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短文细教
余映潮谈阅读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艺术
余映潮谈阅读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艺术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
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
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
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1、理读;2、类读;3、品读;4、扩读;5、巧读;6、助读。
一理读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
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
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
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
实例分析
《羚羊木雕》 《秋魂》
3、难文浅教
所谓“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
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 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 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 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总之,难以在 规定的课时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 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 “难文”。
扩读,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
式的艺术,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 度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 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就是由此及 彼,连类而及,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 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 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在一起 来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 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有规律 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 言。
操作技巧是将理读所得的“原始”材料根据一 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类读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由某 个角度直接切入教材的寻读活动,这时的操作技巧 是由某一个“点”出发,对同类进行粘连。 类读让教师把教材读“厚”,其目的是为了把 教材教“薄”。因为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的精华 多从“类读”这种模式的积聚资料式的科学分析式 的阅读中产生。 善于类读的教师,往往是教学论文发表率较高 的教师。
1.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让同学们在自由地探求、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2.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既激发同学们探求的兴趣,又让同学们 在解决悬念之中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 3.就课文某个方面的内容,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 的说话活动,在众说纷纭之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 4.要求对课文进行“概括”,进行“撮要”,进行“知识板块 集聚”,用这样的方法将学生引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用读一文写一文、读一文写几文的手段,牵动学生的思绪, 让他们的眼光在课文中逡巡,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再表达”达到对 课文的整体理解。 6.用多角度整体赏析的方法,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引入课文, 在欣赏课文不同角度的美点之中,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整体理解。 7.运用不同的调动手段,安排层次不同的教学问题,在逐层深 入之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赏析课文。 8.用“探求”“发现”作为教学要求,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 习、合作学习作为手段,在探寻、交流、讨论中整体理解课文。
余映潮:语文教师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难文浅教”
余映潮:语文教师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难文浅教”所谓“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
总之,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文”。
语文教材出现语言文字或内容艰深的课文是正常状况。
一是教材中需要有表现一定难度层次的课文,以表现一定的教学标高或实现一定的教学要求,如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二是教材的编者在认为容易理解容易教学的情况下将难以理解难以教学的课文选编进了教材,如2000年版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就是。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教学难度的课文比例大约在15%左右。
关于“难文”的教学处理,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有时,难文需要“硬教”,因为课文中的那些“难点”不容回避;但大多数情况下,对难文应该也必须想出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进行浅教,来进行有一定教学效果、一定教学情趣和教学氛围的浅教。
如:1.用“巧借东风”的办法,从“预习提示”或从“自读提示”中选中一两个教学问题进行教学。
2.用“末位保留”的方法,解决课后练习中最为简单的一两个问题,以带动或完成对课文的教学。
3.用“打擦边球”的战术,从教学内容中引申出一两个点并由课内转移到课外——使教学内容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
4.用“选点突破”的策略,教学课文中或最好的一点,或最美的一点,或最易的一点,或最实在的一点,或最有用的一点。
5.用“变讲为读”的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些感知,有一些感受,有一些感悟。
6.用“逐层深入”的策略,有目的有步骤地分几步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越过难关。
7.用“巧妙剪裁”的思路,对难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组编、进行组合,从而淡化难点,越过难点。
8.用“生动讲析”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课文的难处进行生动的、形象的、细腻的分析与讲解。
