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第7版
带状疱疹授课教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授课教案七、补充的主要内容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进展目前对于PHN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现在证实有效的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物, 较为有效的是阿米替林, 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通过抗抑郁作用阻断抑郁一疼痛循环, 达到镇痛作用; 抗痉挛药, 如卡马西平, 由于对高频放电的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 故对于阵发性锐痛及刺痛有明显效果, 但这两类药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并不广泛用于治疗PHN。
目前较为常用的有局部利多卡因凝胶及辣椒辣素软膏的外用, 其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满意。
此外, 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疗法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HN的方法。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临床应用2017年,美国FDA批准葛兰素史克(GSK)其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非活、重组亚单位佐剂)上市,用于预防50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
八、讲授的主要内容(一)课程导入及概述1.课程导入开篇以时世新闻为切入点,引入本节内容主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
2.概述强调本节内容的重点,掌握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
(二)传播途径及发病机制1.传播途径根据其传播途径,强调具有一定传染性,注意遮盖创面,患者家中有孕妇、老人、幼儿等免疫力低下者要及时隔离。
时间分配3分钟10分钟教学手段病例引导,兴趣问题导入法板书设计,概括本病特点,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重点流行病学的特征与预防结合讲述,帮助理解预防2.发病机制多媒体动画结合示意图展示发病机制,增强感性认识。
绘制表格进行总结,加强学生记忆。
(三)临床表现1、皮损特点(重点掌握):①患处红斑、丘疹及水疱②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③皮损沿单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④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过正中线2、好发部位:3、自觉症状:4.特殊表现①眼带状疱疹:强调眼科查体的重要性并及时眼科就诊。
②耳带状疱疹:强调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的定义。
皮肤科带状疱疹诊疗常规
皮肤科带状疱疹诊疗常规【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1、病史:发病前可能有传染病、恶性肿瘤、红斑狼疮、外伤、过劳、神经系统障碍病史,以及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的病史等。
2、季节:多好发于春秋季节。
3、年龄:好发于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趋势。
4、好发部位: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5、皮疹特点:皮疹为红斑上蔟集性分布粟粒至绿豆大的红斑、水疱,疱液常澄清。
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失后可遗留神经痛(PHN)7、三叉神经受累时可合并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全眼炎。
8、皮损累及膝状神经节可影响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引起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9、不全型或顿挫型带状疱疹可以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或只发生神经痛而不出现任何皮损。
10、坏疽性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中心可发生坏死、结黑色痂皮,愈后遗留瘢痕。
11、泛发性带状疱疹在恶性淋巴瘤或老年体弱的病人,在局部发疹后的数日内,全身出现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
13、病程2-4周,老年患者为3-4周。
愈后一般不复发。
1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如果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则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辅助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
2、病情严重者行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相关筛查。
3、创面感染者可行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4、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1.本病前驱期或无疹型应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偏头疼、胆囊炎等进行鉴别。
药疹128例临床分析
过敏史 , 占2 7 . 3 %。 1 . 4 致 敏 药物 ( 表 1 ) 表I 1 2 8例 药疹致 敏 药物
2 讨 论
随着人们就 医 的 日益 方便 和新药 的广泛 使 用, 药疹 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 致敏药物的种类也相 应增多 , 几乎涵盖各类临床用药。一般来说 , 最常 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包括 : 抗感染药物 、 解热
4 2 6
湖 j c 科 技 学 院 嚷( 医 学 版 ) 2 o l 3 年 第 2 7 蹲5 期 [ J 0 砌a l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
剥脱性皮 炎型 2 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2例
痤疮型 其他 型
3 糖皮质激素3例
2 青霉素1 例, 头孢菌素 1 例
1 . 6 治 疗 与转归
轻型药疹 1 1 4例 , 予停用致敏药物, 中小剂量 糖皮质激素 、 抗组胺及对症治疗 , 全部治愈 。重症 药疹 l 4例 , 经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 素( 地塞米松 l 5— 2 0 mg / d , 分两次静 脉滴注 ) 、 防治继发感 染、 加 强支 持疗 法 、 护 理及 外用 药物 等 治疗 , 均痊 愈 。
4 。
妻
抗癫痫药2例, 解热镇痛药8 例, 其他类3例
时间数分钟至 3 2 d , 平均时间 7 . 5± 1 . 2 d 。其
皮肤科单纯疱疹诊疗常规
皮肤科单纯疱疹诊疗常规【概述】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临床表现】分原发型与复发型1.原发型单纯疱疹:初次感染HSV病毒,约90%的人无不适感,仅少数人可发生倦怠、发热等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上发生单处或多处水疱,表现有以下几型:(1)疱疹性齿龈口腔炎:此型最常见,以1-5岁儿童多发。
特征是在口唇、颊黏膜、上腭等处发生水疱,此庖易破溃形成白斑,继而转成溃疡,上覆黄色伪膜,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
