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综合实践教学大纲(3篇)

计算机综合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3)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要求(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编程语言等基本工具。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3)学生能够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关注新技术、新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计算机操作系统(3)计算机网络(4)数据库技术2. 办公自动化(1)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2)WPS办公软件(3)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4)Excel数据处理3. 编程语言(1)C语言(2)Java语言(3)Python语言(4)HTML/CSS网页设计4. 项目设计与实施(1)需求分析(2)系统设计(3)编码实现(4)测试与调试(5)项目维护5. 团队协作与沟通(1)团队协作原则(2)沟通技巧(3)项目管理6. 计算机新技术与新应用(1)人工智能(2)大数据(3)云计算(4)物联网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4. 项目驱动法:通过项目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演示法: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新技术和新应用。

6.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进度安排1. 计算机基础知识:2周2. 办公自动化:2周3. 编程语言:4周4. 项目设计与实施:4周5. 团队协作与沟通:2周6. 计算机新技术与新应用:2周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网络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2. 学时安排: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网络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a.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 OSI参考模型及其各层功能和协议c. TCP/IP协议族及各层功能和协议2. 网络通信技术a. 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b. 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c. IP地址和子网划分3. 网络安全与管理a.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b.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c. 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4. 网络应用与服务a. 网络应用的分类和特点b. 网络服务和协议c. Web服务和云计算技术5. 网络实验a. 搭建简单网络实验环境b.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c. 网络性能测试与评估三、教学要求1. 理论学时要求:a. 学生要熟悉理论知识,掌握各层协议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b. 学生要了解网络中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c. 学生要能够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并能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

2. 实践学时要求:a. 学生要能够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

b. 学生要能够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

c. 学生要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评估。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a. 采用讲授和互动式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实践教学:a. 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b.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一、实训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将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维护、网络故障的排查与修复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1、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IP 地址规划、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等。

2、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并能够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操作。

3、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使用脚本语言或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4、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三、实训内容(一)网络基础实训1、认识网络设备观察和识别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2、制作网络跳线学习双绞线的制作标准(T568A 和 T568B)。

动手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并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3、网络拓扑结构搭建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使用网络设备和跳线搭建实际的网络拓扑,并进行连通性测试。

(二)IP 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 地址基础知识了解 IP 地址的分类(A、B、C、D、E 类)。

掌握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取值范围。

2、子网掩码的作用理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和作用。

学会根据需求计算子网掩码。

3、子网划分实践根据给定的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子网划分。

为每个子网分配 IP 地址,并进行配置和测试。

(三)交换机配置与管理1、交换机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密码等基本参数。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等。

2、 VLAN 配置理解 VLAN 的概念和作用。

创建 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

配置 VLAN 间的通信。

3、生成树协议配置了解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集中实践的课程。

实施本大纲以前,学生应具有计算机硬件和原理基本知识,熟悉WINDOWS基本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种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下的用户管理及各种网络服务的架设,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2)了解计算机通信协议;理解IP协议;3)掌握IP 地址的规划;4)掌握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5)熟悉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的组建;6)熟悉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基本配置(用户、组、权限等);7)熟悉各种常见网络服务在Windows 2003上的实现;8)学会如何设计和实现小型局域网,学会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管理员这一职业岗位的相关技能,积累初步的项目经验。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机房安装VM虚拟机,便于学生实验。

2)使用路由模拟器,完成路由实验。

3)课程内容的选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注意实用性、操作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叙述方式注意照顾技工学生的特点,从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

4)但有每堂课的课程讲授的设计(微观设计),而且有全学期的整体安排(宏观设计)。

5)程设计(项目制作)的任务是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不可以用单项的操作实训取代。

学生要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局域网的建立全过程,以积累职业岗位上不可或缺的综合经验,锻炼本专业的综合能力。

6)本课程德育目标培养成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单元、局域网组建教学要求:掌握二种UTP线缆的制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指导书

