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政治责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责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责任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政治课程主要介绍了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政治责任意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这些责任。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四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1.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指每个人在自身行为和言语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这方面,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遵守法律:作为公民应该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自觉尊重国家权威,不从事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2)保护公共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共建美好城市。

(3)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的人权,不歧视任何群体,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2.家庭责任家庭责任是指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这方面,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心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支持,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建美满家庭。

(2)履行义务: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家庭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合理分担家庭负担。

(3)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应该尊重父母,多关心、多照顾、多陪伴他们。

3.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这方面,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捐献活动等公益事业,传递社会正能量。

(2)守法诚信:守法守规,不从事任何违法犯罪行为;诚信待人、守信用、承担责任。

(3)关注社会动态: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事件,了解时事动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4.国家责任国家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和公民在国家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这方面,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维护国家权威和尊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安全,捍卫国家权威和尊严。

(2)履行公民义务:按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积极投票选举、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3)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中。

结语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政治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_2.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_2.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第七课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教学内容:第一方框《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教学目的:1、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

3、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违法行为的有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1、违法行为的含义。

2、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学难点: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违法行为教学过程: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六课的内容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七课《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二、整体感知课文:1、本课由引言和三个框题组成,现在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引言部分,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引言总观全文,主要学习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犯罪要受到什么处罚等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讲读课文:1、现在我们学习第一框题《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板书)2、教师明确提出教学目的,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什么是违法行为(板书)教师提问: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呢?通过两个例子总结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法行为。

(板书)根据“议一议”的问题,重点理解“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一种违法行为”4、违法行为的类别(板书)掌握了违法行为的含义,接下来我们学习违法行为的类别。

教师提问:根据违背法律的不同,违法行为的类别有那些呢?学生回答:A违宪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板书)教师分析总结每一个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相关的例子。

5、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板书)教师根据违法行为的类别A、B为严重违法行为,C、D为一般违法行为,引出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

教师提问: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板书)学生回答:观点①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

②没有触犯刑法。

教师提问:既然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为什么也要受到制裁呢?解决“议一议”的问题。

初二政治试题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习题精选

初二政治试题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习题精选

初二政治试题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习题精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习题精选、(单项选择题)周某为寻开心,在某小学燃放鞭炮,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50元的罚款,周某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中周某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2、(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A.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B.在背后咒骂别人c.初三学生辍学打工D.欠债不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能力。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题肢A、D都是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题肢c属于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故都是违法行为。

题肢B是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答案:AcD3、(多项选择题)(xxxx年陕西省中考题)中学生小李拒绝将拾到的500元钱交还失主,小李的这种行为属于()A.不道德的行为B.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A 项正确,因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项正确,因为拾物归还属于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违法行为,而且该行为违反的是民法通则,故D项也正确,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4、(简答题)(xxxx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题)某中学附近有一片西瓜地。

一天,初一几个同学看到又圆又大的西瓜,他们凑在一起议论开了。

有的说:“我们偷搞个瓜尝尝鲜吧。

”有的说:“这么多瓜,偷摘个不算啥,以后我们每天都来摘一个。

”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运用初二所学的哪些知识劝说他们放弃偷瓜的念头?分析:该题通过创设情景,让考生如同身临其境,现身说法,体现了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转变。

答案:(1)小偷小摸属一般违法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八年级政治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课件

八年级政治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课件
第七课 依 法 制 裁 违 法 犯 罪 第一节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又不是偷来的,捡 到的就是我的。 嘿嘿嘿
图一
我偷----不会有人发现的。 嗬嗬嗬
图二
快。把钱和值钱的 东西都交出来给我, 否则---哼
图三
想一想: 这些行为正确吗?
为什么?
又不是偷来的,捡 到的就是我的。 嘿嘿嘿
图一
拒 绝 履 行 法 律 规 定 的 义 务
违 严重违 法 法行为 行 为 一般违
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罚处罚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我偷----不会有人发现的。 嗬嗬嗬 做 出 法 律 所 禁 止 的 行 为
图二
快。把钱和值钱的 东西都交出来给我, 否则---哼 做 出 法 律 所 禁 止 的 行 为
图三
违 法 行 为 做出法律所
禁止的行为
不履行法律 规定的义务
规定应该 做而不做
规定不能 做而去做
想一想:
这些行为分别属于哪 一类违法行为?又分 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 任呢?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2)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3)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小结: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1.违法行为的含义 2.违法行为的类别 3.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宪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
根据所违犯的法律类别
违宪行为 违犯宪法的行为 违犯刑法的行为 违犯民事法律、 法规的行为 违犯国家行政管理 法律、法规的行为
违 法 行 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八年级政治教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9篇