语文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语文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教学细节的设计与研究,可涵盖很多很多的内容。
如:一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何规划,一节课怎样起始,一节课怎样收束,教学之中如何过渡,朗读教学如何具体地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如何生动地有序地一步一步展开,提问设计如何做到既有铺垫又突出主要内容,媒体手段如何有效有序地发挥其辅助功能,在某个教学片段中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与策略等等。
本章研究的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它包括:一、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二、提问设计的艺术;三、语言教学的艺术;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五、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创新。
一、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指导有方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朗读"作为一种基本课型,已在第三章中进行了介绍。
在本节内,将从教学细节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讨。
第一,"朗读"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线索在教学中: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课中活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
朗读能够训练普通话的发音技巧。
学生在一定的量的朗读训练之后可以达到吐字清晰,语音响亮,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能通过语音传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
在反复的朗读吟诵训练之中,词、语、句、段、篇都能给学生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余映潮:语文教师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
余映潮:语文教师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30课中,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9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长文,第三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8篇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
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
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
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
但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
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短文细教
余映潮教材理的之四:短文教在中学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文都能看作是短文。
短文在授课上比简单掌握,大多能在定的之内完成授课任,所以教材理上经常不太精,一般是从全文授课的角度,用析的方式行授课。
我需要短文的理行研究,是因短文在教材中大量存有,按文字量来算,教材中的千字文占50%以上,更不用短小精良的文了。
若是短文理的研究比到位,那么,大量的短文在授课效益上就能获取基本的保。
短文的教材理,在“”字上下功夫。
个“”字指的是:怎教得一点,怎教得深一点,怎教得多一点,怎教得一点,授课次怎精一点,授课的角度怎丰美一点。
由此,我可研究短文教重要的作用与意:它我侧重如何充分有效地高量地利用文,我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授课45分,我侧重教多角度品味文的水平,我想如何巧妙地安排堂授课的次,我考如何尽可能地造出学生活充分的学场面,我研究如何形成美的堂授课构⋯⋯所以,一般来,在短文教上行苦研究的人,在授课收效上必然比好,在授课的上必然是高人一筹的。
短文教,依旧要究教材的性理,我能用以下的一些方法与角度:1.地化朗的次,在多形式多次的朗中学生领悟文章的风范、格,含深的句、段落行充分的感悟、领悟和品味。
2.充分侧重言,增加言的与堂容量,从言、言文内容。
.深入文的品,要点内容、主要人物、优秀段落、突出特点、特手法行屡次而又的析。
5.依照文特点,有机地行一些穿插、引、迁移、、充、收集、、交流、研的授课活,以增加和丰富堂授课的条与情味。
6.合适增加文“美点”的析,以化文的理解;不同样的授课手段,文行充灵气的咀嚼品味。
7.使用“1+1的”授课策略,将有某种内在系的精良短章合“一”行授课,从而形成“学”“”“比”等不同样的授课合,化文的授课。
8.从文特点出,化学生的堂学活,不仅从形式上地起不同样的活,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授课学生的极思,增加学生的堂活量,增加学生的践机遇。
下面看作者《念白求恩》“短文教”的授课。
一、授课内容1.理解文内容,学文言。
余映潮 教学思想分析
余映潮——善于创新的语文教研员张定远--------------------------------------------------------------------------------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研员余映潮同志是湖北省中语界继洪镇涛先生、胡明道老师之后又一成果丰富、教艺精湛的优秀语文教师,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近十年来,在多次学术活动中,我对映潮同志的了解逐步加深。
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方面,在自身成长奋斗方面,映潮同志有很多经验、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他是一位语文教学研究的能人,他在三个方面可以堪称一流,即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论文写作,一流的教学艺术。
他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一、立意高远的教研工作荆州市的初中语文教研工作有非常显著的重要特征,那就是下大功夫对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的培养,长期、立体、多侧面地开展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
多年来,映潮同志从五个方面进行着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组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活动,着眼于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大量的课堂教学能手。
第二,组织优秀青年教师“教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中学语文教研、教改、教学的专题研究,形成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的层次。
第三,组织教学论文写作研究活动,激发教师写作教学论文的热情,培养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写作能手。
第四,创立荆州市中学生文联,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培养优秀辅导教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发表学生习作。
第五,组织中学语文试题研究活动,对试题进行研究和评价,对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序列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从大面积上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用映潮同志的话来讲,这五个方面的活动,让他“带出了五支队伍”。
