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实验报告
果汁感官评定实验报告(3篇)
![果汁感官评定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77b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感官评定方法,对市售几种常见果汁的品质进行评价,了解消费者对不同果汁的感官偏好,以及果汁的品质特征对其感官评价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市售苹果汁、橙汁、葡萄汁、芒果汁各100ml。
2. 实验设备:透明玻璃杯、一次性纸杯、温度计、秒表、评分表。
3. 实验试剂:无。
三、实验方法1. 感官评定方法:采用三点检验法、九点检验法、定向成对检验法。
2. 三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分别品尝四个样品,判断每个样品是哪一种果汁。
3. 九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对每个样品的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1-9分,1分为最差,9分为最佳。
4. 定向成对检验法:将四种果汁两两配对,随机编号。
每位评价员分别品尝两杯样品,判断哪一杯样品更优。
四、实验步骤1. 将四种果汁分别装入四个透明玻璃杯中,随机编号。
2. 邀请10名评价员进行感官评定,每位评价员先进行三点检验,然后进行九点检验,最后进行定向成对检验。
3. 收集每位评价员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三点检验结果:在三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识别率较高,其中苹果汁识别率最高,橙汁识别率最低。
2. 九点检验结果:在九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评分。
结果显示,苹果汁在色泽、香气、口感持久性方面得分较高,橙汁在甜度、酸度方面得分较高。
3. 定向成对检验结果:在定向成对检验中,评价员对四种果汁的偏好程度较高。
其中,苹果汁和橙汁的偏好程度较高,葡萄汁和芒果汁的偏好程度较低。
六、结论1. 消费者对果汁的感官评价受色泽、香气、口感、甜度、酸度、口感持久性等因素的影响。
2. 苹果汁在色泽、香气、口感持久性方面具有优势,橙汁在甜度、酸度方面具有优势。
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感官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d1f0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2.png)
感官检验实验报告感官检验实验报告引言:感官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感官的刺激,我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妙。
然而,每个人的感官能力却有所差异。
为了更好地了解感官的工作原理和个体间的差异,我们进行了一项感官检验实验。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涉及视觉、听觉和味觉感官。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多个测试项目,以全面评估被试者的感官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实验采用盲法设计,被试者在未知实验目的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实验结果:1. 视觉感官测试在视觉感官测试中,被试者需要辨别不同颜色的方块。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颜色,但也有少数被试者在辨别红色和绿色方块时出现了困难。
这可能与个体的色盲或色弱有关。
2. 听觉感官测试听觉感官测试要求被试者辨别不同频率的音调。
结果显示,在高频和低频音调的辨别上,被试者的表现较为一致。
然而,在中频音调的辨别上,个体间的差异较大。
这可能与个体的听力敏感度和音调辨别能力有关。
3. 味觉感官测试味觉感官测试包括了苦、甜、酸、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辨别。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对于苦味和咸味的辨别能力较强,而对于甜味和酸味的辨别能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个体的味蕾敏感度和味觉记忆有关。
讨论:通过本次感官检验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个体在感官敏感度和辨别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特征、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经验有关。
例如,色盲或色弱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相关,而听力敏感度可能受到噪音暴露的影响。
另外,个体对于味觉的辨别能力可能受到个体的饮食习惯和味觉记忆的影响。
结论:感官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每个人的感官能力都是独特的。
通过对感官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感官特点,并为个体提供更合适的感官体验。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感官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训练和干预来提高感官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总结:感官检验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个体感官能力的窗口。
感官检验法实验报告
![感官检验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1051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c.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的操作技能。
3. 提高对食品品质的感官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法是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质地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直观等特点,是食品质量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样品。
2. 实验仪器:感官检验室、标准光源、温度计、嗅觉检验器、味觉检验器、触觉检验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视觉检验(1)观察样品的外观、色泽、形态、大小、完整性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2. 嗅觉检验(1)取少量样品,轻轻摇晃,使香气充分释放。
(2)用鼻子轻轻嗅闻,注意香气、气味、异味等。
(3)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4)记录观察结果。
3. 味觉检验(1)取少量样品,用舌尖轻轻品尝,注意滋味、口感、酸碱度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4. 触觉检验(1)用手轻轻触摸样品,注意质地、弹性、硬度等。
(2)将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品质。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觉检验:样品外观、色泽、形态、大小、完整性等方面与标准样品基本一致,符合标准要求。
2. 嗅觉检验:样品香气浓郁,无明显异味,符合标准要求。
3. 味觉检验:样品滋味纯正,口感适中,符合标准要求。
4. 触觉检验:样品质地细腻,弹性好,符合标准要求。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感官检验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食品品质评价方法。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器官对食品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判断食品的品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感官检验时,要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避免外界干扰。
2. 在进行嗅觉检验时,要避免浓烈气味的干扰,如烟、酒等。
感官检验的实验报告
![感官检验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7f9c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e.png)
