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几点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几点看法

发表时间:2013-05-29T14:06:59.6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7月总第140期供稿作者:王连海孙玉美王连周

[导读]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王连海1 孙玉美2 王连周3

1、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初中262500;

2、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办事处沙营小学262500;

3、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办事处黄楼初中262500

语文课改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先得弄明白什么是语文、它具备什么特点。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从泛式角度来讲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语言和言语。语言即人说的话,且理解为口语;言语即语言的理式表达,且作书面语讲。从这二者身上人们不难发现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那么人们怎样把语言和言语结合起来,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语文的作用,就成为语文课改的目的和关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用简单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取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就语文学习而言,“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全部;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并用,是语文学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内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在教学中,我们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不断探索,改变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个性的摧残。

二、学习知识和情感倾向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结果,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三、自主、合作、探究,转变传统教法

“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范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向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拥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信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创新

拓展是凭借“自悟”、“交流”、“探究”时所产生的灵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模仿运用。拓展是对前三步阅读教学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效果的检验,是自悟、交流、探究之后的必然结果,而自悟、交流、探究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拓展质量的好坏,它们环环相扣,环环重要。拓展一般分两种形式:一是在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后,再阅读一篇跟课文类型相同的其它文章,可用提问形式,也可采用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阅读分析的拓展训练;二是在完成一篇课文或一单元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模仿写作的拓展训练,中国传统的模仿写作教学,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五、应当警醒语文课改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泛语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比如把语文上成历史、地理、艺术课等。

2.反文本,新课改倡导多元化、批判性、个性化解读文本,但有些教者不顾文本的原始意义,忽略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乱解一通,这是万不可取的。如有老师提出《背影》中父亲翻越月台围栏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要正确解读文本,必须从恢复文本的原始意义开始,然后发挥人的主体性,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创设情境氛围。

3.教师不作为——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教师角色消失。

另外还有像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去知识化等不应该发生的问题。

最后一点,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正确走向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做一个读书人,把握两个规律,树立三种意识。分别指明:初读感知——精读品味——深读理解——朗读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科自身特点的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核心性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同时要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灯盏的拨亮者,是学生思想迷途的引路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助产士。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必然意味着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和“学”的全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情感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