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等数学下试卷及答案
高等数学下期末2009-2010(含答案)——06-13试卷资料文档
![高等数学下期末2009-2010(含答案)——06-13试卷资料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32b3d8e2bd960591c677d1.png)
高等数学下册试卷 2021.6.30姓名: 学院与专业: 学号:一、填空题[共20分] 1、[4分]00x y →→=2、[4分]22Lx y ds +=⎰ , 其中222:L x y a +=3、[4分] ]向量场()()223(2)A x y i xz y j y z k =+-+++的散度为 . 4、[4分] u =在点()0,1处的du =5、[4分]交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2131321,,x x dx f x y dy dxf x y dy -+=⎰⎰⎰⎰二、[8分] 设22,y z f x x ⎛⎫= ⎪⎝⎭,其中函数f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 求2z x y ∂∂∂三、[8分] 求函数()22,f x y x y =-在圆域224x y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8分] 求锥面z =被圆柱面222x y x +=割下部分的曲面面积五、[8分] 计算2adxdy ⎰⎰六、[8分]计算曲面积分I xyzdydz ydzdx zdxdy ∑=++⎰⎰,其中∑为半球面z =的上侧 七[7分] 计算曲线积分()()2211L x dy ydx x y---+⎰,其中L 表示包含点(0,1)A -内的简单闭曲线,沿逆时针方向。
八、[7分]求如下初值问题()()2111,10yy y y y '''⎧=+⎪⎨'==⎪⎩的解九、[7分]求方程24x y y e ''-=的通解十、 [6分](非化工类做,即老师教了级数一章的同学才做)证明阿贝尔定理:若()0000n n n a xx ∞=≠∑收敛, 则当0x x <时,幂级数0nn n a x ∞=∑绝对收敛; 若10n n n a x ∞=∑发散, 则当1x x >时,幂级数n n n a x ∞=∑发散. 十一、 [7分](非化工类做,即老师教了级数一章的同学才做)将函数()()210f x x x π=-≤≤展开成余弦级数十二、 [6分](非化工类做,即老师教了级数一章的同学才做)求幂级数13nnn x n∞=+∑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域.十、[6分](化工类做,即不学级数一章的同学做)计算二重积分Dxy dxdy ⎰⎰, 其中D 是圆域222x y a +≤十一、 [7分](化工类做,即不学级数一章的同学做)求由方程组222222320z x yx y z ⎧=+⎪⎨++=⎪⎩所确定的()y x 及()z x 的导数dy dx 及dz dx 十二、 [6分](化工类做,即不学级数一章的同学做)求二元函数22z x xy y =-+在点()1,1-沿方向{}2,1l =的方向导数及梯度,并指出z 在该点沿哪个方向减少得最快?沿哪个方向z 的值不变?参考答案:一、()321201;2;3;;,6ya dx dyf x y dx π--⎰;二、231222222422z y y y f f f x y x x x∂=--∂∂; 三、最大值()2,04f ±=,最小值()0,24f ±=-;五、289a ;六、343R π;七、2π;八、()1112x x y e e --=+;九、2221214x x x y c e c e xe -=++;(非化工类:十、参看教材证明;十一、仿教材例子;十二、仿教材例子)(化工类:十、412a ;十一、()()16,21313x z dy dz xdx y z dx z +=-=++;十二、方向导数5-,梯度{}3,3-,减少最快方向{}3,3-,值不变方向{}1,1±)。
2009高数A(下)(试卷B及答案)
![2009高数A(下)(试卷B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e8bfe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海南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科目:《高等数学A 》(下)试题(B 卷) 姓名: 学 号:学院: 专业班级:阅卷教师: 200 9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____处填上答案。
12、______,其中L 为圆盘的正向边界曲线;3、改变积分的次序_______________;4、设曲面是下半球面的下侧,则积分;5、若级数发散,则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A) 3 ; (B) —3 ; (C ) 2 ; (D ) —2 .( )2、函数在处为(A) 不连续。
( B ) 存在。
(C ) 可微。
( D)沿着任一方向的方向导数存在。
( )3、交换积分次序、( )4、 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是( )(A) 3 , (B ) 2 ,(C ) , (D )( )5、两直线之间的夹角为(C ); (D ) 。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48分)2、 设函数确定,求.3、计算三重积分,其中为曲面与平面围成的空间闭区域4、求过点(2,0,-3)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5, 设是由曲面围成的立体的外侧曲面,利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
6、讨论级数,(a〉0)的敛散性。
7、计算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上相应于8、将函数展成的幂级数,并求收敛区间。
四、证明题(6分,)五、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16分)立方米的开顶长方体水池,长、宽、高各为多少时,才能使表面积最小?2009年《高等数学A》(下)试题(B卷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5,—3,—1) ; 2,;3,;4,; 5,K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A); 2, (D); 3,(C); 4,(B); 5,(A).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解:(2分)因此,(4分)(6分)2 、解:(2分)(4分)由此,(6分)3, 解:利用拄面坐标,得=4.解:因为,,——-—(3分)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6分),5,解:由高斯公式,得其中为上半球体:(3分)==(6分)6,解:因为该级数是公比的等比级数,所以当〈1,即<a〈e时,原级数收敛--—---——(3分)当,即或0<时,原级数发散——-—-—(6分7,解:(3分)(6分)8,解:—----—(2分)—-—--—(4分)收敛区间为(—2,0)———————-(6分)四,证明题(6分)而是的收敛级数(4分)即收敛,所以绝对收敛(6分)五、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 16 分.)1,设长宽分别为(4分)令,有(6分)即(2,2)是唯一的驻点,由题知为极小点,此时高为1,因此,当长宽高分别为2,2,1米时,表面积最小。
2009级高等数学(下)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A_
![2009级高等数学(下)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A_](https://img.taocdn.com/s3/m/cf6c4d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4.png)
扬州大学2009级《高等数学I (2)》统考试题(A)卷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得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设函数),(y x f 在),(00y x 处不连续,则【处不连续,则【 】(A)),(y x f 在),(00y x 处必不可微处必不可微 (B)),(lim ),(),(00y x f y x y x ®必不存在必不存在 (C)),(0y x f 必不存在必不存在 (D)),(0y x f x¢与),(00y x f y¢必不存在必不存在2.设函数),(y x f z =在点)0 ,0(处具有偏导数,且3)0 ,0(=¢xf ,1)0 ,0(=¢yf ,则【则【 】(A) yx z d d 3d )0,0(+=(B) 曲面),(y x f z =在点))0 ,0(,0,0(f 的法向量为)1 ,1 ,3( (C) 曲线îíì==0),(y y x f z 在点))0 ,0(,0 ,0(f 的切向量为)3 ,0 ,1( (D) 曲线îíì==0),(y y x f z 在点))0 ,0(,0 ,0(f 的切向量为)1 ,0 ,3( 3.设L 是2y x =上从)0,0(O 到)1,1(A 的一段弧,则22d d Lxy x x y +=ò【 】(A) 2 (B) 1- (C) 0 (D) 1 4.设函数),(y x f 连续,且y x y x f xy yx f Ddd ),(),(òò+=,其中D 是由是由 2 ,1 ,0x y x y ===所围成的闭区域,则=),(y x f 【 】(A) 81+xy (B) xy (C) xy 2 (D)1+xy 5.下列级数中,发散的是【.下列级数中,发散的是【 】(A) å¥=+1)11ln(1n nn (B) å¥=++112 2n nn n n (C) å¥=12sin n nn (D) å¥=1!n nn n 6.