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的经典成语故事及释读
最经典的成语故事10则
最经典的成语故事10则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更是渊远流长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成语则是汉语的精髓。
下面是最经典的成语故事10则,欢迎阅读:【成语一】:坐怀不乱解释: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
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的大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着作《荀子。
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坐怀不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弄狱的官)。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国进攻鲁国时,他派人到齐国去,劝说齐国退兵,受到鲁僖公的称赞。
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着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
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
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
柳下惠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
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成语二】:炙手可热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
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刽。
由于杨贵妃得宠,杨刽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
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
一时之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以致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
可当时,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
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
诗人社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着名的《丽人行》一诗,大胆揭露和深刻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
十个成语故事的大概意思要简短一点
十个成语故事的大概意思要简短一点1、雪中送炭【成语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囵吞枣【习语故事】从前,有一个智者听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不好,但吃枣却正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不嚼,吃枣不嚼,这样才不会伤牙伤脾,人们都嘲笑他把枣都吞了。
4、尔虞我诈【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
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
于是两军讲和。
5、草船借箭【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6、嫦娥奔月【习语故事】据说在古代,天空中同时出现了10个太阳,大地被烤焦了。
后羿射下9个太阳为民除害,西天王母娘娘赏赐他长生不老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偷了这些药。
突然,她变成了神仙,飞到了天宫。
王母娘娘惩罚了她,让她在广寒宫好好想想。
7、恃才傲物【成语故事】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
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
他写成《后汉书》100卷,《齐史》60卷。
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
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谥号“骄”。
8、舍生取义【成语故事】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
20个成语故事及解释
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故事情节,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以下是20个常见成语及其故事和解释:1. 画龙点睛故事:相传古代有位画家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但觉得还差点什么,于是在画龙的眼睛处点上了一点墨,瞬间龙焕发出生机。
解释:比喻在文章或艺术作品的关键处加以点染,使之更加生动深刻。
2. 杞人忧天故事:古时候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别人劝他不必多虑,他却认为这是大事。
解释:比喻无端地、不切实际地多虑多惧。
3. 指鹿为马故事:秦始皇时期,有人故意指着鹿说它是马,希望见风使舵,试探人心。
解释: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 杀鸡儆猴故事:一位官员为了警告众猴子,就杀了一只鸡,猴子们都吓得不敢再犯错。
解释:用严惩少数人的错误来警告其他人。
5. 鹤立鸡群故事:鹤本身高洁孤傲,站在鸡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解释:形容一个人在一群人中,因为过于出众而显得格格不入。
6. 画蛇添足故事:有人画了一张蛇,又画了一只脚,以为足够完美,实际上画错了。
解释: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7. 掩耳盗铃故事:有个人偷了别人的铃,把铃藏在耳朵底下,自以为没人听见了。
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盖不了真相。
8. 纸上谈兵故事:战场上没有实际经验,只是在纸上谈论兵法。
解释:比喻只是空谈理论,没有实践经验。
9. 对牛弹琴故事:传说有个人对着牛弹琴,牛当然不会懂音乐。
解释:比喻对对方讲解、说明,而对方却不懂。
10. 狐假虎威故事:一只狐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解释: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1. 亡羊补牢故事:羊跑掉了,主人赶紧修牢,以防止更多的羊跑掉。
解释:比喻为了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补救措施。
12. 画蛇添足故事:有人画了一张蛇,又画了一只脚,以为足够完美,实际上画错了。
解释: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13. 守株待兔故事:有个农夫守着树根,等待兔子自己送上门来。
解释:比喻不做实际努力,只是幻想着奇迹出现。
历史成语故事10则
历史成语故事10则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成语,其实都来源于一些成语典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故事(一)水滴石穿【典故】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
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
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
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故事(二)卧薪尝胆【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1.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闭门思过韩延寿是西汉时期一个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礼义,以教化感化人们做善事,以礼让解决纠纷,平息诉讼。
因为在淮阳太守任上政绩显著,朝廷让他到更难治理的颍川当太守。
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经过了高陵县,看见兄弟两个人为了争夺田产而大打出手。
韩延寿见此情景,十分沮丧,他觉得这是对他一贯推行的礼义教化的巨大嘲讽。
他于是说,“我有幸成为这里的长官,却没给老百姓做出表率,百姓没有蒙受教化的熏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争讼。
这个责任全都是因为我无德无能造成的,我必须引咎辞职,关起门来好好地反省检讨自己的过失,听候朝廷处分。
”说完之后,他就回到住处,不再出门,终日反省自己的不足。
他的行为使当地官员都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一个个的把自己捆起来投到监狱里,表示请罪。
争田产的兄弟俩这下全傻了,连他们的家族也都惶恐不安,指责他俩犯了大罪。
兄弟俩被深深地感动,痛悔自己的错误,剃光了头,*着上身到县衙请罪。
两人都表示,愿将田产让给对方,希望韩太守能原谅他们。
韩延寿于是出门和县里的官员以及兄弟两个见了面,并且大设酒宴和他们同欢共乐。
闭门思过成语意思:后来人们就用闭门思过这个成语来比喻,有了过失和错误之后,要自我反省和检讨。
闭门思过中的过就是过失错误。
2.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带拼音的成语故事
带拼音的成语故事1.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故事讲述了一个住在井底的蛙,它以为整个世界就是井口的一小块天空。
有一天,一只从外面来的蛙告诉它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美丽,但井底之蛙却不相信,认为外面的世界只是虚构的。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眼光狭窄,见识不足的人。
