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3-4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第一章 机械振动 第二章 机械波一、简谐运动1.概念: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 -t 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的振动.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时刻指向平衡位置.(3)来源:振动物体所受的沿振动方向的合力.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1)动力学表达式:F =-kx ,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2)运动学表达式:x =A sin (ωt +φ),其中A 代表振幅,ω=2πf 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 +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5 定义 意义振幅 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的强弱和能量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描述振动的快慢,两者互为倒数:T =1f频率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相位 ωt +φ描述质点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二、单摆1.定义: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细线的伸缩和质量都不计,球的直径比线的长度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2.视为简谐运动的条件:θ<5°.3.回复力:F =G 2=G sin θ=mg lx . 4.周期公式:T =2πl g. 5.单摆的等时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取决于摆长l 和重力加速度g ,与振幅和振子(小球)质量都没有关系.三、受迫振动及共振 1.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共振曲线如图所示.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 1.动力学特征 F =-kx ,“-”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k 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2.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 、F 、a 、E p 均增大,v 、E k 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相隔T 或nT 的两个时刻振子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 4.对称性特征(1)相隔T 2或2n +12T (n 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O 对称的两点P 、P ′(OP =OP ′)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3)振子由P 到O 所用时间等于由O 到P ′所用时间,即t PO =t OP ′.(4)振子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 段)所用时间相等,即t OP =t PO . 5.能量特征振动的能量包括动能E k 和势能E p ,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6.(1)由于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往复性、对称性,因此涉及简谐运动时,往往出现多解.分析此类问题时,特别应注意,物体在某一位置时,位移是确定的,而速度不确定,时间也存在周期性关系.(2)相隔(2n +1)T2的两个时刻振子的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大反向.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的应用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以确定以下各量: 1.确定振动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2.确定振动的振幅.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4.确定质点在各时刻的振动方向.5.比较各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6.(1)简谐运动的图象不是振动质点的轨迹,它表示的是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 轴;(3)速度方向可以通过下一个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下一个时刻位移如果增加,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远离t 轴,下一个时刻的位移如果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指向t 轴.考点三 受迫振动和共振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受力情况仅受回 复力 受驱动 力作用 受驱动力作用振动周期 或频率 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即固有周期T 0或固有频率f 0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定,即T =T 驱或f =f 驱 T 驱=T 0或f 驱=f 0振动能量 振动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由产生驱动力的物体提供振动物体获得的能量最大常见例子弹簧振子或单摆(θ≤5°) 机械工作时底座发生的振动共振筛、声音的共鸣等(1)共振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驱动力频率f ,纵坐标为振幅A .它直观地反映了驱动力频率对某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振幅的影响,由图可知,f 与f 0越接近,振幅A 越大;当f =f 0时,振幅A 最大.(2)受迫振动中系统能量的转化:受迫振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3.(1)无论发生共振与否,受迫振动的频率都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但只有发生共振现象时振幅才能达到最大.(2)受迫振动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不再只有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还有驱动力对系统做正功补偿系统因克服阻力而损失的机械能.三、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实验原理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 ,可得出g =4π2T2l ,测出单摆的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就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实验器材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1)做单摆:取约1 m 长的细丝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如图所示.(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 (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 ,则单摆的摆长l =L +D2.(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摆动30~50次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4.数据处理(1)公式法:g =4π2lT2.(2)图象法:画l -T 2图象.g =4π2k ,k =l T 2=ΔlΔT2.5.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 (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10°.(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r ,则摆长l =L +r .(5)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四、机械波 1.形成条件(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1)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2)质点不随波迁移. 3.分类机械波⎩⎪⎨⎪⎧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五、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用“λ”表示. 2.