感官检验的实验报告引言感官检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式来评估和检测产品质量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感官检验对不同品牌咖啡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进行评价,从而比较它们的质量差异。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品牌的咖啡作为实验材料:A品牌、B品牌和C品牌。
每种咖啡样品准备5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过程1. 将每杯咖啡样品分别倒入标有编号的杯子中,并随机排列。
2. 实验员按照编号依次嗅闻、品尝和评价每杯咖啡样品。
对于每个感官指标(香气、味道和口感),使用10分制进行评分。
10分表示非常好,1分表示非常差。
3. 记录每个样品的评分结果。
3. 统计分析对每个品牌的咖啡样品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评分进行均值计算,并绘制柱状图,以便比较不同品牌咖啡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品牌香气评分味道评分口感评分:: :: :: ::A品牌8 9 7B品牌7 6 8C品牌9 7 9根据上表可见,A品牌的咖啡在香气和味道方面都表现出色,而C品牌的咖啡在口感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B品牌的咖啡在三个指标上评分都处于中等水平。
结论基于本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品牌的咖啡在香气和味道方面表现出色,是我们最推荐的品牌。
2. C品牌的咖啡在口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喜欢口感浓郁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3. B品牌的咖啡在这次实验中评分较低,可能不适合对咖啡有较高要求的人群。
总的来说,感官检验的实验结果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品牌咖啡的质量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做出理性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者还是应该在购买咖啡前尽可能多地尝试和比较不同品牌,以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咖啡。
参考文献暂无致谢感谢实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感谢参与本次实验的同学们提供的评价和支持。
(字数:533)。
感官系统的实验报告
![感官系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d995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人类感官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感官的感知能力和反应机制,从而加深对感官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感官系统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官系统通过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感觉。
三、实验内容1. 视觉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视觉系统的适应性和分辨能力。
(2)实验方法:使用黑白相间的条纹图案,观察在不同亮度和对比度下,条纹的变化和识别。
(3)实验结果:在暗光条件下,条纹对比度较高,识别效果较好;在亮光条件下,条纹对比度降低,识别效果变差。
2. 听觉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听觉系统的适应性和分辨能力。
(2)实验方法: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观察受试者对声音的识别和反应。
(3)实验结果:在低频声音下,受试者对声音的识别和反应较好;在高频声音下,识别和反应能力下降。
3. 嗅觉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嗅觉系统的感知能力和适应性。
(2)实验方法:让受试者分别嗅闻不同气味的样品,观察其对气味的识别和反应。
(3)实验结果:受试者对不同气味的识别能力较强,且对某些气味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4. 味觉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味觉系统的感知能力和适应性。
(2)实验方法:让受试者品尝不同味道的样品,观察其对味道的识别和反应。
(3)实验结果:受试者对不同味道的识别能力较强,且对某些味道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5. 触觉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触觉系统的感知能力和适应性。
(2)实验方法:让受试者分别触摸不同材质的样品,观察其对材质的识别和反应。
(3)实验结果:受试者对不同材质的识别能力较强,且对某些材质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四、实验结论1. 视觉系统在暗光条件下对条纹的识别效果较好,而在亮光条件下识别效果变差。
2. 听觉系统在低频声音下对声音的识别和反应较好,而在高频声音下识别和反应能力下降。
生理感官实验实验报告
![生理感官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8e5b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生理感官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探究不同感官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理感官是指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刺激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人体生理感官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项目,让学生了解不同感官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2. 实验器材:眼罩、耳机、嗅觉瓶、味觉瓶、触觉球、视觉图案3. 记录纸、笔四、实验步骤1. 视觉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蒙上眼睛,另一人站在距离5米处,用手指向不同方向移动。
(3)蒙眼的学生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尽量准确地描述手指移动的轨迹。
2. 听觉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蒙上耳朵,另一人站在距离5米处,用手指向不同方向移动。
(3)蒙耳的学生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尽量准确地描述手指移动的轨迹。
3. 嗅觉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用鼻子嗅气味,另一人将不同的气味瓶放在鼻子前。
(3)嗅气味的同学尽量描述出气味的种类。
4. 味觉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品尝味道,另一人将不同的味道瓶放在嘴边。
(3)品尝味道的同学尽量描述出味道的种类。
5. 触觉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用手触摸触觉球,另一人描述触觉球表面的形状、质地等特征。
6. 感官综合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
(2)一人蒙上眼睛、耳朵,另一人站在距离5米处,用手指向不同方向移动。
(3)蒙眼、耳的同学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声音,尽量准确地描述手指移动的轨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觉实验: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较为准确地描述手指移动的轨迹。
2. 听觉实验: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较为准确地描述手指移动的轨迹。
3. 嗅觉实验: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气味的种类,较为准确地描述出气味的种类。
蔬果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蔬果感官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57c3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蔬果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蔬果感官特性的观察和评价能力。
