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与健康

茯苓小资料

茯苓(tuckahoe)是一种以菌核为主要利用部分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学名Poria cocos(Schw.) Wolf。别名茯菟(《本经》),茯灵(《史记》),茯蕶(《广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兔(《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等等。

茯苓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幼嫩时白色、棉絮状,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茯苓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云南所产的茯苓,个圆或长圆,皮黑褐有细皱,肉白,铁实,质量为全国第一,闻名中外,称为云苓。

茯苓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茯苓原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茯苓的栽培始于中国,南宋周密《葵辛杂识》中记载了当时茯苓的栽培技术“凡所砍大松,根下枯而紅潤者,其下必有茯苓,蓋得茯苓所養故耳。人能服餌,豈無奇功!”。茯苓在我国的食用和药用的历史也很久,早在17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把它列为上品;伏灵之名出于《史记•龟策列传》,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警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淮南子》也载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下有菟丝”。宋代《图经本草》也有关于茯苓酥的记载。苏颂《集仙方》内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有关此方面的论述颇多。据《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明清时代,茯苓作为高贵滋补食品更为世人所珍爱。据说,慈禧太后为了保健养身,对茯苓夹饼特别厚爱,而使茯苓夹饭盛行于世,成为京都名食,饮誉至今。

茯苓的营养与食用

茯苓营养丰富,每100克茯苓的营养成分;能量16 千卡、蛋白质1.2 克、脂肪0.5 克、

碳水化合物82.6 克、膳食纤维80.9 克、核黄素0.12 克、钾58 毫克、钠1 毫克、钙2 毫克、镁8 毫克、铁9.4 毫克、锰1.39 毫克、锌0.44 毫克铜0.23 毫克磷32 毫克、硒4.55 微克、烟酸0.4 毫克等等。

茯苓是理想的药食同源植物,食用方法很多,可以制成茯苓酥、茯苓糕供人们食用。《红楼梦》中曾提到了广东茯苓霜,北京的茯苓饼和成都的茯苓包,都是当地的名贵特产,此外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菜肴。

茯苓小菜谱

茯苓贝梨茯苓15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洗净,切成小方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把,切成丁。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铝锅中,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成。汤鲜、甜,可吃梨、茯苓,喝汤。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咳平喘的作用增强。常吃可美容颜、抗衰老,使皮肤滑润细嫩,并富有弹性。

绿豆茯苓膏绿豆75克、茯苓50克、冰糖30克。绿豆洗净浸泡,茯苓洗净。将绿豆与茯苓同入锅,加水烧制沸腾,小火熬约2小时,加冰糖再煮片刻即成。具有清凉解暑,消食开胃的功效。

茯苓银耳蛋鸽蛋300克、银耳(干)60克,茯苓30克、江米酒5克,淀粉(豌豆)5克,鸡油10克,盐2克。.银耳用温水泡发后洗净,去根蒂;茯苓研成细粉,加水200毫升,在沙锅内熬煮30分钟,除去沉淀杂质。鸽蛋打入抹好鸡油的模具内,同时将银耳镶在鸽蛋上,上笼蒸3分钟取出盛于盘内。锅烧热加入鸡油,放入米酒、盐和煮好的茯苓汁液,煮沸后用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芡,最后加入鸡油制成酱汁。将酱汁淋于银耳上即可。此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补肝肾、益精气功效显著。能够防癌、治癌。茯苓炖鹌鹑人参3克,鹌鹑2只,茯苓20克,猪油、精盐各适量。鹌鹑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锅内放人猪油、适量的水,加入鹌鹑、茯苓、人参,中火炖烂后加入精盐调味即可。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

茯苓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茯苓中的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各有不同。茯苓皮走表,长于利肌表之水肿;白茯苓偏入气分,赤茯苓偏入血分;白茯苓偏补,赤茯苓偏利;补脾益心,则白茯苓优于赤茯苓;分利水湿,行血消瘀,则赤茯苓胜于白茯苓;茯神用于安神。茯苓与猪苓协同利水,猪苓淡重于甘,主入肾与膀胱经,只能渗湿利尿,无补脾益中之效,且利水作用较茯苓强;茯苓则利中有补,能补脾益心。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茯苓菌核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含量最高达75%。并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包括茯苓酸(Pachymic acid)、齿孔酸(Ebricoic acid )、块苓酸(Tumulos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等。此外尚含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等。茯苓小药方

1 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 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3 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4 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