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指数理论详解一:初识凯利指

凯利指数理论详解一:初识凯利指
凯利指数理论详解一:初识凯利指

凯利指数理论详解一:初识凯利指

(一)什么是凯利指数

关于凯利指数的源由,网上其实也有过介绍,为了让广大彩民都有了解,笔者再次引经据典。名词解释:“凯利公式原本是为了协助规划电子位元流量设计,后来被引用于赌二十一点上去,麻烦就出在一个简单的事实,二十一点并非商品或交易。赌二十一点时,你可能会输的赌本只限于所放进去的筹码,而可能会赢的利润,也只限于赌注筹码的范围。但商品交易输赢程度是没准的,会造成资产或输赢有很大的震幅。”“目前所说的“Kelly-formula”的本源是1956年John Kelly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属于概率学关于预测(期)方面的一个分支,原数学模型极为复杂,因其在对事件的预期和规避风险等理论上的先进性,凯利准则在博彩方面的应用极为迅速地传播起来,比如赌场的扑克游戏二十一点和欧洲盛行的赛马、赛狗等运动,其地位同“旋转矩阵”在数字乐透领域一样显赫。在足球博彩方面的应用主要以欧洲赔率为基础,可以在给定赔率的情况下计算出最佳的投注额,从而使你的注码稳定地、安全地、快速地(几何级数)增长。”

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最初的凯利公式是用来计算电子位元的流量通过率,由于公式的概率性本质和博彩实质相通。所以最终被广泛运用在博彩各种行当。

(二)凯利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那么凯利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其实,这是一个核心的概念问题。因为,最近有些网友总是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凯利指数真的能够预测出赛果,那么赔率公司为什么要计算出来,告诉我们呢?这个观点是极端错误的,首先,凯利指数并不是博彩公司所计算出来的,他如同任何行业的一家可以提供其财务数据的公司一样是被可以被人所计算的。本身而言,凯利指数并非其公司所计算的,而按照该场赛事所有开出的赔率和胜负平概率通过凯利指数计算公式套算出来的,如果只有一家公司对某场赛事开出赔率,那么他的胜平负三项凯利指数只有可能等于该公司本场比赛的赔付率。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这个表:

图文说明上表就是如何计算凯利指数的公式,A表示的意思是平均胜负平概率,B表示的是各公司开出的赔率,C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凯利指数,D是各家公司不同的胜负平概率,E 就是每家公司的赔付率。图中的下半部分,给出的就是每一个数据计算过程和公式,可以看出,赔率做为主变量和其它数据是息息相关的,基本上基它的数据均是根据他的变化而变化的,而C(凯利指数)又可以说这是这些数据中的最终计算平衡结果,因为因为他是通过各家公司相应赔率去乘以平均概率来得出的一个反映该公司该项数据打出结果的具体赔付指标。可以说,从市场而言,各家的凯利指数总是会不同而只有较大的公司如SSP、威廉希尔诸如此类的大公司才能做到其凯利指数趋同于赔付率。通过对市场各家凯利指数差异点和趋同点的判断我们通常就能发现一场比赛的趋势,也由于凯利指数是“变量中的变量”总是随市场赔率和平均概率(平均概率又是随着各家概率高低变动的)不断变动的,就是说凯利指数是能够反映博彩公司的数据的真实趋势和投注资金流量运动。

当然,如果单纯只是看表象,凯利指数显得不完美更加有浪费之嫌,凯利方程式就是专业的凯利指数套用公式,也是让凯利指数数据形成分析利器的数学模型法器。在下章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使运用公式将凯利指数变换成利于判断的数据,和凯比值系列数据的分析判断方法。

凯利指数及凯比值数据理论详解二:凯利指数与足彩

记得在学习政治经济学里有这样一句话,“价格是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价值是劳动成果成为商品的前决条件,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经济领域所谓的价值规律。其实,凯利指数正是衡定一家公司控制市场风险的价值杠杆。一般来说,博彩公司事前所设定的赔付率不会随意变动,而变动的是赔率和胜负平概率,跟随其变动的则是凯利指数。