频率f :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 、波长λ和频率f 、周期T 的关系公式:v =λT=λf机械波的速度大小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 六、机械波的图象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得出的曲线即为波的图象,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2.物理意义: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四、波的衍射和干涉1.波的衍射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小于波长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4.波的干涉(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2)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5.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波同时还可以发生反射、折射. 五、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相等的现象.考点一 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应用1.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某时刻介质中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图象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如图.图象的应用:(1)直接读取振幅A 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 (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由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2.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 =λT=λf . 3.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图象律表示同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考点三 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 1.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Δr . (1)当两波源振动步调一致时若Δr =n λ(n =0,1,2,…),则振动加强; 若Δr =(2n +1)λ2(n =0,1,2,…),则振动减弱.(2)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若Δr =(2n +1)λ2(n =0,1,2,…),则振动加强;若Δr =n λ(n =0,1,2,…),则振动减弱. 2.波的衍射现象是指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小于波长.3.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分析 (1)接收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当波以速度v 通过观察者时,时间t 内通过的完全波的个数为N =vtλ,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即接收频率.(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第三章 电磁波一、电磁波的产生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2)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3)电磁波能产生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二、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1.电磁波的发射(1)发射条件:足够高的频率和开放电路. (2)调制分类:调幅和调频. 2.电磁波的接收(1)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2)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第四章 光的折射 全反射一、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1.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sin θ1sin θ2=n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的物理量.(2)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3)计算公式:n =c v,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二、全反射1.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临界角.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 表示,sin C =1n.三、光的色散、棱镜 1.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如图.(2)成因由于n 红<n 紫,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就是说紫光偏折得更明显些,当它们射到另一个界面时,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偏折角最小.三、 全反射现象1.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3.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4.分析全反射问题的基本思路(1)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临界光线,作好光路图. (2)应用几何知识分析边、角关系,找出临界角. (3)判断发生全反射的范围. 考点三 光路的计算与判断1.光线射到介质的界面上时,要注意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1)若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而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不同色光偏折不同.(2)若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是否发生全反射,要根据计算判断,要注意不同色光临界角不同.2.作图时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光线,如符合边界条件或全反射临界条件的光线. 3.解答时注意利用光路可逆性、对称性和几何知识. 4.各种色光的比较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 频率ν 低―→高 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小―→大 同一介质中速度 大―→小波长 大―→小 临界角 大―→小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四、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B ,确定出O ′点,画出折射光线OO ′,然后测量出角θ1和θ2,代入公式n =sin θ1sin θ2计算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过程(1)铺白纸、画线. ①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按在平木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M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②把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 ′.(2)插针与测量.①在线段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 1、P 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 1的像被P 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 3、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P 4挡住P 1、P 2的像及P 3,记下P 3、P 4的位置.②移去玻璃砖,连接P 3、P 4并延长交bb ′于O ′,连接OO ′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M ,折射角θ2=∠O ′ON .③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改变入射角θ1,重复实验步骤,列表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3.数据处理(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sin θ1sin θ2,并取平均值.(2)作sin θ1-sin 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图象,由n =sin θ1sin θ2可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3)“单位圆”法确定sin θ1、sin θ2,计算折射率n :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R 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 于E 点,交折射光线OO ′于E ′点,过E 作NN ′的垂线EH ,过E ′作NN ′的垂线E ′H ′.