的。

散文中抒写得较多的是作家的亲身经历。

《朝花夕拾》这一组散文全是忆旧的散文,百草园、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长妈妈……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写得真真切切。

诚然,单纯记录一件时事或摹写一个实物,并不能称之为文学散文。

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追忆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抒发了“我”对长妈妈的怀念,感人至深。

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是散文艺术的表现核心。

散文的写实并非对生活机械的摹写,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散文的本质决定了《朝花夕拾》中所表现的作者温暖情感的真实性。

“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助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10]散文的创作必然涉及到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在《朝花夕拾》的创作中,这种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双向运动表现得较为明显,其中体现出的情感倾向与温情的一面,是作者源于客体的一种审美对象。

当然,作为散文这种体裁本身也决定了《朝花夕拾》的情感真实性。

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

“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这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11]《朝花夕拾》的创作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地受当时社会生活环境的规定和制约,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以及社会反映对象的。

《朝花夕拾》成为鲁迅所有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绝不是偶然的,这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决定
了《朝花夕拾》文字的温暖。

“我以为文艺大概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亲身所感到的便可影印到文字中去”[12]这是鲁迅在《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所阐述的,鲁迅本人也认定文艺作品所反映乃是源于亲身所感,在《朝花夕拾》文集的《藤野先生》一篇中,便深刻体现出了鲁迅对于老师的关切。

后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提及“藤野先生是大约30年前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这名字是真名,那个学校现已变为大学了,三四年前曾托友人去打听过,已经不在那学校里了。

现在是否还活着是问题。

如果说活着的话,我想他已经有七十岁了”。

由此可见,藤野先生对于鲁迅来说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暖流,就算世事沉浮,也不忘对于老师的挂念。

曾经的老师,总是能勾起无尽的回忆,对于已越不惑之年的鲁迅来讲,何尝没有一丝的温暖呢?
总之,鲁迅对阿长,对“我”的父亲,对无常,对范爱农等一系列人物的描写,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其中不同于《呐喊》、《彷徨》等小说与杂文当中的尖锐。

鲁迅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他选择生活为创作的客体,必然受到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2.从社会环境看《朝花夕拾》的成因
在《朝花夕拾》的写作以及之前的时间,一种不安定的气氛笼罩着中国大地。

在弥漫着军阀专制和复古主义思潮的浑浊空气中,使鲁迅感到文人的软弱与无力。

当然,鲁迅本人的处境也日益艰难,章士钊和陈西滢等人的不断“围攻”,使鲁迅越来越孤独,于是不得不独自苦战,在一系列的反革命政变以及白色恐怖中,他的情绪“离奇和芜杂”,在爱与死的煎熬中,鲁迅之作品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格调,显露了其心灵最为柔和的一面。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里,已经熟谙世事的鲁迅强烈“反顾”无知但淳朴善良的“长妈妈”,迂腐而又方正的寿镜吾先生,可亲而又有人情味的“活无常”,有着博大爱心的异国教授,满怀革命热情的范爱农,装腔作势、诈骗成性的“名医’,阴险虚伪的衍太太……作者对这些人物灌注深沉而丰富的感情:温情的爱,深沉的敬,冷峻的恨,强烈的憎。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朝花夕拾》的人物画廊里,也走出了鲜活而真实的鲁迅。

这些生长于几十年前的爱,穿过时空的隧道,来温暖和慰藉鲁迅受伤的心灵。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窥见鲁迅强烈的爱,可以看到拥有伟大神力的“长妈妈”,作者写她“切切察察”时怎样竖起了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怎样神情严肃地讲述关于“长毛”的无稽之谈;他历数长妈妈那些“麻烦的礼节”,还特别细致地描写正月初一早上,她怎样“惶急”地摇着他的肩头,盼望他说:“阿妈,恭喜……”的情景。

长妈妈的爱心,突出地表现在她主动为儿时的鲁迅购买回图本的《山海经》上。

作者在这里不仅怀念人,也在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生活,怀念那单纯平静的心灵世界,从回忆中得到了慰藉,得到了灵魂的温暖。

3.爱情对《朝花夕拾》的促成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是鲁迅先生的《答客诮》,当然也是其人生态度的一种。

豪杰并非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或者是“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正是想借这首诗来表达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人,而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

鲁迅与朱安女士是奉父母之命完婚,之后三天便踏上了回东京的路。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安于鲁迅是一种责任与义务,鲁迅在《两地书》里也与许广平提到,其间对于“某太太”的称呼便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在鲁迅与许广平通信之前,曾与其弟周作人闹翻,后来鲁迅之所以有了振奋精神,勇敢生活的勇气,在于许广平,是许广平使他在两性的爱情中得到了升华,也为他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增添了一份亮色。

在写作《朝花夕拾》的前一年,鲁迅开始了与许广平的恋情,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这时许广平住女师大,鲁迅住西三条胡同。