本内容下载网址ftp://222.192.160.10:882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实验实训中心)LZQ目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实习任务书、指导书适用班级:控制11-1、2指导教师:李志球、吴希实习时间:2013年1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任务书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控制11-1、2本任务书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制订。

一、实训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是本专业重要的一个课程实习,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双绞线(直通和交叉连接线)的制作和连接、安装局域网、网络连通测试、广域网接入、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网络资源共享、子网划分、VLAN的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局域网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等知识。

通过实习加深对数据通信和网络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组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和动手能力和对网络的知识运用能力。

构建局域网、网络资源共享、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创建Web个人网站、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二、实训项目及具体内容项目一、构建局域网双绞线(直通和交叉连接线)的制作和连接、测试仪使用、网络连接、使用Hub或Switch 联成局域网,Internet协议(TCP/IP)的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设置)、网络连通性测试(ipconfig、Ping等命令的使用)。

要求建成一个完整的局域网。

项目二、网络资源共享配置网络软件、硬件资源的共享。

包括打印机、光驱等硬件资源,硬盘、文件夹、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等共享。

项目三、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的安装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平台,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

配置WWW、FTP、DNS等服务器,并进行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基本掌握数据通信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基本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基础知识,初步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维护和管理、网络协议分析和设计、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网络设备设计与开发等基础能力。

1.掌握网络协议分析能力2.掌握网络IP地址规划能力3.掌握网络管理基础能力三、教学学时分配《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课程所学知识在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概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因特网组成,分组交换网的性能,网络体系结构教学难点:网络体系结构,理解体系结构中的大量术语、概念、关系(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因特网概述1.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2.因特网的组成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特点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第四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OSI/RM模型2. TCP/IP的体系结构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与物理层(8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两类不同信道和两类不同信号,理解模拟—数字编码、数字—模拟编码、模拟—数字调制、数字—模拟调制,理解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掌握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带宽、调制方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物理层的四个特性,了解网络传输介质的性能,了解Internet接入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通信基础,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编码与调制,数据交换,多路复用技术教学难点: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数据交换(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 有关数据通信的几个基本概念3. 信道的极限容量4. 多路复用技术第三节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第四节Internet接入技术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0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协议PPP、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体系结构,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理解停-等协议、顺序接收管道协议、选择重传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和以太网交换机的帧转发过程,掌握差错控制方法和各种差错检验码的计算,掌握CSMA/CD访问控制协议、IEEE802.3标准、网桥和交换机的功能、工作过程和特点等。

大一选修实验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

大一选修实验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

大一选修实验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学习,使大一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网络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计算机网络概述a. 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b. 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方式,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c. 实验要求:准确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实验二:网络通信协议a. 实验目标:了解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族。

b. 实验步骤:通过模拟实验、抓包分析等方式,研究网络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c. 实验要求:掌握TCP/IP协议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实验三:局域网配置与管理a. 实验目标:学习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b. 实验步骤:通过搭建局域网、配置网络设备等方式,实现局域网的配置和管理。

c. 实验要求:熟悉局域网的常用设备、拓扑结构和配置方法。

4. 实验四:网络安全与防护a. 实验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方法。

b. 实验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攻击等方式,学习网络安全技术及防护方法。

c. 实验要求: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方法。

5. 实验五: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a. 实验目标:学习网络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和优化技术。

b. 实验步骤: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和优化方法,对网络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c. 实验要求:掌握网络性能测试的工具和方法,能够进行网络性能优化。

三、实验要求1. 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及时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2. 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工具。

3. 实验讨论: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

4. 实验考核: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考核,通过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网络问题的解决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网络安全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设计、配置和管理计算机网络。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技术。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组成要素。

