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优质ppt]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ppt

寡人之于国也ppt
01
03
02
问题探究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04
4、一词多义
(1)数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命运)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
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01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 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高三第一轮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5
(六)之:
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
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
食也。斧斤以时入 • 洿(wū)池:池塘。
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
• 生:活着的人。
• 丧(sāng) :埋葬,办 丧事。
•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胜用,是使民养生 •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
丧死无憾也。养生 事
丧死无憾,王道之
• 王道:为王之道,即以 仁义治天下(施行仁
始也。
14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
• 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 的开端。
最新版整理ppt
15
翻译第六段
最新版整理ppt
16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
最新版整理ppt
38
(2)动作名 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4)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最新版整理ppt
39
五、句式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最新《寡人之于国也》-(共50张PPT)课件PPT

最新《寡人之于国也》-(共50张PPT)课件PPT

教民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 政
王 道 之 始
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鼓励养蚕(纺)
保 民
初 步 措 施
王 道
繁兴六畜(牧)
根 本
之 成
生产粮食(农)
措 施
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判断句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句句。 ➢重点习惯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2.直不百步耳
“只……罢了。” 3.是亦走也
“这是……呀。”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题例讲析
例题1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形,然而、但是
太后曰:“然。” 对,是这样的
孟子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那些结果?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养民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 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 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 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 “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 是用梁惠王熟知的事例设喻,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诱使对方说出否定 自己观点的话。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完美版共32页文档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完美版共32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完美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寡人之于国也ppt_图文

寡人之于国也ppt_图文

文章思路
一、(1)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 疑问。
二、(2-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5-7)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 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翻译分析第一段
对于
语气词连用, 加重语气
黄河以北; 荒年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
黄河 以东
小米
观察
不如, 比不上
认真地做
反复陈述
道理
背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
古代的地 方学校
尊敬父母; 王者,未之有也。
百姓
动词, 为王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 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 有过的事。
四、古今异义
• (1)河内凶 • (2)邻国之民不加少 • (3)或百步而后止 • (4)兵刃既接 • (5)弃甲曳兵而走 • (6)谷不可胜食也 • (7)数罟不入洿池 • (8)树之以桑 •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荒年/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 (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有的人,有时/选择连词) • (兵器/战士,士兵) • (逃跑/行走) • (尽/胜利) • (细、密/数字或者数数)
翻译分析第五、六、七段
违反,违背, 这里指耽误
尽,完
细密的渔 网
池塘
按照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这 季节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供养活 着的人

寡人之于国也-PPT精品文档

寡人之于国也-PPT精品文档

2、试疏通文意,划出难点,小组 交流总结出2-3个重点问题
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习惯句式 异读子 特殊句式 结构层次
通假字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2)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涂,通“途”莩,通“殍”
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
忧 世 心 同 切 禹 颜
道阐尼山
尊 王 言 必 称 尧 舜
谢谢合作
高一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 子
(前373—前289),名轲, 战国时邹人,是孔子之 孙(子思,名彶)的再 传弟子。但在孟轲本人 的心目中,他直接继承 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 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 的“仁”,推演为政治 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 常以“孔孟”并称,均 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元文宗时封他为“亚 圣”,意思是孟子是仅 次于孔子的圣人。曾游 说齐、宋、滕、魏等国,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
《孟子》的雄辩艺术
• 1、孟子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提出了“仁政” 的一系列措施,它包括:不违农时,合理的 发展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发展农 牧业;加强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之义”;关心老百姓疾苦,不推诿责任。 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 2、本文长于设喻,贴切的比喻使其说理充满 不可辩驳的力量。 • 3、另外在辩驳艺术上,当对方一个错误的论 题出现,孟子往往从侧面进攻,并不急于反 驳,而是以退为进,水到渠成,说服对方。
(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
通假字 异读子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习惯句式 结构层次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27
二、文本深度阅读
严密的逻辑 生动的譬喻
孟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语言大 师。他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 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的论 辩有力,令对手心悦诚服,这在本文中可见一斑。
28
本文逻辑严密。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 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 施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馁之苦,又在生 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论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 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
教育、申孝悌,所以第五段只说是“王道之始也”,而第六段则肯
定“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
6.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 样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 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 “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 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 言不讳,义正词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 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对时 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 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 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65页)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65页)

(3)发 1、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3、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五人墓碑记》 (拿出)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孟 子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孟子名 轲 ,字子舆 战国 时期邹国人,儒 家学派代表人,后人 把他与孔子合称 孔孟 并尊称他为 亚圣 ,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 著作。
昔孟母,择邻处;
童 年
子不学,断机杼。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 习 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 孟 子 自 小 便 受 严 格 的 管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以后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 大 一 点 , 孟 子 变 得 十 分 贪 玩 。 孟 母 便 剪 断 织 机 上 的 麻 布 , 她 要 孟 子 勤 奋 读 书 , 要 不 然 将 会 像 那 块 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 子 牢 记 母 亲的 教 诲 , 立 志 成 材 。
南宋朱熹将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 书‛。
•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PPT课件