在带“队伍”方面,他是很有方法的,同样地表现出了他工作指导方面的高超水平。
1.坚持有规律地开展活动。
如论文写作研究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校园文学研讨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课题研究每两年进行一次,试题研究每年进行一次。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二、提问设计的艺术“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于过多地提问,“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的课文阅读教学都充满“问答”,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内容过浅。
提问作为“弊病”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1.“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阶梯。
2.“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讲析的桥梁。
3.“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美感与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
4.信口而来的“追问”在很多的时候窒息着课堂教学的气氛。
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研究提问艺术的意识,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下方面。
第一,要研究提问设计的丰富内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阅读教学新理念与新做法以蓬勃的生命力进入课堂教学,提问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那种“问学生问题”的事儿。
提问设计的研究已经大大拓宽了“领域”,研究的视野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
综合起来讲,除了设计的手法之外,有如下一些重要内容需要我们进行关注:1、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要研究怎样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
如下面的提问就能够从整体上将学生深深引进课文:(1)《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2)《夏天也是好天气》这篇课文是怎样写夏天闷热的,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扣住标题写出了夏天的“好”?(3)《故乡》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材处理的艺术 《短文细教》素材
四、短文细教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课文都可以看作是短文。
短课文在教学上比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材处理上往往不太精细,一般是从全文教学的角度,用讲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们需要对短课文的处理进行研究,是因为短课文在教材中大量存在,按文字量来计算,教材中的千字文约占50%以上,更不用说短小精美的诗词类课文了。
如果说对短课文处理的研究比较到位,那么,大量的短课文在教学效益上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
这个“细”字指的是: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
由此,我们可见探索短文细教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一般来说,在短文细教上进行过艰苦探求的人,在教学效果上一定比较好,在教学设计的艺术上一定是高人一筹的。
短文细教,仍然要讲究对教材的艺术性处理,我们可以试用如下的一些方法与角度:1.艺术地细化朗读训练的层次,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神韵、风格,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段落进行充分的感悟、体会和品味。
2.充分关注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与课堂容量,从语言训练、语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运用等不同的层次深化教学内容,丰富学习成果。
3.细化对课文的理解,从整体上适当增加对课文的品析角度,以立体地多侧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4.深化对课文的品读,对重点内容、主要人物、精彩段落、突出特点、特别手法进行反复而又细腻的析读。
5.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进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联缀、补充、收集、查询、交流、研讨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
教材处理的艺术_之四_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湖北/余映潮六、美文美教大纲对教材选编课文提出的要求是: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所以,教材中文质兼美! 丰富多样!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
可以说,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美文是阅读教学的基地。
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
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
我们平日所见的赏析论文、教学设计、教例品评等,大多指向美文,我们平日参加教学竞赛所选篇目,也大多指向美文,都与这教学价值!有关。
所以我们研究美文美教的教材处理方式与教学设计艺术,也是为了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但当我们把审视的眼光投向教学实际时,我们会发现美文!在很多的时候、在很多的地方并不能够得到美教!,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淡化了美文的色彩,瓦解了美文的生命,有时就像∀马说#中所说,美文在教学中虽有千里之能!,却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因此,美文必须美教首先是一种教学的理念。
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够静心地研究其教学艺术。
在教学艺术上,我们首先要关注的,仍是教材处理的艺术。
对美文的教材处理,手法丰富,角度细腻,在精心思考之中,时时都会有美丽的光辉闪现。
如:1 美教,就是从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2 美教,就是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
余映潮-“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
余映潮-“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第一篇:余映潮-“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余映潮第一部分最基本的道理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安排实践活动重视课中读写实现语言学用注重知识积累关注集体训练“教学设计”的目标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知识积累集体训练气质养成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非常讲究“课文研读” 十分重视“教学思路” 关键在于“课堂活动” 精心考虑“积累丰富” 时时关注“能力训练”教师要克服的重要弱点碎问碎读碎说-老师的碎问碎说可形成知识碎片,但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有力度有深入的课堂训练单个对话频繁-老师和几十个学生对话,因此对话显得肤浅,凌乱,零碎。