3. 理解和应用网络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协议和技术。

4.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并能进行网络的设计和配置。

5. 理解网络的安全和管理原则,能够进行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1.3 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2. 网络传输层技术2.1 传输层协议TCP和UDP2.2 网络的可靠性和拥塞控制2.3 常见的传输层应用协议3. 网络层技术3.1 网络层协议IPv4和IPv63.2 IP路由和转发3.3 网络地址转换和网络掩码3.4 常见的网络层应用协议4. 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4.1 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4.2 VLAN和交换机技术4.3 广域网的连接和路由4.4 光纤通信和集线器技术5. 网络安全和管理5.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5.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5.3 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4 IP地址管理和网络性能监测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价1.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学生将参与网络设计和配置的实践项目,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上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 评价方式将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网上测验和期末考试等。

第五部分:参考教材和学习资源1.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6版)》- 作者: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2.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 作者:谢希仁3.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作者:李忠4. 在线网络技术文档和资源第六部分:附录课程大纲如上所述,并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更新。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实训大纲一、实训目标通过本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网络规划、配置和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1、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学生应按时参加实训课程,认真完成实训任务,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3、学生应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

三、实训内容1、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2)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3)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常见协议(如 TCP/IP 协议簇)。

2、网络设备与介质(1)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网络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的特点和应用。

3、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1)IP 地址的分类、表示方法和分配原则。

(2)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3)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和 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的概念和应用。

4、网络组建与配置(1)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和配置,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IP 地址的设置、网络共享等。

(2)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下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5、网络服务与应用(1)常见的网络服务(如 DNS、DHCP、FTP、Web 等)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2)网络应用的使用,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等。

6、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

(2)防火墙的配置和应用。

(3)病毒防护和入侵检测的基本方法。

7、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常见网络故障的现象和原因。

(2)网络故障诊断工具(如 Ping、Tracert 等)的使用。

(3)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步骤。

四、实训安排1、实训时间:共_____周,每周_____学时。

2、实训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五、实训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tcp_ip网络基础课程实训内容

tcp_ip网络基础课程实训内容

《TCP/IP网络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名称:TCP/IP网络基础实验课时:14~19课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一、实验课简介及基本要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网络的组建,掌握TCP/IP网络的配置和应用,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能对指定实验课题自行动手进行操作和测试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tcp/ip网络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能正确使用各种网络辅助硬件。

4、能撰写简单的设计性实验,绘制正确的网络拓扑图,了解分析实验结果。

5、实验前应做预习,写出操作步骤。

二、实验项目实验的目的要求本实验是在《TCP/IP网络基础》课内开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项重要技能的训练课。

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巩固和加深tcp/ip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四、重要实验环境由安装Windows xp系统的pc机、网线、交换机等构建的局域网,并接入国际互联网。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以实践为主,任课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实验项目的性质、任务、要求,实验项目安排和进度。

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安全制度等。

2、实验前学生需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及要求和操作步骤方可进入实验室。

3、实验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每个步骤都要认真记录。

4、实验前教师应清点学生人数,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

六、考核本实验项目采用平时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网络基础理论技能和基础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技能。

其前导课程是有关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其后续课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H3C网络和思科网络技术等认证工程师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和重要术语;掌握网络体系结构OSI/RM和TCP/IP分层技术和原理、网络拓扑结构、广域网协议以及网络安全基本技术;掌握IPv4地址分类和划分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网组网方案、绘出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列出相应设备采购清单;
(2)能够根据给出的设计方案,正确连接一个物理局域网络;
(3)能够进行企业局域网IP地址的规划,正确配置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各种网络协议,并进行连通性调试;
(4)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操作系统分配和管理局域网中的资源;
(5)能够对企业局域网进行管理与维护,并能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学生的实训以及到企业的参观和实习,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实
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共享, 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既包含网络基础理论又包括实际操作技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包含典型网络最基本的理论和技术,更要突出实用操作技术的实训和讲解,同时穿插实用案例,体现理论与实用的密切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

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讯卫星。

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其中计算机又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工作任务模块出发,分析对应的专业能力结构、教学要求以及参考学时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内容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