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3c5ba245901020207409c08.png)
石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0多年前,美孚石油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中国的土地上,转悠一圈之后,得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甚至搬出唯海相地层生油论,来证明中国是贫油国。
那个时候,石油已经体现出了它的宝贵,没有了它,新中国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的,大庆和胜利油田的开采,让中国经济的起飞来得更为顺利了。
现如今,石油在经济中扮演的地位越来越重了。
能源供给、特别是石油供给的增长幅度已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供求差距越拉越大。
去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超过1.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0%。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据,一般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20%。
我国整整超了一倍。
再来看看我国的石油情况。
按照最新的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可能找到的石油资源储量为619亿吨,目前共找到石油地质储量234亿吨,探明率为37.8%。
特别是广大的西部新探区和海上石油资源的潜力明显,目前的探明率仅为21.5%和22.6%。
于此,西部大开发才更有意义,这不就奔着石油资源去的。
也只能这样才有开发的动力。
中经院在本周最新出刊的「国际情势周报」中,引据上海社科院近期完成的能源报告,认为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原油需求持续膨胀第二、供需缺口日渐明显第三、原油进口管道过于单一第四、原油供给受制于人第五、中国承担风险能力脆弱:目前推算,若每桶国际原油价格上升1美元,中国将多支付6亿美元外汇,负担不轻。
经济是要稳定的,因为稳定才会发展,而安全的石油供应是稳定的一大要素,而维护我国石油的安全需面临的挑战,我们任重道远。
另外,这里有两条对石油经济的建议,为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利益:加快石油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将外汇储备转换为石油储备。
据央行发布的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
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f4975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1.png)
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价格的波动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探讨一下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
石油作为大宗商品,其价格波动主要由供需变化所引起。
具体来说,影响石油供给的因素有:全球产油国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生产国的国内政治稳定程度和能源政策、海上油气开发技术等;而影响石油需求的因素则包括:全球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节能减排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石油需求的变化对各种经济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大致可以分为石油消费国和石油生产国两类。
对于石油消费国来讲,石油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能源成本的增加还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物价水平的上升,这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石油价格的涨跌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其中又包括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
在石油价格长期居高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选择公共交通,这会改变现有的城市规划并对汽车行业产生冲击。
对于石油生产国来讲,石油价格的上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过于依赖石油收入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可持续性。
一旦石油价格下跌,经济会立刻受到冲击。
另外,石油生产地区还可能受到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如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影响石油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石油价格波动的应对策略在面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时候,各个经济体必须采取一些应对策略,以抵御外部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具体的应对策略包括:1. 注重节能减排,减少石油消费的总量;2. 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3. 推进多元化能源体系建设,实现能源的多样化供给;4. 发展石油替代品,为石油供给流程注入新血液。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ee23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d.png)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石油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而石油价格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这个大趋势下严重受到了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
本文将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导语过去几十年,石油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高低波动已经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不稳定的时候,石油价格的波动更是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一、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在全球市场石油价格波动的驱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石油价格波动的首要影响是通货膨胀,这主要是因为石油这种商品在基础生产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其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各个行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经济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度的扩大,增加国家经济风险。
此外,由于石油的价格是世界市场共同形成的,因此任何可能引起石油升值的国际事件都可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中国国内经济形势非常混乱,大量资产被清算,银行停止了贷款,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直接影响,还涉及到复杂的间接影响。
例如,中国内部能源市场的价格套路往往取决于石油价格波动的程度,进而影响到能源生产行业的发展。
此外,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外部信誉。
高石油价格时期,中国的能源行业会受到更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高额的能源支出,许多企业会采取节能、替代和转型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压力。
然而,石油价格继续上升可能会让这些企业的转型变得更加困难。