2.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相传古代有个人画了一条蛇,但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再加上了蛇的腿。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弄巧成拙。
3.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故事中有个人在山林中看到了杯子的倒影,同时又看到了弓和蛇的影子,就因此产生了杯弓蛇影的错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多虑而产生的错觉。
4.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相传有个人对着牛弹琴,牛听不懂也不在乎。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不懂事的人说教,或对不懂装懂。
5. 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候,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但其他人都觉得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多虑、杞人忧天。
6. 狗尾续貂(gǒu wěi xù diāo)。
相传有个人买了一条貂,但嫌它的尾巴太短,就用狗的尾巴接了上去。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弄虚作假,把本来好的东西搞坏。
7.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故事中有个人看到兔子撞死在树根上,就坐在那里守着树,等待有兔子撞死。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劳而获,坐等幸运降临。
以上就是带拼音的成语故事,每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成语的魅力和意义。
愿我们能够在传承和应用成语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让成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成语故事及解释
成语故事及解释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故事作为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成语的来历和含义。
1. 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一个画师,他画了一条蛇,但觉得画得不够生动,于是又在蛇身上加上了腿。
有人看到后告诉他,“画蛇添足!”意思是原本已经很好了,反而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2. 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原文是“杯弓蛇影,不能自见”。
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3. 杞人忧天。
传说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大家都劝他不要杞人忧天。
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形容人胡思乱想,杞人忧天。
4. 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原意是画龙时点上眼睛,形容最后一笔或最后一个动作使整体更加完美。
5. 掩耳盗铃。
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耳盗铃。
6. 杀鸡取卵。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比喻为一时的利益而毁掉长远的利益。
7. 守株待兔。
这是一个出自《列子》的故事,比喻不劳而获,坐等幸运降临。
8. 亡羊补牢。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
9. 狐假虎威。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别人。
10. 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一个画师,他画了一条蛇,但觉得画得不够生动,于是又在蛇身上加上了腿。
有人看到后告诉他,“画蛇添足!”意思是原本已经很好了,反而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以上就是一些成语故事及其解释,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和意义。
希望大家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中的故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经典成语故事10个
经典成语故事10个1得意忘形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解释]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2八仙过海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解释]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一般连用。
3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解释]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4以貌取人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
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
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
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解释]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整理的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成语故事(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成语故事(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寓言成语故事及意思10则
寓言成语故事及意思寓言的篇幅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以下是与大家分享的寓言成语故事,供大家学习参考!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6.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7.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8.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9.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0.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10则成语故事
10则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一定要学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看故事学成语,通过故事,去了解成语的寓韵,这样才能正确且恰当地使用成语!(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10个的经典成语故事及释读
【导语】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的⼝⼝叮传,每⼀句成语⼜是那么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下⾯是整理的10个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家阅读! 【经典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诗⼈李⽩⼩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天,李⽩⼜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如果整天在屋⾥读书多没意思?” ⾛着⾛着,在⼀个破茅屋门⼝,坐着⼀个满头⽩发的⽼婆婆,正在磨⼀根棍⼦般粗的铁杵。
李⽩⾛过去,“⽼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个绣花针。
”⽼婆婆抬起头,对李⽩笑了笑,接着⼜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问:“是缝⾐服⽤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婆婆反问李⽩:“滴⽔可以穿⽯,愚公可以移⼭,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别⼈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婆婆的⼀番话,令李⽩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
我们的孩⼦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有恒⼼,成绩好⼀定是没有问题的。
【经典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十个有名的成语故事
