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板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古诗两首

文本简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乐曲【课件播放:《送别》】,看看你们能从中联想到什么?

谁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至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学汇报,理解诗意

同学们,你们都读正确了。诗题中出现了一个“送”字【课件出示:送】,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读?【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学们,如果有什么收获和困惑都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待会儿我们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边读边把重要的内容画出来了,我非常欣赏这些让自己的思考留下记号的同学。我先来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先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只有认真听,你才能发现别人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你才能进步得很快。

同学们,读的时候读音要正确,还要注意古诗的停顿。

谁还愿意读?

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了停顿,而且有板有眼,节奏感鲜明,这样你可以当小老师了。【课件播放:古诗范读】

同学们,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我们大家一起来吧!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精彩,那你们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吗?

谁送谁?(李白送孟浩然。)说你从哪儿读明白的?(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在哪儿送?(黄鹤楼)【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这就是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课件出示:岳阳楼图片】,江西滕王阁【课件出示:滕王阁图片】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送到哪儿?(扬州)你从哪儿读懂的?(第二句“下扬州”)作者为什么用“下”这个字?

同学们,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何时送?(三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第二句)什么样的三月?(烟花三月)

同学们,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课件出示:扬州三月图片】。你们看看还可以用什么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课件出示:百花盛开、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百花齐放、细雨蒙蒙、花红柳绿、阳光明媚、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同学们,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更美呢?【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读所感,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为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学们,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

同学们,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

正如同学们所说,李白看见了好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后怎样了?(看不见了)

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见时,他只看见了什么?(长江水在往天边奔流。)

同学们,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

同学们,李白和孟浩然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

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李白心情怎样?(依依不舍)

同学们,如果那时候,站在江边送别好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独的小船,风鼓白帆,由近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间。你不忍离去,久久伫立岸边,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滚滚的东流江水不正象征着你们的友谊吗?那时那地,你将会怎样吟咏这两句诗呢?【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谁来试试?一起来。

同学们,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深情厚谊。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三、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仅仅用28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