3—5日后症状减轻,整个病程约2周。
(2)疱疹性外阴阴道炎:即生殖器疱疹(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属重型单纯疱疹。
常与原发性生殖器HSV感染有关,常见有发热、头痛、精神紊乱、昏迷等,死亡率高,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增高,但从脑脊液中未能分离出病毒。
(4)其他:如水痘样疹、接种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播散性单纯疱疹等。
但在老年人少见,仅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2.复发型单纯疱疹原发感染后,由各种诱发刺激如发热、受凉、消化不良、月经等引发,且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倾向。
常较原发感染的症状轻,且无全身症状。
原发型单纯疱疹的各类型均可复发,且复发多见于成人,尤其是青年中多见,在儿童期极少见。
【辅助检查】1、血常规2、血清HSV-IgM、免疫球蛋白3、必要时查大生化、组织病理【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鉴别。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约2周即可自愈。
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1、内用药物治疗:首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2、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卡介菌多糖核酸、左旋咪唑等3、外用药物治疗:以吸收、干燥、抗病毒及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视情况可选用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乳膏、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
4、物理疗法:红蓝光治疗、NB-UVB【参考文献】1、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主编赵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新编皮肤病治疗学主编孙宝印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年3、皮肤性病学第7版主编张学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第7卷分类索引
……………… ……………………… 曾文军, 王柳均 1 1 ) (6
勇 11) (9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 的实验研究 ……… ……………… ………………… ………………………………… 谢
……… …………… …………… ……………… ……… 李 英 , 朱黎明, 王
炎, 12 ) 等 (2
……… ……………………… …… ………………………………………… …… … 张彦敏 12 ) (6 ……… ……………… ………………………… 金春林, 李铁 男 27 ) (0 斌, 若敏 , 27 ) 金 等 (3 虹 , 萍, 27 ) 刘艳 等 (6 ………… ………………… ………… 林 燕, 孙
……………… ……………… ……………………… …… …………… 韩静倩 , 徐丽敏 1 1 ) (3
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湿疹的I床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 在皮肤 自然衰老过程 中的表达及 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药物干预研 究
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其对血清白介素一 、 4 干扰素一 和 I ^ g y E的影响 祛疣洗剂治疗 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及其作用机制 中西 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 3 例疗效观察 6 芩珠凉血合剂抗炎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清热 凉血汤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 T l h h/ 2型细胞因子 的影响 …………………………………………………………… 于群策 , T 叶 迈之灵 片联合连翘败毒片治疗湿热瘀 阻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3 6例 ………… ………………………… 王一飞 , 李福伦 , 范 子 3 15 (5 )
流式 细胞分析法测定外周血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阳性 T细胞在寻常性银屑病 中的表达 … … … … … 韩风娴 , 丽敏 , 徐 赵宏丽, 3 18 等 (5 )
儿童白癜风与体内钙、锌缺乏关系的初步探讨
儿童白癜风与体内钙、锌缺乏关系的初步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白癜风发病与体内钙、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
方法以71例临床确诊的白癜风患儿(观察组)和46例非白癜风皮肤病患儿(对照组)为观察对象,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钙、锌水平,并调查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中钙、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在不爱吃蔬菜、水果和经常吃零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常伴有不良生活习惯。
白癜风患儿发病可能与血清钙、锌水平降低有关,而不爱吃蔬菜、水果和经常吃零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是导致患儿体内钙、锌缺乏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白癜风;微量元素;锌;钙;发病机制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临床特征是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或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皮损在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口唇及生殖器周围等易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的部位,皮损多对称分布且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1]。
白癜风以儿童青少年多发,具有发病突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等特点;白癜风患儿因皮肤外观受到影响,患儿常会出现焦虑或沮丧,影响其学习、社交生活。
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近年来,白癜风发病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学说正日益受到关注[2]。
笔者于2010-2013年对收治的白癜风患儿的血清锌、钙水平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儿童血清锌、钙水平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以及引起儿童体内缺锌、钙的因素。