八年级政治教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9篇

八年级政治教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9篇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1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识记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能力目标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制裁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投影一):初中学生孙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丢东西,居民意见很大,孙某认为是租房的外地菜贩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老外地”的想法,曾多次结伙拦劫、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人民币几千元。

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孙某有期徒刑8年。

(投影二):1998年1月20日,临时工刘某下夜班后,到某歌厅玩,吃了水果,喝了一瓶洋酒,服务小姐催他结账,刘某却说“我没钱!”被保安人员拖出歌厅。

刘某对此不满,早7时,他拨打110称:“有4名男青年持刀抢走我人民币7000元、手机一部。

”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以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其拘留。

(投影三):课本P93页第二个案例。

提问:(1)上述三个案例中的当事人孙某、刘某、朱某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2)朱某认为:“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

”这种看法有什么不对?(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使学生在发现共同点的过程中,引起对本节课要学习内容的思考;(2)从学生认识上的困惑点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扩散性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整体结构上把握本课时的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孙某、刘某、朱某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因为他们的行为都未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其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朱某认为:“拾到东西就是我的。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讲解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讲解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讲解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犯下违法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地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会损害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

一、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例如,偷盗、抢劫、故意伤害、欺诈、贪污、受贿等都是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制,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制定本法。

”可以看出,刑法是国家用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法律。

在刑法中,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必须受到相应惩罚。

一个人如果犯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犯罪行为被认定为触犯了刑法规定,该行为就构成了一种犯罪行为,必须接受刑事制裁。

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指定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附加刑是指对主刑的补充,例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2. 民事责任: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等,该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通过法院判决或者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协议来实现的。

具体包括赔偿金、恢复原状、道歉等。

3. 行政责任:行政法规是指在国家机关和组织内部实施的行政管理规章或决定。

违反行政法规会导致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特别是在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一个人如果犯下了违法行为,应当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首先,应当尽快向有关机关主动投案自首,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犯罪是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了解犯罪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八年级道法上册犯罪知识点。

一、犯罪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而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犯罪由两部分构成,即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

客观部分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包括犯罪的对象、手段、结果等。

主观部分指的是犯罪人的有罪心理,包括故意、过失、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等。

二、犯罪分类按照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可以分为轻罪、普通犯罪和严重犯罪。

轻罪指的是刑法规定的罪名中,法定刑轻于3年的犯罪行为;普通犯罪指的是法定刑在3年以上但不超过10年的罪名;严重犯罪则是法定刑10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行为。

三、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人员,未成年人犯罪是指这个人群所犯下的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在犯罪情节较重且有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可以向其施加治安教育、收容教育等措施。

四、犯罪手段犯罪手段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使用的手段或方法。

常见的犯罪手段有暴力、欺骗、偷盗等。

暴力手段指的是采取暴力手段威胁他人,或者直接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

欺骗手段指的是以虚假事实或者假借权威形象等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偷盗指的是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

五、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犯罪预备指的是犯罪人已经作好准备,但还没有开始犯罪的行为。

犯罪未遂指的是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其犯罪目的。

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人已经开始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放弃了犯罪行为。

六、犯罪法律责任犯罪人应该承担相应的犯罪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应该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则是指犯罪人受到行政处罚的责任。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关闭
B
答案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12345678
③对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 D.①③
关闭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
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闭
A
答案
12345678
6.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就要( )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分清是
非,增强守法观念 ③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依法从事
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政违法行为。
6.民法用规定 权利 和 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
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1.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含义
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含义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答案
什行么为法)。律依对据这《种中违华法人行民为共和给国予治怎安样管的理处处罚罚?法》,对这种违法行为给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违法犯罪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违法犯罪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违法犯罪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违法犯罪1>: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分类:①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违反刑法)②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③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法律)④违宪行为。

(违反宪法)(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违犯宪法:违宪制裁;②行政违法:行政制裁③民事违法:民事制裁;④刑事违法:刑事制裁;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1)严重社会危害性。

、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

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刑罚当罚性。

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1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

而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而犯罪触犯了刑法。

③受到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受行政处罚或承担民事责任。

犯罪受刑罚处罚。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什么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有下列不良行为:①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②强行索要财物;③偷窃、赌博或变相赌博;④观看、收听色情淫秽读物、音像制品;⑤进入营业性网吧、舞厅等场所;(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⑤进行淫乱或卖淫活动;⑥多次偷盗;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⑧吸食毒品;(3)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 》(2)(37)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 》(2)(37)