若幂级数nn n x a )1(1+å¥=的收敛半径为R ,则nn n x a 21å¥=的收敛半径为【的收敛半径为【 】 (A) R (B) 2R (C) 1-R (D) R题号题号 选择题选择题 填空题填空题 13~14 15~16 17~19 20~21 22~23 扣分扣分扣分2-e xy-..被三坐标面割下的面积为..处取得极大值.处取得极大值.的收敛区间为.,yxxyz15.计算y x y x Dd d )cos(òò+,其中D 是由直线x y =,0=y 及2p=x 所围成的闭区域.所围成的闭区域.16.计算曲线积分s e Ly xd22ò+,其中L 为圆周222a y x =+, 直线x y =及x 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扣分扣分17. 求半球面223y x z --=与旋转抛物面)(2122y x z +=所围立体的体积.所围立体的体积.18.计算曲面积分S z xòòSd 2,其中S 为球面4222=++z y x被平面1=z 截出的顶部.截出的顶部.19. 计算曲面积分y x z z x z y z y x d )d 3( d d 2 d d 2-++òòS, 其中S 是锥面22y x z +=位于平面1=z 下方部分的下侧.下方部分的下侧.扣分扣分扣分20.求幂级数å¥=----112112)1(n n n n x 的收敛域及和函数,并求å¥=----1113 )12()1(n n n n .21.将函数2234)(x x x f -+=展开成)2(-x 的幂级数,并指出展开式的成立范围.扣分扣分( -nnz z 6¶¶222000z y x 0z y x 000z y x xyz z y x z y x 222z y x z y x l l l15.原式y x y x D d d )cos(1òò+=y x y x D d d )cos(2òò+-+…………………………………………………………(2(2分) 其中}40 ,2|),{(1pp££-££=y y x y y x D }24 ,2|),{(2pp p££££-=x x y x y x D x y x y yy d )cos(d 240òò-+=p py y x xx xd )cos(d 224òò--+-p p p ……………………………………(4(4分))421()214(pp---=12-=p ……………………………………………………………………………………(6(6分)16.s e Ly x d22ò+s e s e s e L y x L y x Ly x d d d 322222122òòò+++++=………………………………(1(1分)其中其中 )0( 0 :1a x y L ££=,)40( sin ,cos :2p ££==t t a y t a x L ,)220( :3a x x y L ££= 且 1d d 1d 002122-==×=òòò++aax ax L y x e x e x es ea a Lyxae t a e s e 4d d 42220p p=×=òò+1d 2d 22022322-=×=òò++aa x x L y x e x es e…………………………………………………………(5(5分) 故 s e Ly xd22ò+aaa a aae e e ae e 4)1(2141pp+-=-++-= ……………………(6(6分)17.所围立体W 在xOy 面上的投影区域2:2222£+y x Dxy.òòòW =V V d …………………………………………………………………………………………………………………………………………(1(1分)z d d d 222132020òòò-=r r pr r q ………………………………………………………………………………………………(4(4分) r r r r p )d 21-3(22220-=òp )3532(-=……………………………………………………(6(6分)18.原式y x y x y x x xyD d d 42422222----=òòy x x y x d d 23222òò£+=……………………(3(3分)òò×=302220d cos d 2r r q r q pp 29=…………………………………………………………………………(6(6分) 19.设1S 为平面) 1 ( 122£+=y x z 的上侧,W 为S 和1S 所围成的空间闭区域,所围成的空间闭区域,则y x z z x z y z y x d )d 3( dd 2 d d 21-++òòS +S v z d 2òòòW=y x z z zD d d 2 d 1òòò=ò×=102d 2 z z z p 2p= ……………………………………(3(3分)又y x z z x z y z y x d )d 3( d d 2 d d 21-++òòS y x y x d d 2122òò£+-=p 2-=故原式)2(2p p--=p 25=……………………………………………………………………………………………………(6(6分)20.nn n u u1lim+¥®12)1(12)1(lim 12112--+-=--+¥®n x nx n nn n n =2x 当12<x 即1<x 时,幂级数绝对收敛;当12>x 即1>x 时,幂级数发散;时,幂级数发散;所以收敛半径1=R ,收敛区间)1 ,1(-. 当1=x 时,原级数为å¥=---1112)1(n nn ,收敛;,收敛; 当1-=x 时,原级数为å¥=--112)1(n nn ,收敛;,收敛;故原级数的收敛域为]1 ,1[- ……………………………………………………………………………………………………(3(3分)设 å¥=----=112112)1()(n n n n x x S ,)1 ,1(-Îx , 则 å¥=---=¢1221)1()(n n nxx S 211x +=, x x S a r c t an )(=Þå¥=----=112112)1(n n n n x ,)1 ,1(-Îx ……………………………………(5(5分) 在上式中,令31=x 得 6)31()31(121)1(1211p==---¥=-åS n n n n 故 å¥=----1113 )12()1(n n nn p 63=……………………………………………………………………………………………………(6(6分)3x (32-)p d )(4òxy p 214ò=21tan ò21ò=å--11)1(nn å11n 发散;发散; å-1)1(n 为一交错级数,收敛;为一交错级数,收敛; nn+. 。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07272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e.png)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A.﹣2+4i B.﹣2﹣4i C.2+4i D.2﹣4i2.(5分)设集合A={x||x|>3},B={x |<0},则A∩B=()A.φB.(3,4)C.(﹣2,1)D.(4,+∞)3.(5分)已知△ABC中,cotA=﹣,则cosA=()A .B .C .D .4.(5分)函数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A.x﹣y﹣2=0B.x+y﹣2=0C.x+4y﹣5=0D.x﹣4y+3=05.(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 .6.(5分)已知向量=(2,1),=10,|+|=,则||=()A .B .C.5D.257.(5分)设a=log3π,b=log 2,c=log 3,则()A.a>b>c B.a>c>b C.b>a>c D.b>c>a8.(5分)若将函数y=tan(ωx +)(ω>0)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tan(ωx +)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A .B .C .D .9.(5分)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A、B两点,F为C的焦点,若|FA|=2|FB|,则k=()A .B .C .D .10.(5分)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A.6种B.12种C.24种D.30种11.(5分)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过F 且斜率为的直线交C于A、B 两点,若=4,则C的离心率为()A .B .C .D .12.(5分)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A.南B.北C.西D.下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x﹣y)4的展开式中x3y3的系数为.14.(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5=5a3,则=.15.(5分)设OA是球O的半径,M是OA的中点,过M且与OA成45°角的平面截球O的表面得到圆C.若圆C的面积等于,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6.(5分)求证:菱形各边中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C)+cosB=,b2=ac,求B.18.(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AA1、B1C的中点,DE⊥平面BCC1.(Ⅰ)证明:AB=AC;(Ⅱ)设二面角A﹣BD﹣C为60°,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19.(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1=1,S n+1=4a n+2(n∈N*).(1)设b n=a n+1﹣2a n,证明数列{b 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0.(12分)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其中有3名女工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Ⅰ)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Ⅱ)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Ⅲ)记ξ表示抽取的3名工人中男工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1.