三、中国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策略面对石油价格的波动,中国仍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加快国内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降低对外油气依存度。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991ec4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f.png)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石油价格的波动与走势对于全球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制定者应对的策略。
1.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家和全球经济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的增加,这会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
生产企业的成本上升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高油价还会影响交通成本,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
其次,高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石油是许多产业的重要原材料,高油价会推高成本,阻碍产业发展。
此外,高油价还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增加了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给经济带来压力。
另外,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际贸易和汇率产生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其对石油的需求和进口量相关。
当石油价格上涨时,进口石油的费用增加,贸易逆差可能会扩大,对国家经济形成负担。
此外,石油价格的波动还可能导致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2. 政策应对策略面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来缓解其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能源战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例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石油的需求。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政策来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补贴或减免税收的方式,减轻企业石油成本的压力,促进产业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交通补贴等方式,减轻个人负担。
此外,政策制定者还可以采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降低金融市场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减少经济的波动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采取刺激性措施,缓解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
各国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制定政策,通过加强监管和信息沟通,降低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222
![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222](https://img.taocdn.com/s3/m/37e2933010661ed9ad51f3d6.png)
一:引言现在社会国际油价从04年的40多美元一桶,到现在持续维持在100美元一桶。
细细观察21世纪美国的在中东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军事策略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资源战略里的石油战略。
由此可是看出在国际战略里对资源掌控的重要性。
二: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的情况自从2002年伊拉克战争以后,石油价格就一直在上上涨,有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图中红色的虚线表示上升通道的上轨,绿色的虚线表示上升通道的下轨。
下图是调整了通货膨胀后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970-2006)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以及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紧张,导致原油价格一路大上涨,半年国际持续动荡。
同时,美国原油高库存、OPEC原油生产持续超限额等因素对市场造成打压。
所以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2010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在70-85美元内波动。
相对较稳定而2011年全球经济仍然延续2010年的发展态势。
以美国为首的OECD国际将继续复苏之路,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则会持续当前的高速经济增长状态,相比2010年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只要全球经济不出现大衰退,2011年的油价将继续走高。
表1 世界石油消费变化情况单位:亿吨20092010增长率北美11.6011.82 1.89%西欧7.237.15 -1.17%拉美 2.93 3.02 3.06%中东 3.53 3.62 2.40%非洲 1.62 1.62 0.31%中国 4.11 4.39 6.79%前苏联地区1.98 2.01 1.76%其他地区 5.25 5.30.95%三;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影响一:我国石油需求情况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
报告表示,2011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有所下降,预计全年的需求量为4.83亿吨,增长6.2%;二、油价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5bb4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a.png)
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一直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态势。
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探讨这种影响。
需求方面,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消费者支出上。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消费者购买燃油、汽车燃料等相关产品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家庭的购买力,导致他们减少其他消费。
例如,人们可能会减少购买奢侈品、旅游和娱乐活动等。
消费的减少将影响到零售业及相关服务业的经营,进而波及到整个国家的消费水平。
这种消费的下降会导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其次,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石油是很多行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如化工、交通和物流等行业。
当石油价格上涨时,企业在购买原料和能源方面的开支增加,这将迫使企业采取措施来减少成本。
常见的做法包括降低员工薪资,削减生产规模,甚至裁撤员工。
企业的这些举措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生产成本的上涨也可能会导致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
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供应方面,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出口和进口国的国际贸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出口石油的国家来说,石油价格上涨将带来更高的收入。
此时,这些国家往往会增加石油产量,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然而,这种增产可能会导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问题,并进一步推动石油价格下跌,最终导致供应国家收入减少。