在上篇中,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所谓的某一家公司的凯利指数只不过是该公司赔率和对应市场平均胜负平概率两者的乘积。通过分解赔率我们可以明白所谓赔率,并非对应每项概率的求导值,而应该是赔付率除以该项的公司设定概率(这里的假设前提是赔付率为该公司事前设定)也就是说,凯利指数反映出来的数值为该项赔率所存在的市场赔付风险,即动态

市场与事前确立的赔付率之间的赔付差异。这也就为什么笔者在开篇抛出经济学里的价值理论的原因。

其实,在每场比赛没有打完之前,(当然单就足彩而言可能只能说是周六下午六点半之前,这里存在一个价值信息数据不对等的时差所引起的数据误差)凯利指数均存在变化。而它的变化又总是围绕赔付率进行高低均等变化的,而胜负平三项的赔率随着市场不断变化,而一般赔付率则是恒定的。变动一般也不超过1%-2%。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凯利指数所对应的价值规律。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是不是在三项凯利指数中最接近赔付率的那一项最易打出。其实我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但至少不完全。在我们用凯利指数分析一场比赛时,我们不可能单看一家的凯利指数。如果大家可以进入某些专业赔率网(需要注册账号的那一种)可以发现,就会发现单看一家赔率公司的数据它的凯利指数三项数据保持和其赔付率完全一致。因为,凯利指数首要的作用就是反应将一场球赛做为经济市场各家公司赢利和赔付风险差异的做用。这里就要分析各家公司在该场比赛某项打结果所表示的凯利指数的异同程度。一般来说,认同程度越高的选项,打出可能越大,博彩公司存在的赔付风险越大。而差异越大的选项,则打出可能越小。为博彩公司盈利安全点。

当然,概率为三项结果,而利用凯利指数的这种人为的选择,大家会发现常常会有可能得出双选结果。而认同的双选中有一个可能是根本不可能打出来的结果。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矛盾呢?

我想,这也是我在初期研究凯利指数时遇到的很头痛的问题。放弃吧,又怕冷门打出,而抓住选择吧,做为足彩十四场比赛复选又太多。所以,这也是凯利指数进阶过程中的一个必由之路。

凯利指数及凯比值理论详解三:凯利指数的预测范围

在网友的来信中,总有许多人问我某某指数是什么意思?如何使用?是不是本人又创立了某种新的品种?凯利指数是不是能够预测每场比赛的进球数?首先,本人并没有创立除凯比值体系外的任何与凯利指数能扯得上关系的数据体系。如果说凯利指数能够在进球彩中使用?!那简直是将凯利指数当成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一般,只能引起“哄动效应”!

写出这个章节的原因,在于阐明一些本人对于凯利指数在足球比赛中运用范围,凯利指数!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仙药!它更不可能预测出足球场上所能发生的一切细节!在我看来任何科学数据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超越了它的空间,那么数据是无用!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下一章凯利方程式讲解总算是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吧。

记得在凯利指数理论的第一篇中,我就曾经讲过,凯利指数是依附欧赔胜负平概率下的一组反映该公司赔率和整体市场平均赔率差异的相对参数。而欧赔的确立,只是各公司根据各自体系所测算出的一场比赛打出胜负平结果,当然是和进球数不相干的。所以,笔者个人认为用凯利指数所折算的任何指数,都不可能又预测胜负彩又预测进球彩!当然,若是运气特别好,同样可以中奖。那样和数据就没有关系了!