(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当l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O到l 的距离为,(Ⅰ)求a,b的值;(Ⅱ)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l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2分)设函数f(x)=x2+aln(1+x)有两个极值点x1、x2,且x1<x2,(Ⅰ)求a的取值范围,并讨论f(x)的单调性;(Ⅱ)证明:f(x2)>.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A.﹣2+4i B.﹣2﹣4i C.2+4i D.2﹣4i【考点】A5:复数的运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首先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分子和分母进行乘法运算,整理成最简形式,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乘除运算,是一个基础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复数的简单的运算题目是一个必考的问题,通常出现在试卷的前几个题目中.2.(5分)设集合A={x||x|>3},B={x |<0},则A∩B=()A.φB.(3,4)C.(﹣2,1)D.(4,+∞)【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分析】先化简集合A和B,再根据两个集合的交集的意义求解.【解答】解:A={x||x|>3}⇒{x|x>3或x<﹣3},B={x |<0}={x|1<x<4},∴A∩B=(3,4),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以不等式为依托,求集合的交集的基础题,也是高考常会考的题型.3.(5分)已知△ABC中,cotA=﹣,则cosA=()A .B .C .D .【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cosA转化成正弦和余弦,求得sinA和cosA的关系式,进而与sin2A+cos2A=1联立方程求得cosA的值.【解答】解:∵cotA=∴A为钝角,cosA<0排除A和B,再由cotA==,和sin2A+cos2A=1求得cos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主要是利用了同角三角函数中的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4.(5分)函数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A.x﹣y﹣2=0B.x+y﹣2=0C.x+4y﹣5=0D.x﹣4y+3=0【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1:计算题.【分析】欲求切线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x=1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解答】解:依题意得y′=,因此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1,相应的切线方程是y﹣1=﹣1×(x﹣1),即x+y﹣2=0,故选:B.【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5.(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 .【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11:计算题;31:数形结合;44:数形结合法;5G:空间角.【分析】由BA1∥CD1,知∠A1BE是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的余弦值.【解答】解:∵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中点,∴BA1∥CD1,∴∠A1BE是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设AA1=2AB=2,则A1E=1,BE==,A1B==,∴cos∠A1BE===.∴异面直线BE与CD1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6.(5分)已知向量=(2,1),=10,|+|=,则||=()A .B .C.5D.25【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专题】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所给的向量的数量积和模长,对|a+b|=两边平方,变化为有模长和数量积的形式,代入所给的条件,等式变为关于要求向量的模长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2=2+2+2=50,得||=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和性质,根据所给的向量表示出要求模的向量,用求模长的公式写出关于变量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题过程中注意对于变量的应用.7.(5分)设a=log3π,b=log 2,c=log 3,则()A.a>b>c B.a>c>b C.b>a>c D.b>c>a【考点】4M: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利用对数函数y=log a x的单调性进行求解.当a>1时函数为增函数当0<a<1时函数为减函数,如果底a不相同时可利用1做为中介值.【解答】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底不相同时可用1做为中介值.8.(5分)若将函数y=tan(ωx +)(ω>0)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tan(ωx +)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A .B .C .D .【考点】HJ: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图象的平移求出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与函数y=tan(ωx +)的图象重合,比较系数,求出ω=6k +(k∈Z),然后求出ω的最小值.【解答】解:y=tan(ωx +),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y=tan[ω(x ﹣)+]=tan(ωx +)∴﹣ω+kπ=∴ω=k +(k∈Z),又∵ω>0∴ωmin =.故选:D.【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常考题.9.(5分)已知直线y=k(x+2)(k>0)与抛物线C:y2=8x相交于A、B两点,F为C的焦点,若|FA|=2|FB|,则k=()A .B .C .D .【考点】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根据直线方程可知直线恒过定点,如图过A、B分别作AM⊥l于M,BN⊥l于N,根据|FA|=2|FB|,推断出|AM|=2|BN|,点B为AP的中点、连接OB ,进而可知,进而推断出|OB|=|BF|,进而求得点B的横坐标,则点B的坐标可得,最后利用直线上的两点求得直线的斜率.【解答】解:设抛物线C:y2=8x的准线为l:x=﹣2直线y=k(x+2)(k>0)恒过定点P(﹣2,0)如图过A、B分别作AM⊥l于M,BN⊥l于N,由|FA|=2|FB|,则|AM|=2|BN|,点B为AP的中点、连接OB,则,∴|OB|=|BF|,点B的横坐标为1,故点B 的坐标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考查了对抛物线的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10.(5分)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A.6种B.12种C.24种D.30种【考点】D5:组合及组合数公式.【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分两步,①先求所有两人各选修2门的种数,②再求两人所选两门都相同与都不同的种数,进而由事件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分两步,①由题意可得,所有两人各选修2门的种数C42C42=36,②两人所选两门都相同的有为C42=6种,都不同的种数为C42=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组合公式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事件之间的关系,选用直接法或间接法.11.(5分)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过F 且斜率为的直线交C于A、B 两点,若=4,则C的离心率为()A .B .C .D .【考点】I3:直线的斜率;KA:双曲线的定义.【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设双曲线的有准线为l,过A、B分别作AM⊥l于M,BN⊥l于N,BD⊥AM于D,由直线AB的斜率可知直线AB的倾斜角,进而推,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AM|﹣|BN|=|AD|,进而根据,求得离心率.