3. 通过实验,掌握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蔬果感官检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人的感官器官对蔬果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和质地等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品质和新鲜度。
感官检验主要包括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苹果、香蕉、西红柿、黄瓜、草莓等新鲜蔬果。
2. 实验设备:天平、温度计、计时器、感官评价表等。
四、实验步骤1. 外观检验- 观察蔬果的整体形状、大小、色泽、有无病虫害等。
- 将蔬果分为不同等级,记录各等级的数量。
2. 色泽检验- 观察蔬果的色泽,判断其新鲜程度。
- 使用色差计测量蔬果的色泽值。
3. 气味检验- 用手轻轻搓揉蔬果,闻其气味。
- 评价蔬果的香气、酸味、苦味等。
4. 味觉检验- 取适量蔬果,用舌头品尝其味道。
- 评价蔬果的甜味、酸味、苦味、涩味等。
5. 触觉检验- 用手指轻轻触摸蔬果,感受其质地、硬度、弹性等。
- 评价蔬果的成熟度、质地、有无损伤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验- 苹果:外观整齐,色泽鲜艳,无病虫害。
- 香蕉:外观饱满,色泽金黄,无病虫害。
- 西红柿:外观圆润,色泽鲜艳,无病虫害。
- 黄瓜:外观细长,色泽翠绿,无病虫害。
- 草莓:外观整齐,色泽鲜红,无病虫害。
2. 色泽检验- 苹果:色泽值为30.5,新鲜度较高。
- 香蕉:色泽值为29.8,新鲜度较高。
- 西红柿:色泽值为25.2,新鲜度较高。
- 黄瓜:色泽值为22.3,新鲜度较高。
- 草莓:色泽值为19.8,新鲜度较高。
3. 气味检验- 苹果:香气浓郁,无异味。
- 香蕉:香气浓郁,无异味。
- 西红柿:无异味,略带酸味。
- 黄瓜:无异味,略带清香。
- 草莓:香气浓郁,无异味。
4. 味觉检验- 苹果:甜味适中,酸味较淡。
- 香蕉:甜味适中,酸味较淡。
牛奶感官检测实验报告(3篇)
![牛奶感官检测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00475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感官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感官检测评估牛奶的品质。
3. 培养对牛奶感官特性的判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测是一种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对食品进行评价的方法。
牛奶作为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其品质可以通过感官检测来评估。
感官检测主要包括外观、香气、口感、滋味和质地等方面的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新鲜牛奶(全脂、低脂、脱脂各一瓶)2. 矿泉水3. 白瓷杯仪器:1. 电子天平2. 温度计3. 感官评价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新鲜牛奶、矿泉水和白瓷杯准备好。
-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份牛奶的重量。
2. 外观检测:- 将牛奶倒入白瓷杯中,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沉淀。
- 将矿泉水也倒入另一只白瓷杯中,作为对照组。
3. 香气检测:- 将牛奶杯放在距离鼻子约20厘米处,轻轻嗅闻其香气。
- 重复嗅闻3次,记录香气特点。
4. 口感检测:- 取适量牛奶放入口中,轻轻咀嚼,感受其口感和温度。
- 记录口感特点,如顺滑、浓郁、涩等。
5. 滋味检测:- 继续品尝牛奶,感受其味道,如甜、酸、苦等。
- 记录滋味特点。
6. 质地检测:- 观察牛奶的粘稠度和流动性。
- 记录质地特点。
7. 综合评价:- 根据感官评价表,对牛奶的外观、香气、口感、滋味和质地进行综合评价。
- 与矿泉水进行对比,评估牛奶的品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测:- 全脂牛奶呈白色,透明度高,无沉淀。
- 低脂牛奶呈浅黄色,透明度略低,有少量沉淀。
- 脱脂牛奶呈淡黄色,透明度最低,沉淀较多。
2. 香气检测:- 全脂牛奶香气浓郁,有奶香味。
- 低脂牛奶香气较淡,有轻微的奶香味。
- 脱脂牛奶基本无香气。
3. 口感检测:- 全脂牛奶口感顺滑,有浓郁的奶香味。
- 低脂牛奶口感较全脂牛奶略差,但仍有奶香味。
- 脱脂牛奶口感较干涩,无奶香味。
4. 滋味检测:- 全脂牛奶味道较甜,有浓郁的奶香味。
- 低脂牛奶味道较淡,有轻微的奶香味。
感官系统实验报告
![感官系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9555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感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感官系统实验的基本方法;3. 分析感官系统在生理和心理过程中的作用;4. 提高感官系统实验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感官系统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感官系统实验,让学生了解感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感官系统实验的基本方法,并分析感官系统在生理和心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验内容1. 视觉实验:观察物体在光照射下的变化,了解视觉的基本原理;2. 听觉实验:分析声音的频率、音量和音色等特性,了解听觉的基本原理;3. 嗅觉实验:测试嗅觉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了解嗅觉的基本原理;4. 味觉实验:品尝不同味道的物质,了解味觉的基本原理;5. 触觉实验:感受物体的温度、硬度、形状等特性,了解触觉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步骤1. 视觉实验:(1)观察物体在光照射下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2)使用色盲检测仪,测试色盲程度;(3)观察立体图像,测试立体视觉能力。
2. 听觉实验:(1)使用频率计,测试听觉的频率范围;(2)测试音量大小,了解听觉的音量感知能力;(3)测试音色辨别能力,了解听觉的音色感知能力。
3. 嗅觉实验:(1)闻取不同气味的物质,记录嗅觉感受;(2)测试嗅觉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3)测试嗅觉记忆能力。
4. 味觉实验:(1)品尝不同味道的物质,记录味觉感受;(2)测试味觉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3)测试味觉记忆能力。
5. 触觉实验:(1)感受物体的温度、硬度、形状等特性,记录触觉感受;(2)测试触觉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3)测试触觉记忆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物体在光照射下的变化,发现物体在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使用色盲检测仪,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色盲现象。
观察立体图像,发现立体视觉能力在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2. 听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频率计测试,发现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感官实验报告
![感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ffa5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4.png)
感官实验报告感官实验报告一、引言感官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感官,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了解世界的本质。
然而,感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感官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误差。
二、实验一:视觉识别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被试者对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的识别能力。
被试者将被要求观察一系列图像,并尽快给出正确的答案。
结果显示,在相同时间限制下,被试者对颜色的识别要比形状更准确。
这可能是因为颜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因此我们对颜色的辨别能力更强。
