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及优化
小儿泄泻诊疗优化方案一、定义1、中医定义:泄泻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
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故小儿泄泻是常见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婴儿发病率最高。
2、西医定义: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全国高等教育中医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2.诊断要点:(1)、有感受风寒、时邪外袭,或乳食不洁等病史。
(2)、.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体征: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有阴伤液竭之象。
其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泄泻病因病机是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健脾渗湿为原则。
中医外治法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的作用。
我们采用中药灌肠、穴位贴敷、推拿捏脊、微波治疗等中医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
通过我科治疗的小儿泄泻病分析,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占多数,其次由于喂养不当等因素所致的非感染性腹泻。
结合中医外治疗法对这二类腹泻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疗效短、费用低,有效率高,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所以与中医外治疗法结合治疗小儿泄泻病,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推拿治疗(1)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1次。
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
(2)寒湿泄: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1次。
(3)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退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山里,退七节骨等,每日1次。
2.贴敷疗法(1)风寒泻方: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
(2)湿热泻方: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
2024泄泻诊疗优化方案设计
2024泄泻诊疗优化方案设计引言:泄泻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泄泻的诊疗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优化。
本文将设计一个2024年泄泻诊疗优化方案,以提供更准确、便捷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改善泄泻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建立完善的泄泻诊断流程首先,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泄泻诊断流程,以确保患者的诊断能够尽早地确定,提供相应的治疗。
该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患者病史采集: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泄泻持续时间、性质、频率以及可能的诱因等,以帮助确定泄泻的类型和原因。
2.体格检查:医生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肛门检查等,以发现可能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肠道感染相关的病原体检测等,以帮助确定泄泻的原因。
4.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以选择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结肠镜等,以进一步评估肠道的情况。
5.诊断确认: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医生应尽快确认泄泻的原因和类型,以便提供相应的治疗。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基于患者的泄泻类型和原因,我们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1.对于急性泄泻患者,应优先考虑对症治疗,包括补充脱水、控制感染等。
此外,根据病原体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对于慢性泄泻患者,应综合考虑病因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改善饮食结构、调节肠道菌群、消除炎症等。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泄泻患者容易伴发一些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1.脱水预防:对于泄泻患者,特别是急性泄泻患者,应鼓励适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2.电解质紊乱处理:对于泄泻伴有明显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充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措施。
四、病情随访和效果评估为了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我们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
中医科治疗泄泻诊疗常规
中医科治疗泄泻诊疗常规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相同,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
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2 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
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3 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4 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5 大便常规、大便培养、X线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明确诊断。
6 本病应与痢疾、霍乱相鉴别。
[辨证论治]1 暴泻1.1 寒湿泄泻症状: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例方:藿香正气散。
1.2 湿热泄泻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例方:葛根芩连汤。
1.3 伤食泄泻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例方:保和丸。
2 久泻2.1 脾虚泄泻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例方:参苓白术散。
2.2 肾虚泄泻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
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例方:四神丸。
2.3 肝郁泄泻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肠鸣,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例方:痛泻要方。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保济丸、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等治疗。
2 针灸疗法可取足三里、天枢、中脘、上脘、天枢、关元等穴治疗。
泄泻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方案1.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导致泄泻。
(2)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蕴结肠道,引起泄泻。
(3)外感寒湿:感受寒湿之邪,侵袭脾胃,导致泄泻。
(4)肝郁乘脾:肝气郁结,乘脾胃之弱,导致泄泻。
2. 中医辨证论治(1)脾胃虚弱型泄泻症状:大便溏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肢软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湿热内蕴型泄泻症状:大便黏腻,臭秽,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外感寒湿型泄泻症状:大便清稀,腹痛喜温,喜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4)肝郁乘脾型泄泻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情志抑郁,胸闷胁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3. 中医其他疗法(1)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等穴位,采用针灸疗法,可调理脾胃,止泻。