如图所示,sin θ1=EH OE ,sin θ2=E ′H ′OE ′,OE =OE ′=R ,则n =sin θ1sin θ2=EHE ′H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EH 、E ′H ′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 .4.注意事项(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 (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 (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第五章 光的干涉 衍射 偏振一、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的光被加强,出现亮纹,某些区域的光被减弱,出现暗纹,且加强和减弱互相间隔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现象.2.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等,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3.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形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频率相等的相干光波,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距离Δx 与波长λ、双缝间距d 及屏到双缝距离l 的关系为Δx =l dλ.4.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相同.二、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2.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者跟光波波长相差不多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衍射图样(1)单缝衍射:中央为亮条纹,向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同.白光衍射时,中央仍为白光,最靠近中央的是紫光,最远离中央的是红光.(2)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3)泊松亮斑: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三、光的偏振1.偏振光:在跟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在某一方向振动较强而在另一些方向振动较弱的光即为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填“横波”或“纵波”).2.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括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做自然光.3.偏振光的产生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通过两个共轴的偏振片观察自然光,第一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叫做起偏器.第二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检验光是否是偏振光,叫做检偏器.考点一 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1)光能够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步调相同. (2)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是等间距的,两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Δx =l dλ.(3)用白光照射双缝时,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特点:中央为白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 2.薄膜干涉(1)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2)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 ′和后表面BB ′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两列光波同相叠加,出现明纹;反相叠加,出现暗纹.(3)条纹特点:①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 ②白光:彩色水平条纹. 3.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屏上某点到双缝距离之差为Δr ,若Δr =k λ(k =0,1,2,…),则为明条纹;若Δr =(2k +1)λ2(k =0,1,2,…),则为暗条纹. 考点二 光的衍射现象的理解 1两种现象比较项目单缝衍射 双缝干涉不同 点 条纹宽度 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 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 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 各相邻条纹等间距 亮度情况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 条纹清晰,亮度基本相等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2.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属于光的叠加,从本质上看,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形成有相似的原理,都可认为是从单缝通过两列或多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在屏上叠加形成的.考点三 光的偏振现象的理解 1.偏振光的产生方式(1)自然光通过起偏器:通过两个共轴的偏振片观察自然光,第一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叫起偏器.第二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检验光是否为偏振光,叫检偏器.(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2.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及应用(1)理论意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波是横波. (2)应用:照相机镜头、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 考点四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实验原理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样中相邻两条亮(暗)纹间距Δx 与双缝间距d 、双缝到屏的距离l 、单色光的波长λ之间满足λ=d Δx /l .2.实验步骤 (1)观察干涉条纹①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②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③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④安装双缝和单缝,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与单缝的缝平行,二者间距约5 cm ~10 cm ,这时,可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⑤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①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②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 1,将该条纹记为第1条亮纹;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至另一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 2,将该条纹记为第n 条亮纹.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 (d 是已知的). ④改变双缝间的距离d ,双缝到屏的距离l ,重复测量. 3.数据处理(1)条纹间距Δx =|a 2-a 1n -1|.(2)波长λ=d lΔx .(3)计算多组数据,求λ的平均值. 4.注意事项(1)安装时,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平行且间距适当.(2)光源灯丝最好为线状灯丝,并与单缝平行且靠近.(3)调节的基本依据是:照在光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灯丝与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干涉条纹不清晰一般原因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所致,故应正确调节.。