相反,对于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石油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能源成本。
价格上涨将导致国家贸易逆差的增加,加剧国家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石油价格的波动还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石油市场的波动性常常会引起投资者的担忧,导致股市的波动加剧。
股票价格的下跌可能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从而引发市场的恐慌。
这种恐慌情绪会波及到其他经济领域,如房地产市场和消费者信贷市场。
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给整个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造成经济的不稳定。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2ca65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f.png)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 背景石油是全球经济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而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近一个月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基准原油布伦特油价已经突破每桶70美元,且预计价格将在未来继续攀升。
这一走势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有哪些对策可以应对?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石油市场走势及其影响2.1 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经济复苏推动石油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迷。
经济复苏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使得供求关系变紧张,石油价格上涨。
•生产减产导致石油供给不足。
俄罗斯、沙特等石油主产国的减产协议以及美国原油产量下降也导致了石油供给不足,从而促使石油价格上涨。
•地缘政治风险升高。
伊拉克、伊朗、也门等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使得市场对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推动了石油价格上涨。
2.2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将产生以下影响:•石油进口成本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石油价格上涨将显著增加我国进口成本,同时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石油化工成本上涨。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石化企业成本上涨,降低整个产业的盈利能力。
•能源结构转型面临压力。
我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石油价格上涨将会加大转型难度和压力。
•通胀压力增加。
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石化行业成本上升,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成本,从而对物价上涨产生影响,进而推动通货膨胀。
3. 对策分析3.1 减少进口量我国可以通过降低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来抵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
具体来说,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发展本土石油产业。
加快本土石油勘探和开发,增加本土石油产量,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能够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使进口石油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加强节能减排。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风险管理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3d0c3a5a8102d276a22f60.png)
石油的依赖度 。要加大油气 勘探开发。据 推测 , 我国石油资源最终 可采储量约 1O l0亿吨 , 3— 5 仍具有开采潜力 , 目前南海、 东海地区的
首先, 原油价格的上涨增大 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石油价格上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 , 可
涨, 推动物价上涨 , 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世界石油价格变动对我 国物价 影响主要有 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 输入性通胀 。我国石油 价格虽然仍 由国家调控 , 但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 , 与国际接轨的定价
总 之 , 旦 石 油 价 格 的上 升 真 如 索 罗 斯 所 说 的 那 样 , 在 石 油价 一 存 格 泡 沫 的积 聚 。 如上 面 我 们 所 分 析 的 对 我 国经 济 的 影 响 , 么 不 可 正 那
、
索 罗斯 的观点——油价上涨背 后的经 济泡沫
乔治 ・ 索罗斯 曾于 2 0 0 8年 6月 3日在美 国国会 听证会上表示 , 经济泡沫正在原油及其他商 品市场形成 。 当时, 国际油价一度飙升至 10美元左右 , 国的零售汽油平 均价格 也已逼近每加 、 电制造 业等行 业 , 家 物价上涨也会带动工
资、 率、 利 租金 等 等 上 涨 , 产 成 本 的 提 高 引 发 产 品 物 价上 涨 。 生 其 次 , 引起 我 国 国 内 石 油 价 格 的 上 涨 。 国 内石 油 价 格 由政 府 调 控 , 考 虑 到 我 国 成 品油 行 业 的 销 售 利 润 , 国际 市 场 接轨 方 面 , 在 与 我们 必然 上 调 倡 内 石 油价 格 。 且 从 长 远 发 展 来 看 , 着 我 国 对 外 开 放 的 而 随 不 断扩 大 , 国 国 内成 品 油 的 价 格 不 可 能长 期 脱 离 世 界 市场 , 此 国 我 因
国际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国际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9d49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6.png)
国际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国际油价上涨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社会科学学院曹宸墅摘要:2008年8月前(月日有小幅回落)国际市场油价一路飙升,已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滞胀)。
对于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人们众说纷纭。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世界的难题,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油价上涨根本原因是由于石油的供不应求造成的而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方法,就是让价格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运用市场的机制来最终平抑油价,使世界经济恢复长期而稳定的增长。
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和需求大国,宏观微观经济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分析这些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国经济现状有较大帮助,有助于政府和企业作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油价;原因;影响;对策一国际油价背景介绍:二、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一:石油枯竭论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飙升,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原因三:美元贬值论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