既然如此,凯利指数折算后就是如何运用的呢?记得在凯利指数刚刚用于足彩之初,笔者也是从某足彩相关报纸上认识结缘的,从而通过凯利方程式首创出凯比值体系数据。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到关于平均赔率和中间赔率在凯利指数中的运用,又或者说更注重各家指数对于一场球赛胜负平结果的言判。一般只列出不到五家公司的赔率和凯利指数通过对于各家凯利指数与赔付率之间的差值比较进行判断分析。其实这只是凯利指数的一种表象!经过一段时间,记得很多的网友得出的结论是凯利指数是无用的!因为无论怎么看,有时候一场比赛不同公司的凯利指数表现出的数据可能会相差无几,又可能会差异太大,让人摸不着边际。显然这种简单比较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与凯利指数的原理格格不入。首先,在第一章原理中笔者已经提到,凯利指数只不过是某一场比赛各家公司的赔率和所谓平均概率之间的一种相对比率,它所表达的只是该公司赔率和市场平均赔率对应项目的差异率!如果简单的拿这种各公司的赔率差异率来进行其与公司赔付率之间的关系,是根本不可能找出凯利指数反映赛果的真实含义的。如何通过凯利指数对于某场比赛赛果进行判断是需要将其再次进行换算的。这里就有了所谓的凯利方程式!

凯比值便是通过这个方程式所定立的一组数据体系,实际上是一组平衡投注筹码的方法,在实际的北京单场投注相当有作用。对于西方博彩投资者来说是经常用到的投注公式中的一种。在新浪的每期预测彩民朋友们应该对于凯利指数的数据表格相当熟悉了。只是笔者在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每场比赛数据笔者一般都采集到十几家公司左右(火线数据则更多一些)进行分析,但往往大家忽略了平均和中间赔率所折算的数据使用(在表格中表达的是THREE WAY的两行数据)。这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每场比赛确立分析的基点所在。

在下一节中,笔者将主要对于凯比值体系中的凯利指数计算结果和凯比值数据、平均和中间赔率权重值数据的使用原则进行讲解。

归因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与应用 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最简单的归因莫过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主观 条件两类。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试卷题目太难。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则称为意向归因,例如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个人贪玩学习不努力,或学习态度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同意导致行为发生的内外因两种尺度,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如内部因素中的能力、性格等是相对稳定的,而机会、运气、努力等又是不稳定的,其中能力、努力、性格等,人是可以控制的,而机会、运气等又是人不可控制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或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如果学习者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60次,研究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 总之

我们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归因,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和调整,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所设定的目标的适应性,为自己打造成功的人生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疏忽,而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归因于幸运,而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命运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理论?真心的我觉得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哪一种更符合逻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下,韦纳站了出来他也不纯粹的赞同哪一种观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上将它们对立起来看。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免”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以上都是书上来的观点,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谈一下吧。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

凯利的归因模型

凯利的归因模型(1967)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E. A. Jones)和戴维斯(K. E. Davis)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从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 H. 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三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区别性(Distinctiveness):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一贯性(Consistency):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 凯利认为这3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3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表示如下:

凯利的归因模型

凯利的归因模型 (重定向自归因模型) 凯利的归因模型(Attribution Model) [编辑] 凯利的归因模型的概述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lder)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E.A.Jones)和戴维斯(K.E.Davis)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从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为三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distinctivene ss):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一贯性(consistency):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我们对迟

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活动目的]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二.个例分析 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小张是一名高一学生,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上了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很晚,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小张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办。

(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有:1.竞争加剧,各路“高手”云集一处;2.虽然用功,但方法可能不当;3.因文体活动很少参加而导致体质下降,精力不足;4.由于初中时成绩一直优秀,上了高中以后可能期望过高,自我要求太严;5.家庭关心可能升温太快。 以后他可以这样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继续以初中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毕竟都是初中的精英,聚到一起来,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2.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初中的一套。高中不但课程多,难度也加大了,初中的学习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3.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4.取得家庭的配合,不给太大的压力。 三.自我归因 这个虚拟的例子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点自己的影子在里头。下面干脆不绕弯子,请各位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如何?请你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先让他们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1:这次考试我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上课不善于摘记难点疑点,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和整理。 生2:我考得不好的原因也是学习方法不好,但主要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一旦自习课没老师在我就不知该干些什么,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生3:我这次也考得不好,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过高,总想和初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2)二维归因理论。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3)三维归因理论。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4)对应推断理论。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归因理论研究者之一。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 2.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如果一名员工