(2)推拿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可健脾和胃,止泻。
(3)食疗: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食疗方,如山药、莲子、薏苡仁等,以健脾养胃,止泻。
二、西医治疗方案1. 病因分析西医认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感染性腹泻: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如食物不耐受、药物、应激、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腹泻。
2. 西医治疗(1)病因治疗:针对感染性腹泻,可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针对非感染性腹泻,可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
(2)对症治疗:如补液、止泻药物等。
(3)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3. 西医其他疗法(1)益生菌: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症状。
(2)中药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如葛根芩连片、复方黄连素片等。
成人腹泻诊疗方案
成人腹泻诊疗方案简介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稀烂或水样,伴有排便急迫感和腹胀不适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成人腹泻常见于细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过敏反应、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原因。
本文将为成人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临床诊断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就医就诊情况等信息。
2.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腹部触诊、听诊肠鸣音等。
二、实验室检查1.大便常规检查:包括外观、质地、颜色、隐血、寄生虫检查等。
2.肠道病原学检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
3.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
三、诊断原则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明确病因及病情。
四、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阿奇霉素:适用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感染。
•钠磺肝素:适用于沙门菌感染。
•硝酸铋、舒脑康: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2.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对症治疗:多饮水、少食多餐、休息等。
•抗病毒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
3. 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病因清除:停止进食潜在有毒食物。
•支持治疗:补充水分、电解质等。
4. 过敏反应引起的腹泻•避免过敏原:对已知过敏原要避免接触。
•抗过敏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
5. 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腹泻•饮食调理: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
•药物治疗:可选择抗胆碱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五、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
•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合理饮食,避免吃生冷食物。
•饮食调理,适量补充盐分和水分。
•注意休息,提高抵抗力。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感染性腹泻患者。
•不滥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引起的腹泻。
以上是成人腹泻的诊疗方案,但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切忌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及优化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及优化小儿泄泻是指儿童出现频繁、水样便溏、次数增加的症状。
对于小儿泄泻的诊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年龄等因素。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疗效评估及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病因分析小儿泄泻的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包括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非感染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先天性肠道异常等。
因此,在制定诊疗方案时,需要确定泄泻的具体病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诊断要点小儿泄泻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临床表现:水样便溏(每日大便4次以上),便次明显增加;2.病史询问:了解病程、发病前饮食、既往用药史等;3.体格检查:全面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皮肤粘膜、肠鸣音等;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指标等。
三、治疗原则小儿泄泻的治疗原则如下:1.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补液、控制便次和便质等;2.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抗寄生虫治疗等;3.营养支持:对于液体丧失过多的患儿应给予充分的液体补充,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4.肠道保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给予肠道保护药物,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小儿泄泻的疗效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临床症状改善:观察患儿的泄泻症状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如便溏次数减少、质地变稠等;2.肠道功能恢复:观察患儿的肠道功能是否逐渐恢复正常,如肠鸣音增强、腹胀消失等;3.实验室检查指标:重复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指标,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如果疗效不佳,则需要优化治疗方案,包括:1.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2.换一种治疗药物: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以尝试更换另一种治疗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3.考虑并发症: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需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营养不良等。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泄泻泄泻是中医的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时以腹泻为主症,辨病泄泻。