时间消失在对话中,学生没有沉淀和收获。
没有选点深入-不到知识点,文章的精彩中去,所谓点,一个是知识点,比如探究文章线索,欣赏这篇文章的照应活动时间不多-不肯安排时间,每个学生都要把握自己学习时间。
积累意识很差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性多读多析多写 *多背多记阅读课堂教学两个永远的点:语言学用,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课标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而不是把教学放到解读上去。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最基本的指标1、难读难写的字300个2、两字书面语汇4000个-雅致,离口语较远的词汇,如清新、清雅。
朗读,背诵都是重要的途径。
3、成语、短语1000个4、背诵积累60000字-初中学生到高中一帆风顺,能读会写5、精读训练100篇-短文一定要让学生精细地赏析6、知识术语200个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章法知识、手法知识7、自学方法10种8、阅读技能训练20种 -养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 -应付考试第三部分训练学生的20种阅读分析技能阅读能力训练五要素概括划分能力品析辨析能力欣赏评价能力探究发现能力 *阐释论说能力20种阅读分析技能 01.文意归纳 02.要点概括-每段段意、人物特点、文章风格 03.结构或情节分析 04.文或段的层次划分 05.语言品析06.修辞手法品析-判断修辞、阐释作用 07.结构手法品析-线索、对比、虚实、详略 08.表现手法品析 09.表达作用理解 10.表达效果分析 11.表达意图揣摩 12.人物形象评析 13.内容比较辨析14.表达特点阐释或表达规律发现 15.小说的笔法、手法赏析 16.文言诗歌赏析17.精段或细节的评说、欣赏18.作品思想情感评析19.朗读技能20.质疑问难能力第四部分充分关注教学资源的提炼课文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提问”的,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就课文教课文”的。
余映潮老师的美文美教
余映潮老师的美文美教——也谈教材处理的艺术作者:来源:发布于:2012-2-28 点击量:123开语文课本,教材中“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
可以说,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美文是阅读教学的基地。
余老师在书中写道,“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
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
”是的,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
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因此,美文必须美教是一种教学的理念。
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关注教材处理的艺术。
余老师从朗读、积累、语言、模式学用、发现、思维训练、阅读技能、情感等各种角度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这些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单项进行,也可以综合进行,在一课之中或一节课之中,应是一两个占有时间较长的、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的、内容与手法都比较美的“教学板块”。
我们的教学不是车间里的流水线,而是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的过程,教师更需要反刍,不断积淀。
下面我从“美教”的一些角度结合相关课例再次回味教材中的美文。
一、美教,美在朗读课文的语言美。
老师的细致讲析远不如动情动心的朗读来的余味悠长,动人心魄。
记得以前中学时有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绿》,语言优美用词精妙。
现如今当年语文老师美丽的面庞我已记不真切,可她和着乐曲动情的朗读,却是一种美的享受,深深的植根在心底,那一句“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所以课文语言美,教师的朗读也要美。
余老师读《荷叶·母亲》时的温情令人动容,读《行路难》时的豪情令人振奋。
走进藕花深处--浅谈语文教材的处理技巧
基础教育参考·2019/11语文课堂是活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颠扑不破、亘古延续。
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是美妙的还是枯燥的。
好的教材处理,能带领学生寻幽探胜,走进藕花深处。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对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的研究,归纳了四种教材处理的技巧,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思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精准切入,重点突破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值得品析的角度很多。
一篇课文,可着眼于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着眼于阅读策略形成等能力训练,或着眼于学生的写作仿写、表达借鉴等,但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必然会造成教学指向的不明确、不集中,重点不突出,必然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适当取舍,确立相对集中、适切而简约的教学内容,精确切入,重点突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消化和吸收。
那么,要选什么样的点呢?笔者认为,可以选课文中最好的一点,或最美的一点,或最关键的一点,或最实在的一点,或最有用的一点进行深入的品析。
这一点,必须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范进中举》是小说名篇,很难讲出新意。
这样的文章就不必求新,而可以求实。
笔者抓住文中的一个“疯”字,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1)从哪些症状可以看出范进“疯”了?(2)范进“疯”之前什么样子?你觉得他正常吗?(3)“疯”的仅仅是范进吗?还有谁也“疯”了?(4)是什么造成范进和范进有关的人都“疯”了?通过精准切入,不但教学重难点突破了,教学过程也更集中了,整个课堂也浑然一体了。
二、美文美教,美点寻踪入选教材的课文不乏文质兼美、值得品读的好文章,这些美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美文就要教出美感来,才不辜负其美。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字之美、文字之妙,让学生在美的文字中徜徉,在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熏陶中,学会运用美的文字进行表达。
笔者教学《社戏》一课时,在分析景色美的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借鉴其景物描写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把第11、12自然段的文字变形为诗歌,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其景色之美和描写之妙。
语文教学艺术50讲4余映潮有你真好的日志网易博客
语文教学艺术50讲4 余映潮有你真好的日志网易博客三、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小说的教学小说,典型地表现生活的叙事文学形式之一;它是"形象"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创造性构思的艺术,综合地有创意地运用表现手法的艺术。