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
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
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在原油市场上美元贬值会成为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在外汇市场上原油价格导致美元贬值的效应也同样会较大,双方是相互促进的效应。
为此当持有美元资金的投资商在投机原油期货交易有利可图时,便很可能出现原油投机活动猖獗。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1ab94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8.png)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和特征原油价格波动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原油价格的波动。
很多时候,原油价格的波动还会导致其他商品价格的波动。
根据统计数据,自2000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非常大,平均每年的波动幅度超过了50%。
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原油进口和能源消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之一。
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中国的能源消费和原油进口成本都会增加。
这会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能源价格的上涨将导致物价上涨,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成本。
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 外贸和外汇储备中国是一个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也会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企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很大的财务压力。
一方面,由于成本上涨,能源类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会减弱。
另一方面,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储备汇率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加剧了政府在外汇存储方面的压力,对中国的外贸和外汇储备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
3. 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另一个影响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产生了深制影响。
2014年至2016年奥佛拉石油危机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中国的石油行业产值大幅萎缩,其中许多小型和中型石油公司被迫关闭,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处于瘫痪状态,给就业和生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资源调节和政策调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还会影响中国的资源调节和政策调整。
由于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广泛影响,中国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来应对。
政府可能会采取货币和经济政策的不同调整,比如投资加大、通胀控制等,来应对原油价格波动和影响,从而保持国内的经济稳定。
三、结论:如何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来说,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至关重要。
油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ocx
![油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b28fc9f482fb4daa48d4b2b.png)
油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国际原油价格轨迹描述及油价高位运行现状原因1.国际原油价格轨迹描述。
在分析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和国际油价变动趋势时,首先,有两个油价数据值得关注。
即国际石油现货平均价(APSP,averagepetroleumspotprice)和欧佩克油价(OPECBasketPrice)。
前者代表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原油交易。
后者是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平均价。
目前欧佩克的一揽子油价是指,代表各成员国的11种出口原油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该油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反映了并影响着市场当前和未来的主要原油供需,同时,也是欧佩克确定石油生产与供应额度的重要参照数据,是国际油价的风向标。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三个历史阶段:(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2)1983——20XX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XX年)。
2.油价高位运行现状原因。
进入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Z 多极化形势,遍及全球地缘政Z动荡和格局重组趋势,世界经济,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和国际油价形成及其变动趋势的外部条件和政Z经济大背景。
世界石油产业现状和石油经济发展,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和需求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仍旧是导致国际油价波动乃至持续上涨的基本因素。
政Z突发事件和地区政局紧张、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和气候变化影响、原油市场投机行为、甚至人们敏感的心理预期和恐慌等,成为近几年引发石油价格波动,特别是导致油价飙升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20XX年出现的油价暴涨和20XX年的油价回落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变化和调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合作,采取削减或扩大原油产量的手段,影响了国际油价。
同时期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也开始引起人们的警觉。
那么,20XX年和20XX年的国际油价波动及大幅上扬,在需求拉动的基本原因之外,则更要强调投机和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恶劣影响作用。
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989e09bb9d528ea81c779e4.png)
商业经济评论经济导刊342011 / 03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总体趋势逐年上升。
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石油达到2.04亿吨,2010年为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超过舆论认为的50%安全防线。
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作出预测,即使是在低需求的情景下,我国石油需求到2030年也将达到6.44亿吨。
若不加以控制,2030年前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就有可能突破70%。
且国内原油价格机制改革后实现了国内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内油价,通过国内石油市场影响我国总体经济的运行。
石油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第一,通货膨胀效应。