中医诊断标准: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XXX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中医综合治疗方法:1.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XXX。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其他中医疗法:1.针灸疗法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2010年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也称小儿腹泻,其主症为大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的乳食,为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以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多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其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清浊相干,并走大肠,遂成腹泻。
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诊断]1、临床表现1.1 病史:常有喂养不当,腹部受凉或呼吸道,泌尿系及皮肤感染等肠道外感染病史.1.2 症状:腹泻可轻可重,轻者一日数次,大便呈糊状或稀水样.重者一日十余次或几十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或稀水样.部分病例伴有腹痛,大便带粘液, 里急后重.严重病例伴频繁呕吐,厌食,烦躁,精神萎糜等中毒症状,且有不同程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1.3 分型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1.4 病程分类:2 周以内为急性,2 周至 2 月为迁延性,2 月以上为慢性.2、辅助检查2.1大便常规:镜检可见脂肪滴或红,白细胞.2.2病原学检查:有条件者可作大便培养和病毒学检查.2.3血生化检查:包括血清钠,钾,氯,钙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2.4血常规检查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多.[治疗](一)中医治疗1、常证(1)伤食泻主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丸加减. 还可采用灸法,取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交界处,以艾条温和灸两侧穴位,各10~15分钟,每日灸2~3次。
此法亦适于其他证型腹泻。
亦可采用推拿法,揉外劳宫,清板门,清大肠,摩腹,揉足三里。
(2)风寒泻主证:泄泻清稀,中含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外治法选熨脐法,干姜、艾叶、小茴香各20克,川椒15克为末,鲜生姜30克捣烂,上药为末纳纱布袋中,敷脐,上臵热水袋,昼夜连续,5天为1个疗程。
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水样便,可伴有粘液或混有血液,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
(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阳性。
(二)证候诊断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
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呕,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
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1.寒湿证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理中丸、玄胡止痛片等。
2.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黄连、黄芩、茯苓、绵茵陈、厚朴、银花、甘草等。
中成药:保济丸(口服液)、葛根芩连片、炎可宁片等。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方案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方案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
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较为多见,秋冬两季发生的泄泻易酿成流行。
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泄泻轻者预后良好,若起病急骤,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
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本证包括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诊断]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们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鉴别诊断]应与痢疾鉴别。
痢疾初起大便稀,便次增多,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有粘冻,脓血。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样便,色黄褐,气秽臭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2.辨轻重泄泻病程短暂,大便次数不多,精神尚好为轻证;泻下急暴,次多量多,神萎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为重证。
3.辨虚实泻下来势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者多为虚证;迁延日久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
虚证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益气,健脾温肾。
虚中夹实宜扶正祛邪,;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
有伤阴、伤阳证者,宜养阴温阳。
除内服药外,尚可结合针灸、推拿、外治等法治疗。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泄泻,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疏或呈水样,并且伴有腹痛、腹胀、腹泻量大、肠鸣和肛门灼热感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泄泻可以分为湿热泄泻、脾胃虚弱泄泻和肝郁气滞泄泻等不同的类型。
每种类型的泄泻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下面是针对泄泻的中医诊疗方案:一、湿热泄泻湿热泄泻主要是由于肠道受湿热邪气侵袭引起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黄色、味重、口渴、小腹胀痛、恶心、纳差、舌质黄腻、苔黄糙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板蓝根、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物,可通过清热泻热、祛湿化浊的作用来缓解湿热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肠道通畅。
3.生活调整:避免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二、脾胃虚弱泄泻脾胃虚弱泄泻是由于脾胃虚弱,脾气亏虚导致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稀黄、无臭、腹胀、乏力、纳差、舌质淡白、苔薄白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耆、白朮等益气健脾的药物,可通过补气健脾的作用来改善脾胃虚弱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温煮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粳米、小米、薯类、禽肉、鱼类等,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
3.生活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脾胃功能。
三、肝郁气滞泄泻肝郁气滞泄泻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引起的。
其临床表现是大便稀绿、口苦、口干、嗳气、胸闷、胁肋胀痛、舌质红、苔黄等。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郁金等疏肝理气的药物,可通过疏肝理气来改善肝郁气滞泄泻的症状。
2.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咖啡、巧克力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生活调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泄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情特点,采用针对性的中药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功能。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基本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泊,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生症的病证。
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污的基本病机。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