选修3-4、3-5知识点

选修3-4、3-5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Ⅰ 选修3-4部分一、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Ⅰ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来回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产生的条件是:①回复力不为零.②阻力很小.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什么力提供了回复力。

2、简谐振动:在机械振动中最简单的一种理想化的振动。

对简谐振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或理解: ①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②物体的振动参量,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3、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研究振动除了要用到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等物理量以外,为适应振动特点还要引入一些新的物理量。

⑴位移x :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

位移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⑵振幅A :做机械振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 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振幅越大表示振动的机械能越大,做简揩振动物体的振幅大小不影响简揩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⑶周期T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余振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周期。

所谓全振动是指物体从某一位置开始计时,物体第一次以相同的速度方向回到初始位置,叫做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⑷频率f :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⑸角频率ω:角频率也叫角速度,即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度数。

引入这个参量来描述振动的原因是人们在研究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射影的运动规律时,发现质点射影做的是简谐振动。

因此处理复杂的简谐振动问题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射影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高考大纲不要求掌握。

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是:T f=1,T ωπ2=.⑹相位ϕ:表示振动步调的物理量。

4、研究简谐振动规律的几个思路: ⑴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受力特征:回复力F =- kx ;加速度,简谐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扫盲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扫盲

选修3-4知识点扫盲1、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F=-kx (“-”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mkx a -=(“-”表示加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Asin(ωt+φ)A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标量,反映振动的强弱。

简谐运动的振幅不变,而位移在时刻变化。

ω:角速度ω=2π/TT: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与振幅无关,与振动系统本身的参数有关. Φ:相位,表达振子的状态。

相位差()()1122ϕωϕωϕ+-+=∆t t3、简谐运动的图象①振动图象的含义:振动图象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象的用途:从图象中可以知道:(1)可直接读取振幅A ,周期T 及各时刻的位置((2)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总指向时间轴)(3)判定简谐振动速度的方向(4)判定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变化情况。

③注意:(1).简谐运动的图象不是振动质点的轨迹. (2).简谐运动的周期性,体现在振动图象上是曲线的重复性.简谐运动是一种复杂的非匀变速运动.但运动的特点具有简单的周期性、重复性、对称性.所以用图象研究要比用方程要直观、简便.4、单摆作简谐振动的条件:若单摆的最大摆角不得超过100时,单摆可视为作简谐振动。

周期公式:T L g=2π ,L :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g 为单摆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单摆处在惯性系统中)。

秒摆的周期为2秒。

5、单摆周期公式提供了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该实验应注意:(1)单摆是一理想模型,应是一根轻绳系一质点组成。

因此本实验中线要轻而长(且不易伸长),球应重而小,应选用密度大的金属球。

(2)实验时,悬线上的悬点不能动。

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100,摆球必需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

(3)实验的误差来源主要是周期,测量时,除用累积法外,还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高中物理知识归纳选修 3-4、3-5

高中物理知识归纳选修 3-4、3-5

VE E aF X K P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知识归纳)高二物理组 期末复习 2008/06/8 班级: 姓名:1、振动的特征量:①位移X :(以平衡位置为初位置的位移) ②振幅A;③全振动的路程:A S 4=全 ;n 次全振动的总路程:A n nS S 4⋅==全总 ④周期:nt T =;频率:T f 1=2、简谐运动:(1)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2)振动图象的应用:①任一时刻的.X 的大小、方向,和V E E a F K P ....大小的变化情况。

3①定义: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②特点:稳定后,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共振:①条件:(2)频率第十二章 机械波(知识归纳)一、机械波:1、产生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2、形成过程的几个结论:①靠近波源的质点依次带动远离波源的质点,后面的质点总是重复前面的点的运动。

②振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③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的起振方向相同。

④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同时也向外传播能量和信息。

⑤每经过nT ,原波形图不变(去整留零法的应用)3、波的图象的应用:①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4 二、波的性质:1、波的干涉:(1)条件: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2)理解:①加强(或减弱)表示振幅始终最大(或最小);但位移是周期性变化的。

②加强始终加强,减弱始终减弱。

2、波的衍射: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或者比波长更小。

3、多普勒效应:(1)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结论:相互靠近,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相互远离,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实质:波源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观察者感觉频率发生变化。

①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②横波中相邻两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③一个周期内振动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

选修3-4知识点归纳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2.回复力: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将物体拉回平衡位置,从而使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回复力是由振动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如弹簧振子)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单摆)提供的,这就是回复力的来源。

3.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4.描述振动的物理量:①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②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振幅是标量;③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④相位用来描述振子振动的步调。

如果振动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则振动步调相反,为反相位.5.简谐运动: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B、单摆的周期。

由本身性质决定的周期叫固有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振动的总能量)无关。

6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因而振动图象反映了振子的运动规律(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由振动图象还可以确定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7.简谐运动的能量: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振动是理想化的振动,此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振动的能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