从教材处理的角度而言,中学阶段的小说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一般叙事类作品的教学与文学作品类的教学。
在初中低年级,小说的教学往往可以处理为记叙文教学;在高中,小说的教学则非常明显地表现为文学作品的欣赏教学。
小说教学及其教学研究的内容博大深刻,在本节这短小的篇幅中,只能做一点勾勒性的工作。
研究小说的教学,先要研究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为了让我们透彻地知道,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
这种教学基本内容的研究最好用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归纳,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组合。
如:1.从小说的文体教学的内容来看,其教学的内容可分为这样四个层次:一为知识层次。
结合文本的教学进行有关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厚学生的积累。
如:小说的类型,小说的类别,小说的作者、题材、流派风格,小说的要素,小说的"描写""线索""环境""细节""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误会"等等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及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
二为理解层次。
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课文的内容层次,课文的结构特点,课文的情节发展步骤,小说的要素在文中的体现,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语言的品析及课文中词句的含义,以及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等。
三为欣赏层次。
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
余映潮教学艺术
余映潮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
(1) 课文文本,高效利用
余映潮教学警言: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五个层次的功能:一是读懂课文,二是学用语言,三是训练能力,四是积累知识,五是审美熏陶。
(2)教学思路,板块清晰
余映潮教学警言:教学思路的清晰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教学步骤的层层深入之上,更多地还表现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思路的清晰是教师教学设计基本能力的体现。
(3)主问引领,活动充分
余映潮教学警言:“提问”需要变为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话题、任务、要求和建议;要消灭课堂上的碎问碎答;课堂提问的精粹是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体现。
(4)突现语言,品析学用
余映潮教学警言:语言教学是课文阅读教学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是语言学习的天地与海洋。
(5)技能训练,手法细腻
余映潮教学警言:利用课文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终身受用的读写能力;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的训练。
(6)朗读活动,角度精致
余映潮教学警言:朗读手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训练能力、涵养气质、活跃气氛、欣赏文本、培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教学作用。
(7)知识教育,时时渗透
余映潮教学警言:能力的背景就是知识,知识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精深内核;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质量的高下,往往与其知识背景有关。
(8)集体训练,同步提升
余映潮教学警言:唯有集体训练才能让学生整体地同步提升,才能表现出教师的高层教学理念与职业良心。
(9)追求容量,课型创新
余映潮教学警言:容量意识也就是效率意识,课堂教学不能花拳绣腿,不能囊中羞涩;课型创新的本质意义是创新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
余映潮语文朗读教学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一、成长的足迹一直向前走余映潮湖北荆州市教研室434100一中学时代,学校离家很远很远。
每到周末,回家的我就会从华师一附中的校园出发,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再走郊区那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这长长的回家路上和长长的返校途中,我能把一周的功课在心里好好地重温。
那时,生命中闪现着美好的前景,理想在心中燃烧。
我明白,一个人在走路,但可以做到不仅仅只是走路。
1968年,19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活了14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痛苦;在又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跑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求能、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
在不让人有梦的日子里,梦想的火焰不能熄灭。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
二在我34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
又过了两年,我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教研员”,这平实而又内涵深刻的称呼,它给了我多少次的激动与自豪,又给了我多少次的鼓励与警示。
它严肃地告诉我:一个教研员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敬业,环境,毅力,智慧,学问;一个教研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但有三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它认真地告诉我,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
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
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工作总结
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工作总结一课多篇一课多篇,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有时也称比读、联读。
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
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
它的设计目的,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正确角度,为顺当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
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从学校语文教材来看,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排,表现出一种"微型教学单元"的态势。
就拿学校语文第一册来讲,第一课就是《短文两篇》(《金黄的大斗笠》《漫步》),然后有《〈伊索寓言〉两则》《短文两篇》《诗五首》《诗词五首》等篇目,占第一册总篇数的16%左右。
依据对学校语文教材(试用修订本)1-5册的统计,平均每册课本内都有5课以上的此类课文。
从高中语文教材来看,第三册多次消失"中国现代诗四首""中国当代诗四首""外国诗四首"这样的课文,甚至还有《近体诗八首》《词七首》之类。
所以,对这样一个"教学群体",必需进行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的讨论。