【解答】解:设双曲线的右准线为l,过A、B分别作AM⊥l于M,BN⊥l于N,BD⊥AM于D,由直线AB 的斜率为,知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BAD=60°,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找到了已知条件与离心率之间的联系.12.(5分)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A.南B.北C.西D.下【考点】LC: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专题】16:压轴题.【分析】本题考查多面体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多种形式,结合题目,首先满足上和东所在正方体的方位,“△”的面就好确定.【解答】解:如图所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面体的展开图的复原,属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x﹣y)4的展开式中x3y3的系数为6.【考点】DA:二项式定理.【分析】先化简代数式,再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第r+1项,令x,y的指数都为1求出x3y3的系数【解答】解:,只需求展开式中的含xy项的系数.∵的展开式的通项为令得r=2∴展开式中x3y3的系数为C42=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14.(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5=5a3,则=9.【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的性质可知S9=9a5,S5=5a3,根据a5=5a3,进而可得则的值.【解答】解:∵{a n}为等差数列,S9=a1+a2+…+a9=9a5,S5=a1+a2+…+a5=5a3,∴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的性质.属基础题.15.(5分)设OA是球O的半径,M是OA的中点,过M且与OA成45°角的平面截球O的表面得到圆C.若圆C 的面积等于,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8π.【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本题可以设出球和圆的半径,利用题目的关系,求解出具体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球半径为R,圆C的半径为r,.因为.由得R2=2故球O的表面积等于8π故答案为:8π,【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球的面积体积公式的利用,是基础题.16.(5分)求证:菱形各边中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考点】N8: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专题】14:证明题;16:压轴题.【分析】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菱形ABCD各边中点分别为M、N、P、Q,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垂足为O,且AB=BC=CD=DA,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OM=ON=OP=OQ=AB,得到M、N、P、Q四点在以O为圆心OM为半径的圆上.【解答】已知: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求证:菱形ABCD各边中点M、N、P、Q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垂足为O,且AB=BC=CD=DA,而M、N、P、Q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OM=ON=OP=OQ=AB,∴M、N、P、Q四点在以O为圆心OM为半径的圆上.所以菱形各边中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点评】本题考查了四点共圆的判定方法.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C)+cosB=,b2=ac,求B.【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HP:正弦定理.【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化简及解三角形的能力,关键是注意角的范围对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制约,并利用正弦定理得到sinB=(负值舍掉),从而求出答案.【解答】解:由cos(A﹣C)+cosB=及B=π﹣(A +C)得cos (A﹣C)﹣cos(A+C)=,∴cosAcosC+sinAsinC﹣(cosAcosC﹣sinAsinC)=,∴sinAsinC=.又由b2=ac及正弦定理得sin2B=sinAsinC,故,∴或(舍去),于是B=或B=.又由b2=ac知b≤a或b≤c所以B=.【点评】三角函数给值求值问题的关键就是分析已知角与未知角的关系,然后通过角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公式,即:如果角与角相等,则使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如果角与角之间的和或差是直角的整数倍,则使用诱导公式;如果角与角之间存在和差关系,则我们用和差角公式;如果角与角存在倍数关系,则使用倍角公式.18.(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AA1、B1C的中点,DE⊥平面BCC1.(Ⅰ)证明:AB=AC;(Ⅱ)设二面角A﹣BD﹣C为60°,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LQ: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1)连接BE,可根据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证得BD=DC,再根据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得到AB=AC;(2)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线面角,只需求点B1到面BDC的距离即可,作AG⊥BD于G,连GC,∠AG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在三角形AGC中求出GC即可.【解答】解:如图(I)连接BE,∵ABC﹣A1B1C1为直三棱柱,∴∠B1BC=90°,∵E为B1C的中点,∴BE=EC.又DE⊥平面BCC1,∴BD=DC(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而DA⊥平面ABC,∴AB=AC(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II)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线面角,只需求点B1到面BDC的距离即可.作AG⊥BD于G,连GC,∵AB⊥AC,∴GC⊥BD,∠AG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AGC=60°不妨设,则AG=2,GC=4在RT△ABD中,由AD•AB=BD•AG ,易得设点B1到面BDC的距离为h,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α.利用,可求得h=,又可求得,∴α=30°.即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9.(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1=1,S n+1=4a n+2(n∈N*).(1)设b n=a n+1﹣2a n,证明数列{b 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考点】87:等比数列的性质;8H:数列递推式.【专题】15:综合题.【分析】(1)由题设条件知b1=a2﹣2a1=3.由S n+1=4a n+2和S n=4a n﹣1+2相减得a n+1=4a n﹣4a n﹣1,即a n+1﹣2a n=2(a n﹣2a n﹣1),所以b n=2b n﹣1,由此可知{b n}是以b1=3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题设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由此能求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1)由a1=1,及S n+1=4a n+2,得a1+a2=4a1+2,a2=3a1+2=5,所以b1=a2﹣2a1=3.由S n+1=4a n+2,①则当n≥2时,有S n=4a n﹣1+2,②①﹣②得a n+1=4a n﹣4a n﹣1,所以a n+1﹣2a n=2(a n﹣2a n﹣1),又b n=a n+1﹣2a n,所以b n=2b n﹣1(b n≠0),所以{b n}是以b1=3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6分)(2)由(I)可得b n=a n+1﹣2a n=3•2n﹣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n+1,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即a n=(3n﹣1)•2n﹣2(n∈N*).