三、实验二:听觉定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被试者对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被试者将戴上耳机,听到一系列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并尽快指出声音的来源方向。
结果显示,被试者对声音的定位能力存在一定误差。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耳朵相对较小,无法精确地确定声音的来源位置。
此外,环境的干扰也会对声音定位造成影响。
四、实验三:触觉感知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被试者对不同材质的触觉感知能力。
被试者将触摸一系列材质,并描述其质地。
结果显示,被试者对材质的感知存在一定误差。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手指触觉感知的准确度有限,无法完全捕捉材质的细微差别。
五、实验四:嗅觉辨别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被试者对不同气味的辨别能力。
被试者将闻到一系列气味,并尽快给出正确的答案。
结果显示,被试者对气味的辨别能力存在一定误差。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有限,无法完全捕捉气味的细微差别。
此外,被试者的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也会对气味辨别造成影响。
六、实验五:味觉辨别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被试者对不同味道的辨别能力。
被试者将品尝一系列食物,并尽快给出正确的答案。
结果显示,被试者对味道的辨别能力相对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感知不同味道的细微差别。
七、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感官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误差存在差异。
视觉识别能力相对较高,听觉和触觉感知存在一定误差,嗅觉和味觉辨别能力相对较低。
牛奶感官检验实验报告(3篇)
![牛奶感官检验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c75a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感官检验方法,评估不同品牌牛奶的感官特性,包括风味、口感、色泽等,以了解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牛奶的偏好和接受程度。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五个不同品牌的牛奶:A、B、C、D、E- 纯净水- 无味、无色的玻璃杯- 尝味纸- 记录纸和笔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温度计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 将五个品牌的牛奶分别倒入无味、无色的玻璃杯中,每杯牛奶量相同。
- 将纯净水倒入另一组玻璃杯中,作为对照组。
2. 感官检验:- 邀请10名经过感官评价培训的志愿者参与实验。
- 采用盲测法,即志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评价。
-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感官检验:a. 观察色泽:志愿者观察并记录牛奶的色泽。
b. 闻香气:志愿者闻取牛奶的香气,并记录香气特征。
c. 尝味道:志愿者品尝牛奶的味道,并记录味道特征。
d. 评估口感:志愿者评估牛奶的口感,如顺滑度、浓郁度等。
e. 评估整体印象:志愿者对牛奶的整体印象进行评分。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收集所有志愿者的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 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描述各品牌牛奶的感官特性。
- 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如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品牌牛奶之间的感官差异。
四、实验结果1. 色泽:- 所有品牌的牛奶均为白色,无明显差异。
2. 香气:- A品牌牛奶:具有浓郁的奶香。
- B品牌牛奶:香气较淡,略带腥味。
- C品牌牛奶:香气浓郁,带有轻微的麦香。
- D品牌牛奶:香气较淡,略带苦味。
- E品牌牛奶:香气浓郁,带有轻微的焦糖味。
3. 味道:- A品牌牛奶:味道浓郁,口感顺滑。
- B品牌牛奶:味道较淡,口感略涩。
- C品牌牛奶:味道浓郁,口感顺滑。
- D品牌牛奶:味道较淡,口感略苦。
- E品牌牛奶:味道浓郁,口感顺滑。
- A品牌牛奶:口感顺滑,浓郁。
- B品牌牛奶:口感略涩,不够顺滑。
- C品牌牛奶:口感顺滑,浓郁。
感官实验的实验报告单(3篇)
![感官实验的实验报告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70e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7.png)
第1篇实验名称:感官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感官实验室实验者:XXX实验助手: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感官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感官实验,提高对感官刺激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3. 探讨感官刺激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感官实验是通过人为地操纵各种感官刺激,观察个体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以研究感官功能、心理和生理机制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中,个体在特定条件下接受不同类型的感官刺激,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个体的反应,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感官实验装置、计时器、录音笔等。
2. 实验材料:不同味道的饮料、不同颜色的食物、不同音量的音乐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人数相同。
2. 实验步骤:(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2)对实验对象进行感官训练,使其适应实验环境。
(3)依次进行以下感官实验:a. 味觉实验: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记录实验对象的辨别能力。
b. 视觉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食物,记录实验对象的辨别能力。
c. 听觉实验:聆听不同音量的音乐,记录实验对象的辨别能力。
(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了解感官刺激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味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实验对象对酸甜苦辣等基本味道的辨别能力较强,但对特殊味道的辨别能力较弱。
这说明味觉对基本味道的敏感度较高,而对特殊味道的敏感度较低。
2. 视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对象对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强,对颜色变化的敏感度较高。
这说明视觉在感知颜色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3. 听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对象对音量的辨别能力较强,对音量变化的敏感度较高。
这说明听觉在感知音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4. 心理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感官刺激对个体心理有一定影响。
当实验对象接受不同类型的感官刺激时,其心理状态、情绪和认知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应变化。
感官观察实验报告模板
![感官观察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b9600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一、实验名称(例如:食品感官评价实验)二、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和掌握感官观察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感官刺激的识别和评价能力。