它告知人们,哪些 行为是合法的,哪 些行为是非法的, 它是评价人们行为 是否合法有效的准 绳。
指引 作用
评价 作用
0 1
违法无小事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行 为底线。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违法行为
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 的行为。
镜头一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 还手表。 我国物权法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 失主。
④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A.①为与法律责任
情景 对社会危 违反的法 承担的法 所属违法 害程度 律 律责任 类别

较轻
行政处分或 行政违 治安管理 行政处罚 法行为 处罚法 民法 刑法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违 法行为 刑事违 法行为
二 三
较轻
严重
观察与思考:1.违法行为可分为几种?
镜头一

天津某区一名男子无故拨打119报警 电话,编造假案,谎报该区发生火灾, 情况紧急。消防大队紧急出警,结果该 男子只为了好玩谎报险情。该区派出所
B.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5、2017年2月22日,南充一网友黄某在微博上发
布村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村委
会书记已被隔离……5 570头家禽已被感染的信息。
经调查,该信息为谣言。警方在及时辟谣后将黄某
抓获。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②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民警将该男子抓获。
几个社会闲散青年觉得无聊,把铁路封闭 网的铁丝剪断了几米长的豁口,导致几个小朋 友钻进去玩耍,差点发生危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
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定金”和“订金”混淆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违约赔偿。
镜头一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提示:查阅合同法,了解二者的区别。
探究与分享
镜头二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民事主体
『什么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 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 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什么是违法行为?
『提示』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 了解什么是违法。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镜头二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提示:查阅著作权法,分析上述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镜头三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提示:查阅民法通则,分析上述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26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26张)

互动共学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而没有做 不应当做什 么而做了
规范作用
违法行为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P4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26张)
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李 公某共等 秩人序的,行被为公违安反机了关治予安以如管警:理告扰的处处乱行罚罚社为法。会。,治破安坏了体育馆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 违(26张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 违(26张 )
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承担什么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 违(26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来自册51 法不可 违(26张 )
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行成哪政些违危法害?行行为为人承担什么责任?
镜头二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 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 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 是不听。工违作反人行员政找法来律民规警范将,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应予当受李到某行等政人处警分告处罚。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法不可违
预习思考
阅读教材P46-52,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违反的法律类别,违法行为有哪些? 4.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有哪些? 5.怎样理解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6.我们身边有哪些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 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7.怎样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

初二政治下学期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旧人教版

初二政治下学期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旧人教版

原因
结果
违 法 行 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刑罚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处罚或 行政处分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巩固新课
不定项选择题: AB ) (1)、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欠债不还的行为; B、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C、走私、贩卖军火; D、放火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 (2)、在学生当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私自携带匕首到学校,被 生活教师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这种行为是(ABD) A、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政违法行为; B、情节较轻微的违法行为; C、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 D、应该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案例2:
李某曾是某中学的学生,因为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被勒令退 学。有一天,他纠集王某和赵某两个同学跑到这所中学,强行 勒索其他学生的钱物,价值40元。后由校卫把他们押送到派出 所,根据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王某等,拘留2天,勒令退 回钱物的处罚。
①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它属于哪种类型? ②这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情节怎样? ③这种行为受什么制裁?由哪一特定国家行政机关执行?
三、凡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或刑事违法行 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2、一般违法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1:齐某某1998年12月13日夜,乘坐夏某某的出租
车回家。到家后,齐某某下车匆忙,不慎将一个黑色皮 包丢在了夏某某的车上。黑色皮包内装有人民币27000多 元、一个受机、本人身份证和多张信用卡。齐某某发现 皮包遗失后,迅速寻找出租车司机夏某某,并请求夏某 某归还他遗失在出租车上的皮包。夏某某谎称并未捡到 齐某某的物品。经过多方调节无效,齐某某只好到法院 起诉。经过法院侦查发现,夏某某个人帐户多了20000多 元的存款,并在找人出售一特征与齐某某遗失的手机十 分相似的手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夏某某不得不承认 当晚确实捡到了齐某某的物品。法院判决,根据民法规 定,夏某某归还齐某某的钱物,并赔偿齐某某的损失800 元。 ①夏某某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它属于哪种类型?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定义、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种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2.讲解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危害性(1)讲解违法行为的定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举例说明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如盗窃、抢劫、诈骗等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还破坏了社会秩序。