首先,在石油出口过程中,处于高位石油价格将直接推动国内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其次,石油价格上涨将抬高国内经济活动成本,并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再次,物价上涨反过来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全面提高,从而引发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全面上涨,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第二,供给冲击效应。
像“血液”一样重要的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在每个产量水平上生产成本都提高了,企业不得不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和降低产出水平,从而导致经济体【关键词】 石油,价格,经济,影响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文 |李欣艳 华忠志 蔡之兴 魏迎龙生产能力下降和失业率增加。
近几年来油价持续上升,频繁出现的“油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表现在加速的通货膨胀中。
第三,国际转移效应。
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收入从石油净进口国向石油净出口国转移。
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给与需求的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上涨就会导致购买力从石油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转移,导致石油净进口国消费者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减少了总需求,致使净进口国经济的衰退。
第四,行业转移效应。
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一国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将使一些行业(如公路运输)的利润通过原油价格上涨,被转移到石油开采和有关石油服务行业,致使前者亏损、无利可图,从而引起总的失业率增加和资源闲置,最终引起总经济衰退。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20c76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6.png)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影响1.1总量传导机制当前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石油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加之具有不确定性的国际石油价格,使我国的石油进口出现了买涨不买跌的怪象。
石油进口量因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就大量减少了用于石油进口的外汇储备量;持续上涨的国际石油价格会使世界经济整体衰退,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消费需求减少,降低了我国出口总额;严重影响我国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
1.2配置传导机制1.2.1在消费需求方向的传导。
市场总体价格因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而被推高,消费者对生活必需消费品以外的商品消费需求减少;油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更加谨慎;间接影响消费支出结构,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
1.2.2在投资需求方向的传导。
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对于石油产业链下游及相关行业的生产性投资更加谨慎;使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趋缓,使公共产品投资减少。
1.3利率传导机制。
1.3.1投资需求受基准利率调整的影响面比较广泛。
利率上调会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影响资金高投入产业,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增强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冲动,影响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在金融市场方面可对流动性过剩予以抑制、上市公司成本得到提高、降低了股票、基金市场的投资需求等等。
1.3.2消费需求受利率调整的影响。
基准利率上调使居民储蓄增加,市场消费受到抑制,但居民会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商品消费和出国消费增加。
利率下调会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
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的存款、贷款基准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其波动趋势比较一致,利率的调整及波动幅度要滞后并小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它们之间的指数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1.4汇率传导机制利率政策通过经常项目影响汇率,通过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影响汇率。
国际油价会通过国际收支的渠道传导到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对汇率传导的效应较小。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0896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4.png)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引言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各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时,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能源成本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我国能源成本的增加。
石油作为我国主要能源消耗来源之一,其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到能源生产和消耗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是家庭生活,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能源成本,对经济造成压力。
2. 通货膨胀压力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
石油作为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能源资源,其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
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生产成本上升将导致企业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高通货膨胀率将影响人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3. 贸易顺差减少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
石油是我国进口最大的商品之一,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我国的进口成本将增加,进而减少进口量,导致贸易顺差减少。
贸易顺差的减少将影响外汇收入,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4. 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将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调整的压力。
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得传统能源依赖的产业受到冲击,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发展将受到推动。
我国应该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对策分析针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从而降低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冲击。