(3)了解感官观察在食品评价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1)感官观察是利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器官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2)通过对比、描述、排序等方法,对感官刺激进行量化评价。
四、实验材料(1)样品:根据实验目的,准备相应的样品,如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
(2)实验器材:感官评价室、感官评价表、记录本、计时器等。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对实验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符合要求。
(2)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2. 实验实施(1)对样品进行编号,并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配。
(2)邀请一定数量的评价员,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
(3)评价员按照感官评价表的要求,对样品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方面进行评价。
(4)记录评价员对每个样品的评价结果。
3. 实验结束(1)对评价员进行感谢,并回收感官评价表。
(2)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消毒,并妥善保管。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的感官评价结果。
(2)不同感官评价方法的结果差异。
(3)样品在不同感官评价方法中的表现。
2. 根据实验结果,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1)样品的感官品质。
(2)感官评价方法对样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3)感官评价在食品评价中的应用。
七、实验讨论1.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价员的主观因素、实验器材的准确性等。
2.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八、实验总结1. 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包括对感官观察方法的了解、评价能力的提高等。
2. 强调感官评价在食品评价中的重要性。
3. 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借鉴。
九、参考文献(1)[1] 张三,李四. 食品感官评价[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2] 王五,赵六. 感官评价方法与应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果脯感官评定实验报告(3篇)
![果脯感官评定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ea15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3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感官评定方法,对几种不同类型和品牌的果脯进行感官评价,了解消费者对不同果脯的喜好程度,以及果脯的感官特性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
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对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认识,增强对食品品质的感官识别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果脯样品:包括苹果果脯、山楂果脯、葡萄干果脯等不同种类和品牌的果脯。
2. 评价员:20名经过简单培训的志愿者,无特殊食物过敏史。
3. 评价工具:评分表、秒表、小勺子、水杯等。
4. 评价环境:安静、光线适宜的实验室。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每种果脯随机分成若干份,每份约20克,分别放置在透明的小容器中,避免样品间的相互干扰。
2. 评价员准备:对评价员进行简单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评分标准和评价流程。
3. 感官评定流程:- 视觉评价:评价员对每种果脯的外观进行观察,包括色泽、形状、大小、光泽等,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 嗅觉评价:评价员对每种果脯的香气进行嗅闻,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 味觉评价:评价员品尝每种果脯,对口感、酸甜度、涩味、果味等进行评分。
- 质地评价:评价员对每种果脯的质地进行评价,包括硬度、弹性、湿润度等。
4. 数据收集:使用秒表记录每位评价员的评分时间,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四、实验结果1. 外观评价:结果显示,评价员对果脯外观的喜好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色泽和形状对评价的影响较大。
2. 嗅觉评价:果脯的香气对评价员的影响较大,其中苹果果脯和山楂果脯的香气评分较高。
3. 味觉评价:评价员对果脯的酸甜度、涩味、果味等味觉特性评价较高,其中苹果果脯的口感评分最高。
4. 质地评价:评价员对果脯的质地评价存在差异,其中硬度、弹性和湿润度对评价的影响较大。
五、分析与讨论1. 感官特性对评价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果脯的感官特性对其评价有显著影响。
外观、香气、口感和质地是影响消费者对果脯评价的重要因素。
2. 不同种类果脯的差异:不同种类和品牌的果脯在感官特性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原料、加工工艺、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a683b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技术,如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等。
3. 通过实验,提高对食品品质的感官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食品感官检验是通过人体感官器官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等特征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感官评价不仅包括味觉、嗅觉等生理感受,还包括对食品整体品质的主观评价。
本实验主要采用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感官评价方法,对食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各种食品样品(如水果、蔬菜、肉类、乳制品、糕点等)。
2. 实验仪器:感官评价室、感官评价桌、评价卡片、评分量表、嗅觉检测器、味觉检测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味觉评价(1)取适量样品,放入味觉评价室,让评价员适应环境。
(2)依次对样品进行品尝,并记录评价结果。
(3)根据评分量表对样品进行评分。
2. 嗅觉评价(1)取适量样品,放入嗅觉评价室,让评价员适应环境。
(2)依次对样品进行嗅闻,并记录评价结果。
(3)根据评分量表对样品进行评分。
3. 视觉评价(1)取适量样品,置于感官评价桌。
(2)依次观察样品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3)根据评分量表对样品进行评分。
4. 触觉评价(1)取适量样品,置于感官评价桌。
(2)依次触摸样品的质地,如软硬、弹性等。
(3)根据评分量表对样品进行评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味觉评价结果通过对各种食品样品的品尝,评价员对样品的口感、酸度、甜度、苦度、咸度等特征进行了评价。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某些食品样品的口感较好,受到评价员的高度评价。
- 部分食品样品的口感较差,评价员对其评价较低。
2. 嗅觉评价结果通过对各种食品样品的嗅闻,评价员对样品的香气、气味等特征进行了评价。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某些食品样品的香气浓郁,受到评价员的高度评价。
- 部分食品样品的气味较淡,评价员对其评价较低。
3. 视觉评价结果通过对各种食品样品的外观特征进行观察,评价员对样品的颜色、形状、质地等进行了评价。
纺织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纺织感官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9bc8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c.png)