传播学考研常见100题合集

传播学考研常见100题合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大众传播、传播者、传播媒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2次)、传播(2次)、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 2. 受众(2次) 3. “第四媒体”、媒介文化、媒介 4. 舆论、舆论领袖 5. 信息(2次)、信息主权 6. 扩散模式——创新、刻板模式 7. 法兰克福学派(2次) 8. 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试验法、调查统计法、 9. 把关人(2次) 10. 符号(2次) 11. 麦克卢汉、拉斯韦尔、施拉姆(2次)、拉扎斯费尔德 12. 反馈 13. 编码(2次) 14. 民意测验 15. 内在效度 16.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 17. BBC 、NHK、CNN 18. 新闻 19. 因特网 20. 枪弹论 22. 知识沟 23. 广告 24. 卫星电视 26. 黄金时间 27. 时代——华纳 28. 《论出版自由》 29. 廉价报纸 30. 频道(频率)资源 32. 反“客里空”运动 33.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34. 《纽约太阳报》 35.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36. 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用图示)、5W模式 37. 伊利县调查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3.区别传播与舆论 4.区别信息与讯息 5.区别“热媒介”与“冷媒介” 6.简要说明传播的类型

7.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8.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9.区别反馈与前馈 10.区别“有限效果论”与“强效果论” 11.简述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类型。 12.简述“两级传播论”的主要观点。 13.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15.简述教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16.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17.简述有限效果论的基本观点 18. 简述说服理论的基本观点 19.什么叫传播模式?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功能? 20.什么叫把关人?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知识沟假说的基本内容。 22.简述传播学引入我国的历程 23.广播的传播特点 24.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办报活动 25.“黄色新闻业” 26.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7.简介电视的“教养理论” 28.简述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29.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假设 30.简述预防接种理论的基本观点 31.区别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32.区别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33.媒介霸权理论及认识媒介霸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34.马克思主义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15分) 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25分) 3.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 4.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10分) 5.试论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互动关系。 6.谈谈你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7.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8.举例分析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的传播特点。 9.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10.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11.谈谈你对我国媒介集团发展的认识 12.试论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13.什么叫“第三者效果”?试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第三者效果”现象。 14.什么是传播研究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你怎样看待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三维归因理论1

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环境或者把它归于个人。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三维理论(cube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凯利(Kelley,H.H.)于1967年创立的一种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其理论的内容主要如下:(l)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②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方,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①一致性:指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若是,一致性就高。②一贯性:指行动者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这种行为是否发生。若是,一贯性就高。③特异性(区别性):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若是,特异性就高。(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进行归因判断。…主黔耀堆凯利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归因的机制,但是,这个理论还是相当理想化的,还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类归因时的具体情况。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Weiner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教学文档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目录 编辑本段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

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归因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归因理论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