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组为2010-2013年我科门诊收治的白癜风患儿71例,男31例、女40例,年龄6~14岁、平均9.2岁,均符合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7版)中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除白癜风外的其他皮肤病患儿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14岁、平均8.7岁,其中白色糠疹12例、脂溢性皮炎17例、贫血痣7例、无色素痣4例、其他6例。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皮肤性病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集传统与现代临床医学课程,其病种多而杂,具独立性又和其它基础、临床医学有相关性,其基础研究可涉及多学科,医疗工作及各级医疗单位。
包括皮肤性病学总论、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三大板块,本大纲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而制定,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系统介绍皮肤解剖、皮肤性病症状与诊断、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各论部分详细介绍常见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介绍皮肤性病学新进展。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24学时。
四教材:《皮肤性病学》,科学出版社,樊翌明张信江,1版,2007年。
II 正文第一篇总论第章皮肤的结构一一教学目的认识皮肤的超微结构,学习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二教学要求 (一) 认识皮肤的超微结构。
(二)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
(三) 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一) 表皮各层的超微结构:表皮各层、真皮、皮下组织。
.........(二) 皮肤附属器的结构:毛发与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甲。
(三)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诊断一教学目的认识皮肤性病的症状与体征,特别是皮肤性病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上的重要意义。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1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20121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学分:1.5总学时:28理论学时:16见习学时:12先修课程要求:诊断学、病理学适应专业: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材:1、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参考资料:2、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3、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Richard B. Odom,William D. James and Timothy G Beryer. 9th ed.Science Press,Harcourt A sia,W.B. Saunders,2001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官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处理方法、了解皮肤性病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1)掌握皮肤的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3)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4)了解皮肤性病科常用内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作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5)掌握下列皮肤性病科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头癣、浅部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6)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毛囊炎、疖、痈、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细菌病、疥疮、隐翅虫皮炎、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血管性水肿、瘙痒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白色糠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白癜风、黄褐斑、雀斑、鱼鳞病、毛周角化病、癌细胞痣、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粟丘疹、艾滋病等。
银屑病PASI评分培训ppt课件
❖0分=0, 1分=<10%
26
❖2分=10-30%, ❖3分=30-50%, ❖4分= 50-70% , ❖5分= 70-90% , ❖6分= 90-100%
27
总结
❖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金标准,但我们力求 做到误差最小;
❖评分医师签名
28
29
4
5
关节病型银屑病
❖除皮损外出现关节病变,后者与皮损可同 时或先后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 肘膝的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及骶 部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 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
6
红皮病型银屑病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 红、浸润肿胀并伴 有大量糠状鳞屑, 其间可有片状正常 皮肤,可伴有全身 症状如发热、表浅 淋巴结肿大等。
屑为主;
19
❖2-大多数皮损表面完全或不完全覆有鳞屑, 鳞屑呈片状;
20
❖3-几乎全部皮损表面覆有鳞屑,鳞屑较厚 成层;
21
❖4-全部皮损表面均覆有鳞屑,鳞屑很厚成 层。
22
浸润
❖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 清,压之有实质感。
❖0分-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 ❖1分-皮损轻微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 ; ❖2分-中等度隆起,斑块的边缘为圆或斜坡
❖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 PASI
皮损 红斑(0-4分) 鳞屑(0-4分) 头部(H) 上肢(U) 躯干(T) 下肢(L)
浸润(0-4分)
受累面积(0-6分)
15
红斑
❖0-无红斑可见; ❖1-呈淡红色;
16
❖2-红色; ❖3-深红色;
17
❖4-红色极深。
此图不太合适
18
鳞屑