一、实验目的与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感官检验的方法,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纺织材料进行评估,包括其外观、手感、颜色、弹性等方面。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了解不同纺织材料的感官特性,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建议,同时也为纺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实验目的:1. 评估不同纺织材料的外观特征。
2. 检验纺织材料的手感差异。
3. 分析纺织材料的颜色变化和弹性表现。
摘要:本实验通过对五种纺织材料的感官检验,包括棉、麻、丝、毛和化纤,评估了它们的外观、手感、颜色和弹性。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纺织材料在感官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消费者选购和纺织产品改进提供了依据。
二、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是一种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对纺织品进行评价。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感官检验方法:1. 视觉检验:观察纺织材料的外观,包括颜色、纹理、光泽等。
2. 触觉检验:通过手触摸感受纺织材料的手感,如柔软度、粗糙度、弹性等。
3. 嗅觉检验:评估纺织材料的气味。
4. 弹性检验:通过拉伸和恢复测试,评估纺织材料的弹性。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纱布剪刀3. 纺织材料样品(棉、麻、丝、毛、化纤各一份)实验材料:1. 棉布2. 麻布3. 丝绸4. 毛织品5. 化纤布四、实验步骤1. 外观检验:- 将五种纺织材料样品分别放置在白色背景板上。
- 观察并记录每种材料的颜色、纹理、光泽等外观特征。
2. 手感检验:- 将样品平铺在桌面上,用手指轻轻触摸,感受其柔软度、粗糙度等。
- 记录每种材料的手感评价。
3. 颜色检验:- 在充足的自然光下,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
- 记录每种材料在光照下的颜色表现。
4. 弹性检验:- 用手指轻轻拉伸样品,然后松开,观察其恢复情况。
- 记录每种材料的弹性表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验结果:- 棉布颜色偏白,纹理均匀;麻布颜色偏黄,纹理粗糙;丝绸颜色偏暗,纹理细腻;毛织品颜色丰富,纹理柔软;化纤布颜色鲜艳,纹理平滑。
我的感官实验报告
![我的感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21d1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3.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感官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感官功能,我决定进行一次感官实验,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来测试和探索我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自己的感官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2. 探索感官之间的协同作用;3. 增强感官体验,提高生活品质。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感官,具体如下:1. 视觉实验:观察细节、色彩辨识、立体视觉等;2. 听觉实验:音高辨识、音色辨识、声音定位等;3. 嗅觉实验:气味辨识、嗅觉灵敏度等;4. 味觉实验:味道辨识、味觉灵敏度等;5. 触觉实验:温度辨识、压力辨识、触觉灵敏度等。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1. 视觉实验(1)观察细节:我闭上眼睛,让实验者描述一个物品的细节,我需要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来。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观察细节方面表现一般,有时会遗漏一些关键信息。
(2)色彩辨识:我尝试在一张杂色卡中找出特定的颜色。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色彩辨识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找出目标颜色。
(3)立体视觉:我观看立体图片,并尝试找出其中的立体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我的立体视觉能力较弱,难以辨别出立体图片中的立体关系。
2. 听觉实验(1)音高辨识:我尝试听出不同音高的音阶。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音高辨识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分辨出不同音高的音阶。
(2)音色辨识:我尝试听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音色辨识方面表现一般,有时会混淆不同乐器的演奏。
(3)声音定位:我尝试判断声音来自哪个方向。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声音定位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判断声音的来源。
3. 嗅觉实验(1)气味辨识:我尝试辨识不同气味的来源。
实验结果显示,我在气味辨识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判断出气味的来源。
(2)嗅觉灵敏度:我尝试分辨出不同浓度的气味。
实验结果显示,我的嗅觉灵敏度较高,能够准确分辨出不同浓度的气味。
感官课程的实验报告
![感官课程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a0ef8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0.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感官实验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定向成对检验、三点检验法和九点检验法等感官评价技术,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感官评价。
二、实验原理1. 定向成对检验:通过同时呈现两个样品,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差异程度。
2. 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两个相同,要求评价员识别出有差异的样品。
3. 九点检验法:要求评价员将样品的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形式进行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牛奶、酸奶、巧克力、葡萄酒等食品样品。
2. 设备:电子秤、计时器、评分卡、盲评室等。
四、实验方法1. 定向成对检验:- 将牛奶、酸奶、巧克力、葡萄酒等样品编号,随机分配给评价员。
- 评价员对每一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记录评价结果。
- 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样品间是否存在差异。
2. 三点检验法:- 将牛奶、酸奶、巧克力、葡萄酒等样品编号,随机分配给评价员。
- 评价员对每一组三个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记录评价结果。
- 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样品间是否存在差异。
3. 九点检验法:- 将牛奶、酸奶、巧克力、葡萄酒等样品编号,随机分配给评价员。
- 评价员对每一组样品的品质特性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9分。
- 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样品间是否存在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定向成对检验:- 牛奶样品在酸度、口感、香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酸奶样品在口感、香气、酸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巧克力样品在口感、香气、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葡萄酒样品在口感、香气、酸度、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 三点检验法:- 牛奶样品在口感、香气、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酸奶样品在口感、香气、酸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巧克力样品在口感、香气、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葡萄酒样品在口感、香气、酸度、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 九点检验法:- 牛奶样品在口感、香气、甜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感官鉴评实验报告