(13分)【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掌握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会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0.(12分)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其中有3名女工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Ⅰ)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Ⅱ)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Ⅲ)记ξ表示抽取的3名工人中男工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考点】B3:分层抽样方法;CG: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11:计算题;48:分析法.【分析】(Ⅰ)这一问较简单,关键是把握题意,理解分层抽样的原理即可.另外要注意此分层抽样与性别无关.(Ⅱ)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这一问处理起来也并不困难.直接在男工里面抽取一人,在女工里面抽取一人,除以在总的里面抽取2人的种数即可得到答案.(Ⅲ)求ξ的数学期望.因为ξ的可能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每个取值的概率,然后根据期望公式求得结果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Ⅰ)因为甲组有10名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可直接得到,在甲中抽取2名,乙中抽取1名.(Ⅱ)因为由上问求得;在甲中抽取2名工人,故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Ⅲ)ξ的可能取值为0,1,2,3,,,ξ01 2 3P故Eξ==.【点评】本题较常规,比08年的概率统计题要容易.在计算P(ξ=2)时,采用求反面的方法,用直接法也可,但较繁琐.考生应增强灵活变通的能力.21.(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当l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O到l 的距离为,(Ⅰ)求a,b的值;(Ⅱ)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l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K4:椭圆的性质.【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分析】(I)设F(c,0),则直线l的方程为x﹣y﹣c=0,由坐标原点O到l的距离求得c,进而根据离心率求得a和b.(II)由(I)可得椭圆的方程,设A(x1,y1)、B(x2,y2),l:x=my+1代入椭圆的方程中整理得方程△>0.由韦达定理可求得y1+y2和y1y2的表达式,假设存在点P ,使成立,则其充要条件为:点P的坐标为(x1+x2,y1+y2),代入椭圆方程;把A,B两点代入椭圆方程,最后联立方程求得c,进而求得P点坐标,求出m的值得出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I)设F(c,0),直线l:x﹣y﹣c=0,由坐标原点O到l 的距离为则,解得c=1又,∴(II)由(I )知椭圆的方程为设A(x1,y1)、B(x2,y2)由题意知l的斜率为一定不为0,故不妨设l:x=my+1代入椭圆的方程中整理得(2m2+3)y2+4my﹣4=0,显然△>0.由韦达定理有:,,①假设存在点P ,使成立,则其充要条件为:点P的坐标为(x1+x2,y1+y2),点P 在椭圆上,即.整理得2x12+3y12+2x22+3y22+4x1x2+6y1y2=6.又A、B在椭圆上,即2x12+3y12=6,2x22+3y22=6、故2x1x2+3y1y2+3=0②将x1x2=(my1+1)(my2+1)=m2y1y2+m(y1+y2)+1及①代入②解得∴,x1+x2=,即当;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性质.处理解析几何题,学生主要是在“算”上的功夫不够.所谓“算”,主要讲的是算理和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采用的计算的方法,而算理是采用这种算法的依据和原因,一个是表,一个是里,一个是现象,一个是本质.有时候算理和算法并不是截然区分的.例如:三角形的面积是用底乘高的一半还是用两边与夹角的正弦的一半,还是分割成几部分来算?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要根据具体问题及题意边做边调整,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22.(12分)设函数f(x)=x2+aln(1+x)有两个极值点x1、x2,且x1<x2,(Ⅰ)求a的取值范围,并讨论f(x)的单调性;(Ⅱ)证明:f(x2)>.【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6D: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R6:不等式的证明.【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16:压轴题.【分析】(1)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求导数fˊ(x),令g(x)=2x2+2x+a,由题意知x1、x2是方程g(x)=0的两个均大于﹣1的不相等的实根,建立不等关系解之即可,在函数的定义域内解不等式fˊ(x)>0和fˊ(x)<0,求出单调区间;(2)x2是方程g(x)=0的根,将a用x2表示,消去a得到关于x2的函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可证得不等式.【解答】解:(I )令g(x)=2x2+2x+a ,其对称轴为.由题意知x1、x2是方程g(x)=0的两个均大于﹣1的不相等的实根,其充要条件为,得(1)当x∈(﹣1,x1)时,f'(x)>0,∴f(x)在(﹣1,x1)内为增函数;(2)当x∈(x1,x2)时,f'(x)<0,∴f(x)在(x1,x2)内为减函数;(3)当x∈(x2,+∞)时,f'(x)>0,∴f(x)在(x2,+∞)内为增函数;(II)由(I)g(0)=a>0,∴,a=﹣(2x22+2x2)∴f(x2)=x22+aln(1+x2)=x22﹣(2x22+2x2)ln(1+x2)设h(x)=x2﹣(2x2+2x)ln(1+x),(﹣<x<0)则h'(x)=2x﹣2(2x+1)ln(1+x)﹣2x=﹣2(2x+1)ln(1+x)当时,h'(x)>0,∴h(x )在单调递增,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等有关知识,属于中档题.。
2009级 高等数学A(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A卷】
![2009级 高等数学A(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A卷】](https://img.taocdn.com/s3/m/8e06f50969eae009581bec5c.png)
Σ+Σ1
Ω
∫ ∫ ∫ ( ) = 6 2π dθ 1 d ρ 1−ρ2 ρ 2 + z ρdz = 2π …………………….…【7】
0
0
0
( ) ( ) ∫∫ ∫∫ ∫∫ 而 I1 = 2x3dydz + 2 y3dzdx + 3 z2 −1 dxdy = 3 z2 −1 dxdy = 3
dxdy = 3π ….… 【9】
⋅
(−
x y2
)]
=
f1′+ xyf1′1′ −
1 y2
f2′ −
x y3
f2′2′ .【7】
5、解: Σ 的方程为 z = a2 − x2 − y2 , Σ 在 xOy 面上的投影区域为 Dxy = {(x, y) | x2 + y2 ≤ a2 − h2} .
又
1+
zx2
+
z
2 y
=a
a2 − x2 − y2 ,…..………【3】
Σ1
Σ1
x2 + y2 ≤1
∴ I = I2 − I1 = 2π − 3π = −π . …………………….… 【10】
( ) ∫ ∫ ∫ 七、【6 分】解: F (t ) =
2π dθ
0
π
4 sinϕdϕ
0
t 0
⎡⎣r
cosϕ
+
f
r 2 ⎤⎦ r 2dr ….… 【2】
( ) Q ∫ ∫ ∫ ∫ =
2π
⎡ ⎢
⎣
π
4 sinϕ cosϕdϕ
0
t r3dr +
0
π
4 sinϕdϕ
0
2009级高等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A类170学时.
![2009级高等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A类170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cab9a2c0284ac850ad0242da.png)
2009级高等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 类,170学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已知 ()()dy y x bx dx y x ay 22+++ 是某函数的全微分,则 ( ) (A )a b =; (B )a b =-; (C )b a 2=; (D )2b a =。
2. 设S 为球面:2222x y z R ++=的外侧,在下列四组积分中,同一组的两个积分均为零的是: ( )(A )⎰⎰S dS x 2,⎰⎰S dydz x 2; (B )⎰⎰S xdS ,⎰⎰Sxdydz ;(C )⎰⎰S xdS ,⎰⎰S dydz x 2; (D )⎰⎰S xydS ,⎰⎰Sydzdx 。