一次多篇教学对教材的处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课"之内的几篇课文如何处理,一是如何为单篇课文找到配读、扩读的教材内外的材料。
前者为"自然式处理",也称"近距处理",后者为"跨越式处理",也称"远距处理"。
所谓自然式处理,就是根据教材的编排,自然而然地进行一次多篇教学。
学校语文教材有众多的《短文两篇》之类,它们当中不乏硬拼硬凑的组合,但也有一些有着紧密联系的组合,这就为自然地处理一次多篇教学供应了良好的机会。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语文教师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一词出现了近30次,可见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强调。
对语文教学课中活动的设计,我们可重点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课中活动课中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
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
我们应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中的“课中活动”像一只美丽的万花筒,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组合:1、从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有辅助性的课中活动,也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2、从训练的方法看,有常规性的课中活动,也有创造性的课中活动。
3、从课型的不同来看,有教读课文的课中活动,也有自读课文的课中活动。
4、从教学的手段看,有读、写、听、说等不同形式的课中活动。
5、从教学的目的看,有语言性活动、技能性活动、思维性活动、情感性活动、竞赛性活动等等。
6、从设计的形式看,有课中活动的形式,也有活动课的形式;有课文的阅读活动,也有生活或社会的活动;有班级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有平实的活动,也有艺术性的活动等等。
余映潮教我这样教文言文
余映潮教我这样教文言文长葛一中梁晓丽余映潮,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名师教研中心主任,创建了“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很荣幸的是我先后聆听了他在许昌一中举办的关于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的专题讲座,在进行了理论洗礼之外还见识了余映潮大师运斤成风、稳健踏实的教学风格。
先就文言文教学谈一下我的收获:就文言文教学而言,余老师强调我们要重点提升以下方面的专业能力。
1.研读教材的能力,特别是发现与整合课中教学资源的能力。
2.处理教材的能力。
能凸显课文的重点、难点、美点,突现语言学用与技能训练。
3.设计活动的能力。
能科学地、艺术地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减少繁琐的无效细节。
4.教学示例的能力。
在字词积累、词句品析、朗读训练、语言鉴赏、学法实践等教学活动中能够进行示范指导与阐释。
5.审美鉴赏的能力。
知晓作品赏析的基本角度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组织有力度、有深度、有美感的审美品析活动。
他还认为,就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言,除了在理念上要注意利用课文组织训练活动,特别关注课堂上的集体训练活动之外,还需要着力提高教学品位,提高教学效率,并确定八字努力方向:1.实。
内容实在,讲求落实。
如《咏雪》的教学创意:“一课四读”训练——朗读,完整复述;朗读,表现情味;朗读,品词论句;朗读,当堂积累。
2.活。
手法灵活,形式活泼。
不拘泥,不呆板,特别要做好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如《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创意:分类推进,详略有致——先略读、自读、朗读、背诵十章,再精读赏析“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这两章。
3.细。
小步轻迈,细腻有序。
在步步推进中落实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容吸收,真有收获。
如《卖油翁》的教学创意:整体反复,多角度细读——课文朗读,字词积累,故事写译,词句品析,手法欣赏。
4.雅。
手法创新,意境雅致。
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
如《狼》的教学创意:大容量教学与训练——课始积累成语,认读大量字词,课文情境朗读,欣赏小说手法,精巧点示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四:短文细教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课文都能够看作是短文。
短课文在教学上比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材处理上往往不太精细,一般是从全文教学的角度,用讲析的方式实行教学。
我们需要对短课文的处理实行研究,是因为短课文在教材中大量存有,按文字量来计算,教材中的千字文约占50%以上,更不用说短小精美的诗词类课文了。
如果说对短课文处理的研究比较到位,那么,大量的短课文在教学效益上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
这个“细”字指的是:
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
由此,我们可见探索短文细教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让我们注重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水平,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一般来说,在短文细教上实行过艰苦探求的人,在教学效果上一定比较好,在教学设计的艺术上一定是高人一筹的。
短文细教,仍然要讲究对教材的艺术性处理,我们能够试用如下的一些方法与角度:1.艺术地细化朗读训练的层次,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神韵、风格,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段落实行充分的感悟、体会和品味。
2.充分注重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与课堂容量,从语言训练、语言习
文内容。
4.深化对课文的品读,对重点内容、主要人物、精彩段落、突出特点、特别手法实行反复而又细腻的析读。
5.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实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联缀、补充、收集、查询、交流、研讨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
6.适当增加对课文“美点”的赏析,以优化对课文的理解;调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课文实行充满灵气的咀嚼品味。
7.使用“1+1”的教学策略,将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精美短章组合为“一课”实行教学,从而形成“学读”“联读”“比读”等不同的教学组合,细化课文的教学。
8.从课文特点出发,细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但从形式上艺术地组织起不同的活动细节,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下面请看作者《纪念白求恩》“短文细教”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
2.实行关于革命生活方面的教育。
二、课型与课时品读课;一课时。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预习提示中列出的词语,给加点的词注音。
2.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况?课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手法?