十个有名的成语故事1.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源自《战国策》,讲述了一个农民丢失了一只羊,他没有及时补牢,结果又丢了一只。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及时补救错误,不能等到事情恶化才采取行动。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列子》,讲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另一个人觉得不够完美,加上了蛇的脚,结果画蛇添足,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3.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列子》,讲述了杞人忧天,一直担心天会塌下来,最后他的担心成为了笑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焦虑,要学会理性看待问题。
4.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列子》,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决心移山,最终感动了神灵,使得山被移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有毅力和决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5.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史记》,讲述了范蠡卧薪尝胆,为了报国雪耻,最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有毅力和决心,不怕牺牲,为了目标不懈努力。
6.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庄子》,讲述了一个人望着远处的梅树,以为可以止渴,最终颇为搞笑。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理性对待问题,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7. "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列子》,讲述了东施效颦,模仿西施的妆容,结果适得其反。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不要盲目模仿他人。
8.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故事源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有恒心和信念,不怕失败,坚持追求目标。
9.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庄子》,讲述了一个人刻舟求剑,结果陷入了荒谬的循环。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善于思考,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少儿必读的10个成语故事
少儿必读的10个成语故事少儿必读的10个成语故事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儿必读的10个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成语故事1、抱薪救火【成语释义】薪:柴草。
原意指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患,反而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成语来源】战国时,魏国常常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安釐王只好割地求和,但这也未能阻止秦国的侵略。
魏国军队的一位大将段干子为了苟安,便建议把南阳各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
安釐王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之弟。
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想用领土、主权换取和平,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你还有国土,就无法满足侵略者的欲望。
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安釐王没有听从苏代的忠言,仍然一味屈膝求和。
最后,魏国终于被秦国所灭。
【近义成语】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反义成语】雪中送炭、釜底抽薪【成语接龙】抱薪救火→火海刀山→山高水远→远走高飞→飞来横祸→祸国殃民→民不聊生→生不逢时→时来运转→转败为胜【道理升华】做事首先要讲求方法,如果方法不当,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成语故事2、唇亡齿寒【成语释义】原意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
【成语来源】春秋时,晋献公想派兵攻打虢国。
可是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
大夫荀息献计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只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
”晋献公听罢,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公见到这么珍贵的礼物,当时就答应借道。
成语故事100篇(带注释)
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 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成语故事及寓意和道理
成语故事及寓意和道理1. 《画龙点睛》张僧繇在寺壁上画了四条龙,可是不点眼睛。
大家问他为啥,他说点了就会飞走。
人们都不信,非让他点。
嘿,没想到他点了两条龙的眼睛后,那两条龙真的腾空而起!哇塞,这可太神奇了!这故事告诉咱,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笔,能让事情变得特别出色。
就好比你写作文,最后来个精彩的结尾,是不是一下子就让文章上了个档次呀!2. 《叶公好龙》叶公那可是整天说自己多么喜欢龙啊,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结果呢,当真龙来的时候,他吓得屁滚尿流!你说搞笑不搞笑?这就告诉我们,别光嘴上说喜欢,真遇上了可别露怯呀!就像你说喜欢冒险,那遇到点小困难可别退缩哦!3. 《亡羊补牢》有人丢了羊才去修补羊圈,虽然有点晚了,但总比不补好吧!这就像你平时学习,发现了错误及时改正,还来得及提高成绩呀!你想想,要是你一直错下去不管,那不是越错越多吗?4. 《拔苗助长》那个急性子的人啊,想让禾苗快点长,就去拔高它们,结果禾苗都死了。
哎呀呀,这可不能急呀!你学习也不能一味求快呀,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不然知识没学扎实,那不就白忙活啦!5.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多狡猾呀!这就好像有些人,自己没本事还装厉害。
咱可不能学他们,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哦!你说,要是没了老虎,那狐狸还威风得起来吗?6. 《掩耳盗铃》那人捂着自己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见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嘛!就像你犯了错不想承认,可错就是错呀,掩饰也没用呀!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呢。
7. 《守株待兔》那农民守在树桩子旁等兔子撞上来,这也太不靠谱啦!生活中可没有那么多不劳而获的事儿啊,你得努力奋斗才行!不然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8. 《刻舟求剑》船都走了,还在船上刻记号找剑,这不是糊涂嘛!事情都是会变化的呀,咱得灵活点应对。
就像你解决问题,不能老是用老一套方法,得跟上时代的变化呀!总之,这些成语故事都很有意思,也都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呢!我们要从中学到智慧,用到生活中去呀!。
成语故事大全集10个
成语故事大全集10个1、画蛇添足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在祭祀完祖先之后,把一壶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
门客们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
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于是,大家都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
那人把酒壶抢了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完,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掩耳盗铃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偷看见范氏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
可是这口钟太大了,他根本搬不动。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
他开始砸钟,响亮的钟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赶来,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终究会自食苦果。
3、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立即扑上去抓住了狐狸,想吃掉它。