2. 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长期对策之一。
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b14ff3aef8941ea76e05c4.png)
油 价 波 动对 经 济来 说 是一 个 外 生 冲击 , 种 外 这 生 冲击 对经 济可 能产 生 多种影 响 , 如产 出 的变化 、 投 资的变 化 、 人 实 际 工 资 的变 化 以 及 通 货 膨 胀 等 。 工
依存 度在 不断 增加 。据 海 关 总署 统 计 ,0 8年 中 国 20
击 的不对 称性 , 非线性 定义方 法应 运而生 , 取代 了 并 线性 定义 方法 。非线性 定义方 法又 可 以分 为三种 : ( ) sm e i seict n方 法 , 置 两个 解 1 A y m tc pc i i r f ao 设 释变量 来刻 画 国际石油价 格 冲击 , 和 0一 0 。令 0 。
( ) 量 定 义 二 变
1 .油 价 冲 击 。 对 油 价 冲 击 的 定 义 有 线 性 和 非
二 、 究 方 法 研
国际上对油 价 冲击 影 响宏 观经 济 的研 究结论 经 历 了几个 阶段 : 向影 响 , 逆 即油价冲击 会导 致经 济衰 退; 非对称 影响 , 即油价上 升似 乎阻碍 总体 经济 的增 长, 而油价 下跌 却 不 会 刺 激 总 体 经 济 的 增 长 ; 以及 19 9 0年代后 期和 2 0 0 0年早 期 油 价 的这 种持 久 向上
的 运 动 对 经 济 的 影 响 变 得 越 来 越 弱 。 在 过 去 几 年 中 , 以看到油 价稳定上 涨 , 可 而且 不 断 超 越 历 史 的 最
线 性 两种 , 性 定 义 方 法 是 早 期 研 究 常 用 的 方 法 , 线
18 9 0年 代 和 19 9 0年 代 , 国经 济 展现 了对 油 价 冲 美
=
[n r l l) I(e op 一l (eli ) ]%10 则 0 和 ai n r op a l 0,
面对油价变动我国措施
![面对油价变动我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6a9c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8.png)
面对油价变动我国措施引言油价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和民众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波动不断,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带来了一些挑战。
为了应对油价的变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保持经济稳定和满足民众的能源需求。
油价变动对我国的影响高油价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首先,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高油价意味着我国的进口成本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高油价会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成本上升,对企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带来沉重负担。
最后,高油价还会推高通货膨胀率,加剧物价上涨,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的应对措施为了稳定油价对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能源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石油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力度。
通过提高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水平,降低石油生产成本,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同时,推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对油价波动的敏感度。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鼓励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调整,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
通过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从根本上降低受油价波动的影响。
3.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渠道我国积极开拓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渠道,通过与多个石油生产国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保持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我国还在国内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供需不平衡带来的冲击。
4. 建立合理的油价调控机制我国建立了油价调控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油价。
通过政府主导的市场调控手段,稳定和引导油价运行,同时确保市场供需的平衡和民众的能源消费价格的合理性。
5. 提高应对油价波动的能力我国提高了抵御油价波动的能力。
通过加强石油行业的监管和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同时,加强对油价波动的监测和研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c2d2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6.png)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经济增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需求、供应以及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会拖累经济增长,特别是对那些石油进口国来说。
高油价增加了能源成本,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这将对制造业等能源密集型行业造成冲击,限制了它们的生产能力。
同时,高油价还会推高通货膨胀,由此影响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
当消费能力受到抑制时,经济增长也将受到牵制。
然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对经济增长也不是一件好事。
尽管低油价将减轻石油进口国的负担,但也给石油出口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低油价会导致石油出口国的财政收入减少,降低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低油价还可能导致石油出口国的货币贬值,进一步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不仅仅对石油出口国有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
除了供需关系之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动还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高油价往往会刺激石油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这会引导国家的资源配置向石油产业倾斜,从而使国民经济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单一依赖性,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而低油价则可能导致石油产业的撤退和相关产业链的崩溃,从而造成就业压力和社会不稳定。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还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原油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会引起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
当油价上涨时,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能源领域,导致金融市场过热和泡沫的产生。