❖0-表面无可见鳞屑; ❖1-部分皮损表面上覆有鳞屑,以细微的鳞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临床路径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临床路径一、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游风(TCD编码:BWP1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脂溢性皮炎(ICD-10编码:L21.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皮肤性病学》第7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面游风(脂溢性皮炎)协作组制定的“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临床常见证候:血燥证湿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面游风(脂溢性皮炎)协作组制定的“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游风(脂溢性皮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游风(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2.合并有其他皮肤病,如头部银屑病、头癣等,以及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专科皮损形态特征,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和皮损的色泽、形态改变。
(七)门诊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真菌镜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免疫球蛋白、性激素水平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血燥证:养血润燥。
(2)湿热证:清热除湿。
2.外治法:(1)中药外洗(2)中药外搽(3)中药湿敷3.针灸疗法4.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瘙痒消失或减轻。
(完整word版)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dermatovenereolog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言1、课程基本信息总学时/总学分:27/1.5 理论学时/学分:18/1。
5 见习学时/学分:9/0开课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2、课程性质:皮肤性病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临床课程,它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两门学科。
皮肤病学为研究皮肤结构、功能及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学科.性病学为研究常见性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学科.3、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常见皮肤病的皮疹、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以及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了解性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及治疗.4、教学要求: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的内容。
5、课程地位:本课程需要病理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相关知识作基础;皮肤性病学的知识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6、参考教材: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学军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皮肤性病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7、考核方法:本课程为院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闭卷考试,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占50%(平时作业占45%,课堂点名占5%)。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表皮的构成;2、熟悉皮肤的基本结构;3、熟悉真皮的构成;4、了解各种皮肤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5、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组成。
还有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小汗腺和指(趾)甲等皮肤附属器。
2、表皮的构成: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3、真皮的构成:真皮内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形基质,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部分.4、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指(趾)甲.5、皮肤具有屏障、感觉、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吸收、代谢、免疫等七大生理功能.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皮肤划痕试验的概念;2、掌握常见的原发和继发皮损定义;3、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4、熟悉皮肤性病的常见症状。
皮肤科诊疗指南与操作常规
皮肤科诊疗常规第一章荨麻疹诊疗规范 (1)湿疹诊疗规范 (5)玫瑰糠疹诊疗规范 (8)银屑病诊疗规范 (9)第二章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 (15)斑秃诊疗规范 (16)股癣诊疗规范 (19)单纯疱疹诊疗规范 (20)第三章带状疱疹诊疗规范 (21)疣诊疗规范 (23)尖锐湿疣诊疗规范 (25)脓疱疮诊疗规范 (28)荨麻疹【概述】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主要指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后引起的真皮内小血管(特别是微静脉)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继而使血清渗入真皮,致使真皮、皮下组织和粘膜处发生局限性水肿。
食物、动物的皮毛、植物的花粉、感染、药物、物理刺激以及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
其特点是,自觉皮肤瘙痒,迅即出现风团,皮损此消彼起,大都发病突然,有时伴腹痛、心悸、呼吸困难。
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
【诊断要点】1、急性荨麻疹:患者多为青、中年人,起病急骤,病初患者往往先觉皮肤奇痒,而后迅速发生风团。
风团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而它处又有新风团不断出现。
持续24小时以上的风团相当少见。
病程1-2周。
部位:风团多泛发全身,可局限于某一部位,其数量不等,形态不规则,分布一般无规律,可侵犯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
自觉症状:所有的风团均伴有明显的痒感,亦可觉刺痛或灼热感。
伴随症状:当累及呼吸道时,可发生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引起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若消化道受累,可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少数患者能在短时间内血压下降,发生心慌等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部分患者伴低热,若体温高于38.5℃时,应考虑伴感染的可能。
体征:风团呈淡红色、肤色或苍白色,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地图性,边缘清楚,表面毛囊孔可见。
其大小不一,常由蚕豆大至手掌大,面积也可相当大,有时急速增大,交互融合。
风团表面偶可发生水疱甚至大疱。
2、慢性荨麻疹:病程反复风团达6周以上,即可诊断。
患者以中青年妇女居多。