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幅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小.反之,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P18 图共振实验;P19 图共振曲线)1.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
②过程量的对称性:振动质点来回通过相同的两点间的时间相等,质点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等长的两线段的时间也相等。
单摆装置:在一不可伸长、质量、弹性忽略的细线(线的长度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下端拴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
单摆的特点:最大摆角小于5°时做简谐振动,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远,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小。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的振幅最大
由共振曲线可知,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周期(频率)与物体固有周期(频率)相差越小,驱动力对物体做正功,增大系统的能量,.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
(4)周期T: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周期。
(5)频率f: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6)周期、频率大小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又称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决定式): 与振幅无关,只由振子质量和弹簧的劲度决定。(m是振动物体的质量,k是比例系数)。
弹簧振子振动,O点为平衡位置,AA’分别是左、右两端的最大位移处,振子的振动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中,振子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如下表:
简谐振动在平衡位置,位移为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物体的速度在最大位移处改变方向。简谐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图象: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是指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也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2、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
物理选修3-5中,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

3、振动与波:振动与波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高中物理选修3-5中的重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简谐振动、机械波、电磁波等知识点。

4、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现象和性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选修3-5中,主要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知识点。

5、量子物理: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观领域内原子、分子等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选修3-5中,主要包括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和3-5知识点整理归纳汇总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和3-5知识点整理归纳汇总

选修3-4知识点归纳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来回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2、简谐振动: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什么力提供了回复力。

在机械振动中最简单的一种理想化的振动。

对简谐振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或理解:①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②物体的振动参量,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3、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研究振动除了要用到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等物理量以外,为适应振动特点还要引入一些新的物理量。

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是:T f =1,T ωπ2=. ⑹相位ϕ:表示振动步调的物理量。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002sin sin x ϕπϕω+A =+=t Τt Α 振幅A ,周期T ,相位02ϕπ+t Τ,初相0ϕ 6、简谐运动图象描述振动的物理量1.直接描述量:①振幅A ;②周期T ;③任意时刻的位移t .2.间接描述量:①频率f :T f 1= ②角速度ω:Tπω2= ③x-t 图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v3.从振动图象中的x 分析有关物理量(v ,a ,F )简谐运动的特点是周期性。

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在空间上有往复性,即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的变加速(或变减速)运动;在时间上有周期性,即每经过一定时间,运动就要重复一次。

我们能否利用振动图象来判断质点x ,F ,v ,a 的变化,它们变化的周期虽相等,但变化步调不同,只有真正理解振动图象的物理意义,才能进一步判断质点的运动情况。

小结:①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与运动轨迹不同。

②简谐运动图象反应了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③根据简谐运动图象可以知道物体的振幅、周期、任一时刻的位移。

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探究)l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2= 对周期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简谐振动物体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条件决定的。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总结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1.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若光还和光的频率有关),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v =λ/T )2.介质中质点运动的特征:(1)每个质点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后振动的质点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相邻的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3.波动图象(1)规定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结各质点位移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该时刻波的图象(2)用“同侧法”判断波动图像中质点的速度方向,用作切线判断振动图像中质点的速度方向(3)在一个周期内质点沿y轴振动通过路程4A,1/4个周期不一定是A;波沿x轴匀速传播λ,1/4个周期一定是λ/44、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v =△x/△t=λf=λ/ T。

5、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d≤λ(超声波(它是机械波非电磁波)定位原理:频率大,波长小不易衍射,直线传播性好)6、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1)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2)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δ= ;,即。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

(振动加强的点还是做简谐运动,某....;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时刻位移可能为零)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总结1.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它既具有波动性质又具有粒子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xxxxxxxx8m/s,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不变。

2.电磁波的分类电磁波根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频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3.电磁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电磁波的波长λ和频率f之间有着确定的关系,即λ=c/f,其中c为光速。

2)频率:电磁波的频率f和波长λ之间有着确定的关系,即f=c/λ。

3)振幅:电磁波的振幅表示电场和磁场的最大值。

4)功率密度:电磁波的功率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电磁波传输的能量。

4.电磁波的传播特性1)直线传播:在同一介质中,电磁波呈直线传播。

2)折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反射:当电磁波遇到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4)衍射:电磁波在遇到障碍物或孔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5.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通讯、卫星通讯、雷达、医学影像、光通信等。