3. 设L 为圆422=+y x ,则()=-⎰ds y x L2232 ( )(A )π27; (B )π27-; (C )π8; (D )π8-。
4. 设有无穷级数1n n a ∞=∑和1n n b ∞=∑,那么 ( )(A )当lim 0n n n a b →∞=时,1n n a ∞=∑和1n n b ∞=∑中至少有一收敛; (B )当lim 1n n n a b →∞=时,1n n a ∞=∑和1n n b ∞=∑中至少有一发散; (C )当lim 0n n na b →∞=时, 1n n b ∞=∑收敛⇒1n n a ∞=∑收敛; (D )当lim n n n a b →∞=∞时,1n n b ∞=∑发散⇒1n n a ∞=∑发散。
5. 设幂级数1n n n a x ∞=∑与1n n n b x ∞=∑收敛半径分别为1与2,则幂级数1()n n n n b na x n∞=+∑的收敛半径为 ( )(A )1 ; (B )2; (C )3;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 设向量场()()()()k j i xyz cxz z z xy by x axz z y x F 2,,222-+-++++=,其中a 、b 和c 是常数。
高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aecca46529647d272852d6.png)
高等数学A(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卷】考试日期:2009年一、A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1、已知向量a 、b 满足0a b +=,2a =,2b =,则a b ⋅=-4.2、设ln()z x xy =,则32zx y∂=∂∂-1/(y*y ). 3、曲面229x y z ++=在点(1,2,4)处的切平面方程为2x+4y+z-14=0.4、设()f x 是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它在[,)ππ-上的表达式为()f x x =,则()f x 的傅里叶级数 在3x =处收敛于,在x π=处收敛于.5、设L 为连接(1,0)与(0,1)两点的直线段,则()Lx y ds +=⎰ 1.414.※以下各题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时必须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并在每张答题纸写上:姓名、学号、班级.二、解下列各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35分)1、求曲线2222222393x y z z x y ⎧++=⎪⎨=+⎪⎩在点0M (1,1,2)-处的切线及法平面方程. 解:两边同时对x 求导并移项。
2、求由曲面2222z x y =+及226z x y =--所围成的立体体积.3、判定级数11(1)lnn n n n∞=+-∑是否收敛?如果是收敛的,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 条件收敛4、设(,)sin x z f xy y y =+,其中f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求2,z zx x y∂∂∂∂∂. 5、计算曲面积分,dS z ∑⎰⎰其中∑是球面2222x y z a ++=被平面(0)z h h a =<<截出的顶部. 三、(本题满分9分)抛物面22z x y =+被平面1x y z ++=截成一椭圆,求这椭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四、(本题满分10分)计算曲线积分(sin )(cos )x x Le y m dx e y mx dy -+-⎰,其中m 为常数,L 为由点(,0)A a 至原点(0,0)O 的上半圆周22(0)x y ax a +=>.五、(本题满分10分)求幂级数13nn n x n ∞=⋅∑的收敛域及和函数.六、(本题满分10分)计算曲面积分332223(1)I x dydz y dzdx zdxdy ∑=++-⎰⎰,其中∑为曲面221(0)z x y z =--≥的上侧.七、(本题满分6分)设()f x 为连续函数,(0)f a =,222()[()]tF t z f x y z dv Ω=+++⎰⎰⎰,其中t Ω是由曲面z =与z = 3()lim t F t t +→. -------------------------------------备注:①考试时间为2小时;②考试结束时,请每位考生按卷面→答题纸→草稿纸由表及里依序对折上交; 不得带走试卷。
高等数学(下)试卷及答案
![高等数学(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c4f1714791711cc791765.png)
2009级高等数学(下)试卷(A 卷2009.6)校名___________ 系名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分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1、曲面z x y =+22是(A )zox 平面上曲线z x =绕z 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曲面 (B )zoy 平面上曲线z y =绕z 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曲面 (C )zox 平面上曲线z x =绕x 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曲面 (D )zoy 平面上曲线z y =绕y 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曲面答:()2、函数⎪⎩⎪⎨⎧=≠+=001sin1cos ),(xy xy xy y x y x f ,则极限lim (,)x y f x y →→00= 。
(A)不存在(B)等于1 (C)等于零 (D)等于2答()3、设u x x y =+arcsin22则∂∂u x= (A)x x y 22+(B)-+y x y 22(C) y x y22+ (D) -+x x y22答( )4、用格林公式计算,其中C 为圆周x 2+y 2=R 2,其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则得答(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本大题分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1、已知级数∑∞=1n nu的前n 项部分和13+=n ns n () 2, 1=n则此级数的通项=n u 。
2、设幂级数∑∞=0n n nx a的收敛半径是4,则幂级数∑∞=+012n n nx a的收敛半径是 。
3、已知向量 a 与{} c =-474,,方向相反,且 a =27,则a = ______ 。
4、曲面sin()cos()sin()x y y z z x +++--=++2323222在点(,,)πππ646-处的切平面方程是______。
09级高数(下)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09级高数(下)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5e4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8.png)
09级高数(下)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计12分) 1. 微分方程 是( B )(A )可分离变量方程 (B )齐次方程 (C )一阶线性方程 (D )伯努利方程2. 函数 的定义域是( A )(A )}1),{(22<+=y x y x D (B )}1),{(22≥+=y x y x D (C )}1),{(22=+=y x y x D (D )}1),{(22≤+=y x y x D 3. 对于函数 , 在点 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C )(A )偏导数存在⇒连续 (B )可微⇔偏导数存在 (C )可微⇒连续 (D )可微⇔偏导数连续4. 设 : 则三重积分 等于( B )(A )4⎰⎰⎰202013cos sin ππρϕϕρϕθd d d (B )⎰⎰⎰ππρϕϕρϕθ202013cos sin d d d(C )⎰⎰⎰2012sin ππρϕρϕθd d d (D )⎰⎰⎰ππρϕϕρϕθ2013cos sin d d d5. 设有界闭区域D 由分段光滑曲线L 所围成, L 取负方向, 函数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 则 A (A )⎰⎰∂∂-∂∂Ddxdy x Q y P )((B )⎰⎰∂∂-∂∂Ddxdy x P y Q )( (C )⎰⎰∂∂-∂∂D dxdy y Q x P )( (D )⎰⎰∂∂-∂∂D dxdy y P x Q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共计12分) 1. 微分方程 的通解为___ ____.2. 设函数 , 则 。