![感官鉴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719f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感官鉴评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感官评定方法,提高我们对食品、饮品等样品的感官识别和评价能力。
通过学习并实践定向成对检验、三点检验、九点检验等感官评定技术,进一步了解不同样品间的感官差异,以及消费者对不同样品的喜好程度。
二、实验内容1. 定向成对检验- 方法:将A、B两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根据要求进行评价,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力度。
- 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中,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
2. 三点检验- 方法:同时提供3个样品,其中2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3. 排序检验- 方法:要求评价员对多个样品进行喜爱程度排序。
-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
4. F检验- 方法:对多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进行感官评定,比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5. t检验- 方法:对多个品牌的葡萄酒进行感官评定,比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分析1. 味觉敏感度与阀值: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人们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度不同,其中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群体察觉阀和群体识别阀的概念,为后续的感官评定实验提供了参考。
2. 消费者偏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食品、饮品在消费者偏好上存在差异。
这为我们了解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依据。
3. 感官评定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并掌握了定向成对检验、三点检验、排序检验、F检验和t检验等感官评定方法,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感官强度时间实验报告
![感官强度时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62ebd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0.png)
实验名称:感官强度时间实验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感官刺激强度与个体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强度刺激下个体反应时间的差异。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感官刺激的强度如何影响个体的反应速度,以及个体在感知不同强度刺激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实验原理:感官刺激的强度与个体的反应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般来说,刺激强度越大,个体的反应时间越短;刺激强度越小,个体的反应时间越长。
本实验通过设置不同强度的感官刺激,观察并记录个体的反应时间,以分析感官刺激强度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1. 感官刺激设备:包括声音播放器、触觉振动器、视觉刺激设备(如闪烁灯)等。
2.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男女比例相当。
3.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反应时间等数据。
实验方法: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对应三种不同强度的感官刺激。
2. 对每组实验对象进行以下感官刺激:- 第一组:低强度刺激(如轻柔的音乐、轻微的触觉振动、微弱的视觉闪烁)。
- 第二组:中等强度刺激(如中等音量的音乐、适中的触觉振动、中等的视觉闪烁)。
- 第三组:高强度刺激(如大声的音乐、强烈的触觉振动、强烈的视觉闪烁)。
3. 实验过程中,要求实验对象在感受到感官刺激后尽快做出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4. 对每组实验对象的反应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强度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差异。
实验结果:1. 低强度刺激组:实验对象的平均反应时间为(X1)秒。
2. 中等强度刺激组:实验对象的平均反应时间为(X2)秒。
3. 高强度刺激组:实验对象的平均反应时间为(X3)秒。
数据分析:1. 对三组实验对象的反应时间进行方差分析(ANOVA),检验不同强度刺激下反应时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对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如Tukey检验),确定具体哪些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1. 通过方差分析,若发现不同强度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则说明感官刺激的强度与个体的反应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目的评估2个品牌的超高温短时杀菌纯牛奶是否有差别。
2 材料与方法材料蒙牛牛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统牌牛奶:法国进口President公司伊利牛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法采用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差别;样品采用盲标标号:2122、9553、8401、5701、7793、1282、3121、8802、2133、8543、7761、5632、5832、5471、6413、4461、9692、3173。
3 实验结果○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评价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人数正确(人)错误(人)1087038○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评价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人数正确(人)错误(人)844044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有效表格数无效表格数19219204 结果分析○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评价人数n 大于100,根据nn m t 12+-=,得t=>,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着差异。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人数n 小于100,查阅Roessler 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84名评价员在1%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39,正确判断数超过36,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着差异。
5 结论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之间、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之间均有有极显着差异。