1.图像特点:中央条纹宽且亮,两侧为间隔不等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入射时为彩色条纹)。

例如,数学家XXX推算出在圆板阴影的中心应有一个亮斑(即著名的泊松亮斑),后被实验证实,说明泊松亮斑是由光的衍射形成的。

2.光的偏振:光是一种横波,也是一种电磁波,因此会出现偏振现象。

自然光是在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沿各个方向振动强度都相同的光,例如太阳和电灯发出的光。

而偏振光则只在光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沿特定方向振动的光。

例如,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会变成偏振光。

另外,当自然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光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

偏振现象在液晶显示、观看3D电影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相机前面的偏振镜可以减弱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影响,使相片更加清晰。

高三物理选修3-4和选修3-5重要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3-4和选修3-5重要知识点

第四部分:选修3-4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梳理高三物理选修3-4和选修3-5重要知识点(2)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

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

①波的相干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②波峰与波峰叠加(两分振动步调相同)合振动加强。

波峰与波谷叠加(两分振动步调相反),合振动减弱。

(3)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9.声波:(1)声波是纵波,能发生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2)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二、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相对论:1.麦克斯威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注意“变化”在具体题目中的意义)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4.电磁波是横波。

电磁波的速度υ与频率f 、波长λ的关系是υ=λf ,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均为c =3×108m/s5.电磁波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和波长会发生变化. 6.电磁波的发射——开放电路、调制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三、狭义相对论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

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

(2)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上时间进程变慢,飞船上的人则感觉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

选修3-4和3-5 知识点总结

选修3-4和3-5  知识点总结

光的直线传播的考点分析考点:平面镜的特点: ①光线的角度变化关系入射角改变多少,反射角改变多少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角改变θ,反射光线的反射角改变2θ角。

②运动关系镜不动,物像移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物不动,平面镜与物像的连线的夹角为θ时,平面镜移动的速度V1和像移动的速度V2的关系为:V2=2V1sin θ。

③物像关系(透视关系)大小相等,正立的虚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左右颠倒 (平面镜内成的像,若在平面镜后面透视,看到即为实际) ④光源在两相交的平面镜内的成像个数12-=θπn考点:平面镜成像作图物像对称定光路,入射、反射两角度;光路可逆巧应用,虚实、箭头尺规图。

考点:发生折射的两个面平行,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考点:介质的折射率测定的方法 1、用折射法测定1、如图所示,一储油桶,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 ,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 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 。

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一半时,由A 沿AB 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点C ,两点C 、B 相距d/4,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传播速度。

答案:图如图所示,因底面直径与桶高相等,由此可知 ∠AOF=∠ABG=450;由OD=2CD 可知∠COD 的正弦51sin 22=+=∠ODCDCDCOD油的折射率2105/12/1sin sin ==∠∠=CODAOF n油中的传播速度sm s m n c v /109.1/2/10100.388⨯=⨯==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直立在装满某种透明液体的广口瓶中,从刻度尺上A 和B 两点射出的光线AC 和BC 在C 点被折射和反射都沿直线CD 传播,已知刻度尺上两相邻两根刻度线间的距离为10cm ,刻度尺在右边缘与广口瓶右内壁之间的距离d=25cm ,则瓶内流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2、全反射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考点: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光程为纤维长度的n 倍,其中n 为纤维的折射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4知识点归纳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2.回复力: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将物体拉回平衡位置,从而使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回复力是由振动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如弹簧振子)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单摆)提供的,这就是回复力的来源。

3.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4.描述振动的物理量:①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②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振幅是标量;③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④相位用来描述振子振动的步调。

如果振动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则振动步调相反,为反相位.5.简谐运动: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B、单摆的周期。