3. 交换积分次序后, ____ ____4. 设平面区域D : , 则5.设曲线L 是连接 和 的直线段, 则曲线积分 ____ 6. 函数 在 处的泰勒级数为____ _____. 三、求解下列问题(每题7分, 共63分) 1. 求微分方程 的通解 解:令 , 则 , , 分离变量: 两边积分, 得 即 , , 2.设 , 求222y xy x y x x z +++=∂∂,222y xy x y x y z +++=∂∂所以 =∂∂+∂∂y z y x z x 2222y xy x xy x +++2222yxy x y xy ++++2= 3. 设 , 且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求 解: , ,)(2221212112xf f y f xf f yx z++++=∂∂∂2221211)(xyf f f y x f ++++= 4. 求椭球面 在点(1, 1, 1)处的切平面方程和法线方程。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等数学(2)期末试卷及其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等数学(2)期末试卷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6e079e009581b6bd9ebb0.png)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等数学(2)期末试卷及其答案2009 至 2010 学年度第 2 期 高等数学(下)课程考试试题册A试题使用对象 : 2009 级 理科各 专业(本科)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闭卷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一.填空题(本题共15 分,共5 小题,每题 3 分) 1.已知(2,1,),(1,2,4)a mb ==r r,则当m = 时,向量a b⊥r r .2.(,)(2,0)sin()limx y xy y →= .3.设区域D 为22y x +≤x 2,则二重积分Dd σ=⎰⎰ .4.函数(,),(,)P x y Q x y 在包含L 的单连通区域G 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如果曲线积分(,)(,)LP x y dx Q x y dy+⎰与路径无关,则(,),(,)P x y Q x y 应满足条件 .5. 当p 时,级数211pn n +∞=∑收敛.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 分)1.直线221:314x y z L -+-==-与平面:6287x y z π-+=的位置关系是 .A .直线L 与平面π平行;B .直线L 与平面π垂直;C .直线L 在平面π上;D .直线L 与平面π只有一个交点,但不垂直.2. 函数(,)f x y 在点(,)x y 可微分是(,)f x y 在该点连续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改变积分次序,则100(,)y dy f x y dx⎰⎰.A .1(,)xdx f x y dy ⎰⎰; B .11(,)dx f x y dy ⎰⎰;C .11(,)x dx f x y dy ⎰⎰;D .11(,)xdx f x y dy ⎰⎰4.下列级数中收敛的是 . A .∑∞=+1884n n nn B .∑∞=-1884n n nn C .∑∞=+1824n n nnD .1248n nn n ∞=⨯∑.5.级数1...-++A. 发散B. 绝对收敛C. 条件收敛D. 既绝对收敛又条件收敛 三. 求解下列各题(本题共70分,共9小题,1~2每题7 分,3~9每题8 分). 1.设sin uz e v=,而u xy =,v x y =- 求xz .2.设22(,tan())u f x y xy =-,其中f 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求yz . 3.求旋转抛物面221z x y =+-在点(2,1,4)处的切平面方程及法线方程. 4.计算 22Dx d y σ⎰⎰,其中D 是由直线y x =.2x =和曲线1xy =所围成的闭区域. 5.计算L⎰,其中L 是圆周222x y a +=(0a >).6.计算22()(sin )Lxy dx x y dy--+⎰,其中L 是上半圆周y =x 轴所围区域的边界,沿逆时针方向.7.将函数1()3f x x =+展开成(3)x -的幂级数. 8.计算曲面积分xydydz yzdzdx xzdxdy ∑++⎰⎰,其中∑为1x y z ++=,0,x =y =,0z =所围立体的外侧.9.求抛物面22z xy =+到平面10x y z +++=的最短距离.2009 至 2010 学年度第 2 期高等数学(下)课程试题A 参考答案试题使用对象: 2009 级 理科各专业(本科) 向瑞银一.填空题(本题共15 分,共5 小题,每题 3 分) 1. 1-; 2. 2; 3. π; 4.y P ∂∂=xQ ∂∂; 5.12p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 分) 1.B ; 2.A ; 3.D ; 4.C ; 5.C 三. 求解下列各题(本题共70分,共9小题,1~2每题7 分,3~9每题8 分).1.z z u z vx u x v x∂∂∂∂∂=+∂∂∂∂∂……4分sin cos u u ye v e v=+(sin()cos())xy e y x y x y =-+-……7分 2.2212()(tan())y y uf x y f xy y∂''''=⋅-+∂ ……4分2122sec ()()yyf f xy xy '''=-+2122sec ()yf xf xy ''=-+……7分 3. 令22(,,)1F x y z xy z=+--,则法向量(2,2,1)n x y =-r,(2,1,4)(4,2,1)n=-r ……3分在点(2,1,4)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4(2)2(1)(4)0x y z -+---=.即4260x y z +--=. (6)分法线方程为214421x y z ---==-. ……8分 4.22Dx d yσ⎰⎰22121xxx dx dy y=⎰⎰……4分221/11()x xx dxy=-⎰……6分231()x x dx =-⎰322111()42x x =-94=……8分5.令cos ,sin x a y a θθ==,则sin ,cos x a y a θθ''=-=,ds θ=ad θ= ……3分20a Le ad πθ=⎰⎰ ……6分=2aae π ……8分6.2P xy=-,1P y ∂=-∂ ,2(sin )Q x y =-+,1Q x∂=-∂ , ……4分()0DDQ PI dxdy dxdy x y∂∂=-=∂∂⎰⎰⎰⎰ ……6分=……8分 7.1136(3)x x =++-113616x =-+ ……4分 当316x -<,即 39x -<<时,13x +013()66nn x +∞=-=-∑ ……8分8. ⎰⎰∑++zxdxdy yzdzdx xydydz=()x y z dxdydz Ω++⎰⎰⎰……4分 =1110()xx ydx dy x y z dz---++⎰⎰⎰……6分81=……8分9.设抛物面一点(,,)x y z ,它到平面的距离为1d x y z =+++满足条件220x y z +-= ……3分 拉格朗日函数为222(1)()3x y z L x y z λ+++=++- ……5分2(1)203x x y z L x λ+++=+=,2(1)203yx y z Ly λ+++=+=2(1)3z x y z L λ+++=-=,220Lx y z λ=+-=解方程组得,12x y ==-,12z =. 由问题本身知最短距离存在,所以最短距离为0.5,0.5,0.5)d --=6=……8分。
09本科《高数A下》 期终试卷(A)答案
![09本科《高数A下》 期终试卷(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c193f0912a2161479298c.png)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09级本科《高等数学(下)》期终试卷(A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正弦 sin(,)=a b ( D )。
A.||||⋅a b a b B. ||||||⋅a b a b C. ||||⨯a b a b D. ||||||⨯a b a b2.函数),(y x f 在点),(00y x 处可偏导是),(y x f 在点),(00y x 处连续的( D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3.函数22),(y x y x f -=在其定义域上( D )。
A.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B. 无极大值有极小值C. 有极大值有极小值D. 无极大值无极小值 4.设级数∑∞=1n nu的部分和数列为{}n s ,则∑∞=1n nu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B )。
A.lim 0n n s →∞= B.lim n n s s →∞= C.lim 0n n u →∞= D.lim n n u u →∞= 5.设0≤≤n n v u ,如果级数∑∞=1n nu收敛,则级数∑∞=1n nv的敛散性为( A )。
A. 绝对收敛B. 条件收敛C. 未必收敛D. 发散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设向量,a b 满足⋅0a b =,则a 与b 的关系为⊥a b 。
1.过点(1,1,1)垂直于平面230x y z ++=的直线点向式方程为111123x y z ---== 2.交换积分次序:=⎰⎰dy y x f dx x x),(1dx y x f dy yy⎰⎰2),(14.设}2{22x y x D ≤+=,则极坐标⎰⎰=Ddxdy y x f ),(rdr θr θr f θd θππ⎰⎰-cos 2022)sin ,cos (5.-p 级数∑∞=11n p n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p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50分)1.设yx z 1=,求偏导数x z ∂∂,y z ∂∂。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全国Ⅰ.理)含详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全国Ⅰ.理)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342eb4f121dd36a32d8219.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本试卷分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选择题)和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1至2页,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24πS R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π3V R =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1)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 B ,则集合[()u AB I 中的元素共有(A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解:{3,4,5,7,8,9}A B = ,{4,7,9}(){3,5,8}U A B C A B =∴= 故选A 。