教学中的归因效应

教学中的归因效应 汪潮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这就是归因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的难度、运气和奖励等外界因素,称之为外归因;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人的主观因素,如能力、动机、兴趣、气质和性格等,称为内归因。 根据研究,学生对学习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情形是:1、如果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等内部稳定因素,那么这种归因会增强学习活动的坚持。2、如果归因于“内容太难”等外部稳定因素,就很可能降低学习活动的懈担3、如果归因于“运气不好”等外部不稳定因素,则不一定会降低学习积极性。4、如果归因于“努力不够”、“准备不充分”等内部不稳定因素,就会保持甚至增强学习积极性。 归因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用它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而适当地归因,是不断提高学习信心的重要教学策略。请看下例:一个六年级学生的作文第一稿只写了126个字,?其中有14个错别字。老师没给打分,而是与他商量修改意见。同时表扬了他会讲故事这一特长,然后请他把班级里最近发生的新事编成故事。两天后,他给老师讲了自编的故事。老师肯定了他的成绩,然后辅导他如何确定中心和选取材料,并鼓励他:“你的基础并不差,你很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真可惜,没有努力写出来。要是多下些功夫,该多好哇!”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问能得多少分,老师说可得及格分数了。他说:“再让我修改修改!”第三稿写好后,老师说能得70分。他主动要求老师再提点修改意见。第四稿,有了很大进步,老师给了85分、后来,这位学生积极性高了,经常送作文给老师修改。一年后参加全县征文比赛,得了二等奖。 在这个实例中,?在教师诱导下,学生把作文差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一内部不稳定因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实践还表明,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仅仅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成功的反馈,即“有效反馈原则”。这个原则在上面的实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真可惜,没有努力写出来! ”这就使学生感到自己努力不够。作文从第二稿的“及格”到第三稿的“70分”,再到第四稿的“85分”,逐次提高,这就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增强了信心,继续写下去,不断进步。 根据归因效应的原理,当学生表现出厌倦、烦躁、?被动的消极心态时,教师要及时帮助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 教学与归因效应具有密切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归因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和改革中小学教学是实现教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

心理学 归因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 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这一部分,不仅仅停留在找到原因,是由寻找原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归因效果。所谓归因效果论就是关于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赵老师从做教师那一天起,干一行,爱一行。在教书的过程中她反复研究并探索自己的教学思路,论文多次获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以母亲的身份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并且对父母离异者重点爱护。 请你评析赵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1)从教师职业素养方面讲,赵老师干一行,爱一行关爱学生的做法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2)从教师职业角色方面讲。赵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她反复研究病探索自己的教学思路,论文多次获奖,这体现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符合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教师角色,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的教学行为。 (3)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讲,赵老师的做法践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4)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职教师要以自我教育为主进行专业化的自我建构,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向赵老师那样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2、林老师穿颜色艳丽的衣服上课并用彩色的粉笔勾画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一上完,她从容地走出教室。 请运用心理学中注意的规律谈谈林老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1)林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本案例中,教师在穿着艳丽的衣服的同时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一位热情而且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富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放置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根据心理学中“注意”的有关原理,请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位教师的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画面、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容易让他们在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专心听课。

归因理论案例(1)