3.讲解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种类(1)讲解法律责任的含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讲解法律责任的种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4.讨论如何遵纪守法(1)分组讨论:如何遵守法律,预防违法行为?5.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某中学生小明因偷窃被警方抓获,受到刑事处罚。

(2)引导学生分析:小明为什么会受到刑事处罚?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类似行为?6.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违法行为的定义、危害性,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种类。

(2)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四、课后作业1.列举五种违法行为,并简要说明其危害性。

2.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五、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举例更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课后作业应更具针对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讲解违法行为定义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违法行为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教师):“同学们,违法行为不仅仅是大案要案,它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比如,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抄袭作业不是什么大事,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它侵犯了作者的知识产权。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点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法律的重要性)(P46)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注意】书本上仅谈到了违法的个人原因,如果要完善违法原因这一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答案: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保护缺失,普法力度不够,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等。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①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①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②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选择题常考】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阳阳老师说明】①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看处罚最好判断,可参考P48和P54相关链接(上表最后一栏)②“拘留”默认是行政拘留,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拘留是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手段。

)③“行政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判断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判断题

八年级上册判断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在现代社会,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B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3.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种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做法是错误的。

B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就行了。

B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个人的学习中养成。

B6.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是网络真正实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B7.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8.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A9.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A10.网络无限,自由无限。

B11.我们的社会生活的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A12.个人参与社会过程,是体验社会生活过程,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A13.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活动,到马路上维持秩序。

对此,妈妈说:在马路上干得再好,也没人知道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B1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B15.我们中学生年龄小,还不能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

B16.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人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17.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A18.互联网并没有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但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B19.网络诈骗.网络谣言手机窃听沉迷网络,网络陷阱层出不穷,因此有人说:“网络百弊。

B20.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A21.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教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A2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23.遵守社会规则不需要他律,但需要自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违法行为的类别,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制裁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有关违法行为的基本知识。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违法行为的含义,教师讲清两层意思,〔1〕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是一种违法行为,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好理
解;〔2〕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此问题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应知道法律不但规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禁止做的,违反了要受到什么处罚,而且还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做。

二是违法行为的类别,本框的重点。

违法行为根据其所违反的法律的类别,一般划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几类。

教材分别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涵义作了解释,还列举了该类违法行为的一些表现。

三是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讲清什么违法行为称为一般违法行为?为什么要受到制裁?行政处罚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指谁?
教法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小栏目。

为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可自选小栏目提出的问题,思考或议论自己身边的民事或行政违法行为的案例。

分析自己受教育最深的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学生自拟题目收集各种材料,可在教师或同学协作下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为什么一般违法行为也要受到制裁的认识。

3、“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重构课程的主线,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

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探究一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对同学们收集的一些案例材料进行展示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步,分析什么是违法行为。

首先,由课代表展示各组同学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接着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总结概括。

案例详见扩展资料"案例分析(一)"
案例1:管某恶意拨打110
案例2:成克杰案
案例3:胡长清案
案例4:拾金而昧
案例5:刘某长期不缴纳税款
教师总结: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第二步:分析违法行为的类别
展示案例:(案例详见扩展资料"案例分析(二)")
案例1:绑架案
案例2:中学生抢劫案
案例3: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遭侵权
案例4:两名中学生散漫无聊,以拨打110取乐,被公安机关查处。

教师引导同学思考,请同学们对以上违法行为进行分类。

同学们发言。

教师概括总结:
案例1中的赵某和李某等人结伙绑架人质,勒索人民币4万元,其行为已构成了绑架罪;案例2中的中学生实施的是暴力抢劫,而且是团伙作案,只因对方未带钱而未遂,但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案例1和案例2中的行为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已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我们把这种严重违法行为称之为犯罪。

案例3中太平洋广告影视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中央电视台的著作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案例4中的两名中学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案例3和案例4中行为人的行为虽然也是违法行为,但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因而把这种违法行为称之为一般违法行为。

所以,从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把违法行为作以下划分:
其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为犯罪行为,而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第三步:重点分析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一框题中只重点分析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因为下一框题中将对犯罪行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受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在同学中,往往存在着"一般违法行为不要大惊小怪,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思想误区,所以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场小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讨论:一般违法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讨论过程:略。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不像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但也干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损害。

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犯罪。

所以一般违法行为也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小结:
今天学习了:①违法行为的概念: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②违法行为的类别: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三类。

③一般。

④明确了一个认识问题:违法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却一定是违法行为。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