实验二 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1 实验目的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2 材料与方法材料卡士鲜酪乳(原味): 绿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光明酸牛奶(原味): 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达能碧悠(原味): 达能乳业(北京)有限公司 方法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3 实验结果不同品牌酸奶的偏好排序人数统计偏好程度 样品不喜欢 一般 喜欢卡士 34 61 103 光明 58 82 58 达能1065537总人数 198 198 198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 有效表格数 无效表格数20419864 结果分析以得分喜欢=+1,一般=+2,不喜爱=+3标量,计算结果如下表:排序和排序和之差卡士 A 光明 B 达能 C C-AC-BB-A327 3964651386969采用LSD 法处理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1卡方检验:根据)1(3)1(1222+-+=∑K N T K NK x i得x 2=,查表得x2临界值(df=2,α=)=,x2>x2临界值,检验具有显着性。
○2LSD=,三者间在喜爱程度上均有差别,排序和由小到大为A<B<C ,受欢迎程度A>B>C 。
5 结论综上所述,这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为卡士酸奶最受偏爱,光明酸奶居中,达能酸奶最不受偏爱。
实验三 3种品牌橙汁饮料的接受程度1 实验目的评估3种品牌橙汁饮料的接受程度2 材料与方法材料果粒橙:可口可乐公司纯果乐:百事可乐每日C鲜橙汁:康师傅方法采用9点快感标度评估3种品牌橙汁饮料的接受程度3 实验结果表内数值为评定人数极端喜欢(+4)非常喜欢(+3)一般喜欢(+2)稍微喜欢(+1)既不喜欢,也不厌恶(0)稍微厌恶(-1)一般厌恶(-2)非常厌恶(-3)极端厌恶(-4)总人数可口可乐果粒橙5486522181034175康师傅每日C鲜橙汁120324035321131百事可乐纯果乐21652442423104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有效表格数无效表格数18417594 结果分析采用origin软件分析:新建的一个有计算结果的输出报告工作表生成①给出了“Descriptive Statistics”的结果:Mean Std.Error95% LCL95% UCLLevel1Level2Level3②给出“Pairwise Comparison”Bonferroni Test 的结果:Index MeanDifference Std.ErrorDF|t|value Prob>|t|Alpha SigFlag95%LCL95%UCLLevel1Level2034801Level1Level3134801Level2Level3234801给出“Pairwise Comparison”Bonferroni Test 的结果:Sig equals 1 indicates that the means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Sig equals 0 indicates that the means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结果报告:三个不同牌子的橙汁在接受程度上两两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分析结果如下:样品可口可乐果粒橙康师傅每日C鲜橙汁百事可乐纯果乐总分288101149接受程度高低中5 结论这3种品牌橙汁饮料的接受程度最高的是可口可乐果粒橙,其次是百事可乐纯果乐,最低的是康师傅每日C鲜橙汁。
实验四两种品牌干红葡萄酒的定量描述分析1 实验目的比较2种品牌干红葡萄酒在所评价的感官指标上的差异2 材料与方法材料张裕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威尔斯鹰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法国)方法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评估2种品牌干红葡萄酒在所评价的感官指标上的差异。
3 实验结果76位同学评价张裕和威尔斯鹰(表内数值为评定人数)1分0000010011 2分32025542514 3分0011632001 4分8641424172091327 5分4325453256 6分30242019212822202415 7分6576254746 8分2332352313112032214 9分2144111322 10分03320001101分0000310000 2分20071267394 3分0000462312 4分13671316229162213 5分5167679442 6分29202424211831302527 7分811663436449分1010002002 10分023*******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有效表格数无效表格数80764105位同学评价张裕和长城(表内数值为评定人数)1分0000100001 2分11119653516 3分2011221003 4分84526313423192421 5分24153104542 6分42262731332633353533 7分131174446584 8分32395032201929302221 9分2564012203 10分315712326711分0000010001 2分00049842417 3分0001433143 4分2110618292222122832 5分5235464104 6分192333363039463932248分34434328252018392817 9分16513003332 10分313123112320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有效表格数无效表格数10910544 结果分析采用excel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以下列1均指张裕,列2为另一个样品)张裕&威尔斯鹰4.1.1光泽度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张裕76482威尔斯鹰76464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光泽度无差异。
4.1.2 澄清度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平均方差列 176517列 276534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澄清度无差异。
4.1.3 紫红色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544列 276515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紫红色无差异。
4.1.4 后味延绵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和平均方差列 175474列 275431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48总计149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在后味延绵方面无差异。
4.1.5 口感协调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397列 276368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在口感协调方面无差异。
4.1.6 酒体圆滑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413列 276388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在酒体光滑方面无差异。
4.1.7 酒体丰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438列 276430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在酒体丰满方面无差异。
4.1.8 酒香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512列 276433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大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酒香有差异,张裕的酒香比威尔斯鹰的浓。
4.1.9 果香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4566列 276395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大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果香有差异,张裕的果香比威尔斯鹰的浓。
4.1.10 呈泡性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列 176352列 276462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1组内150总计151结果分析方差分析表中计算的F值为,而临界值为,由于计算值大于临界值,因此得出结论:2个样品之间的呈泡性有差异,张裕的呈泡性比威尔斯鹰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