而当油价下跌时,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油价崩溃带来的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会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油价拖累了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增长,低油价则对石油出口国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还会对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稳定产生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密切跟踪和应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制定灵活的经济政策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应对来自国际原油市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ae5b3d528ea81c758f57864.png)
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徐剑刚副教授 宋鹏 李治国1. 引言1973年中东战争和OPEC石油禁运、1978-80年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1990年波斯湾战争,分别引起1973-75、1980-82、1990-91年美国经济衰退,而且二战之后至1972年间的石油价格冲击也引起美国经济衰退(Hamilton,2003)。
Mork and Olsen(1994)研究认为,1967-92年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7个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下降。
近年来,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其他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也持续扩张,对石油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04年全球每日石油消费约为8100万桶。
而OPEC和其他产油国的石油供给却受到生产能力和地缘政治的严重限制。
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现货价格从2003年下半年的30美元/桶飙升到2004年10月的55美元/桶(Bernanke,2004)。
国外许多学者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是如何传导影响产出、就业与物价水平的,但关于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未进行实证研究。
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原油进口额约200亿美元。
那么,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第2部分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和产出的石油价格弹性。
第3部分研究石油价格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分析货币政策应如何在刺激经济增长与降低通胀之间权衡。
第4部分分析中国的石油需求状况与石油价格制定机制以及石油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
第5部分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中国实际GDP下降,而消费价格水平上升,但对利率几乎没有影响。
第6部分是本文的小结及政策建议。
2. 石油价格冲击对产出的影响2.1非对称性反应1980、1990年代,美国经济对石油价格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越来越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徐剑刚副教授 宋鹏 李治国1. 引言1973年中东战争和OPEC石油禁运、1978-80年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1990年波斯湾战争,分别引起1973-75、1980-82、1990-91年美国经济衰退,而且二战之后至1972年间的石油价格冲击也引起美国经济衰退(Hamilton,2003)。
Mork and Olsen(1994)研究认为,1967-92年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7个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下降。
近年来,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其他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也持续扩张,对石油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04年全球每日石油消费约为8100万桶。
而OPEC和其他产油国的石油供给却受到生产能力和地缘政治的严重限制。
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现货价格从2003年下半年的30美元/桶飙升到2004年10月的55美元/桶(Bernanke,2004)。
国外许多学者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是如何传导影响产出、就业与物价水平的,但关于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未进行实证研究。
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原油进口额约200亿美元。
那么,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第2部分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和产出的石油价格弹性。
第3部分研究石油价格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分析货币政策应如何在刺激经济增长与降低通胀之间权衡。
第4部分分析中国的石油需求状况与石油价格制定机制以及石油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
第5部分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中国实际GDP下降,而消费价格水平上升,但对利率几乎没有影响。
第6部分是本文的小结及政策建议。
2. 石油价格冲击对产出的影响2.1非对称性反应1980、1990年代,美国经济对石油价格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越来越明显。
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经济衰退,石油价格下降却没有明显刺激经济增长。
事实上,二战以后美国的历次(仅有一次例外)经济衰退之前石油价格都剧增,而石油价格下降之后却没有出现经济增长的上升。
这就促使学者去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非对称性关系。
Hamilton(1983)考察了名义石油价格的对数变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发现在1973-80年间石油价格冲击对产出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如1948-72年间的大了,产出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对称反应逐渐减弱。
Mork(1989)首次发现正负石油价格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非对称影响,石油价格上升对GDP有显著的负影响,而石油价格下降的影响却不显著。
Lee、Ni and Ratti(1995)利用GARCH模型估计出石油价格变动的条件波动率,然后把未预期石油价格变动标准化,得出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发现冲击和GDP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
如果石油价格比较稳定,那么较小的价格变化也含有较大的冲击,因此石油价格变化大小和冲击的大小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Hamilton(1996)提出用净石油价格上升(NOPI)来代表石油价格冲击。
如果当前石油价格超过一年来的最高价格,那么NOPI就定义为两者之差,否则NOPI为0。
因此,NOPI不考虑那些仅仅是抵消近来价格下降的石油价格上升。
Hamilton(2003)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变化的一种非线性函数可以描述石油价格变化和产出增长之间稳定的显著关系,并且未预期石油价格变动和NOPI-3也都能对产出产生稳定的显著影响。
关于预测GDP,石油价格上升比下降的作用更为重要,而且石油价格长期稳定后的价格上升比那些仅仅是抵消近来价格下降的石油价格上升具有更大的预测作用。
2.2产出的石油价格弹性石油价格冲击对GDP的影响通常用GDP的石油价格弹性来量化,GDP的石油价格弹性可用VAR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中GDP对石油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系数之和来计算。