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
荣生汤加减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120例
中医中药55脂溢性脱发,是临床常见的毛发疾病,属于中医学“发蛀脱发”、“蛀发癣”范畴。
[1]《内经》称之为“发堕”、“发落”等。
该病多表现为头发油腻、多屑、有明显瘙痒感,自额颞区开始,渐向顶部发展的渐进性脱发,枕区较少累及。
脂溢性脱发虽无自觉症状,但对脱发人的心理影响较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脱发治疗也愈发重视,笔者收集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7~15至2013~12~6,脂溢性脱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对比观察临床疗效,证实荣生汤加减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纳入标准120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脂溢性脱发的诊断标准且证属肝肾阴亏证。
1.2临床资料共观察120例,男72例,女48例,均为陕中附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中有关脂溢性脱发的诊断。
发病年龄:14~18岁26例,19~30岁64例,31~45岁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病程为1月-3年。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0例均有典型症状[1],症状表现为:早期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变为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头顶头发也逐渐开始脱落;随着病情进展,前额变高形成“高额”,呈V 字形脱发,进而与顶部脱发融合成片,仅枕及两颊保留剩余头发。
脱发处皮肤光滑,可见纤细毳毛。
1.3方法对照组外用5%米诺地尔酊(曼迪国药准字,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
荣生汤加减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120例李小艳1 李治牢21.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摘 要】目的:观察荣生汤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皮肤科门诊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荣生汤(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定方)加减配合转移因子胶囊(国药准字H 20059669,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治疗,对照组给予5%米诺地尔酊(国药准字H 20010714,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外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莲花清瘟颗粒联合泛昔洛韦用于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观察
莲花清瘟颗粒联合泛昔洛韦用于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讨论莲花清瘟颗粒协同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功效。
方法: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70例初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1例),分别应用莲花清瘟颗粒协同泛昔洛韦治疗、阿昔洛韦与莲花清瘟联合治疗以及单独阿昔洛韦治疗,治疗连续15日,观察并比较三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疱疹结疤等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1组总有效率70.83%>对照2组总有效率61.90%,3组间数值对比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的结疤时间、停疱时间和疼痛减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副作用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莲花清瘟颗粒协同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效果明显,效果优于莲花清瘟协同阿昔洛韦组方,更优于单用阿昔洛韦。
关键词:连花清瘟颗粒;泛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因为病毒感染后可长期埋伏在脊神经背根神经的神经细胞内,当病毒再次激活病发时可沿交感神经向肌肤挪动,使被感染的神经与肌肤产生明显的炎症现象[1]。
带状疱疹主要表现为沿神经系统一侧遍布的一簇簇小小水疱,常伴随有显著的神经痛。
这类病常见于成人,尤其是秋春两个季节。
伴随着年纪的提高,患病率持续上升。
年龄越大或免疫力越低下的患者,神经痛越明显。
近些年,医院在中西医医治带状疱疹层面开展了有关探索,获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70名病人均符合列入标准,且均合乎《皮肤性病学》第7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对莲花清瘟颗粒或阿昔洛韦、盐酸泛昔洛韦及有关药品过敏或不耐受者肾功能衰竭;肌肤损害和细菌性感染;免疫功能极其低下的人;4个星期内服食过抗病毒的药、激素类药物、免疫增强剂者;哺乳期、孕期妇女。
皮肤性病学第7版各论
第五章
癣病的流行与防治
真菌性皮肤病
在气候温暖潮湿地区广泛流行,癣病占皮肤科门 诊病人的25%。 皮肤癣病为慢性传染病。 癣病也能引起一些比较麻烦的并发症,如丹毒、 蜂窝织炎等细菌感染,头癣还可以引起瘢痕而造 成永久性脱发。 癣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为什么癣病能广泛流行
愈后
青春期不愈,萎缩性 疤痕。 发内菌丝、痂内鹿角 菌丝及孢子。 暗绿色荧光 许兰毛癣菌
青春期自愈,不留疤痕。 易发展为脓癣。 病发根周可见成堆孢子。 亮绿色荧光 (犬、石膏样、铁锈色) 小孢子菌
部分青春期可愈, 不留疤痕。 病发内有链状排列 的孢子。 无荧光 紫色毛癣菌、断发 毛癣菌。
真菌镜检 伍氏灯 致病菌
第一节
头
癣(白癣)
第一节
二、 临床表现 3.黑点癣
头
癣
致病菌为紫色毛癣菌及断发毛癣菌等。 皮疹为小点片鳞屑。 病发出头皮时毛发即折断,在毛囊口的发根形成 小黑点状。 可发生于儿童及成人。
第一节
头
癣(黑点癣)
第一节
二、 临床表现 4.脓癣
头
癣
可由小孢子菌或毛癣菌引起,多属亲动物性或亲 土性真菌。 也可为白癣或黑点癣炎症加重所致。 机体炎症反应强烈。 早期为化脓性毛囊炎或脓疱性损害,以后形成痈 样脓肿,表面柔软,可有多个开口似蜂窝状,挤 压时有少量脓液排出。
第五章
概念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真菌是真核细胞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叶绿素, 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 能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基本形态为菌丝和/或孢子。 在数万种的真菌中,仅有200余种对人类有致病性。 真菌分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 临床上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
疱疹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观察组
35 19 35 19 39 7 3 4425 ±15.57 5.73±32
X1值
3275 1255
3 253* 124 -5254
P值
5255 5273
5273 5.174 5257
注:*为采用FisPos分析。表4同。
Note: * indicctef that FisPsr analysiz iz abopteb, ci welt as Tab. 4.