也可用摩根律:()()()U U U C A B C A C B =(2)已知????i 则复数z ??(B ??)w w w k s ??u c o m ?????????????? (A )????i?????????? B??????i?????????????????? C????i?????????????????? D????i 解:(1)(2)13,13z i i i z i =+⋅+=+∴=- 故选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2008--2009学年第2学期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A Ⅱ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1.微分方程"2'40y y y ++=的通解为_______________。
(今年不作要求) 2.设y z x =,则dz = 。
3.设L 是圆周221x y +=,L 取逆时针方向,则 2Lydx xdy +=⎰Ñ__________。
4.设0,||3,||1,||2a b c a b c ++====u r, 则a b b c c a ⋅+⋅+⋅= 。
5. 级数1(1)n n ∞-=-∑是____________级数(填绝对收敛,条件收敛或发散)。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过点(2,3,1)-且垂直于平面2310x y z +++=的直线方程是( )A .231231x y z -++==B .231231x y z -+-==-- C.231231x y z -+-== D .231231x y z ---==- 2.设22()z y f xy =+-,其中()f u 是可微函数,则zy ∂=∂ ( )A .22'12()yf x y +-B .22'12()yf x y --C .2222'1()()x y f x y +--D .222'1()y f x y -- 3.下列级数中收敛的是( )A .1n ∞=B .11n nn ∞=+∑C .112(1)n n ∞=+∑D .n ∞=4. 设D:4122≤+≤y x ,f 在D 上连续,则⎰⎰+Dd y x f σ)(22在极坐标系中等于( )A. dr r rf ⎰21)(2π B. dr r rf ⎰212)(2πC. ⎰⎰-1222])()([2dr r f r dr r f r π D. ⎰⎰-1222])()([2dr r rf dr r rf π5. 一曲线过点,且在此曲线上任一点),(y x M 的法线斜率ln xk y x=-,则此曲线方程为( )A. 21ln 22x y e=B. 21ln 21)2x y e =C. 21ln 2122x y x e =+ D. 21ln 2x y e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1.已知2sin()z y xy x =+,求z x∂∂,2z x y ∂∂∂。
2.判定级数232333*********nnn +++++⋅⋅⋅⋅L L L 的收敛性。
3.求级数∑∞=++--11212)2()1(n n n n x 的收敛域。
4.计算二重积分22Dx dxdy y⎰⎰,其中D 是由1xy =,y x =及2x =所围成的闭区域。
5.设区域D 为222 (0)x y a a +≤>,若12Dπσ=,求a 的值。
6. 计算⎰⎰⎰≤++++=22222)(R z y x dxdydz z y x I .(今年不作要求)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 共40分)1.设ln 0x z z y-=,证明0z zz yx y ∂∂-=∂∂。
2.某厂要用铁板做成一个体积为k 3 m 的无盖长方体水池,问长、宽、高各取怎样的尺寸时,才能使用料最省。
3. 计算⎰-++=Lx x dy x y e dx y y e I )cos ()sin (,其中L为24x y --=由A(2,0)至B(2,0)-的那一弧段。
4.计算⎰⎰∑++=dxdy z dzdx y dydz x I 222,其中∑是)0(222a z z y x ≤≤=+ 的外侧。
(今年不作要求)5. 设有连接点)0,0(O 和)1,1(A 的一段向上凸的曲线弧OA ⋂,对于OA ⋂上任一点),(y x P ,曲线弧OP ⋂与直线段OP 所围图形的面积为2x ,求曲线弧OA ⋂的方程。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x y e C C -=+ 2. 1ln y y dz yx dx x xdy -=+ 3. π 4. 7- 5. 条件收敛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C 2.B 3.A 4.A 5.D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1. 2cos()2zy xy x x ∂=+∂………………..2分222cos()sin()zy xy xy xy x y ∂=-∂∂……..3分2. 1lim n n nuu ρ+→∞=……..1分1133(1)2lim 1322n n n n nn n ++→∞+⋅==>⋅……….3分 所以级数发散………….1分3. 令t x =-2,考虑级数∑∞=++-11212)1(n n nn tΘ212321232lim t n t n t n n n =++++∞→ ∴当12<t 即1<t 时,亦即31<<x 时所给级数绝对收敛;……..2分当1<t 即3>x 或1<x 时,原级数发散;……………2分当1-=t 即1=x 时,级数∑∞=++-11121)1(n n n 收敛; 当1=t 即3=x 时,级数∑∞=+-1121)1(n nn 收敛; ∴级数的半径为R=1,收敛域为[1,3]。
………………1分4.2222211xDxx x dxdy dx dy y y =⎰⎰⎰⎰……………….2分 231()x x dx =-+⎰………………2分14=……………………………1分5.20aDd rdr πσθ=⎰……………2分 12222212()()()2aa r d a r π=⋅---⎰323a π=…………………………………..2分所以32312a ππ=,得12a =………………………………..1分6. =I ⎰⎰⎰≤++++2222)(222R z y x dxdydz z y x ⎰⎰⎰≤+++2222R z y x xydxdydz⎰⎰⎰≤+++22222R z y x yzdxdydz ⎰⎰⎰≤+++22222R z y x zxdxdydz ……………..2分=⎰⎰⎰ππρρϕϕθ204sin Rd d d ………………………………………2分=554R π………………………………………………………………………..1分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化简得, ln ln 0x z z z y -+=设ln ln F x z z z y =-+ 所以1,,ln 1ln x y z zF F F z y y===--+…………………….2分所以1ln 1ln x z F z x F z y∂=-=∂+-……………………………………….2分 (ln 1ln )y z F z zy F y z y ∂=-=∂+-………………………………….2分 所以0z zz yx y∂∂-=∂∂…………………………………….2分2. 设长、宽、高分别为,,x y z ,则22S xz yz xy =++且xyz k =……………………………1分 设(,,,)22()L x y z xz yz xy xyz k λλ=+++-……………..2分 则2020220Lz y yz x L z x xz y Lx y xy x xyz kλλλ∂⎧=++=⎪∂⎪∂⎪=++=⎪∂⎨⎪∂⎪=++=∂⎪⎪=⎩………………………………..3分解得x y z ===…………………….2分3. 连接BA ,并设由L 及BA 所围成的区域为D ,………………….1分则 ⎰⎰⎰⎰⎰-=-+=+BABAL BABALI ……………………………2分⎰⎰-----Dx x dxdy y e y e Green 0)1cos 1cos (公式………………3分ππ422122=⋅⋅=………………………………………………..2分4. 作辅助曲面a z =∑:1 ,上侧,则由Gauss 公式得:…………….....1分⎰⎰∑=I +⎰⎰∑1⎰⎰∑-1=⎰⎰⎰⎰∑∑+∑-11………………………………..2分=⎰⎰⎰⎰⎰≤≤≤+≤+-++az z y x a y x dxdy adxdydz z y x 0,2222222)(2…………….2分=⎰⎰⎰≤+-a z y x azdxdy dz42222π………………………………………2分4043212a a dz z aπππ-=-=⎰……………………………………1分5. 设OA ⋂的方程为)(x y y =,且记)(00x y y =则由题设条件得:⎰=-002000)(x x dx x x y y即⎰=-200021x x y x ydx …………………………………………..2分 将),(00y x 改为),(y x 得:⎰=-x x xy ydx 0221……………….1分求导得:41-=-'y xy ,且1)1(=y ……………………………..2分该方程的通解为⎰⎰-+=⎰-dxx dxx edx ec y 11))4((x x c )ln 4(-=……………………………….2分 又1)1(=y ,即=11)1ln 4(-c ,所以1=c故所求的曲线方程为y )ln 41(x x -= (01)x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