阅读下面这篇报道,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 (一) 昨天下午4:30左右,一辆满载乘客的有轨电车在接近南沙车站附近转弯时脱轨撞墙,车上30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轨电车公司经理罗伯明说,这次事故显然是由于该车超速行驶所致。他认为,事故发生时电车正驶过一段弧线,刚要驶入南沙站,车速达30公里/小时,比转弯处的规定行驶速度高2-3倍。 有轨电车公司的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车撞到铁轨右侧的院墙才免于翻车,否则会造成更大伤亡。据罗伯明介绍,昨天发生事故的3509号车以前曾发生过三次脱轨,上一次出轨也是由昨天那位司机开的。那三次脱轨事故都发生在中山广场的转弯处。 (二) 下面是《滨海日报》于1988年4月18日发表的关于电车脱轨事故的第二篇报道。读后请重新思考这次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昨天,有轨电车公司工会领导人就3509号车发生出轨事故一事发表不同看法,认为事故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车司机,有轨电车线路设计和车辆维修上的问题难辞其咎。 工会主席乔亚平为此提出警告:“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马上解决,这车我们是没法儿开下去了。”乔亚平承认他还不知道这次事故的具体原因,但他指出,“我们希望公司领导不要武断地认为这是人为的过失。这些车辆本身早就有毛病。”自1982年1月这些新式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发生了三十多起脱轨事故。当初,有轨电车公司共订购了25辆新车,耗资150万元;而现在只有十二三辆还能正常运行,其余的都已入库待修。 有轨电车公司发言人宣义德说,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认定线路状况良好,符合运行条件。有轨电车公司对转弯处的速度曾有明确规定,不得超过每小时10公里。但据一些当事者和电车公司的罗伯明经理说,当时这辆电车速度可能达到了每小时20公里。 另一位工会干部介绍,他在出事后与司机谈过,司机说他当时并没有给车加速,他开得很慢,速度只有3~4公里/小时。“我们可以肯定,这次事故不是由于司机加速造成的。”但是,公司发言人宣义德说,“罗伯明经理仍认为把事故原因归于司机加速是有根据的。” 思考题: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此次事故原因何在? 还需要做哪些调查吗?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例如,某个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可能认为是自己没有好好复习,或者是题目太难,或者是自己记性比较差,或者是运气不好等。又如老师在上课时,发现某同学睡着了,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他昨晚没有休息好,可能真的是很疲惫;或者是这个学生不守纪律,缺乏自制;或者是学生听不懂课程内容,感到乏味;或者是学生故意跟我作对,惹我生气等。不管原因是什么,这种遇到事情,探索其中的原因,寻求合理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每个人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寻找原因,只不过有时自己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而已。一般而言,遇到出乎意料的结果,我们更倾向于去推测其中的原因。例如,一个向来成绩很好的学生考了高分,老师可能会习以为常,但是一旦这名学生考得很差,那么就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设法去探寻背后的原因。 归因是个体对行为的主观解释和认识,未必就是引起个体行为或行为结果的真正原因。例如,学生上课讲话,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有问题没有听明白,想和同学讨论一下,而教师很可能将这种行为归因为该生纪律差。在实际情境中,自己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时也并非真实的原因,而是个体主观上所认可的原因。这种主观上的解释有时比真正的原因更能对个体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或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

原因的解释。归因是人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知,归因就会发生。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发生解释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种是倾向性归因(或性格归因),将行为的发生归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 按解释行为的对象来分,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和对自我行为的归因。在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归因倾向上,一般人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采取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采取情境归因。

组织行为学 凯利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

1.观众A为什么昨晚对周立波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仅针对这一行为如何利用凯利三维归因理论分析。 答:(1)三维归因理论又称三度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人们在进行因果归属时需从主、客观领域中的三个范畴去着手。所谓三个范畴,即○1客观刺激物(存在);○2行动人(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时间和形态)。 凯利认为,在把一个特殊结果归属于某个特定原因时,沿着这三个方面的线索可以很快考察出对归属中的信息资料的认识。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区别性(特异性)○2一致性○3一贯性(共同性)。 (2)观众A的表现应该从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分析,从而对他的个人举动有科学合理的认识。○1从他身处的环境,在《壹周立波秀》的现场,周立波滑稽的语言和富有幽默的表演风格以及周围观众捧腹大笑的氛围都影响着他的听觉视觉以及脸部肌肉细胞,从而做出了很特别的笑—笑得太厉害。○2从主观方面,他个人是一个乐观、不拘小节的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高,笑细胞较发达,笑的特突出。○3从区别性看,观众A的行为区别性高,他的笑很容易抓;从一贯性上看,可以看出他对待幽默的表现应该很夸张,一贯性较高;从一致性上看,观众大多数都是面带微笑,有很多也是捂嘴大笑,一致性

高。 2.你的人力资源考试成功或失败归于什么? 答:(1)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都不能单一的去看待,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 (2)在这次考试后运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进行归因,从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对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个人在人力资源考试中的失败主要是因为:○1个人用的时间不够,在准备期间,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2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期间总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3学习环境不理想,自习室人们为患,经常没座位,缺乏学习氛围,说话的玩手机的上网的还有发展感情的都热火朝天,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