Tab. 1 Comparison of the paOenO' generai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je = 49)
项目 就诊类别(例)门诊
住院 性别(例)男
女 证型(例)肝经郁热证
脾虚湿蕴证 气滞血瘀证
年龄(7±$,岁) 用药天数(X士ph)
对照组 35 11 24 25 39 9 1
tal from April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Ted and divined into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dservatiou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Uv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cyclovir cream , on this basis , the patients in the odservatiou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 - herpes tincture. Both groups were 000/5/0X8-5 treated for 19 d. Result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dservatiou group was 30.00% , which was sianiUca/tly higher than 8930%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表皮在组织学上发球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低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真皮:由浅到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由纤维(主)、基质和细胞成分构成。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物质性损伤防护、化学刺激、微生物防防御、防止营养物质丢失)、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糖代、蛋白质代、脂类代、水和电角质代)、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损:皮肤性病临床表现的体征称皮肤损害,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和囊肿;继发性皮损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和苔藓样变。
●桥粒:电镜下细胞间桥的相应物质称为桥粒。
●皮肤的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前臂>掌跖。
●皮疹分类:原发性皮疹、继发性皮疹。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为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鳞屑的大小、厚薄、形态不一,可呈糠秕状(花斑糠疹)、蛎壳状(银屑病)或大片状(剥脱性皮炎)。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出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糜烂:表皮或粘膜的浅表性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糜烂的基底达表皮下层或真皮乳头层。
愈合快,愈后不留疤痕。
▲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
愈合后有瘢痕。
▲裂隙:皮肤线形裂口,可深达真皮面有瘙痒或出血;好发于掌跖、指趾及口角;原因:炎症、角质层增厚或干燥。
▲瘢痕:真皮或深部组损伤或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
分类: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
▲萎缩: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皮肤任何一个成分。
表皮:皮肤变薄,似皱纹纸样外观;真皮:皮肤凹陷,皮纹正常;皮下:皮肤显著凹陷。
▲痂:皮疹损害渗出的浆液、脓液、血液与坏死组织以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的附着物。
组成差别:(1)浆液痂 (淡黄色) :带状疱疹(2)脓痂(深黄色) :脓疱疮(3)血痂(棕红色) :过敏性紫癜。
手足癣可分为三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体癣(Tinea corporis)发生于除头皮、掌跖、毛发和甲以外其它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Tinea cruris):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亦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
由于患者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
应注意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衣物鞋袜、浴盆、毛巾等,内衣应宽松、透气。
以外用药治疗为主,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以考虑内用药物治疗。
▲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疥螨为表皮内寄生虫,其典型表现为在角层内掘出隧道。
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天,可通过气味和体温寻找新的宿主。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直接或间接),且传染性较强。
临床表现:①皮损部位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脐周、下腹部等②皮损形态丘疹、丘疱疹、线状隧道、疥疮结节③自觉症状自觉瘙痒,晚间为甚. 诊断:①接触传染史②典型临床表现③疥螨检查▲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抓痕:表皮剥脱,系搔抓引起的线条状损伤。
●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 test) 观察划过处皮肤反应,出现三联反应者为阳性。
1)第一反应:划后3-15s,划过处产生红色线条2)第二反应:划后15-45s,红色线条两侧发生红斑3)第三反应:划后1~3min,划过处发生隆起、苍白色的条状风团。
▲滤过紫外线检查:320-400nm长波紫外线特殊荧光(1)亮绿色--白癣(2)暗绿色--黄癣(3)珊瑚红色--红癣▲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单纯疱疹: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皮损以群集性水疱为特征、好发于口周、鼻腔、生殖器等部位、有自限性,但易复发▲发病机制:1 HSV侵入皮肤粘膜后,先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
2以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区域神经的神经节中长期潜伏,当受某种因素激惹后,病毒可被激活并经神经轴索移行至末梢所分布的表皮,表现为疱疹复发。
3 HSV 感染人体后不产生永久性免疫,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