3.思考:怎样科学、快速地背读文中第四段。
四、教学策略
1.设计为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2.全课的教学三步走:理解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3.细在“理解一篇”的理解由叙到议到概括大意。
4.细在“精读一段”分层次多角度地对课文重点段实行析读。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7分钟左右)
1.强调字形字音:派遣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鄙薄
2.点出常用雅词:不远万里以身殉职狭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热忱拈轻怕重满腔热忱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
(过渡)
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3分钟左右)
1.同学们大声地、快速地朗读全篇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到白求恩同志哪些方面的情况?请将它们朗读出来。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协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到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教师:以上都是叙。
)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到毛泽东同志评说、赞美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与品质?请将它们朗读出来。
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教师:以上是各段的重点句,就是“议”。
)
(教师点示:因为“叙议结合”,重点句往往由“议”表现出来。
教师顺势请同学们概括各段内容要点: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教师完成第一步板书:概括内容要点。
)(过渡)
第三个教学板块:朗读,品析课文重点部分。
(15分钟左右)
(教师对这个段实行细节化的教学处理,有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对这个段的学习明确“五步”学习要求:①读课文,理解词义;②读课文,感悟层次;③读课文,品析对比;④读课文,品味语音;⑤读课文,渗透情感。
第二套方案,对这个段的学习安排“三步”品读训练。
下面采用第二套方案。
教学方式是读读说说,读读答答,读读练练。
)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很多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
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到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初读训练
①这段文字的重点句是第一、二句;作者高度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两个短语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②作者赞扬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使用了三个表强调的双重否定句,它们是?(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
③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从大众的角度,直称“白求恩”,显得亲切;从职业和工作的角度,称“白求恩医生”,表示尊重;从革命事业和共产党员的角度,则称“白求恩同志”,显得庄重。
2.再读训练
①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是:极端的负责任。
而很多人对工作则是: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②白求恩同志对人民是:极端的热忱。
而很多人对人民则是: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③白求恩同志对技术是:精益求精。
而很多人对技术则是: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④这段文字使用的主要写法是:叙议结合,使用对比。
3.精读训练
①文中正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白求恩……热忱。
②文中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从前线……感动。
③作者批评一些党员的自私自利,从对工作、对事物、对同志和人民三个方面实行了阐述,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贬义词突出了这些人的不纯粹。
④用“|”与文中的序号组合,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⑤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第一层,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第二层,批评某些共产党员;第三层,强调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教师完成第二步板书:——品析对比手法。
)(过渡)
第四个教学板块:背诵一个精段。
(10分钟左右)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段。
1.教师点拨:这个段背诵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①感受层次,②注意语气,⑧控制语调。
2.同学们读背,教师点拨。
3.同学们演读、演背,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主旨。
(教师完成第三步板书:感受鲜明主旨。
)
板书设计至此完成:
《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理解全篇——概括内容要点
精读一段——品析对比手法
记诵一节——感受鲜明主旨
4.实行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