❖ 孟子借“五十步笑百步”要表达的意 思(即“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换一种直言敢谏的说法,怎么说?
你与邻国不尽心之君乃一丘之貉,你自诩自
矜的“移民移粟”之策,乃小恩小惠,只是形式
与数量上可能与邻国之君稍有不同,而在本质上
没有区别,都没有施行仁政,都是“行虐政”。
所以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16
导)
❖ 论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论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例证自己治国尽心)
❖ 对比论证: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11
——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孟 子.
12
漳州一中 黄安娜
❖ 又是移民又是移粟,如此“尽心”的目的 是什么?
使民加多
❖ 使民加多又为了什么?梁惠王为什么对 “民不加多”倍感忧虑?这与我们今天的 人口国策一样吗?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 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 常“孔孟”并称。常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 “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公田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
.
23
王道之始(三组排比) 行王道施仁政
王道之成(四组排比)
❖ 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充 沛,具有雄辩的气势。
.
24
❖ 孟子一针见血揭示了魏国的社会现实(第 五段):
梁惠王是否如其所言“尽心”了呢?要看魏国的 社会现实。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翻译第六段
2020年9月28日
27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2020年9月28日
• 树:名→动,栽种;
• 之:音节助词
•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 以:介词,凭借
• 衣:yì,穿,名→动
• 帛:丝织品;
• 豚:小猪; 彘:大猪;
2020年9月28日
24
不违农时
使民
不入洿池
养生 丧死
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山林
无憾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2020年9月28日
25
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 书”。
2020年9月28日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2020年9月28日
5
孟府
2020年9月28日
6
2020年9月28日
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
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
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
位2,020年孟9月子28日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9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教学课件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 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 方吧。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 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 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 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 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 样呢?” 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 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 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曰:“王如知此,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
国也。不违农时, 众比邻国增多啦.
谷不可胜食也。数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
罟不入洿池,鱼鳖 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
不可胜食也。斧斤 就吃不完。
以时入山林,材木 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
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
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
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
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
.
8
孟子长大后,
被孔子的儒家思想
所吸引,于是决定
离开邹国到孔子的
家乡鲁国深造,其
老师正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的徒弟。通
过学习,孟子认为
孔子是有人类以来
最 伟 大 的人,于 是 他
立志发展孔子的思
想。
.
9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 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 请 教 治 国 之 道 。可 惜 邹、 鲁 这 样 的 小 国 , 很 难 实 施 孟 子“ 仁 政 ” 的 抱 负 。 他 决 定 带 着学 生 到 东 方大 国 齐 国去。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 1、河内凶亦然
(代词,这样)
• 2、填然鼓之
(助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然而、但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沛公不胜杯杓
(动词,食用,吃)
• 狗彘食(shí)人食(shí)而不知检
(动词,吃;名词,食物)
• 食(sì)马者
(动词,饲养 ,喂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shù,几,几个)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寡人之于国也
(取独/助词,无义)
• 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
(助词,的)
• 填然鼓之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王道之始也

• 弃甲曳兵而走
(连词,表修饰)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连词,表顺承)
• 然而不王者
(连词,表转折)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连词,表转折)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连词,表转折)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连词,表顺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PPT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PPT

“申养之民以”孝措悌施之后义
“2020/4/10
,2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
喻,含蓄地说明了梁 惠王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的 人之民不加多

的疑问。
5.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
民王不无加罪多岁的根源斯不天在下荒之年民,至并焉提出

”的看法。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设喻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 两种
情况。
9、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
续发展观的 数罟不如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
民众谨教庠育序,之通教过,认申真之兴以孝办悌学之校义,,最颁终白达者到和 谐社不会负的戴句于子道是路:矣。
2020/4/10
4
6. 《涂寡有人饿之莩于而国不也知》发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
死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养__生__丧__死__无__憾__,__。 王道之始也。
7 .202《0/4/1寡0 人之于国也》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3
8、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2020/4/10
1
1、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数罟不如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两句,用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
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
2、 《五寡亩人之之宅于国也》中孟子用树之
“ 以桑

”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
提条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期望和寄托,希望君王能够承担起治国的重任,实
现天下太平。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对比
通过对比邻国之政和寡人之政的不同之处, 突出了作者治国的用心和成效。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感染力,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反问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对治国的重视 和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
其他学派观点比较分析
道家学派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道 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
自然规律和自由发展。
墨家学派
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和 “非攻”,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和战争。
法家学派
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 和“重刑主义”,强调法律规范 和严刑峻法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性。
05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 ,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差异。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仁”和“礼”,提倡“为 政以德”,注重个人修养 和品德教育。
孟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性善论”和“仁政 ”,强调天赋人权和民本 思想。
荀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性恶论”和“礼法 并举”,强调后天教育和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 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 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4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概述
01
02
03
分封制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 巩固统治。
宗法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 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 数_罟__不__如_洿__池__,_鱼__鳖_不__可__胜_食__也_;____;
6.《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 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 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 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 梁惠王的什么疑问?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 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狗彘食人食而不பைடு நூலகம்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