▲临床表现:初发型(1疱疹性龈口炎:口腔、牙龈等处2疱疹性角膜结膜炎3接种性单纯疱疹:接触部分,如手指4新生儿单纯疱疹:多数为HSV-II引起5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疹)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原有皮损处红肿并出现群集水疱、脓疱,病情严重,可泛发全身,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复发型(常由各种诱发刺激如发热,月经,受凉,消化不良等引起;具有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倾向,患者多为成人;复发型单纯疱疹往往较原发型的水疱小且密集;)●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的小水疱、沿单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常伴神经痛;▲病因:水疱-带状疱疹病毒(VZV或HHV-3)▲典型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轻度不适,皮肤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2.典型皮损(潮红斑-小丘疹-簇集紧张性水疱-干涸结痂)3.分布特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不过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4.病程2--3周。
▲特殊表现:本病多见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
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或粘膜所致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HPV有100多种亚型,故临床表现多样。
▲包括:跖疣(为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多由HPV-1型所致);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又称青年扁平疣。
多由HPV-3等亚型引起);生殖器疣(又称尖锐湿疣、性病疣,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治疗: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内用药物。
●脓疱疮 (Impetigo) 是由金葡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又称寻常性脓疱疮亦;好发于托儿所、幼儿园;典型皮损:红斑/丘疹--薄壁脓疱--破溃糜烂--蜜黄痂;好发部位:面部、四肢,特别是口周、鼻孔附近。
合并症:重症者可伴发热、淋巴结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炎。
病程6到10日。
★大疱性脓疱疮: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
皮损:小疱→松弛性大疱+半月形积脓→糜烂结痂。
★新生儿脓疱疮:为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
1传染性强,发病急;2泛发全身的大脓疱,尼氏征阳性;3常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深脓疱疮:又称臁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
好发部位:小腿、臀部。
典型皮损:脓疱--扩大加深--坏死+蛎壳状黑痂--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疼痛明显。
病程:约经2—4周或更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SSSS)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
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
发病特点:起病前常由化脓性感染灶存在。
多始发于患儿的口腔及眼周,然后迅速波及躯干与四肢。
组织病理:浅层表皮细胞松解坏死,真皮炎症轻微,仅少许淋巴细胞浸润。
典型皮损: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烫伤样松弛性水疱和大片表皮松解剥脱,尼氏征阳性。
有明显疼痛或触痛。
病程:轻者1-2周,重者可因肺炎、败血症死。
▲脓疱疮治疗:外用治疗: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系统治疗:有全身症状者及时加用抗生素治疗。
●真菌病(mycosis):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性皮肤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毛发及指甲的疾病。
●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患畜(猫、狗等)无症状带菌者;间接接触传染,不洁的理发器具、互戴帽子、共用枕巾、梳子等▲临床表现分型:主要见于儿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黄癣皮损初起为淡黄红色斑点,头皮发炎潮红,并有薄片状鳞屑,此后形成以毛发为中心的碟形黄痂,称黄癣痂。
黄癣痂常伴有鼠臭味。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痒感。
毛发暗无光泽,脆而易折。
病久者,毛囊萎缩、毛发脱落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
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白癣致病茵: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小孢子菌属多侵犯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较多。
皮损初起为群集的红色小丘疹,向四周扩大成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圆形或椭圆形;以后在附近可出现一至数片较小的相同损害。
脱屑斑一般无炎症反应。
但亲动物性菌种常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甚至变为脓癣。
病发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白色菌鞘,(高位断发)断发极易拔出。
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痒感。
青春期后可不医自愈。
成人白癣很少见(皮脂抑菌)。
愈后不留疤痕。
★黑点癣致病茵:堇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比前两种少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皮损初起为灰白色鳞屑斑,以后渐扩大成片,皮损炎症反应轻微。
病发由于毛根内充满成串孢子,往往露出头皮即折断,其残端留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病程发展缓慢,病久者,经治愈后常留有疤痕,引起局灶性脱发。
★脓癣致病茵:亲动物或亲土性真菌。
为黑癣、白癣的特殊类型。
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囊炎。
初起常为一群集性毛囊小脓疱,继而损害弧形隆起,变成一暗红色脓疱,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毛囊孔呈蜂窝状,挤压可排出少量脓液。
损害可单发也可多发。
患区毛发易拔出。
自觉轻度疼痛压痛。
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愈后常有疤痕形成,引起永久性脱发。
▲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可见发内沿长轴排列的菌丝和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可见鹿角状菌丝★白癣:发外小孢子围绕病发紧密排列★黑点癣:发内稍大的小孢子呈链状排列▲治疗:服药(灰黄霉素)、搽药(2%碘酊)、洗头(每天1次,8周)、剪发(每周一次,8周)、生活用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