狐狸心慌面不慌,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问老虎:“你敢吃我?”老虎疑惑地问道:“为什么不敢?”狐狸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上天派来管理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违背了上天的旨意。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1.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探骊得珠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 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 儿子在河边割芦苇, 烈日当空, 晒得他头昏眼花, 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 想起父亲说过, 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可是谁也不敢去, 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 他想, 要是潜到河底, 找到珍宝, 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 三顿还吃不饱, 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 三下两下脱了衣服, 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再往深处, 光线变得越来越暗, 水也越来越凉, 最后, 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 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 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 定睛细看, 啊, 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 双手抱住明珠, 使劲一拽, 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 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 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 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 你可就没命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 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 抓住要点。
2.经典成语故事精选对牛弹琴春秋时期, 鲁国有个的音乐家, 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 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后, 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 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 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 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 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 突发奇想, 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 于是他拨动琴弦, 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 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 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10篇)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古代经典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忧考的后续更新吧!1.古代经典成语故事:⾼⼭流⽔ 春秋时俞伯⽛⼯琴,琴曲托意摇深,常⼈难解,仅钟⼦期能赏。
伯⽛⿎琴,志在⾼⼭,钟⼦期赞⽈:“善哉,娥峨兮若泰⼭。
”伯⽛旋⼜志在流⽔,钟⼦期叹⽈:“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期去世,伯⽛痛失知⾳,废琴终⾝不弹。
后⼈遂以“⾼⼭流⽔”喻知⾳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齐⼀,物我两忘。
《庄⼦》中有⼀寓⾔申喻此理:庄周梦见⾃⼰化作⼀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乐。
梦醒以后,⾃⾝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喻⼈⽣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端五⼗弦,⼀弦⼀柱思华年。
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托杜鹃。
沧海⽉明珠有泪,蓝⽥⽇暖⽟⽣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此典。
3.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有佳⼈,绝世⽽独⽴。
⼀古倾⼈城,再顾倾⼈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难再得。
”武帝⽆限神往,叹息良久⽈:“世岂有此⼈乎?”平阳公主进⾔,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
“倾国倾城”⼀词,即⽤以形容⼥⼦美貌绝伦,⽂学作品中引⽤甚多。
4.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凌波微步 曹操之⼦曹植,才⾼⼋⽃,⽂名卓著,⽽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
他的《洛神赋》是⼀篇传诵⼈⼝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
经典成语故事(15篇)
经典成语故事(15篇)经典成语故事1【成语】:火中取栗【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香气扑鼻,但是有火不好拿。
于是猴子灵机一动对猫说:都说猫是胆小鬼,这回看你敢不敢把栗子拿出来。
小猫为了证实自己的勇敢,便把爪子伸到火里去取栗子。
爪子碰到火,上面的毛立刻被烧焦了,痛得它大叫,急忙甩掉栗子,猴子趁机把栗子吃掉了。
这个成语出自法国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比喻替别人冒险吃苦,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经典成语故事2【释义】形容人胆怯多疑,对什么事都怕,不敢放手去做,既不敢进,又不敢退,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
【出处】此典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春秋时,晋、楚两国相互争夺诸侯之长。
有一次,晋灵公在扈地(故址在今河南省原武县西)会合诸侯,但不见郑穆公(郑国介于晋、楚之间,当时是附属于晋国的),便以为郑君对晋图谋不轨。
郑公子归生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的执政者赵宣子,说:“……我君(指郑穆公)在三年中,先后三次朝见晋君,我国虽小,但对晋国却已尽了最大的力量。
现在你们晋国还认为郑国的表现不能让你们满意;这样,郑国只有亡国而已,不能再增加对晋国的礼节了。
常言道:‘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隐’。
郑国现在的处境就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担心晋国袭击。
一头鹿被人追赶的时候,是没有多余工夫选择庇护场所的。
如果郑国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会无暇去选择庇护场所了。
晋君的命令好像是无穷无尽,这使得郑国没有再好的办法。
我郑君也知道国家要灭亡了,因而只好积蓄全国的力量,在国境上等候晋国大军的光临。
经典成语故事3熟能生巧成语故事--宋朝北宋时候有一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善于射箭,当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百发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对他很敬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的经典成语故事及释读
【经典成语故事(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
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
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
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不过,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能够穿石,愚公能够移山,铁杵为什么
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不过,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
没有问题的。
【经典成语故事(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
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
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
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
深厚,不但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
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
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
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
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
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
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即时振作。
【经典成语故事(三)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