从《两地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通信之初,以写信的态度和语气可以看出,起初俩人的确不带恋情,而是师生间关于教育问题、学生运动、刊物编辑、人生哲学等诸问题的探讨。

虽然一开始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表现出相当的推心置腹,但毫无异性间的愉悦与追求。

一开始就平等讨论,交心谈心,但师生间的严肃与庄重的气氛洋溢于字里行间。

但是大约一个月之后,即是许广平在4月14日写给鲁迅的信中,敢用鲁迅先生承认之名“小鬼许广平”署名。

而在4月12日许广平与几个同学第一次拜访鲁迅寓居,在《两地书》中明显地感受到了,16日的信就有了明显
的变化,敢用“秘密窝”居然探检过了——
—秘密窝而带引号,拜访换成了探检,师生间严肃与庄重的氛围就打破了,一种亲昵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便是之前的鲁迅未曾遇见过的爱情。

鲁迅自然是欣喜与痛苦并快乐着的。

任何一个人,在遇到爱情时,都是幸福的。

1926年,鲁迅作《朝花夕拾》期间,与许广平正处于恋爱初期,自1925年4月之后,关系就相当亲昵,感情也愈发的好,从《两地书》里便可得到印证。

“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言行思想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13]鲁迅对于爱情的坚信与追求,表明其对于这份爱情的珍视,当然这份爱情也使鲁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鲁迅的这一选择,透着苍凉的悲壮,也带着雄浑的生命内驱力。

”[14]他写《朝花夕拾》这组散文,也多少因了些爱情的缘故。

许广平陪着鲁迅一起经历了最为艰苦的时间: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广州“四·一五”大屠杀,“一·二八”凇沪战争等重大事件。

作为一个独立战斗的“战士”来讲,有了许广平的支持,哪怕只是心灵上的一种支持,也是极其温暖的。

从《鲁迅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作了几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的当天,鲁迅都收到了许广平的来信。

在1926年10月12日写《藤野先生》的同一天,鲁迅日记中记载:“晴,风,上午得品清所寄稿及钦文所寄《故乡》四本。

下午得紫佩信。

三日发,得广平信,五日发。

”这绝不是一种偶然,在给许广平信的书桌上,创作《藤野先生》,回忆当年弃医从文的壮举,会给此时的鲁迅的心灵以莫大的温暖吧。

在1926年11月18日写《范爱农》的同一天,鲁迅的日记上依然有这样的记载:“晴。

下午得广平信,十二日发。

夜大风,得广平信”。

也就是说,在这同一天里,鲁迅收到了许广平的信,在《范爱农》中“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是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而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把范爱农除去”,单看这一段文字,自然觉得作者对范爱农有诸多的不满,但把它放在整篇文中来观之,则作者的坦率与真诚及初与范爱农的不了解反而增添了极大的爱,一对挚友在互不了解之时的磨合是从来就有的,在鲁迅写作《范爱农》之时,更是有了这样深刻的感悟,于是又平添了几分温暖。

“MY DEAR TEACHER,你愿否我趁这闲空,到厦门一次,我们师生见见再说。

看你这几天的心情,好象是非常孤独似的。

还请你决定一下,就通知我。

”[13]这封信写于1926年11月17日,鲁迅18日收到的也正是这封信。

如此贴心的话语,在历经了世事沉浮的鲁迅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然后在这种莫大的甜蜜之中,把这一温暖以文字的形式隐秘地表现于作品之中。

在写作另一篇文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同一天,即1926年9月18日,鲁迅写下了这篇现在选入中学课本的温情的文字。

在这同一天,虽然没有收到许广平的信,但却有这样的记载:“晴,风。

上午寄羡苏信并《语丝》十本。

寄景宋书”。

这里的景宋就是指许广平。

在女师大期间,鲁迅为许广平的老师,教授小说史略。

而在创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期间,却已俨然成为了亲密的爱人,鲁迅在写作的时候也必然想到,将来景宋也必然看到这样的文字。

如果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为温暖的文字,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是温情中的温情。

鲁迅在给景宋寄书之后可否也会料到景宋在读到自己童年趣事时的欣喜: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是微笑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套在指甲上做游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的时候的影写一样。

”[15]这段文字把童年鲁迅在课堂上的贪玩与可爱表露得淋漓尽致,然而在经历了那么多人和事的鲁迅却突然在这一天回忆起并将之溢于笔端,这都是爱的力量,是景宋的功劳,鲁迅也必然知道,景宋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也必然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表情了。

鲁迅向来都以“伟大的战士”出现,然而当许广平捧着她的爱来到鲁迅的面前的时候,作为具有极强责任感的鲁迅来说,是矛盾、痛苦和忧伤的,但作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来说,却又夹杂着一丝的欣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