根据Jones、Leiby and Park(2004),用NOPI-3表示石油价格冲击,冲击滞后影响GDP两年,美国产出的石油价格弹性大约在-0.05和-0.06之间,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石油价格比近三年最高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那么,在未来两年内,将导致实际GDP下降0.05~0.06个百分点。
3. 石油价格冲击对通胀的影响3.1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上升在导致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导致通货膨胀。
原油价格上涨会立刻导致石油产品价格上涨(如作为生产投入的石油产品和作为消费品的汽油和燃料油),这会引起作为石油替代品的其他能源价格的上涨,这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引起能源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称为第一轮通货膨胀。
能源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促使厂商提高产品价格,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导致通胀上升,而且,生产力下降、投资与资本存量减少、产出下降又进一步产生通胀压力,这种石油价格上涨间接引起的通胀称为第二轮通货膨胀。
总体通胀率反映第一轮和第二轮通货膨胀的共同效果,核心通胀率不包含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反映第二轮通货膨胀。
当工人和厂商相信货币当局将会保持稳定的低通胀时,工人就不大会要求提高工资,厂商也不大会提高产品价格,这样,虽然石油价格上升引起总通胀率暂时上升,但对核心通胀率的作用是温和的、短暂的,也就是说第二轮通胀相对较低。
Hooker(1999)发现,在美国,1980年之前石油价格冲击会显著影响核心通胀率,而1980年之后,几乎不影响核心通胀率,这是因为1980年之后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再是适应性的(accommodative),不再引起高的通胀预期,也就不再引起第二轮通货膨胀。
3.2石油价格冲击与货币政策石油价格冲击常常伴随着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石油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如果货币当局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就进一步导致经济衰退。
如果货币当局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增大通货膨胀。
因此,这就需要区分石油价格冲击本身所导致的经济变化和石油价格冲击引起货币政策变化所导致的经济变化。
Bohi(1991)研究1970年代能源冲击对4个国家的行业影响,行业活动与能源冲击之间没有存在明显的关系,因此他认为,不是石油价格冲击本身而是反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经济衰退。
Bernanke、Gertler and Watson(1997)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战后美国的经济衰退绝大部分是由于石油价格冲击导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产生的。
他们假设货币政策不对石油价格冲击发生反应(联邦基金利率保持不变),发现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实际GDP上升,而实际情况是石油价格上升导致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实际GDP下降,因此,他们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石油价格冲击导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产生的。
Hamilton and Herrera(2004)对Bernanke、Gertler and Watson(1997)的数据重新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1)美联储实际上没有能力实行充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降低联邦基金利率900个基点)来消除石油价格冲击导致的经济衰退;(2)Bernanke、Gertler and Watson认为石油价格冲击滞后7个月对GDP影响最大,而其他学者发现石油价格冲击滞后16个月对GDP影响最大,Hamilton and Herrera分别考虑滞后16个月和12个月,发现是石油价格冲击本身导致经济衰退,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极小。
其他学者也发现石油价格冲击本身比货币政策传导冲击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Ferderer(1996)实证表明石油价格冲击之后,货币政策紧缩,但是石油价格冲击比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更强、更显著的作用。
Brown and Yucel(1999)发现石油价格冲击导致实际GDP下降和GDP核价指数的上升大小相等,名义GDP保持不变,货币政策是中性的。
Davis and Haltiwanger(2001)发现石油价格冲击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货币政策的2倍多。
Balke、Brown and Yucel(2002)发现,假如联邦基金利率保持不变,GDP和短期利率都对正负石油价格冲击呈非对称反应,这表明石油价格冲击产生的非对称性不只是通过货币政策来传导的。
3.3货币政策含义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因此,货币当局面对石油价格冲击陷入两难,需要在紧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间进行权衡。
Bernanke(2004)指出,鉴于公众通胀预期对第二轮通胀的重要作用,保持公众对货币当局能够稳定低通胀的信心是最重要的。
如果通胀较低并且通胀预期也较低且稳定,货币当局对于石油价格上升就可以采取适应性的货币政策。
如果通胀将要超过可接受的范围,并且货币当局意识到通胀和通胀预期可能进一步上升,那么就有必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Gramlich(2004)认为对于石油价格冲击最好的货币政策是直接基于失业和通胀的长期目标,接受失业和通胀的暂时同时上升。
例如Taylor规则是根据核心通胀率和失业率偏离其长期目标的程度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
只要通胀率不持续偏离其长期目标,通胀和失业将会是暂时的,因为,如果通胀率暂时高于长期目标,美联储就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使通胀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然后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把失业率拉回至其长期目标,这样一来,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首先随着通胀率上升而上升,再随着通胀率下降而下降,但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将会近似保持不变。
Brown and Yucel(2002)认为货币当局必须根据石油价格冲击传导机制来制定货币政策。
如果石油价格冲击主要是从供给面和配置渠道传导,私人部门能够采取适当措施免受冲击影响,那么就应保持中性货币政策。
如果面对石油价格冲击货币当局经常犯错,或者经济遭受外生性协调问题,那么就应进行政策干涉,如减少石油进口、提高进口石油产品的关税、建立与利用战略石油储备等来尽量免疫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降低国内油价的波动。
4. 中国石油状况分析4.1中国石油供需与进出口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3年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达33%,已突破20%的警界线,2004年前8个月进一步上升为40%。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04年7月《Country Analysis Briefs》,2003年中国石油需求量是556万桶/日,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产品消费国,并预测,到2025年,石油需求将达到1280万桶/日,需净进口940万桶/日。
我国石油消费的平均增长速度(6.1%)远大于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1.7%),1993年之前,石油生产超过国内消费的部分主要用来出口,1993年之后,石油的消费缺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国内石油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所引起的石油需求,从而靠石油进口来弥补石油需求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