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
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而。
而湿盛与脾虚又往往瓦相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其因外感、饮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二、相关检杳:L常规检查:血、尿、便、生化检杳,心电图。
2.消化系统检查:可行结肠内窥镜或锁剂灌肠、消化道钢餐检查一明确病变部位,腹部彩超或CT检查有助「胰腺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三、诊断标准:L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沟下完谷不化。
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沟。
2.暴污起病急,沟下急迫而呈多:久泻起病绫,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纪发作病史。
四、鉴别诊断:L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酒,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卜赤白蓝液为主症。
泄泻亦可有腹疝,但多与肠鸣股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循是与里急后至同时出现,其柏便后不减。
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
但彼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沿而不甚见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潜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河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婚、汗出肢冷等音竭阳亡之危象。
而泄泻仅以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粪痂稀渐,便次频多,其发生有缓有急,IL不伴有呕吐。
五、治疗:(-)辨证论治L寒湿困阻证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疝,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脑,脉濡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1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
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
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
哭闹,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4)寒湿泄泻证:大便稀薄如水,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
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
(5)脾虚泄泻证: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6)脾肾阳虚泄泻证: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①风寒泄泻证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②湿热泄泻证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推荐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甘草、黄芩、黄连。
中成药:苍苓止泻口服液、儿泻停颗粒等。
③伤食泄泻证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推荐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中成药:保和丸等。
④寒湿泄证
治法: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推荐方药:桂枝加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桂枝、党参(或人参)、炒苍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陈皮、厚朴、藿香、诃子、炮姜。
中成药:小儿止泻散等。
⑤脾虚泄泻证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启脾口服液等。
⑥脾肾阳虚泄泻证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
(2)中药煮散剂
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证,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随症加减。
采用儿科散剂治疗,散剂服用方法:每日2-3次,水煎去渣服。
2.推拿治疗
(1)小儿推拿法
①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1次。
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利小便,顺揉长强,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推上承山,推揉止泻灵。
②寒湿泻: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1次。
③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揉天枢等,每日1次。
④脾虚泻:补脾土,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等,每日1次。
或揉腹: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逆时针方向揉2分钟;揉气海: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揉百会:顺时针方向点揉2分钟;揉龟尾:揉250-300次。
或捏脊叩督法:从长强穴上2cm至大椎穴反复捏提3-6遍,从大椎穴向下到腰俞沿督脉及两侧华佗夹脊穴叩击3-5遍,频率为160-180次/分。
3.外治法
(1)中药灌肠法
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36-37℃之间,药量按1-2ml/kg〃次,保留灌肠。
禁忌症:肛门周口及直肠疾病患者。
(2) 敷贴疗法
敷脐散用药选方:
炒苍术15g、吴茱萸10g、肉桂5g、砂仁10g
丁香10g、川椒10g。
X5剂备用
方法:上药研制粉末,用温醋或白酒调成糊状,每次3-5g,敷贴于神阙穴(脐部),上盖塑料薄膜,再盖辅料块,以胶布固定,对胶布过敏者,以宽松紧带捆扎,松紧应适当。
每日1次,每次贴敷时间6~8小时,3天为一疗程,可用
2~3个疗程。
(3)针灸疗法
①针法
常规取穴:脾腧、足三里、三阴交。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天枢;伤食加刺四缝。
具体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②灸法:患儿取仰卧位,点燃灸条,距离皮肤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15-20分钟。
分别灸神厥、中脘、天枢及足三里等穴,如食滞明显,可加脾俞、胃俞等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每日1次。
患儿配合者采用艾盒灸治疗。
(4)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可选用特定离子导入治疗仪治疗。
4.基础治疗
(1)轻度脱水者给予ORS口服补液盐;中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
(2)体温超过38.5℃者给予口服对布洛芬混悬剂或乙酰氨基酚滴剂以降温。
(3)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5.护理(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
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三、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90%。
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90%、≥67%。
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主症积分减少<67%、≥33%。
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主症积分减少<33%。
2.评价方法疗程结束时对疾病、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
一般而论,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属实证,治以祛邪为主。
若风寒外束宜
疏解,暑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
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多属虚证,治以扶正为主。
脾肾阳虚宜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泻不止宜固涩。
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