由本身性6.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因而振动图象反映了振子的运动规律(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由振动图象还可以确定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7.简谐运动的能量: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振动是理想化的振动,此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总等..,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幅的振幅最于驱动力的频率.......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小.反之,(P18 图共振实验;P19 图共振曲线)1.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v =△x/△t )2.介质中质点运动的特征:(1)每个质点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后振动的质点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相邻的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3.波动图象(1)横波的形成过程P24 图(2)规定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结各质点位移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该时刻波的图象(3)横波图象的作用:①可知波动中质点的振幅和波长;②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知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③相邻的波峰波谷点间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同;④若知波速v,可求此时刻以后的波形图,方法是把波形图平移Δx=vΔt的距离。

2、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P37 波的衍射的示意图)3、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几列波的重叠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等于几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最能说明独立传播原理的是声波;几个人在一起同时讲话,虽然声波在空间叠加,但人们仍然能分出各自的声音.4、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1)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 λ;(2)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δ= ;,即。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P40 波的干涉的示意图) 5、声波是纵波,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可闻声波的频率大致在20HZ 到20kHZ 之间,声波具有波的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

现象:多普勒测速仪、“红移”、“彩超”。

1、麦克斯韦理论(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其理论是正确的)(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_________..........。

.(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__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______的磁场.(3)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2、电磁场: 变化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_________. 3、电磁波(1)定义:交替产生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向周围空间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2)特点:①电磁波是____....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强度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_ ; ②电磁波的传播_____需要介质,波速取决于__________,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___________;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_____的乘积,即___________。

(3)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关系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频率______,传播速度越小. 电磁波本身是物质,所以电磁波的传播不像机械波需要别的物质作为介质.机械波____能在真空中传播,(1)要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高的频率;第二,采用开放电路,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2)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要求发射的无线电波随信号而改变.使无线电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_____.常用的调制..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两种.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经过调幅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_,经过调频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_.在无线电波的发送中必须有 .2、无线电波的接收(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_____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___________现象.(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_______........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收音机的调谐电路,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路的频率而实现调谐的.(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__________. (4)简单收音机通常包括调谐、高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四个主要部分. 八、电磁波谱及其应用1、电磁波谱: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1)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和它的传播速度相同,在传播过程中可不需要介质,都具有波动的共性.如干涉、_______、________。

它又是横波.种类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伦琴射线 γ射线 频率特性 波动性强 能使人类产生视觉化学作用、荧光作用、杀伤作用 穿透作用强用途通讯、广播、导航等 加热、烘干、医疗、导向、红外摄影、遥测遥感照明、照相、 加热等感光技术、日光灯、黑光 灯、杀菌消毒、医疗等 工业探伤、医学透视治疗等 工业探伤、医用治疗等 2、应用(1)电视:在电视发射端,摄取景物并将景物反射的______转换为_______的过程叫摄像,这个过程是由摄像管来完成的. 在电视接收端,将________还原成像的过程,由电视接收机的显像管来完成.伴音信号经检波电路取出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便伴随电视屏幕上的景像发出声音来.(2)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微波..—.电磁波...:直线性好、反射性强;声呐:超声波......—.机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当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收到反射回来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直接从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出障碍物的距九、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 表示,即n=sini/sinr =c/v ,因c>v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 都大于1.2、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折射率最大;(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3)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3、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产生反射的现象叫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v n C ==1sin );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4、光导纤维:内层为光密介质,外层为光疏介质。

5、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 (右图1)或180o (右图2)。

(玻璃到空气;i=45 o >C=42o )6、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1、光的干涉(1)现象:符合一定条件的相干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的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 (2)光发生干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缝干涉:(1801年,英国的托马斯•杨)①推导:如图所示,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_____________时,出现亮条纹(n=0,1,2,3…)符合_________________时,出现暗条纹(n=0,l ,2,3,…)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象特点:中央为__________,两边_____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红光:明、暗条纹宽度最宽,紫光明、暗条纹宽度最窄.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的最外侧为红色. ③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